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道破天机

刘伯温:道破天机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刘伯温:道破天机
    船斌Champion
    推荐

    本书是达利欧对人类历史上债务危机的规律总结。原版英文名A Template for Understanding BIG DEBT CRISIS,直译过来叫做“理解大型债务危机的模型”。他认为: 一、对一个经济体来说,借债难以避免;债务总是会越来越多,直到超过偿还能力,就会发生债务危机 二、债务危机周期的基本模型,是一个从早期到泡沫到触顶的上升过程,再接一个从萧条到去杠杆到正常化的下降过程;它的本质是偿还债务所需要的现金流需求,与经济体所能提供的现金流供给之间,从平衡走向失衡,再从失衡走向重新平衡的反复循环。 为什么债务危机难以避免。 对一个经济体来说,通过信贷产生债务是不可避免的,而债务总是倾向于越来越多,直到超出偿还能力,这个时候就会产生债务危机。债务危机会周期性反复出现,总是难以避免的。 债务就是欠债还钱的义务。通过借钱产生债务和债权的行为,就叫做信贷。向银行按揭贷款买房,或者A国向B国借外债修铁路,这些都是信贷行为,都会产生债务。在现实的经济活动中,绝大多数债务都需要支付利息。 达利欧认为,一个人可能生性谨慎不爱借钱,一辈子不产生债务完全有可能。但是,一个国家,一个经济体,不产生债务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应该的。对一个国家来讲,通过信贷手段承担债务,相当于将未来的钱提前拿到现在来用,可以获得更多的资源发展经济。如果因为害怕承担债务,放弃信贷手段,就会错过发展机会,这比欠点债更糟糕。 各类经济体的共识,小到一个公司,大到一个国家,利用信贷来获得发展,都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先借钱发展,发展起来之后,再把钱连本带利还上。债务会变成危机的问题出在还钱的这个环节。 还钱得靠未来的现金流。靠的是经济发展产生的现金流。一个人借钱太多还不上,会变成老赖。而一个经济体里,从国家到企业到个人都借了太多钱,结果还不上,就会引发金融市场的各种混乱,甚至导致经济崩溃。这是债务危机的由来。 一个人借钱的时候,可能头脑发热,借钱超出自己所能承担的限度。对于经济体也是这样。达利欧发现,对一个像国家这样的经济体来说,债务负担超出现金流、超出偿还能力、导致经济混乱的现象,总是反复出现。 对一个国家来说。当经济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大家都觉得收入会一直增长,于是借钱越来越多,直到超出偿还能力所能承担的限度。达利欧把这个信贷不断自我强化、债务不断膨胀的过程,称为信贷上升运动。到现金流支撑不住了,就会掉头向下,反过来出现一个下降运动。 形势掉头向下时会发生债务危机。这个时候,企业和金融机构一家家被债务压垮,股市崩盘,实业崩溃,经济萧条。等到经济触底回升,新的一轮信贷上升运动就会再次启动。这样的一升一降,反反复复,也就形成了人类始终难以摆脱的债务危机周期。按照达利欧的研究,这种周期性的大型债务危机,大约十几年左右就会出现一次。 上面就是达利欧的推理过程,也是一个重要观点,债务危机周期难以避免。债务快速增长不见得就一定是坏事,判断它是好还是坏,要看借来的资金能否合理使用,能不能带动收入更快增长,还得起债务。问题是,收入增长受到各种因素制约,总是有限度的,而债务增长总是会不断自我强化,不断加速,直到超过经济体所能承受的限度,就会发生债务危机。达利欧分析了一百年来的48场各种极端经济崩盘事件,包括我们熟悉的1929年美国大萧条和2008年的次贷危机等等。他认为,这些崩盘的本质,都是周期性出现的债务危机。 达利欧的模型 债务危机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通货紧缩型的债务危机,另一类是通货膨胀型的债务危机。 通货紧缩型的债务危机,危机爆发的主要表现,是市场陷入流通货币紧缩的状态,流通的钱不够了。一切金融活动和经济活动,都需要货币作为媒介,媒介不够了自然会导致交易萎缩,经济萧条。 这一类型是债务危机的基本类型,主要发生在那些货币自主、债务以本国货币为主的国家,美国次贷危机就是这种情况。 如果一个国家不能自主制定货币政策,债务又多以外币形式存在,这种国家若是发生货币危机,在经济萧条的同时,往往还会出现资本外流,本国货币严重贬值,汇率一落千丈,这和通货膨胀的情况相似。因此这种类型被称为通货膨胀型经济危机。德国一战之后发生的严重经济危机,带来恶性通货膨胀,就是这种情况。 这两类危机在达利欧那里可以总结提炼为一个模型,由六个阶段构成,上升过程的三个阶段是,早期,泡沫,触顶;下降过程的三个阶段,萧条,去杠杆,正常化。 通缩型债务危机典型例子就是次贷危机。 通胀型债务危机的情况。从早期到泡沫再到触顶,它的表现差不太多。只是到了萧条阶段之后,情况会有些变化。 如果一个国家发生通胀型债务危机,并且进入萧条阶段,除了金融机构和企业倒闭、经济崩盘之外,还会出现外资加速逃离、外汇储备快速消耗的情况。大家不仅不信任这个国家的金融机构,连它的货币也不信任了,连本国资金都在想方设法外逃避险。结果显而易见,这个国家的货币会急剧贬值,汇率一落千丈。在特定情况下还有可能引发恶性通货膨胀,开动马力印多少钱都没有用,钞票的价值连手纸都不如。 典型例子是一战之后的德国,在战争赔款的外债压力之下,陷入这样的恶性通胀。这种局面下,去杠杆和经济恢复正常化的过程会变得更加复杂。当时的德国魏玛政府花了一年多时间才让德国渡过危机,进入了短暂的复苏期。 按照达利欧的量化分析,一个完整的周期过程,平均算下来差不多是十二年。通过这个模型,可以总结出债务危机的本质,现金流供求失去平衡。债务不断膨胀,对现金流的需求,超过了经济体所能提供的现金流,现金流供求失衡之后出现崩盘,然后必须通过缓慢痛苦的过程,才能重新恢复平衡。 达利欧认为,在危机爆发之后,政府应当采取有效的政策,帮助经济从萧条中恢复,减少损失和伤害。 政策的切入点就应当是帮助恢复平衡。要么在需求端努力,减少因为债务膨胀引发的现金流需求;要么在供给端努力,帮助经济提高现金流的供给。 在需求端应当主动引导债务重组,帮助经济更快更稳地去杠杆,减少现金流需求。让那些不该救、也救不了的僵尸企业、僵尸机构,带着他们的债务包袱退出经济循环。 在供给端应该大胆采取刺激性的货币政策,采取降低利率,甚至采取印钞政策,为陷入萧条的经济注入更多的流动性。先维持经济运转,再一步步带动金融系统和实体经济复苏,带动企业、金融机构、投资者和民众的收入增加,带动现金流供给上升。虽然印钞可能会带来通货膨胀,但在萧条面前,也要两害相权取其轻。 达利欧相信,即使债务危机周期不可避免,只要认真研究,不断积累经验和教训,人类还是有希望表现越来越好的。

  • 刘伯温:道破天机
    推荐

    金融市场这张大网受诸多因素影响,既有内部调控:货币、利率、政策等,也有外部因素影响:汇率、政策、经济形式,对于债务/杠杆,合理使用将会取得不错的效果,过度使用却会造成灾难后果,随着泡沫的产生,转入萧条阶段,其中风险需要谨慎对待。金融管理不仅考量政府监管能力,也需要在发展的同时注意潜在的风险和机遇。

  • 刘伯温:道破天机
    褚自航
    推荐

    2019年第8本书《债务危机》读完。 本书的作者是投资界大神,桥水基金创始人达里欧。本书和作者之前的畅销书《原则》有异曲同工之妙:世界是部巨大的机器,万物皆有其规律。 《原则》在阐述达里欧对于原则观念的重视,对其自身生活和工作原则的介绍,帮助我们从微观个体层面建立自身的原则;而《债务危机》在阐述达里欧对于一国经济周期规律的记录观察,帮助我们从宏观了解经济运行的规律。 在本书中,达利欧通过三部分内容阐述了债务危机及其应对原则:债务大周期模型(解释模型)、3个重要案例(20世纪20年代德国魏玛共和国、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大萧条和2008年金融危机)、48个历史案例和数据对照分析。全书的结构清晰,先解释通胀性和通缩性债务危机的原理,再通过3个案例(第一个为通胀型,第二个为应对不佳的通缩型,第三个为应对较好的通缩型)各阶段市场新闻及政府动向的记录来还原当时的情形,而第三部分则是历史案例的全部数据电脑自动化摘录,可以清晰看到债务危机中一些指标的变化。 债务危机主要分为两种: 1.通胀型。主要在资本流动较大,债务以非本国货币的形式发生。即那些货币自主权不高,外债较多的国家。当海外资本流入放缓时,信用创造变成了紧缩。资本流出会抽干流动性,本国大量印钞支撑流动性,通胀上升,汇率贬值。 通胀型的债务危机往往比通缩型更难处理,由于涉及外债,导致能使用的工具受限。处理不好往往陷入恶性通胀。 2.通缩型。在这种情况下政策制定者会将利率下调到0。但是无法再往下降利率了,这时候债务重组和紧缩开始登台。在这种情况下债务上限上升,因为收入下滑速度超过了债务重组速度。 这种情况主要发生在债务大量是本地化货币的背景下。内债的好处是决策者受外界制约较小,本国的事情关起门来解决灵活性较高。 债务危机大致可分为六个阶段:周期早期、泡沫阶段、触顶、萧条、去杠杆以及正常化。 周期的早期经济不断增长,资产回报强劲,大家发现有利可图,往往会加杠杆以获取更多收益,债务不断增多带入更多资金促成自我强化的泡沫周期。 泡沫阶段的特征包括价格高于传统指标、投资者预期未来价格会在高水平上快速上涨、市场情绪普遍乐观、投资者使用高杠杆购买资产、投资者购买长远期资产等等。 但是资产价格无法一直往上,债务杠杆也无法无限上升,泡沫压力,货币与信贷环境的收紧导致形势的逆转。 债务人发现收入增长无法负担偿债压力,开始大规模抛售资产,资产价格下跌,导致更大的偿债压力,形成自我强化的向下趋势。 决策者大致有四种方式来去扛杆:1、财政紧缩;2、债务违约/重组;3、印钱刺激经济;4、财富再分配。决策者的首要目标是综合利用这些工具达到“和谐去杠杆”的目的,即使得名义增长率高于名义利率,当期收入不至于低于当期债务支出。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道德问题往往需要暂时放在一边(比如当年美国次贷危机有不少人提议不应该救那些狂加杠杆的金融机构,但是有些重要金融机构不救的话基本意味着整个经济系统垮掉),而解决不好债务危机,往往会导致民粹主义领导者的上台。 总体而言,本书的模型偏宏观,对非经济,金融从业背景的朋友读起来可能会略显枯燥。比起《原则》这种大众书籍来,阅读体验不会那么友好。不过这种从世界万物中寻找共同规律的思维还是推荐给大家。 整体打8分,推荐给对宏观经济规律运行感兴趣的朋友。

  • 刘伯温:道破天机
    山山ᯤ⁶ᴳ
    推荐

    《债务危机》这本书的英文原版书名,如果直译过来的话,叫做“理解大型债务危机的模型”。在这本书里,达里奥详细介绍了自己经过多年研究和沉淀,创立的债务周期模型。随后,他详细分析了德国一战后恶性通货膨胀、美国大萧条和次贷危机这三个典型案例,并对一百年以来世界主要国家发生的48次严重债务危机做了量化研究和分析,充分印证了自己这个模型的合理性。 达利欧说,对一个国家来讲,通过信贷手段承担债务,相当于将未来的钱提前拿到现在来用,可以获得更多的资源发展经济。如果因为害怕承担债务,放弃信贷手段,就会错过发展机会,这比欠点债更糟糕。 这样看上去,债务并不是什么问题,可为什么债务会变成危机?问题就出在还钱的这个环节。 你仔细想一想,你要还上本金和利息,靠什么?得靠未来的现金流。像你还房贷,靠的是你未来的收入减去支出所产生的现金流。城市还地铁贷款,靠的是上面说过的,税收盈余、地铁收入,再加上经济发展产生的现金流。可是,如果钱借得太多,债务增长太快,还债负担太重,谁能保证你将来的现金流就一定能扛住呢? 一个人借钱太多还不上,会变成老赖。而一个经济体里,从国家到企业到个人都借了太多钱,结果还不上,就会引发金融市场的各种混乱,甚至导致经济崩溃。这就是债务危机的由来。 达利欧发现,对一个像国家这样的经济体来说,债务负担超出现金流、超出偿还能力、导致经济混乱的现象,总是反复出现。 对一个国家来当经济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大家都觉得收入会一直增长,于是借钱越来越多,直到超出偿还能力所能承担的限度。达利欧把这个信贷不断自我强化、债务不断膨胀的过程,称为信贷上升运动。到现金流支撑不住了,就会掉头向下,反过来出现一个下降运动。 形势掉头向下时会发生什么呢?就会发生债务危机。这个时候,企业和金融机构一家家被债务压垮,股市崩盘,实业崩溃,经济萧条。等到经济触底回升,新的一轮信贷上升运动就会再次启动。这样的一升一降,反反复复,也就形成了人类始终难以摆脱的债务危机周期。按照达利欧的研究,这种周期性的大型债务危机,大约十几年左右就会出现一次。 按照达利欧的模型,债务危机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通货紧缩型的债务危机,另一类是通货膨胀型的债务危机。这两类有何区别呢? 顾名思义,通货紧缩型的债务危机,危机爆发的主要表现,是市场陷入流通货币紧缩的状态,流通的钱不够了。你想想看,一切金融活动和经济活动,不都需要货币作为媒介吗?媒介不够了,自然会导致交易萎缩,经济萧条。 这一类型,是债务危机的基本类型,主要发生在那些货币自主、债务以本国货币为主的国家,美国次贷危机就是这种情况。 那么,如果一个国家不能自主制定货币政策,债务又多以外币形式存在,又会出现什么情况呢?这种国家若是发生货币危机,在经济萧条的同时,往往还会出现资本外流,本国货币严重贬值,汇率一落千丈,这和通货膨胀的情况相似。因此,这种类型被称为通货膨胀型经济危机。德国一战之后发生的严重经济危机,带来恶性通货膨胀,就是这种情况。 这两类危机在达利欧那里,都可以总结提炼为一个模型,这个模型由六个阶段构成,先是上升过程的三个阶段,分别是,早期,泡沫,触顶;然后是下降过程的三个阶段,萧条,去杠杆,正常化。我们记住这一升一降就可以了。 达利欧对债务危机的洞察。 第一,对一个经济体来说,借债难以避免;债务总是会越来越多,直到超过偿还能力,就会发生债务危机;所以,债务危机是难以避免的。 第二,债务危机周期的基本模型,是一个从早期到泡沫到触顶的上升过程,再接一个从萧条到去杠杆到正常化的下降过程;它的本质是偿还债务所需要的现金流需求,与经济体所能提供的现金流供给之间,从平衡走向失衡,再从失衡走向重新平衡的反复循环。 达利欧认为,虽然债务危机的循环往复难以避免,但这并不是说政府应当放任自流,无所作为。他认为,在危机爆发之后,政府应当采取有效的政策,帮助经济从萧条中恢复,减少损失和伤害。 如何采取政策呢?既然债务危机的本质是现金流供求失衡,那么政策的切入点就应当是帮助恢复平衡。要么在需求端努力,减少因为债务膨胀引发的现金流需求;要么在供给端努力,帮助经济提高现金流的供给。 政府在需求端该怎么做?达利欧认为,应当主动引导债务重组,帮助经济更快更稳地去杠杆,减少现金流需求。让那些不该救、也救不了的僵尸企业、僵尸机构,带着他们的债务包袱退出经济循环。 至于在供给端,应该大胆采取刺激性的货币政策,采取降低利率,甚至采取印钞政策,为陷入萧条的经济注入更多的流动性。先维持经济运转,再一步步带动金融系统和实体经济复苏,带动企业、金融机构、投资者和民众的收入增加,带动现金流供给上升。等现金流的供给又能偿还债务了,经济运行就会重新恢复平衡。虽然印钞可能会带来通货膨胀,但在萧条面前,也要两害相权取其轻。 至于美国政府在次贷危机中的整体表现,达利欧表示,虽然政策不是十全十美,特别是因为国内政治的问题,在排除政治因素影响、达成共识方面,走了一些弯路,但总体上看,相对以前历次债务危机,已经有了明显进步。 也正是因为这样,达利欧相信,即使债务危机周期不可避免,只要认真研究,不断积累经验和教训,人类的表现越来越好,还是有希望的。

  • 刘伯温:道破天机
    欧文兰戈
    推荐

    “经济的目的就是为了改善大多数人的福祉,但现在我们并没有实现这个目标。” 3月23日,在2019中国发展高层论坛经济峰会上,全球最大对冲基金美国桥水投资公司创始人、主席瑞·达利欧就“应对扩大的社会不平等”的主题发表了上述观点。 “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经济的目的是什么?或任何一个经济存在的目的是什么?”达利欧说,我想,经济的目的就是为了改善大多数人的福祉。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有没有实现这个目标?实际上我们并没有实现这个目标,从总体上来说是这样的。为什么这么说?我做过一个研究,美国40%较富的人群和60%较贫穷的人群进行对比,发现他们之间差距非常大,有时看平均数是看不出来的,因为10%美国最富的人群,他们的收入相当于美国剩下90%人群收入的总和,所以他们的差距是非常大的。 达利欧说,根据美联储最近的研究,有40%的美国人,一旦出了急事竟然拿不出400美元,而美国有60%的人群,他们其实从80年代开始并没有实际收入的增长。有很多的研究和数据也都可以说明这一点。另外,他们在机会上的差距也是很大的,比方说40%最富的人群中,他们对于孩子的支出相当于其他60%人群对孩子支出的5倍,“所以没有所谓的平等机会可言。” 对此,达利欧强调,如果我们不能够实现分配的平等,不能够给所有人带来机会的话,就会拖延经济的增长。 达利欧表示,现在美国的经济,经济顶层和它循环的速度与经济底层差别是很大的。现在很多的技术,它存在的目的是为了让公司节省成本的,他们提高了效率,但是减少了就业。所以看利润率的话就会发现,利润率从70%降到了50%,所以利润率总的来说是增长的。如果你看货币政策的话,货币政策导致金融资产的收购,这对于那些有金融资产的人就占据优势,对于那些没有金融资产的人就无法获得这个收益。如果你有钱,你就可以获得更多的钱,大家都愿意把钱借给你,这样的话就无法鼓励支出。于是有钱人获得的钱越多,他就更加愿意支出,但那些更低层的人士,他们无法获得资金,无法进行他们想要的支出,也就无法获得更多发展的机会。 “这就是一个威胁,我们已经看到了这个威胁。”达利欧说,站在历史的角度上看,如果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的话,就会出现民粹主义这样的问题,就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的风险。  谈到时下技术创新对贫富差距带来的影响时,达利欧认为,越来越多的技术可以被用来取代人的工作,这是一件好事,但好处分享应该更加公平,“我认为技术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力量,它能够教育人,如果用得好的话,那么技术带来的力量,也是我现在非常感兴趣的问题,就是把比较低廉的计算能力,使得第三世界的孩子也能获得和掌握,包括那些很穷国的孩子们。” “技术可以被利用,但是必须要有相关激励措施,使得技术往非常正确的方向使用。这其中公共部门、私营部门的合作是非常重要的,而教育是核心。我们现在面临的关键的挑战是利润、利益如何分配的问题。”达利欧说,这是技术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有时候一个人没有钱就无法购买这些技术,所以我们关注的就是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要和社会结成伙伴关系。我现在做的一个事情就是加强公司合作伙伴关系,公共部门、私营部门合作伙伴关系。 达利欧指出,我认为,各国家的领导人,必须要把这个问题作为国家紧急应对的任务和挑战,要建立跨党派的合作,要进行跨阵营的合作,来应对这样技术的挑战。可能他们需要制定新的教育的标准,可能他们需要制定新的行业的标准,可能他们需要制定很多不同的计划。对我来说,我非常有信心,当他们能够合作的时候,他们就能够做出正确的和明智的投资。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