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一相:管仲传

千古一相:管仲传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千古一相:管仲传
    姚黑黑~
    推荐

    激荡四十年,有七次改变人命运的机会 第一次恢复高考(选人才)⬇️ 第二次乡镇企业出现(改规则)⬇️ 第三次罐头换飞机的贸易热(搞经济)⬇️ 第四次大批知识分子下海—eg:王石潘石屹(促发展)⬇️ 第五次煤老板和钢老板登上了舞台(发展需要资源热)⬇️ 第六次房地产(钱保值)⬇️ 第七次互联网(城市集群)⬇️ 第八次?健康及精神产业

  • 千古一相:管仲传
    斜阳正浓
    推荐

    了解中国改革开放的一本好书,了解中国伟大复兴历程的一本好书,了解中国改革开放风云人物传奇的一本好书,了解中国经济与全球经济接轨的一本好书,了解中国民营企业与国营企业与世界经济接轨历程的一本好书。中国企业激荡四十年,读来心潮彭拜,激发你创业的激情!五星推荐![强][强]

  • 千古一相:管仲传
    智慧屋玩具
    推荐

    凝思读完,慨叹不已。吴晓波老师大气的文笔 ,一同卷入历史的河流,荡气回肠! 意识形态的枷锁是今天的我们所意想不到的,在黑暗中一次次的摸索、一次次的试水,市场经济的萌芽小心翼翼战战兢兢的生长在体制束缚的边缘。没有绝对正确的经验和模式,实事求是才是唯一的选择!

  • 千古一相:管仲传
    书香影蕴
    推荐

    一代文豪狄更斯曾经在他的著作《双城记》卷首为世人贡献名句:“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看似结构简单、词汇精练的句子,却为《双城记》中描绘的时代留下最深刻的注解。在这里,我想套用一下这个句式,来总结我们所身处的这个时代:“这是最汹涌澎湃的时代,这是最风云变幻的时代。” 该书作者吴晓波曾经这样回忆他创作该书的初衷:2004年,他在哈佛商学院看到为研究美国商业史而专门设立的商学史教研室。想起距离1978年已经过去了30年,他蓦然发觉,这波澜壮阔、气象万千的30年值得留下一部著作为其树碑立传。 在搜集材料的时候,吴晓波进一步证实了自己的想法。因为他发现自己只能从1978年以来的报纸上面寻找线索,并没有多少民间的财经著作值得参考,这也更加坚定了他完成这本著作的决心。 我是在这本书问世十年后,也就是2018年才得以拜读的。这个时候,吴晓波也刚刚出版他的新作:《激荡十年,水大鱼大》,以此完成了他对四十年瑰丽画卷的全景式呈现。 完整读过这两本书后我方才惊觉:原来自己身处在一个如此惊心动魄的时代。 相信有很多人和我一样,知道经济发展,知道突飞猛进,甚至知道很多相关的具体数据,但却很难从个人情感的角度“近距离”了解到这背后的人与事。 当我在书中读到“成功者”的创业故事时,不禁为他们的洞若观火、运筹帷幄而赞叹不已,也为他们所作的杰出贡献而感到热血沸腾。与此同时,我也记住了那些曾经辉煌一时,之后却迅速陨落的“失败者”。他们大多性格桀骜不羁、恃才傲物,敢为梦想铤而走险押上全部身家性命,也都取得过非凡的商业成就。但最终他们的企业大厦却由于“饕餮”式的疯狂扩张而倾倒崩塌,甚至身陷囹圄,成为被时代洪流淹没的“流星”。   但是,诚如吴晓波在书的开篇所写:“当这个时代到来的时候,锐不可当。万物肆意生长,尘埃与曙光升腾,江河汇聚成川,无名山丘崛起为峰,天地一时,无比开阔。”这既是“万物生长”的40年,也是“江河汇聚”的40年,在你来我往、此消彼长的相互博弈中,巨大的成功或失败每天都在不同的舞台轮番上演着,不论是赢家还是输家,他们都在这个汹涌澎湃的时代留下了属于自己的印记,他们各自的故事也为这个变幻莫测的时代添加了独一无二的注脚。 从1979年设立“经济特区”到1992年发表南方谈话,从1998年规避亚洲金融风暴到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从2010年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到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直到近年来GDP的持续稳定增长、在世界500强企业中独占115席、四家手机公司进入世界前六强、传统家电产能全球第一、7家房地产公司挤进全球十强、全球资产规模最大的银行中独占前四······我国的经济发展在短短四十年间取得了如此令人赞叹的成就,这在古往今来的中外历史记载中都是绝无仅有的。 正因为有了这些新时代的弄潮儿,正由于他们具有甘冒奇险、勇于开拓的精神,我们仅仅用了四十年,就走完了很多国家数百年的发展道路。君可知,对于曾经沉寂百年的中华民族,刚刚过去的四十年承载着多少人的光荣与梦想?他们的青春、智慧与激情,不仅创造出这个群英荟萃、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属于英雄的时代,也并将会继续激励和鞭策更多后来者以凌云壮志勇毅笃行,去开启更伟大、更精彩的未来。 由于平台限制只能发布此删减版,如果您喜欢这篇书评,可关注公众号“书香影蕴”,查阅更多蒙太奇的完整书评和影评。  

  • 千古一相:管仲传
    醉客
    推荐

    “书籍犹如朋友,必须慎重选择。”冯友兰认为,自古以来,最公正的评选家是时间,向它推荐好书的是大众。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