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哲学沉思录

第一哲学沉思录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第一哲学沉思录
    明远
    推荐

    我教你认识花儿 娜塔莉说: 不要把写作和编辑混为一谈,不要在意你当下写出的文字是否精炼流畅,直抒胸臆就好; 写作,要袒露真情,面对真实的自己,切莫害羞怯懦——不管你此刻脑海里的想法是粗鄙不可入目还是细腻美好,写出来! 不要因为自己因为作品粗陋而惭愧,也不要因为一时“佳作”洋洋得意,放在哪里,“让子弹飞一会”,也让你的作品慢慢发酵,萌生属于自己的嫩芽。 写写写,不论何时何地何种心情!写作没有任何限制,在厨房、餐厅、卧室、阳台,所有可以放下纸张拿起笔的地方,都可以! 活在当下,关注当下。记住花儿的名字,观察树叶的形状,认真看看往来行人——生活中的点滴都值得你认真对待,都是你的素材。 娜塔莉是一个“啦啦队员”,是一个鼓励师,坐在你面前,通过讲述自己写作的历程,一边鼓励一边教导。她反复说:我可以,你当然也可以! 我想到胡安的童话,他说:我教你认识花儿,认识星星,认识时间一切美好的事物。

  • 第一哲学沉思录
    力比少
    推荐

    阐述一些写作的方法。比如不要用逻辑思考,让自己全身心的投入感受,把感受诉诸笔端,让感情自由的流淌,不要试图去控制。用心去感受生活,去倾听去八卦,去与人交流,每当有感触可以随时记录下来。 对我来说写一些东西可以察觉自我,梳理自我,释放自我,让自己内心平静。专注当下。

  • 第一哲学沉思录
    高显峰
    推荐

    写作,下棋,交友……都是修行,过程中和另一个自己相遇,一起领悟这个世界的奥秘,直到和这个世界融为一体。 内心世界的混乱通过写作得到梳理,逐渐清晰。然后用不一样的眼光看待外在的世界,不喜不忧,客观还原事物的本来面目。 过程是逐渐完善的,但永无止境。

  • 第一哲学沉思录
    莫色·阿可儿
    推荐

    在不停间断中看完,书上其实没有具体教你如何写作,但是会让你领悟到如何构建框架如何思考如何坚持写作。

  • 第一哲学沉思录
    黛🙏 如初
    推荐

    再一次的断断续续看完了这本书,说来也奇怪,这本书是我经历早晚挤出来的时间,包括做饭、吃饭、甚至上班的那么一点闲,慢慢积累完成的。我要说什么呢?其实,写作也一样,也是一点一点积累写完的一篇文章,一本书,甚至整个人生! 有太多的感动。娜娜老师通过写作找到了自己,通过禅修更好的投入到写作,把意识和无意识连接并打通成为写作的根基和后盾。吸纳宇宙的无限能量! 太多的不舍。每一篇文章都是生活细节的再现。多么小的一件家常却窥见天地的大洞见,其中藏着万古恒生的脉脉情怀! 太多的释放。让自己与这个复杂得透明的世界遇见,然后再层层蜕变自己,让自己活的更干净,这无疑是动用了上帝的大手笔,弹指一挥,就让你来个转型,从纷纷扰扰中摸索并不断地鼓励你探索下去。 太多的成全。写作吧,没那么难。无非喝口水,聚个会的功夫,都可以让你在时间间隙中做个新的自己——你曾认为最不可能突破自己的地方,它来成就你,陪伴你,守护你! 大爱无疆,心永远在一起的,无论时空隔离还是世事变迁,你的心永远都是在当下产生最博大的能量,让你看见你自己,让你把烦恼表菩提。这唯一的途径——通过写作找到自己! 再一次的断断续续看完了这本书,说来也奇怪,这本书是我经历早晚挤出来的时间,包括做饭、吃饭、甚至上班的那么一点闲,慢慢积累完成的。我要说什么呢?其实,写作也一样,也是一点一点积累写完的一篇文章,一本书,甚至整个人生! 有太多的感动。娜娜老师通过写作找到了自己,通过禅修更好的投入到写作,把意识和无意识连接并打通成为写作的根基和后盾。吸纳宇宙的无限能量! 太多的不舍。每一篇文章都是生活细节的再现。多么小的一件家常却窥见天地的大洞见,其中藏着万古恒生的脉脉情怀! 太多的释放。让自己与这个复杂得透明的世界遇见,然后再层层蜕变自己,让自己活的更干净,这无疑是动用了上帝的大手笔,弹指一挥,就让你来个转型,从纷纷扰扰中摸索并不断地鼓励你探索下去。 太多的成全。写作吧,没那么难。无非喝口水,聚个会的功夫,都可以让你在时间间隙中做个新的自己——你曾认为最不可能突破自己的地方,它来成就你,陪伴你,守护你! 大爱无疆,心永远在一起的,无论时空隔离还是世事变迁,你的心永远都是在当下产生最博大的能量,让你看见你自己,让你把烦恼表菩提。这唯一的途径——通过写作找到自己!

  • 第一哲学沉思录
    湛泊修篁
    推荐

    四星半。写作一如冥想打坐,在案前长期的修行中,万象汩汩的河流一次次攫住你抑或唤醒你,直到你寻得自己的心念,抚平内心不安的悸动。因此,你就尽管大胆地将写作视为自己此生的必经之途,不必犹豫,亦不必再纠结时候未到,你只要立马“闭嘴,坐下,写,就对了”,并坚信自己终能抵达那狂喜的时刻。当你一旦写下,你便是一整个世界的王。此书并非教你一堆写作的方法论,而是从最本初也最关键的点着笔——如何写下并养成写作的自律。这对于重度拖延症如我而言,实在是一剂醍醐灌顶的速效救心丸,比那些千篇一律的写作方法论要强太多!

  • 第一哲学沉思录
    Mathilda
    推荐

    既然是“写出我心”,那么请允许我说实话:我不太喜欢这本书。同样是教写作的书,它不如詹姆斯·斯科特·贝尔的《这样写出好故事》实操性强,不如大泽在昌的《畅销作家写作全技巧》有针对性,也不如康·帕乌斯托夫斯基的《金蔷薇》富有美感。 它宣称自己不但适合学习写作的人,也适合各领域的人从中得到启发,这一点我也不喜欢。看似适合所有人的书也就是不适合任何人。作者在书中提到自己一个月写满一本笔记本,不重质只重量,“就算写的是垃圾也无所谓”,十分抱歉,这本书给我的感觉也有点不重质只重量,什么都想说,导致什么都说不深刻,当休闲读物看看还行,要想从中学到很多写作技巧,对我来说不太现实。 作者在写作中屡屡提到禅修,这我也不喜欢。这些年,禅修、打坐、正念冥想的作用有越来越被夸大的嫌疑。一本教写作的书何苦与修行结合在一起?或者说,一本教修行的书何苦与写作联系在一起?当然,有人觉得这正是这本书最大的特色,也正因此喜欢这本书,对此我没有异议,只能说,各花入各眼,这书不适合我而已。 不过,说了这么多“不喜欢”,我的意思并不是这本书毫无用处。其中的很多观点我是认同的,比如,写作跟其他任何事情一样,要想做好,就需要辛勤练习;写作如同烤蛋糕,只有烤箱没有面粉是不行的,意即文章不能只有优美的废话而没有内容;如此等等。 作者说到的其中一点我尤其认同,就是,写作必须诚实,忠于自己的内心。想要打动人,一定要写自己真正的想法,自己都不信的话说出来别人肯定不会信。有个故事说,一个小孩吃了太多的糖,牙齿都蛀坏了,妈妈说了他也不听,于是妈妈带他去找拉比,跟拉比说了这回事,希望拉比告诉孩子不要再吃糖了。拉比说,回去吧,一星期以后再来。于是妈妈带着孩子回去了,一星期之后又来找拉比。这次拉比对孩子说,不要再吃糖了。孩子非常信任拉比,果然不再吃糖了。孩子的妈妈很奇怪,问拉比说,我第一次去的时候,您就可以这样告诉他呀,为什么一定要一星期以后再说呢?拉比说,因为你第一次来时,我自己也在吃糖。 莫言在《蛙》中说:十几年前我就说过,写作时要触及心中最痛的地方,要写人生中最不堪回首的记忆。现在,我觉得还应该写人生中最尴尬的事,写人生中最狼狈的境地。要把自己放在解剖台上,放在聚光镜下。 这话我极认同。我认为,我自己写的东西不动人,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回避了内心真正的痛苦,不愿意写出自己的挫败感。一个人如果能坦诚地写出自己认为最不堪回首的经历,是很容易出好作品的。 我曾经在村长的公众号“村上春树的艺术世界”里看过一篇文章,作者说那是他的真实过往,写的是他青春期时,住在一个混乱的城中村,他经常趁着别人外出的时间,打开他们廉价的门锁进去偷窥。有一次,他发现一个女孩的家里有很多黄色光碟,于是后来经常趁女孩外出时去她家看那些光碟。后来他对那个女孩产生了一些不可思议的情感,再后来他发现,女孩有个男朋友,他愤怒地把那女孩的光碟都掰断了,女孩才知道自己家里进了陌生人,吓得搬家了。我对这个故事念念不忘,就是因为他写得极其真实,写出了自己当时的那种窘迫、自卑以及蓬勃的欲望。这让我相信,那真的是在现实中发生的故事。 前一阵还看了一本书,《驻马店伤心故事集》,也给我这种感觉。作者笔下那不堪回首的少年时代令我无比相信那都是真实发生的故事。

  • 第一哲学沉思录
    流水
    推荐

    偶遇娜塔莉·戈德堡的这本《写出我心:普通人如何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由于自己也是一个喜欢写作的人,就细细品读,期间产生了许多共鸣,也坚信了继续写下去的决心。 首先,喜欢写作的人无不是对生活充满了热爱,而且对一切有知觉的众生常怀善念。喜欢这首诗: 逝去之事不可留, 万事三平二满休。 字句人间皆无惧, 一生有爱无尽头。 Accept loss forever Be submissive to everything, open, listening No fear or shame in the dignity of your experience, language, and knowledge Be in love with your life 当我们用笔和自己的心触碰,我们才会发现一个大写的自己,一种真正的自由,从而遇到一个更好的自己。 第二.本书谈的是写作,它也谈到用写作来修行,帮助自己洞察生活,使自己心神清澄。练习写作意味着最终我们得全面探讨自己的生命。 很多时候,我们信手拈来写一些东西,可能是一首诗、一篇读后感、一篇工作总结等,写作之时才思泉涌,之后如释重负,思维澄清很多,之间也会经历心流体验,这是难能可贵的。 三.为我们写作提供很多接地气的建议。 1.处处皆可写作 没有十全十美的气氛、笔记本、笔或书桌,因此请训练自己保持弹性。试着在不同的环境和场所写作:在火车上、在巴士上、在厨房餐桌上、独自在森林中倚着树干、在溪畔把双脚泡在水里、坐在沙漠中的岩石上、在家门前马路的围栏上、在走廊上、在门阶上、在汽车后座、在图书馆,以后我要随时随地体验一番。拿出另一本笔记本,抽出另一支笔,只管写,写,写。在这世界的中央,踏出积极的一步;在一团混乱的中心,采取明确的行动。只管写,持肯定的心态活下去,时时保持觉察。只管写,写,写。 2. 更进一步的习惯 让自己往自认为能力所及的地方更进一步。不仅在写作中,生活的方法面面我们都可以再全面一些,追求一种更完备的效果。例如,上完课,我们可以在教室外再沟通一番,可能是有过教学的内容,也许是我们对学生的一番鼓励。 3.具备心生怜悯的情怀 自我们的痛苦中出发写作,终将促使我们对自己既渺小又时时在摸索的生命产生怜悯;从此一残破的状态,恻隐之心将油然而生,我们将怜惜我们脚下的水泥地,还有在疾风中噼啪作响的干草。 4.坚持写,就有收获。 作者说到天赋就像地下水——你要用自己的努力先挖一口井,它才会喷发出来,所谓“才思泉涌”。就如戈尔·维达尔的名言:“每位作者和每位读者都知道,好的写作是最棒的旅行。”别担心写得好不好,只要写,便足以使你置身天堂。 愿喜欢读书的你我都能从阅读中积淀,从生活中感悟,同时,也从写作中收获生活的丰盈。

  • 第一哲学沉思录
    大希希
    推荐

    这本书更多的是在讲新手面对写作时心理上的一些顾虑,以及状态不好时怎么调整自己的一些小tips,作者是美国人,会存在一些文化差异的问题,仅供参考。 用书中的一句话总结本书70%的内容:“ >> 总之,闭嘴,坐下,写,就对了。” 不要管写出的文字多么糟糕,不要管它暴露了你多龌龊的内心,告诉自己你有写出世上最垃圾文字的自由,哪怕恶臭如垃圾堆,坚持下去,也会从中开出花来!over! “贵在坚持”四个字放之四海而皆准。

  • 第一哲学沉思录
    john
    推荐

    这本书在很早的时候,就看完了一遍,但是那个时候的自己体会不深,甚至有点误解了写作的意义。 那个时候我以为写作的目的,就是要成为一个受人敬仰的作家或者著作家,但是书中给了我另外的一种答案。 我们生活中每一个人都可以写,因为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不同的想法、看法、与观点。 我们只要写出我们自己想要说出的观点即可,在写作这件事情上,没有绝对的好与坏之分。 不要担心自己写出来的东西不好,那个并不重要,我们只要把每一次的写作当成是一次的练习就可以了。 就像是足球运动员,他们为了踢一场比赛,需要在球场上反反复复的锻炼无数次,只是为了在比赛的时候踢得好一点而已。 写作其实也是同样的过程,不论我们是要写书,还是要像外界输出自己的观点,也需要不断的写,不论好坏。 在写作上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写作就像是我们生活中的烧饭洗衣一样,一次做不好就两次,两次做不好就三次,直到慢慢的做好为止。 所以,在写作上,我们只要随便找一个地方,停下来写就好了,不断的写,不断的写,我相信每个人都是可以勤以补拙的。 我自己在写作上就没有任何的天赋,如果在一开始的时候就给自己太大压力的话,我内心的写作热情可能早就消逝了。 写作很多时候对我来说,是表达的另一种方式,就跟我说话没什么两样,所以,不需要把这件事情想的太可怕了。 只要坐下来,不断的写,不要太注重结果,我们只要做好我们该做的,其余的留给上天定夺就可以了。 今年就是因为打通了自己的思绪,自己在写作的路上,慢慢的开始行动起来了,已经坚持了100天。 100天以来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我并没有像自己想象中的那么差劲,即使我写的那些文章质量不好,但我相信每个人都有一个从坏到好的过程。 在这上面,我至少突破了我自己,迈出了写作的第一步,接下来的我,要继续不断的享受这一段写作的旅程。

  • 第一哲学沉思录
    Jack
    推荐

    我手写我心,我心意徘徊,一生复能几,但使愿无违。 这是作者在写作时的心路历程,从写作初始的激情、怀疑和不自信,到中途可见的挣扎、孤独和犹疑,再到欣喜、质疑和释然……这其实就是一个又一个的循环,因为这些从不停止。 写什么?怎么写?好不好?……作者说真实的写作状态就是诚实坦率的面对自己,写出意识里的东西,也即是抓住本源的心念。而怎样写出我心,就是不停地写不停地训练。 写作看出去,像一个缥缈的存在,高高在上,云遮雾绕,难觅其踪。这也是许多人不敢写的原因之一,不懂不会以及存疑和畏惧,造成如山似海一般的阻隔。作者讲的方法是,给一定的时间(几分钟开始),拟定一个主题,不停写下去。而在这过程里,就像“积肥”,这些练习的东西可能会成为将来的素材。这是必须要做的练习,只要开始了,就建立的联系。 书里谈的大部分内容都是针对写作时个人的情感情绪等问题提出建议和方法。比如如何进行主题的收集和设定,对身边事物细节的敏锐观察和描述练习,字词训练时任意组合进行创意突破,等等。 文中不对写作各种文本范式和结构提出解构分析,不说该怎样拆怎样吸收,只对写作当下的心念予以关注和引导(这与作者进行禅修有直接的关系)。我们想要表达某些东西或讲述一个故事时,可能存在许许多多的障碍,文字、结构、情节等等都会束缚我们的心念思绪,作者并没有从评论家或编辑的角度去批评或大放厥词,相反的,她要大家放弃这种关系,只管写只管不断练习,直到写出本意和本心才好。修改和编辑是留待日后做的事情。一开始要在意的,就是内在的心心念念处,抓住它们,写下来。 实际上这本书也是作者写就的第一本书(最后章节有叙述),这本书就像从一段平凡的经历里,深挖出不平凡来,并努力地使其生动、有趣,这也是生活里属于意义的那一部分。 “写我所想,写我所见,写我所感”!去探索题材之间的关系,去建立事物关系的连接……写出真实热情的“自我”,写出与世界万物的融合贯通,有那么一刻就行了。之后的,就留待之后吧!

  • 第一哲学沉思录
    如月
    推荐

    这是我读的第一本有关写作的书,吸引力来自书名中“写出我心”四个字。 确实,书如其名,不讲枯燥高深的写作理论与技巧,只站在禅修的角度,通过自身经历谈切身感受:毫无顾忌地坚持真实写出初始意念,以此不假任何雕饰地向外界表达自己——这种表达人人可为。 书中强调的“真实”“觉知”“平等”“心安”等观念,势必让它的读者群超越写作者或作家,让它成为一切普通人冲破迷雾、开放心灵、记录生活、播撒生命能量的教科书。

  • 第一哲学沉思录
    西风
    推荐

    好的作家一定不是单靠培养就能成功的,有历练,但更要有情怀。因为好的作品来源一定是生活,只有对生活有认识有思考有情怀,才会能够更真实的记录生活,成就不世之作。远有周易离骚史记,近有四大名著,再近有鲁迅老舍巴金郭沫若,当下有路遥莫言贾平凹刘震云梁晓声。哪一个不是在生活里涤荡过千百回后,才生产出了感召人教育人的一系列大作。 好的写作的确是写出了作者我心,让人感同身受,身临其境。但我心一定是历经万千浮浮沉沉看尽人间冷暖,融入过,挣扎过,思考过,沉淀过,最终才可以站在生活之上看生活,记录生活。 作家不是每个人都能实现的梦想,但写作可以是,因为写作是对自己生活的记录和感悟,也是对悠悠我心的抒发和整理。多读点书,多感受生活,偶尔记录一下心情及当下过往,也是充实提高自己的不错途径。再说,万一呢,写的多了,写得精了,有人喜欢,洛阳纸贵不敢说,无心插柳作家一把也未可知不是。 不带功利心去阅读和写作,或许一切可以更洒脱更自然些,也更容易写出意想不到的作品。屈原放逐,乃赋离骚,不韦迁蜀,世传吕览。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时候,阅读和写作应该才是孤独最潇洒最有益的打开方式吧!

  • 第一哲学沉思录
    至人无梦
    推荐

    读娜塔莉戈德堡的《写出我心》 又一本不想读完的书, 从头到尾,一直被作者的写作激情所感染。同时,一个行者的意象挥之不去:怀揣笔记本,蓬头垢面,走路带风,不管身处何地,不问今夕何夕,在任何你想象得到或想象不到的地方——咖啡馆,饭店后厨,车站,机场,墓地,玉米田,…… 埋头飞笔。 她写眼前,写天边,写大千世界,写灵魂精神,一般先从视角体验开始,再移转到听觉,嗅觉,味觉和感觉,一直飞笔下去,让自己与外在的世界合而为一,人生与天地融为一体!且反复提醒读者:您可别忘了最终抽身返回自己,把世界,情绪,鲜花,苦甜,悲欣放走,归还!用她的话说,“用你的写作占有你想要的任何东西,然后放手,任其离去”,且允许自己用“世界上最烂的文字”。这种“归去来兮”式的写作模式,与宋代禅宗的三种境界异曲同工。难怪本书在台湾被译为《写作禅》,听起来就高大上。 不同于大家托尼莫里森视写作为“一种思考的方式”,娜塔莉认为写作是在探索,“探索你和某个题材的关系”;是“一种努力的方式”;写作等同于“呼吸”;还能“治疗焦虑”;写作就是生本身,要“乐于把整副生命放进字里行间”,先尽情放逐,激情奔跑,再绝情地抽身返回。“你在写作中活着,成长着,精神强大着,写作通过你而成了“此在”,有了意义。写作于她,也是生活本身,“生活何其丰富,只要能写下过往和当前的种种真实生活细节,你便不大需要别的东西了”。 娜塔莉在本书中还以身试“法”,通过自己的文字,展现写作时怎样收放自如,诠释出艺术的内涵和意义。“别太快扯缰绳,给自己庞大的漫游空间,做个彻底迷途的无名氏,然后重返故土,开口说话。” 真想知道,艺术以这样的形式横空出世,那得费多少体力,除了精力和脑力! 作者在回望过去时,对自己曾经的努力给予了极大的爱和同情。她认为自己“很认真,很努力,很纯粹”。她也承认自己很聪明,可惜经历过不少的“破碎”,好在她知道从中汲取营养。“如果没有过那么多的破碎,也许看事情可以更清晰。虽然并不知道后来的结果如何,但从不害怕。相信尽心即可,结果要来的时候,自然会来”。读至此,没忍住隔空心疼那个随时随地埋头记录生命细枝末节的娜塔莉了。 但,当我们点赞作者对写作的领悟的同时,千万别忘了,阅读(必须有阅读),也是她的强项,只是被其强大的写作能力和欲望遮挡住了。激情固然可以帮助作家投入写作,但读书思考才可以帮助其完成写作的内容。所以,不管她在哪里,总有各种书籍随时在侧。她读亨利·米勒的《北回归线》,读《非洲的青山》,读海明威的《流动的盛宴》……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必须一而再地回到书本跟前——我指的是好书,并且一而再地阅读种种洞悉人生意义与方向的见解”。显然,作者对写作的领悟与其阅读习惯无不关联。 读完本书最新鲜的感受是:人,竟可以硬生生地把自己逼成作家!靠着自己的努力和决心,踩着上千斤重的笔记本,爬到了畅销作家的榜单,硬生生地在手心中划出了一条辉煌的事业线!(暂且忽略她的聪明) 最后,喜欢上了这个把生命生活和生存、激情决心和毅力,都给了写作的人;也喜欢或似乎喜欢上了写作。

  • 第一哲学沉思录
    WZM
    推荐

    我们其实不需要看教你如何写作的书,说来说去,作者已经道出了关键所在: “我相信后天努力——努力,并非只得是用蛮劲儿,也指唤醒自己的才能。我们都拥有这方面的才能。一个人的天赋如果没有被“唤醒”,那也是处于平庸的沉睡状态……后天的努力会让你走得更远” 所以,摒弃那些技术性的细枝末节吧,用心去发现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灵魂,唤醒它,并倾听它,那才是须努力去做的。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