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念:十年徒步中国

信念:十年徒步中国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信念:十年徒步中国
    董沛
    推荐

    第四遍阅读,依然受益匪浅。正如书中所说,我们日常的生存智慧,对于正确交易来说,几乎都是缺陷。自然选择的结果让我们具有很多简单启发法,让我们面对这个操蛋的世界游刃有余,以致于成为万物灵长,随时可以开启“战斗”战斗或者“逃跑”模式,但成功的交易需要理性的审慎思维。启发法和审慎思维就是卡尼曼的系统一和系统二。怎么办呢?答案是正念冥想,通过一系列刻意练习,最终形成正念思维,让我们深度了解我们思维的运作模式,啥时候是认知融合,如何认知解离,如何确保专注力,如何采取高价值活动,如何采用盘前、盘中、盘后模式……这本书实在精彩,我会每年阅读一次。……

  • 信念:十年徒步中国
    Amber
    推荐

    这是阅读的第4本与交易心理有关的书。之所以最近加大这方面的阅读,是觉得有些交易失误并非表面的操作问题,而是深层次的认知和心理问题。 先说说整体印象。这本书总的来说是有用的,框架和逻辑不错,提到的有些问题挖掘较深入,也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足之处在于太啰嗦,各种生理学理论以及举例太多,全书至少可以砍掉1/3以上的篇幅而不影响阅读。 01对自身的认知 1、了解自己的思维盲点 直觉思维只会选择性关注少数信息,经常是不完整的,浑然不顾或忽视其他重要数据,甚至连息息相关的数据也置之不理,以至于做出的决策往往是有偏差的。 人们在做出假设之后,倾向于确认自己的假设,自然而然地寻找观点一致、能支持自己的观点的数据,并过分重视这些数据。这种“确认偏误”,是造成交易困难的重要原因。 事实上,筛查数据,寻找证伪信息的能力,是能够创造盈利的理性行为。然而,寻找证伪数据的行为并不常见,与我们的天性背道而驰。 回顾之前的交易,有时确实是先有一个结论,然后寻找论据去支持。时间久了,连自己也信了。 2、所谓的直觉来自于刻苦的练习 有些交易者是真正的高手,看似凭着敏锐的直觉解读市场和做交易,其实是在运用刻苦提升的交易和读图技巧。 交易者在不同市况下解读市场和管理交易的水平越高明,就越不容易陷入启发法和偏差,犯下的相关交易失误越少,取得的交易业绩越好。 看似简单的判断,实则需要旷日持久的经验积累和长期的刻意练习作为基础。真正准确的判断,绝不会是随意而轻松做出的。 02对情绪的感知和接纳 恐惧或其他强烈情绪会影响到我们的心智、情绪感受、身体感受或生理状态。交易者必须对恐惧的迹象和信号保持警惕,以便在开始陷入恐惧状态之际,及早觉察。 常见的恐惧包括:犯错、亏钱、错失交易机会和错失利润空间。 事实上,进场模式的胜算在于其统计表现,而跟感觉毫无关系。改变指标或者增加信息会让你感觉更好,并不会改进进场模式的结果。交易者需要做到的是,与情绪反应共存,专注于手头交易任务的高价值行动;而不是努力压制、抑制或控制情绪反应。 对于成熟的交易者来说,即使学会了“坦然接受自己的不适感”,还是会感觉不适,包括担忧和怀疑。我们需要做的,并不是努力消除恐惧和不适感,而是不让恐惧和不适感妨碍自己对市场的判断和交易决策。 对于接纳不愉快的内在体验,一个有用的态度是淡然看待这些想法和感觉,认清这些只是想法和感觉,会自来自去。这是一个更宽阔的心理视野,可以帮助你放下与不想要的想法和感觉之间的挣扎。 03成功的交易心理 说完了前面的铺垫,那么如何才能成为一个成熟的交易者呢?作者总结了三条:高效的准备,有效的执行和建设性的自我评估。 这三条具体如何操作,书中介绍了具体的方法和工具,这里就不重复了;重点说一下自信和自我评估,这两点有一些独到之处。 1、建立自信 如何才能在交易中建立自信?常见的情况是,赚钱了就信心百倍,股神附体;亏钱了就一蹶不振,甚至万念俱灰。作者认为,自信只能来自于内心,内在信心的基础并不是交易绩效/结果,而是流程。 内在信心来源于你完全可以控制的三个方面:掌握的知识、发展的技巧,以及在市场上运用知识和技巧的能力。内在信心源于坚信自己有能力评估市场,选择适当的交易,确定适当的仓位,控制风险,执行和管理交易,在适当的时机平仓。 交易是概率游戏。在概率领域,长远而言有效的做法是制定并遵守可以控制的流程,而不是专注于不可控制的结果,也不是某单交易的盈利。 信心的来源不是赚了多少钱,而是应对不同交易情境的知识、技巧和能力。 2、自我认知与评估 本书中提供了各种记录、评估的方法和表格,其中觉得比较有意思的是两个: 一个是交易价值观,即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怎样的交易者,具备哪些素质;另一个是对自身的强项和弱项的评估,写下自己擅长和有待改进的交易相关心理和技术性技巧和能力,比如能否持仓、等待合理的离场位点,能否坚持执行交易计划,能否放下亏损的交易等。 书中有评估的表格,感兴趣的不妨一试。

  • 信念:十年徒步中国
    奇女子
    推荐

    一生中,总会遇到一本好书,会在你迷茫无助的时候像灯塔一样照亮你前行的路。金融方面的书籍看过很多,但是关于交易心理方面的书,看的并不多,但是这本书却让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其实,在股市里博弈,坎很多,不是有了一点技术就能够战胜股市的。你首先要战胜你自己,而战胜自己不是光靠知识,更重要的还要有一定的悟性。还有你操作错误的时候有没有壮士断腕的决心,这些都需要一个人具备强大的心理素质。 盖瑞.戴顿(Gary Dayton)临床心理学博士,同时也是协助交易者提升绩效的“顶尖心理学公司”(Peak Psychology, Inc.)董事长。除了心理学的专业,他也是一位交易心理学家、交易导师,以及活跃于S&P E-mini与外汇市场的交易者。盖瑞是一位优秀的教师,但最重要的是,他是真正的交易者,在市场上披荆斩棘多年,成了交易高手。通过读《股票深度交易心理学》这本书,让你如何运用心理学最大限度地提升利润,帮助每一位阅读这本书的人充分发挥你真正的优势,让你在这个市场上斩获盈利。 本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探讨了交易者在心理和情绪上面对的独特挑战。事实上,若想在交易中取得成功,交易者必须明白自己为什么会失败。第二部分介绍了正念,正念是什么,正念是怎样帮助交易者应对心理和情绪挑战的,有什么具体方法。第三部分提出了一个强大的交易心理流程,由三个特定的时间框架和相关高价值心理技巧组成,交易者学习掌握之后,可以踏上持续改善的征程,最终取得卓越的交易表现,成为交易高手。 这本书中有几个部分是我非常喜欢的,比如心理盲点。当我耐心地等待交易机会,认真的盯盘,终于觉得行情符合我进场模式了。我会认真仔细地观察价格区间的振幅,有没有进场条件的指标。当进场条件完全成立,所有指标都发出做多信号的时候。我心想:我可以买入了。行情几乎马上就朝着对交易有利的方向发展。市场会快速上涨,突破近期阻力线,上升通道畅通无阻。可是,我却一无所获。因为我根本就没做这单交易。是因为有过同样的情况出现,我进场导致亏损,我这时潜意识就会想,我进场也会亏损。并不是情绪作梗,也不是看错行情,而是我的思维模式在作怪。我的心智进此时入了一个自然的心理盲点,心理学家称之为“近因效应”。近因效应是一种认知偏差,是指我们的心智在做决策时,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其他信息影响更大。因为对那单的交易结果印象较深,而导致做多信号 “完全成立”的进场条件印象较浅,于是,没做这单交易。 情绪是交易心理学最重要的成分。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但并不完全正确。但是思维模式可能会制造出心理盲点,套上枷锁,让你在机会面前陷入心理盲点,任何的技术和技巧在那一刻会失去作用。其实,股票投机跟艺术创作一样,是有天赋的.它没有什么太多比较固定的规律,经常是飘忽不定的,买入卖出有时就是靠感觉或突然的灵感,当然这需要长期专注看盘积累的.没有天赋,有的一辈子的努力也悟不透其中的窍窍。 美国科学家凯勒说过:当一个人感到有一种力量推动Ta去翱翔时,Ta是绝不应该去爬行的。所以,我坚信,人人都可以成为自己命运的建筑师。股市,是我人生的梦想。我将张开希望的翅膀,生命将再这里起飞翱翔。

  • 信念:十年徒步中国
    索罗斯
    推荐

    股市即战场,变化莫测。如何在里面闯出一片小天地,离不开天赋离不开磨练离不开岁月的洗礼。以前,总是在寻找一招万人敌的绝世武功,却总是被市场打脸,总的来说就是以一种固定的模式去面对变化的市场,能成吗?答案是不能的。 后来,遇到了一位良师,受他的影响,才从亏到慢慢稳步小赚。映像最深的一句话是“以前那些思想不能给你带来收获就不适合市场”。而这样思想,就是以前书本上的,教师传授的,还有自己研究各种指标而得来的。但却没用,现在认为完全是错误的。 十股民,一个赚钱两个持平七个亏钱。在股市,凭什么你赚钱,别人亏钱。目前的拙见,一要拿的住股票,一只上涨趋势的股票,偶尔有回调很正常,不能让其天天涨天天大阳线,这是走主升的时候,往往就要到头了,螺旋式上涨在正常不过了。进去就要上涨,不上涨回调几天就出去,这样做,赚不了大钱,拿不了股票赚不了大钱。二,及时认错。买进去了,走势不对,看不明白,及时止损出局,没得商量,留的本钱在,市场永远不缺机会。三,不追涨。涨就让别人涨,不要感觉又错过很多一样,第二天大概率回调。追涨停板的话,就得追市场最热的,这个对能力要求高。股市是一个提高完善自己的平台,做到最后,其实就是在学做人。 本书写的不错,值得阅读。

  • 信念:十年徒步中国
    Horace_Chun_Hua(财华华)
    推荐

    作为一个交易者而言:无论你选择了什么交易方法,只要陷入焦虑和恐惧之间的挣扎,其行动就会损害交易计划,损害自己的最佳利益。 交易两步走战略:首先运用正念和其他心理技术,努力控制不想要的想法和感觉,并成为心理方面的“合气道大师”,面对这些想法和感觉,巧妙地侧步闪避,把专注力带回真正重要的任务上——你的交易。然后,在任何表现性活动中,最重要的是制定并遵循一个流程。所谓“流程”,是指为了实现想要的结果,而采取有明确界定的一系列行动或步骤。 本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章至第4章)探讨了交易者在心理和情绪上面对的独特挑战。事实上,若想在交易中取得成功,交易者必须明白自己为什么会失败。 第二部分(第5章至第8章)介绍了正念,正念是什么,正念是怎样帮助交易者应对心理和情绪挑战的,有什么具体方法。 第三部分(第9章至第11章)提出了一个强大的交易心理流程,由三个特定的时间框架和相关高价值心理技巧组成,交易者学习掌握之后,可以踏上持续改善的征程,最终取得卓越的交易表现,成为交易高手。 第一部分 了解你的心智 一,交易者的心理盲点 A,我们的思维模式天然存在的种种局限性,这是交易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方面,交易者要取得良好的交易表现,必须觉察和明白这些局限性。 思维是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都已经习以为常,通常不会刻意去想“想”的事,总是会不自觉的涌入脑海。 我们从中可以总结出心智的两个重要特征:想法永远是与我们共存的,我们对想法没有多大的掌控力。明白这一点,对交易者来说至关重要。 交易心理学的关键不在于控制情绪,而在于了解我们的心智通常是怎样运作的。对交易者来说,最重要的心理盲点包括: ● 启发法和认知偏差(常称为“认知偏差”和“启发法/启发式偏差”):所谓“启发法”,指的是心理捷径。人们在面对复杂或困难的决策时,经常会运用简单的经验法则,帮助解决问题和做决策,以此简化决策任务。 ● 代表性启发式偏差:所谓“代表性启发式偏差”,是指我们会利用心理捷径,寻找目前的情况或事件本身与同类情况或事件之间的相似性,以此判断概率。 ● 确认偏误:人们在做出假设之后,倾向于寻求确认自己的假设,而不是推翻自己的假设。寻找证伪信息的能力,是改变确认偏误的正确方法。这种能力不可多得、难得可贵。 ● 近因效应:近因效应产生的缘由,在于我们倾向于更重视最近发生的事件,即使其他数据或许同样重要或更加重要也是如此。 ● 后见之明偏差:所谓“后见之明偏差”,就是一种“马后炮”,是指人们得知某一事件结果后,夸大原先对这一事件的猜测的倾向。(后见之明偏差涉及三个层面的认知失误:(1)一个人对自己原本观点和预测的记忆有误,相信自己早就预测到结果,但事实上并非如此;(2)一个人相信这个结果是肯定会发生的,过程也是注定的;(3)结果是可以事先预测和知道的。) ● 禀赋效应:指当个人一旦拥有某项物品,那么他对该物品价值的评价要比未拥有之前大大提高。 ● 损失厌恶:指人们面对同样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时,认为损失更加令他们难以忍受。同量的损失带来的负效用为同量收益的正效用的2.5倍。损失厌恶反映了人们的风险偏好并不是一致的,当涉及的是收益时,人们表现为风险厌恶;当涉及的是损失时,人们则表现为风险寻求。 ● 基础概率忽略:倾向于忽略交易概率,而陷入代表性启发式偏差、近因效应、显著性偏差,以及其他概率推理。 ● 情感启发式偏差:指依赖与直觉和本能对不确定事件进行判断与决策的倾向。 ● 乐观偏差:指人们认为和其他人比起来,他们不太可能经历负面事件,而更有可能经历正面事件的趋势。 正念可以帮助交易者集中注意力,专注于交易流程,大大帮助交易者在做决策时觉察到自己所做决策,避免坠入这里讨论的心理盲点。 二,交易中的强烈情绪 A,学习处理和克服强烈情绪引起的心态不稳的交易行为,第一步是清楚明白自己的体验,形成更深入的了解。 成功的交易者最终接受了一个事实:交易永远不会是一件令人十分舒服的事。 如果你在交易中感觉到恐惧、压力和焦虑,请记住,你在这方面并不孤单。基本上每位交易者都会感觉到这些强烈情绪。 科学家对恐惧和焦虑作了区分。恐惧是对实际有威胁的事件作出的反应,焦虑是对可能有威胁的事件作出的反应。在交易中,我们大多数时候都会预见到亏损的威胁。因此,我们会感到焦虑,引起应激反应。 其实,我们在交易中感受到的恐惧无论看似有多么真实,其实大多是来自我们心智的想象。 B,恐惧的形式:马克·道格拉斯是交易心理学作者,自己也是交易者,他把交易恐惧分为四大类。这四类恐惧包括:犯错、亏钱、错失交易机会和错失利润空间。 犯错:对犯错的恐惧可能是我们在交易中最大的恐惧。没有人喜欢犯错,这会让我们的自我受损。 一般投资者就是亏钱,也不会认为自己犯错。许多时候,交易者也会承认犯错是他们最难克服的恐惧之一。对犯错的恐惧可能导致心态不稳的交易行动,例如对亏损头寸持有太久、过早获利平仓、改变止损位、亏损后补仓或者即兴交易。 亏钱:没有人喜欢亏钱,但这是交易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世上没有任何一种交易方法是稳赚不赔的。一个简单的原因在于,所有形式的交易都是概率游戏。 错失交易机会:对错失交易机会的恐惧可能会促使交易者即兴交易。交易者看到行情启动,就冲动地建仓。 错失利润空间:许多交易者都害怕自己“错失太多利润空间”,在获得合理盈利之后还迟迟不肯平仓。当然,当价格开始回落,他们就觉得这“只是正常回落”,可以熬过去的。许多这样的“回落”令盈利回吐殆尽,有时候甚至还由盈转亏。 恐惧引起的想法与市场行为无关,并非对交易或交易管理的客观想法。这些想法当时看似是针对交易的,但其实不然,只是反映了(也只反映了)交易者的内在状态。 C,希望、贪婪和其他强烈情绪:马克·道格拉斯认为:希望和贪婪(至少是我们在交易中感受到的希望和贪婪)通常是由恐惧产生的情绪,在实践中也是这样的。希望和贪婪并不是与恐惧无关的感觉,并不会单独对交易产生影响。 跟恐惧一样,其他强烈情绪也可能对交易产生负面影响。交易者需要明白自己的情绪模式。如果除了恐惧之外,还有其他情绪影响到你的交易,那么,“觉察恐惧和其他强烈情绪”练习可以帮助你留意到这些感觉是何时浮现的。 情绪劫持:当情绪主宰了我们的决策,我们就受到“情绪劫持”,这时,你的交易行动完全是由情绪决定的。 情商:受到情绪劫持,我们的情商会荡然无存。人生要取得成功,觉察和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绪与智商相比同样重要,甚至更加重要。 提高情商的四项重要心理能力,这些能力包括: ● 识别和评估情绪,包括自己和其他人的情绪。 ● 在决策中把情绪传达的信息纳入考虑。 ● 了解情绪背后的含义。 ● 认真管理自己。 所谓掌握基本情商技巧,首先是指能够识别和评估情绪,包括能够洞察到情绪这种感觉状态,可能会引起哪些身体感受,以及有哪些想法通常与特定情绪相关。 要管理好自己,并不是要去控制情绪,而是要对感觉(包括强烈情绪)抱着开放的态度。 情商的关键在于在产生情绪的时候,一个人是怎样有效回应的。 厘清恐惧:交易者必须对恐惧的迹象和信号保持警惕,以便在开始陷入恐惧状态之际,及早发现。恐惧和其他棘手情绪都是交易者可能需要经常面对的,要学会应对这些情绪,首先是要觉察到这些情绪的早期迹象和症状。 三,控制和消除情绪的挣扎 A,经验丰富的交易者知道,做别人都在做的事并非明智之举,一味从众跟风是无法鹤立鸡群的。如果交易者一味采取跟别人相同的行动,就难以取得交易盈利和成功,尤其是在受到情绪困扰的时候。 交易者会通过许多方式应对强烈情绪。总结为三大类:努力改进交易的技术面,寻求避免亏损,以及竭力实施心理控制。 1,改进交易的技术面:努力提升在技术交易中的知识、技巧和能力,持续改进技术面是很有好处的。 所谓技术面,是指提升解读价格柱状图和成交量的知识、技巧和能力;加强对技术指标的理解和运用,例如移动平均线、随机指标、MACD指标(指数平滑异同移动平均线)等;以及了解市场结构、跨市场关系、内部市场指标和其他技术因素,以便更好地预估你所交易市场的下一步走向。加强对市场技术面的了解,可以对交易者的表现产生积极影响,有助于交易者更好地解读市场,进行交易。 大道至简,在决策过程中加入更多信息,未必是好事。加入额外信息来做出交易决策,很容易就会让交易者犯下确认偏误。 通常在设想市场下一步走向之后,交易者会寻找额外信息,来支持自己的假设,加强对建仓的信心。或许这难以察觉,但事实上,交易者寻找更多信息的目的是为自己的感觉服务。这不是为了确定交易条件成立与否,而是为了缓解不适的情绪。两者之间有十分重要的区别。 2,避免亏损:损失厌恶的多种体现 令交易行为出现问题的根源不在于亏损,而在于我们在想到亏损、感到不适时,对此作出的反应,导致我们做出心态不稳的交易行为。 如果你发现自己若能持有盈利头寸更久一点,本来可以获利更多,而你急于平仓的原因在于持仓让心理不适,你就知道自己是产生了损失厌恶,很可能陷入了处置效应。 3,心理控制 交易者试过多种不同的办法,以求控制强烈情绪和想法。 我们做交易时,应该与情绪反应共存,专注于手头交易任务的高价值行动;而不是努力压制、抑制或控制情绪反应。 有些交易者把自己的情绪当作信息来源,以此推断其他市场参与者产生的情绪,据此做出更明智的交易决策。经验较浅、较稚嫩的交易者会努力避免和消除自己的情绪,包括在心理上努力控制情绪,或者为了避免情绪而做出行为反应(例如亏损后减小头寸,或者在产生强烈情绪后离开交易台、离场躲避)。优秀的交易者有高情商,会运用情绪提供的信息,做出更好的决策。较稚嫩、经验较浅的交易者缺乏情商,会努力避免、赶走和消除自己的情绪。 四,情绪主要有四大作用: 1. 信息——情绪提供有用的信息,帮助我们了解和评估其他选择和选项。 2. 速度——情绪可以帮助我们加快处理信息的速度,在需要当机立断之际,让交易者能够快速做出决策。 3. 集中注意力——情绪可以帮助我们把注意力转向与决策最相关的数据,评估面对的情况。 4. 承诺——情绪帮助我们对决策做出承诺,并在做出决策后贯彻始终。 明智、成功的交易者接受这样一个事实:情绪在交易中是必然存在的,也是决策的内在辅助。 第二部分 运用尖端心理学 五,交易者的心理优势在于不同的思维模式 A,交易是反人性的,我们的心智、人体生物学功能乃至基因天生都不适合满足交易的心理要求。 许多代价高昂的失误都是来源于当时我们的心智觉得好像正确的行动,但事后审慎思考,才知道是存在缺陷和错误的。 无论是什么情境引发心态不稳的行动,如果交易者是为情绪服务而做交易,为了消除不想要的内在状态而做出心态不稳的交易行动,就会陷入负强化的恶性循环,等于在教导自己成为糟糕的交易者。他们不是培养良好的交易行为,提升自己的交易技巧,而是学会了逃避情绪的技巧。这就是那么多交易者交易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要采取不同的思维模式,很重要也很关键的一步,是发展“正念”这种心理技巧。 正念让我们能够观察自己的想法和感觉,同时让心智保持在当下,让注意力集中在重要的事情上。正念技巧可以让我们免受棘手想法和感觉的支配,避免由于这些想法和感觉而把交易技巧抛诸脑后、令交易脱离正轨。正念可以帮助交易者更灵活地因应市场动态积极作出回应,同时能够增强专注能力,调动审慎思维。 正念是一种意识的质素,经常被称为“以一种特殊的方式集中注意力:有意识地、不予评判地专注当下”。1你会看到,正念是一种通过练习,提升注意力和专注力的心智状态。正念让你能够与自己的想法和感觉分离开来,帮助你专注当下,而非飘到过去或未来。 只要30分钟的正念冥想,就可以改变脑部的物理状态。冥想者表现出色的,是接纳情绪的能力。那些接纳情绪,而不是与情绪对抗的受试者有更强的执行控制能力。正念练习可以帮助人们接纳情绪,也就是说,正念有助于增强执行控制能力。 六,正念练习和正念交易 正念就是对当下的觉察。我们保持正念时,注意力集中在当下。除非经过练习,否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正念状态是随机出现而又稍纵即逝的。 正念是觉察当下,专注当下,对出现的一切秉持开放、不带偏见和接纳的态度。 首先,坐在一张椅子上(你不必摆出特别的瑜伽姿势,但如果你想摆出这样的姿势,也可以)。舒服地坐正,坐姿放松、挺拔,仿佛有一根线拴在你头顶上,轻轻往上拉。双腿分开,双脚平放在地面上。可以把手放在大腿上,也可以放在椅子的扶手上,选择自己觉得最舒适的方式。确保坐姿舒适。 深吸一口气,屏息片刻,缓缓呼出。同时,轻轻闭上眼睛。再深吸一口气,屏息片刻,缓缓呼出。再深吸一口气,缓缓呼出。顺其自然就好,不需要刻意去控制。 把注意力转到呼吸上。心智跟随着一呼一吸。专注于你呼吸的气息是怎样从鼻尖进入鼻孔的,努力留意呼吸引起的身体感受。例如,你可能会注意到,吸入的气息感觉较清凉,呼出的气息感觉较温暖。你要做的只是观察自己的呼吸,仅此而已。尽量在更长的时间里,把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 这就是这种正念练习的目标所在:观察自己的想法,而不是被想法束缚,在心智游移时注意到这一点,重新集中注意力。 最终,经过正念练习,我们可以学会与想法和感觉拉开距离,把全部注意力放在市场上,让交易技巧和能力免受干扰,尽情释放,从而发挥最大潜力,尽量提升交易表现。 七,认知解离:先进的正念技巧 所谓认知融合,指的是我们把想法和心理意象当成真的,并以此方式加以回应。 认知融合通常会令交易者为了满足内在状态而采取行动,而不是为了满足交易的需要而采取行动,从而导致拙劣的交易行为和欠佳的交易结果。 我们需要学会认知解离,与心智说的话拉开距离,以区分心智在哪些时候可以带来帮助,又在哪些时候很可能为我们和交易带来损害。 所谓认知解离,是指接纳想法本质上只是词语和感觉,并不是想法所表述的东西(例如事实)。认知解离让我们避免听信想法和感觉并据此采取行动。我们不是努力改变或消除这些想法和感觉,只是放下。 每天抽出一点时间,特意留意自己的想法,与之保持距离。你只需要静静地坐几分钟,观察自己的想法,看自己能否注意到一个想法,与之保持一臂距离。同样,也练习观察自己的感觉,与之保持距离。 八,运用接纳与承诺法进行交易 由于交易是概率游戏,交易中总会遇到逆境。任何特定的交易都有盈利的概率,也有亏损的概率。因此,亏损在交易中是必然存在的。 造成交易困难的并非压力本身,而是我们对压力的抗拒和抗争。 当人们面对恐惧,放下与恐惧抗争,让它自来自去,与此同时,做对自己重要的事情,这时,他们可以取得良好的表现。 接纳是应对棘手情绪的巧妙方式。这是我们刻意对交易采取的立场,专注去做对交易来说需要的事情,而不是想法和感觉,与之抗争。 我们时常坚持不下去的原因就是,在回避重要但不紧急事情所带来的不愉快感觉,选择了轻松做点别的事带来的愉悦感。 我们的心智近一半时间都在游移。每当我们的想法开始游移,开始去注意到,轻轻地把注意力带回当下。越是在各种情境中练习正念注意,就越能够纯熟掌握这项技巧,我们在面对难度较大、会引起恐惧等强烈情绪的交易挑战时,就越能够可靠地运用。 在交易中,我们要先建立自己的价值观,我究竟为什么而交易?当找到了自己的价值观之后,运用这些价值观,为你提供指导和指引方向,帮助你克服困难的交易情境,不再像过去一样,受到情绪和不想要的想法束缚,做出低效、事与愿违和未如理想的行为。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