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四

一九八四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一九八四
    林阿缺
    推荐

    当我拿到这本书时,心里略微有点震惊,并不是它写得有多好(那时我还没有翻开看),而是这本书竟然如此切题,全文加在一起连100页都不到,真正堪称极简。 我怀着好奇的心翻开这本厚度还不及我的日记本一般的书。天知道当我这个懒人面对一本薄薄的书时内心的激动——这意味着我能够迅速读完,从而在我2017年的书单上添加浓墨重彩的一笔。 事实证明果真如此,纵使我这个初识物理的外行文科生对某些复杂的理论感到一知半解,仍然不妨碍我快速将这本书一字不落地读完,但读完之后,我却迷茫了,读书笔记怎么写,这是个问题。 第一,对于科学,我是个门外汉,解释理论这种事会让我露怯;第二,对于科普书,懂的人会说哗众取宠,不懂的人会说发现了新世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这里,我只说我的主观感受。 本书的作者不必多说,是一名意大利理论物理学家,而这本书的畅销程度更不用说,已经被翻译成了34种语言,而且它的前身发布在《24小时太阳报》上,是意大利影响最大的财经类报纸。 光环之下的《七堂极简物理课》虽然并没有言过其实,但若说读了它就能了解物理,实在有点牵强。和所有科学类畅销书一样,这本书的好处在于,能够以小见大,以几堂极具话题性的课程窥探物理科学的发展轨迹,给外行人普及知识。 总体而言,本书涉及到的知识只有六章:第一章、广义相对论;第二章、量子力学;第三章、宇宙的构造;第四章、宇宙中的基本粒子;第五章、圈量子引力;第六章、概率和黑洞的热,而最后一章尾声部分,则回归到人类自身。 尽管包含的内容繁多,但如果你从前未读过任何与物理有关的书,面对这本过分极简的小册子,仍然会感到不明所以,并不是作者讲的不好,而是科学知识的浩瀚程度根本无法浓缩成短短的100页,这也许是所有科普类书籍为之诟病的原因。 这个世界上更多的并不是对科学如数家珍的学者,而是不以研究为目的而去了解科学的人,无论是网上的视频,还是这类畅销书,都不能以一本而概括全貌。当然,就连这本书也包含着作者的私心——因为他是圈量子引力理论的开创者之一,因此专门用了一章去讲述这个让很多人感到陌生的理论,相比之下让我感到好奇的弦理论却只字未提。 但正如作者所说,“无论是欣赏艺术,还是领悟科学,我们最终得到的将是美的享受和看待世界的全新视角”。这七堂课能够让你的好奇心或多或少得到满足,也许还能从中发现某些别具一格的亮点,改变对这个世界的看法。 怀着不求甚解的心去读这本书,也许你才能在只言片语中找到让你恍然大悟的观点,毕竟科普书的目的并不是让每个人都对科学了如指掌,因极简而得到速成之法,我们看书的目的也不是一叶障目,而是一叶能知秋。

  • 一九八四
    因吹斯汀
    推荐

    塑造星尘: 有意识的“浪费”更像是在积累资源 像能量的跃迁    物质的交换 加工的是过程 导出的是价值取向 而我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 我认为它亦是一种可疑的“罪恶” 罪而不恶,在于实战中的成效没有上限 罪本该恶,恶在你看不到的东西比你看得清楚的事物更多更广。恶的上限是:恶的不为人所知,所致。谨此。 致!宇宙中的一颗中子! 愿你:星辰可塑,可取,可为人知。                                执笔于2017.12.02.

  • 一九八四
    爱吃松籽的小果果
    推荐

    曾经的自己对物理满是烦恼和痛苦,对诸多理论学习的很痛苦并渐不感兴趣。最近突然重新萌生对物理知识的憧憬和热爱,抛却学生般的方式去读物理读物,也不再是那么枯燥乏味,不因晦涩难懂而轻易放弃了。本书很多理论基本上是科普般的介绍,不是那么深奥,对量子物理,粒子物理以及宏观到宇宙黑洞等大有涉及,大家可以读读看。知识是无穷的,希望我们能永远好奇,永远充实自己的头脑。

  • 一九八四
    李志聪
    推荐

    我扑在黄色小说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爱因斯坦扑在理论物理上一样。物理学给我的感觉是庄严肃穆的,很多人学不懂,我就是其中一个,虽然我高考物理是满分,这并不能说明我物理好,而是因为那是大综合物理只占50分,有广度没深度。这里面首先提到了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这是门什么理论?千万不要妄想搞懂它,当年朗之万说过,全世界只有12个人可以看懂。今天我相信可以完全理解相对论的也是有数的。这套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展示神秘瑰丽的物理世界,值得一读,虽然不懂,但是可以仰望下那些物理界的大贤也是一两块事,如陆放翁语: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 一九八四
    北方
    推荐

    读了才知道自己对现代物理知识有这么大的差距,记得有一次得到中听到过,怎么证明你理解前沿物理,首先你能否理解空间是真实并且可以弯曲的,一直都不是很懂,这次有点明白了。学海无涯!

  • 一九八四
    SISSI雅
    推荐

    这本书短小精练,的确极简,一个小时就读完了,内容也简单好理解,零基础入门的科普书籍。相对论,量子力学,宇宙的结构,空间的颗粒,时间的本质……在这七堂简单明了的物理课里,作者为我们打开了一个奇妙的物理学的世界,讲述物理美在哪里,随着相对论,量子力学,量子理论的提出,人们对世界的认知发生了戏剧性的颠覆。这本书阐述了物理学是怎样为我们解开世界的真相的。文字朴素,如果平时接触一些物理学的科普知识,这本书的内容未免太简单了,我也没想到这么好读,豆瓣得分和书的宣传都有点儿过高了吧!

  • 一九八四
    文慧
    推荐

    摘自此书,共勉: “少年时代的爱因斯坦曾度过一年无所事事的时光。很可惜,现在很多青少年的父母经常会忘记这样一个道理:一个没有“浪费”过时间的人终将一事无成。 科学思想得益于以新的方式“看”事物的能力。 20世纪物理学的两颗明珠是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前者是宇宙学、天体物理学、引力波、黑洞以及其他许多研究的起源;后者则是原子物理、核物理、基本粒子物理、凝聚态物理等学科的基础。 但这两个理论不可能同时正确。至少依照目前的形式,它们是相互矛盾的。 但是历史已经多次证明,我们的直觉是不准确的。如果被困在直觉中,我们还想着地球是平的,太阳绕着地球转呢。直觉建立在我们有限的经验之上。当我们能够看得更远时,我们会发现世界并不是原先看上去那样:地球是圆的,开普敦的人是头朝下、脚在上的。相信直觉而罔顾科学家们理性、严谨、智慧的集体验证,是不明智的。 我们的记忆和意识都建立在这些概率性的现象之上。假如存在一种超感觉的生物,那么对它来说,就不存在时间的“流逝”,宇宙会是没有过去、现在、未来之分的一整块。但是,由于我们意识的局限性,我们只能看到一幅模糊的世界图景,并栖居于时间之中。请容许我引用本书编辑的一句话:“看不清的比看得清的更广阔。”正是这种对世界的模糊观察孕育了我们时光流逝的观念。 我们建构的宇宙图像存在于我们心中,在我们的思维之中。在这些图像——我们能够借助有限的手段重构和理解的事物——和我们身为其组成部分的真实世界之间,存在着无数滤镜:我们的无知,感官和智力的局限。 编故事和追寻踪迹发现事实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类活动,把这两者混为一谈,是当代文化中科学不被理解和信任之肇始。二者之间的分别很微妙:黎明时猎获的羚羊和前晚故事里讲的羚羊神相距并不遥远。界限是模糊的,神话与科学相互滋养。但知识总是有价值的。捉到羚羊,我们就能填饱肚子。 我认为,我们这个物种不会延续很久。我们似乎没有乌龟的那种本事,能够几亿年来一直保持着原来的样子,那可是人类存在时间的好几百倍。我们属于一个短命的物种,所有的表亲都已经全部灭绝。而且我们一直在破坏。我们已经造成气候和环境的恶化,恐怕自己也难逃恶果。对地球来说,这只是一个无关紧要的小挫折,但我认为,人类将很难安然无恙地渡过这个难关。更糟的是,公众舆论和政治观点倾向于把头深埋在沙子里,无视我们正在面临的危险。在地球上,我们也许是唯一知道我们的个体必将死亡的物种,我害怕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也会成为唯一一个眼睁睁看着自己末日到来的物种,或至少是见证自己文明灭亡的物种。”

  • 一九八四
    老王
    推荐

    著者和译者将科普书写出了浅浅的诗意,即使不懂,读者也很愉悦地观察物理学家视野中的世界,好在内容极其简洁。

  • 一九八四
    阿改
    推荐

    物理使我们了解世界,敬畏世界。 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为我们解释了世界的面目:引力场本身就是空间,黑洞的产生,粒子与空间的关系 热与时间解释了我们为什么会感知时间流逝感:热是由于粒子的运动变快,而热是导致事物变化的根本原因,事物的变化让我们感知到了时间的存在。

  • 一九八四
    航航
    推荐

    下定决心拥有一个天文望远镜是在院子里的藤椅上吃着乌龙白桃雪糕,被一本《七堂极简物理课》吸引着读了一个多小时的夜晚🌛 在这本书里,粗浅地了解到广义相对论、量子力学、粒子实验的概念;痴迷于爱因斯坦、玻尔以及哥本哈根意气风发的年轻科学家们;认识到时间不是普适的,空间是可以弯曲的,世界是物体连续的、永不停歇的涌动。 当人们望着同一片海,大部分人只看到了海,而有些人却能够感受到爱因斯坦想象中弯曲的时空。整个银河系在宇宙中也不过是一小团星云,而你却将视野局限地如此渺小。 大多数一辈子都没想点脱离地心引力的事,我不想做这个“之一”,脱离地心引力比脱离低级趣味崇高多了。 当下,刚刚完成一个to do list——观测满月,我将这景色尽藏眼底,闭上眼睛便能像电影般一幕幕放映。还记得第一次动手组装、摸索着在目镜中与月球邂逅的时分,斑驳的陨石坑坦然而又深刻,整个月亮滚烫地旋转着🌕 关于宇宙的探索,是美的享受和看待世界的全新视角……

  • 一九八四
    涤生
    推荐

    世间万物可能并不是我们认为的样子,困在常识里面是经常的事,好在那些聪明的科学家理论家孜孜不倦的探索研究为我们揭开一些真相,他们带着使命来带世间,他们的理论思想或许不被常人理解接受,但他们的好奇与探索聪明与努力值得每个人学习。 那些一流的头脑与超人的智力从事着坚苦卓绝的工作,他们不断拓展知识的版图,开创认知的边疆,增进人类的福祉。 我们永远纪念他们。

  • 一九八四
    🇨🇳 琳琳
    推荐

    真的是极简,看科普书以来最快看完的一本。最后一章非常有意思,对于自由,人类,自然的思考与描述很有启发。

  • 一九八四
    健行
    推荐

    这是一本文辞优美的有关物理前沿的科普读物。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翻译者是位文学博士。自古以来,无论是哲学还是自然科学,归根结底,都是在探索世界的本体,宇宙之源,时空之谜。它们从不同角度观察这个世界,哲学描绘了未知的部分,科学则描绘了已知的部分。它们既对立又统一,互相补充,互相印证,可以说不了解哲学,就理解不了现代科学。古人形容我们这个世界,就像一个太极,“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哲学和科学就是一阴一阳,如果分开来研究就可能产生固执和偏见。

  • 一九八四
    沐光
    推荐

    想起小学时代那本被翻烂的《十万个为什么》,想起那时候的自己最喜欢的天文学,想起那时候在母亲的嘟囔声中偷看科普图书以及周末最喜欢看的中央十台科教频道,想起当年自己想了好久的类星体红移问题,想起高中时候有大学生到学校组织天文科普讲座,在大讲堂里我兴奋的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搞的人家不得不打断我…再看看现在,就觉得自己真的很悲哀,没有坚持住梦想的人,终究只是芸芸众生,俗人一个。

  • 一九八四
    烟灰
    推荐

    好书,最干的科普类读物!作者巴不得把所有的水分都蒸发干净,没有多余的抒情,没有科学家的八卦,没有看不懂的学术炫技,更没有浪费时间的啰嗦叙述…用最直白的语句,将物理学几个热门理论的框架丢在读者面前,高效易懂! 强烈建议其他同类书籍,都采用这种写作模板,能1个小时读懂的东西,别绕来绕去去摆弄那些不合时宜的“文学功底”了,搞得读者看几分钟就弃书!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