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0年这个时间,这本成书于冷战结束时的著作不那么值得看。 历史终结的立论已经让作者自置于不胜之地了,如果这本书的标题是“民主的起源与未来”大概可以少挨很多骂。 事实上本书借用黑格尔关于人的假设这一点我是可以接受的,但以一种历史主义的方法论推出“超历史的人”的存在,在逻辑上已经有了严重的问题。(从历史经验概括出的人的偏好不应该脱离历史) 除此之外,即使不讨论基础假设,仅从逻辑形式上来说,这本三十多万字的书并没有形成很强的论证。 最后,我非常不喜欢作者的写作风格,很松散拖沓,再加上糟糕的章节标题选择(类似于“录像机的胜利”,“保加利亚假期”),让人很容易丢失主线。
历史在何处终结。苏联解体早早的否定了极权主义。2019年至今的一场疫情,美国应对失当,处置不力,体现出美国体制的不足,资本主义貌似也没有终结历史的能力。疫情中中国的表现让整个西方世界为之惊叹,采取间接民主的社会主义中国最有可能率先走到历史的终结处。
其实并不在意终结与最后,哪怕地球此时此刻爆了,也没有关系。我们都在自说自话的阐释一些理论,你坚信的,我坚信的,可是谁真的是对的?如果对的真的是对的,怎么还会出现错的?如果没有错的,怎么证明对的是对的。我们都是干完了回过头再去找意义,然而又有什么意义?政治经济宗教,说那么多,同一片天空下不也还是人在吃人。 不过作者是真的坚信西方民主是更优越的,态度其实也很谦逊,只是还是会让其他民族觉得傲慢吧。
两大力量在共同推动着人类历史的前进,一个是现代自然科学的逻辑,一个是黑格尔—科耶夫所谓的“寻求承认的斗争”:前者驱使人类通过合理的经济过程满足无限扩张的欲望,后者则驱使人类寻求平等的承认。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股力量最终导致各种专制暴政倒台,推动文化各不相同的社会建立起奉行开放市场的自由民主国家。紧随而来的问题是,在“历史的终结处”,政治经济的自由平等,是否能够产生一个稳定的社会,让生活在其内的人得到“完全的满足”,抑或,“最后的人”被剥夺了征服欲的出口,不可避免地导致他们冒险一试,让历史重返混乱与流血状态?福山对这些终极问题的当代思考,既是引人入胜的历史哲学教育,又是对人类社会及其命运这些最深刻问题的发人深思的探寻。
福山真是黑格尔的小迷弟… 这本书的整个理论根基是建立在“人类的现有文明都是建立在渴求承认的欲望”之上,论证过程也比较严密,但这只是个假设,如果这个假设一旦崩塌,整座理论大厦就会瞬间瓦解。
人有别于其他动物,其中一个动力来自于“承认”。靠着这个信念,人类历史演义到今天。未来还要去向哪里,需要等待…
作者有自己一套站在西方价值观宗教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理念,对于发展和文化文明的冲突解释有独特性!应该说如果没有近十年中国出色的表现,作者的很多理论都可以在社会和世界各国的发展中得到较为翔实的印证,但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中国社会不按作者固有的经济社会发展理论发展的现实使得本书在不得不讨论中国又绕不开中国这个非常有特色的国家,其理论就有诸多得不到落实的地方,也显得本书作者的很多预测显得偏颇和狭隘。但本书仍不失为对西方社会经济来自政治体系认知的一个入门佳作。值得所有的对政治社会经济有思考的国人可以借鉴———至少中国还没有一个类似的社会政治学家能够写出站在中国独特的视野能够让西方的专家们欣赏或者批判的类似的著作。
没有读之前,我对福山的“历史终结论”充满着反对,认为只不过是美式霸权的证明而已,读完,我对这一论点的认识要深刻得多也全面得多,显然,我误解了福山。 历史终结之处涵盖是一种政治文化和宗教信仰等综合因素存在的广泛形态,而不是现在我们看到的美式民主,欧盟则更加接近福山描述的未来。 这是一本长篇论文,充满着哲科思维的美。福山的论点建立在黑格尔对人的发展路径之上,有别于霍布斯和约翰.洛克的对人的发展观点。要读懂这本书,我觉得很吃力,主要是对西方的很多政治经济学家的陌生和对欧洲历史沿革的贫乏知识造成。比如,对马基雅维利、马克思、黑格尔等理解不够深入,因此读这大部头论文的时候思想很难舒展。 无论如何,这是一本好书。人类的今天正处在百年变局之间,探讨人类的未来必须要参考这样一本书,尽管这本书是站在西方的文化偏角上论述。我对他的观点不完全认可,因为站在东方儒释道文明的基础上看,西方大家的很多观点都是站不住脚的,甚至是完全错误的。 历史不会终结,会一直发展下去。而未来更美好的人间应该是站在东西方文明的共同基础上构建,而非现在西方呈现民主。
读后个人的一些感觉 本书作者福山的出发点和着力点都放到了 论述盎格鲁撒克逊 新教派 的 资本主义 新自由主义制度框架的合理性上。这本书正好借了1990年代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东风,扶摇而上,成为了那个时代,乃至之后十年的一面意识形态的旗帜。 如果不是中国在这后来的三十年的发展成绩,狠狠地扯下了这面用宗教式的观点和表面的假象,编织起来的大旗,它应该还会在那里招摇。 从书中可以看出福山是很彻底的香蕉人。观察问题和解释问题的出发点和思维方式,没有多元的冲突和撞击,令本书读起来好像在布道。
如果二十年前看此书,我会惊为天人; 如果十年前看此书,我会不屑一顾; 但是,现在看此书,应该去糟取精。 此书的争议充分说明了:未来的何去何从,时间才能给出权威的答案。 洋洋洒洒的大道理,不如踏踏实实做自己。
黑格尔和马克思都曾相信,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有终点的,会在人类实现一种能够满足它最深切、最根本的愿望的社会形态后不再继续发展。确切地讲,它是指构成历史的最基本的原则和制度可能不再进步了,原因在于所有真正的大问题都已经得到了解决。 福山所提出的“历史终结论”指的是人类追求稳定的政治制度的普世史已经终结了,并不是说历史不再前进。福山提出了人类社会最优的政治制度——普选制下的民主政治,已经被找到,所以我们已经作为最后的人站在了人类政治普世史的尽头。
纵论世界,政治走向。 民主国家,强权制度。 大量事例,进行对比。 全方位地,精彩描述。
其实多数读者被作者的书题目给误导了,踏实的读过以后,这本书还是有其独有的价值,虽然还不能与经典学术名著相提并论,但是也体现了一个日本裔美国学者站在20世纪90年代对于世界局势的大局思考,当然里面有许多观点也再慢慢的不断被世界发展所否定,但是也有其特殊的对比意义和价值。
这本书的书名颇有几分标题党之嫌,恐怕也是它声名鹊起又经常成为众矢之的的原因之一。但至少从工具主义的视角来看,又不是或不全是荒诞不经。一个理论如果合理的解释了历史,似乎就能相当准确的预测未来,就如同我们在扶乩问卜时的感觉,但解释和预测本身也是历史的一部分,这让我再一次理解了马克思墓碑上镌刻的那一句话:"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亨廷顿的学生福山,在这本研究性专著中分别论述了:历史发现可能存在一定的规律,历史将终结于像欧盟这样的自由民主世界;而最后的人,将满足于自我状态而没有更多的激情和欲望。他依据黑格尔、尼采等前辈关于人类历史终结和最后的人的描述,通过一系列历史事件,论述了马克思提出的共产主义,到20世纪末已经消亡,取而代之的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方式下的自由民主和平的世界…… 整本书考下来非常有意思,从最初的人到没有胸膛的人,从最初的民族国家制度到人类文化宗教和社区组织形式,抽丝剥茧的分析和探讨,耐人寻味,发人深省。作者并没有得出最终结论,还对自己论述的观点提出四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希望读者在未来的发展进程中更加深入探讨和验证~ 另外,作者关于未来自由世界的观点和看法也很值得关注~一个既公正又可靠的自由世界秩序,一定不能建立在单一的支配一切的全球制度上,相反,它应建立在多样化的国际制度上,它们能够围绕功能问题、地区或具体问题组织自身。这种世界秩序仍在创建的过程之中,不过,这一领域仍有大量创造性工作可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