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五常被认为是中国最接近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经济学家。 张五常在香港教书,跨年夜带着学生们卖桔子树,在香港“桔”和“吉”的发音接近,所以有个讨彩头的习俗就是买桔子树回家。本以为供求关系是固定的,但在跨年夜当天20点一棵树可以卖到100元,23点下雨了很多人收摊,过了一会儿雨过天晴由于卖桔树的人减少供不应求价格又往上走,过了零点人都稀疏了,这时过来捡漏的人就可以5元买走一棵小树。这就是信息量的差异,知道的信息少就会花更多的价钱购买。 张五常认为传统的经济学家在实验室当中通过数学公式去推断一些经济学原理是不对的,他们在“试对”。他们认为供求关系决定了价格,在跨年夜不适用但在周末适用,那就定为“周末经济学原理”,总会有一个领域是对的。 张五常认为用实际实验的方式叫“试错”,跨年夜的情况就说明这个理论有漏洞。 “试对”和“试错”哪个才是科学的治学方式呢? 他去美国买石油,又亲自赌石。来说明实证性的经济学到底有多重要,也会带来很多颠覆性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