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革命》让我深刻的明白了,原来基因和我们的环境、饮食等外部环境是相互影响的,基因会导致我们对外部环境不同程度的适应,而外部环境也会影响我们的基因甚至于遗传给下一代。同时每个人的基因都不一样,因此同样的药物对于得同样病的不同患者来说效果完全不一样,如果自身携带一些独特基因的人甚至于会因为药物而送命。 最后,我们对基因的认识还很肤浅,还有很多未解之谜,也就意味着当下正确不代表一定是正确的。这让我想起了塔勒布遍历性的观点:经过时间检验的才是最好的。
带着好奇心打开书本,带着沉重心读完本书。虽然书里有很多复杂难懂难记的医学名词,但一点也不影响这是一本非常好看的通俗生物知识普及本。基因在影响着我们的现在,我们的行动饮食,甚至心理都在影响着基因的下一步走向。好好爱自己的现状,好好爱自己的身体。
还是蛮大众的,几年前看过的了。很多知识都有生活实践意义。 我还记得这本书不厚,但是参考文献列了几十来页。
基因表观的不确定和未知性使得基因科学还有很多待探索的空间,罕见病为未知空间开了扇窗
我们的所作所为都可能会影响我们的基因、基因表达和我们的后代。我们人类对我们本身还了解太少。
不记得从什么时候开始,很少能一口气看完一本书了!本书就有让我一口气读完而后快的魅力!推荐阅读,改变自己,改变基因,改变人生…
感觉写的啰嗦啊。 1.就是说每个人的基因都是不同的。即便是双胞胎,携带的菌群也不一样。就有了对海拔、空气氧含量、乳糖等的适应性和不适应性的区别,所以每个人的药物治疗都要区别对待; 2.基因是可测的,但是目前对不同基因导致的后果还不是很了然; 3.虽然我们有基因决定,但是基因也是可以被改变的… 综上,我觉得这书没啥用处,不用浪费时间看的。
我常常听到两个极端,一个是听天由命一端,你无法改变你的基因,你的体质,聪明程度,都是天生的。另一个极端是“我命由我不由天”,认为自己的努力可以对抗基因的安排。 这本书,给我们一条界限,你知道哪些是天定的,哪些是可能修改修饰的。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中间路线,而是让我们更关注基因,根据自己的基因特点,安排好自己相应的生活。 也就是说,没有固定的健康定律,每个人有自己的密码。
读了1/4觉到莫名熟悉,搜了订单发现2017年双11已经败过了实体书… 这还真是晕兔的一批啊😱
虽说基因是天生的,但我们的每个行为、想法也都在影响和改变我们的基因并传递下去。多吃菠菜。
客观上说,先天基因对一个人未来生命健康状况的影响只有50%,其余50%全靠后天修养。好消息是,就算家族遗传基因较差,低脂低糖,戒酒戒酒,勤加锻炼,压力较少,心态积极的生活方式也可以使自己家族基因从你身上发生好的转变。坏消息是,就算基因好,各种胡作非为也会殃及自己和子孙基因突变(癌症或新生儿畸形之类)。比如多运动和稍胖的身材就可以人为增加骨头密度,减少骨折概率。童年严重精神创伤和工作生活压力却会增加基因变异概率。为减肥而使饮食过分低脂又会诱发抑郁症。除非医生建议需补充维生素药片,否则不要自己随意乱吃,因为药片里人工合成的维生素会影响人体对果蔬中自然维生素的正常获取代谢。性行为频次太多也会折寿,比如意大利曾经的古代男高音歌唱家为保持童音的优质音色,青少年时去势,反而都很长寿(或者只是缺了家庭负累也未可知)。挪威的典型金发碧眼高大身材男子基因被许多人从商业精子库里选来改造自我基因,结果许多孩子刚出生不久就开始严重基因变异。可见同一基因在后代的显性表达和隐性表达上差异巨大,对孩子基因的人为干预将充满很多不确定性,但商业应用上他们是不会告诉你这一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