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名人传记速读大全集

中国名人传记速读大全集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中国名人传记速读大全集
    赖金城
    推荐

    传统经济学的理性经纪人假设存在重大缺陷,对现实的解释与预测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挑战和质疑。行为经济学认为,人类的理性是有限度的,那些被传统经济学忽视的“非理性”因素,反倒是影响经济决策、经济行为的关键。

  • 中国名人传记速读大全集
    GJ
    推荐

    如果让别人做事,有两点最重要:一是要把事情简化;二是要有实例证明。这是本书的思想基础。

  • 中国名人传记速读大全集
    RY~唐
    推荐

    原来人不都是自私和理性的 可以说这是一本快速了解行为经济学的书,也是一本研究凡人的经济学书籍 值得再细读深入理解其中精华部分~

  • 中国名人传记速读大全集
    吴刚
    推荐

    今天,行为经济学已经是显学,越来越多的人懂得,不要指望市场能够纯粹理性,哪怕是一目了然的利害、逻辑,在不同的场景下,也会有很多人选择貌似“错误”的行为。 作为中国人很容易理解行为经济学的概念,西方传统市场经济学理论,用市场人、理性人来建立模型、分析经济,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出现偏差,中国人的人情练达、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就是强调要因时因事来进行判断、决策。更何况,如果把理性简单理解为对物质多少的判断,可能过于狭隘,对于道德、情感的考量也应该属于理性的范畴。作者在书中所谓心理账户的概念,所谓人的决策会受到不公平感受的影响,如果引入道德、情感的考量,就变得非常容易理解了。 理查德·泰勒,是行为经济学大师,这本书介绍了他从事行为经济学研究的历程。由于是半自传体,所以对于只对干货感兴趣的读者来讲,阅读体验不会太愉快,文中不断出现对于人物关系和生活琐事的描述,读起来实在是令人不耐其烦。 不过跳过这些桥段,这本书还是没有令人失望的。作者的列举的很多案例都非常精彩,读后很受启发,比如直升机撒钱之所以不一定有效,比如股市的价值投资原则可能心理因素发挥了很大作用。由于发现了一篇精华摘要,https://book.douban.com/review/8257290/,在这里就不展开介绍了。 作者用了很大的篇幅介绍了损失厌恶对于行为的影响。如果我们想更高效率的聚集财富,作为个体,就要克服这种思维模式,作为经营者,就要有效利用这种现象。写到这里,突然想到,对于行为经济学的态度也应该如此,作为个体,我们要克服行为经济学对决策的干扰,作为经营者,我们要利用行为经济学构建在交易过程中的优势地位。 在终极问题上,无论什么学科、什么角度,都有可能得到类似的答案。作者在书中提到,人类本身就是通过变化来体验生活的。所以,一成不变本身就是痛苦,所以,参差多态才是幸福本源,所以,奔波劳碌中的短暂小憩无比甜美,所以,慵懒散怠中的无所事事只能让人怀疑人生。 总之,虽然阅读体验并不完全美好,但这还是一本颇值得一读的好书。 对于当前的经济形势,作者的一句话非常发人深省:比起判断泡沫何时破裂,发现我们是否处于泡沫之中其实更容易。

  • 中国名人传记速读大全集
    Shirley 🌻
    推荐

    被诺贝尔经济学奖这一头衔吸引进来的,之前看过塞勒的《助推》一书。这本《“错误”的行为》是讲述行为经济学发展史的书,也大谈特谈了作者本人以及他的行为经济学家伙伴们(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和特沃斯基)的学术经历。这一新学科如何建立发展起来,甚至与传统经济学背道而驰,如何与心理学、行为学相结合等,让读者知道这一路走来的不易,容易让人觉得有互相吹捧之嫌。总之需要一点耐心才看的下去。 总结一下书中讲述的重要理论。 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不确定性下的决策问题。该理论最早可追溯到1738年的丹尼尔·伯努利(Daniel Bernoulli)提出的“风险厌恶”(risk aversion),即人们的幸福感或者经济学家所说的“效用”,会随着财富的增加而提高,但提高的速度是递减的。这一原理被称为“敏感性递减”(diminishing sensitivity),即随着财富的不断增加,一定金额的增量(比如10万美元)所产生的影响将不断减小。 价值函数(value function,也有翻译成益损函数的)。简单的说就是“如果随着财富的增加,你越来越不看重获益,那么随着财富的减少,你会越来越看重损失。”损失造成的痛苦大于收益带来的快乐,这种现象被称为“损失厌恶”(loss aversion)。 禀赋效应(endowment effect),即与你即将拥有的那些东西相比,你更看重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 心理帐户 (mental accounting),即 “人们是怎么看待金钱的”。“获得效用”(acquisition utility)和“交易效用”(transaction utility)。获得效用是根据标准经济学理论得出的,相当于经济学家所说的“消费者剩余”(consumer surplus)。消费者剩余是指,以物品所带来的效用减去不得不放弃的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之差。 沉没成本(如果钱已经花了,并且无法收回,这些钱就是沉没成本,意思是消失的成本),以及有关的“支付贬值”(payment depreciation),意思是沉没成本效应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降低。 贴现效用模型,即对你来说,即时消费比未来的消费更具价值。 “狭窄框架”(narrow framing),这与一个更宽泛的心理账户问题有关:人们什么时候会把不同的经济事件或交易看成一件事,什么时候又会区别对待? 助推(nudge),即“影响人们的选择,并使其受益,这建立在决策者自身判断的基础上”(作者有一本书专门讲这个话题)。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实用性的建议,如: 投资者应该避免在市场显示出过热迹象时将资金投入其中,但也不应该期待通过短线操作而获得巨大收益。比起判断泡沫何时会破裂,发现我们是否处于泡沫当中其实更容易。另外,试图通过波段操作获利的投资者几乎都很难如愿以偿。 有一种方法可以用来检验价格是否“合理”,即运用有效市场假说的一条核心原则——“一价定律”。该定律指出,在一个有效市场中,同一种资产不可能同时以两种不同的价格出售。如果出现价格不一致的情况,立刻就会出现套利的机会,也就是说可以在没有任何风险的情况下获利。 当人们面对不公平的对待时,他们会十分生气,甚至不惜牺牲个人利益去惩罚对方,这是我们从最后通牒博弈实验中学到的基本知识。 书的最后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 “我们有必要思考一下,我们知道管理这些机构的最佳方法吗?从经济学家到官员,再到老师和公司领导,所有人都应该意识到我们生活的世界是由普通人组成的,应该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采取优秀科学家所使用的以数据为中心的问题解决方法。”

  • 中国名人传记速读大全集
    酒精
    推荐

    冲着是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写的书,所以花了比较长的时间和耐心去阅读这本书,就想看看世界顶级的经济学家,到底能够有什么比较牛的思维方式,分析方法和得出的比较牛的结论。看完之后,最大的感受有以下几点:1、学院派和实战派在看待经济现象和社会现象时的差别不是一般的大;学院派只能够做纯理论,在现实世界中,很难使用;2、所有的结论,都是在既定条件下得出的,但是在现实社会中,能够满足得出结论的条件的情景是非常少的;3、经济学属于社会科学,社会科学的最基本点就是人性,而人性是最难琢磨的,但是在经济学理论中,为了将结论合理化,假设人性的某一个特质是一层不变的;4、关于分析经济学理论,所遵循的方法论,这些实验的方法论研究自然科学是有道理的,因为客观的物理世界的条件一经假设就不会改变,但是人性不是;5、所有的实验都没有考虑以下四点:a、时间周期长短;b、合作的次数(仅仅只有一次);c、每个个体认知的差异性;d、个人感受的满足。实验得出的结论,更加像是一种现象的描述,只是没有普适性。同时,我也想到,为什么美国社会的意识形态会比较分裂,就像这些结论,只看到了人性中的其中一面,没有看到全局;而针对于只看到一面得出的结论就推向全社会作为相应的制度,作为个人情感方面的理解来说,就只能够分裂了。也像是佛家说的“相”,如何透过“相”看到本质才更加重要。实战派写的书,看起来会更加符合社会现实一点。

  • 中国名人传记速读大全集
    提壶灌鼎
    推荐

    “错误”的行为,通俗说法就是聪明反被聪明误。用后知后觉的上帝视角来看,都是“低级错误”。大多数人却总是难以避免,屡试不爽。说到底,还是在于人心人性。出于本能的自私、懒惰、贪婪、急功近利,人们毕竟不可能是百分百的“经济人”,很难始终保持理性遏制本能,掉坑里在所难免。 行为经济学,以人为本的心理学范畴,实用有趣。作者和《思考,快与慢》一书作者是同道中人,内容有些许重叠,叙述更深入,可作为思考一书的补遗,更通俗易读。

  • 中国名人传记速读大全集
    田远辉
    推荐

    政治经济学的基础,或者从更广义的层面来说,每门社会科学的基础显然都是心理学。有朝一日,我们肯定能从心理学原理推导出社会科学的规律。 诺奖得主作品 很值得读!

  • 中国名人传记速读大全集
    知本知至
    推荐

    这本书明显比《助推》写的要好,诚如塞勒开篇讲的,这是一本“故事书”,用案例和经历来讲述行为经济学的理论和艰辛发展过程,如果你掌握很多心理学和行为学的理论,看这本书会有不同的视角,建议先读《快与慢》,掌握核心行为学理论后再来读这一本。相当于先看懂公式再来做题,由于本书信息量很大,而且写详细书评的话要结合很多知识点进行综述,时间有限在此暂时不做赘述,争取十一期间结合认知神经学,心理学,进化动力学以及其它行为学观点和认知偏差清单写一个综合书评。 看到最后深感塞勒的不易,有点像布鲁诺和达尔文这些为了坚持自己的观点而被冠以“离经叛道”的标签,最后终于熬出头了,只不过布鲁诺是被烧死的,达尔文是死后百年之后才被正名的,塞勒和这两位爷比实属幸运,有的时候你必须朝着你认为正确的道路上一直走下去,否则你很可能与真理擦肩而过。行为学主要想阐述的核心理念就是你认为不起眼的小事很可能会影响大事,很多重要的事情是由那些看似“不相关”的因素引起的,经济的主体就是“普通人”,而非“理性经济人”,古典经济学把人这个变量拿掉了妄想只用数学进行推倒这不是扯淡呢吗?所以可以很负责任的说目前很多所谓“经济学专家”的经济学都是数学老师教的,没什么卵用!只能用来解释而不能用来预测的理论都是垃圾!

  • 中国名人传记速读大全集
    ZDL
    推荐

    这本书是学习经济学入门的一本好书。在日常生活中,普通人可能会认为经济学是一门生硬的学识,它与我们的生活没多大关系,其实经济学是离普通人生活最近,而且关乎衣食住行的规则与原理。学点经济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所生活的世界,以及这个世界运转的规律。还有助于我们了解国家的政策及其对个人产生的影响,以便我们做出个人的决策。

  • 中国名人传记速读大全集
    张雷
    推荐

    本书是对行为经济学、行为金融学感兴趣的读者必读书,是40年来关于“行为经济学”的集大成之作。作者理查德塞勒,是该领域代表人物,诺奖得主,重点研究认知限制影响。 巴菲特、芒格等投资大师和作者同一阵营,认为传统学院派的经济学模型、观点及教育方式几乎到了“可笑”的程度。按照巴菲特的说法“那就像是电视综艺节目一样”。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经济学家使用的模型采用虚拟的“理性经济人”(或者说专家)代替了真实的普通人。 本书为了不沦为“专业著作”的枯燥表达,举例了很多有趣的故事,以下摘要: 1、随着利益不断增大,决策的质量将会逐渐下降。小事因为经常做,所以人们有机会学习,但如果是选房子、找工作,就不会有很多学习机会。如果是存钱养老,除非我们可以转世,否则一生只有一次。所以我们可能在小事情上做得更好。 2、“沉没成本谬误”。在现实生活中,多数人难以遵循“忽略沉默成本”的建议。冒着暴风雪去看球赛,忍着膝盖疼痛打网球,买的高价连衣裙逼着孩子穿,理性经济人绝不会犯这些错误,忽视、忘记沉没成本才是正确的。 3、人们在面临巨大损失时,如果有翻本机会,即使他们通常是厌恶风险的,此时一般也都会愿意承担风险。所以,你要小心了! 4、时间偏好(当期还是跨期),取决于一个人的薪资水平,穷人在消费时比富人更迫不及待。 5、对普通人而言,数据的呈现方式对他们影响很大。回报率看短期的人更愿意买债券,看长期走势的人,更愿意买股票。 6、人们越是频繁查看投资收益,越不愿意承担风险,原因在于,查看的次数越多,看到的损失也越多。(损失厌恶,损失带来的痛苦是等额收益带来快乐的2倍) 7、随着决策重要性提高,依靠别人分析的倾向将减弱。当面临重大问题时,决策者往往会依靠自己的直觉。 8、两种情况下,人们不那么厌恶风险,甚至会主动追求风险。第一种情况是他们赢钱的时候,即“用庄家的钱赌博的时候”;第二种情况是输钱但有机会翻本的时候。 9、当人们得到意外之财时,将其存起来的概率更高,尤其是当意外收入非常可观时。 10、找到减少创业失败导致损失的方法,会更有效地促进创业。 11、当你的机会成本很低时,承担风险并且直言不讳是值得的。 此外,书中还提到一个书友私信我的问题——房价。当房价与年租金的20倍值(除去通胀的回报)偏离越大,越应该严肃对待!投资者应该避免在目前过热市场中超配。比起判断泡沫何时会破裂,发现我们是否处于泡沫当中,其实更容易!

  • 中国名人传记速读大全集
    陆旭龙
    推荐

    《“错误”的行为》是作者从人类行为的一些规律,解释了有悖于传统经济学的很多经济现象。这些现象包括禀赋效应、心理账户和交易效用。这里作者介绍了二个比较现实的经济学现象。一是沉默成本效应,即考虑到过去的成本和利益,人们十分容易产生难以放弃之前行为的心理。沉没成本告诉我们要懂得放弃。其实,既然无法改变了,何不潇洒放弃,放弃也是一种智慧。二是禀赋效应,即由于禀赋效应,人们因为要避免失去所拥有的东西,容易产生安于现状的情结,害怕改变带来可能的损失。在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时也会遇到这种情况,当国企改进管理模式,提高效率时,可能会遭到职工的反对,这就要求国企管理层构建一套和谐、公平、高效、沟通工作机制。

  • 中国名人传记速读大全集
    洛洛
    推荐

    如果所有经济学家都同样开明,即使理性模型指出某些变量属于看似无关的因素,他们仍然愿意在自己的研究中融入这些重要变量,那么行为经济学这一领域将会消失。那时,所有的经济学领域的研究都会根据所需尽可能地进行行为分析,而那些认为世界是由理性经济人组成的顽固不化的人,挥舞的将是白旗而非看不见的手。

  • 中国名人传记速读大全集
    GLWD99
    推荐

    这是一本围绕“理性经济人”和“非理性经济人”日常行为研讨并做了大量实验的经济学入门好书!作者十分严谨!做了大量的实验并展现了实验数据统计和结果分析!观点很有说服力!论述结合普通人生活的实际,没有高深莫测,读来很有兴趣!感悟很多!认真看这本书,可以改变你的日常经济行为,让你的生活和工作质量更高!推荐阅读!五星好评!(全书读完!)

  • 中国名人传记速读大全集
    快活人
    推荐

    《“错误”的行为》——一本教你了解行为经济学的指导书(下) 心理账户 什么是心理账户?举一个例子。如果今天晚上你打算去听一场音乐会,票价是200元,在你马上要出发的时候,你发现你把最近买的价值200元的电话卡弄丢了。你是否还会去听这场音乐会?实验表明,大部分的回答者仍旧去听。可是如果情况变一下,假设你昨天花了200元钱买了一张今天晚上音乐会门票。在你马上要出发的时候,突然发现你把门票弄丢了。如果你想要听音乐会,就必须再花200元钱买张门票,你是否还会去听?结果却是,大部分人回答说不去了 可仔细想一想,上面这两个回答其实是自相矛盾的。不管丢的是电话卡还是音乐会门票,总之是丢失了价值200元的东西,从损失的金钱上看,并没有区别。之所以出现上面两种不同的结果,其原因就是大多数人的心理账户的问题。 心理账户是行为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由于消费者心理账户的存在,个体在做决策时往往会违背一些简单的经济运算法则,从而做出许多非理性的消费行为。 心理账户概念和其他几个重要的经济学概念是非常相关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就是:沉没成本。 前面例子中,讲到的已经丢失的价值200美元的门票就是一个沉没了的成本,它本应该不对我们现在和未来的决策产生影响。沉没成本就是那些已经花出去的或者说消失的成本。但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做决策时,还是经常受到沉没成本的影响,比如购买了一支烂股票,虽然预期它还是会继续亏损下去,但是我们还是不愿意卖掉它来投资其他更好的股票。 有限的自我控制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习惯,先承诺别人自己还未完成的一件事,以此来激励和监督自己更好地完成。比如作者说他也会经常承诺几个月后交一份现在还没完成的论文,以此来激励自己抓紧写。起床困难的人会把闹钟放到卧室的另外一侧,以至于监督自己按时起床。所以这些日常生活中的小细节,或者说小决策行为都和自我控制有关。但传统的经济学却假设这些自我控制行为不存在。那么接下来的内容,就让我们来了解这些看似不存在的自我控制。 被誉为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了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被后来几百年的经济学家们无数次引用,但是作者认为大家显然夸大了“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在他的《国富论》之前的1759年的另外一本名著《道德情操论》中,他首次提出了自我控制的问题,在那边书里,亚当·斯密将自我控制解释为“激情”和“公正的旁观者”之间的挣扎或冲突。 在自我控制中,有几个概念需要了解,包括:跨期选择、贴现效用消费函数模型。 跨期选择是由经济学家欧文·费雪提出,其含义是消费者力图使得目前消费与未来消费的组合能够带来最大效用,这就是跨时期最优选择。也是指人们衡量不同时间点做出决策后的成本和收益。经济学家用折扣率来解释跨期选择。 时间折扣是个体经济心理与行为中的一个重要属性,它反映了个体如何看待未来或过去事物的价值,如金钱、生命等。已有研究发现,时间折扣不仅与个体的重要心理特征相关,如人格、智力等,也与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直接相连,如利率变化、通货膨胀等。 近10年来,时间折扣问题不再仅仅是经济学家和行为决策学家的专宠,而逐渐成为神经科学与心理学、精神病学等学科研究者共同关注的一个问题。这一关注包括了两个层面的原因。 其一,人类与动物的重要差异之一是人类具有对未来进行计划和规划的能力。但在进行跨期选择时,人类却同寓言中“朝三暮四”的猴子一样,更偏好即刻的价值。大量神经科学和心理学研究已经从进化的角度证实,从动物到人类,从儿童到成人,均普遍存在这种偏好。因此,出于神经科学领域近年来深入探索人类心智的起源与机制的需要,时间折扣成为神经科学,尤其是神经经济学中的一个热点和重要研究问题。 其二,由于时间折扣的潜在机制与个体的冲动性和自我控制功能密切相关,时间折扣可能与一系列精神疾病相连,如各类成瘾行为、孤独症、暴饮暴食症等。已有大量行为学研究发现,成瘾病人的时间折扣率显著高于正常人。近期的神经影像研究也发现,成瘾人群额顶区域的活动性明显较低。因此,物质成瘾的折扣模型,也成为精神疾病学和神经经济学领域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跨期选择不仅仅是经济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宏观经济领域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还是“消费函数”的基础,消费函数表示的是家庭支出与收入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是行为经济学的重要概念。 消费函数模型是由三位重要的经济学家提出:凯恩斯、弗里德曼和莫迪利亚尼。 凯恩斯极力提倡减税,同时他的消费函数中,将消费分为:自发消费和引致消费两类。在凯恩斯的经典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了一个很简单的消费函数模型。他假设如果一个家庭的收入有所增加,他们会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消费。增加的收入与将用于消费的部分之比称之为:边际消费倾向。而且也指出不同经济收入阶层的边际消费倾向有很大的区别。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边际消费倾向将逐渐降低,对于富裕的家庭,增加1000元的收入,不会对消费产生什么影响,所以他们的边际消费倾向趋向于零。但是对于中产家庭,如果将5%的收入存入银行,那么我们得到1000美元额外的收入,该家庭的消费倾向为95%,也就是将950用于消费。 从凯恩斯到弗里德曼,再到莫迪尼亚尼,经济人的眼光越来越长,并且他们有足够的意志力能够做到延迟消费。在莫迪利亚尼的模型中,甚至可以延迟到几十年。但是作者认为经济学家建立模型时,会假设全世界都是经济学博士学位的经济人构成的。但显然对于真实世界中的我们来说,经济学家的模型太过于理论和脱离了现实。 作者提出的“自我控制”模型建立在一个隐喻的基础上,也就是,一个人的内心存在两个自我,一个是具有前瞻性的“计划者”,他关系未来并且很好的打算;另外一个是不顾一切的“行动者”,他只活在当下。这两个自我在内心不断争夺主导权,从而主导了我们的决策。有点类似丹尼尔·卡尼曼在《思考快与慢》中提出的系统1和系统2的概念。这个模型可以很好地解释一部分非理性行为,与经典的委托-代理模型也有结构上的相似性,给后来研究者以很大启发。90年代以后,哈佛大学的戴维·莱布森(David Laibson)以及伯克利的马修·罗宾(Mathew Rabin)等以更简洁的数学重写了泰勒的模型,但这个思想无疑来源于泰勒。 狭窄框架思维 关于这个概念,作者列举了一个例子。大多数出租车司机每天可以工作12个小时,从早上5点到晚上5点,那么他们是怎么决定每天什么时间收工的呢?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司机会不会在可获得更高的有效薪水的情况下工作更长时间。比如遇到生意好的日子,他们会不会工作更长时间。但是实验结果出乎了大多数人的预料:有效薪水越高,出租车司机们的工作时间反而越短。这是为什么呢?按照传统的经济学需求曲线理论,薪水越高,劳动力的供应量应该越多,也就是司机们应该工作更长时间才对,这显然和传统经济学理论不符。那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呢? 因为司机毕竟不是经济学家,他们很容易陷入狭窄框架的陷阱,经验不丰富的大部分司机只会狭隘地关注当天的收入,当他们打到当天的收入后就会收车回家,这会导致他们犯下忙碌的日子少干活,清闲的日子多干活的错误。 有效市场假说 随着证券市场的兴起和发展,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金融经济学在整个经济学中的影响力日渐增大,以至于21世纪以来多位诺贝尔经济学奖都颁给了金融经济学家,比如2013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直到20世纪70年代,有效市场假说才被正式提出,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个我们称之为“价格是合理的”;第二个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也就是,我们没办法跑赢市场。 多年以来,金融经济学家一直都有一种虚假的安全感,他们认为有效市场假说中的“价格合理性”是无法直接验证的。金融经济学家指出内在价值是无法测算的,比如苹果、谷歌企业的股价合理性很难评估。 关于“我们没办法跑赢市场”,也就是当前的估计已经反映了所有的公开信息,我们不可能预测未来的估计,因为我们预测本身就会导致股价变化。比如我们预测下个月一只股票价格会上涨到35美元,那么这只股票很快就会涨到35美元。我们的预测总是后于市场反应。因此我们没办法跑赢市场。 小结简评: 在2002年作者的一位好友丹尼尔.卡尼曼因为提出了前景理论等一系列行为经济学重要理论而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行为经济学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40多年间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也越来越成为经济学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分支。行为经济学对于传统经济学的三个重要挑战是:有限的理性;有限的自我控制;有限的利己主义。本书结合了大量案例对前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和论证,阐述了行为经济学的一系列理论,包括前景理论、禀赋效应、心理账户、有效市场假说等概念,可以说是一本行为经济学理论的百科全书。全书前半部分很精彩,后半部分讲的感觉有点拖沓。总的来说也不失为一本不错的行为经济学大成著作,值得品读。 #167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