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纯美典藏版

道德经:纯美典藏版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道德经:纯美典藏版
    Grace
    推荐

    相爱的伴侣绝不会有意识地伤害彼此。他们会监督自己,严格控制所有可能熄灭亲密情感的星星之火:世仇、暴力、嘲弄、讽刺、讥笑、侮辱、谎言、竞争、惩罚和羞愧等。 伤害有时极其细微,难以觉察。比如讽刺、嘲笑、调侃、“开玩笑”或持续批评,一开始,感觉不太像伤害,更像是一种背景噪声。

  • 道德经:纯美典藏版
    锋子
    推荐

    开始觉得翻译很差,正念??什么鬼,我正你一脸,后来觉得不能草草评判,仔细看,发现还不错。不喜欢这个正念的翻译,很让人迷惑,虽然扯到一些佛教理念。先给个4星,后面再看看。 伴侣的爱不仅能让我们当下得到满足,其所激起的涟漪也能回到过去,为我们修复需要没得到满足的过去;爱的涟漪还能向未来扩散,促使我们的内心发生变化。于是我们有了一番领悟:“现在我不必要这么多,现在我不必如此过多地怪罪父母,现在我可以坦然地接受爱,不会一再索求。我能拥有的,这已经够了。”只有达到这种境界,我们在人生的旅程中才能亲密地与人相爱。

  • 道德经:纯美典藏版
    无脑小妖怪
    推荐

    大大超出预期的一本书哦,亲密关系,其实可以被理解为,所有我们觉得重要的关系。 引用书开头的那句话:只有爱怎么行,除非还要有智慧,方能爱的舒心,而看书and在日常生活中磨练,就是得到智慧的关键。 每个人对爱或许理解期待都不太一样,但是本质上,爱就是:关注,接纳,喜爱,包容。 第一段的核心就是在引导我们了解自己在亲密关系中需求的来源,理解来源后,分清现实:亲密关系不能满足我们所有的需要,伴侣和自己是两座独立的山,我们应该关注的是两座山之间的峡谷,而要构成美妙的峡谷,从对方身上得到的风景应该控制在25%左右,伴侣不是你的的全部,你和你们之间的山谷才是人生的重要功课。 这这个章节,最让人获益and值得反思的就是去思考控制和设限的区别,我们可以给伴侣设限,设限是为了让双方可以大胆做自己。要杜绝控制伴侣,让伴侣按照自己的心愿行事。 下面一章向我们展示了一些挑选伴侣的原则,其实个人一直认同:我们其实喜欢的是一类人,不是一个人,正常的择偶标准不应该局限于一些表面的条条框框,真正的合适才重要。当然,合适的意思就是:这个人有能力,也愿意付出和接受真爱,愿意一起处理感情问题,愿意信守承诺。 每个人的热恋各自不同,作者的标准也比较空泛,所以我就不打算写在自己的读后感里了。 重点要谈论一下冲突这个章节,在传奇的故事里,英雄总是堕入黑暗之后才能开悟和重生。一段成熟的感情,不只是停留在卿卿我我,而是成熟的承诺,可以直接面对我们的顾虑和问题。我们要有合作精神,为了彼此身心健康而合作,而不是只为了提升自己的地位而战。 在解决冲突的时候,应该注意经验。对经验进行处理和加工,意味着我们对它有清醒的认知。如果不注重经验,我们的生活就是一串流水账,一个事件接另一个事件。 处理事情的三个步骤:说出你看到的情形,表达你的当时和现在的感受,寻找解决办法。 亲密关系中,要学会克服恐惧,放下自我,消除自我特权。

  • 道德经:纯美典藏版
    念及他名
    推荐

    我总是自认为自己的生活没有任何改变,改变的是他人的生活以及他们与我相处的方式,事实上,成年以后,所有人都在改变。 在我埋怨我的亲人、我的爱人、我的朋友没有时间关注我的同时,我忽略了他们需要我的关心,理解与支持。 在学着去理解至亲的同时,不要花费过多的时间去为人际关系焦虑,世间人来人往,一辈子很长,需要交多一些朋友,才能感受到变化无穷的美妙之处。 自省,清醒时做事,糊涂时读书,大怒时睡觉,独处时思考。

  • 道德经:纯美典藏版
    ٩(˃̶͈̀௰˂̶͈́)و sissi🐨
    推荐

    ⭐⭐ 充满了似是而非的阐述。只要书里出现了佛陀和灵修类的内容,那大概率就是本水货。

  • 道德经:纯美典藏版
    陆上
    推荐

    超出预期的一本书,后面明显的加快了阅读的速度。“妈妈打我时心里也会难受。她只是克制不了冲动,才把她自己内心深处的羞愧和悲痛发泄在我身上。当我哀悼时,我并未原谅她的行为,但我的确注意到自己对她身陷痛苦感到怜悯”。书中强调以正念来面对、处理和解决问题,不要逃避。诚实的哀悼过去的伤害。正念包括关注,接纳,欣赏,喜爱和包容五个方面。信任是一切关系的基础,而宽恕和慈悲可以让自己放下执念,消除妄念,内心变得宽大,更可以超越自我。尼采说过,“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我们的快乐在于我们仍然能爱,首先要爱自己,健康的爱能让我们正视自己的内心,温和的寻求和解和转变。让生命在自己的内心中找到位置。非常好的一本书,值得看。20210121

  • 道德经:纯美典藏版
    李岱
    推荐

    这本书让我重新认识自己的内心,同时认识内心中那"调皮孩子"的真面目,我用"关注、接纳、欣赏、喜受"(也就是5A)去与他相处与和解! 这本书让我学会与过去的失败、苦难和所有不如意和解,与过去的自己和解,与这世界和解! 感恩刘老师,感恩文字,感恩遇见!!

  • 道德经:纯美典藏版
    Miss Zheng
    推荐

    我审视自己以及我的生活,无惧于我所看到的,也无惧于发现自己必须努力的地方。我不带责难、怪罪或羞愧地审视自己,但对给别人造成的任何伤害我都有责任感,要做出补偿。我接受自己真实的样子,并不执着于修复、改变或者控制我的天生倾向和特性。我放下对结果的任何执着,无论是我人生中目前正在发生的事件,还是将来要发生的事件。我容许自己遵从内心深处的需要和愿望来生活。我爱自己真实的样子,会照顾好自己。我关注自己的身体,聆听它告诉我的自身信息,感受环境带给我的苦与乐。我无所恐惧,也没有热望。我与人分享我收到的礼物。愿我的努力、天赋和修持为众生带来幸福。

  • 道德经:纯美典藏版
    一笑百泰
    推荐

    为什么要哀悼从未拥有过的爱呢?因为我们本能地觉得良好的养育中蕴含5A,而我们的生活缺乏5A。我们为丧失这与生俱来的权利而哀悼。

  • 道德经:纯美典藏版
    #进步哥在学习
    推荐

    ## 译序 一趟爱的英雄之旅 爱情与亲密关系的重点并不是要寻找一位理想的伴侣,而是要让自己成为更有爱心和真实的人。 思想的光芒永不过时,真爱的慈悲横亘古今。 翻译的过程何尝不是一趟英雄之旅,我内心的那个受到惊吓的小孩最终得到了内在父母的关爱,变得成熟而无惧,抱持一切而不执着。 ## 前言 爱的灵性修持 正念是一种古老的冥想方法,能帮助我们放下恐惧、自以为是的心态和对控制的执着,放下我们的期望和特权感,放下对别人的评判。 潜藏在日常领域里的喜悦、友谊及平静的财富 ## 导言 爱,让一切变得可能 仅有爱怎么够,除非还有智慧,方能爱得舒心。——约翰·萨克林爵士 当我们感受到关注(attention)、接纳(acceptance)、欣赏(appreciation)、喜爱(affection)和包容(allowing),自由地追求内心深处的需要和愿望时,我们就感受到了爱。 5A并不是主观努力的结果,而是从我们接受的爱当中自然满溢而出的。我们不必刻意尝试,只需留意对所爱之人的关注、欣赏等即可 是通过正念警醒地见证现实,不要有评判、执着、恐惧、期盼、戒备、偏见及控制欲。 心理学的工具主要用于克服个人及童年的难题,力图识别、面对、处理和解决这些问题,让你改变和成长。灵性的工具则用于放下自我、增强正念、培养慈悲的胸怀。 简言之,我们既要起身前行,又要安坐停留。人生旅程若没有冥思和静默,我们很容易沦为自我设限和外向冲动的激进行动派;而一味冥想修持,却意识不到自己也在路上,我们则很容易沦为只看重内省的虚无主义者。 我们心中的爱一辈子也不会枯竭。 我在书中介绍功课和修持的目的并不是让你们一起生活得更顺利,而是要帮助你们以幽默、轻松和豁达的心态理解人生不可避免的崎岖与坎坷。 ● 我要怎样做才能找到我一直渴望的幸福? ● 我感受到的爱是否如我一直期待的那样? ● 我要怎样做才能放下过去? ● 我能学会保卫自己的人际界限,坚决要求别人尊重界限,同时也尊重别人的界限吗? ● 我能放下控制欲吗? ● 我敢全心全意去爱吗? ### 第一章 一切是怎么开始的 人都是轻浮的。——莎士比亚《无事生非》(Much Ado about Nothing) 在关注(attention)、接纳(acceptance)、欣赏(appreciation)、喜爱(affection)及包容(allowing)的情感需要上得到充分的满足,这五个方面就是5A。 人际关系与此类似,可能看起来很成功,但未必包含真正的亲密或承诺。在这种关系下,如果还结婚生子,就真的会出现问题了 练习与人交往,学会娴熟地交往,都需要投入精力,这是我们的责任 我们要相信,在这广阔而又残酷的世界的某个角落,总会有人对我们独特的存在做出回应,热情地与我们共鸣。尽管对此我们不能强求,但可以保持开放的心态静待他的到来。 现在我不必要这么多,现在我不必如此过多地怪罪父母,现在我可以坦然地接受爱,不会一再索求。我能拥有的,这已经够了。 爱我们的人理解我们,让我们感受到关注、接纳、欣赏、喜爱和包容,给我们留出空间,做真实的自己。 如果我们能活出个人爱的能力,我们便达到了圆满。如果我们能在每个独特而卓越的方面展现内心的爱,我们的灵性修持便臻于完美。 冥想不是忘记自我的手段,而是利用自我去观照和驯服自我外相的方法。 心智健全的人并不完美,但可以不断地朝着完美努力;他也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不断地修炼进步。保持心智的健全需要自律、努力与耐心,这也是人生之所以是旅程,且必然是英雄之旅的原因。 讽刺的是,驻足于真实的情境反而能让我们放下,逃避反而导致执着。在人性矛盾困扰的山谷里,失去与放下才会让我们有所得,并继续前行。 我们只是与“那个真实的他”相处,留心但不评判。伴侣的所作所为我们都视为信息来接受,不必苛责或怪罪。这样做,我们就为每件事都保留了一定的空间,而不是用自己的信念、恐惧和评判来捆绑。这种正念的存在让我们摆脱了束缚,不一定非要认同伴侣的行动。健康的关系里,这种宽以待人的情况会越来越多。 正如创巴仁波切所说:“经受它,顺从它,体验它……那么最强大的能量将彻底为你所用,而不会把你征服,因为一旦你不做任何抵抗,任何力量都不能控制你。” 成长不是把需要抛诸脑后,而是要获得别人的支持:他们能回应我们的需要,给予适合年纪的慷慨反应。 人一生都需要食物的滋养,同样,心理健全的人一生都需要5A的支持:关注、接纳、欣赏、喜爱及包容。 有时,如此短暂的正念(用心的)之爱就能让持续一生的需要得到满足。不过,某些时刻我们仍需要人的拥抱。 这一发展成就就是客体恒常性(object constancy)的延展,借此我们能放手让他人离开,但仍然相信他爱我们,随时能回到我们身边。 养育的三个阶段非常类似于成人关系的三个阶段:浪漫爱情中的亲近、关系冲突中的疏远、承诺中的重聚。 在健康的亲密关系中,我们从伴侣身上所寻求的关爱不会超过25%,剩下的我们学会从自己身上寻找。 亲临过受伤的感觉,才可能拥有健康的关系 我们的高级能量、最为珍惜的敏感性的心理品格以及彼此的关爱,都源自早期的爱与映照,而非来自生物性的驱力。 同一性不可能在孤立中得到成长,因为我们天生就是要与人交往的动物。“只有在别人拥抱的臂弯里,我们才能第一次说出‘我是……’或者才敢冒险这样说。”英国精神科医生温尼科特如是说。 这是我的问题吗?因为害怕对父母的欲求得不到满足而感到伤心,所以我就向伴侣、陌生人和无辜的外人索取?因为我把所有的精力都花在向其他人寻找这种满足上,所以无法在自己身上找到满足? 真实的情形更像是两个小孩互相拉扯着对方的衣袖,齐声叫唤:“来看看我小时候的遭遇!让它停止吧,帮我把它变得更好些!”实际上,我们是在求助一位无辜的局外人来修复人际问题,而他对此一无所知,也无能为力。人际来往所投入的所有精力和时间会干扰我们第一部分的功课:修复我们自己的生活。 我们会发现,自己想要的伴侣是能在世间一起同行的人,而不是我们希望改变既定事实或帮助我们逃避现实的人。我们顺服于人无法全然得到满足的事实,同时,要尽可能地追求满足的机会,在两者之间找到满意的平衡。 只要你执着于从外部世界索取,你就得不到满足,因为你的某一部分,你自己仍没有完全拥有……如果你认为只有在其他人做了什么之后,你才能拥有(你自己的)这一部分,你又怎么能得到满足和圆满?如果满足是有条件的,它就不完全是你自己的。 5A:关注、接纳、欣赏、喜爱及包容 5A并不是可有可无的附属品,而是健康的独特自我组成部分:别人的关注能带来自尊,接纳让我们觉得自己本质上是个好人,欣赏带来自我价值感,喜爱让我们觉得自己讨人喜欢,包容能让我们自由地追求自己内心最深刻的需要、价值和愿望。 关注意味着聚焦,敏锐地体察另一个人的需要与情感。 如果有人总是盯着你的一举一动,即使他是想保护你,这也不是关注,而是冒犯和监视。真正有爱心的关注带给你的感觉是:有人注意你,但不是监视你。过度保护是对你能力的否定,因而也否定了你。真正的关注,你时刻都能感受得到,而不只是在你出现问题时。 敏锐地觉察对方的行动是由于强迫服从还是真心赞同?如果我们先入为主地认定某些情感的是与非,就无法适应别人,与别人和谐相处。要与别人保持合拍,我们要对所有的情感、情绪和内心状态保持中立,以正念无畏地敞开心扉。唯有如此纯粹地关注,我们才能看穿虚张声势背后的懦弱和畏惧,麻木不仁背后的惊涛骇浪。如此,关注才能转变为慈悲。 真实的你有很多潜能,而不是一系列特质的叠加,只有当你总能在别人心中成长而不是龟缩其中时,才能与其建立亲密关系。 关注你的人会聆听和注意你,而接纳你的人则会真诚地认可你的价值,不会把你与兄弟姐妹比较,信任你、鼓舞你、理解你、完全认可你,因为你是独一无二的。接纳你的人友善地支持你选择的道路,不管这条路多么艰辛;友善地认可你的情感,不管这情感多么令人不安;友善地体谅你的缺点,不管这缺点多么令人恼怒。你的一切不仅得到包容,而且受到鼓舞和珍视。你就是纯粹的你,这就足够了 伴侣不会读心术,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告诉伴侣,我们期望的爱是什么样子的。如果我们必须教伴侣如何爱我们,那么我们也必须学习如何爱伴侣。了解了这一点之后,我们就会明白,爱并不只是温情脉脉的浪漫,而是一种清醒的选择,以独特且往往具有挑战性的方式付出与得到。 亲密关系指向的是活生生的存在,而非单纯的肉体接触或者海誓山盟。 喜爱指的是身体和情感层面上的亲近。身体上的喜爱包括各种触碰,从拥抱到性行为。喜爱也是情感的一种品质,它包括和善、体贴、周到、玩乐以及浪漫表现,比如送花或记得特殊的纪念日,喜爱是真正喜欢某个人的真情流露。 真爱不是天注定的,而是由爱人为你特别地度身定做的。放弃真爱你的人的痛苦部分在于,你会失去这种特别的爱。 即使你不做任何改变,也会有人爱你。如果有人始终无条件地爱着你,并且大部分时间真正喜欢你,喜爱的需要就得到了满足。这种爱和喜欢会表现在言语与肢体行动上,赐予你个人的力量,正如弗洛伊德所说:“母亲的爱能让孩子变成世界的征服者。” 儿时如果没有健康的包容,我们就可能选择有控制欲的伴侣,并对自己说“我不得不这样或那样做”。我们不会注意别人操控我们的企图。我们还会被看起来良好的关系欺骗,这种关系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要求和期望。 真正的包容意味着放手让人前行。包容就是当有人需要更多空间或者想离开我们时,我们能靠边站。这是包容之爱中的勇气。 爱一旦成为关系或家庭的生命力,每位成员都能成为完整的自己。这就能取代控制,控制只会导致虚假的自我。 自由与自信之间有着某种联系:如果你不能表达自己最深切的需要和愿望,你就会失去对其正当性以及对自己判断的信心。为了生存,你会寻找并遵循某些规则,因而隐藏你心中真正的欲望。因此你的人生目标是取悦别人,而不是肯定自己。 ● 恐惧或担心某一情境或某个人:“我视你为威胁或者害怕你不喜欢我,于是小心戒备。” ● 渴望此刻或此人满足我的需求或者期望,给予我必要的情感支持,或实现我的愿望:“我企图从这里或你身上获得些什么。” ● 评判的形式很多,如崇拜、批评、幽默、说教、正面或负面偏见、责难、贴标签、赞扬或怪罪等:“我对你或者这件事有意见。” ● 控制发生在我们将自己的意见或计划强加于人时:“我执着于得到某个特定的结果,千方百计地想吸引、说服和改变你。” ● 幻觉颠覆现实,可能表现为否定、投射、幻想、希望、理想化、贬低或愿望:“我对你或此事有另一幅心理图画或另一种看法,它掩盖了你的本貌。”(人生最重要的幻觉是分离的幻觉。) 有些事情你就是无法理解,请坦然接受。 毕竟,灵魂伴侣指的是那些能在灵性道路上携手同行的人。冥想时一起打坐,对亲密关系的促进,就如性爱中彼此的拥抱那般强大,因为正念是最好的沟通工具,也是处理关系问题的最佳方法。所以,静坐不只是灵修,也是关系的修炼。 但是请你只做自己的功课,不要企图为伴侣制订改变计划,甚至不要评判他该做什么或该说什么。 “我会平静地与这一困境共处,看看它能带给我什么。我发现这样做似乎变得更坚强。” 放下自我的一种方法是,请伴侣描述你让他不安的事情,此时请注意:你是否对他的话语进行了评判,是否想控制他的反应,是否对他感到害怕,是否想教训他一顿,等等。要承认这每一种反应都是自我的干扰,并继续敞开胸襟倾听。伴侣说完后,告诉他哪些干扰打断了你对他遭遇的专心倾听,并承认这是自我作祟,承诺在以后的交谈中会留意。 ➢ 我现在非常关注你。➢ 我接纳此刻真实的你。➢ 我包容你做自己。➢ 我欣赏你的过去与现在。➢ 我真的喜爱你,无论如何此心不变。 聚焦于他人的需要,能让我们不再害怕他们。需要源自内心,也要用心聆听。用心聆听就是不带恐惧、评判、批评、说教、抵触或投射地倾听对方的需要,这才是成功的沟通,它是正念的结果。 即使有人真的爱你,但你却感受不到他的爱,这是因为他表达爱的方式你无法理解。这就像听外语,不懂的人还以为那是胡言乱语呢。这就需要翻译:成人亲密感情的挑战也在于,要拓展我们原来对爱的看法,以容纳伴侣独特的爱。 爱对于我是什么感受?谁能带给我这种感觉?伴侣能带给我身体共鸣的爱吗?生命里第一次让我感受到爱的人是谁?我是否充分地感谢过他?我能告诉伴侣,爱对于我是什么感受吗?我能问他同样的问题吗?有了这些了解,我能做些什么?我给出的爱是幼稚的爱、父母的爱抑或成熟的爱?我所追求的爱又是这三种爱的哪一种?当我们感觉弱小无助或者没人爱时,就可能寻找爱的证据。我们找到的证据越多,伴侣就越感受到威胁、考验和机警。我又是处在上述的何种状态呢? “我明白你的痛苦,请告诉我现在我能为你做些什么。”“此刻我想支持你,请告诉我做什么对你最好?”“无论如何我都随叫随到,这次我怎样才能最好地照顾你?”“如果你不知道现在需要什么,我可以就在这里陪伴你。” ● 我感觉到与所有人及大自然的和谐统一,我注意到他们的苦与乐,我决定与他们保持更多、更密切的联系。● 我接受既定的事实,无论好与坏。我坦然接受无法改变的事情,相信它在我人生的道路上对我有用。● 我对已发生的一切都心存感恩,对即将到来的一切都乐意接受,我对得到的一切都表示感激。● 我的爱表现在我的每缕思绪、每个词语和行动上。● 我珍视生存的权利,一定要活出最深切的需要、愿望和价值。我也尊重他人的这一权利。 ### 第二章 爱,以及需要的不被满足 个人总希望别人肯定他的存在……秘密而害羞地等待着别人的肯定,这种肯定能让个体做回自己,但只能以一对一的方式传递给他。正是经由这一对一的传导,自我存在(self-being)这天赐之粮方能传递。 有时,我们做出了人生抉择,却没有任何人以接纳来映照我们。那么,为了我们的心理和精神健康,我们要么寻找支持系统以获得映照,要么在找不到支持时独自承受,相信自己。我能否站在月光里,感受月光的清辉,将月光当成大自然的映照,并在那一刻知足呢? 我们可能一辈子都为这种想法所困,窃以为所有人都非常脆弱,根本接受不了我们的情感。如果我们对映照绝望,对别人丧失信任,也会对亲密的人际交往绝望。亲密交往其实就是彼此的映照。 寻求映照的健康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直接向我们信任的人请求映照:“你愿意听听我的遭遇吗?”“我对你倾诉时,请握住我的手好吗?”“你能理解我做的一切吗?”第二种是对以恩典形式出现的映照敞开心扉,这种映照是别人或宇宙自动赐予的礼物。是的,大自然也会映照我们,它此刻就在抱持我们。 内心健康的成人部分想从过去的伤害中康复,而内心健康的孩子部分却想重复过去,强迫性地重演过去,借此不断重申没有得到满足的需要。 在残酷的关系中,我们或许认为自己放不下,认为情况可能会好转。因而我们的力量会在两方面减弱:一方面认为自己无法摆脱伤害;另一方面执着于根本不可能的希望,指望伤害我们的人会改过自新。这些都是在对不幸和伤害习惯之后所学会的自我欺骗,正如莎士比亚所言:“我含泪握着害怕会失去的东西。” 对方不关爱我们,我们却仍要与其生活在一起;我们想要一块面包,而对方却连面包屑都不想给。 以正念相爱的伴侣绝不会有意识地伤害彼此。他们会监督自己,严格控制所有可能熄灭亲密情感的星星之火:世仇、暴力、嘲弄、讽刺、讥笑、侮辱、谎言、竞争、惩罚和羞愧等。 如果父母坦率地与我们分享他们的情感与恐惧,我们可能会变得多么坚强啊! 在健康的家庭里,总会有抗争以及必要时的援助,而不会有挫折感和对失败的羞愧。这就是我们的心灵消灭绝望的好方法。 人之所以产生孤独感,通常并非因为没有人招待我们,而是因为内在小孩在某方面感到被抛弃,却缺少成人自我的呵护。我们可能真的很孤独,总在错误的地方寻找同伴。如果内在孩子不能依赖内在父母,就会对其他事物或人(任何事情或人)产生依恋,将之视为内在父母的替代者。 治愈过去的功课并不是回忆过去的伤害并企图抚平,而是静静地承受它,进入其中,直到它开始改变、自行开解,承受才能寻找内心的爱,即我们个人最根本的真实存在。 这些落魄经历确认了人生旅程中一时无能为力和无所作为的正当性,且是有利于个体成长的人生阶段。 偶尔犯错,陷入无能为力的困境有利于我们放下自我和控制,真正的英雄对此是不排斥的。 所有物种的自我关爱能力都源于痛苦和分离。 我们无法忘却痛苦的过去,但也无须重新体验它。我们无法完全放下,但也无须紧紧抓住。 分裂(fragmentation)往往是我们从屈辱和伤害过渡到自信和慈爱必不可少的阶段。受伤的英雄之所以能拯救其他人,只是因为他们经历过分裂和复原。心灵的残垣断壁内,有着通往爱的道路。 爱的确是一趟始于孤单,经历亲近和对立,最后进入陪伴和承诺的人生旅程。 我有机会做真实的自己并与你相爱吗?这段感情能否提供安全区,让我被淹没的部分得以浮现?即使我向你显露自己所有最糟糕的特质和最乏味的情感,我仍能得到抱持和珍视吗? 问问伴侣以下问题:在成长过程中,我曾误入歧途,你能帮助我努力回到正轨吗?你会是我心目中的那个人吗——让我安心欢迎,重新唤醒我最初没有得到满足的需要,再次指引我努力的新方向?我能与你一起相互映照吗?有时,我会让你感受我自己都无法承受的事情吗?你能帮我辨别它并与我一起承受吗?你会让我感受你无法承受的事情吗?在所有这些方面,我们如何才能挑战自我并顺利克服?你映照了我的哪些情感?我映照你的又有哪些情感?我们彼此害怕对方什么情感? 成熟的人对伴侣满足自己需要的期望适中。需要的满足只有约25%来自伴侣,剩下的75%来自自己、家人、朋友、事业、爱好、灵性、宗教,甚至宠物(狗可是给予5A的专家呢)。 我能否如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所说:“当我不再需要你,我的朋友,我才会来到你身边。然后你会发现自己找到了宫殿而非救济院。” 跟自己约定,与伴侣间情感痛苦的日子不能超过30天,要直接向他述说自己的感受,或者寻求心理治疗。我计划忍受30天,还是15年? 你现在的恐惧感可以重新解读为那个小孩想引起你的注意。欢迎他,抱持他,向他保证他再也不会软弱无力;你将处理他的失落,为他的收获高兴。你会说:“这个成人的我会帮助小孩的我。我知道你为何仍然感受到那些恐惧,现在我会和你在一起。我有很多资源,你可以依靠我。我会以正念静坐伴随你/我的感受。”这一隐喻式的主动想象技巧消除了小孩低人一等的感觉,增强了他对他自己/你自己的信任。 为应对别人的敌意,自我有了防御之心,因而可以说防御之心源于爱的渴望受挫。 最后,当神经质自我的“撒手锏”(恐惧、贪婪、期待、评判、控制、依恋等)威胁我们的心灵时,就是正念修持的好时机。一边安静地坐着或者缓慢地踱步,一边思索每一次紧张的袭击,然后放下它,贴一个标签,诸如“只是想法而已”,或者给出肯定陈述,诸如“我放下对这困境的控制心,一切顺其自然”。之后将你个人的关注点扩展至宇宙的仁慈和圆满的爱:“愿众生都能离苦得乐。”如此我们的心就从小爱走向了大爱。 我的人生是否有过失落?我失落过,但已释怀。 我的人生是否得到过美妙的收获?我得到过,相信这宇宙将再赐给我。人生总是悲喜交加,祸福相依。世事无常,我能化解痛苦,享受快乐。 妈妈一直对我慈爱吗?爸爸总是对我体贴吗?不,在人类的交往中,我发现“始终如一”很少出现。既然如此,我绝不会期望任何人或任何事完全始终如一、完全令人愉悦或者完美无瑕。我对自己生存状态既定事实的适应让我成为心智健全的成人。如果我一辈子都顺风顺水,我还能有这种适应吗? ### 第三章 挑选伴侣 心智健全的人期待和渴望坦荡、体贴和无畏的伴侣,这样的伴侣能适应和抱持他的情感。这能让内心受惊的孩子放下过去的伤害,信任新的关系。 成人的承诺是深沉、真挚而长久的爱,需要双方不懈地努力保持一致,直面、处理和解决冲突,因而消除关系中的障碍 但正念的爱由承诺联结,而不是以依恋相缚。被人依恋会让我们束手缚脚,止步不前;而爱却相反,能让我们大胆前行,快乐成长。 亲密关系的基本目标是保证关系最大可能地维系下来,而住在同一屋檐下并不能保证这一点。 我们不必害怕有人会主宰自己的人生和心灵,我们能决定伴侣在自己心目中的重要性。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我们了解并尊重内心深处的需要、价值和愿望;二是找到认同和愿意陪伴我们的伴侣。所谓“成年人自由恋爱”(consenting adults)就说明了一切:两个心智真正成熟的人,心意相通,相敬如宾。 一旦我们成熟而审慎地选择恋爱对象,对象如果可望而不可即、不相互回应或者不愿敞开心扉处理情感问题,他就会变得毫无吸引力。只要我们爱惜自己,我们就不会看上那些不善待我们的人。 如果伴侣不能为我们(或与我们一起)终结过去的情感纠葛,我们必须学会自己结束它。 伴侣关系如果遭受重重障碍和冲突,他会与伴侣一起面对和解决,这是成熟的人在承诺的亲密关系中处理问题的方式。 承诺亲密关系一旦出现问题就认真解决,这是我们真心渴望亲密情感的唯一信号。只有这种承诺才能带来变化,而不是俊美的外貌、浮夸的辞藻。成熟的人了解自己的局限,直面它们,一有机会便力求突破。 信任和承诺的首要前提是说真话。有时候,我们不愿与伴侣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反应,因为我们察觉对方无法接受我们真实的一面。 因为性会带来温情,所以关系中的性问题可能会增加双方对亲密的恐惧。任何人只要害怕亲密承诺,一旦发觉恋情升温,自然而然地要进行性接触时,他就会转身逃离。这种逃离可能表现为分手或骚动(愤怒、不忠、成瘾行为,等等)。 向伴侣透露自己的渴望是一种信任,相信对方会理解、抱持和映照我们的渴望,认为这是正当诉求。 成熟的人的生活方式会保持适当的独处和共处的时间比例。比如,如果双方都只想用一半的时间共处,那么双方都需要培养其他爱好。 伴侣会关注你、回应你的需要吗?伴侣在努力提高自己吗?伴侣对你的爱理智(而非极其疯狂)吗?伴侣信守协议吗?伴侣会与你一起合作清除障碍吗?你们共处的大部分时间快乐吗?伴侣能接受你的优势、情感和自由吗?你能感受到那种特别属于你的爱吗?你能与伴侣同甘共苦吗? 无论是精神的友谊,还是真实的亲密,你都给不了我所需要的。所以,即使你能满足我的很多需要,我都必须放弃你,因为你给不了我最为需要的东西。” ### 第四章 热恋:亲密关系的第一阶段 亲密关系的玫瑰在热恋中长出花蕾,在冲突中长出荆棘,在承诺中深深扎根。我们要接受这爱的玫瑰,不但要接受它含苞的蓓蕾和绽放的花朵,也要接受它刺痛并打开我们心扉的荆棘。 我们的目标是享受这些变化并与变化一起成长,把变化当成个人转型的熔炉。如果伴侣不能一起顺应这些变化,那么亲密关系就会变成火坑而非熔炉。 在热恋期,两个自我(ego)在完美的爱情中遇见了两个理想自我;在冲突期,两个自我在爱情的冲突中彼此相遇;在承诺期,两位情侣在没有自我的爱情中交融。 在热恋时,我们既要当一个全然投入、无所拘束的参与者,又要做一个开心快乐、头脑清醒的见证者。 热恋真实却短暂。我们爱上的只是内心投射的自我,不是真实的另一个人。热恋不是“我与你”的关系,而只是“我与我”的关系。热恋时,对方的阴暗面还没有显现,我们只看到镜子里的一面,自我找到的理想自我。 爱情是清醒的情感联系,不是令人神魂颠倒的痴恋。 吸引和诱惑是自然发生的,但爱情需要我们用心参与,爱情是实现自我的一种独特方式,通过同时付出和得到来实现。爱是自我的重生。 真爱有着清醒的选择、理性的喜爱、完整的边界和透彻的领悟。 健康的亲密关系会走向相互依赖,而不健康的亲密关系则会导致单方面依赖或强势。 成瘾的爱还存在另一个问题:无论是获得接纳,还是被人抛弃,同样都会刺激人上瘾。 这点向我们指出了成瘾交往极其讽刺的一面:我们依附却因此无所依靠。第二个讽刺之处是,我们越依赖某个人给我们安全感,就越没有安全感。 通过成瘾,我们能发现童年的缺失、没有得到满足的需要、仍未痊愈的伤痛,还能发现我们真正有多么匮乏、孤苦和绝望。一旦我们看清自己真实的处境,我们就会变得非常谦卑。这是成瘾通往灵性觉醒的另一条道路,它有助于我们放下自我,摆脱以为自己可以控制情感、愿望和需要的思维惯性。 人性深刻的矛盾在于: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而且是向那些不能帮助我们的人求助;我们不顾一切而又徒劳无功地紧紧抓住那些根本不会满足我们需要的人。 当我的反应主要取决于你满足我需要的程度时,我可能觉得自己爱你并且会满怀激情地说出口。我可能说“我爱你”,但真正的意思是“我依赖你,这感觉很好”。 如果爱的索求变得不可自制或贪得无厌,这表示我们开始怀疑自己是否可爱。因此,我们往往需要对方一再地证明他的爱。从我们自己的角度看,这好像有点自恋,但从更慈悲的角度看,这表明我们有点自卑。确实,我们希望别人特别地对待我们,是为了补偿无爱的感觉。 如果你对某种东西总是觉得匮乏,那么你可能其实并不需要它。 任由想法浮现,却不为所动,这是放下成瘾的关键。 实际上,每次想到那个爱我或抛弃我的人,都是内心那个受伤且长不大的我在恳求关注,因为刚刚又遭到犹如过去父母(身体或者情感上)的遗弃,内心的那个我再次体验到最初的痛苦。对现在这个人的痴迷实际上是过去的我发出的紧急恳求。当前关系的剧痛可能向我展示了不友好的线索:早已断裂的家庭纽带。这个人只是触发了不时重现的旧时困境。” 处理成瘾问题不要满怀羞愧,反而要带着一种探究精神,弄清楚你的心智是如何陷入欲望陷阱的。这意味着,不要有评判、恐惧、怪罪、依恋、偏见或辩护等思维定式,即持有正念来寻找接纳自己的办法。 我完全活在当下,具有我所有的无条件关注、接纳、欣赏、喜爱和包容。我乐于放下评判、恐惧、控制和命令。愿这一做法能把我的爱布施给每个人。愿我更加敞开心扉迎接涌向我的爱。愿我用慈悲之心对待那些畏惧爱的人。愿众生都能找到这条通向爱的道路。” 亲密时刻的一些特征有:温暖、身体亲近、尊重的触碰、眼神接触、无条件无所保留地展现自己、脆弱性、开放、坦率、放松、幽默、喜气洋洋、没有压力与命令、全心全意、相处时毫不费力而不用周密计划、不用担心时间或日程、感觉对方只想与你在一起,以及最后一点,不涉及自我一丝一毫的思维惯性。在这种时刻,任何事情都是“心照不宣的”,可谓百无禁忌。 ### 第五章 冲突的洗礼 如果我们真正了解自己,就不会认为哪个人做的哪件事,全然不可思议或不可原谅。 成熟的人会从最好的状态走向最糟的状态,再回到中间的常态,如此重复多次。接受这一事实,就能解放我们的思想,不再过于狭隘地看待伴侣的行为,不再处处责难,甚至不再恐惧——这些都是放下自我的方法。 或者看另一个比喻,大自然需要打破固有的结构,以适应新的局势。这意味着人生必然会遭遇动荡不安甚至分崩离析,这是蜕变的前兆 爱的苛求最终会让我们变得更完整和更成熟。这是因为我们能与伴侣一起合作把事情变好,即使伴侣帮不上忙,我们也能培养自我关爱的力量。 达到这种境界的唯一方法是更加谦逊地爱。如果伴侣双方都只在乎公平地对待彼此,爱就不会产生,孤独也将延续。必须有人慷慨地先迈出第一步。 在亲密关系中,一方可能已做好准备,只要问题出现就马上处理。而另一方可能要等上一段时间,以便仔细思索如何应对。我们要尊重每个人独特的时间安排,伴侣如果没有如我们预期那样迅速地做出回应,也不要太介意。这就好比我们发出手机短信后对方回复的速度:回复的速度并不能反映对方尊重我们的程度,这完全是他的时间安排问题。某个人可能在收到短信后一分钟就回复了,另一个人则可能要等上一两天。这是个人行事的风格,与侮辱或尊重根本无关。 化解冲突包括两个步骤:清晰地表达客观事实,正如每个人体验的那样;行动要与感受一致(说到做不到就会有挫折感)。你的真实情况包括你对当前问题的感受,以及你的人格类型、阴暗面、需要与愿望、道德标准、人生目标、才能与天赋、局限性、家庭传承、个人历史和过去经历对你现在生活的影响。行动要与个人的真实情况保持一致,这意味着考虑到你的局限性,激发你运用天赋和才能的潜力,做出的选择要反映你的标准、价值与诚信。 一条警告:有些冲突怎么面对或处理都无法解决,唯有时间和上天的恩典才能化解。 亲密感越加深越能唤起过去的记忆,这是因为过去与现在都给我们提供了机会,来获得我们一直渴望的爱:关注、接纳、欣赏、喜爱、包容,以及做真实自我的勇气。 而女人则认为直面冲突可能意味着:不停地交谈直到我们知道自己在谈论什么。这就要不停地围绕问题,不是为了逃避问题而是要给予问题足够的注意。处理意味着感受现在和过去的问题,还意味着让自己的情感得到对方的倾听和领会。至于解决,只要她们觉得有人倾听和关心自己,用爱来映照自己,冲突便迎刃而解了。因而,问题解决对于女人可能是最不重要的,情感得到映照才最为重要。 简言之,性格类型是客观事实,不是人格缺陷。 处理事情有简单的三步可供参考:说出你看到的情形,表达你当时及现在的感受,寻找尚待解决和跟进的事项。每天都按这三个步骤行动,问题会越来越少,压力会越来越轻。 ### 第六章 从恐惧中学习 我们真正害怕的是交往中确知的危险:背叛、伤害、挑战、揭露、吞没和抛弃。尤其是最后两种危险最可怕。 害怕吞没,也就是害怕某个人在身体或情感上与自己太过亲近,因而感到窒息或失去自由。这相当于关注或喜爱太多,而接纳和包容却不足 恐惧是以身体而非智力的形式记忆和保持的,所以它们往往不受日常意志力的影响;它们似乎是真实刺激引起的自动反应。 因为一旦我们明白,“无力去爱”的自我怀疑并非真的是无法克服的障碍、缺点或自私,而只是一种习得的习惯,可以改变,我们就会对自己心生慈悲。 只有在彻底被抛弃和孤单的状况下,我们才能感受到自己本性的助力……孩子的成长是为了迈向独立,这需要他从起点离开才行,所以被抛弃是必不可少的现实状况。 一旦我们明白,我们的痛苦实际上与伴侣无关,与他抛弃我们也无关,就踏入了一条存在已久的心理幽径,它一直在等待我们的关注,要求我们做自己的功课。因而,伴侣的背叛将成为我们自己真正成长的跳板。 记住亲密关系的意义在于诚实和幸福,而不是忍受痛苦。 失望是一种丧失,是希望的破灭。实际上,失望是我们执着或依赖的幻觉的破灭。唯一会失去的东西终究还是幻觉。 随着我们长大成人,看清现实,对他人完美无缺或完全信赖的投射会崩塌。 失望是她迈向成熟必不可少的一步,也就是说,与他人仍然相互扶持的同时照顾好自己。 失望就是“幻想破灭”,或者说抛开幻觉、投射和期望,只剩下正念。对于令我失望的人,我可以说:“谢谢你让我摆脱另一个幻觉。” 在最能赐予伴侣力量的亲密关系里,每位伴侣都能将对方提升至更高级的生存状态。 我让自己感受这种恐惧。我现在拥抱它,放它过去,勇敢对付它。我把恐惧与力量都拥入怀里。当这样做时,我对别人感到更加慈悲。当我面对恐惧,承受它、放下它时,愿我的助力与我同在。愿我爱的所有人以及所有受苦的人都能面对他们的恐惧并摆脱它。我愿意投入宇宙的爱意。我已经在这宇宙的怀抱里安憩,直到永远。 假装你不害怕。倘若你害怕抛弃,冒险让对方离开你,离开时间比你能忍受的多一分钟就好。冒险让你黏着他的时间,比你认为必需的时间少一分钟就好。如果你害怕吞没,让对方接近你,距离比你所能忍受的近一寸就好。让自己离开对方,时间比你认为必需的时间少一分钟就好。按照这些方法做,你就能轻松应对你的痛苦,这是我们经常忽视的疗愈方法,因为我们把事情看得太严重。 确切地说,我们害怕的是我们太过亲近时所带来的感受。所以,我们真正害怕的是我们自己。 ### 第七章 放下自我 你是否甘于被人忽略、遗忘和抹杀,变得微不足道?如果不是,你永远无法真正改变。 健康的自我能包容人性的矛盾:同一个人可能好坏掺杂,既亲密又疏远,既忠诚又背叛,既公正又偏私,既有礼又粗鲁,既满足又贪婪。健康的自我能容忍所有已经发生的人类行为,不论多么没有吸引力,仍然能去爱。 一旦自我不再强求壮大自己的力量,能够放下执念,自信地把自己交给自行展开的人生,这顽强的自我也就欢喜地解放了。矛盾的是,越能放下自我,意味着越有能力掌控发生的事情。 在有条件的、以自我为中心的爱里,我们只爱符合我们各种要求的人。而在无条件的爱里,我们慷慨地付出5A,创造爱的能力。 当自我退居一旁时,亲密关系在灵性和情欲上都更加繁盛。 傲慢的自我抗拒亲密的爱,因为它使我们总是保全面子。膨胀的自我要维护的“面子”(F.A.C.E.)——恐惧(fear)、执着(attachment)、控制(control),以及应有的权利(entitlement),这些都是亲密情感最凶恶的敌人 无条件的爱是不带自我附加条件(F.A.C.E.)的真爱,这种爱没有恐惧。当我们能无条件地爱时,依恋会转变为健康、忠诚和理性的亲密联系。我们建立和维持人际联系,却不会有占有欲,也不会任由对方控制自己。不会企图控制伴侣,相反,我们尊重他的界限,赢得他的尊重。应有的权利感让位于自我关爱的决断,优雅地接受这一事实:我们并非总能得偿所愿。这一令人钦佩的品质不仅能赢得他人的尊重,也能带来自尊。 要改造自卑的自我,就必须树立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合作技能。挑战在于如何一直保持坚定的立场,同时仍保持人际接触。这是迈向成熟的心理功课,也是走向亲密的先决条件。 认可自己的力量,受害者就能改变。做出独立的决策,追随者就能改变。承担起职责,自责者就能改变。学会欣赏自己,接纳别人对自己的欣赏,认为自己无价值和无足轻重的人都能改变。 要停止自责,你得在承认为自己的行为担责的同时也体察当时你如此行动的初衷。 自卑的自我假装谦逊,膨胀的自我假装自重、自豪和荣耀。只有健康的自我才能展现真正的自尊,并通过给予他人5A表现无条件的爱。 要摆脱神经质的自我,就得在根本上接受现状,不把自己视为既定现实的受害者或者对手,而是以成人的姿态诚实地面对它们。所谓既定的现实包括:世事无常、人生并不总是公平的、成长要付出痛苦的代价、计划赶不上变化、人们并不总是忠诚或可爱。接受现状意味着首先要承认我们面对现实的脆弱性。放下自己能逃脱现实的特权感,也就做好了爱的准备。 以接纳的姿态面对人生的各种境遇,能让我们泰然自若地度过任何危机,这种镇静的姿态就是正念。 成为成熟的人就意味着要努力反省自己的行为、想法和动机受自我影响的程度有多深。 我审视自己以及我的生活,无惧于我所看到的,也无惧于发现自己必须努力的地方。我不带责难、怪罪或羞愧地审视自己,但对给别人造成的任何伤害我都有责任感,要做出补偿。我接受自己真实的样子,并不执着于修复、改变或者控制我的天生倾向和特性。我放下对结果的任何执着,无论是我人生中目前正在发生的事件,还是将来要发生的事件。我容许自己遵从内心深处的需要和愿望来生活。我爱自己真实的样子,会照顾好自己。我关注自己的身体,聆听它告诉我的自身信息,感受环境带给我的苦与乐。我无所恐惧,也没有热望。我与人分享我收到的礼物。愿我的努力、天赋和修持为众生带来幸福。 内省时明白自己无足轻重,这是智慧;外察时明白自己至关重要,这是爱。我的生命就在这两者之间流转。 ### 第八章 关系终结 执着是放弃关系令人痛苦的原因。 如果关系终结后的情感反应比终结前更强烈,那就表明这悲伤和过去的失落相仿,并勾起了痛苦的回忆。我们的悲伤并不限于这一次终结,人生的悲欢离合都堆积在我们心中,一旦机缘凑巧便会令我们泪如雨下。 分手期间要做的功课也相当简单:见证事件和当事人,不要做局中人。一切顺其自然,并利用关系终结的教训构筑接下来的任何关系。 最后,暂时离开伴侣或许并不表示想逃离某段关系。离开可能是为了获得一定的空间或者打断关系的停滞,而不是评判伴侣是否适合自己。但如果所有的需要暂时都得不到满足,很多关系都会终结。 我对自己承诺,不借助任何有害的物质来麻痹自己也要熬过悲痛。 任何人都能爱,没有人不可爱,但并非每个人都会爱我。 总有一天,那个人、那段关系以及发生的一切都完全变成信息。这表示悲痛已走完它的历程,你也开始了新生活。 一条好的规则可供参考:你可以要求自己,在决定继续追求之前,这种渴望必须持续三十天 什么时候才是友好地重新联系的最佳时机呢?或许当你不再偏执、不再渴望或需要改变对方,甚至不想报复他的时候。重新接触的时机是当你不再需要接触却已做好关系正常化准备的时候。 悲痛不能用意志力消除。最好不要企图消灭它,而要让它自然发生。允许自己付出所需的全部时间,不论朋友们说应当付出多长时间才能“克服它”。 请克制这类愿望:还想告诉伴侣最后一件事或者给他必需的忠告,这样做实际上会引起争吵,意在操控伴侣做出你期望的回应。 如果我的世界崩塌,那么随之而来的一无所有,反而是开创新生活的契机。 我必须静观这段关系逝去,就像观看玫瑰花凋谢:既不怨天尤人,也不徒自悲伤。我将因领悟的一切为世界奉上礼物。 ### 第九章 承诺 自信的人懂得,健康的关系并不是建立在对任何人的绝对信任的基础之上,没有人一直值得信任。成人亲密关系的基础是承认人类不可靠的既定事实,它的基础不是盲目信任,而是灵活的、无条件的爱,如此才能让我们因背叛而愤怒的同时,却又有足够的爱心宽恕背叛,只要伴侣承认错误、弥补错误并真正改变。 身为成年人,我们必须无畏而尖锐地表达愤怒,因为这是为了改善关系发出的响亮而危急的求救声。 边界可以保护我们自身和我们的承诺。没有边界的人只是致力于维持伴侣关系,而不会用心经营伴侣关系。另外,有了清晰的边界,我们便能明白关系何时出现问题,并邀请伴侣一起解决。伴侣如果同意加入,我们会受到鼓舞;伴侣如果拒绝,我们则会倾听拒绝背后的信息并行动,然后更坚决地提出请求——如果对方的拒绝无法改变,也难以接受,那么就应释怀,继续前行。 一直停留在不能满足你需要的人身边是幼稚的选择,而暂时容忍则是成熟的选择,两者之间泾渭分明 固执的决心并不是承诺,婚姻不是承诺,一起生活也不是承诺。心智健全的人即使爱得毫无保留,但许下的承诺却不会毫无保留。他能决定自己承诺的程度与时间。若非如此,承诺就意味着顺从、没有边界、没有自我价值感、没有自我感。 成熟的人会无条件地爱,有条件地承诺。 女人的精神伴侣并不是接管其女性作用的男性,而是能以喜悦和鼓励映照这个作用的人。 如果我们最终相信人类生存的主要特征是无常,就会停止找寻、索求、操纵,不再妄图实现永恒或完美,转而对当下的时刻感激不尽。 ## 后记 不要对爱失望,要为爱而努力 5A分别是关注、接纳、欣赏、喜爱及包容。 ## 附录 正念哀悼的步骤与转变 温尼科特曾说:“太快或太慢都是干扰。”悲痛要花如此漫长的时间来化解,这不是我们的不足。相反,它预示了我们灵魂的深度。 我们无法改变的是真实发生的过去。我们能改变自己心目中的过去:我们记得事实(无法改变),但也承载了事实对我们的冲击(非常容易改变)。如果我们让原来的记忆变成单纯的事实,心理负担就会消失,记忆就会停止伤害。 我最大的快乐在于认识到自己仍然能爱。尽管遭受这一切打击,爱的能力却保持完好。爱渡过了难关,也意味着我渡过了难关。 自我关照(self-parenting)意味着给予我们自己5A:关注自己的痛苦以及内在的疗愈资源。关注我们的过去如何妨碍我们的关系、如何有助于我们找到自己。我们练习自我接纳,欣然接受我们所有的才华、美德、过失和缺点。我们欣赏自己的人生旅程,包括我们踏上的正途与歧途。我们欣赏父母和伴侣对我们性格的影响,无论好坏。我们喜爱真实的自己,尊重和慈悲地对待过去的自己,并敞开心扉迎接我们的未来。我们包容自己按照内心深处的需要、价值和愿望来生活。没有人能阻挡我们,过去也没有。 进步哥整理,仅供参考,一起,每天进步一点点O(∩_∩)O哈哈~

  • 道德经:纯美典藏版
    小妮子🌻
    推荐

    认真用心的看完了,感触很深,收获满满。对于我自己来说,本书与其说亲密关系的重建,不如说,如何重识自己和重建自己。人的一生,我们都在寻找回自己未被挖掘的自我关爱的能力,所有的爱和能力,财富等等,都并不是从其他人身上得到,而是在我们自己身上,我们自己,就是一座宝藏。在这一旅程中,我们最大的快乐就是,能认识自己,和仍能爱自己,不管怎我们经历了什么,庆幸我们都完好的保持了自己爱的能力,感恩!

  • 道德经:纯美典藏版
    S ailing'
    推荐

    一本心理疗愈的书,书名是亲密关系重建,实际是人的自我认知和重建的过程。认识心理世界那些林林种种的需求与映射,学习如何用正念修持自己的精神世界。 简而言之,就是教会人们客观看世界,少些主观臆断,面对现实,活在当下! 活得客观点儿,勇敢点儿,你与世界就少冲突,亲密关系就就笑盈盈的来了[微笑]

  • 道德经:纯美典藏版
    梓桂
    推荐

    不是各执一词,争个胜负,要互相理解尊重!要齐心协力解决问题才是好的呢![握手]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