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勋说唐诗(修订版)

蒋勋说唐诗(修订版)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蒋勋说唐诗(修订版)
    江亿平
    推荐

    写得真好。苏军摧枯拉朽地消灭德军中央集群。德军两线作战,左支右拙。本系列丛书终于全部在微信读书里上架,看看书末的参考文献,就知道作者花费了多少心血。波兰人一贯没有什么大局观和战略头脑,包括近几年对远隔万里的中国也并不友好。中国实际上跟波兰也没有什么利害关系,他们何必强出头当坏人。

  • 蒋勋说唐诗(修订版)
    天涯海角
    推荐

    中央集团军群的失败是必然的。一个外国的军队,在没有当地人民的支持下,同时又面临强势的打击,是难以支持的。特别是现代化的战争,消耗的物资很大,一旦后方断掉难以生存,所以局部的突击和局部的困守都有困难。当然有一个优秀的指挥官会好一些。现在看来,毛主席指挥的解放战争,三年消灭五百万蒋匪军,确实优秀。

  • 蒋勋说唐诗(修订版)
    春风十里🐰 🌸 🎉
    推荐

    看了一下小说,基本是用历史数据来展现各方力量。 没有什么情节描写也没有具体人物关系形象,是一部比较严谨的历史考究传记。 至于德军必败无疑,举例说明中国当时老百姓不知道国为何,只有小家,国事是学子和上层士大夫的事情。而苏联是一个整体,有群众基础,也说明了依靠群众是有无穷力量的

  • 蒋勋说唐诗(修订版)
    侯晋阳
    推荐

    苏联后期的大兵团防御反攻,从斯大林格勒保卫到库尔斯克战役,从巴格拉季昂白俄罗斯战役到进攻华沙,都是动辄几十万上百万,到二百万的大兵团协同作战,坦克、装甲军、步兵、轰炸机等各兵种的协同推进,兵团下属部队的根据实际拆换组合,这些都是需要我军建国后认真学习的。 读不同的历史书,了解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发生的事情。

  • 蒋勋说唐诗(修订版)
    回响
    推荐

    1944年夏季苏德实力对比已经有了很大的差距,加上诺曼底开启的两线作战,7.20事件导致德国内部矛盾的加深。战争结束已经指日可待。 德军判断苏军将在持续两年的南线继续进攻,遵循这之前的思路。东线的战役,除了莫斯科方向,之后的重点都在南方的乌克兰。双方都为了占据这里的战争资源。围绕资源,展开双方关于对方进攻重点的猜测。猜测的对错,使得掌握战略主动权的一方或能取得重大胜利,德军在战争开始前的巴巴罗萨对南部资源的低优先级,苏军在巴格拉季昂也是这样。都取得重大战果,歼灭对方重兵集团。 德军装甲力量集中在南线,中央集团军群几乎没有装机力量来反击苏军机动部队,而且战线后方没有预备队,当防线被突破后,苏军就可借助机动部队实施大规模合围。战役开始十天后苏军就突破两翼,包围两翼的两个集团军,并且凭借机动部队提前推进到第聂伯河,切断中段德军集团军的后路,歼灭俘虏德军超过四十万,使得德军中部防线出现一个大口子。经过南北中三个方向的多次打击,基本消耗完了德军三个集团军群的基干精锐军队,接下来德国只能用人海来填充战线了。苏军在白俄罗斯攻势中在一千公里的当面推进五六百公里,到达东普鲁士和波兰华沙。进攻势头才被挡住。 谈了波兰和芬兰两个国家在当时的行动。波兰表现很差,流亡政府看不清局势,坚持要恢复原有边界,还敌视苏联,最终苏联扶持另一个政府开傀儡波兰。不过在绝对力量的威慑下,流亡政府妥不妥协并没有意义,波兰还是会成为苏联的卫星国。 芬兰起先被苏联侵略,苏德战争时投靠德国收回原有土地。然后展开观望,没有进一步行动。到1944年苏联的打击降临,芬兰军队也凭借顽强的战斗没让苏军占到多少便宜。能打方能言和。而且芬兰政府也足够的有魄力。根据形势辗转在两个强国之间,保障了自己的独立。德军在白俄罗斯失败后,芬兰开始和苏联第二次接触,以足够诚恳的态度签订停战条约。取得比较好的结局。比较欣赏芬兰。之前看《他乡的童年》纪录片,里边讲芬兰的教育,当时很喜欢。这个国家也有着一种智慧。北欧有点意思的。

  • 蒋勋说唐诗(修订版)
    汤旋宇
    推荐

    战事是以命相博的大事,唯有胜利者才有资格享有一切权利和美好。

  • 蒋勋说唐诗(修订版)
    牧羊人
    推荐

    史料丰富详实,结合eastory的动态地图就是整个东线战场最佳读本。 明斯克阳台一溃堤,到华沙,柏林一路兵败如山倒。 苏德战场以战线平推来平推去,没有太多的意外和惊喜。 一力降十会,庞大的装甲集团,空中机群,数百万计的兵力碰撞,要打出巧战确实也不容易。 波兰多二笔,相比而言,芬兰既务实又有一定的资本当做底牌。

  • 蒋勋说唐诗(修订版)
    《鹤冲天》
    推荐

    德军判断失误是中央集团军群覆灭的原因。德军一向自视甚高,总看不起苏军的,在巴格拉季昂战役发起之前,甚至战役当时,都没认为苏军战役的目标就是消灭整个中央集团军群。

  • 蒋勋说唐诗(修订版)
    闲庭信步.蔡
    推荐

    打垮中央集团军应该是迟早的事。毋庸置疑。是谁闯进苏联的?“闪电战”只在欧洲那件“百衲衣”般的零散的欧洲国家好使,但对于幅员辽阔俄国打一开始太不靠谱。想当初横扫西欧的拿破仑已经给欧洲各国做过示范。还要犯错,这就是我的判断。尤其是要彻底打垮苏联红军。这个目标基本上是痴人说梦。看完这本书,我却感到胜利有些理所当然。第一二两部书,看到苏军溃败,总有不可思议之感。而此后我感觉,苏联红军战士的战斗素质很差劲时,居然抗住了莫斯科、敖德萨、斯大林格勒的打击,而且不顾一切的反击,并在斯大林格勒大胜。我们不得不佩服苏联人民的坚定意志。一旦信心建立,苏联红军开始发飙。德军这才不顶劲了。战术错误,战略错误,都是借口,他们实际上是进入僵持阶段之后极度缺乏后续能力。为什么呢?生产能力不行了,国家动员能力不行了。于是,兵源捉襟,后勤见肘。汉三杰排第一的是萧何,就是刘邦这个二流子亭长的牛X所在。萧何的动员能力让刘邦最终干死了战神项羽。在本书没有说到这个,而只是说前线。统计数据对比总是在某一统计数据对比基期。然而,有没有注意统计总是在说苏军损失大于德军,每到战役开始时,苏军竟然有惊人的补充。不论人们总是不断夸耀战斗英雄,1943年苏联战时机器生产马达高速开动,后方的疯狂产量就是伟大的动员力。 这里要说一下波兰。华沙起义,不是苏联红军耍手段。我信这个判定。首先,在华沙错误的以为苏军就在附近,正是苏军冒进的后果,不应以此认为不及时攻入华沙是耍手段。是华沙自己没搞清,而出现盲动。其次,华沙起义组织者脑瓜进水了吗?不与近在几十公里的苏军联系,而与遥远的英国联系,不智以极。在西方盟军只在地中海忙乎之时,指望英军来帮忙,这不是猴吃麻花?最后,一个不打算和苏联共处的政府或军队,即便苏军不搭理他们,也怪不得苏军不来。 我揣度苏德此前吞并波兰成为仇敌,因此在苏军将要到来之时,通过华沙起义确立其政府合法性,让苏联不得不接受他们,这就是典型的投机。他们不想忍受另一个强国的占领。这种一厢情愿,起义组织者一开始就犯了不可回避错误。失败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了。怪不得别人不帮忙。 苏军摧枯拉朽的一系列胜利,除了战术得当,更是苏联红军战士们的不惜一切代价的猛攻。

  • 蒋勋说唐诗(修订版)
    八大山人
    推荐

    回顾一下东线的几大战役,莫斯科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斯大林格勒战役挫败并大量消灭德军,库尔斯克战役打败了德军的重点进攻,彻底掌握了战略主导权。白俄罗斯战役则掀起了苏军大反攻的序幕,也敲响了第三帝国的丧钟

  • 蒋勋说唐诗(修订版)
    清风绿茶
    推荐

    不行,看这样的书要拿着地图才行,否则会不知所云,要看好有点累!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