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生的苦恼

爱与生的苦恼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爱与生的苦恼
    田静波
    推荐

    我写了三万多字的原创点评,可以在我的个人公众号“pmc个人管理手册”搜索标签“个人管理手册”,里面适当引用了作者的思路,但是我致力于将其生活化,落地并持续改善和持续践行。 后续推出pmc更完善版本,以及更细致的实操版。废话不多说,去看吧 这本书我印象深刻,废话也很多,但总体来说,很值得推荐

  • 爱与生的苦恼
    思南
    推荐

    这本书还是应该看读书笔记,看这么多的细节其实意义不大,不多整套系统化的时间管理方法还是很有用的,在实践中了。

  • 爱与生的苦恼
    雷斯林
    推荐

    gtd在很多年前就在不同场合都看到过也在不同的app中实践过,但真正认真阅读完原著还是第一次,因为需要很大的耐心,以前尝试过但因为作者实在太絮叨太啰嗦中途放弃了好几次。实在太啰嗦了太啰嗦了太啰嗦了太啰嗦了一些重复的话在各章节翻过来倒过去的变着花样的说看的无比烦躁

  • 爱与生的苦恼
    邕紫 ^_^
    推荐

    没有我想象中的好,如果是自己已经有一些时间管理等习惯,我感觉不太合适,因为看完下来,有点杂。希望能帮助后续的读者选择

  • 爱与生的苦恼
    Bruce
    推荐

    这本书确实从实操和工具的层面上非常好的解决了待办事情的拖延问题,提出了非常好的一套方法:通过一套流程、6个层面、以及5个步骤,来解决了大多数平时学习生活工作中需要处理的事情。 但是在“执行力/行动力/目标管理/习惯/拖延等”这个主题下,还是存在一些没有解决的问题:比如目标的拟定与任务分解问题(作者自己也自称这个不是他能解决的范围)、环境对于行为的影响问题、做一件事情的动机问题、习惯对于执行清单行为的影响、还有类似于“惰性”的心理问题(典型如我明明有很多事情做并且我也知道我应该做什么并且我也知道我要怎么做,但现在就是想看剧就是想玩游戏,怎么办?作者提到把所有要做的事情可以收集起来,然后针对脑子里一直想的事情就去把它做掉,可以缓解焦虑与压力,但是剧是看不完的游戏也是玩不尽的),这几个方面的内容在本书里是无法找到解决方案的。 但是,当然,这依然是一本非常棒的书!非常值得一看。

  • 爱与生的苦恼
    #进步哥在学习
    推荐

    ### 序言 些建议其实不过是精心包装的老生常谈,一些则是胡说八道。就算那些值得一读的建议,人们往往在放下书之后很快就会忘得一干二净。 但对大多数人来说,宽容错误的增量方法在大多数情况下更有可能获得长期回报。因此,即使你忘掉或推迟处理某项内容,你也没必要全面放弃。 他的目标是真正帮助人们消除来自工作和个人生活的压力和焦虑,从而在自身存在的每一刻都致力于最想追求的目标 “两分钟规则”见第6章:“如果采取某项行动最多需要两分钟,就应在做出决定的一刹那实施行动。” 人生循环性。事情会变好,然后又变糟。有时我们会落伍,有时我们会赶上,或者试图赶上。一旦出现波折,每个人都会淹没其中,无力应对。本书建议在这种情况下采取可执行的常规措施,重新获得从容不迫的掌控感。 他的观点往往涉及人们管理自身注意力、情绪和创造力的一些永恒原则 那就是戴维·艾伦所提建议的完整性、真实性,以及他所提供的信息和信息对象之间的关联性。 我有一些鉴定书籍的方法,其中两个是:我能不能在一两个月之后还记得它的内容,以及它是否影响了我的世界观。 ### 最新版介绍 关于下一步行动的决策往往成为成功执行任何规模的任何任务的关键所在。 选择过剩也能轻易浇灭我们工作效率的火焰。 但这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人的生活状况、工作性质及其自我完善的兴趣,而不是任何其他因素。 需要负责处理其目前力所不能及事项的任何人,都有机会以超乎想象的方式从容不迫地完成任务。 《搞定》并不止于搞定诸事,它涉及适当处理你的工作和生活。 值得实现的一切生活目标都需要付诸实践。事实上,生活本身就是一个长期实践过程,是完善我们行动的持续努力。一旦掌握了适当的实践技术,新的学习任务就会变成一种充满快乐和安宁的无压力体验,一个安排你所有生活内容、促进正确看待所有生活难题的过程。 GTD的行为要素相当简单,每个人也都熟知。写下相关事项、决定下一个推动步骤、在提示清单上记录、检查清单 认真阅读本书,充分理解其信息,将能够帮你始终富有成效地积极认识真正重要的生活和工作问题。 ### 《搞定》欢迎你 放松精神的技巧,远离烦恼与忧虑的能力,很可能就是伟人们成功的秘诀之一。——J·A·哈特菲尔德 要做到这一点,你需要在内心确定:当前事项正是你需要去做的事情。 所有软件、研讨会、炫酷的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或是个人任务清单都不足以让你的一天超过24小时,也无法简化每天的生活内容,或者替你做出艰难的选择。 方法可能不止一百万种,但原则寥寥无几。把握原则的人可以成功选择其自身方法。尝试方法而忽略原则的人必定惹麻烦。——拉尔夫·瓦尔多·爱默生 焦虑是由缺乏控制、组织、准备和行动引起的。——戴维·凯克奇 一方面,我们需要一些行之有效的工具,来帮助人们在战略层面和战术层面集中精力,保证不遗漏任何一件需要处理的事情;另一方面,我们需要形成思维习惯,创建工作环境,来保证那些最关切、最投入的人们不会因为不堪重负而垮掉。 大多数孩子无法学到如何处理信息、如何关注成果,也不知道要采取哪些行动来实现目标。 健康的怀疑态度往往是理解所介绍方法的最佳方式——质疑它;如果可能,你要证明它是错的。这将使你参与其中,而参与是理解的关键。 当我习以为常地采纳本书中的各项原则时,它拯救了我的生命;当我一丝不苟地运用它们时,它改变了我的一生。这是一种疫苗,可以预防日常生活中出现的临时救火现象(也就是在某个工作日中出现的紧急事件和危机);同时,这也是一种解毒剂,能有效舒缓人们施加给自身的不平衡的压力。” #### 第1章 新情况,新做法 你所做的事情正是你应该做的,并且完全出于你的承诺和兴趣。你时刻待命,处于“活跃”状态。 你要做的就是在适当的时间完整地、系统地运用这些技能,从而轻松面对繁忙的工作和生活。 本书中的这套方法,完全基于三个主要目的:(1)收集所有需要处理或者对你有用的事情(现在的、以后的、某一时间的;大的、小的、不大不小的),把它们统统置入一个脱离大脑意识的、条理分明的、可靠的系统中;(2)指导自己在获取任何“输入信息”(也就是接手任何任务)的前期就进行分析和决策,以确保随时拥有一套可以执行或重新协调的“下一步行动”可行清单;(3)管理、协调所有相关内容,履行你在任何时间点对自己和他人做出的各种承诺。 :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但与此同时又承担着自己力所不能及的工作,结果导致他们承受了越来越大的压力。这就是俗语所说的“眼大肚子小,贪多嚼不烂”,过多的选项和机会会带给我们决策和选择压力,而绝大多数人都对怎样改善这种局面感到茫然无措。 只要有足够的信息,几乎每件事情都可以做得更好。而在当今的世界,你可以获取的信息是无穷无尽的。 不仅工作及其认知界限更加模糊,更加难以界定,而且我们可以(通常应该)用于工作的时间和空间也是如此,此外,能够令我们生活增值的具有潜在意义的可访问数据也在持续激增。 工作职责的定义在不断变化,处于更广泛生活范围内的各种职责和利益也在频繁变化。 我们大多数人在过去72小时里经历的生产变革、项目规划,以及工作内容重心转移,比父辈们在1个月甚至1年中经历的都多。 我们永远无法为那些全新的事务真正做好充分的准备。我们不得不进行自我调整,而每次彻底的调整都会使自尊心陷入一场危机:我们要经历考验,我们要证明自己能行。这需要我们充满自信,克服内心的恐惧,直面剧烈的变革。 旧的模式和习惯已让人力不从心 要想在这个波涛汹涌但往往是非结构化的时代实现专注、轻松、良好的自我控制,人们需要全新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模式。 1. 在处理每天、每小时要完成的事务时,有很多干扰因素分散了我们的注意力,以致我们无法集中足够的精力去关注更重要的问题。2. 由于个人管理系统方面存在欠缺,这引发了一种下意识的抵触情绪,所以在面对那些棘手的重要项目和目标时,这种情绪就会阻碍具体行动的实施。而这种结果又会产生更加严重的干扰作用,并进一步强化压力。3. 一旦提出了更高一级的要求和价值观,我们原有的标准和着眼点也将随之提升,这会让我们认识到有更多的事务尚待完成。这通常只会在我们的肩上再加上一把稻草,让我们不堪重负、愁眉不展。没错,审视价值观会让我们在清单上堆积更多的任务。 混乱不是问题,关键在于需要多久才能发现其内在的相关性。 这套系统必须能够从大局着眼,从小处入手,并且使二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必须能够管理多个层面;必须能够坚持不懈地对每天衍生的众多新生事物进行控制;必须易于维护,能节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必须化繁为简。 你发挥能量的能力与你的放松能力成正比。 原则:有效地处理内心的承诺 第一,如果这件事总占据着你的头脑,你的思维就会受阻。任何一件你认为还没有完成的事情,都必须被置于一个客观、可靠的体系中,或者是我称为“文件夹”的工具之中——必须经常回访并予以清理。第二,在明白你的工作到底是什么后,你还必须做出判断:需要采取什么行动来推动工作进程。你必须利用你的智慧去清空你的大脑。第三,一旦决定了需要采取的行动方案,你必须在某一个你会经常查阅的系统中保存好与这些行动相关的提示信息。 你还没有明确地认定它们的预期结果是什么。·你还没有确定你下一步的具体行动到底是什么。·你还没有把关于预期结果和即将采取行动的提示信息存入你所依赖的系统中去。 当想法对行动具有推动作用时,它就是有益的;当想法成为行动的替代品时,它就会成为行动的障碍。 ——比尔·雷德尔 你首先需要培养一个习惯:清除大脑中的全部事务。 事务极少会由于时间匮乏而受阻,它们陷入困境往往是由于未能预先明确下一步的行动而造成的。 #### 第2章 掌控生活:横向管理工作流程的5个步骤 (1)收集引起我们注意的事务和信息;(2)理清每个项目的意义和相关措施;(3)组织整理结果,提出选项;(4)进行思考回顾;(5)选择行动。 随处可见的随机清单,会议记录,以及贴在冰箱上、显示在电脑屏幕上或数字设备“任务”功能项下含糊的项目清单,实际上,这些清单上的待办事项并未付诸行动,并且会使人们变得麻木。这些清单本身制造的压力往往超过它们所能缓解的压力。 许多人无法把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主要原因是他们试图一口气完成这5个阶段的工作。 你需要寻找和收集你的一切未竟之事,无论大小、轻重、缓急,只要是那些等待处理的、需要改进的、引起注意的事务,都要收集起来。 可以用来收集具有潜在重要性的信息、任务、想法和行动安排。 1. 每一件悬而未决的事情都必须存储在你的收集系统中,而不是在你的大脑里。2. 你应该尽可能地控制收集工具的数量,越少越好,够用即可。3. 你必须定期清空这些设备。 2. 尽量减少收集工具的数量 通过最少的收集工具收集具有潜在意义的所有新事务,可以使你轻松审查并评估这些新事务的性质。 仅仅要求你把资料从存储器中取出来,判定这些事情的实质是什么,应该采取什么具体行动才能推动它的发展,如果你无法立即完成它,那么把这些行动组织整理到你的系统中就行。千万不要把它丢弃,或者再次放回到工作篮中去!不清理你的工作篮,简直就和不倒垃圾桶和不处理邮箱一样——你只能不断购买新的容器,来盛放那些新产生的垃圾。 你无法有效地组织和整理“材料”,你只能对它们进行收集和处理。分析和处理这些材料后产生的下一步行动,才是真正的组织整理的对象 对于那些可以付诸行动的事务,你则需要:一个项目清单、一个保存项目规划和资料的存储系统、一个日程表、一个下一步行动清单,以及一个等待清单(清单中包含的内容是那些等待别人完成的任务)。 我是这样给项目下定义的:任何一个需要多个步骤才能完成的任务。 尽量简化你的数字信息存储,并进行持续的回顾和清理。 你的日程表上应标注三种情况: ·需要在指定时间执行的行动。 ·需要在指定日期执行的行动。 ·需要在指定日期获取的信息。 任何事情都应该做到最简单,而不是相对简单。 将来/也许”清单 这类清单可以用于保存一些目前你不打算实施,但又希望在将来某个时候处理的工作 你需要每隔一段时间,全面回顾自己的总体生活和工作情况,并对拟采取的具体行动进行详细检查。 如果你按照我所推荐的方法建立起个人的组织整理系统,那么拥有一个“项目”清单、一个日程表、“下一步行动”清单(一个或多个)和一个“等待处理”清单就是回顾的全部内容。 每周回顾应该完成以下任务: ·收集和加工处理所有的“材料”。 ·回顾整个系统。 ·更新各类清单。 ·做到彻底、清楚、实时和完整。 每一个行动决策都是凭直觉做出的。问题在于,如何从希望这个选择是正确的过渡到对它的正确性深信不疑。 答案是:靠你自己的直觉。如果你面前的事务都经过了收集、处理、组织整理和回顾这几大步骤,那么,你就已经完成了对工作和自身价值的全面思考,这会在无形中大大激发和强化你的感性判断。 ·5楼视野:目的和原则。·4楼视野:愿景。·3楼视野:目标。·2楼视野:关注点及责任范围。·1楼视野:当前项目。·地面:当前行动。 #### 第3章 控制项目:纵向管理项目的5个阶段 轻松自如地控制一切的关键是:(1)明确判定工作的预期结果(目标)以及为实现目标所需要执行的下一步具体行动;(2)把一切尚待解决的工作的提示信息安置在一个完善可靠的系统中,并定期回顾和审阅。这就是我所说的“横向”管理的重点。 当你着手处理平凡琐事的时候,必须着眼于大局,这样一来,所有的烦琐小事才能够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在人们进行工作策划和思考的时候,最缺乏的恰恰是那些不怎么正规的方式。 根据我的经验,人们计划得越深入,形式越随意自然,效果就越理想,同时,也越能释放更多的压力。 1. 定义目标和原则。2. 展望结果。3. 头脑风暴/集思广益。4. 组织整理。5. 明确下一步的行动方案。 无论如何,在制订计划时,你的目标就是你的动机,而原则又限定了你的计划。 当大脑意识到在你设定的目标和你目前的状况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时,它会千方百计地弥补这一差距,以消除这种“认知失调”。 理性思维的关键是更加理性的思考。 如果你在产生各种想法之前,满心期待着想出一个好主意,那么,你就不会拥有太多想法了。 不要仅仅忙着做事情,而是要站在旁边静静想一想。 自然计划法的技巧:5个阶段 问问“为什么”,这个问题绝不会让你遭受任何损失。如果你能站在“目标”的高度,仔细审视你正在从事的事情,那么这些事情的进程就很有可能得到改善和加强。 了解并弄清任何一种行为的目的,对调整关注范围、创新性发展和合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下面仅仅是思考“为什么”这个问题的某些好处: ·界定成功 ·建立决策标准 ·调配资源 ·激发动机 ·阐明重点 ·拓宽选择 人们喜欢赢,但如果你对自己的行动目标不是一清二楚的话,你将会失去获胜的机会。 通常,做出一个艰难决策的唯一途径就是,回到目标上来。 如果你对自己行为的动机缺乏清醒的认识,你就不可能尽力而为。 简单清楚的目标和原则可以激发复杂而机智的行动。复杂烦琐的规则和条例将使行动变得单一而愚昧。 就像目标赋予我们十足的干劲儿和方向感一样,原则界定了我们行动的限制因素以及行为的标准。 你需要知道的是:当你的大脑中产生了一个清晰的镜像,描绘出你所渴求的事物,并且专注于这个事物时,你的大脑就会自动帮助你捕获生活中的相关信息了。 在知识工作的领域中,最有效的生活技能之一就是创造出清晰可见的结果,这也是我们为了实现职业和个人成功需要进行艰苦磨炼的重要技能之一。 想到一个好主意的最佳途径是拥有许多想法。 你的大脑希望填补存在于现状和目标之间的空白,不过大脑的行动毫无章法可言。 允许自己捕捉并表达任何一个念头,稍后再去考虑是否符合需要及如何操作。 有许多技巧都可以用来启动思维,强化打破常规的思考模式。这些基本原则可以归纳为以下3点: ·不判断、不质疑、不评估、不批判 ·追求数量、不求质量 ·把分析组织工作置于次要的地位 头脑风暴最重要的标准是包容和扩展,而不是束缚和缩减。 项目计划可以将项目的目标进一步分解,然后再对这些小目标进行安排。 组织整理的关键步骤如下: ·明确事件的重要组成部分 ·整理分类(按照下面一个或多个标准) ·构成因素 ·先后顺序 ·重要程度 ·足够详细的描述 如果你对某件事情感到一筹莫展,干脆问你自己这样一个问题:对于这件事情,你打算具体做些什么?你的回答可以检验你对这项工作是否已经深思熟虑过了。如果你现在还无法回答,那就表明你自然计划法前期某个阶段的工作没有到位,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提高。 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要忘记明确下一步的行动。养成这一好习惯,才能确保你轻松自如地控制局面。 你到底需要多翔实的计划?需要详细到什么程度呢?一个简单的回答就是,只要能够让你的大脑摆脱事务的纠缠就足够了。 如果你想使自己的工作更加清晰,那么顺着自然计划法的模式“向上”思考是一个好办法。 这些模式有一些基本原则——你必须收集生活中所有悬而未决的问题;然后对这些问题进行预判和处理,并确定下一步行动;接着对这些行动进行组织整理、回顾,最后付诸实施。 #### 第4章 准备工作:确定时间、空间和工具 如果你已经决定全面执行这个模型,你至少需要整整两天时间,不间断地利用相关内容指导你的每个行动步骤。 通过行动让自己感觉良好,要比通过让自己感觉良好来实现更好的行动容易得多。 高效、创新、富有成效的思维和行动的诀窍,是在正确的时间关注适当的事情。 我建议你安排整段时间来启动这一管理计划,准备一个工作区,包括适宜的空间、家具和工具。工作区安排合理,简单高效,能够大大减少处理事务时的内心抵触情绪,甚至还会吸引你坐下来投入工作,并加快你的工作节奏。 在目标明确的情况下,不要害怕跨一大步。你跳越峡谷时不能谨小慎微。 如果你能安排一段完全不受打扰的时间,你会感到自己的控制能力空前提高,并体验到一种强烈的成就感,从而激发自身的能量和创造力。以后,你便能利用短暂的工作间隙不断维护这个系统。 你必须准备一个专门、私人和独立的工作区——在家里、在工作场所,如果可能的话,甚至在旅途中也要有一个工作区。 你需要应用你现有的系统,而不需要不断重新创建系统。 我们假设你从零做起,除了拥有一个桌面的工作空间以外,你还需要:·资料存放托盘(最少3个)·一叠信纸大小的白纸·一支钢笔或铅笔·便利贴(3英寸×3英寸)·回形针·活页夹·订书机和订书钉·透明胶带·橡皮筋·自动打签机·若干文件夹·一个日程表·废纸篓或循环垃圾箱·用于收集、整理数据和制定任务清单的现有工具,包括移动设备、个人电脑以及纸质计划书和笔记本(如果有的话) 日程表不应该当作一个行动清单来使用,它应该记录那些必须在指定日期或时间完成的工作。 提升个人工作效率的最佳手段之一,就是拥有你乐于使用的管理工具。 构建一个归档系统的关键要素 当我在自己的电脑上新建一个一般参考资料存档系统时,我会用长达三个月的时间来寻找其最佳组织结构,再用三个月时间来实现对它的“巡航控制”。这样我就可以放心使用这个系统,不用再三考虑。 整个归档分类过程不应该超过1分钟,如果达不到这个要求,就说明你的归档系统还需要改进。 正确的做法是,为了让你的一般性归档系统能够保持充足的空间,你要另外准备一个放置参考资料的地方,主要用来存放那些不常用的资料,比如已经完成的项目记录、处理完毕的客户文书。这些资料虽不常用,但是确实需要你保存起来以供日后需要的时候查询,所以把这些资料放远点吧,将它们存入电脑硬盘或者云盘,至少要在你的视线之外,以免分散你的注意力。 你拥有那些你所命名的东西。但你收集却未命名的东西并不属于你。 #### 第5章 收集阶段:归拢材料 1. 了解有多少材料必须处理很有帮助;2. 它能让你明白何处是“隧道尽头”;3. 进行理清和组织整理时,你肯定不希望那些“不知所踪”的东西干扰你的情绪。一旦将需要关注的所有东西汇集在一起,你自然能在重点更突出、控制感更强的状态下进行操作。 只有在对未尽事宜做到心中有数的情况下,你才会觉得释然。 第一步是搜索你周围的环境,检查一下哪些事项还没有做到位,把它们放入工作篮。收集的目标是那些未完成的工作,以及还没有开始的工作。把它们全都收集到工作篮中,以便着手进行下一步处理。 有四类东西是我们在收集过程中不该动的:·日用品·参考资料·装饰品·办公设备 收集的目的就是把需要收集的东西以最快的速度收集起来,以节约时间、“划清界限”。 你现在不该做的事情,就是在收集过程中,忙于进行这些细枝末节的打扫和整理工作。 人们很容易抗拒和回避自己明知需要纳入考虑的任何问题。 千万不要让“不怎么重要”的事情吞噬掉你在家时的精力。 内在的收集工作:清空你的大脑 #### 第6章 理清阶段:清空工作篮 它指的是识别你收集到的每样东西,确定它是什么,它意味着什么,它需要你采取什么样的行动。 1. 首先处理工作篮中最上面的事务。 2. 一次一事。 3. 永远不要把事务再次放回工作篮。 当你将一件事务从工作篮中取出时,就应立刻判定它的实质以及处理方法,且永远不要把它再次放回工作篮。 ·把它们记入“将来/也许”清单。 ·把它们的提示内容写入日程表或者“备忘录”。 “少于60秒”、“让你乐于使用”、“就在手边”、“一般性归档”,是让一个归档系统能够全速运转的重要因素。 关键驱动因素应该是:我是否仍在关注我的参考内容或者参考系统?如果你仍在关注,就创建一个项目,并明确“下一步行动”来解决它,把这个重要领域置于你的“巡航控制”之下。 所谓的“下一步行动”,是能够推进事务完成的、具体的、可实施的行动。 下一步行动必须是可执行的具体行动 一旦你确定了下一步行动,这时,你就面临着三种选择:·立刻执行(如果两分钟内可以完成)。·委派他人(如果你自己不是完成任务的最佳人选)。·推迟执行,把任务放在你的组织系统中,在日后有时间的时候再完成。 只有行动才能掌握世界,而不是思考。手比眼更重要……手是思想的利刃。 注意:在每份委派给他人处理的任务上标明具体的日期,这一点非常重要。 当你处理完“工作篮”中的所有材料时,你还需要进行最后一步工作,就是开阔视野,将你的注意力从每一个独立行动的具体细节提升到更宏观的方面,即你的项目。 #### 第7章 组织整理:建立好清单 你的组织整理系统一定要比你自己的大脑更可靠,这样你才能信任它、依赖它,这也是实现上述目标的基本前提。 组织整理意味着让某个事项所处的位置与其意义相匹配。 开始处理新事务时,你要创建清单,将你希望组织整理的事项分类,并始终牢记将附加项目纳入其中。 ·“项目”清单·项目的辅助资料·记录在日程表中的行动和信息·“下一步行动”清单(一个或多个)·“等待”清单·参考资料·“将来/也许”清单 如果你把应该列在日程表中的工作(因为这些事情必须在指定日期完成)写在“下一步行动”清单中,你就会不再依赖日程表,转而频繁地查看行动清单,以免漏掉这个工作 清单可以是下面3种形式中的任何一种:1. 一个文件夹或者容器,每页纸记录一件事情,这些事情都具有相似特征并被归为同一类。2. 在一张有标题的纸上列出的确切事务列表(当然也可以列在活页夹或者小本子上)。3. 一个保存在软件程序或者数字移动设备中的项目列表。 日程表应该只记录对时间有刚性要求的行动,而其他行动都应该为其让路。 以下常见的下一步行动清单的标题会对你有所帮助: ·电话 ·在电脑旁 ·外出事宜 ·在办公室时(杂事) ·在家时 ·议事日程(按照人员或者会议分类) ·阅读/回顾 周密地斟酌在什么地点你能够执行和不能够执行哪些行动,然后相应地对你的各种清单进行组织和管理。 简化你的行动重点,会确保完成更多的任务。 你应该为那些需要多次参加的会议或频繁会晤的人列出专用的“议事日程”清单。 你的职责范围越广,你在组织中的地位越高,你就越能通过与他人沟通和商议把事情搞定。 “等待”清单上的内容,应该是那些你不关心过程,只关心结果的事情(或由别人负责的事情)。 对他人做出的承诺进行跟踪管理,可以避免因为他们不兑现承诺而导致的危机。 跟踪任务最高效的办法就是,当提示信息出现的时候,就第一时间将其相关行动列入清单或存入文件夹。一般来说,原始的提示信息在经过处理之后就没有用了。 对材料进行组织整理的主要目的是减轻认知负荷,不必再不断地思考“我需要怎么处理它”。 一个完整而正确的“项目”清单,是让你将视线从微观转至宏观的重要工具。 ·问题 ·流程改进 ·创意和能力建设 #### 第8章 回顾阶段:保障系统的有效运行 定期回顾你的系统,反思其内容,保持其时效功能,这是实现系统清晰度和稳定性的前提。 ·回顾应该要关注哪部分的内容?安排在何时进行?·回顾应该怎样进行?每隔多久进行一次才能确保整个系统持续运转,并解放你的大脑,使之能够从事更高层次的思考和组织整理活动? 只要你保证在适当的时间查阅适当的资料,那么每天的回顾检查时间可能仅仅是几秒钟而已。 然后看一看你的行动清单 根据情景选择恰当的回顾内容 要保证你的系统是值得信赖的,关键的一点就是定期以更高的视点检视自己的内心,并对系统进行更新。 没能控制自己的日常生活之前就试图设定目标,往往会削弱而不是增加你的动力和能量。 #### 第9章 执行阶段:选择最合适的行动 在你进行选择的时候,迟早都要依靠自己的直觉。而且,有多种方法可以让你增强对直觉的信任程度。 ·确定某一时刻具体行动的“四标准法”·评估每日工作的“三分类法”·总体检视工作的“六层次法” 我建议你时刻带着一份小事清单:上面列出的都是一些花费极少精力或创造力就能完成的事情。当你精神疲惫、体力不支时,就可以拿出这份清单来执行。这类事情包括闲时浏览(杂志、文章、目录和网上冲浪),将联络数据录入电脑中,文件夹的整理,笔记本电脑中资料的备份,甚至仅仅是给花浇浇水、装订书钉——实际上,你有大量类似的琐碎工作等待你去完成,可不要将你的高效时间浪费在这些事情上。 ·执行事先安排好的工作。·处理突发事件。·安排自己的工作。 当你能够熟练地、快速地分析处理突发事件,并学会利用各种零碎时间来完成行动的时候,你就可以在不同的任务之间敏捷地切换了。 面对意外出现的工作时,一定要冷静地考虑清楚它是否值得你停下其他工作,千万不要为了忙碌而忙碌。 ·5楼视野:人生。·4楼视野:长期展望。·3楼视野:1~2年的目标。·2楼视野:关注和责任范围。·1楼视野:当前的工作。·地面:目前的行动。 取得成功的最佳场所是你目前的位置以及现在的工作。 ——查尔斯·斯瓦 当底层已经陷入失控状态时,仍然自上而下地进行管理,将有可能成为效率最为低下的方法。 #### 第10章 学会控制项目 真正需要改进之处是,在计划的过程中,让你的创造性和预见性思维能够真正发挥作用。 然而有两类项目,确实需要我们进行某种形式的安排策划:(1)那些你已经决定了下一步行动,却仍然吸引你注意力的事务;(2)那些意外冒出新点子或临时出现新细节的项目。 最常见的几种计划导向的行动方式为:个人头脑风暴、组织整理、召开会议、收集信息。 #### 第11章 原则一:养成收集的习惯 在管理内部和外部承诺时能言行一致,这将会极大改善你所有的人际关系。 焦虑和内疚并不是因为承担了太多工作而造成的,而是由于你撕毁了同自己的约定而导致的。 消极情绪都是你违反这些协议所导致的直接后果——它们是自我信任感丧失的结果。 只要你降低对自己的要求,便会立刻轻松起来。 保有一份客观、完整的工作清单并进行定期回顾,可以让你更加轻松并理直气壮地说“不”。 根据我的经验,任何仅凭你的大脑保存的事情,要么会缺少足够的关注,要么会占用过多的关注。收集所有未尽事宜的原因,并不是因为它们都具有完全同等的重要性,恰恰是由于它们的重要性不同。任何未收集到、未完成的事务(无论是否重要),同样都会产生心理压力,消耗宝贵的精力。 #### 第12章 原则二:确定“下一步行动” 在行动中保持领先的秘诀在于尽早开始行动。而尽早开始行动的秘诀在于,把复杂的大任务分解成易操作的小任务,然后立即实施其中第一项内容。 如果你不知道具体的下一步行动,那么在现实和目标之间就留下了一个潜在的、巨大的断层。 越是才智过人的人,越敏感,也越容易被自己的想象所感染。 停止消极的想象总是能够集中你的精力。 直到最后一分钟压力逼人时才匆忙地做出决策,这导致了低效和不必要的精神紧张。 抱怨可能意味着某人不愿意为改善状况付出努力、承担风险;也可能意味着某人不愿承认客观环境的不可变性。抱怨实际上就是自我认知缺失的一种表现。 #### 第13章 原则三:学会关注结果 学会在脑海中对结果做出正面的预期,并以此影响实践。 判明事务的目标,确定下一步行动,这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 追问你要做的事的目的,是健康而成熟的表现。在具体方法明确之前,想象成功的场景,是一种需要强化的重要能力。愿意构思想法,无论好坏,并不加批判地表达和收集它们,是全面发挥创新能力的关键。为了获得特定的结果,仔细分析多重想法和各类信息,将它们组织、排序、区分其重要性,是一项必须进行的心智训练。而决定并执行下一步行动——在现实世界推进某事的发展——是高效行动的核心本质。 #### 第14章 GTD和认知科学 你的大脑是用来获得想法的,而不是用来保存想法。 你每次只能有意识地关注一件事情。如果那是唯一吸引你注意的事情,你就处于沉浸状态。 包含自我领导理论的策略通常分为三类:行为导向、自然激励和建设性思维模式。 #### 第15章 GTD精进之路 1. 采用最基本的工作流程管理;2. 执行一个较为高级和综合的全方位生活管理系统;3. 利用技能创造明确的空间,完成任务,并且使你的表现越来越得体。 基于“待执行事项”决定下一步行动; ·充分利用“等待”类型清单,以便能在适当的时机保存他人交付的预期可交付项目,并审查其后续状况; ·利用“日程”清单收集与他人的沟通信息,并加以管理; ·维护一个简单、易于访问的归档和参考系统; ·将日历表作为纯粹的“硬质景观”加以保存,不要让不相干的新事务破坏其可信度; ·进行“每周回顾”,以保证某个系统的功能正常化,且持续更新。 我们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为了服务我们所承担的某种角色和职责,或是为了服务我们生活中的某个关注和参与领域。 #### 第2章 知道哪些事情自己尚未做,你才会为之心安 压力的根源在于自己没能履行协议。要缓解压力,只有通过解除协议、履行协议或重新商定协议。 #### 第14章 想看得更清楚,请从更高处着眼 生活中的成功或许更取决于你接受并启动新游戏的速度,而不是取决于你多么擅长旧游戏。 #### 第22章 多加思考 其次,即使所思之事并不马上付诸行动,也要写下所有目标与具体任务。 进步哥整理,仅供参考,一起,每天进步一点点O(∩_∩)O哈哈~

  • 爱与生的苦恼
    大帅| ᐕ)୨
    推荐

    全套三本书,看看前三章,了解一下理念就行了。本套书完全没有必要全看完,全书大而无当。 时间规划真的需要给出三本书70w字的解决方案吗?如果这套方法需要70w字的阅读才能掌握,那需要多少时间来学习和实践呢? 美式畅销书最大的特点就是会抓热点和需求,本书正是抓住了“任务规划”这个热点,给出的解决办法近乎是清单式的。这种清单式的GTD是符合人的“常识”和“直觉”的,“好像条理清晰地完成任务并✅,任务就都能完成。”这是错误的, GTD有自己所适用的范围。杂事特多的行政助理是可以这样的,但是现代脑力和知识工作者这一套完全行不通,它只是适用于有明确目的和标准的事情。

  • 爱与生的苦恼
    Ade爱学习
    推荐

    可以看看别的版本,搞定I和III还是强烈推荐的; GTD的方法真的有效,即使是一小点,我的生活和工作也变得有条理了许多

  • 爱与生的苦恼
    Peter唐明
    推荐

    GTD的工作方式看起来,如鱼得水,一方面证实自己在生活中养成的计划,跟进,完毕,反馈是正确的,同时也证明原来自己不是偏执。让生活和思考回归有序,让自己变"靠谱"。 项目管理者必读。简单来说,让思考清晰有序,工作清晰有序是项目管理精神结合生活的最终结果,因为自己本身就可以看成一个"项目"。项目管理,范围,时间,成本,质量在结果上体现为Get Things Done。

  • 爱与生的苦恼
    雨木
    推荐

    GTD 的5个阶段:收集、处理、组织、回顾、行动。行动的5个步骤:定义目标 原则、展望结果、头脑风暴、组织整理、明确下一步的行动方案。 有一定的行动指导性,实操起了也不易,全书过于罗嗦,读第一本就够了。

  • 爱与生的苦恼
    安迪
    推荐

    戴维·艾伦有限公司的总裁。作为一名行政管理培训专家和教育家,他拥有20多年丰富的管理经验,被誉为在提高工作效率方面最具建树和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并且一直担任甲骨文公司、世界银行、L.L.Bean户外用品专卖邮购公司和QVC购物频道等企业的高级管理顾问。 精 华 解 读 你是否渴望过这样一种状态:自己虽然整日事务缠身,却仍然能够头脑清醒、轻松自如地控制和处理一切。我可以很负责地告诉你:这是有可能实现的。 近年来,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但同时也开始承担超负荷的工作,结果导致我们感到自己身上的压力与日俱增。无论是我们所接受的标准教育、传统的时间管理模型,还是当今那些充斥市场、随手可得的管理辅助工具,都无法全面地帮助我们应对各种新要求。我们迫切需要挖掘出一些新方法、新技术和新工作模式以使我们立于不败之地。 一、“心如止水”的境界 空手道中用“心如止水”来形容一切就绪的状态。想象把一粒石子投入沉寂无声的池塘中,池塘中的水会有何反应呢?答案是:依照所投入物体的质量和力度作出相应的反应,然后归于平静。池水既不会反应过激,也不会置之不理。 任何造成你反应过度或反应不足的事情都可能反过来控制你。不能处理好自己的邮件、项目、与孩子或老板的关系,都可能导致比预期差得多的结果。很多人对于一些事情,要不给予过分的关注,要么不屑一顾。这仅仅是因为他们无法做到“心如止水”般地行事。 二、有效地处理内心的承诺 在20余载的培训工作中,我发现了一个极为普遍的情况,即由于人们对自己作出的承诺或者承担的义务管理不当,导致了他们承受着重重压力的折磨。所以,学会对生活中“悬而未决的问题”加以控制,可以有效地缓解压力。 首先,你必须明确并收集所有那些“经常唤醒你模糊记忆”的事情,并将其置于一个客观可靠的体系中,或者是我称之为“工作篮”的工具中——必须经常回访并清理它。 第二,你必须明白你的工作到底是什么并作出判断“需要采取什么行动来推动工作的进程”。 第三,一旦决定了行动方案,你必须在一个你经常查阅的体系中安排好这些行动的提示信息。 三、自下而上的行动管理 一般观点认为,最恰当的做事方法应是:首先确定个人或公司的总体目标,然后定义工作的主要目标,最后把焦点集中到实施细节上。但多年的观察经验告诉我,自下而上的方法更具实用价值,即从当前任务的最底层入手。这就好似穿着宽大的泳衣游泳——你不得不手提着泳裤防止它掉下去,根本无心抬头看方向是否正确。 行动管理最重要的技巧是“把一切事务赶出你的大脑”。在实际行动中,我尽量让自己可以凭直觉去挑选要执行的行动,而不是重新思考那些行动的来龙去脉。对一件事情不需要进行两次相同的思考。你的意识就好像是计算机的CPU,是一个负责处理的工具,而不是一个存储场所。要想让大脑高效地工作,就像CPU高速处理任务一样,必须保证RAM里排队的任务尽可能少。 四、准备工作:确定时间、空间和工具 我建议你安排整段时间来启动这一管理计划,准备一个工作区,包括适宜的空间、家具和工具。工作区安排合理、简单高效,能够大大减少处理事务时内心深处的抵触情绪,甚至还会吸引你坐下来投入工作,并加快你的工作节奏。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理想的做法是安排出两个整天。 在安排工作区时要特别注意两点: 1. 重视移动中的工作区。如果你是经常出差在外的商务人士,准备好必要的办公设备,能够帮助你有效利用旅途中的闲散时间; 2. 不要共享工作区。 最后,你需要准备一些基本的用品,如资料存放托盘、白纸、文件夹、日程表、订书机、废纸篓等。 五、收集阶段:归拢材料 这个阶段,我们需要收集一切引起我们注意的事务和信息,无论大小、轻重、急缓。并将其存储在大脑以外的某个地方,如工作篮、纸质电子记事簿、录音设备或电子邮件。但工作篮的数量必须限制在你可以应付的最大数量之下,并定期清空收集工具; 外在的收集工作,主要指搜索你的周围环境,首先从办公桌开始,逐渐扩展到办公桌的抽屉、柜子和台子的表面和内部、地板、墙壁和书架等。 内在的收集工作,主要指搜寻那些仍然存储在脑海中的事项。这时候,一叠简单的白纸开始真正发挥作用了。我的建议是,每张纸上只写一件事,以便日后分别处理。 六、处理阶段:清空工作篮 这个阶段,你需要对收集得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彻底清空你的工作篮。这并不意味着完成你所收集到的全部工作。它指识别你收集到的每样东西,确定它是什么,意味着什么,需要你采取怎样的行动。处理阶段有3个基本原则: 1.首先处理工作篮中最上面的事务; 2.一次做一件事; 3.永远不要把任何事务再次放回工作篮。 处理过程中面临的关键问题是“下一步的行动是什么?”这里有两种情况: 1.如果你能找到具体的下一步行动,那么你需要权衡以下三种选择:立即执行、指派他人或延迟处理; 2.工作篮中总有些内容不需要采取行动,此时需要你对它们进行分辨:垃圾、待酝酿的事务和参考资料。 七、组织整理:建立好清单 从组织整理的角度来看,需要跟踪和管理的事情可以分为7大类:“项目”清单、项目的辅助资料、记录在日程表中的行动和信息、“下一步行动”清单(一个或多个)、“等待”清单、参考资料和“将来/也许”清单。保持这些类别之间界线分明,是整个组织整理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除了坚持对个人系统进行详细、清晰的分类,还有一个问题需要我们关注,即建立和使用核查清单。它可以帮助你关注项目、事件、爱好、职责等领域中可能出现的潜在问题。通常情况下,团队或公司内部组织的咨询活动,最终会形成一份极具参考价值的核查清单,其中包含了对日后面试新人和培训员工的一些重点方向。 八、检查回顾:保障系统有效运行 现实告诉我们,我们的系统不可能处于静止的状态,它必须被实时更新,才能在必要的时候帮助我们做出适当的选择。因此,在这一阶段,我们需要思考两方面重要的问题: 1.回顾应该要关注哪部分的内容?安排在何时进行? 2.回顾应该怎样进行?每隔多久进行一次? 回答第一个问题,你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进行回顾:首先是查看日程表,其次可以查看清单,或根据情景选择恰当的回顾内容。你至少需要每周回顾一次那些悬而未决的事。它能帮助你在旋风式的生活模式中始终记得最紧要的工作、最重要的目标,把握住自己的方向。 九、执行阶段:选择最合适的行动 具体到每一个繁忙而辛苦的工作日中,你该如何根据各种情况来选择最合适的行动呢?正如我曾提到的,答案非常简单:相信你的感觉,或者说相信你的本能反应。此处有三种行动方案可供选择: 1.确定某一时刻具体行动的“四标准法”,通过考量情境、时间、精力和重要性做出行动; 2.评估每日工作的“三分类法”:执行事先安排好的工作、处理突发事件以及安排自己的工作; 3.总体检视工作的“六层次法”,从近及远,分别是目前的行动、当前的项目/目标、责任范围、1-2年的目标、3-5年的展望以及人生。 十、自然式计划模式 区别于横向思考的详尽周密,“纵向”思考的方式是一种非正式的思考,我把它称之为“信封背面的计划”——当你在咖啡馆里与同事讨论你们的日程安排或销售报告时,可能会随手将想到的事情罗列在信封背面。根据我的经验,这种计划方式的产出投入比最高。 当你穿衣、吃饭、购物或与别人侃侃而谈时,你的大脑在一刻不停地盘算着。尽管其过程可能毫无章法可言,但实际上大脑在闪现一个具体的方案之前已经经历了以下5个阶段: 1.定义目标和原则; 2.展望结果; 3.头脑风暴; 4.组织整理; 5.明确下一步行动方案。 头脑风暴最大的优点在于:不仅能够捕捉到新颖独特的想法,还能启发你产生更多的好主意。启动头脑风暴有3点关键技巧: 1.不判断、不质疑、不评估、不批判; 2.追求数量; 3.把分析组织工作置于次要的地位。 十一、养成收集的习惯 在我的研讨班上,当我让学员们描述他们在收集过程中的感受时,发现同时出现完全相反的感觉——焦虑和解脱,难以招架和控制良好。当你直面你所收集到的各种材料时,会更容易找到各种消极情绪产生的根源——它们是自我信任感丧失的结果。一个团队完全学会使用完善的收集系统,就好比是大家正在驾驶一艘滴水不漏的舰船。 十二、为什么越是精明的人,延误的事越多? 事实上,在那些最聪明的人所列出的清单上,未解决和未决定的事情的数量也是最多的。这是为什么?因为他们的感悟能力可以在大脑中充分地展现出执行工作时将会遇到的困境,以及如果工作失败会带来什么样的负面影响。瞬间,他们变得躁动不安,旋即便放弃了! 因此,从最基础的层面入手,定义出行动的具体计划,并将行动提示信息有效地组织和管理起来,是我们提高工作效率的关键。 十三、学会关注结果 在这套方法中,处理日常事务时一个重要的技巧就是:学会在脑海中对结果作出正面的预期,并以此影响实践。“想出一个方法,好让我能多抽出一些时间来陪女儿。”这是一个明确具体的目标,并且会迫使你去确定具体的下一步行动。 结 语 《Getting Things Done》自出版以来,“GTD”已经成了一个专有名词,带动了一大批基于此书的时间管理书籍,文章和专门的博客。它远超越了书名的概念,成了David Allen式目标+时间管理的一个代名词。 可以见得本书中所总结的时间管理方式是卓有成效的,因此试着用戴维艾伦的方式去管理你的时间,在事务缠身之中轻松自如地搞定一切。

  • 爱与生的苦恼
    一个努力生活还不粘人的小仙女
    推荐

    搞定 1.任何让你反应过度或者反应不足的事情都可能反过来控制你。 2.学会对生活中悬而未决的事情的处理(模糊的记起),每周回顾一次,关键要务有没有推进。 3.安排事情的准备时间 4.定义目标和原则,头脑风暴,组织整理 ——樊登读书

  • 爱与生的苦恼
    饮茶先啦
    推荐

    《搞定:无压力工作的艺术》 1.读本书的目的 提高工作的效率,自我掌控生活和工作 2.阅读的收获和感受 为什么要用这种方法 建立自己的外脑,大脑不是用来储存数据而是用来思考的 如果大脑一直在回忆自己该做什么,就会不能专心在自己正在做的事情上 将所有的事情收集,在自己的面前摊开,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现在做的事情 清单: 将来清单:现在暂时不做,将来可能会做的 资料清单:不用执行,但是可能需要参考的资料 等待清单:自己不要处理,等待别人处理的事情 项目清单:比较复杂的事情,要做成分解的行动清单 行动清单:具体可操作的行动 清单的分类:情景,时间,精力 在电脑旁,手机旁 如果可以2分钟做完的立刻做,不可以的建立下一步行动清单 想要休息的时候,可以找一点不怎么话花精力的事情做一下 视野:可以从这些视野来考虑制作自己的清单 1楼:行动 2楼:3年的职业规划 3楼:目标愿景 4楼:人生目标 定时的回顾清理自己的清单,保证自己清单的可靠性,这样才能养成使用清单的习惯,而不是还是使用自己的大脑 一定要收集自己的所有的数据,建立自己的数据库 数据库收集资料一定要简单,不够简单的资料收集会混乱,这样你就会懒得收集 所有的事情都要收集到自己的工具篮,而后再根据自己的需要整理成不同的清单,原则上是降低自己判断的成本,很快的找到 当下合适的行动。 3.3个月的实践 所有行动都放到印象笔记 每天养成花十分钟整理 周六日回顾整理。

  • 爱与生的苦恼
    D.H.
    推荐

    亲测有效。三本合集太长了。第一本和第三本比较详细有指导意义。 GTD追求的是对生活的掌控。如果你已经修炼到了可以随遇而安的境界,这套书就不必看了。否则的话,建议每隔一段时间就复习一下,看看自己是不是还有提高的空间。 使用GTD,最好是与极简主义原则相结合。不然很容易陷入庞杂清单的陷阱,或者迷失在各种时间管理工具中。最后就像作者提到的,列完清单就精疲力竭,再也进行不下去了。 个人收获最大的有两点: 1. action item的想法。任何时候如果感觉失控,只需问自己下一步具体能做什么。不管是多么小的一步,行动起来以后,事情就会因为惯性往前发展,不会因为缺乏行动而被拖延甚至被遗忘。 2. 每周回顾。每周仔细复盘经验教训,对将来的工作生活都有巨大的帮助。只顾做事而不总结回顾,每天就糊里糊涂过去,很可能几年都在重复同样的生活而不自知。

  • 爱与生的苦恼
    朱洋
    推荐

    读“前言”部分看时到了一条“不打算看下去”的评论。 对我好像有点影响。 看原版时虽然有些看不懂,但觉得内容还不错。 可是看中文版时觉得没那么精彩了。 不知道是受了那评论的影响,还是翻译的问题。 总的来说还是不错的。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 前人留下了宝贵的经验。 有些事情也可以自己总结,可万一总结不出来呢?万一总结的不好呢? 当然不是说前人的经验都是好的,但至少可以试一试,尝试改进,找到适合自己的路/方法。 就算说的不对,你可以改进啊,把它变成更适合自己的方法。 我懂了 1. 日历是用来记录对日期或时间有刚性需求的事。 例如周五晚上七点至九点看电影,周六要参加朋友的婚礼,每月15号还清信用卡。 2. todo list,是那些对时间没有强制要求的事。 例如读《XXX》书,下载并试用某款App。 我是这么做的 看书的过程中我这么做了: 1. 建了一个ASAP(As Soon As Possible)项目 之前为了清空收件箱,把那些代办事项都放到了Someday里。读着读着觉得不合适,那是放类似“愿望”这种相对比较遥远的事的。而有很多事是需要有时间就把解决掉的。 想过叫Maybe Tomorrow,Now,Do it(now),也想过新增一个tag,例如now,都觉得不够理想。 直到看到这个,ASAP,这个不错,立马在Things里建了一个项目,以后把代办事项都归到这里。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