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点评历史人物(下册)

毛泽东点评历史人物(下册)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毛泽东点评历史人物(下册)
    溆涂水
    推荐

    《权力的游戏》第八季最后一集提利昂推选布兰为国王时说道:“这个世界上最有号召力的,莫过于一个好故事,他势不可挡,所向披靡,还有谁的故事比布兰精彩”。讲故事的目的就是通过例举过去的事情或者虚构故事来讲道理。本书洋洋洒洒近五十万字,侯世达举了很多例子或者说讲了很多故事来说明范畴和类比在思维中所起的作用。毫无疑问,横跨人文和科学领域的侯世达是个非常善于讲故事的哲学家或思想家,并且能将故事的内核深挖出来。 侯世达举了很多通俗易懂来帮助我们理解和认识范畴和类比,其中爱因斯坦发现相对论的例子叙述地非常精彩。如果我们能像侯世达一样理解和掌握范畴和类比的作用和技巧,我们可以将老故事不断变换成新故事。 可能是书中二级标题太多,有些理论在多个章节重复出现,举的例子也多,这本书给人一种内容散乱、啰嗦的感觉,要不是最后一章总结了范畴和类比的区别,一般的读者看了这本书以后可能很难对范畴和类比有系统体系化的认识。如果换一种着重讲述理论的写作方式,可能可以大幅缩减内容,而不是近七百页的大部头作品了,但这种写作方式对大部分读者来说都不够友好。

  • 毛泽东点评历史人物(下册)
    周明芃
    推荐

    这本书有意思的地方在于这是一本译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写的一本书,人类记忆的基本原理来自于记忆的类比效应,比如说我不需要记住所有的汽车模样就知道这是一辆汽车,我通过高铁出行拿到的每一张票细节都是不一样的,但它仍然是一张火车票,我只要把“上海_北京”“北京_上海”进行归类就行了, 对认知的影响:汤姆生在提出原子论认为“葡萄干模型”而卢瑟福认为“太阳系”当然最后“电子云”从中胜出 但类比也需要注意的是正如爱因斯坦所说“事情应简单的对待,但不能过度简单”著名的谚语“如果我手上有一把锤子,我看任何问题都是钉子”,类比有助于我们理解事物和问题,但绝对不能以此代彼,如果我以同一套思维模型看待事物的话,例如,达尔文从马尔萨斯的《人口论中》获得了人只有去适应环境,而他的堂弟高尔顿简单的理解可以以优生学改良人种,但忽视了孟德尔的等位基因遗传与突变的概率;弗洛伊德把人的所有思想都归结于潜意识和性癖,光波与声波都具有康普顿效应,但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如果我们认为光波传播也需要介质的话就会被声音的内比所污染 同样的,一方面看,类比是操纵我们的力量,因为我们一直受到类比的摆布;但另一方面更加荒谬,因为没有类比的话,人类将无法思考。 这意味着,尽管我们自认是幕后提线的人,实际上却不过是木偶,只是意识不到身上的线罢了。我们觉得是自己有意作出类比来表达某种观点,但实际上恰恰相反:我们的观点来自大量潜藏的类比,是它们赋予了我们看待事物的角度。

  • 毛泽东点评历史人物(下册)
    飞羽
    推荐

    “通过类比进行范畴化”是人类不同层次思维的原动力。人类思维中的核心过程,即利用范畴的延伸来发展概念。在每一个看似简单的场景背后,都有着非常复杂的认知过程,而这些过程则都依赖于微妙的范畴。 每个范畴都是由一系列自发的类比而产生的结果;把不同事物归纳到不同类别这一过程,也就是“范畴化”,也无一例外都是通过类比来完成的。范畴化和作类比就是一回事儿,它们是人类认知的核心。

  • 毛泽东点评历史人物(下册)
    皮囊
    推荐

    这本书像一把斧子把我的三观劈开2712块细细研究,让我觉得我是那么渺小与无知。

  • 毛泽东点评历史人物(下册)
    江渚上
    推荐

    你讲“哪里哪里”,这句话背后的思想变化如何?侯先生能给你敲碎成七十二块碎片,慢动作地向你分解描述,然后变幻一篇论文出来,就如同当年有篇研究“呵呵”二字的博士论文一样。 真是好玩,能抓住人的不经意的胡思乱想,然后锁住不放,斧凿锯搓,他不要肉块肉丁,他要那肉渣渣,一顿看听嗅品摸,得出奇妙的结论。如此,记录自己的思维犯错,反倒成了美事,因为又有研究的食材了。哦,居然有人蹲墙根研究这个,还是大名鼎鼎的人工智能研究先驱、认知科学家侯世达教授。 为什么研究这个?因为侯先生相信,人类跟着感觉走,其实这个感觉是有一系列小小的理性类比做支持的。而这个理由,足以支持他更深层次的观点,就是现在人工智能研究跑偏了。这让人想到刘慈欣的一段话,原话记不清了,原意大概是阿尔法狗战胜人类顶级棋手不可怕,可怕的是,它下不过人类,气急败坏地把键盘摔对手脑袋上。侯先生大概率喜欢这个暴躁的角色。 By the way,本书翻译套路很有意思。一般翻译的书,都是要求读者恭恭敬敬地提前准备原作者的民族文化背景,比如美西战争啊、俄土争端啊、希波之战啊,这样才能get到原作者的初衷。而侯先生要求译者针对不同国家的受众,全面引入该受众国家的民族文化,为了让读者完全理解他著作的主旨,译者甚至可以大幅篡改原作内容,比如,原著英文版可能以伊丽莎白一世举例,如果译成俄文版就可能是叶卡捷琳娜二世的故事,译成汉文版就可能是武则天或慈禧的段子。又如,原著法文版讲拉菲的品性,译成日文就可能是清酒的性征,译成俄文可能是伏特加的特质。卖方舔买方,这可是违背传统翻译行规了的。 所以,不要以为这是一个普通外国人的著作。这个外国人很牛吗?很牛,因为他跨了五、六个学科领域。他非常了解中国语言文化吗?只能说一般。但他的思路很牛,给中国译者无限开火权。读过全书,感觉侯先生就像一位熟稔语文与心理的物理老师。 这本书,围绕人类思考就是做类比这个主题,抛出了一系列自然哲学问题,如,人类用神经网络储存各种范畴或者各种逻辑吗?范畴是最小储存单位而不是文字吗?范畴的边界在哪里呢?概念核心情境是什么?每个人对于每个范畴理解的核心情境都不太一样吗?这些问题在书中一一做答。这可能是影响人类表达与理解效率的底层密码,许多小到打架斗殴或大到战争冲突不就是沟通失败造成的么。 他认为,适合范畴的情境是通过人类天生的类比技能加以集成,不断增加,不断更新,不断剔除。各种情境背后都有服从于此范畴的一致性逻辑,相当于形式逻辑里概念的内涵,所有情境相当于概念的外延。大多数人只会朴素地应用范畴层面以上的情境,不关心范畴是什么东西,就像只关心概念外延不研究概念内涵一样。 创造概念很重要!因为逻辑不好记忆也不便于传播,必须依附在概念这个皮囊上才能现出真身,人们一定是先好奇地听到新概念,然后才会去关心的,比如贬义概念,第一次听到“仙人跳”“钓鱼执法”“灯下黑”,又比如褒义概念,第一次听到“台柱子”“校草”“高富帅”等等等,然后这些概念背后的逻辑才会普及大众。当然,这些新概念如何精确的描述与普及就是另一个话题了。 作者警告我们,不要过于相信翻译,有可能出现误判。一句外国话,有时候能找到一个完全对应的短语,但很多时候得到的却是不尽如人意的答案。有时这意味着:“在概念空间中的某个地方,一个中文短语正好出现在那里,但是对英文来讲,那儿就有个大洞。”,从英文出发,寻找中文覆盖的概念空间也能够发现这样的洞。简单的讲,中国的四书五经与古希腊、古罗马、古印度甚至拉美的故事空间可能存在很大相异之地或独立王国,类比翻译可能会造成逻辑误判。这是我的理解与发挥,与作者无关。 人类记忆大部分是即时的、下意识的。就是讲,“虽然人们在编码时总是有一定程度的抽象,但并不总是只建立一个高度抽象的、由眼前事件和记忆中事件共同拥有的概念框架。”下意识的编码,不是专家式的抽象,而是表面的粗糙的朴素的抽象,但很有用。 也许,人类最牛的技能就是高阶抽象能力,即模式识别,什么是模式识别?我幼稚地理解并举三个例子,你讲月亮呼如白玉盘,这就是简单的低阶类比,是物像识别,而你讲王子复仇记的起承转合一系列故事像赵氏孤儿的起承转合,这是故事线的匹配,就是模式识别了,你说了一堆事并抱怨,我安慰你说瓜田李下或者曲突徙薪,这是在识别你的模式基础上用成语这个概念做了标识,这对于我们人类来讲,是简单加easy的,而对于当前人工智能来讲就太难了,所以,我们人类还可以继续傲娇吧。如果任何两物都能建立类比,这会极大地增强链接与联想能力,这是创新的根基,人类可以,机器还差很远。 总之,作者和译者下了很大功夫让我信服论点:一是翻译本土化,二是举例海量化,三是语言通俗化。真是值得一读。认知层面的探索,可以算是脑科学的预热。毕竟全是假设,所以,本书及评论,都是谨供参考的。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