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可瓦尔多(卡尔维诺作品)

马可瓦尔多(卡尔维诺作品)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马可瓦尔多(卡尔维诺作品)
    🍃
    推荐

    收集了一些有趣的冷知识,比如「毕竟,我们生活在一个雨水中都含有维生素B12的星球上!」

  • 马可瓦尔多(卡尔维诺作品)
    张君静
    推荐

    路易斯•托马斯—不仅仅是杰出的免疫学家、医学家,还是优秀的作家。能够将复杂的细胞讲解的通俗易懂。本书的更多见解在当时都是非常超前的,不如,作者说我们要加大基础研究的投入,他们才是推动医学发展的,化疗放疗这些不是很好的治疗癌症的方法,它们只能缓解患有癌症的病人,却不能解决预防癌症的发生。预防癌症就需要依靠基础医学研究癌变的机理,从而加以阻碍。作者指出的这些也是目前基础医学研究的方向。

  • 马可瓦尔多(卡尔维诺作品)
    林 威
    推荐

    全书收录29篇医学人文随笔,术语不多,文字通俗,兼具科普性与文学性,但在翻译上略缺诗意,读来整体一般。

  • 马可瓦尔多(卡尔维诺作品)
    推荐

    大师级思想,一读便知,强推。恕口拙,可参考文后序译者对作者文笔与思想的评价,十分中肯。

  • 马可瓦尔多(卡尔维诺作品)
    高凌
    推荐

    大家小书的经典作品。读完此书,我获得了一种能力,能以微观生物学视角重新审视我们的这个世界、社会、组织、以及身体、健康、人生、死亡。读书时,不自觉地拍腿叹服,全书读毕,那种通透感是一种精神上的爽!

  • 马可瓦尔多(卡尔维诺作品)
    毛毛虫
    推荐

    二年前疫情刚刚爆发的时候有人给我推荐了这本书,但真正读完却是今天,经历了疫情,经历了两年的时光,回头再看,思考和感悟却大不一样,推荐!

  • 马可瓦尔多(卡尔维诺作品)
    戈言
    推荐

    之所以读这本书是因为灰鸽子银水引用过【隐约想起刘易斯·托马斯在感叹这颗有生命的星球的神奇时说:“一场雨里的维生素B13都足以让池塘开出一朵小小浮萍。” ​】 读完发现和原著里写的还是很不一样的哈哈。 一本很不错的科普散文合辑,作者的文笔很好。

  • 马可瓦尔多(卡尔维诺作品)
    俞陈昊 | ䷶
    推荐

    这本书的科学前沿性其实一般,毕竟是1992年的书,但是作者的优势是把生物的发展,用像诗一样的词汇描绘出来。 这不仅是作者的梦里,也是译者的笔力。所以这本书读起来更像是一种生命科学的散文或者诗歌。 当然了,有的科学思考我也觉得很有趣,譬如对于健康的概念和医学发展的三个阶段的定义。 专门聊一聊这本书里的医疗技术这一章。从长期来看,真正从机制层面干预疾病的技术是高效、价格低廉的。半吊子技术属于续命神迹,它展现了人的不平等,大量的资源就可以让你续一两年的命。至于支持治疗就是让你死的舒坦一点。当机制被理解了,其他两种就自然消失了,但消失的过程就像列宁说的,它的尸首就不可能一下子把它钉在棺材里、埋葬在坟墓里,它的尸首在我们心里腐烂着,它把毒气传染给我们大家,它在散发着臭气。

  • 马可瓦尔多(卡尔维诺作品)
    糖糖
    推荐

    刘易斯·托马斯太可爱啦,这是一本充满诗意的生物科学启蒙书。“细胞即世界”的想法也很有趣,有空要把他的作品补一下。

  • 马可瓦尔多(卡尔维诺作品)
    哈妮雅
    推荐

    毕竟,我们生活在一个雨水中都含有维生素B12的星球上!据帕克(Parker)的计算,农田耕作时,对流的风暴把维生素B12从土壤带到大气上层,它在雨水中的含量已足够使偌大的水塘长满裸藻。 !!看完这本书,对生命的敬意,对细胞的敬意更强烈了。对生物更感兴趣了

  • 马可瓦尔多(卡尔维诺作品)
    超级帅气的青春美少女
    推荐

    众生平等,人类自以为是的凌驾于万物之上,可是我们身体里存在的种种细胞之间的作用,千百年来一直存在,不断进化,不知道的真相有太多,敬畏才是最好的态度

  • 马可瓦尔多(卡尔维诺作品)
    YiyaChen卫
    推荐

    1961年,托马斯被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研究院院士,1971年被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他优美的医学人文随笔“深入浅出地揭示生物学的奥秘,或娓娓动听地讲述现代医学的变迁,或幽默睿智地谈论病痛与生死。他被誉为“多才多艺的散文大师”,是当代“英语随笔的最佳作者之一”。 “他创作热情的是应邀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有关生命科学与医学的随笔。《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是当今国际医学界的“顶级期刊”,不过作为专业性的学术期刊,它追求的不仅是执医学期刊之牛耳,而且也应彰显医界精英的文化品质”......。该期刊影响力(impact factor) 远超过“自然”或者“科学”杂志。能够在NEJM 上发文章,似乎就像是科学研究者人生幸事。 通过本书,可以欣赏到他许多的高论。 例如,宏观上,如果需要与外星人打交道,他认为“音乐是星际交流的最好介质,并主张用巴赫的作品代表人类一遍又一遍地传向太空”。而在微观上,当议论“疾病往往是身体免疫系统的一种有缺陷的反应,而不是外来病原体的入侵”,似乎像免疫正确可一招绝活走天下?而在谈论死亡时,从生物学角度,他认为“真的没有死亡痛苦这回事。我很确定,在死亡的那一刻,疼痛就被切断了。当身体知道它要走的时候,就会发生一些事情。内啡肽是由下丘脑和脑下垂体的细胞释放的,它们附着在负责感受疼痛的细胞上”。 另外,他提到,“乔姆斯基(Chomsky)观察到语言“是人类思想的生物学属性”。语言的共有属性是遗传决定的,这些属性并不是我们成长过程中习得或创造的”。并且,“美术和音乐乃是同一个遗传决定的普遍机制的作用”。可是曾经想过为什么? 怪不得现代哲学认为,哲学问题都最终可归结为语言上的问题。并且哲学天地,不是发生在大自然或者实验室,而是在沙发或者座椅上人脑中。纠结吗?喜欢读当今时髦,几乎超过黑格尔哲学的现代“维特根斯坦哲学”读者可以有更多评论。 不过,读者如果愿意深度思考,上面作者对于死亡理解,有逻辑循环吗?为什么如此问?举此上例,仅想表明其作品思想充满琢磨性引物。 本书中, 作者所采用观察角度,层次及理论分析系统都值得参考。简言之,他的作品多才多艺, 旁征博引,有深度思考,大开脑洞,能够极大丰富读者创造力,想象力,欣赏力及生命审美观。它更像是一本经典生物学或者医学之大手笔,能够开阔人思维方式,博学哲学沉思录。其实更重要的是,它能帮助深入思考,在多方面帮助我们深刻思考,去发现生命科学领域还有哪些是不知道的,而其又通常甚至被专家们忽略看似习以为常东东。 例如,为什么,苍蝇不会一个接一个地染上疾病。而只是按照苍蝇的方式衰老、死亡。为什么动物似乎都有独自偷偷死亡的本性。即使个头最大、最醒目的动物,也会及时设法躲起来。例如,大象。另外, 在美国, 除了在高速公路上可以见到被汽车撞死鹿外, 几乎不可能在森林旷野中见到自然死去的尸体。人死入土为安,而为什么自然死亡动物也会如此现象等等。 一本难得28篇散文集,其涉及生命内容本质多样性与奇特性之深度与广度令人惊喜,原创性原典。似乎真懂得品此精品读者,方可以理解为什么会有不少人对那些盲目吹捧所谓经典“自私基因”一书之大批书评翻白眼。 显然,阳光之下有新鲜事吗? 物以类聚, 人以群分? $$$$$$$$$$ 下面引用一段他的文字: “地球本身就是这样的存在。在这个庞然大物体内,化学信号发挥着激素的功能,使各个盘根错节的工作部件保持平衡与对称,通过在各种生命形式之间长期不断地周转各种相关的信息,将马尾藻海里鳗鱼的境况传递给阿尔卑斯山脉的植物组织。如果能把计算机做得足够大,大到能容纳下附近的星系,这是个有趣的问题。想想还有很多未解的谜题等待生物学家去解开,这让人非常开心……”。同意吗? “科学最为神秘的一面还是研究科学的方式,不是所谓的常规,不是用常人想不到的方式拆分组装,更不是建立所谓的关联性,而只是指日常中的细节及操作方法。科学研究诚然有趣,却不如终极奥秘那样令人着迷,它正是我们投身科学、埋头苦干、孜孜不倦的原因”。..科学家对于“一些特别的信息似乎具有趋化性。一旦出现什么蛛丝马迹,会立即引发后脖颈的感受器颤动起来,在惊讶的作用下,无数的思想迎风飞去,团团围住蛛丝马迹的来源。这是一种智力的浸润,是一种炎症”。有同感吗? “蚂蚁或白蚁、蜜蜂、群居性黄蜂的群落,可能实际上都是超有机体。.......走运的话,蚂蚁的集体行为可能有助于我们理解人类的问题。....蚂蚁在一片混乱之中精确无误、专心致志地工作着,蹒跚地越过一只只蚂蚁同伴,衔来一点点细枝和泥土,把它们准确地排列成合适的形状,好给蚁卵和蚁仔保暖和通风,但孤立起来,它们一个个都那么柔弱无力。这样看来,在人类活动之中,只有一件事能与之媲美,那就是语言”。何等挑战,人类语言! 作者分析了生物学及医学中特定词汇术语,注意到,“C.S.刘易斯(C.S.Lewis)在讨论词汇时写道:“万物是不可言传的论题。”词本身必定显现出长期使用的内在标记,它们一定包含着自己的内部对话”。“这些年来,自然和物理在其现存意义上,早就被我们头脑通过某种猜测联系到了一起;在今天这种时候,知道这一点可让人心里踏实些”。 千里之提溃于蚁穴, 特别是在活语音中,“共识主动性”(stigmergy)是一个新词,格拉西(Grassé)提出了这个概念,用来解释白蚁的筑巢行为,大概也可推及其他群居性动物的复杂活动”。……

  • 马可瓦尔多(卡尔维诺作品)
    绿荷写夏
    推荐

    《细胞生命的礼赞》作者刘易斯.托马斯,曾被誉为“现代免疫学和实验病理学之父”,耶鲁大学医学院院长、美国两院院士,美国还有以其名命名的实验室和奖项。他曾在全球影响因子最高的医学杂志《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撰写随笔专栏,本书即他的随笔合集,其名《细胞生命的礼赞》是首篇随笔的名字。作为自诩生物学观察者的医学家,本书的所有文章都是观察手记。这位优秀的观察家,总以意想不到的视角敏锐地观察自我、众生、地球和寰宇,更观察科学的发展与科学家们的所思所想和生活。虽然角色众多,但他最为大众所熟知的是医学人文随笔,其文章或深入浅出地揭示生物学的奥秘,或讲述现代医学的变迁,或幽默睿智地谈论病痛和死亡。 作为医者,在随笔中他关注医学。他认为20世纪医学实践中的巨大变化并不是有利于病人的,他对医生们越来越专注疾病、远离病人而感到担心和忧虑,也理性地议论现代医学的成就与问题,呼吁人们警惕人类的傲慢,关注医学技术带来的风险,批评人类对医学不切实际的期望,以期人们更睿智地审视科学与社会、科学与人文的有机关系。他以科学为基础,将身体、生命现象置于更广阔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生态,更尝试将人类的科学观察与研究置身于宇宙整体中自省与冥想。他甚至把地球看成某种有机体,或者说,更像一个单细胞。 托马斯教授相信大自然本质上是善良的,而人类天生就是利他主义和诚实的,地球上所有物种是共生合作并且应该是共生合作的,所有生命都在相互协作,相互依存。正如原核细胞的共生关系是真核细胞的起源,而不同种类的真核细胞通过融合形成菌群,最终进化成后生生物。这个观点,目前也是学术界的主流观点。 如今,人们愈来愈认识到人与自然是彼此联结的,但二者如何联结,才是新的难题。“人是地球的主人”这一旧观念,正在被颠覆,也应该被颠覆。人体是被分享着、租用着和占据着的。以人体为例,在人的体内,有无数细胞,在细胞内部,线粒体驱动着细胞,通过氧化的方式提供能量,让我们精神饱满的迎接清晨,但实际上,它们是独立的小生命,是原核生物增殖形成的菌群后裔。人体本身也有大量的有益菌群,肠道中,粘膜间,皮肤上,调整我们的身体状态。大多数细菌不过在终日闲逛,不断改变有机体的结构。总体来讲,细菌间的互动构成了相互依赖的群落,生活在土壤或海洋,部分细菌与更高级的有机体形成专有的共生关系,作为生命机能的组成(如细菌构成了某些豆科植物的根瘤或昆虫身上的小腺体)。细胞融合现象这一倾向最简单、最壮观的表现,当今分子遗传学的很多数据都离不开这一实验室技术。 我们熟知的微生物只占地球上微生物的一小部分,而且大部分微生物都无法单独培养,它们在相互依赖的密集群体中共同生活,彼此供给应用,维持对方的生存环境。细菌致病并非铁律,实际上,细菌致病的概率极低,而且只涉及较少种类的致病菌。疾病通常是共生谈判无果造成的,即所谓的“菌群失调”,共生双方中的任何一方或双方误解了生物界中的边境协定,越过了边境。有些细菌只有在产生毒素是才对人体有害,换一种说法,细菌自己生病时,才对人体有害,比如被噬菌体感染、比如被某种病毒密码通知之后的细菌。从进化论的角度来看,细菌导致人体生病对它们自己来说没什么好处,致病性是它们的劣势。 关于医学,他认为我们对人类机体内在的持久性和力量,我们给予的关注太少。稳定和平衡,才是人体内的铁律。在他看来,医学有三个不同层面的技术:第一是非技术,不能依靠衡量它们改变病程或预后的能力,包括病人应对大多数尚未被理解的疾病,更多的是照顾和维持。这种技术不可取代,但它并不涉及直接干预疾病的根本机制,所以它并非实质上的技术,比如癌症和精神类疾病。这种非技术费用很高且会越来越高,需大量时间和技艺高超的外科医生辛勤工作。这一类技术,是今天医疗费用的重要部分。第二类,是半吊子技术,即既成事实之后所需的补救措施,对无法干预的病程,只能补偿疾病所致的功能缺失。这类技术用以弥补缺陷或推迟死亡。这些新技术既是高度复杂的,又是非常原始的。这些技术,其实并非医学的胜利,而是权宜之计。比如器官移植或众所瞩目的人造器官的发明;再比如癌症治疗中的放化疗,因为这些措施是指向业已存在的癌细胞,而并非针对细胞转变成肿瘤的生物机制。这类技术需要耗费大量金钱,且不断扩充医用设备,永远需要新的,受过训练的人员来操作设备。在目前的知识条件下,尚无法走出如此的困境。第三类技术,是有效但未获关注的。它们已经被看成理所当然的存在。现代免疫疗法、有效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抗生素和化学疗法都在此种类内,还有激素治疗内分泌紊乱,预防和治疗营养缺乏症等等。这类是真正的医学高新技术,理解疾病机制结果。它们一旦被证实可行有效,就会显出价格相对低廉,操作和治疗都相对简单的特点。作者认为应在生物学领域给予基础研究更好的优先地位,因为生物医学远远还未达到普遍适用于疾病机理的阶段。 但我们对死亡的认知是抽象的,虽然我们的世界其实一直在经历死亡。“沧海桑田,一切都在斗转星移间气象万千。”众生的血肉和意识终将消失,融入苍茫大地。但我们需要在更宏大的系统中理解生命周期,理解我们与它的过程。任何生命好像都是以死亡为代价换得的,正如一个细胞换另一个细胞。 托马斯认为音乐是星际交流最好的介质,并主张巴赫的作品应代表人类传向太空。《地球的音乐》这一篇关于生物声学的散文中,他展现了自己卓越的写作技艺,那关于鸟儿叫声婉转悦耳和鲸鱼歌声的准确描述和美妙构句,动人而细腻,令我折服。也许所有动物都或多或少或大或小发出的富有节奏的声音,都是“往日的重现”,记载了“混沌中杂乱无章的无生命物质转化成不确定而有序的生命之舞。” 他谈到语言,人类生来就能从一串词里辨认出语法的意义。语言的共有属性是遗传决定的。他谈到科学研究,科学研究看起来是孤独的,但却是人类活动中最不孤独的活动,除此之外,任何活动都无法具有如此高的社会性、集体性和依赖性。它虽然也具有某种侵略性,但并不以破坏为目的。还有神话中光怪陆离的神奇动物,其实都充满了生物学的象征意义,有着复杂生命的危险性和易错性。 人类的集体行为是我们最神秘的地方,但我们竟然还没有学会在集体中如何维持人道。在理解我们的集体行为之前,我们造不出和自己一样的机器。地球上的人类大脑连在一起,组成了协调灵活的系统,人类需要大脑保留绝对的不可预测性和完全的不确定性,才能对所有可能的选择保持开放的态度,才能保证基础研究的大量开展。成功的唯一途径,就是摆脱束缚,驰骋想象。思想的火花碰撞,已经汇集成今天艺术和科学的结构,这一切,我们既是参与者,又是旁观者,“你永远无法预知何时能从寻常事物中发现新鲜事物”。 而地球上还有一个最大的膜,“天空是奇迹般的成就”,像自然界中的万物一样,巧妙设计,广袤而功能完美,每天准确无误的运行着。 托马斯先生被誉为“多才多艺的散文大师”,是当代“英文随笔最佳作者之一。” 所以其每篇随笔都致力于既传授知识,又有诗意的典雅。他描绘自然界的诗意和趣味,洞察无所不知的共生关系,从外太空到深海,从分子到意识,从细胞到物种,从语言学到有机体,概率到音乐……其讨论涉及极广泛的学科领域,既见微知著,又能化整为零。因为是随笔合集,阅读体验难免没有连贯性和统一的大主题,也没有便于阅读的内在逻辑,但可贵的是,科学发展飞速,信息爆炸的如今,他的许多见解在几十年后依然引人深思。这位曾被授予多学科荣誉学位的学者,实至名归。其行文中既有他天生的乐观,又有对现实的幽默与讽刺,语言质朴,不晦涩也不华丽,但大量的双关、类比和隐喻随处可见,能把高级而学术的东西用简单的比喻表达出来,文字行云流水般与科学理论融洽结合,浑然天成。 本书中处处有着科学读物的严谨和缜密,还有人文读物的幽默,但语言都柔和而理性,博学却从不卖弄,更不盛气凌人。掩卷读罢,学会了知识,向往其写作风格,更敬佩其人生的姿态。

  • 马可瓦尔多(卡尔维诺作品)
    虹叶花香
    推荐

    因为喜欢他的最年轻的科学,就抱起这本书听了又听。关于细胞,生命,大脑,语言,音乐作者的解释都是非常生物学家的独到。按照细胞的层面上来说,我们是永生的。我是爸妈的一个细胞发展出来的,孩子们又是我们的细胞演变出来的。然而细胞只有发展到一定阶段才是大家定义的生命。人类大脑比其它动物要高级很多,语言,音乐,文化,社会,我们创造了奇迹。

  • 马可瓦尔多(卡尔维诺作品)
    雷公电婆
    推荐

    带有科普性质的随笔,思维清晰,语言通俗风趣流畅,翻译也很好。阅读过程,很有启发。其独特视角,令人叹服。最后感觉,地球就是一个生命体,人类只是微生物;而我们身体,就是各种微生物的地球或宇宙。这个宇宙究竟是什么?我,又是谁?一个细胞吗?一个细菌吗?一个线粒体? 好的书籍,不一定要告诉你什么什么知识。能够深有启发,能够激发对自我意识的反思,也应该是本好书吧?[呲牙]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