漫长的告别:THE LONG GOODBYE(英文版)

漫长的告别:THE LONG GOODBYE(英文版)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漫长的告别:THE LONG GOODBYE(英文版)
    福山
    推荐

    少读《论语》,懵懵懂懂。壮读《论语》,渐入佳境。老读《论语》,尚不知是何滋味。如果说《老子》是出世呓语,《论语》则是入世宣言。洋洋数千字,流布数千年,《论语》在中国人的心中建构起一座宏伟高尚的道德丰碑和信仰祭坛。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社会如何变迁,政治如何王顾左右,人心如何浮躁不安,都无损于《论语》,相反愈显其价值。如果说世上只留下最后一本书,国人的首选当是《论语》吧。 此版集杨氏几代人心血。专业传承,专业普及,是最令人信服的版本。

  • 漫长的告别:THE LONG GOODBYE(英文版)
    Haiyue
    推荐

    金克木先生在《论语“子曰”析》一文中说到:大家都说是“夫子曰”,即“孔子说”。但是书中还有“孔子曰”十一处,“有子曰”四处,“曾子曰”十三处,“子夏曰”九处,“子贡曰”六处,“子游曰”三处,“子张曰”二处,其余才都是“子曰”。 所以,《论语》,不全是孔子语录,而是孔门语录,已包括其门徒思想。比如,“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个著名的让人神往了数千年的句子,就是曾子说的,孔子只是点了个赞而已。另外,童子是仆役,没有人身自由,专门为冠者服务,出门带童子的这个习惯,不好。[捂脸]

  • 漫长的告别:THE LONG GOODBYE(英文版)
    Ping
    推荐

    以前总以为论语是老思想,不值得看,看了也枯燥无味。如今有所经历,再翻开一看,字字珠玑。对污浊的身心来说,不能说不是一次大清洗。但如今只是知道,践行起来道阻且艰,唯有持之以恒的努力,才有可能让自己升华。

  • 漫长的告别:THE LONG GOODBYE(英文版)
    monton
    推荐

    综合了杨逢彬和杨伯峻的译注,在两人有差异时也选择了其中较为令人信服的观点。但是也删去了许多考证文字,看后还是疑问不少。总之,看这本令人放心,不会被带偏。

  • 漫长的告别:THE LONG GOODBYE(英文版)
    本纪
    推荐

    论语作为儒家经典,早已是国人耳熟的著作。但现下不比科举时代,阅读这一作品恐怕也颇需要耐心。其中第一道关卡便是读懂:古文距今越是久远,往往越是晦涩。原因不外乎是语义文法大有不同,引据用典也不为人熟知。 正因如此,训诂学才称得上解读古籍的必经之路。本书所提及的杨伯峻《论语译注》、何晏《集解》、朱熹《论语集注》、刘宝楠《论语正义》等等作品,无不是个中代表。 诚如作者所言,这本书“是将杨伯峻先生《论语译注》和杨逢彬《论语新注新译》糅合在一道,然后加以缩写的本子”,并把“审句例”贯穿到底,读完收获颇多。 作者在每一篇目前均对本篇予以介绍和总结,或是背景引入(如季氏篇),或是论述观点(如尧曰篇),着实不负“普及”二字。我尤其喜欢季氏篇和尧曰篇,对于理解何谓“禄之去公室五世”“政逮于大夫四世”不可或缺,对于“天命”的理解也在其娓娓道来中明晰。 阅读古文本来就存在断句解意的困惑,古往今来不乏大儒学者译注论语,不少字句争论颇多。本书在取舍时均予以说明,始终坚持“审句例”,列举杨伯峻、何晏等人作品对比分析,也批评不少扭曲原意的解读(维护素王形象),以便读者自取。 对我而言,此书最有价值之处不在于重温论语,也不在于获取古文字义,而是在2020年开年读完第一本书。“不怨天,不由人,下学而上达”,好学不该是负担,也不该是挣扎,更该是发奋不息以求不惘。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