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罗辑思维》的罗胖,樊登在知识付费领域果然不算一个特别会讲故事的人,也正是这个原因,樊登的书总能多出一份情怀。无论是提出“知识焦虑”,还是引已为傲的每天60秒,能看出罗胖是在用输出自己的价值观的方式,营造你必须终身学习的紧迫感。而樊登则更像是一位学者,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挖掘书中知识,还原知识架构本身,虽对外行谈不上有趣,但对实际操作者来说却是诚意满满。 本书正是如此,里面汇总了许多与创业息息相关的书籍中的知识结构,然后重新整合整理,算是很好的入门级教材。从创业项目的选择,提高产品体验的方法,企业对风险的控制,广告的投放,用户的聚合裂变。一整套流程走下来,虽然内容大部分是搬运经典商业著作中的皮毛,但对于许多普通创业者或是想具备创业思维的人来说,也是非常畅快的体验,起码打开了一种创业者的眼界与学习方向。
《低风险创业》一位挚友推荐的一本书,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老板梦,都想创造一个商业帝国,你不颠覆时代,时代就会颠覆你。自主创业的浪潮之中,激情澎湃跃跃欲试的人越来越多,创业有风险,一直以来“高风险高回报”深入人心,但是高风险和高回报不匹配不绝于耳。风险控制到最低则是重中之重,现在不乏很多人倾向于第二副业,多元化发展。这本书对于创业中遇到的棘手问题,给出了一系列的指引。企业发展现金为王,人才培养是在肥沃的土壤中“长”出来,知人善用,海纳百川,千人千面,各有千秋,容忍每个人的缺点。每个人的优点恰恰会成为他的缺点,打破思维的壁垒。往往一个企业掌舵者的风格潜移默化的成为企业的魂。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敢于试错需要勇气和魄力,富有情怀的创业,虽败犹荣,经历就是一份弥足珍贵的财富,助你成长。如果成功了则会助你上青云。 “方向比奔跑重要,选择比努力重要”。性格决定命运,认识决定选择。 “创业是一条孤独而寒冷的路,只靠创始人一人的智慧和热情难以持久,也容易迷失方向。你需要的是所有员工的光和热,需要能够实现生物态增长的团队,需要“群智涌现”、彼此协同。只有大家抱团取暖,才能降低风险。”创业之路也是极度苦闷艰辛,未雨绸缪,危机四伏,一路前行,无法预知的困难陷井,珍惜与你相伴而行之人吧,只能共患难不能共富贵,合伙人渐行渐远,企业终究也会走不远。。。
最近因为自己开始创业的原因 开始了创业相关知识的学习 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 觉得自己再也不能只看想看的书目了 毕竟任何事情想做好 都需要补充专业知识 积累经验去实践 看着支教小伙伴们 追剧 睡觉 看闲书 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觉 除了工作压力 自己又给自己上纲上线了 创业是真的不容易 时间 精力 知识 等缺了哪个都不行 文中的很多观点我记忆最牢固的一个就是 反脆弱的能力 可是目前的我还达不到这个层面 不具备这个能力 不具备反脆弱能力的创业 无疑是冒着风险的 我唯一自信的就是自己数十年如一日 对酸奶的热爱 到达任何一个地方 哪怕不吃饭 也要将自己没有尝试过的酸奶感受一下 可是热爱和创业不能相提并论 更何况我这是加盟呢 对于这个品牌 也是出于偶然 意外和缘分 后来就改变了自己的加盟方向 多地考察后决定了这个炒酸奶的品牌 无论是logo的设计还是品牌形象给人的感觉 都更加的专业化 玫小妹 我把自己所有的积蓄都投入其中 努力做最专业的软炒和厚切炒酸奶 做独一无二的自己 无可替代并保证质量第一☝️ 这是我目前唯一能做的事情 第一次创业 或许没有想到作者书中提到的家国情怀 毕竟很多的创业者 一开始也只是为了完成自己的财富自由梦想 去进行创业实践的 希望自己在这条路上能不断的成长 无论是成功与失败 都能扛得住 毕竟人生多多经历 才有以后的谈资 或许有些谈资会让你摔很重的跟头 可只要能好好的站起来 就要一直坚信那句话 所有打不死我的 只会让我更强大 2020年 10月7日 麻⭕️⭕️
樊登老师这本《低风险创业》讲述低风险创业,我觉得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创业项目必须解决一个社会问题,在人们需求的问题上找项目。 2.要解决的社会问题必须是最痛的痛点,痛点越痛,项目风险越低。 3.项目必须有秘密,或产品秘方,或拥有技术专利之类的,或经营模式令别人难以复制。总之,别人想学是学不来的就好了。 4.具备“反脆弱性”,能够应对一切挫折、阻力、纠纷和其他未知风险。 5.良好的管理,有一致目标的团队。
书大致可分为前后两个部份,前半部份是比较多的理论形内容,后半部份可以理解为更接近干货的内容。 如何做到低风险?就是要”弄清楚“自己做的是什么?有怎样的优势?如何将风险降低。书中也引用了很多商业类书籍,而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反脆弱》,如何保护好自己,加建护城河。
* 风险创业的底层逻辑有很多,其中最为核心的当属“优雅地解决一个社会问题”。 *仔细倾听身边那些抱怨的声音,从这些声音中找到客户真正需要的点,然后着手解决。 *想要提升用户体验,自己就得先行体验。从用户角度体验产品,如果连你都不满意自己的产品,就别指望市场会给你带来鲜花和掌声。 *要想让客户日久生情,首先得让客户对你的产品一见钟情。找到让客户最痛的那个问题,并加以解决。 *秘密是最好的抗风险武器,问题决定着市场的大小,而秘密决定着创业风险的大小,如果一个公司没有秘密,就没有护城河,就会时刻处于危险境地,谁来“抢”都行。真正的秘密,从来不怕别人知道,因为即便你知道了,也学不会。 *很多企业都存在一个问题——只有品牌,没有口碑。客户都知道它们,但是并不爱它们。 *十倍好”原则——要么不做,要做就要比同行做的十倍还好。 *反脆弱,学会从不确定中受益,将失败的成本控制在最低限度,同时不断放大收益的上限。 *创业者需要抱有情怀,热爱、真诚,抑或是专注,这样才能具有较强的反脆弱能力。 无论遇到什么事,做好自己才是关键,别过于在意其他人的看法,你毕竟不是他人眼中的“标签”。 学会感恩他人,重新认识你和父母的关系,和世界和解,你才能真正拥抱创业,去享受创业的过程。既然是享受,肯定不会很辛苦,你也能始终保持愉快的心情。 *杠铃式配置”,指的是创业者需要学会做多手准备,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精力和资源,在杠铃的两头都有储备,为自己留下充足的选择权,而不是一条路走到黑,在一棵树上吊死。 *脆弱和反脆弱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你有没有可选性。只要有选择的余地,就具备反脆弱的能力;一旦失去选择权,你的公司就是一家十分脆弱的公司。 *管理的本质,其实就是激发和释放每一个人的善意。对他人的同情,愿意为别人服务,这是一种善意;愿意帮他人改善生存环境、工作环境,也是一种善意。管理者要做的是激发和释放人本身固有的潜能,创造价值,为他人谋福祉。 *客户的真正价值,在于他能为你带来新的客户,让你的生意源源不断。如果你认为客户和你只做一锤子买卖,那你的生意永远做不大,永远无法抵御未知的风险。当然,这是一门技巧,需要学习一些广告学的知识。 *“与其让十万个人都说不错,不如让一百个人尖叫。” 创业是一个精彩的修行过程。从感性出发,理性地分析应对,不断增加认知,拓展格局,提升能力,不断察觉,不断成长,做最好的自己。 胜兵先胜而后求战
最近,樊登老师提出了一个概念#低风险创业#。但像我等一穷二白的屌丝,既无资金又无人脉更无资源,如果也奢谈创业,那会不会是痴人说梦呢? 在踩过几个坑之后,我认为对于三无资质的普通人来说,在创业前,最好先问自己两个问题。如果把这两个问题能想明白而且还能实战明白,才能理解什么是#低风险创业#。 第一,你有没有自己的产品? 不用多,一个就够,但必须有,哪怕只是一个最小化可行性产品(MVP)。 这个产品,不一定非要是实物的产品,它可以是一个技能,一门手艺、一项服务、一个社群、一个公号…… 你有自己的产品,你才能“独立”获得外界对你的反馈;你有自己的产品,你才能“独立”持续的去迭代。 只有产品,才会给你方向,它虽万折而必东。 没有自己的产品,一拍脑袋就创业的,就如同一个没有家的孩子,只能靠四处流浪觅食,试错成本太高,而且非常危险。 第二,你可以不要团队吗? “独立”很重要。当我们还不足够强大的时候,最好选择那种所有的事儿,自己一个人就能全干了,一个人就能把整个流程全跑通的那种活儿。 凡需要好几个人才能去干的事,大概率都干不成。 原因除了一开始很难找到合适的人外,很可能还有两个bug,隐藏在我们的潜意识中,不容易被察觉。 第一,你不敢独自承担责任; 第二,你不敢找比自己牛逼很多的人。 这两点其实都是不敢走出舒适区,没有自信的表现。 没有自信,还没开始,就已经输了。 创业是从0到1,是做一件比难更难的事,哪怕这件事情很小很小。所以,团队的合力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大家的理念不一致,思维不同频,那就如同一盘散沙,只要一个人撂挑子,项目马上崩溃。 只有你独自成功地完成过一件事,积累了相应的实力,构建了一套认知框架,这个时候你再去找团队,一个是高人能认同你,强人愿意加入你,同时也是对自己,对别人负责任。 所以,在组建团队之前,你最好一个人就活成一支队伍。 以上是我对普通人#低风险创业#的一点思考。创业从来都是九死一生的事,如果你不能靠自己一个人的能力,去降低那么一点点的风险,恐怕就是十死无生了。
创业以来,体会唯有艰难。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创业,要降低创业风险,要么提前积累 ,把产业上下游吃透,如李嘉诚先生说的,知道生产珠花的每一个环节,成本,卖多少钱,怎么卖。要不然你就会在创业后在不断碰壁后摸清楚,显然前者主动后者被动且代价高昂。路漫漫其修远兮,不后悔走创业这条路,但是个中艰难难以为人道也,坚持!
这种书籍荒谬之处在于 ① 创业本身是一个“非理性和低概率事件” ② 风险是创业和投资的一部分,如果你内心深处不愿意接受风险和不确定性,那你应该回去好好工作,赚取足够的钱💰,让你的家人觉得你是一个踏实可靠的人. ③ 低风险那叫做生意,不叫做startup,很莫名其妙的是国内那些没有真正创过业的人给创业者讲创业,真是害人不浅
我的阅读速度应该是常人的二分之一,读完本书共用时10小时,实在惭愧,我的弱点是阅读速度和朗读能力,以后希望能找一本书看看提高一下自己的能力。书中很多的观点对我而言是新颖的,反脆弱、找痛点、学广告学,次方式增长;由于读书时长很多书中概括的知识名词我完全记不住了,只能用印象深刻的地方概括一下,希望不会让看到本次书评的有缘人起到反感,对了我的记忆力好想也差一些,从小背诗词、历史、政治、英语单词就非常吃力,也希望能遇到一本适合我的记忆里提高、增强的书籍。创业不但是低风险,也是勇敢者的游戏,我这人有时知道某些事情对于我来说是低风险,还能有一定的高回报,但我好像又会自夸大风险,对低风险也会用放大镜去揣摩,我这人自律也不行,等我揣摩好了,结果也印证了自己看好的投资项目,但那时自认为又不是最好或最高回报率的切入点,所以错过了几次赚到第一桶金的机会。非常惭愧,榴莲哥3000元创业,佩服他的执行力和过人的胆识(最起码比我强百倍、千倍),这本书值得我深思的是,若何克服我自己这种怕输的心态,这种怕是能把极为小的风险看的很大,我好像时刻带着放大镜去看待我没有印证过的东西,克服不了这个心态,我根本无法在创业中优化反脆弱、优化产品、优化营销渠道、更谈不上什么次方式增长,压根就是0,怎么个次方都是0,到头来一场空而已。本书适合走在创业道路或正要用勇气创业的人们,也不要仅仅看到一本书就盲目的创业,有时人的心会让你选择它想要的选项,真正的客观看待一件事,有些事是必然,但必然中也存在偶然,偶然的不一定不是决定性因素,必然的也不一定是心认为的结果,真正能无心的面对和总结才能找到最根本的因果。有或许因果并不是线性的,它是多维的,就像宇宙,由于人类的视觉、听觉等是有限的,宇宙中存在大量的我们无法感知的事物,科学上叫它暗物质,创业也好,成功学也罢,有很多暗在的偶然因素是我们创业的关键。若榴莲哥,没有遇到告知他众筹的人,他是否能如此成功,送点股份那是情理,在助你人困难时,能否不顾一切去回报,才是这成功的根源,或许没有他就没有现在的你,他没了,你也应该消失,或许重回到多年前的平衡。人不是自然,而自然就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有时心里面东西太多了也不是什么好事,看不到事情的根源。再回来不是源头信息告知是关键点,那会走出一条截然不同的路,水果摊变成水果超市,水果超市成为连锁超市,一切都是做好的变化,万物都在变,不变的是追忆,是过去,正因为这过去才会有了现在的我,感恩人生的所有人,包括自认为是仇人的人,感恩这本书让我认识了樊登老师,感恩这个时代造就了这么多能力出众的中国人,因为我英语不好,外国人的书和影像,我理解起来特别费劲,也感恩外国人,是他们融入了我们中国的传承,正因为中国文化的融入里比较强,我想从中国文化入手进行我的副业。能创业最好,还是低风险创业,有稳定之余来搞副业,安全可靠,心态好,谢谢樊登老师的鼓励。
这本书更像高效能读书笔记 里面讲的都是樊登读书后了解的重点概念配合例子,有力、到位。 反脆弱(变的更弹性应对黑天鹅事件)以及里面提到的创业杠铃,也在反脆弱一书中。“非对称交易”也就是期权。 还有因材施教的管理沟通方法。 观点—— 1.认知局限 “我的父母经常打我,难道这也是对的吗?”答案很简单,就一个字——“对”。因为在那个具体的时间节点和场合环境下,囿于他们的认知体系,他们能做的最好选择就是打你,这是他们的认知局限决定的。 (可是换个角度,他的父亲肯定有着自己的局限性,他那时可能真的要用这两块钱给家里买米、扯布或买其他急需的东西。在这种情况下,他会觉得孩子的学费是负担,他会生气,会大吼大叫,甚至打我舅舅。)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知局限,我们必须理解人在认知局限下做出的选择。(包括父母) 2.优雅解决社会问题 柳井正眼中,“经营的本质就是遇到矛盾,然后解决矛盾。所有伟大的创新都是完成不可能的使命,在不可能之河上架起一座桥。” ▲创业者最重要的力量就在于正视矛盾、解决矛盾,而不仅仅是发现。 优衣库解决的正是在成衣领域“物美”和“价廉”的矛盾。他们通过各方面的努力和协调,能将一件西装卖到几百块钱,质量还非常好,穿个一两年都不会变形。 谷歌公司的口号是“完美的搜索引擎,不作恶”(The perfect search engine, do not be evil),它恰好体现了两个关键点:“优雅”和“解决一个社会问题”。 3.从抱怨中发现低风险创业机会 找到问题的三大灵感来源——抱怨、洞察、体验 在我看来,创业者在寻找问题时最应该做的事情,就是经常收集抱怨,你要看到身边有哪些人在抱怨哪些事情,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条创业途径。 很多人一听到“抱怨”就觉得负能量。殊不知,抱怨中很可能含有很好的低风险创业机会。 例如facebook、滴滴、ofo 4.找到你的MTP, Massive Transformative Purpose,中文就是宏大的变革目标。MTP指的是你找到的目标市场一定要足够大,而且存在问题,存在变革、解决的空间。这个目标能够让你想起来就十分激动,就算不赚钱也要坚持把这件事做下去。 例如,谷歌的MTP是“管理全世界的信息”,微软的MTP是“让全世界的办公电脑用上微软的软件”,优衣库的MTP是“用最低价提供最高品质的衣服”,迪士尼公司的MTP则寓意深远——“为人们制造快乐”。 5.寻找痛点 ,并解决。 你需要时常问自己:“客户真的有购买动机吗?我能否在用户口渴难耐时,递给他半瓶救命的水?”喝水是人类的最基本需求,属于典型的真痛点,而在“用户口渴难耐”这个前提下,“立刻喝水”就成了用户的痛中之痛。 你可以在沙漠里卖水,这是真痛点;你也可以在泰山的半山腰卖水,并告诉客户接下来的山路上不会再有卖水的人,便可以将假痛点营造为真痛点。客户此时可能并不口渴,但是想到爬到山顶之后没有水喝,大多数人都愿意为此买上一瓶。 6.告诉你也学不会的才是秘密。 你能做,别人即便知道了也做不了,或者就算做出来,也跟你的不一样,这就是秘密。 △害怕别人知道的事情,压根儿就不算秘密,充其量只能算个点子而已。 海底捞的秘密在于服务,这一点很多人都知道,即便你不知道,看看它出的一本书就会知道。但是很奇怪,知道归知道,中国的餐饮行业却再也没有出现第二个海底捞。 当可口可乐公司出现负面消息的时候也没有让它伤筋动骨,因为核心秘密早已不是健康和口感,而是品牌崇拜,这才是它真正的铠甲和护城河。 7.验证价值假设 价值假设最好的验证方法,就是收费。 8.“最小化可行性产品” MVP是英文Minimum Viable Product→推荐书籍《精益创业:新创企业的成长思维》 当你想要尝试你的想法时,风险最小的方式是在开始时不要投太多钱,而是先做一个简单的原型,也就是最小化可行性产品,然后通过测试,收集用户的反馈,快速迭代,不断修正产品,最终适应市场的需求。 (生产T恤的厂家,谈定了8美元一件的团购价,但必须凑够100件才能生产,而类似的T恤在市场中正常的售价是12美元,存在4美元的差价。这家公司的员工去美国的各大论坛发帖子,以10美元一件的价格征集意向客户,不到一天的时间便凑够了100个。于是,他们将800美元的货款支付给厂家,厂家在很短的时间内生产并发货,一次交易就此完成,毛利润是200美元。除了人工成本,这家公司并没有额外花销。) 广告品味的提升——《奥格威谈广告》《广告大师奥格威》和《一个广告人的自白》《科学的广告》 《清单革命》——检查清单 所谓清单,是指“检查清单”,这是一种列出工作流程、要点、注意事项的工具,能够为你的大脑搭建起一张“认知防护网”。 在阿图·葛文德看来,当一件事情的复杂程度已经完全超过了个人的能力时,你必须学会用清单管理你的时间,找到关键的管理节点进行管控。也就是说,创业者应该找到当下的关键节点,并加以解决,这才是你最应该做的事情 书籍包含《反脆弱》《精益创业》《指数型组织》《增长黑客》《零售的哲学》《终身成长》《一个广告人的自白》《零边际成本》《疯传》《复杂》《赋能》《创新者的窘境》《传染》《定位》《销售洗脑》《故事经济学》《巴菲特之道》《重新定义公司》《创新的艺术》等。
这本书可以说是创业的一本启蒙书籍,它直白通俗的描述了创业的基本逻辑。它不像其他创业书籍看完一腔热血,相反,看完它我思考了良久。 樊登老师说创业应该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这是说的创业者的心态,并不是说创业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从这本书里读出了每一个成功都是不容易的,但是我们要抱着愉快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它。我想起了阿米尔汗演的《三傻大闹宝莱坞》中的一句台词:当你不断追求卓越,成功就会追着你跑。创业亦是如此。 我很喜欢樊登老师讲解的反脆弱结构和杠铃法则,任何时候我们都要给自己留有余地,让自己有选择的权利,破釜沉舟短期内确实有奇效,但是它不适合持久发展。圣人孔子虽然一生周游列国不得志,但是他教书育人,成就万世师表,这份成就远远超过了一朝为官的荣耀和功绩。有时选择比方向重要这话不虚。 当今浮躁的社会让很多人、很多公司只是为了利益去追逐利益,没有敬畏感、使命感,所以出现了三聚氰胺、地沟油等等骇人听闻的事件,这都是价值观扭曲的后果。想那三国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地位已是人臣极点,但他始终都没有篡位称帝,征讨四方的称号永远是匡扶汉室,即使是天下人尽知,但这一面当时看来正义的旗帜为他招来了多少谋士战将,没有团队何以平天下?创业亦如此,不断的追求卓越,成功自会追着我们奔跑,利益只不过是副产品罢了。
找到痛点,去解决社会问题,设立宏大的可实现目标,把自己的价值和整个社会的价值联系起来,寻求一起奋斗的团队,有自己的核心秘密,深挖护城河,拥有一定的反脆弱能力,做甲方。
《低风险创业》这本书是樊登老师对樊登读书会创业过程的阶段性总结和创业模式的提炼。今天读完后,顺便又看了一遍樊登老师在混沌大学的低风险创业的视频课程。所谓低风险创业,就是设计一套反脆弱的创业模式,给自己更多的选择。这个思想,不管创业还是打工,都是非常有用的。就算是打工,也要使自己成为T型人才,技多不压身,平时多积累人脉,多一些选择,当黑天鹅来临时,保持自身的冗余,熬过黑天鹅时刻,寻找危机之后的机会。 樊登老师说我们在寻找创业方向时,需要找到“非对称交易”的机会 - 就是损失有下限,但是收益无上限的商业机会,大家都可以自行评估下。创业者要给自己设计一套反脆弱结构的商业模式。创业不要因为觉得自己有能力、有团队、有资源、创业想法有市场等等,就坚信自己创业一定能够成功。创业者无论天时地利人和多么美好,一定要给自己留一手,把最坏的情况想好,万一做不好了,自己能不能承受这样的后果?能不能及时止损?能不能东山再起,能不能有别的出路。 大量简单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会产生一种非常重要的效应,这就是生物态,将其称为“群智涌现”。简单的事情,简单的做,但是彻底无死角的做到位,慢慢积累,有这么一个触发点(tipping point),会产生惊人的效果。母系统的稳定来自子系统的不稳定。要想寻求母系统的稳定,就不能让子系统太过稳定,否则母系统便会面临崩盘的危险。这个原则挪到创业团队这一复杂体系中也同样适用,为了确保整个团队的健康发展,你就不能让员工过于安稳。如果每个子系统都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没有学习和成长的动力,那么一旦外界环境和市场发生变化,整个母系统就会猝不及防,陷于危难。建立和前员工的“联盟”:在生物态团队中,前员工是资源,而不是负担。员工在离职之后依然能为团队带来利益。
这本书最重要的是如何优雅的解决一个社会问题,其余就引用以下两段话来总结吧!创业从来都是一件极其复杂的事情,从寻找问题、挖掘秘密、建立反脆弱的商业结构,到组建生物态创业团队、打磨产品、让客户带来客户、实现指数型增长,要做的事情本就千头万绪。值得读的书单《反脆弱》《精益创业》《指数型组织》《增长黑客》《零售的哲学》《终身成长》《一个广告人的自白》《零边际成本》《疯传》《复杂》《赋能》《创新者的窘境》《传染》《定位》《销售洗脑》《故事经济学》《巴菲特之道》《重新定义公司》《创新的艺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