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系辞》:察动识变 赢得始终

读懂《系辞》:察动识变 赢得始终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读懂《系辞》:察动识变 赢得始终
    ㅤ ㅤ
    推荐

    《好好说话:新鲜有趣的话术精进技巧》讀書筆記 >> 关于说话这件事,古人有一个说法值得大家借鉴。说一句话之前要问自己三个问题:第一,我说这句话是真的假的,有没有事实依据?如果是真的,接着问第二个问题:我说这句话会起到什么效果、有没有用?如果你相信会有正面的效果,再问第三个问题:我说这句话是不是出自善意,还是只是为了显示我自己独特的见解? >> 一个人为什么不能好好说话?大半是因为他的大脑处在自动驾驶的模式中,用自己最熟悉、最不用动脑子的方式回应着眼前的人和事。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对最亲近的家人常常最不客气的原因,其实这是最不明智的做法。当你用冷漠的语言伤害了周围人的时候,他们的负面情绪会在这个空间里游荡,最终回报在你身上,这就是所谓的报应。 ◆ 序言 跋[bá]: (动) 翻山越岭:~山涉水。 (动) 写在文章、书籍等后面的短文;内容一般为鉴定、评价、考释等:序~。 >> 序言 好好说话,其实是好好思考 马东 古代的时候出一本书,大约是没有写序这个程序的。洛阳纸贵,写内容都不敢啰唆,要言简意赅,言不尽意,哪有地方去写序。后来从容了,书画碑帖都有了题跋,敢下笔的往往是一时人望的专家权威,在前面写一篇序,有点“光大门楣”的意思。好比一座房子,进深宽窄不知道,门口张灯结彩,至少引得你翘首张望。这本书封面上写着“马东出品”,其实我很尴尬,因为这本书一不是我写的,二不是我出的,写一句“马东出主意”倒是十分贴切。 《好好说话》源自一种观察、一群头脑和嘴巴、一次技术进步带来的可能性,还有把这些东西聚集在一起的运气。我们发现自古以来,中国社会都教育自己的孩子要少说话,敏于思而讷于言,因为祸从口出,宁肯鸡贼也不要犯二,省得惹事儿。究其原因可能是农业社会,人一生的活动和生活范围都比较封闭,说错话别人记一辈子,成本太高。今天天下之大,让更多人认识自己的好处可想而知,能言善辩、巧舌如簧,也不再是完全的贬义词,取而代之的是沟通能力和说服力这些词儿,也是醉了。年轻的父母辈不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个闷葫芦,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是今后行走江湖的重要生存技能,这是世道人心和文化结构的改变。 ◆ 说话之伤都是暗伤 >> 问: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置乎? 答:只要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这是唐代高僧寒山和拾得之间的对话。我们先别管拾得的态度是否洒脱,先想一想:他的对仗之工整、用语之精准、反应之敏捷,岂是常人能及?而且你知道吗?这句话说完,拾得和尚接着又念了一首很长的偈子: 老拙穿衲袄,淡饭腹中饱;补破好遮寒,万事随缘了。有人骂老拙,老拙只说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涕唾在面上,随他自干了;我也省力气,他也无烦恼。这样波罗蜜,便是妙中宝…… >> 所谓静水流深,才能胸有惊雷、面如平湖,不是说肚里一包草、脸上带着温暖的笑,你就能立地成佛。 >> 第二届《奇葩说》冠军邱晨的话来说:兼具“耐思”(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的智慧)、“耐撕”(处理观点交锋和利益冲突的能力)、“nice”(与人为善追求达成共识),才是这个时代所要求的“好好说话”。 >> 不会好好说话,归根到底是因为拎不清状况。那么,到底要怎样分析状况,才能确定正确的说话策略?一个最明确的指标是:权力关系。它决定了现实的语际关系,决定了各类场景下说话的基本原则。 >> 话总是说给人听的,说者和听者总会构成某种关系,而在特定的关系中,总会存在谁主动谁被动、谁需要争取谁的问题——这就是我们说任何话的时候都必然要身处其中的“权力关系”。纯就学理来说,影响他人的观念正是语言的终极目的。你需要影响谁的观念,谁就掌握着这场语言游戏里生杀予夺的权力。 >> 演讲——权力的形成(吸引、聚焦与引导) 沟通——权力的流动(避免冲撞与协调转向) 说服——权力在对方(无权的一方要改变有权的一方) 谈判——权力在双方(双方要合作,才能解决问题) 辩论——权力在他方(双方无权决定胜负,通常由中立第三方裁决) >> 我们必须先理解演讲是“权力的形成”,重在对听众的吸引、聚焦和引导,才能在这个场景里掌握主动。 >> 沟通是“权力的流动”,重在拉平二者的关系,让双方都能讲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所以我们需要的不但不是刨根问底,反而是要像激流中的划艇者那样,在容易触礁的地方不断协调转向,避免冲撞。任何一方凌驾于另一方之上,甚至只是暗示出地位的区别,都是沟通的大忌。 >> 说服的关键,就是要尊重并且利用对方的自主性,使其从自身角度出发,心悦诚服地接受我们所希望其接受的观点。我们要卸下对方的心理防御机制,诉诸对方自身的心理需求,让“我说服了你”变成“你说服了自己”,让“我的观念打败了你的观念”变成“你的观念升级了”。这既不是卑躬屈膝,也不是蛊惑人心,而是对说话中真实存在着的权力关系表示尊重。 >> 当方案各有优劣、谁也说服不了谁的时候,我们所面临的场景是谈判,而不是沟通,而这是一种“权力在双方”的情况。此时我们需要的是把各自的目的、诉求、损益摆到台面上来谈,通过讨价还价的利益交换,尽快确定一个双方都可以接受的版本。 >> 当双方就某些细节争执不下的时候,我们也可以通过引入“有决定权的第三方”(比如双方共同的上级)来解决僵局。这个时候,场景就变成了辩论,而辩论是一种“权力在他方”的话语体系。形象地说,是彼此都盯着对手,但是心里都在想着怎样得到旁观者的认同。对手其实并不重要,他们只是我们向第三方证明自己正确的一个工具。这是辩论的基本策略,也是辩论讲究风度的根本原因。 >> 正如色有三原、光分七彩,话术能力也是由五个维度集合而成的。按照前面提到的权力关系的不同,分别是沟通、说服、谈判、演讲、辩论。理解它们相互之间的此消彼长和渗透转变,使其随缘应化地共同发生作用,我们就能在任何场景下好好说话。 >> 说服不是说教、不是洗脑、不是靠机械地强化暴力灌输,而是以劝导方式让对方自行生长出我们所要的论点。而进一步说,说服不只用在外界,也可用于自身,很多自我激励、自我成长的课程,其实就是说服技巧的一种延伸。 ◆ 承上启下的工具性沟通 >> 拨冗给你三分钟 >> 一个运用“买时间”策略的典型案例。制造意外、引发好奇、回应主题,将原本紧迫的沟通机会争取扩大,让对方不由自主地想听下去。 >> 很多人都有一种阴暗心理,就是遇到坏事总想找个人负责,谁离得越近谁就越危险,这是大家都共有的人性阴暗的一面。所以,表达善意的时候如果混杂着愧疚,就容易被人抓住把柄,对方很容易会觉得:如果你没错,你在愧疚些什么呢?本来这事没你的错,也都会变成是你的错 >> 在传递坏消息的时候,我们更需要展示出的应该是一种中立的姿态,既不过分亲热,又不过分冷漠,才能做到既准确忠实地传递消息,又不会进一步刺激到接收方的情绪。 >> 要专业而不要同情,要善意而不要愧疚,要陪伴而不要主动安慰。 >> 小诀窍 不给对方施加压力 >> 注意1:不要索取信息,而要分享态度 >> 注意2:抛砖引玉,以自我揭短的方式向对方抛出话题 >> 注意3:把问题抛给在场的所有人,而不是特意面向某个人 >> 总之,聊八卦时应以不给对方压力为大原则,做到不索要信息、不炫耀自己、不具体针对,才能既拉近关系,又避免冒犯。 >> 小诀窍 别关心金额,先关心原因 遇到亲友借钱,第一步,一定不是先关心“借多少”,而是先关心“为什么”。唯有这样,才能把焦点放在对方身上,掌握这场谈话的主动权。 其差别在于:对于“借多少”,这个话题是落在我们身上;但对于“为什么要借”,这话题是落在对方身上。别忘了,借钱时给我们一个合适的理由是对方的义务。而先问原因,一方面显得咱们重情重义,关心对方的生活;另一方面也把压力转嫁到对方的身上,更容易采取下一步的举动。 此时,对方说出的借钱理由也不外乎两种: 一是救急,比如说家人生病要借钱救命,这个时候我们的态度往往是能帮就帮。如果对方借钱的数额实在太大,借不了那么多,或是压根儿不想陷入无止境的催钱与拖债中,也可以将你认为合适的金额用包个红包的方式送给对方,而原本是想借钱的亲友也不太可能挑你的理。 二是免息,比如说对方是因为买房、买车等一切购买行为而借钱,目的是为了省去银行利息,把我们当免息并且无限期还款的银行在用。面对这种理由,一旦开始借钱,基本上以后双方的关系就是催款关系;不借,反而可能还有一线生机。 当对方说出诸如买房之类的借钱理由时,不要马上说“买房啊,不借”这样让人尴尬的话,而是要进一步以关切的态度来确定对方缺钱的原因,比如: “买房首付不够啊,理解理解,现在房子的确太贵了。” 千万不要傻乎乎地直接问对方,凭什么买超过自己支付能力的房子,这样显得很不客气。只要我们开始感叹房子太贵,跟对方做出同仇敌忾的样子,对方一定会顺势进一步解释不是自己非要超前消费,而是丈母娘或者老婆逼的,这就间接帮助我们确定了对方借钱的根本原因及压力所在,同时也为提出拒绝理由打下了基础。 而探听清楚原因后,接下来,我们就可以根据对方的原因给出一个不借的相似理由,比如: “我借钱是因为最近想筹划买房,你看能不能帮我周转周转。” “哎呀,怎么这么巧,我恰好最近也在计划买车,手头的资金压力也很大,想帮你也是有心无力啊。” 此时,大家都是为了自己的美好生活在努力攒钱,对方脸皮再厚也不会说“你的美好生活先等等,我的美好生活比较急”吧? 再比如: “最近老板承诺的奖金一直没到位,生活实在有点困难,你能不能帮帮我?” “啊?你也遇到一样的问题啊!我们老板也是一样,工资都拖着不发,现在的老板怎么都这样啊!” 直接表明与对方遭遇一样的困境,还可以借势与对方一起抱怨老板,情感上也可以下得了台阶。 这个诀窍的巧妙之处在于:当对方以某种原因为理由向你借钱时,对方一定会觉得这个理由本身很有说服力,他人无法拒绝,而用同样的理由来拒绝对方时,他也同样没办法再接着纠缠,或否定你的理由不重要。 >> “抱歉,这或许未必是事实,但我难免会有这种感觉。” “抱歉,这或许未必是事实,但我难免会觉得你这样做是对我的一种不尊重。” “抱歉,我知道你希望我早睡,不是故意要干涉我的生活,但我总忍不住会有这种感觉。” >> “对人不对事”为切入,最终达到了“对事不对人”的沟通效果。 >> ● 抱歉,这或许未必是事实,但我难免会有这种感觉…… 预先承认这只是自己的主观感受,减轻对方被否定和被攻击的感觉,让对话能理性、平和地进行下去。 ● 你知道我这个人其实有点作(敏感或容易受伤),不过我确实感觉到…… 这是变形版“感受的预防针”。当你在指责他人之前,除了承认这只是自己的感受外,更要试着用自己的一些缺点拿来给对方“陪绑”。这样铺垫之后,他也更容易心平气和地听进去你的批评建议——毕竟你都已经先自承其错了嘛。 >> 平辈论交,我们无权评判他人,但当然有权表达自我。 >> 沟通这件事,本就是一个点点滴滴、不厌精细的过程。 >> 好口才”其实都是来自“好用心”。 >> 常用例句 ● 你这样做让我…… 当你想表达对他人意见的时候,不要评价他人的行为,而只叙述对自己的影响。用这样的句式不容易让人感觉到冒犯,因为你只是在表达自己的感受而已。 ● 我认为你做得真的很好,只不过这件事情…… 在否定事情的严重性之前,先单独表达对你要安慰、关心的对象的重视和肯定,这样就不容易让人觉得你名则关怀、实则漠然了。 ● 你好,我有件事情想找你帮忙,事情是这样的……打扰了! 直接说你想求人的事情,将判断的权利留给对方,是最节省别人时间的方法。如果要表达礼貌,只需要在最后补上适当的礼貌用语即可。 >> 情绪沟通的第一步就是察觉情绪、小幅释放、提前预告。 >> 其次,处于情绪中的你,要勇于坦白说出自己的需要。 >> 小诀窍 隔离、同理与拦截 给自己做心理隔离 >> 面对一个愤怒的人,正确的姿态永远不是站在对立面,而应站在同一边。因为愤怒往往来自无助与无奈,所以,让发怒的人逐渐平息怒火,关键是让他多一个队友、少一个对手。 >> 如果对方还是不依不饶,甚至说些伤人至深的话,我们当然也不能坐等唾面自干,而是必须拦截对方的人身攻击。 >> 对方说了很过火的话时,我们可以先皱皱眉头,向对方传递一个信号——你惹到我了;然后坚定、清晰且不卑不亢地说:“关于这一点,我觉得你不应该这么说,不过这不是重点,我们还是来研究一下问题的解决方案吧。” >> 对待恶劣的人身攻击,我们要拦截而不是回击。 >> 常用句型 ● 我很理解您,换作任何一个人恐怕都会生气。 和他站在同一边,不要产生分歧。 ● 我有不同意见(或“我觉得你不应该这么说,不过这不是重点”)。 不卑不亢,将话题引入寻求解决方案。 >> 小诀窍 蚂蚁搬大象 什么叫“蚂蚁搬大象”?就是在道歉的时候,你要尽可能地把责任往自己身上揽,甚至包揽到一个夸张的地步,这时候,那些原本带有敌意想要指责你的人,不但很难继续落井下石,甚至很有可能反过头来劝上你两句。为什么会这样呢? >> 小诀窍 主动暴露弱点会让你战无不胜 通过自嘲让敌人无攻击之门 用自嘲的方法说出自己的弱点,会让敌人再也无法用嘲弄我们弱点的方式来攻击我们。在奇幻小说《冰与火之歌》中,小恶魔有一句名言:“把你的弱点当作你的铠甲。” >> 语气上,避免先笑破梗 ◆ 用选择权启发对方 >> 小诀窍 反向提问 那么,要怎样劝导才有效呢? 关键在于,我们要改变提问的方向,来引导对方从“为什么我不能”转变为“为什么我想要”。 >> 自我检讨和自我激励其实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矛盾。我们对自我的缺点检讨得越多,其实也就等于是在合理化它存在的理由。 >> 常用句型 ● 你曾经有一点点想要那么做吗? 通过反向提问,引导对方的思考方向。例如,当你想要劝他人戒烟的时候,就问他是否曾经想过要戒烟,理由是什么,从而唤起他自身为“戒烟”这件事寻找理由。 ● 咦,你居然会想过要这么做,我很好奇,原因是什么? 用提问引导对方强化某个信念,同时用“我很好奇”这类中立的表述消除对方的戒心。 >> 小诀窍 要以对方为出发点 诉求要具体 >> 善意要扩大 每个人在做好事的时候,最担心的就是不知道自己的善良会不会被别人利用,所以我们要努力让对方相信——他的善意是不会被糟蹋的。 还是比较以下两种说法: “抱歉,我母亲年纪大了,可以让个座吗?” “抱歉,我母亲年纪大了,如果您愿意让座,我会非常感激,而且我保证,您的好心不会白费,下次要是让我遇到其他有需要的人,我也一定会像您一样伸出援手!” >> 让对方有选择 >> 小诀窍 疏导式劝阻技巧 不要问“为什么”,要问“怎么了” >> 引导情绪宣泄,你要比你朋友更狠 >> 常用句型 ● 这到底是怎么了?是谁得罪了我家哥哥(姐姐、妹妹)? 先询问事情经过,让朋友在倾诉中冷静下来;表达同仇敌忾的姿态,消除他的抗拒情绪。 ● ! #¥%……&* 帮助发泄情绪嘛,当然是怎么狠怎么来。这里各地方言特色不一,就不具体举例了。 ● 去,当然要去!来来来,让我们好好合计合计…… 顺水推舟,将计就计,让朋友在“计划”筹备过程中从犯浑的状态里清醒过来。 >> 小诀窍 减少焦虑,提供动力 第一步:真诚表示体谅,实现低阻力沟通 >> 第二步:提供后备方案,清空焦虑内存 >> 要想说服一个有焦虑情绪的老板,最重要的就是给他安全感,最大限度地缓解他的恐惧与烦躁,释放他的不安情绪。这个后备方案未必完美,但它的作用只是想让领导知道,它起码是个兜底方案,是不会出现最坏结果的。 第三步:点明短期收益,激发主体动力 >> 常用句型 ● 您最近这么忙,工作又多,应付得过来吗? ● 您要是没时间处理这个事,我们用方案B怎么样? ● 不过如果您能抽时间处理这个事,我们能获得更多的好处喔。 >> 提出抽象需求,而不是具体要求 >> 不要下命令,要尝试在探讨中达成共识 >> 常用句型 ● 你做的这个方案也挺不错的,只是和这次的要求有一点出入,你能不能根据这次的主题建议一些新的方案呢? ● 你觉得这个配色方案怎么样?要不咱们试试? >> 小诀窍 让客观压力来自外部 塑造共同的敌人,可以免伤和气 >> 常用句型 ● 我们这样做,××方面的压力会很大啊! 把“我”换成“我们”,在外部压力面前显示我们是同一阵营。 ◆ 搜集情报的便捷方式 >> 常用句型 ● 您是怎么知道我们的? ● 在这方面,贵方之前最大的订单是多少? ● 按照您的条件,我推荐别人好不好? >> 小诀窍 用确认标准获取主动 第一步:确认加薪标准 >> 员工:“老板,我想知道,在我们公司里,员工大概要达到什么样的条件才可能加薪?” >> 常用句型 ● 老板,我想知道,在我们公司里,员工大概要达到什么样的条件才可能加薪? ● 我确实没有达到条件A,但是我在条件B中表现超标啊。我的B表现是不是可以补偿我缺失的那一块,让我加薪呢? ● 如果我得到加薪,我会在项目A中投入更多精力。 >> 所谓“定锚效应”,就是人们在衡量和判断时,总是倾向于给予最初获得的信息更多的重视,这些最初的信息就像船锚定住船的位置一样,会全程制约评估的进行。 >> 常用句型 ● 这个东西我真是一看就喜欢(或“我最近好像刚好需要一个”)。 在表达时,措辞上要强化主观意愿,或从内容上制造客观需求,让出价方充分意识到你的上桌意愿,从而增加他们上桌的可能性。 ● 唉,可惜这个月花钱实在太多了(或“不过要是买了就没钱买机票回家了啊”)。 制造矛盾焦点作为你们共同的敌人,为之后的掀桌、再沟通做铺垫。 ● 什么?你在开玩笑吧?(或“哈哈哈,那算了。”) 在掀桌时,可以用诸如震惊、哂笑、表示荒谬的姿态来表达你的态度。只有桌掀得坚决,才能迫使对方让步。 >> “主管,因为我现在手头的案子已经很多了,虽然您要我再接一件也没问题,但在执行上品质就不太可能保持跟之前一样,这样行吗?” ◆ 别紧张,没人在意你的尴尬 >> 误会才需要澄清,错误只需要承认。 >> 常用句型 ● 大家好,我今天的演讲主题是……在准备这个主题时,我脑海中一直回旋着一个故事,在这里分享给大家。 这是一种将演讲主题导引到一个故事上的常用开头。 ● 如果用……的视角来看待这个故事,我们会发现…… 讲完故事后,将主题与故事做个连接。 >> 常用句型 ● 我真的非常欣赏…… 坦率地说出对手让你欣赏的地方,能充分地展示你的风度。但请注意,你所挑选的那些优点,必须是实在而具体的;否则听起来就会像是虚伪的套话。 ● 我们…… 少用“我”,没事多用“我们”,能让大部分人有代入感,也避免自己被孤立。 ● 这不是一次竞争,而是一次运动……(或“这场竞选没有失败的一方……”) 任何竞选、竞争、比赛都意味着是某种零和游戏。你赢,就一定有人受损失。所以你要淡化这些概念,既团结了更多人,也让自己的胜利更容易被接受。 >> 所谓主动留空白,意味着我们脑子比听众快,但是要有意识地等一等,等听众明白了再继续讲。这又是口语传播的一个特点了,因为我们必须要给听众留下足够的反应时间。 人类学家发现,在只有口语传播的时代,大家都习惯用很多赘词,比如非洲人讲童话、古希腊人讲神话,都有一大堆没什么意义的语气词和形容词,这是做什么用的呢?就是有意冲淡信息密度,给听众留下想象的空间和喘口气的时间。现在我们听评书、听相声,甚至是听课,如果把人家说的话一句句写下来,就会发现有一大堆的赘词,可是如果把这些赘词都去掉再念一遍,整个神韵就没有了。为什么?就是因为去掉了听众的反应时间。 ◆ 准确地意识到对方存在的问题 >> 只要掌握复述问题、慢而不断、化繁为简这三个诀窍,不需要跟人比拼速度,也能稳稳当当地把道理讲清楚,在激烈的争论中捍卫自己的立场。 >> 辩论中有一个常用技巧,叫作“同理反抽”,意思是根据对方的逻辑(同理),得出反驳对方的结论(反抽),也就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道理很简单,对方的逻辑既然是错的,那这个错误的逻辑用在对方身上,他一定也是受不了的;而由于这个逻辑来自他自己,他又不好否认,这自然就形成了一种漂亮的反驳。 >> 什么叫“降维打击”呢?就是不跟对方在一个层面上说话。形象地说,我们是三维生物,纸上的画假如有生命的话,就是二维生物。低维度的生物理解不了高维度的生物。正如我们能理解画意,而画里的生物即使有知觉,也不能理解我们是如何在空间中存在的。所以,所谓“降维打击”,就是让对方觉得自己根本和我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我们的层次远远高于他,有一个不一样的“维度”存在。这种打击才是致命的。 >> 常用句型 ● 我就是知道自己不行才没上的,你上了,我还以为你行呢! ● 就是因为你一直处在这个位置上,我才上不去的啊!你想让我上,你先下来好不好? >> 真正值钱的经验一定是在试错中积累的。所以,他们在这里其实存在一个悖论:如果用老资格压你的长辈自己年轻的时候对长辈也是言听计从的,那他自己的“经验”其实根本就没有意义,只不过是对上一辈人的复制;而如果他的路是自己跌跌撞撞走出来的,那就意味着他之所以有资格教训你,恰恰是因为他自己并没有遵循老一辈的教导! 有趣吧?明白了这个道理,你就可以这样应对。 “我走的桥比你走的路还多,信我准没错,你也不想再走我当年的弯路,是吧?” “二姑,您之所以会有这些宝贵的经验,也是因为年轻的时候没听人劝,而我如果现在就照您说的做,我的人生就没有经验了。” >> 察纳雅言、犯而不校 >> 小诀窍 唤醒领导心中的第三方 拒绝老板,我们可以实行三步骤。这三步并没有否定领导的安排,可是细想一下就可知道,我们之所以否定领导的安排,肯定是觉得他们不对,也肯定有自己的道理,但怎样让领导觉得不是出于抵触情绪,而是因为事情本来就不应该这样做呢?这就是需要智慧的地方了。 第一步:战略上高度肯定 战略上高度肯定,其实就是表态的事。你的潜台词是:“领导,我是完全没有抵触情绪的,您说得都对,高屋建瓴、视野宏大、锐意进取、敢为人先。” 这不是拍马屁,而是在表明我们是能理解他的出发点的。毕竟人家地位比我们高、看得比我们远,他的初衷肯定是对的,在这一点上没必要跟他犟,否则后面几步不好展开。 第二步:成本上精密核算 反驳一个不好的方案,最不伤和气的说法是:“我倒是愿意啊,可是做起来,要付多少?” >> 当面对一个不敢得罪的人,又想拒绝他的要求的时候,唯一的办法就只有通过把事情落到实处,把账一笔一笔地算清楚,让对方自己打消念头。 >> 第三步:决策权完全上交 即便我们把成本精密地核算清楚了,也不能高兴得太早,你还要有第三个步骤,那就是做出决策权完全上交的姿态。这一步为什么重要呢?因为领导也是人,是人就有自尊——敢情你们算出来证明我不对是吧?难道是我蠢?但凡他产生这样的心理,我们的日子就不好过了,因为他的第一反应肯定是不相信我们的计算,要么让我们重算,要么让我们先干起来再说,干不好还是我们的错。所以,我们就算第二步的成本核算做得再棒,也千万别露出一张“我早就知道”的得意嘴脸,而是要完全不动声色,客观中立地把执行计划和相关成本报给他看,让他自己去裁决。 使用注意 为了让老板觉得你不是在故意推脱工作,在核算成本的时候,你要尽量展现出不辞劳苦、不厌精细的努力。这样,在汇报的时候,既能展现出你的专业与大局观,更能让老板觉得,所幸有你的仔细,才能让他做出正确的判断。 常用句型 ● 领导,这件事情我们也愿意推进,只是成本有点高,您看怎么办呢? ● 领导,这件事情的成本就是这样,是否要继续推进您来决定。 >> 常用句型 ● 对,就因为我是……所以我才…… 面对高帽,不要否认,肯定对方对你的定位,再利用对方送给你的话语权优势,将事情导向你想要的方向。

  • 读懂《系辞》:察动识变 赢得始终
    开开
    推荐

    一群睿智的人,他们通过《奇葩说》给我们带来欢乐,又通过这本书给我们带来智慧。

  • 读懂《系辞》:察动识变 赢得始终
    吳雙
    推荐

    从话语权力关系角度提出了“全息话术”这个很独特的概念,并通过沟通、说服、谈判、演讲、辩论这五个维度的具体场景细分,来阐述不同背景下话术运用的策略、思路与示例。如果能够在“情境—话术”的二维关系论述时继续强化关于对话权力归属、变化、流动的解析方法论,同时以此为切入来推演出相应的误区、原则、方式及例句的话,将会是一本更出色的道、术结合的表达类实战工具书。

  • 读懂《系辞》:察动识变 赢得始终
    Persistent
    推荐

    我要好好学习说话了,可能是脑回路和同龄人不一样,或者看见经历的事物和别人差距太大?反正好多人都不明白我在说什么,只是喜欢我,并且说我很可爱和搞笑。 我明明很严肃好不好?

  • 读懂《系辞》:察动识变 赢得始终
    saffron🌙
    推荐

    破坏独立性么?     在地铁上,一个销售“高手”模样的中年人他,和旁边的姑娘她聊了起来。相互打过招呼之后,他说:“自己第一次到这个城市,感觉这个城市的人很是热情”。姑娘点头称是。      他又闲聊家常一样说:“你可以说出这个城市的三个优点么?”。姑娘的回答含糊又为难,俨然不想继续这个话题,或者不想继续和他聊下去。当然之后的他要扫微信的要求也是未果。     碰巧在XX角也下了地铁,听到他们一行人的谈话。听到他说起自己的套路,城市人热情是起点,问优点是为了继续话题,让姑娘维持“热情”,否则会与自己向违背。最后没有加上微信归结于戒备心。      看到这样有目的性的聊天,尝试去分析它。如果放大影响,我会用“诈骗”来形容。这已经不是平等的沟通,而是在“引导”对方为难自己。     在思考做选择时,只有自己的大脑会分析整合信息。可是有人强制的干扰我们的方式和习惯,让它落入已经设计好的陷阱。已有的独立性被击落等的体无完肤。     但是,我的想法过于天真,我的独立性还尚存么?我问自己。怎么去界定可以保护自己的独立性?是时候和自己来一场辩论了! 好好说话的套路 书中没有泛泛概述的理论,没有创新性的概念,也没有苦口婆心的劝诫,有的是一个个精准分析的范例,总是从“误区”、“小诀窍”、“使用注意”和“常用句型”来讲解。 “好好说话”之道 方法是:从错误中学,从场景中;以分析的心态学,以通融的智慧学。 权力的游戏——五维话术 五维话术包括沟通、说服、谈判、辩论、演讲。 沟通:权力的流动。 沟通偏重“理解”,目的是学会怎样体会别人的角色,照顾别人的诉求。 说服:权力在对方 说服偏重“改变”,也就是将我们的观点和立场植入对方心中,让对方按照我们的预设来想问题,并且得出我们想要的结论。 谈判:权力在双方 谈判偏重“协调”,也就是双方合作才能解决问题的情况下,让合则两利,斗则两败,在可冲突、能冲突的情况下去选择利益最大化的合作。 演讲:权力的形成 演讲偏重“表现”,目的是能够自在、得体、有逻辑地向一般观众进行讲述。 辩论:权力在他方 辩论偏重“捍卫”,也就是有理有据地维护自己的立场、回应对方的质疑。 受益教程——留给自己复习使用 1- 人际冲突时,在沟通之前先打“感受的预防针” 2- 应对别人的情绪,一、给自己做心理隔离。二、使用同理心句型。三、拦截人身攻击——我有不同意见。 3- “买时间”策略 4- 蚂蚁搬大象式道歉 5- 用反问提问引导对方;有策略的请人帮忙,一、诉求要具体。二、善意要扩大。三、让对方有选择;劝诫朋友,不问为什么,换成怎么了。 6- 拖延老板,一、真诚体谅,二、提供后备方案,三、点明短期收益。 7- 演讲,重复关键信息,留白——对不对。 8- 辩论,练就心智防身术。辩论训练对于提升反应力、洞察力和大局观很有帮助。

  • 读懂《系辞》:察动识变 赢得始终
    南京同仁堂位巍
    推荐

    很少看工具书,更没有花钱看过工具书,这本书花了我29.8元,全是因为不知道谁特么给马东写了精彩的序。我们以听话的方式被教育,以说话的方式被考核,内容为道,方式为术,道为本,术为表。你看把简简单单的说话提升到这个高度,你就忍不住想看看这本书能把说话这事提炼出什么学问,结果全书加起来都不如序言精彩,全部的精华恰恰是那几页免费的序。免费的部分引人入胜,收费的部分让你捶胸顿足,高,实在是高。 ---论给一本破书做精美序言的重要性

  • 读懂《系辞》:察动识变 赢得始终
    李坤💋
    推荐

    说话每个人都会说,但是,好好说话未必每个人都能说好,本书很有意思,是一本工具书,主要针对不会说话,说话没有逻辑,思路,技巧引导的教材,本书有众多的小主题加小故事称托好好说话这个大主题。 举个小例子,读者就能明白书中精髓了~ 比如:如何要到女孩的电话? 利用时间的紧迫感的方法, “小姐,不好意思,我刚才一见到你,就觉得对你很着迷,很想跟你再进一步认识。但可惜我现在有事在身,不得不赶着离开,所以如果你不介意的话,可以给我一个联系方式吗?” 这个方法呢,不是100%管用,但是能极大提高成功率(这跟男生个方面等综合素质有关)这里利用了一个心理学小技巧(也称人性)人非常害怕损失,所以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很难保持理性,站在女方角度想:不管男生怎么样,先加上联系方式再说,万一男生很优秀呢?不优秀也没有关系,拉黑就是,也没有什么损失! 《奇葩说》的马东就是一个很会说话的人,在节目里游刃有余。他的音频节目《好好说话》是一个付费的栏目,在喜马拉雅自上线以来一直占据榜首,还是挺具有价值的! 这本书就是《好好说话》付费节目的大体内容,跟着马东学说话,希望每个人都能在职场和生活中活的游刃有余。

  • 读懂《系辞》:察动识变 赢得始终
    7
    推荐

    这本书是在混沌大学听黄执中老师情绪沟通课了解到的,因现在在实习工作也需要学习沟通、所以找了一套关于沟通的书学习学习。 沟通对于一个人来说无论是在生活或者工作都尤为重要、因为会沟通的人在职场中总能如鱼得水、赢得身边人的好感、相处也会让人很舒服,所以机会自然就比不懂的沟通的人多一些,同样不会沟通的人有些时候自己说错话还察觉不到、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可能在无形之中你的一段话就可能让别人对你这个人彻底失去了好感与兴趣。 这本书主要从讲如何谈判如何演讲如何说服别人,主要也是通过一个个案例来论述、深入浅出,言简意赅、动之以理、晓之以情、幽默风趣、读起来特别轻松、学到不少东西、比如如何才能说服一个人?少讲道理、多讲故事,多给别人选择权。 道理每个人都懂、可能当时听完了觉得很兴奋很高潮但是左耳进右耳出、听完了可能就忘了很难得到改变,就比如小时候爸妈经常教导我们要好好读书啊、你要努力啊再不努力就晚了等等.....可是这些真的能让你改变吗?我看未必、因为父母说这段话在某种意义上就是说你必须要努力,不努力就不行。但是你想想每个人过的生活都是他过去选择与偏好的结果,如果他听从你的安排就证明他被打败了,他之前的观点都是错误的,黄执中老师讲到没有人想要被改变、怎样才能更好的说服别人? 首先你说的话对方要有共鸣、就是别人认可、对频上了、你说的观点正好是他想要说的、然后他潜意识里面就会相信你说的东西,就达成共识,很多商务谈判最后成交都是双方达成共识之后成交。 其次是给到别人选择权,剔除说教,很多人都习惯去纠正别人,就是说教,但是其结果不尽人意、所有的你那种谆谆教诲,你越斩钉截铁,你讲的越是理直气壮对方脑中一直都在找返例。给别人选择权很重要,比如说很多人在网上购物,为什么十四天无理由退换货?其实这是在降低消费者的心里成本、就是你买我这样东西你随时可以反悔、这样客户的心里成本就降低了很多,就是沟通多给别人选择权。 这套书结合混沌黄执中老师的情绪沟通课效果会更佳、值得一读!

  • 读懂《系辞》:察动识变 赢得始终
    推荐

    作为奇葩说的忠粉,虽然在好好说话推出音频的时候听过几嗓子,可零零散散的也没真连续下去,现如今,集结成书,不拨银支持总感觉对不起前三季给我的启发和解构。 当然啦,虽然买了书,可心里一定要明白,虽说整本都在教你如何才能好好说话,愉快玩耍,可要是真的以为看完全书,就能达到诸葛亮说死人不偿命的本事,那就简直太傻太天真了。 看书的时候,每句话的语气都可以脑补成马薇薇在说话,只不过,是和蔼版的马薇薇。而如果你带着想要重温奇葩说活着好好说话音频的心情来翻看此书,那多数可能会失望,因为,通篇下来,这不是一篇“老子很牛,老子有宝典,学了宝典,你也很牛”的檄文,而更像是一本娓娓道来的工具书,分门别类的告诉你在沟通,说服,谈判,演讲,辩论等不同话境中,应该如何做才能达到好好说话,愉快玩耍的目的。 在我看来,一本工具书,只要其中有能为我所用的东西,那就不枉费,而一切有用的东西究其根源也只是在引起自身警醒,反思之后才能有所触动。举例来说,书中写道“一个正常人的情绪是有阶段的,应该是像绿灯,黄灯,红灯一样循序渐进的。所以,情绪沟通的第一步就是察觉情绪,小幅释放,提前预告。”这里面的小幅释放深得我心,大概和我总是压抑自身情绪,最终累积到无法承担时自伤伤人有关。 整本书里,几乎找不到奇葩说里各位辩论大咖的神采飞扬,但战场不同,武器必然有所取舍,这一种更绵密,更娓娓乃至有些叨絮的方式,也许更能达到抵达的效果,也算是“好好说话”的一种生动实践吧。 不过,我个人认为,在与领导沟通篇中,拿胡渐彪审音频举例,也只是一个文章举例而已,因为,不管做如何的脑补,都不会认为这几个老僵尸之间会这么说话。😄

  • 读懂《系辞》:察动识变 赢得始终
    科研民工的包工头
    推荐

    花了30RMB买了这本书,想学学好好说话的技巧,或许还是学生的原因,没有职场,社会经验,所以里面的有些案例并不太理解,所以读完并没有消化到多少,自身原因居多,当然客观原因也有。从奇葩说认识到这几位作者,喜欢邱晨幽默风趣,娓娓道来,逻辑条理,说服力强但体会不到丝毫攻击性的辩论方式,折服黄执中的谦谦风度,低调不争,佩服马薇薇的言辞犀利,强大气场,自己能力不行,所以无法理解周玄毅那套哲学式的辩论思维,每次看他辩论就快进,哈哈。所以,因为喜欢奇葩说,就阔绰的入手了这本书。 说话这件事,说不难其实也不简单,让人听着舒服就好了嘛,可是说简单,她又包含着太多的艺术了,言者无意,听者就走心了。初次体会到说话的重要性是在大1⃣️刚进宿舍的时候,大家还都不太了解,一个舍友妹子在宿舍嚎了一天的歌,晚上我和闺蜜打电话的时候说我们宿舍今天有一妹子贼讨厌了,吼了一天的歌,又不好听,本是调侃的吐槽,可是妹子听着就有心了,专在朋友圈里反击了,当时自己就蒙圈了,虽然后来大家熟悉了,误会也就自然消除了,但这件事一直到今天也没忘。我一直在想说话这东西,哪有什么固定的套路呢,同一句话不同人听起来就是会有不同的理解嘛,有些人听着觉得没什么,有些人就是能听出别的感觉,所以说话还是应该基于对话人的关系亲密度而定,当然谁都喜欢听赞赏的话呢,可是和闺蜜,朋友,似乎好像越直白,越粗俗,越吐槽的话,我们的关系才更能巩固。所以,好像我说的没有固定得套路只是针对我这个小众得圈子而言的,而好好说话,针对的是我们身边形形色色的人,说话的套路还真是不可少。虽然我没有受益匪浅,但绝对不能否定他们这些深知说话套路的职场人写这本书对大部分还不会好好说话的职场小白,生活小白的指导价值。 前段时间去北京正好遇到了好好说话的签售会,火爆场面堪比周杰伦的演唱会,略有夸张,可见这本书的受欢迎的程度还是不可小觑的,在这个品质至上(除却部分国产电视剧,电影的特例)的时代,好好说话能受得如此欢迎就是对它价值的最大肯定。但是,还是不能忽略它存在的问题,600多页的书,用了接近三分之一的的章节讲说话技巧的理论部分,专业性极强,看的我直打哈欠,我个人认为大部分人还是把这本书当工具书用的,所以更注重的应该是其方法论,理论部分所占比重似乎有些大。到了方法论的部分,正面案例确实有所受教,但还是和大部分书友一样,认为有些正面案例有些想当然,理想化,不少书友的读书笔记都有持怀疑态度,并用自身的实际经历予以了反驳。反面案例更是有些浅显,像我这张的职场生活小白都懂得不该说的话,用来做案例似乎有些不大说的过去,在当今这个各种教你说话之道书籍文章横行的社会,要想征服读者的心,还是需要继续下功夫寻找独树一帜的风格的。 总的来说,书有实用性,特别是和家人,朋友相处之道,教你砍价这一部分,等我有了更多的社会职场阅历后再翻回来看,应该会有更多的收获。

  • 读懂《系辞》:察动识变 赢得始终
    ꧁༺Cathy࿈Qin༻꧂
    推荐

    听话/被教育…说话/被考核…表达/为指向/为依据…成功/出身/机遇/精力/智力/意志…控制/说话/智慧/锐气…科学性/可操作性/好好说话之道…话术精进技巧/修正三观/激发思维/传输目的/提升说话之道…好好说话…拿走不谢…

  • 读懂《系辞》:察动识变 赢得始终
    徐芬
    推荐

    你的弱点可以成为你的铠甲。承认我们不是完美的人,这并不是一件丢脸的事情。

  • 读懂《系辞》:察动识变 赢得始终
    徐亦快
    推荐

    确实是新鲜有趣的话术精进技巧 ,看完后最大的感受就是说话要动脑子。 说话思路值得一看,但可上手性3.8。 现在比较会留意说话。书里有一章,给我留下的印象特别深。关于“坏消息的传递者”,我们本来真的一不留神就会陷入尴尬的僵局。如何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首先要给对方明确自己的位置,不要越界去当安慰人的角色。 对于同一场景下,不同的话产生的完全不同的效果,其实不算是话术技巧。真正改变的,其实是当事人的角度和态度。说是技巧,其实是告诉我们还有这么多有效的工具。 技巧可整理,会说仍需锻炼。

  • 读懂《系辞》:察动识变 赢得始终
    Nirvana
    推荐

    很不错的一本书,书中提到了很多方法论,对于提高说话技巧很有帮助。想要成为一位优秀的语言表达者,技巧很重要,语言知识的积累也很重要。语言应是一个表达情感,化解矛盾的工具。换位思考,体谅式地沟通能够减少不必要的冲突,赢得同事、朋友的喜爱。

  • 读懂《系辞》:察动识变 赢得始终
    zeus
    推荐

    有理有据,也有很多生动的例子,非常适合新手学习,但是要想熟练掌握,还是要多思考内中的逻辑多在现实中实践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