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永恒到此刻:追寻时间的终极奥秘

从永恒到此刻:追寻时间的终极奥秘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从永恒到此刻:追寻时间的终极奥秘
    Beenle
    推荐

    高中第一次看时,关注的多为妙趣横生的情节,留下的印象只有“红色木头”姑姑尽心尽力为独生子女政策奔走,以及在河上和二胎妈妈展开惊心动魄的生死追赶大戏。那时觉得计划生育天经地义,佩服姑姑有原则有魄力。 五年后第二次看,看到了更多的“人”。(其实也看到了书评中对姑姑和小狮子铺天盖地的不满和嘲笑。)在现实生活也好,书中虚拟的村子也罢,看到了传统观念中,人们对传宗接代的朴素的渴望,生出一个男孩对母亲的尊严保障,远非一句“何不食肉糜”能盖住的。 咱就是说,不吃“控制总人口数量来提高人口素质”这一套。 近处哭声嘹亮,远方的哭声又与我何干? 抛开姑姑究竟是善是恶的争论,书中我觉得最妙的有两点,一是有烟火气的众生相,二是情节手法设置。 主人公“我”多次剖析并承认,自己是个软弱的男人,原本以为在前妻死后会忠贞不渝,但新婚夜还是和小狮子抱在了一起;郝大手出场前,容易让人默认是个老实巴交的手工艺人,而他其实很芥蒂姑姑的“风流情史”;小狮子前半生跟着姑姑抓超生妇女做流产手术,捍卫国策,退休后找了人代孕。 莫言自己说过: 直面社会敏感问题是我写作以来的一贯坚持,因为文学的精魂还是要关注人的问题,关注人的痛苦,人的命运。而敏感问题,总是能最集中地表现出人的本性,总是更能让人物丰富立体。 (跑个题,也许正是越敏感,越反映人性。有好几处描写令人回味: 失眠的人,只有通过有没有做梦,才能来判断刚刚有没有睡着过; 饭馆门前,少妇铜像的两只乳房被人摸得金光闪闪; 文人爱用幻想刺激写作热情,也许出名后用来写作的书桌会成为文物......) 情节上我觉得最妙的是“戏中戏”的套娃,和两条故事线交织的手法(电影中好像叫蒙太奇?)。 书中我是个剧作家,以身边故事为素材创作戏剧,戏剧中的我又创作了一部剧给姑姑看。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的人物形象推动着小说发展。同时不少故事通过人物发生这件事时,陈述或回忆另一件事,得以缓缓展开。 至于两条故事线齐头并进,写得最妙的是第四部第七章前后😁类似手法在俄剧《饭店迷情》第一集中也有,拍摄男女主人公做爱,前一帧在剥包心菜外面一层的菜,下一帧女主把衣服脱了............. 看到书评还有读者解读,姑姑接生的第一个孩子是陈鼻,最后一个孩子是陈鼻女儿陈眉肚中代孕的孩子,也算有始有终了。以及姑姑喝假酒在田地被青蛙追赶那一段,是魔幻现实主义的写法(在后面戏剧姑姑说的台词中,才看懂,是被强奸了?)。 经验所限,观点尚浅而又少。 抛砖引玉,蹲大神更好的解读。

  • 从永恒到此刻:追寻时间的终极奥秘
    多吃糖🍉
    推荐

    原以为读完这本书或许会只是简单的了解当时的历史缩影,读罢才明白历史是一个又一个人的组成每个人的故事都是有血有肉有哭有笑的,也或许有人会以为这只是故事,但真实往往比故事更离奇。谁都没有错,万般皆是命。

  • 从永恒到此刻:追寻时间的终极奥秘
    阿童木
    推荐

    朋友说我这样的应该看不懂,但我偏要来看,哈哈哈看到简介和前言先给个好评,以后慢慢读,我看我俩谁能看懂[捂脸]

  • 从永恒到此刻:追寻时间的终极奥秘
    艹头黄
    推荐

    在高中就知道莫言这个平凡的作家有着不平凡的作品,作为第一个中国诺贝尔奖的获奖者,这是有多大的荣誉和成就。因为他的图书名字都有点怪异,怕太过于“深奥”乏味,我一直对其敬而远之。高中班级的图书架上就有他的《红高粱》但是同学的差评,导致我后来对他的作品都是视而不见。我当时真怎么就这么傻,读书还带着偏见的思想,这是对作者的不尊重。 所有的相识恨晚,其实都是刚刚好的开端。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恰好是党的十八大五中全会放开了计划生育政策。加上此时的自己对事情有较为独立的看法和思维方式较为全面的时候,更有的是阅读过余华的《活着》之后。 才来阅读《蛙》能更加客观冷静的看待那段历史,那段离我们那么近却又那么陌生的历史。如果太早去接触这类的图书,对于一个读文科背历史的文科生,这很容易让我养成一种偏激的看待历史。因为这些书籍的叙述和描写完全颠覆了我所学所知的教科书,不过现在挺能理解编述教科书的用心良苦,因为我们是一个接受儒家思想文化的国家,看历史特别看中的中亚国家,以史为镜、以史为鉴的传统思想,容不得历史有半点瑕疵。 《活着》让我觉得活下来本身就是一件幸福,活着本身就是人生最大的意义,感恩、感谢我们能够来到这个世界,珍惜、珍惜我们身边的一切,因为有时候生命就是那么的短暂和脆弱。 《蛙》让我觉得作为八零九零的我们能够完整的来到这个世界是多么奢侈的一件事,有多少人在出生之前就经历上辈人一辈子的所经历的苦难,有多少人经历过“侩子手”的追杀却被命运之神给保护下来。经历还没出生就大风大浪的他们在面对竞争激烈的生活压力时不应该逃避,连生死都经历过的人,在挫折面前应该勇敢。这也许是为什么现在的八零后、九零后能够为了梦想为了追求、卷缩在小小的地下室里的原因吧,哈哈,当然这只是一个调侃。 计划生育并非坏事、抛开之前因为三年困难时期和某人的倡导的鼓励生育,而导致人口急剧上升的原因不说。计划生育在当时的国家社会是有利的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但是一件有意义的却成了今天万千家庭的伤痛和今天的孩子丧失了完整人格的重要原因。因为没有科学的指导和科学计划,上情下达的错误,导致了原本一件利果利民的政策成为了一场血腥的“屠杀”一场惨绝人寰的魔咒。人都说“劝君莫食三月鱼,万千鱼仔在腹中。有多少家庭因为失独而支离破碎?前些日子在网上看到这样的一句调侃:我们这一代人,承担着很大的风险,整个家庭的赌注都在我们身上,导致我们现在活着压力山大、死呢整个家庭破碎?更是不敢想像,一个独生子的离去对整个家庭社会有多大的伤害? 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待母归。 劝君莫食三春蛙,百千生命在腹中。”但是为了达到指标为了完成任务,姑姑和当时的计生委残忍的对身怀六甲的王仁美和侏儒王胆人流,导致人的死亡。还有张拳的老婆跳起河里用尽全身的力气只为保护自己肚子里那还未是出生的孩子。看到这里我的心在滴血,我在反思,为什么是原本一个利国利民的政策到执行者手中成为了一把残忍的利刃。在阅读的过程中,曾有几次盼望着姑姑突然暴毙、一个“无知”燥热的执行者,“沾满”血迹的侩子手。我甚至怀疑她是否有正常的人性伦理? 但是文章读到最后透过姑姑被蛙的缠扰、心里的愧疚、精神的折磨、和最后通过捏泥孩送泥娃来忏悔,来揭露她的整个心路历程的反思和命运对她的折磨。她其实也是政策下的一个棋子,她本身就是一个受害者,为了“革命”工作自己荒废了青春,同时在文革和戒严时期也失去了自己的爱情和对未来的憧憬,尽管如此,尽管在文化大革命中饱受折磨,在对于政策和计生“革命”时仍然高喊冲锋毫无畏惧,这是因为在那个时代背景下,她受到环境的影响,不应该把责任归咎与她。 一本好的书会让你的内心跟着故事的情节发展而跌宕起伏。让你深思让你在深思之后、回归理性、将事情一分为二。感谢阅读生涯中遇到这样的好书

  • 从永恒到此刻:追寻时间的终极奥秘
    Smiles 淡然
    推荐

    一半是芳香,一半是腥臭 文|Sinopec淡然 莫言擅长用极致朴实的文字记述人的生命、社会的变迁,小说中人物命运的残酷与社会变革中冲突的边界,似乎人的命犹如蝼蚁般,在推行的政策受到阻碍时,生与死的大权貌似由天定而不由人,说没有了就没有了。 莫言的作品都很有深意,关于《蛙》这本书莫言曾说:“蛙”其实是一个图腾,是作为繁衍的象征。“蛙”和“娃”有着许多关联。 莫言的《蛙》以中国六十年波澜起伏的乡土计划生育史为背景,全书主要讲述了山东高密地区妇产科医生——姑姑(万心),她的一生都在和娃娃打交道,她的爱恨情仇,都和孩子有关,一生传奇而复杂的,就象姑姑曾独白:我的双手,一半是芳香,一半是腥臭。     个人认为莫言的《蛙》应该是在莫言有作品中,属于独树一帜的内容,小说结构新颖而缜密,由剧作家蝌蚪写给日本作家杉谷义人的五封信构成。全书围绕着”生娃“与”不让生娃“的故事情节,大胆地揭示了“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中,与传统的农村中生娃”传宗接代“大军中的尖锐矛盾,书中的塑造的鲜活人物主要代表了三种类型的人物,分别是: 1、计生工者形象。以姑姑为例,让已经生育的男人结扎,让已经生育的怀孕妇女流产,成了“姑姑”的两件大事。 姑姑忠实于党的方针战略,甚至为了这一点,牺牲了自己的声誉,甘心被他人唾骂,甚至她的腿上被人冷不丁地扎上针眼,头上被人施以闷棍。然而,姑姑仍然一面行医,一面带领着自己的徒弟们执行计划生育政策。 姑姑矛盾地拥有着两种身份:其一,做为医生推行过新的接生法,让“接生婆”先后失去了职业,一生接生婴儿近万名,人称“送子娘娘”;其二。坚决执行计划生育国策的计生干部,人又称之“杀人妖魔”。“送子娘娘”与“杀人妖魔”如此对立矛盾,却统一存在于万心一人身上,她的一生因而活在无法逃脱的极度矛盾和痛苦之中。 为了计划生育甚至用暴力阻止即将哇哇坠地的婴儿出生,书中例举一个追赶孕妇的事件,直到孕妇跳入水中溺亡;到后来她自己也感慨过,从事接生工作时她被人成为“送子娘娘”,蜜蜂蝴蝶到处都围绕着她,自从她从事了计划生育工作后,苍蝇都缠着她飞了。 姑姑是那个时代的英雄,热诚负责地去服务革命或进步事业的,她没有选择,没有退路,她追求人生至善的理想。 步入中年的姑姑跟专捏泥娃娃的手工艺人郝大手结婚,是某种意义上的忏悔。 2、受害者形象。以王仁美为例子,书中印象较深的是”我“的第一任妻子——王仁美,也是”计划生育“的牺牲者,她已经有了一个孩子,但是,她还想要一个儿子,偷偷地取掉了节育环,怀上了孩子。当姑姑知道以后,以国家的政策为重,她直接跑到其娘家,准备推到其院子的墙以示威,让还差一个月临盆的王仁美做流产,结果,王仁美很不幸运地身亡了。 3、懦弱、矛盾的知识分子形象。以蝌蚪为代表,本书的”我“叫万足,小名叫小跑,笔名叫蝌蚪。也是这五封长书信的作者,从这些书信中可以看出,”我“是一名知识分子,想要写一部以姑姑的一生为素材的话剧。 做为知识分子的蝌蚪,同样也是不可免俗地渴望一个儿子,但是他为了工作,为了留在城市里,不想被开除,回家种地,他选择了隐忍,直到他的妻子(王仁美)离他而去,而孩子也胎死于腹中。 从此以后,他变得非常懦弱,逐渐地向命运妥协。尤其是与小狮子结婚以后,“我想,人一生一世,许多事都是命中注定的,逆水撑船不如顺水推舟”。这与他第一次与王仁美结婚时:“要,我盯着她的腿说”。有着本质的区别,他的思想上有了转变,屈服于命运的成分渗透了他的生活。 于是,蝌蚪向上级打报告,请求转业,去了北京,成了一个城里的人,最终做了一名剧作家。 计划生育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只生一个好”,到目前为止已经推行四十余年,给中国社会带来巨大的影响。一方面遏制了中国人口的急速增长,另一方面,几十年以后,加剧人口老龄化的到来。 时代日新月异,年轮碾压的历史,必然成为了过去,我们在怀揣着美好与时俱进,人们的生育理念也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 虽然当前放宽了生二胎的政策,但是围绕的生活、教育的成本不断攀升,一些“不想生”、“不敢生”、“轻易不能生”的观念,也在细微地影响着人们,再生一个娃的成本太高了,这也许是一个留给我们的一个新的社会问题吧。 ——End—— (2019.11.03.#书评# 。本文与个人的公众号同步发送。)

  • 从永恒到此刻:追寻时间的终极奥秘
    小猪🐯
    推荐

    姑姑是妇产科医生 之前负责接生 供着 后来负责计生 防着 姑姑的一生跌宕起伏各种矛盾冲突与时俱进 前三部好看会有喜悦 哀伤 憎恨…… 后两部感受不到了 也随着姑姑的变化而变得麻木……

  • 从永恒到此刻:追寻时间的终极奥秘
    西风
    推荐

    《蛙》 故事写的是农村,应该是和《平凡的世界》同步的那几个时段的农村。本书主要是围绕“生”这一条主线展开,从“人多力量大”到“只生一个好”,描写了一群人为“生”“斗智斗勇”的故事。 可能是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吧,《蛙》看过之后,让人更多是懊丧沉思,《平凡的世界》看过之后,让人痛过之后充满力量。看这两个故事我都有流泪,只不过一个是悔恨愤怒,一个是感动同情。这也许就是推动我们社会前进的两股巨大力量吧。一股让你痛定思痛着审视当下,一股让你痛并快乐着一往无前。 都是大师,不容置喙好坏优劣。我的理解是,同一个时代的人,有人面朝阳光,有人背对着阳光,看事情的角度和重点不一样,写出来的东西给人的感觉可能也就会不一样,但都是在真实记录那个活生生的时代。山有阴水有阳,一年有四季,一天有昼短夜长,当然也有黎明黄昏。但我们往往容易看黑即黑,看白即白,甚至是非黑即白,最终导致贻笑大方。其实我们最感谢众多大师从不同角度给通过讲故事的方法为我们复原那个时代,让我们可以更加真实的回顾过往,痛苦着他们的痛苦,幸福着我们的幸福,而不应该是轻易去评价批判。当然,这一切纯属一家之言,敬请不喜勿喷。

  • 从永恒到此刻:追寻时间的终极奥秘
    小园青青
    推荐

    几年前我就说过,写作时要触及心中最痛的地方,要写人生中最不堪回首的记忆。现在,我觉得还应该写人生中最尴尬的事,写人生中最狼狈的境地。要把自己放在解剖台上,放在显微镜下。二十多年前,我曾经大言不惭地说过:我是为自己写作,为赎罪而写作当然可以算作为自己写作,但还不够;我想,我还应该为那些被我伤害过的人写作,并且,也为那些伤害过我的人写作。我感激他们,因为我每受一次伤害,就会想到那些被我伤害过的人。 蝌蚪 暂名青蛙的“蛙”,当然也可以改成娃娃的“娃”,当然还可以改成女娲的“娲”。女娲造人,蛙是多子的象征,蛙是咱们高密东北乡的图腾,我们的泥塑、年画里,都有蛙崇拜的实例。姑姑 你难道不知道姑姑害怕青蛙吗?蝌蚪 我这部剧本,就是要分析姑姑害怕青蛙的 我的《蛙》,通过描述姑姑的一生,既展示了几十年来的乡村生育史,又毫不避讳地揭露了当下中国生育问题上的混乱景象。直面社会敏感问题是我写作以来的一贯坚持,因为文学的精魂还是要关注人的问题,关注人的痛苦,人的命运。而敏感问题,总是能最集中地表现出人的本性,总是更能让人物丰富立体 在一种强烈的自我剖析的意识引导下,在揭示人物内心的同时也将自己的内心袒露给读者 写完这部书后,有八个大字沉重地压着我的心头,那就是:他人有罪,我亦有罪

  • 从永恒到此刻:追寻时间的终极奥秘
    快乐
    推荐

    真正体会到了造神的感觉。莫老文学,心理很强,让人走向神的感觉那么的自然。 中国的计划生育确实有点违背人性,但是他实施下去了。 一切问题都是人的问题,私心,贪欲。 为了让自己的基因继承下一代,自私的基因,自私的人。 为了让自己伟大,为了名誉,逼死别人。 金钱,地位,追求最后换来的是一身的罪恶,一手的血污。 道法自然,一切应该是以人为本,天性使然。 但是,要让人脱离动物性,走向神性,必须带有强制性,一将成名万骨枯。也许神就是站在累累白骨之上。 最后,不管做了什么,希望自己内心平静如深渊。

  • 从永恒到此刻:追寻时间的终极奥秘
    Alison_余QF
    推荐

    二零零九年,我上高一,报纸上电视上各大媒体上纷纷报道莫言摘得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这打破中国诺贝尔奖为零的荣誉值得举国上下为之鼓励。不久,语文老师也在课堂上为我们介绍莫言的生平事迹,文学著作。当年作为一名高中生,学业紧张,自然无暇顾及课外之书。 近日,有幸拜读莫言这篇打败树上春树而摘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蛙》。通书看下来,最大的感受是,文字朴实,结构固化,内容较为震撼,但无太多闪光点和吸睛处。像是看一个老奶奶一针一线修补衣服的一处缺口,完成后可遮羞但并不精致美观。 当然,这本书也还原了当年饥馑时期人们吃煤球啃树皮,食不果腹衣不裹体的艰难贫苦的现状,得以让后世见证历史,回想历史,感恩历史。 饥馑过后,进入文革、进入计划生育的浪潮,红卫兵“翻身做人”的报复仇人,杨林之贬谪,万心吊着破鞋。计划生育的惨绝人寰和不近人情,张拳老婆耿秀莲失血过多而死、小跑老婆王仁美流产而死、陈鼻老婆王胆早产而死……还有成千上万的准妈妈死于计划生育的政策之下。随着人口的控制,国家走向富强繁荣,有钱人做着见不得光的生意,犯着见不得人的罪行。为了让香火延续,后继有人哪怕高额罚款提着蛇皮袋去缴纳也不放在心上,为了生儿子,老婆枯萎绝经,不惜包“二奶”“三奶”也要开枝散叶。 《蛙》读完,前期为后文做铺垫埋伏笔,将《蛙》的意味为我们一一述来。后期转到姑姑对青蛙的恐惧和将成千上万个孩子强行流产后,婴孩变成青蛙让姑姑难捱过一个个失眠之夜。青蛙的呱呱叫,女娲补天已经娃娃的谐音。 千人千面,只是作为读者,大概不喜欢这样的写作方式和表达手法,后续将继续拜读莫言先生的其他著作。

  • 从永恒到此刻:追寻时间的终极奥秘
    齐特
    推荐

    针砭历史,反思事弊,让人有痛的感悟就算好作品吧。我关注点不在得奖上,身为男人的我感叹生育过的女人都是伟大的值得尊敬的,另外每个生于世界的生命都是珍贵的和需要赋予人性化的关怀的!!!!!

  • 从永恒到此刻:追寻时间的终极奥秘
    十亿
    推荐

    这本书让我想起约翰·欧文《苹果酒屋的规则》,姑姑像极了做着天使的工作同时又做着恶魔的工作的拉奇医生。 根正苗红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姑姑年纪轻轻就成为了了不起的妇科医生。小前半辈子她揽尽了众人的敬意,却在化身计划生育宣传机器后一夕间遭到万人唾弃。姑姑是个雷厉风行的女子,她爱国爱党爱自己的事业,谁要阻碍国家政策落实,她就和谁拼命。看起来,似乎就是个二愣子。这样执拗或坚定的性格吓跑了高富帅男友,他在日记里说她是块红色木头。男友不理解也就算了,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推进就连之前对她好到犹如对待自家闺女的村民也转变了态度。上层领导签文件,基层干部搞工作,指标一下来甭管上刀山下火海都得完成。我爸爸是搞基层的,我深知基层干部的工作有多难。就如姑姑所说“跑断了腿磨破了嘴皮子”,一年到头鞋都得换十好几双。基层干部就像核桃,领导群众是钢夹子,做得好不好都要先受两头气。 姑姑叫万心,当真是一颗爱国爱党的红心。她那双灵巧的手一边帮人接生,一边替人堕胎,她真跟蜡烛似的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我们通常认为屠夫、刽子手、替人打胎的人干的是损阴德的勾当,手上沾满了血迟早遭报应。小时候自然不信这些话,和姑姑一样拿唯物主义当盾牌,但慢慢大了好像心越来越亏,越来越不敢想因果轮回的事。姑姑这辈子打掉的孩子似乎都变成了密密麻麻的小青蛙,缺胳膊少腿的小青蛙找她报仇来了。为了赎罪她嫁给了会捏泥娃娃的郝大手,回忆着每个流失掉的孩子用泥巴塑他们的面相身体,似乎能弥补一些罪孽,这是姑姑选择的赎罪方式。我又想起《苹果酒屋的规则》里的拉奇医生,同样被纠结在巨大矛盾中的他选择利用药物使自己稍稍安定。这两位从事伟大事业的医生替多少不负责任的男女背负了冤债? 当然国策固然不完美,当时却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一说到计划生育某些国家又会拿人权说事,好像人类不节制地生育才是最大美德似的。我们过去走了这条不好走的路,成果丰硕也充满痛苦。那些死在意外中的无数生命尽管充满委屈却也无可奈何。人类在时代面前终究是太渺小了。 我还记得看《丰乳肥臀》时叹服书中时间跨度之大,没想到在本书中又再次观此奇景。改革开放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大家的生活也逐渐拉开差距。这就像大家都读一个小学,都踩同一条起跑线,结果有人跑着跑着就坐上了飞机,有人跑着跑着腿就瘸了。各自成家的蝌蚪的同学们仍然剪不断理还乱,竟还扯出了一幕令人瞠目的伦理大戏。我们不禁替陈鼻陈眉感到惋惜并大方施与同情,也对蝌蚪一些泛化的缺点感到不适。蝌蚪被女人围打那一段让我想起《丰乳肥臀》里患有恋乳癖的上官金童,在莫言的这两本书中,他们似乎都是不讨喜的男性角色。 还有两个发光的小人物令人印象深刻,一个是王肝,一个是秦河。王肝暗恋小狮子十数载,秦河追随姑姑一辈子。虽说有时候对于女方来说这样的感情显得既低贱又没必要,但对他们自己却无疑是伟大的。当你坚持爱一个注定不会爱你的人,你就显得形象光辉、了不起,就像盖茨比,执着得令人敬服。你沉沦其中无法自拔,逐渐被自己感动。如同网上说的舔狗并不是喜欢那个女生,只是喜欢舔别人的自己罢了。 题外话哈,书说正传。其实本书无关批判,莫言只是冷静地描绘现实。他让我看到时代洪流中小人物的挣扎,使我心生悲悯,然后带着难以平复的复杂心情回归当下。我们每个人只能活一次,但在文学的世界中生命有了更多选择。如果不能当演员体验别人的人生,那就来看书吧。

  • 从永恒到此刻:追寻时间的终极奥秘
    水石斋
    推荐

    既然是莫言(莫:不要、无、不能;言:说也。)先生的作品,还是不予置评吧!

  • 从永恒到此刻:追寻时间的终极奥秘
    寻章摘句
    推荐

    政策大多是时代的产物,着眼于宏观,落实在末端,出发点不错,执行有代价!现在看未必合理,在那个年代有它存在的理由……

  • 从永恒到此刻:追寻时间的终极奥秘
    葉子
    推荐

    “直面社会敏感问题是我写作以来的一贯坚持,因为文学的精魂还是要关注人的问题,关注人的痛苦,人的命运。而敏感问题,总是能最集中地表现出人的本性,总是更能让人物丰富立体。”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