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衣服(新版)

做衣服(新版)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做衣服(新版)
    刘德翠
    推荐

    1.我国提出“30·60”双碳目标(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对全球减排的战略意义重大。 2.实现个人碳中和,首先需要转变观念,主动将碳中和看作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使节能减排成为个人自觉的习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在低碳环保、科研或就业选择等方面为碳中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3.如果把全世界的牛视作一个国家的话,它就是全球第三大温室气体排放国—牲畜饲养的温室气体排放不可小觑。我们可以提高素食餐饮的频率,减少肉类的摄入,或者选择购买植物基人造肉这样的产品,减少自身的二氧化碳排放。 4.碳排放范围可参照世界资源研究所(WRI)和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WBCSD)制定的《温室气体核算体系》(The Greenhouse Gas Protocol),它将企业碳排放范围分为范围1、范围2和范围3。其中范围1是直接排放,范围2和范围3是间接排放。企业的性质不同,在各范围的碳排放量也不同。 5.碳减排路径分为5大类。在能源供给侧,第一类是清洁能源替代,如煤改电、利用风能和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等;第二类是清洁能源输送和存储,如储能(氢气就地消纳等)。在能源需求侧,第一类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如节电和节蒸汽,在生产运营过程中提高原料利用率等。第二类是生产运营低碳化,包括开展原料替代(如钢铁行业的废钢代替铁矿石)、电气化改造(如发展电动汽车)以及技术改造。最后一类是发展负碳吸收技术,主要是指CCUS技术。采用这些方法后仍存在“减无可减”的剩余碳排放企业通常可以进入碳市场购买碳排放配额,还可以购买绿色电力指标,如购买绿色电力证书,作为消费绿色电力的证明。 6.实现碳中和意味着企业要在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上做深度调整,而不只是过度依赖植树造林等碳抵消方式。 7.全球平均气温每升高1℃,海平面可能会上升超过2米。如果全球平均气温上升2℃,全球99%的珊瑚礁都将消失,接近墨西哥国土面积的冻土会永久解冻,水资源将变得极度紧张。如果全球平均气温上升5℃,地球的整体环境将被完全破坏,甚至有可能引发生物大灭绝。所以,平均气温每上升1℃,都将对地球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 8.2018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约为96亿吨,占全球总量的1/4以上,居全球首位,排放量是美国的近2倍,是欧盟的3倍多(见图1-3)。尽管总量偏高,但我国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仅为6.8吨,远远低于美国人均15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9.碳达峰,是指碳排放量达到峰值后不再增长,并逐渐下降的过程(见图1-5)。碳中和,是指在特定时间内,每一个对象(可以是全球、国家、企业甚至某个产品等)未来“排放的碳”与“吸收的碳”相等。 10.低碳化、清洁化和高效化是能源发展的大势所趋。碳中和意味着从化石能源时代向非化石能源时代过渡的开始。 11.大量的金融工具将被用于实现碳中和,如绿色债券、ESG(Environment,Social and Governance,环境、社会和治理)基金等,金融机构也将不断推出绿色金融业务模块,由此助力绿色金融的不断革新及绿色市场的蓬勃发展,也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创造了更多的投资机遇。 12.各行业在节能减排的过程中,离不开碳的“负排放”技术的发展、碳排放交易体系的建设以及绿色金融体系的保障。 13.从2020年我国发电装机容量看,火电(煤电、气电等)仍占绝对主导地位,其次是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核电、生物质发电,可再生能源发电尚未有效发挥其天然优势。 14.相较于风电、太阳能发电的迅猛发展,天然气发电在我国发展较为缓慢,气电比重仍处于较低水平。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天然气资源探明率低,目前我国已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大天然气进口国,2019年对外依存度高达43%,如果该比例再增长将引发能源安全问题。 15.水电是水能利用的一种重要方式,一般有大坝式水力发电、抽水蓄能式水力发电、川流式水力发电、潮汐发电四种类型,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就是我国的三峡水电站。 16.风电分为陆上风电和海上风电。我国风力资源十分丰富,主要集中在东北和西北地区、青藏地区西北部以及东南沿海地区。可开发利用的风能储量为10亿千瓦。 17.太阳能发电分为光伏发电和光热发电,目前我国提到的太阳能发电一般指光伏发电,其技术也较为成熟。 18.生物质发电主要包括利用农林废弃物直接燃烧或气化发电、垃圾焚烧或填埋气化发电和沼气发电。 19.核电也称核能发电,是利用铀原子核裂变时释放出的热能浇水产生的蒸汽推动蒸汽轮机进行发电。核能是一种具有高能量密度和高稳定性的清洁能源。核能发电过程中不会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粉尘等有害物质。 20.未来我国发电装机以清洁能源装机为主,到2050年我国清洁能源装机占比将达92%,其中光伏发电和风电装机占比超过75%,煤电装机占比达4%。到2060年清洁能源装机占比将上升到96%,光伏发电和风电装机占比可达近80%。 21.风电属于电源项目,必须集中在“三北”等风力资源丰富地区,而电源的送出和消纳必须依托电网的规划,如果电网规划不到当地,就相当于白白浪费了风电资源,因此风电消纳仍是一项重要挑战。 22.应大力开展“三北”地区大型风电基地、东南沿海海上风电基地和东中部分散式风电建设。同时,通过建设大电网,利用特高压输电线路输出电力,进一步解决大规模风电开发面临的外送和并网消纳问题,减少“弃风”现象。 23.我国水电开发较早,已具备较高的技术成熟度、能源密度以及较优的经济性,而且由于风电和光伏发电存在间歇性特点,尚不能代替水电,同时,考虑到水电工程的综合利用效益,未来水电的发展仍是重点。 24.德国是欧洲发展新能源的领先者,决定于2038年完全退出煤电。2021年1月德国退煤计划启动,关停630万千瓦的煤电机组。 25.因此我国应吸取德国的经验教训,在大比例减少煤电甚至完全退出的过程中要注意防范电力短缺和电价上涨失控的风险。 26.调峰是指在用电高峰时,由于电网超负荷,为满足用电需求,投入在正常运行以外的发电机组。 27.新型电力系统体现在“能源新”“技术新”“价值新”和“数字化”上。新型电力系统是以新能源为主体的电力系统,新能源主要是指风能和太阳能。 28.通过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可以有效解决清洁发展与电网安全之间的矛盾、清洁发展与电力稳定可靠保障之间的矛盾,以及清洁发展与系统成本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也是实现电力碳中和必须破解的难题。 29.我国76%的煤炭、80%的风能、90%的太阳能分布在西部和北部,80%的水能分布在西南部,然而从电力需求来看,70%以上的电力消费集中在东中部地区,因此能源富集地区距离东中部电力需求中心1000~4000千米。 30.以发展特高压主干网和微电网为核心的电网布局可以实现新能源按资源分布因地制宜地接入。在跨省跨区主干网方面,利用特高压电网可以实现我国能源资源的远距离输送,改变我国电力供应依靠就地平衡的发展格局,实现我国能源资源的大范围优化配置,同时促进我国能源大规模开发、大范围消纳。 31.特高压已成为我国“西电东送、北电南供、水火互济、风光互补”的能源运输“主干道”。建设特高压电网能够解决长期困扰我国的煤电运输问题。 32.以风电为例,一方面由于我国风 电资源和负荷中心呈逆向分布,风电资源需要通过远距离高压线路传输到负荷中心,也就是说风电必须并网,而储能系统恰好可将风电“拼接”起来。另一方面储能也有利于风电的就地消纳,这可以通过在大型风电基地附近布局供热、高耗能产业实现。 33.我国氢能源主要的制造方式分别为煤制氢、天然气制氢、工业副产制氢以及电解水制氢。其中煤制氢占比超过60%,其次是天然气制氢以及工业副产制氢,而完全零碳无污染的电解水制氢不足1%。到2060年,多种生产方式将会以组合的形式提供我国所需的氢能源。 34.截至2020年底,我国累计建成118座加氢站,其中以高压氢气加氢站为主,而全世界加起来也仅有500多座加氢站。 35.生物质能是可再生能源的一种,是唯一的可再生碳源,具有可永续利用、低污染、分布广泛的特征。 36.我国每年可供给生物质能最多可达5.8亿吨标准煤,[31]约占我国2020年能源消费总量的11%,生物质能潜力巨大。 37.高成本和低效率造成了产业的恶性循环,除非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整顿生物质能产业链,否则生物质能将难以发挥作用。 38.钢铁行业的能源消耗占我国能源消耗比重的11%。我国钢铁行业碳排放量约占全球钢铁行业碳排放量的50%以上。同时,钢铁行业碳排放量约占我国碳排放总量的15%,在国内所有工业行业中位居首位。 39.氢能的商业化运营和其在炼铁工序中的全面推广还需经过市场的考验,也更需要未来相关技术的产业链式的发展和政策措施的大力支持。 40.水泥行业的碳排放量约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7%,2020年我国水泥生产过程中因燃烧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以及生产过程中因消耗电力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约占我国碳排放总量的13%。[39]水泥行业是仅次于钢铁行业的第二大工业二氧化碳“排气筒” 41.我们需要依次用好碳减排、碳捕集和碳吸收三个抓手,实现从源头限制碳排放、从终端二次封锁碳排放以及利用其他手段减少碳排放,助力实现碳中和的终极约束目标。 42.如果说钢铁是工业的“粮食”,水泥是建筑和基础设施系统的“皮肤组织”,那么化学工业和化工产品则是为国民生产生活创造和输送必需品的重要血脉。 43.有的则是燃料煤。原料煤参与化学反应生成我们希望得到的下游化学产品,燃料煤则为这些化学反应提供必要的热能。因此在原料端,实现碳中和的一个可行路径是提高煤炭作为原料和燃料的使用能效,而这与化工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发展规划息息相关。 44.耗电量较大的行业有肥料、电石、氯碱、黄磷等。由于我国电力结构以燃煤火电为主,耗电相当于间接耗煤。电石、PVC、硅晶板的制备都属于高能耗生产,也是化工行业成本中的硬骨头。 45.重型卡车目前是机动车尾气排放的污染大户,一辆重型卡车的尾气排放甚至相当于500辆小轿车,因此卡车及客车的电气化已迫在眉睫。 46.从产业链上游看,充电桩设备生产入行门槛低,竞争者众多,导致企业投标价格不断被压低,进一步蚕食了利润。企业需要不断提升生产技术和研发能力,降低成本,以提高自身竞争力。从产业链中游看,充电桩运营企业以收取电力差价、服务费为主要的盈利模式,常常面临资金投入量大、投资回报期长、充电桩利用率低的问题。从产业链下游看,下游平台企业通过向产业中上游收取服务费的方式盈利,但未来市场充满不确定性,下游企业需要提升数字化水平并完善服务模式来提升市场应变能力。总体而言,充电桩未来的发展需要打通制造、运营、平台三个阶段,充分发挥资源系统效应,实现利润资源最大化。 47.2018年建筑业全过程(含建材、施工、运行)能耗总量为21.47亿吨标准煤,占全国能源消耗总量的46.5%。全国建筑全过程碳排放总量为49.3亿吨,占全国碳排放的比重为51.3%。 48.现代服务业一般包括生产性服务业、消费性服务业、公共性服务业和基础性服务业四大类。具体包括快递物流业、居民服务业、零售业、信息通信技术业和其他服务业。 49.碳汇,是利用生态系统实现“负排放”的一种方式。生态系统中的植被、土壤和微生物等利用自身的碳循环,可以将二氧化碳固定起来,对平衡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起着关键作用。当生态系统固定的碳量大于其向大气中排放的碳量时,该系统就成了大气二氧化碳的汇,简称碳汇。 50.绿色金融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助推器,但无论是信贷结构比例的调整也好,通过项目筛选和评估使得债券融资投向绿色项目也罢,这些转变需要撬动的是社会的根本性血脉,即早已深刻固化在我国经济运转机制里的产业和就业结构。

  • 做衣服(新版)
    张梦聿
    推荐

    了解了不同的角色如何实现双碳目标,顺带着掌握了一些金融知识。 实现双碳目标关系到整个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命脉的更新,意义非凡。 逻辑很清晰,深入浅出,简单易懂。

  • 做衣服(新版)
    Rosie
    推荐

    整体能够给不了解碳中和的阅读者一个全面的介绍,但其中讨论的不够细节,不够实际,给出的建议浮于表面。

  • 做衣服(新版)
    杨艳霞
    推荐

    作为科普书的话,最主要章节中还是有点难,主要是也枯燥,也有有新意的地方,最后一部分,我的2060低碳生活的一天,总之还不错👍

  • 做衣服(新版)
    鸿鹄在天
    推荐

    从本书了解到,碳中和是大势所趋,未来的必然发展趋势。各行各业所有人均涉及。国家制定的“30.60”的战略目标,每个行业每个人都应该为此谋划出点力,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 做衣服(新版)
    天行健
    推荐

    感觉像是一个随便指导了两下的老师,带了一堆学生攒起来的一本资料集,很多材料数据之间的逻辑结构不是很清晰,也没有搭建一个明显的好的框架,资料堆积的痕迹比较明显。不过对于对碳中和一无所知的来说,倒是一个很好的资料收集。本书末尾2060年低碳的一天设想,还是比较好玩儿

  • 做衣服(新版)
    冬歌归来
    推荐

    花了一天时间看完这本书,对双碳认识更深,对国家绿色低碳的发展思路更加清晰。

  • 做衣服(新版)
    坦克手贝塔
    推荐

    不知道这本书是怎么被炒作起来的,我觉得这不是一本好书,甚至来说它根本就不叫一本书。 读的很累,但断断续续的也算读完了,有些失望,了解到一些知识,但对我毫无启发。整个过程就像在听工作汇报,一堆各行各业的企业PPT组合而成,用语全是“机关汇报用语”,不仅难懂,还啰嗦,还夸大形容,全是“诟病”。 后记里说,本书可以给所有各行各业的人启发,顾着大而全,却满满透着的是浅薄,又故作高深。真心希望以后少出点这种书籍,就算出了,也不要让资本过多介入,把它炒作的这么火。 想起曾经一个在直播间里推销此书的人的嘴脸,也想起了许知远在吐槽大会上调侃薇娅在直播间买书的样子……丑陋 免费读了人家的书,但它也算耽误了我数个小时的时间,权当扯平,给个“一般”的评价吧。

  • 做衣服(新版)
    推荐

    简要讲解了,碳达峰碳中和这件事,比较笼统,主要内容基本覆盖。

  • 做衣服(新版)
    🌸太阳花🌸
    推荐

    比较清楚的了解了碳中和诸多事宜,也纠偏了一些认识,比较实用!

  • 做衣服(新版)
    Youde_R ..🍀
    推荐

    对于个体而言,越早意识到碳中和的重要性,就能越早在这场变革中抓住投资、发展等的机遇,抢占先机。

  • 做衣服(新版)
    July🐯
    推荐

    读完此书,我一直在思考,作为一家IT服务与咨询公司,除了自身的节能减排,我们能在碳达峰、碳中和方面做些什么。对此,我尚无答案。但我知道,作为一名IT人,致力于企业数字化转型、跟上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的步伐,是一件必须长期坚持的事情。 可是,话说回来,要做到不开车、绿色出行,对我来说很难,尽管我离家仅有5公里。这是因为,作为朝九晚N上班族的我,开车的机会只有上下班通勤,不开车,我着实怕将我的爱车放坏了[偷笑] 本书作为碳中和的入门书籍,值得一读。可以挑着自己感兴趣的部分来读,阅读速度很快!

  • 做衣服(新版)
    xiaozifei
    推荐

    本书从能源行业、公用事业、石油化工、制造业、建筑行业、消费行业、交通运输、信息产业、金融行业等行业的绿色低碳布局、可持续发展与数字化转型等进行了论述,对碳中和有了更多了解。

  • 做衣服(新版)
    lee
    推荐

    这本书比较系统地介绍了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概念,以及实现途径。对了解当下这一热点话题非常有帮助。

  • 做衣服(新版)
    momo
    推荐

    摘录: 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要消除碳排放带来的气候变化,最理想的方法就是采取行动,通过技术手段吸收与排放量相等的温室气体,此时“排放”也就等于“没排放”,这也是“碳中和”的内涵。 我国为什么要积极推动碳中和?     1. 摆脱能源对外依赖     2.促进全球产业链重构     3.推动资产重新配置     4.以气候外交提升国际话语权     5.推动产业技术升级     6.创造新型就业机会     7.推动循环经济转型 能源系统分为供给侧和需求侧,在供给侧,实现电力碳中和是我国碳减排的核心;在需求侧,依托技术改造的节能减排是核心。 需要同时从政策、技术、市场三方面进行 为实现“30·60”目标,需快速发展以风电、光伏发电为主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发挥水电的基础保障作用,减少对火电的依赖,逐步淘汰落后产能煤电,安全发展核电,通过发展抽水蓄能、气电等技术提升电网灵活性,以满足用电需求 特高压已成为我国“西电东送、北电南供、水火互济、风光互补”的能源运输“主干道”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