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注疏

传习录注疏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传习录注疏
    一蓑烟雨
    推荐

    父母平时多和子女谈心,而不是“无事说大道理,做错事就教训”。经常保持密切的关系,充分了解子女的心灵动态,一家人自然沟通良好,不受代沟的影响。

  • 传习录注疏
    Yolanda
    推荐

    当我看到这个书名的时候,我的内心是拒绝的。 “奥秘”、“告诉你”、“搞好人际关系”这些关键词几乎让我的大脑在一秒内就尖叫着say no。以至于我反反复复遇到了这本书好多次也没能拿起来一读。 直到某个坐车路上,我由于舍不得用这种零碎时间看那些我想要品读的好书,便随手了点开了这本,准备随便扫几眼就移出书架。没想到的是,居然被吸引住并一口气读完了,书中有很多地方都让我受益颇多。曾老诙谐幽默、博古通今,对中国文化理解深刻令我印象深刻,信手拈来又恰到好处的引经据典更是让我赞叹和拍案称奇。 比如曾老在分析中国人说话的特点时说, 我们主张“逢人只说三分话”,同时又主张“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逢人只说三分话”是对交情不深、关系一般的人而言的,因为人心隔肚皮,知人知面不知心,当然应该小心试探。“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是对交情深厚、关系密切的人而言的。既然大家亲如一家,也就不需要互相隐瞒。 其实,中国人说“逢人只说三分话”的时候,已经含有“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意思。况且中国人所说的“三分”,既可以是“三分流水七分尘”的“三分”,也可以是“天下只有三分月色”的“三分”,就看到时如何拿捏了。当彼此尚不熟悉时,当然“未可全抛一片心”,等到互相信赖了,完全可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这里说的“既可以是三分流水七分尘的三分,也可以是天下只有三分月色的三分”分别出自苏轼《水龙吟》和徐凝的《忆扬州》,诗意的描画出了中国人说话时的模棱两可和难以捉摸。 又比如,在谈及什么是“德”的时候曾老说, 什么叫作德?中国人很重视德,德其实就是“得”,就是说,跟你在一起的人,都能得到一些好处,你就是有德。跟你在一起的人,都会损失一些东西,你就是缺德。千万记住,有钱没钱是一回事,当不当官是一回事,发不发财又是一回事,最根本的就是别人跟你在一起时,是让别人有所得还是有所失。 究竟什么是“德”?《易经》上说,德是“赞助天地之化育”。儒家认为,德是“博施济众”。佛家的解释,德是“慈悲喜舍”。各家各派都有道理,但是唯独曾老的解释,是平凡人也能做到和追求的“德”,是你今天知晓,明天便能开始实践的“德”。 曾老还在书中举了很多富有内涵又生动活泼的故事。比如曾老说,中国人说的话通常包含很多意思,我们不仅要听懂表面意思,更要听懂言外之意,这就是人与人之间常说的默契,于是他举了苏东坡和佛印和尚的故事。 苏东坡被贬至黄州后,一天傍晚,和好友佛印和尚泛舟长江。忽然,苏东坡用手往岸上一指,笑而不语。佛印顺势望去,只见岸边有一只黄狗正在啃骨头,顿有所悟,便将自己手中题有苏东坡诗句的蒲扇抛入水中。两人心领神会,不禁相视而笑。 原来,这是一副哑联。苏东坡的上联是“狗啃河上(和尚)骨”;佛印的下联是“水流东坡尸(东坡诗)”。 但是,书中似乎也有些错误之处,比如曾老引用了孟子出妻的故事说明夫妻之间也应该相敬如宾。久而不敬,是常见情况,夫妻双方必须时时约束自己。 孟子妻独居,踞。孟子入户视之,谓其母曰:“妇无礼,请去之。”母曰:“何也?”曰:“踞。”其母曰:“何知之?”孟子曰:“我亲见之。”母曰:“乃汝无礼也,非妇无礼。《礼》不云乎:‘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将入户,视必下。’不掩人不备也。今汝往燕私之处,入户不有声,令人踞而视之,是汝之无礼也,非妇无礼也。” 这段话是说:一个夏日的中午,天气异常炎热,孟子的妻子田氏自己在屋里织布,因酷热难耐,就脱掉了上衣。这时,孟子推门而入,见妻子衣衫不整,十分生气,认为妻子有失礼仪,便要休妻。孟母知道后呵斥孟子说:“礼制规定,进门时,要先问谁在屋里;上堂时,要发出声音;进到屋里,目光要向下。这样是为了尊重别人的隐私。而你没有按照礼制的规定去做,自己没先敲门,没出声音,就登堂而入。你要求别人守礼,首先要对别人尊重,是你失礼在先,怎么反而责怪别人呢?” 但是,我有朋友便指出,“踞”应为叉开腿坐,亦说“箕踞”,是一种随便的不拘礼节的坐法,而不是脱掉上衣。我查了古汉语字典,“踞”确实也没有脱掉上衣的意思,所以不是很明白为何曾老要翻译成脱掉上衣。因为天气太热就把上衣脱掉,哪怕放在今日社会似乎也过于豪放,略显不合理,还是叉开腿坐更符合情景。 此外,书中某些观点也不能说服我,让我不能认同。比如在讲孝道的时候,曾老说, 子女为什么一定要孝?就是因为父母对子女有养育之恩,现在的小孩子开口闭口都是“谢谢爸爸、谢谢妈妈”,这是不对的。如果你给我倒杯茶,我可以说“谢谢”,这样在情感上就互不相欠了。做子女的对父母说“谢谢”,难道想把养育之恩一笔勾销吗?孝的境界要比“谢”高很多。父母之恩是不能言谢的,而是要谨记在心,一辈子不忘记,“谢谢”只是人情。 孩子常常说“谢谢”,父母常常说“我爱你”,这都是形式化的。中国人不能生活在那种形式化、肤浅的氛围里面,我们重视心灵的沟通。比如,儿子回到家,问妈妈:“你今天好不好?”妈妈会很奇怪:“你有眼睛不会看?我这里肿起来了,你还问我好不好?”这就是走形式,有口无心,对亲人的关怀不是挂在嘴边上的。如果儿子说:“妈妈你的腿好像有点肿,我替你揉一揉……”这才是真心的关怀。 说了“谢谢”就在感情上互不相欠了?这点我不同意。说“谢谢”只是把心中的感情表达出来,让对方知晓,但心中之情并不会随之消失。谢谢不是人情,而是一种感恩的态度。说“谢谢”和“我爱你”就是形式化和肤浅,这个我就更无法认同了。 总体来说,本书仍是有很多闪光之处,令人欣喜只见。因此我给了3星的评价,值得一读。

  • 传习录注疏
    山东大汗
    推荐

    人以群分,物以类聚。人生贵在,处好关系。仕强大师,娓娓道来。醍醐灌顶,春风化雨。

  • 传习录注疏
    传奇
    推荐

    几年前,记得刚进入上一家公司不久,老板组织咨询公司进行培训,当老师讲到人际关系及部门协作之时,完全就是在“人情、关系”之类的圈子里打转,当时觉得很不以为然,心想公司的规章制度都放在那里,该咋样就咋样,一切按照这个运行不就可以吗?更何况在一个外企背景文化下,倡导这种纠扯不清的理念,多少显得不三不四……     时过境迁,经过一些阅历后,而今读到曾老关于这方面的书,为自己的浅薄无知感到惭愧的同时,更为曾老的博学智慧感到由衷的折服敬佩~~目前,现代管理及人际关系学,西学在国内已成主导地位,但仔细来看,国人的思维及说话处事氛围,终究和西方相差太大,一味套用的话,在很多地方会完全“水土不服”,在此背景下,如何找到一套适合我们国人自己的东西,在适应的前提下,又能灵活应用,对于我来说,曾老无疑就是这方面的翘楚,在拜读中,逐渐意识到,小事情靠规章制度,靠一字一文,更高层面的事情,还是得靠智慧,规章制度可见可寻,而真正受用无穷的东西,往往是无形的…… 一个人混迹于世,怎样才能做到聪明而非精明?圆通而非圆滑?中庸而非平庸?一字之差,却缪之千里~~感恩曾老,刷新认知的同时,又留下了无尽的思考……

  • 传习录注疏
    时光煮雨
    推荐

    读这本书,我做了91个笔记,仅次于巜卡拉马佐夫兄弟》。 同类的书已读过多本了,道理懂了不少,可做起来依然难。一个人的个性很难改变,即使已为此吃过亏、撞过南墙,却依旧禀性难移。 初遇到这本书,单看书名是抗拒的,若没有"曾仕强"三个字,我是断不会打开此书的。人际关系,从东方到西方,研究者众,即使书读再多,也不一定就能处理好。这本书完全是以中国的传统伦理来说人际奥秘的,从中看出,人际关系、工作关系、家庭关系,时时处处都深受中国传统伦理影响,不知道这一点,真的很难处理好这些关系。读的过程,对我而言,犹如醍醐灌顶。不客气地说,我过去做的许多事都错了,正所谓别人常说的,一手好牌让我打烂了。我不懂圆通、圆融,说话做事直来直去,得罪不少人;在成绩面前,不懂低调,在领导面前,不会奉承,在同级面前,不擅沟通⋯⋯我这样的人,不先死谁死?遗憾的是,这些奥秘早些年没人告诉我,也没有一本书教我这样做,而我还视别人的圆通圆融为滑头、虚伪,恰恰现在,人家都混得比我好。 反过来说,为何别人眼中优秀的你,却在职场中会落败,不是你的业务能力出了问题,而是人际关系没有处理好。我们很多人,可能都中了西方人际关系的毒,把人际关系透明化、直线化,个性化,这些在西方能行的通,在中国这个浸润了五千年传统文化的国家,有些却是断然行不通的。比如,不要把话都说到桌面上,逢人只说三分话,明明想争,却推让再三⋯⋯曾先生反复强调,中国的社会关系,其实是伦理关系,切不可盲目照搬西方的。我们常常所说的一些话,比如"只可意会, 不可言传",即暗含在这些微妙的关系中。中国人说,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知识掌握的再多,也要处理好自己与身边人的关系。老祖宗留下的智慧,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