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传

陆游传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陆游传
    诗酒趁年华
    推荐

    置身事内:中国政府与经济发展算是读的第一本政治经济学书本,一本好书不但内容丰富而且是给我们提供一个接口,给我们提供了一系列好书。 本书从微观机制到宏观现象介绍了中国政府的事权和财权,事权让我们理解政府的资源分配,决定干哪些事才能决定用哪些资源然后是政府的财权,从土地财政到土地金融,财政包干到分税制改革,土地财政一旦嫁接了资本市场,加上了杠杆,就成了土地金融。从土地财政到土地金融大大加速了我们的城市化进程和工业化进程,在这过程中是重土地轻人,重规模重扩张,重投资生产轻消费的,所以很多地方都是产能过剩,杠杆过大,结构不合理的。在党的十八大之后城市化重心从土地向人转移,经济措施才会出现了去产能去杠杆由市场决定资源的配置。 从微观机制到国际宏观现象,由于土地城市化工业化进程过快,土地价格飞涨,让中国居民背上了沉重的债务。由于招商引资的不合理,政府重投资生产和企业税收,让国际贸易的失衡,进出口不合理。 尽管中国的政治和经济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但是中国的经济已然是一个奇迹,愿我们像作者说的那样,生活过得好一点,比大多数宏伟更宏伟。

  • 陆游传
    王嘉绪
    推荐

    套用书里常被提起的那个概念——发展目标和发展阶段不是一回事——这本书给了我至深的唤醒,让我大概明白了自己置身于怎样的大局里,立身处世在一个什么阶段。 作者说他写书需要幻觉,深以为然——其实自己读书时那种看透世界规律的感觉,本质上也是一种幻觉。不过好在经典文化里早就有了摆脱愚昧的智识,我们要做的只是学习如何和幻觉相处。 丁元英说过人的认知的四个层级:第一种人,自以为什么都懂,其实什么都不懂,狂妄自大或者愚蠢无知;第二种人,对未知领域充满敬畏,准备丰富自己的知识库;第三种人,抓住了事物的客观规律,提升了自己的认知;第四种人,敬畏谦卑,无知胜有知,是最高境界的认知。 读着这本书跨到了2022年,终于能静静心再接着读其他书了。感谢作者,感谢荐书的朋友,让我理解,并有机会进到第二阶段的大门。

  • 陆游传
    美匀
    推荐

    不知不觉间看完了。是我看的第一本与经济相关的书,从朋友的在读那里发现了这本书,看了第一章就喜欢上了。过程关于土地财政和土地金融的讲解,拓宽了我的认知边界:哦,原来世界是这样的。原来我生活的国家,我们的政府他们在做这样的事。原来我所耳闻的故事,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虽然从书本知识到生活实践中间也隔着千山万水,但至少,扫荡了我的某些认知盲区,也算是一份微小的收获吧。这段时间情绪并不好,虽然很爱笑,但笑容背后更多的是无可奈何,既然生活是这样,除了笑,我还能怎么办呢。除了无奈,还有许多疑惑,不敢想,不敢问,也无法作答。看看书吧,什么都别想。害,算不算对生活的逃避。逃避可耻,但有用。寒假已经过去三分之二,还有一周就要上班了。春天也要来了,期待春阳,期待盛夏。抱抱自己吧。兰老师说,写作需要幻觉。我想,人生也需要幻觉吧,需要信念吧。我不知道未来会如何,但我们应该相信,未来会更好。

  • 陆游传
    二月 置身事内
    推荐

    最后的参考文献让我惊呆了,这得是多么巨大的知识储备量啊!这尼玛真是牛比利。读完全书感慨良多,曾经也是一个极左少年,骂这个骂那个不公,可如今也能逐渐的明白了一些道理,地方政府和中央集团都是很不容易的,因为是摸着石头过河,只能一边试错一边改进一边发展,一件事一个决定一定不会让所有人都满意,总会有得利的人,也会有吃亏的,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总之我们还是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党和国家一定会给我们老百姓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我坚信,因为我热爱这片土地。

  • 陆游传
    Candice丁丁丁
    推荐

    每一章后面的“扩展阅读”都很走心,也对作者的阅读量表示服气。

  • 陆游传
    陈传岩
    推荐

    中国的经济发展有中国的底层逻辑,需要靠近去分析,而政府经济是中国经济中躲不开的最重要的因素。 作者对中国经济中地方政府历史作用做了总结。 最喜欢作者关于经济学非公式化的观点,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经济定律,一切都需要根据天时,地利,人和去匹配,去创造自己的道路。20211103

  • 陆游传
    Sphere
    推荐

    两个礼拜的忙碌,把这本书闲置下来,今天终于打卡完。 平铺直叙的叙述很像《万历十五年》,非常感谢作者,让我们能了解国家这几十年的风雨动荡下的发展,相信后代读到这本巨作,也会深有感触。 的确不易,一个国家的发展与强大,的确是需要一个核心主力的引导,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各个地方政府的竞争,有时看似无用措施,其实大为有用。不管是实体工业,还是最后房地产的泡沫经济,拉动GDP的增长。从农民到工人,我们说衣食住行,各个阶段,面临的矛盾在改变。当经济增长到满足人们需要,相应的精神需要就会起来。国家的一个决策,相应牵动着很多人的就业与生活,当然,人是可变性,大浪淘沙,不管什么波动,保持对生活的热情,有一颗积极向上学习的心。 再次致敬作者

  • 陆游传
    ICM
    推荐

    书内阐述的事实,我们每个中国人都概莫能外,深涉其中。 我逐渐明白很多问题都有其时代语境,不能只看其表面,需要结合时代分析思考,个人和时代是不能分开的,发展与选择也受时代的影响和限制,我们从来都是置身事内。 没人知道未来几年几十年会怎样,信念是重要的。 生活过得好一点,比大多数宏伟更宏伟 从生产型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从“重资本轻人”到“以人为本”,看国家怎么处理这个挑战吧。 值得一读的好书。

  • 陆游传
    Tu Qian
    推荐

    这本书语言简单,从难度上属于发展经济学入门级读物。但是,对于中国经济中政府的运作体制,发挥的作用,以及现实阶段的问题,都提出了富有见地的见解。书中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正如作者所言,也许是一种局限性,但是我们接受这种基于自小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观感、积淀和热爱,所带来的局限性。书中很多推荐书目,也可以作为很好的学习指引。 无论如何,有助于我们认识自己,认识当下中国。新春之际读完,我们一起向未来!

  • 陆游传
    漠梦杨history
    推荐

    1.这本书写给大学生和对经济话题感兴趣的读者,希望能帮他们理解身边的世界,从热闹的政经新闻中看出些门道,从乏味的政府文件中觉察出些机会。 2.本书介绍了我国地方政府推动经济发展的模式,从微观机制开始,到宏观现象结束。总结一下,这一模式有三大特点。第一个特点是城市化过程中“重土地、轻人”。第二个特点是招商引资竞争中“重规模、重扩张”。第三个特点是经济结构上“重投资、重生产、轻消费”。 3.本书阐述的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有三大必要组件:掌握大量资源并可以自主行动的地方政府,协调和控制能力强的中央政府,以及人力资本雄厚和组织完善的官僚体系。 4.要理解政府治理和运作的模式,首先要了解权力和资源在政府体系中的分布规则,既包括上下级政府间的纵向分布,也包括同级政府间的横向分布。 5.在任何体制下,权力运作都受到两种约束:做事的能力及做事的意愿。前者取决于掌握的资源,后者取决于各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6.虽然从原则上说,上级可以干预下级的所有事务,但在现实工作中,干预与否、干预到什么程度、能否达到干预效果,都受制于公共事务的外部性大小、规模经济、跨地区协调的难度等。 7.如果一方想做的事,另一方既有意愿也有能力做好,就叫激励相容。 8.我国事权划分的一大特点是“属地管理”:一个地区谁主管谁负责,以行政区划为权责边界。 9.事权划分的三大原则:公共服务的规模经济、信息复杂性、激励相容。 10.不能脱离政府来谈经济,是理解中国经济的基本出发点。 11.成功的政策背后是成功的协商和妥协,而不是机械的命令与执行,所以理解利益冲突,理解协调和解决机制,是理解政策的基础。 12.所以土地真正的力量还不在“土地财政”,而在以土地为抵押而撬动的银行信贷与其他各路资金。“土地财政”一旦嫁接了资本市场,加上了杠杆,就成了“土地金融”,能像滚雪球般越滚越大,推动经济飞速扩张,也造就了地方政府越滚越多的债务,引发了一系列宏观经济问题。 13.大一新生刚从中学毕业,无忧无虑,爱思考“为什么”;大四毕业生和研究生则要走向社会,扛起工作和生活的重担,普遍焦虑,好琢磨“怎么办”。 14.房价连着地价,地价连着财政,财政连着基础设施投资,于是经济增长、地方财政、银行、房地产之间就形成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复杂关系。 15.地价要靠房价拉动,但房价要由老百姓买单,按揭要靠买房者的收入来还。所以土地的资本化,实质是个人收入的资本化。 16.房地产常被称作“经济周期之母”,根源就在于其内在的供需矛盾:一方面,银行可以通过按揭创造几乎无限的新购买力;而另一方面,不可再生的城市土地供给却有限。这对矛盾常常会导致资产泡沫与破裂的周期循环,是金融和房地产不稳定的核心矛盾。 17.银行可以卖给老百姓一个理财产品,利息5%,再把筹来的钱委托给信托公司,让信托公司把钱借给房企。在这笔“银信合作”业务中,发行的理财产品不算银行储蓄,委托给信托公司的投资不算银行贷款,所以这笔“表外业务”就绕开了对银行的监管,是一种“影子银行”业务。 18.理解了各类债务的成因之后,也就不难理解遏制新增债务的一些基本原则:限制房价上涨,限制“土地财政”和“土地金融”,限制政府担保和国有企业过度借贷,等等。 19.在经济学家理解最透、共识最大的问题上,他们对政策的影响力最小;在经济学家理解最浅、分歧最大的问题上,他们对政策的影响力最大。 20.经济发展的核心原则,就是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使用效率,尽量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实现这一目标要依靠竞争。 置身事内,躬身入局。要想说清楚一件事,就必须亲自做一遍。很显然,作者做到了这一点。中国这几十年经济发展非常迅速,这是有目共睹的。但其中的逻辑并不是某个单一方面就能说清楚的,作者通过大量调研与阅读,尝试着对一些现象做了分析。政府在这其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深度参与经济建设,这也是当时形式下的抉择,摸着石头过河,我们闯出来一条不一样的路。可未来要持续良好发展,就必须转型,别人的经验,曾经自己成功的经验可能都不适用了,必须用发展的眼光,实事求是的态度来面对新问题。以人为本,分清什么是目的,什么是手段,才能赢得未来。 书中有很多非常精彩的分析和论述,比如分析现在面临的经济问题时作者说:就是当年为了解决当时面临的问题而采取的措施可能就是今天面对更大问题的原因,可当时也有当时的道理,或者不得已而为之。现在的因可能是当时的果,如果当时不这样做,损失也许更大。这种新视角让人耳目一新,很多结论其实很多人说,可没有作者分析的这么透彻,明白。 五星推荐,值得一读。

  • 陆游传
    谜璐
    推荐

    社会进程本是整体,密不可分。所谓经济,不过是研究者从这洪流中人工提炼出的部分事实。何谓经济,本身已然是种抽象,而之后大脑还须经过若干抽象,方能复刻现实。没有什么事是纯粹经济的,其他维度永远存在,且往往更为重要。 我们都置身事内……

  • 陆游传
    李骥
    推荐

    作为给不懂的人做个科普还行,但作为专业书籍还差很多,观点需要推敲不说,关键是很多论述也不准确,浅尝辄止的感觉。 不看也罢。

  • 陆游传
    Bucolica
    推荐

    曾经有说,每个专业都该开设“大学语文”,现在觉得,每个专业也该读读“置身事内”。万万没想到,吸引我新年一口气读完,是这部专业外的“科普读物”。 雾里看花 水中望月 你能分辨这变幻莫测的世界 涛走云飞 花开花谢 你能把握这摇曳多姿的季节 …… “我是个经济学家,基于专业训练的朴素信念也有一个:生活过得好一点,比大多数宏伟更宏伟。”小哥哥温暖结语。

  • 陆游传
    来自其他地区
    推荐

    如果对国内经济现象感兴趣,这是一本可以反复读的书,很多点专业性强,没读太懂,需要慢慢消化。书中更多的是讲述过去,分析现象,提出问题,至于未来何去何从,且看智慧的中国人民吧!

  • 陆游传
    Spadger
    推荐

    说来惭愧,今天晚上还要补考,结果临考前还在抓紧时间看这本书,原因很简单,就是本书内容的思想颇具深度,道理逻辑朴实浅显,厘清了中国这么大一个国家的运行机制与现实存在问题。虽然是讲大国经济,但又觉得和自己紧密相关。 对于本书的内容,我又想到了赵燕菁老师做的那个比喻:一个国家其实也就相当于一个企业,前期工作就是抓大投资,扩大生产;而后面要做的就是认真经营,赚取收益。 所以从本书来讲,首先作者讲了中国的行政系统,它的格局是一种什么样的格局,其演进过程又是如何进行的,这其中比较关键的就是中央在实行分税制改革后,税收大多向中央供给,而地方政府就存在资金不足的问题,这就自然驱使了地方政府想尽办法去寻找生财之路,以维持地方经济的有效运转。而之后在法律层面上确定了我国的土地权属后,自然而然就衍生出了“土地财政”这一方式,而在这种方式之下,中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大步推进,仅几十年时间就完成了其他国家几百年要走的路。而这也是前期的投资之路,虽然说我国的经济因为过量的投资而结构不均衡,但这些投资对于国家发展来讲是必不可少的。 在前期的过量投资之下,中国完成了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丰富了各种工业门类,发展出了先进的科学技术,这些是我们有目共睹的。但与此同时,我们因为投资而大量借债,让我国的经济出现了系统性风险,另外由于我国体量巨大,前期投资出来这么大的产能,让全世界各个国家都难以消纳,因此各国开始抵制中国,贸易保护主义大行其道,中国的出口遭到严重打击。所以,从GDP的三驾马车来分析的话,就是投资不能再加大了,这只会让资金空转,效率降低;而出口又逐渐减弱;所以以后,中国的GDP增长只能由消费作为主要力量来拉动。 但反观我们自己,其实中国的消费能力一直没有放开,除了我们国人开然的储蓄意识,还因为我们的收入一直来讲都处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不足以有太大的消费意愿。而这里的收入低其实也是一个相对水平,所谓的收入低,是指在除开买房,结婚,子女教育,父母医疗养老等硬性消费后,自己能够支配的资金实在有限。所以在未来,中国政府除了要提高公民收入水平以外,还应当做好社会福利制度建设,将这些“家庭硬消费”的成本降低,我们才能有更好的消费能力来消纳中国如此庞大的生产能力,所以前期的投资,才能顺利转变为政府收入。 如此一分析,什么叫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双循环”、“共同富裕”、“服务型政府”就显得清晰明了了。世界发展的下半场,我对中国充满信心。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