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而明鉴,读典可明智,明智则生慧。”华尔街没有新鲜事,投机像山岳一样古老。说明市场总是一次一次重复的教做人。
本书名虽冠以“伟大的博弈”,但读下来更像是一部证券成长血泪史。通篇是投机、狡诈、欺骗、倾轧,是尔虞我诈,是不择手段,是欺上瞒下,是六亲不认,是资本主义自由经济的集中写照。当然,任何事物的发生,发育,发展都有一个过程,单就金融交易,证券买卖,资本运作等为社会经济发挥的作用和做出的贡献来说,这本书将其博弈定义“伟大“也实有其名。
个人觉得书写的阅读性不是特别舒服,当然作为偏记录性文学,不能当做纯文学来看待和要求。总的来说作为记录美国金融发展史的一条线索,值得一读。
回顾本源,细数历程,展望未来,金融始终是助推现代社会发展,融入人们生活再具,离不开,逃不脱,唯有顺势者胜!
证券或许是经济的晴雨表,而经济事关国计民生。两者存在着一定相关性。无论怎么样,经济会是国家重要的支撑,而国家所要做的一切都和经济息息相关。多学习,多思考,还是多学习吧!
拜读此书后,有千言万语想表达,却又发现自身语言之匮乏,无法完美形容此书之点滴,文末看到梅建平先生的提拔方知自己所想要表达之内心想法。感谢原著作者,感谢祁斌先生的精彩翻译。 一个伟大的国家在他的发展历程中必然经过各种挫折,苦难,挫败,恐吓,但是每一次的失败必将是为下一次的翻盘在积蓄力量。发展的路上任何的错误都有可能被原谅,也希望我们可以对每一个发展中的国家乃至一个谋求进步的人,予以宽容与谅解相信一切必将回归本质,一切又必将重建美好。 自身表达能力有限,总之希望能有幸读到此书的各位认真看完,必将受益匪浅。 2022年2月14日
华尔街的历史是一部危机不断的历史,也是随之带来制度变迁和进步的历史。
好书,巨著,对于世界金融史有了深刻印象。对于美国等经济强国的金融发展有了更多的思考。
这是一部美国金融史,也是一部金融狂潮史和金融危机史。内幕交易、对敲、操纵股价、坐庄频频上演,这是一个破旧立新、改天换地的时代,也是一个良莠不齐、泥沙俱下的时代。 纵观其两三百年的发展史,证券市场既是一个物欲横流、鱼龙混杂的场所,又是一处汇集智慧、永远创新的地方;它时时投机充盈,刻刻险情迭出、危机四伏,但永远集聚商机,洋溢活力,充满挑战性;毋庸讳言,它也是一个极富人性的地方。 此书讲述了几百年来股市的风云变化,如郁金香泡沫、南海泡沫(天才牛顿损失2万英镑,相当于现在的1500万)、密西西比泡沫、1929年股市大崩盘,三年里股市跌幅达89%,1987年10月19号黑色星期一,道指一天下跌22%,2000年互联网泡沫,纳斯达克跌幅达77%,2008年次贷危机,房地美和房利美轰然倒塌,美国5大投行3家倒闭,另外两家被国有化,独立投行模式全面终结以及麦道夫庞氏骗局诈骗案(投资者总共损失500亿美金),同时介绍了证券市场的前世今生,通俗易懂,对投资与历史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读一下。 从这本书中也可以看到美国在金融发展过程中充满了机会主义与个人主义。水大鱼多。充满创新想法,大胆实践就有可能成功,但是也容易一夜暴富一夜赤贫。后期的发展也可以看出机构的身影,企业的反复并购,总是把市场放在第一位,把利益放到第一位。科技促进改革,灾难促进监管。在不断发展中进步。
非常推荐全民阅读的一本书吧,如果学习金融经济的就更应该来看看,对了解金融这个词语会有更深刻的理解。这本书浓缩了美国华尔街所有时期的兴衰,也通过一个又一个真实的资本家的案例去剖析为什么华尔街能走到今天这个这么重要的位置。同时每章的最后也会有同时期西方国家和东亚国家发展的对比,也能更好的理解,为什么中国在这短短几百年间从世界第一强国沦落到后面被西方列强随便欺辱的地步。虽然本身中国和美国的政治体制就完全不同,但是并不妨碍我们学习或者认同他国的优点。
五星好评的好书! 《伟大的博弈》是美国经济历史学家约翰•斯蒂尔•戈登在1999年出版的作品。中国证监会研究中心主任祁斌2005年翻译出版。出版之后就在国内引起了重大反响,已经连续重印了84次。我们现在看到的是2019年刚出版不久的最新版本。书中新增了对2000到2019年不平静的新世纪大事件的分析,包括了互联网泡沫的破裂,2001年发生的“9·11”恐怖袭击事件使得世界意识到恐怖主义时代的来临,2007年7月开始上演的次贷危机成了华尔街最大的噩梦。这场危机不断蔓延,最终演变成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把当今世界复杂交织在一起的金融系统带到了崩溃边缘。 这本书的副标题是“华尔街金融帝国的崛起(1653-2019)”,基本概括了本书的核心内容。本书生动描绘了跨越360多年历史的世界金融投机故事、危机故事、政府救市与监管完善的故事,既有动人心魄的大萧条,大倒闭风潮,又有栩栩如生的金融史上关键人物画像,也有大国之间的博弈与协作。 正如译者在书中引用的一位著名的投机家说过的:“世界上不会有任何其他地方的历史像华尔街一样,如此频繁和千篇一律地不断重复自己。当你看到现实生活中上演的起起落落时,最让你震惊的,无论是市场投机还是市场投机者本身,千百年来都几乎没有丝毫改变。这个资本的游戏亘古未变,同样亘古未变的还有人性。” 《伟大的博弈》告诉了我们什么? 跳出华尔街的恩怨情仇,掩卷而思,这个金融投机、危机与政府干预监管的博弈,至少告诉了我们三个道理: 第一,最终成就伟大帝国的,往往不是生产能力,而是资本动员能力。国家如此、企业如此,个人成长发展也不例外。 第二,资本市场的博弈,就是赤裸裸的人性和游戏规则的博弈。 马克思有一句经典的名言:“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大胆起来。如果有百分之十的利润,他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他就铤而走险;为了百分之百的利润,他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死的危险。” 这句话来诠释华尔街反复上演的故事,是最恰当的描述。华尔街成长的历程,就是在人性最直接、最彻底的贪婪与恐惧驱动下,一次次大胆的冒险,一次次神奇的辉煌腾达,一次次灾难性的毁灭与规则重建的过程。在这个金融帝国崛起的过程中,永远不缺神奇人物,不缺令人迷思的故事。 而这种博弈的伟大之处,就是在博弈过程中,有一只“无形的手”,让所有参与博弈各方都在为社会进步和各种资源优化配置,做出源源不断的贡献。 第三,我们这一代人,都拥有参与大国崛起中资本伟大博弈的机会。 作为金融资本市场建立的标志,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在1990年才建立,时间不过不到30年。中国发行的第一只股票(深发展)是在1986年,也是刚刚三十年的历史。 中国资本市场从不成熟、不完善走向规范发展的过程,也是中国金融资本市场最大的商业机会。我们有幸都生活在这样一个政局稳定、市场巨大、人口众多、经济增速飞快国度,金融资本市场的商机已经全面打开,让所有的人都有机会参与其中博弈。 未来10-15年,应该就是中国全面超越美国的时间表,也是中国金融市场全面超越华尔街的里程碑。我们是其中的传奇故事的旁观者?还是这次伟大博弈的参与者?全看我们自己的选择了。
好一部华尔街百年变迁史,就像一个贪婪与良知交织的大舞台,这个舞台不论出身,只言成败,任何有野心、有欲望的冒险家都能一展才能。有的人来了,有的人走了,有的锒铛入狱,有的成为传奇,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台,但时移世易沧海桑田,不管你在与不在,华尔街就在那里。正如译者在书中引用的一位著名的投机家说过的:“世界上不会有任何其他地方的历史像华尔街一样,如此频繁和千篇一律地不断重复自己。当你看到现实生活中上演的起起落落时,最让你震惊的,无论是市场投机还是市场投机者本身,千百年来都几乎没有丝毫改变。这个资本的游戏亘古未变,同样亘古未变的还有人性。”
本书描绘了美国金融市场300多年的发展画卷,伴随着战争,基础设施(运河,铁路,电)和信息技术(电报,电话,互联网)的发展,科技的创新,华尔街一次次崛起,发展,投机,危机和政府救市和监管。几乎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金融史上栩栩如生的关键人物,如汉密尔顿,摩根,格雷厄姆,巴菲特,充满了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之间的博弈,
金融史讲的有意思很难得,翻译的也不赖。不过最后章节对奥巴马政府的评价有失偏颇吧。。。。
《伟大的博弈》:是一部金融史也是一部金融投机史和金融危机史,更是一部不断出现危机、不断修正和不断完善监管体系的历史。 华尔街淋漓尽致的体现了什么叫“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证券交易的历史就是人们的投机史。它给我们展示了,在巨大的利益面前,没有理性可言,对绝大部分人的来说是如此。每一次泡沫破灭之前,都会看到人们有多么疯狂。 回望华尔街的历史,我们也清晰地看到,在这一切纷繁复杂的背后,依然是不变的人性。1929年金融危机中表现出来的贪婪和恐惧,几乎和350年前人类第一次大规模投机事件“郁金香泡沫”别无二致。历史往往惊人地相似, 正如书中一位投机家所说:“世界上不会有任何其他地方的历史会像华尔街历史一样,如此频繁和千篇一律地不断重复自己。当你看着现实生活中上演的资本市场起起落落时,最让你震惊的是,无论是市场投机,还是市场投机者本身,千百年来都几乎没有丝毫改变。这个资本的游戏亘古未变,同样亘古未变的还有人性。” 而价值投资的原则和方法,要严格的执行它,这是很反人性的。因为四百多年的金融史同时也是一部投机史,只是新人换旧人,不同的人干着同样的事。正是价值投资的反人性,所以说它赚钱的概率却是最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