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0到1:HTML+CSS快速上手

从0到1:HTML+CSS快速上手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从0到1:HTML+CSS快速上手
    serendipity
    推荐

    抱着学习的心态打开此书,读着读着就发现这书上瘾,不仅语言表达上亲切,就像是一位年过半百头发花白的老人,在叙说自己的生活,而且书中字字句句都鞭辟入里,有条不紊,我读着读着就感觉像是真的身处人大的教室里,听一了一场来自上个世纪的人的演讲,言谈举止之间是我心中崇敬的,受国学文化浸润着长大,有着现在这个年代大多数人身上没有的儒雅气息,令我一时间为之着迷。 用词恳切,其目光如炬,所叙述的当代学生身上的问题简直完美概括了大多数学生的现状,所以读来感同身受,觉得字里行间都是在教育我自己,但我甘之如饴,带来的感触颇深,但受不受用还要看我自己造化。

  • 从0到1:HTML+CSS快速上手
    清尘
    推荐

    2022年读书笔记(一)——《论文与治学》 【阅读背景】 客居川南期间,22初试后,想找些书来排遣,学术专著晦涩难读,此书列于书架已久。工作之余,闲时翻阅,可能一周左右,用时4.4小时,读书12.8万字。 郑也夫,原北京大学教授,获美国硕士,曾工作于社科院、人大。此书外另著有《阅读生物学札记》《科场现形记》《吾国教育病理》等,主持北清人三系硕论选编。经历知青时代,活跃于博客时代,其为人也信狂,常发震世之语,如公开信自荐社会学会会长;其治学也立异,每有惊人之见,如文明是副产品。 【如何做读书笔记】 读书也有一些了,但还是不甚清楚如何做读书笔记?欲回答这个问题,需溯源为何做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的功能或许有三:一是复习读书所获,强化信息/知识记忆,此得书之面肤;二是提纲挈领,分析梳理,学习写作/研究之道,此得书之筋骨;三是其隐功能(用郑老师的话说即“副产品”),在写读书笔记的过程中训练写作、逻辑思维能力,此得书之血肉(精神气质)。 书籍种类繁多,精致芜杂,有用无用、有趣无趣,功能不一,故读书首要选书。因书不同,笔记不同。偶寄闲情者无需笔记,走马观花可也,划线抒情如文学诗歌;安身求知者,取一瓢饮可也,别类摘录如技术文艺;立心治学者,则须庖丁解牛,以他注我,求骨肉俱全。大类如此,内有别殊,鱼目混珠,仍需取舍。此后读书经历既多,博闻感悟既深,水涨船高,读书之道法进一步廓清。 【读书笔记】 本书由郑在北大的课程讲稿整理而来,阐述了郑也夫对论文与治学的主要观点。全书共有8讲,尾附一后记和三附录。 第一讲读社会学有什么用:首先分析了喜欢与有用的关联,“喜欢是没有为什么的”“一个特别喜欢的人绝对不管这事是有用没用的”。接着具体分析了社会学有什么用,“学习社会学是在学习一种思考方式(反思),分析问题的方法”“帮助我们解释周围的事情”“提供一些更扎实、有根据的说法”。接着针对不喜欢社会学的学生,指出“学进去,就是改行也有收获”。最后针对认为社会学无用的学生为无用之学辩护,认为“人类的文明很大程度上是“副产品”造就的”。 第二讲怎么读书:首先讲了读书兴趣之开发,认为年轻时要多读书,“广博的读书兴趣要从小开发,大了就开发不出来了”。并指出读书读得好凭两点,即天赋条件和热爱,后者更重要。接着讲了读书的偏重与搭配,“做一个专业读书的人,要有意志力,没有意志力不成的”。“读书的主攻方向,符合兴趣的多读,认真读,把你的时间投入到你最喜欢的书上”。但要注意搭配,“有兴趣的和没兴趣的”,这样“处于一种兴奋值比较高的状态,吸收才比较好”。接着分析读书的博与专,“真正的学者要从问题出发,不要画地为牢,将自己卖给某个学科”要“有很好的文史哲基础”,“早期的阅读是应该博杂而后专”。接着分析了读书时主客观的结合,呈现他者与自我解读,“一个是努力把握作者思想的框架,作者核心的观点;另一方面你要产生自己的心得”。最后讲了两种读书笔记,笔记内容“第一个是书中的一些核心观点,关于它的一些核心观点的索引,别人看不懂不要紧。第二个是你的心得。”“米尔斯告诉我们要记两种笔记,一种是读书笔记,一种是观察生活的笔记。这二者还有一个互相的印证”。 第三讲学术与日常生活:首先讲了发现问题的两种途径,即新闻媒体和自己的日常生活。理解问题的可能性前提是有良好的想象力和生活经历。接着辨析了个人问题与社会问题,指出个人问题可以转化为社会问题,需要“书上经验加上书本学习”。接着指出要从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不放过我们自己生活中及周围出现的问题”“不是从概念出发,是从日常事情出发。我们要努力使自己变得敏感”。接着建议学生学习写社会杂文,“从自己周围发现问题,发现不明白的事情努力去解释;而当你用这个习惯迫使自己一段时间写一点杂文,写作反过来更迫使你自己瞪大眼睛去发现问题,同时帮助你梳理自己的思路,做更深入的思考”。接着分析了学术研究与日常生活的关系,借米尔斯之口指出不应该割裂学术研究和日常生活,“学术研究应该成为他的生活方式,而不仅仅是他的工作”,并指出要拓宽自己的视野,“思考可以安顿一个思想者的内心”“要提高自己的思想能力,它是一切学术的基础”。最后指出发现问题要做观察日常生活的心得笔记,建立自己的“学术档案”,其动力是智识上“纯正的好奇心”和“对社会公正的关怀”。少了任何一个都是有欠缺的,只关注社会公正容易政治化,成为政治动物。 第四讲选题的智慧:首先分析了命题与选题的差异,就是中学和大学的差别的缩影,大学要扭转中学时的命题思维,“开发出自己的选题”;接着指出了选题的重要性,“爱因斯坦说过的一句话: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接着分析了同学们选题中的问题,指出大学阶段“注意的是开发自己选题的眼光,不是开发自己的模仿能力,不是开发自己观察和模仿别人的选题”。接着指出了什么是好论文的评价标准,即“言人所不知”,“一个方面是你能讲出人所不知的道理,另一个方面呢是你能讲出人所不知的事实”。接着建议学生做经验研究(硕士毕业论文以下级别)而非理论题目,不要采取以材料套理论的贴标签方式发现真实——讲故事;阐释真理——解故事。接着建议学生不做批判,不谈应该,努力发现,指出“经验研究不是去批评什么,而是去发现些什么”“批判是在学者之间的”“科学无禁区,学者的智力探讨中没有政治正确”。接着建议题目选得小一些,“一个题目非常小,边界非常明确,要讲一万字的话,你得知道它的方方面面,它的全过程,它的每一个枝节、末梢,它的背景、它的潜台词,它的深层事实”,不要“炒冷饭,重复劳动,制造垃圾”。最后指出还要考虑可行性。 第五讲叙事与理论:首先分析了论文流行范式,即“要你们讲一个好故事,找一个理论去解释这个故事。这个故事当然不是让你虚构,而是要你去搞一个调查,将调查到的东西描述出来,然后找一个合适的理论去解释它”。要避免“油水不相融,两张皮”。接着指出了要“侍奉问题,而非理论”,“我们写论文,应该是从问题出发,不是从某家理论出发。我们所侍奉的应该是问题,不是侍奉某家大理论”。接着分析了理论与叙事的关系,认为叙事与理论没有高下之分,“叙事可以表达很丰富的东西,理论当然也可以帮我们很好地去透视、去把握对象,两者是不同的东西”。提倡局部叙事,“为自己的叙事拉一个大理论,结果是自己的调查成为那个大理论的注脚,丧失了自己的创造力”“叙事有的时候会更有助于读者去参与,因为叙事大多都留着思考的空间呢”。接着进一步分析了社会学叙事与文学、新闻学的差别,“文学是虚构,我们是发现和讲述事实;文学不太讲逻辑,而我们讲究逻辑推理”“经济学认为经济人是高度理性的,我们认为现实个人的动机有理性的成分,也有非理性的成分”。接着在观察与理论的关系上,认为“理论影响了观察”,“我们与记者的差别在于二者的眼光,记者重视的是事件的脉络。而社会学家还要解释这事件中行为者自己心中的那个意义”。接着建议学生注重小道理与杂学问,“美尔一半以上的力量做小问题,写社会学杂文”,并认为“好的社会学必须是跨学科的”“要给行外人看的话就必须吸收多方面的营养”。最后建议学生走自己的路,做研究不要随波逐流,不要“傍大款”。 第六讲深度访谈,即使定量研究也需要深度访谈,因为深度访谈是问卷设计的基础。首先指出做深度访谈要赢得与调查对象接触的机会,有关系利用关系,没关系打“遭遇战”,“普通人应该是最容易接触的,上层跟下层比起来,下层要容易得多,上层是最难的”“很多事没个关系就搞不出来,有关系就搞出来了”“要培育出一种职业癖好,能够感知、洞察你所关心的那些材料在哪儿,千方百计地通过访谈将它们搞出来,经常注意把耳朵竖起来。”接着指出深度访谈要学会聊天,“要锻炼这个能力,这是调查能力的基础”“原来内向就要开发得外向一些、场面一些,善于和五行八作的陌生人说话、沟通、聊天”“还要注意心灵,和陌生人接触的时候总能拿出朋友的姿态,所取的姿态不要高人一头。这不是教你做戏,而是说从内心做起,尊重人”。接着指出了正式与非正式访谈的优缺点,要警惕正式访谈有些话是不是不实之词,“要通过一次、两次不同时间的采访,以及对不同对象的采访,相互对照判断”。接着介绍了访谈前的准备,“要通过文献以及其他办法,能够对这个人群、这桩事情有大致的了解,准备出质量比较高的问题。能掌握一些术语和行话更好,这样利于沟通,还能赢得尊重”。接着介绍了提问的技巧,“问题要简短”“提问题,要考虑听者,让人家一听就明白。最怕的就是在问答中形成这种模式:长问题,短回答,你这里啰啰唆唆问了半天,人家两个字就答复了”“如出生年,问得准确些并不浪费时间”“提问题绝对避免提示答案,一定不要对回答做出诱导”“要争取能够顺着这个问题的逻辑提出下一个问题。这样,谈话就显得紧凑,形成了一个谈话的结构,有助于被采访者的投入”“该听则听,当问则问”“采访完了立即整理,有价值的细节都要写出来,绝对不要耽搁时间,因为信息的丢失与时间的流逝是成正比的”。最后建议学生深度访谈后要“保持联系,顺藤摸瓜”,“找底层人采访,不要靠小恩小惠。你会误导他,因为钱一出场,他就会想怎样才能拿到更多的钱,就会以这样的方式跟你博弈,就会跟你说一些谎话。所以,钱不能轻易出动,要靠别的东西”。 第七讲文献搜索:首先建议学生“找图书像滚雪球”,“要去图书馆特别是开架图书馆,到相关类别的书架前,认真地翻看搜寻,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其后建议文献搜索要考虑刊物、辞书和年鉴,“不要只在单一的几本对口学科的刊物上“吊死”,我们不是那样的学科”“我们一定要扩大视角,找矿藏。不要惜力,不要懒惰,你会越干越顺,游刃有余”“历史学和社会学有很多近似处,二者跟自然科学构成了很大的差异。自然科学在很大程度上是简约的,简约到可以概括出非常普遍的真理。我们这个领域是另外一种价值,以个案参照的方式,使人们变得更明智,它显示行为的可能性”“人是具有可能性的动物”。 第八讲论文体例:首先针对文体建议“以叙事体为主,结尾可以有些讨论,中间可以有些议论,但文字主体是叙事,语言上力求平实,因为我们论文的主要追求是发现一些事实”“大段的事实叙述,索性可以用当事人的口吻讲出,节选采访记录就可”“文章的层次要清楚,不仅要体现在字句上,而且要体现在层次和段落上。因此要分章,分节,各有标题。三级标题就够了:一是论文题目,二是每章的题目,三是章的下面分节,每节有题目”。其后针对论文格式中参考书目与注释,“标明出处的放在参考书目中。做其他说明的,放在注释中”。 诚如郑也夫先生所言“记笔记是个苦役”,读书将近五个小时,整理笔记也将近五个小时,这还是将摘录直接从微信阅读复制粘贴后的耗时,如果凭人力手打更不知耗时几何。牢骚过后,发点整理笔记的感慨。这份笔记基本是对原书的系统梳理,观点也大多直接引用原文。在这个过程中,为了系统全面,基本将原书内容按原有叙述结构爬梳,因此笔记呈现忠于原书的同时有失作为读者阅读感受的轻重,故在此强调一二: 第一讲为社会学辩护有力疏解了社会学学子对本学科的迷茫与不自信,为在这一领域的继续耕研提供了坚定的正当性解释;第二讲如何读书进一步澄清了我的部分读书疑惑,尤其是在年轻时多跨学科阅读这一号召给予我重要启迪;第三讲学术与日常生活中,对我而言学习写杂文这一建议也很有启发,对将学术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这一崇高引领心向往之;第四讲、第五讲以及第八讲强调做经验研究而非理论题目,强调以叙事为主,澄清侍奉问题而非理论,这些有效解答了心中如何做研究的长久疑惑,为将来可能的学术生活指导了方向。然而瑕瑜互见,长短参差,本书对选题的论述、第六讲深度访谈以及第八讲对论文格式的指导在个人看来差强人意,与专门的调查方法书籍相比不够系统完善,如郑指出发现问题的两条途径是新闻媒体和个人生活,风笑天在《社会调查方法》中额外强调了现有文献资料。总之本书相比于技术层面的具体方法指导,更侧重社会科学学养的培养,值得一观。

  • 从0到1:HTML+CSS快速上手
    无香
    推荐

    读郑也夫的《论文与治学》 这其实是读书和做学问的向导,一本简短明晰的小册子。看得我相见恨晚,感叹自己仿佛未曾读过大学,也从未曾写过论文。 郑先生说国内外顶级学者之间的差距不在于专业学术能力,而在于确实广博的知识面。大学问家写的东西,首先他自己对这学问有一种热情,写出来才能有趣味,其次,绝不割裂思想和生活,不和生活脱节的颇有意趣,不仅仅是给内行人看,还能娓娓道来,最后,广博的知识面,取其他学科之精华,能把所有知识融会贯通。 为了引导好如何学习,尤其是社会学,郑先生在书里推荐了很多文史哲生物经济心理学经典,并且教给了读书方法和做笔记的说法。他说到自己家有200多本生物学的书,其中150本他都细细读过。阅历和读书,郑先生宁愿我们选择阅历,不会思考的书呆子太可怕。不过,只有当读的远远大于自己的智力,才可能变成书呆子。而普通人很难到达那个阅读量,通常问题还是读的太少。 在写作上,好的论文是言人所不知。郑先生推荐的是叙事体,讲述了这样写作的优势他不推荐通过统计来表述。统计是及时帮助我们去发现的,不是仅仅帮助我们做表述的。他强调凝练文字能力的重要。人年轻的时候追求文字的优美,老了要追求思想的独特和力道。论文还是需要语言平实简洁。 郑先生还为无用之物正名。眼下无用的东西日后可能有大用。“眼下有用的东西,对我们充其量是个小用。庄子说:“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他说,你老说有用没用,你脚下踩的一块地方是对你最有用的地方,你把你脚下没踩的地方都去掉,怎么样?你就像站在山头上一样,寸步难行了。如果我们把很多无用的知识都扔掉,我们就不能在这个世界上立足。”正如古代占卜过后,要煞有介事地记下一些符号。那些符号当时不过是服务于占卜的,但最后走出了一条康庄大道,变成了文字。文字对人类的影响,思维的塑造,深远且颠覆。但是,文字就产生于一种无用之学。因此,郑先生认为人类的文明很大程度上是“副产品”造就的,不是有直接用途的那些东西造就的。有些东西看起来没有直接的用途,其演绎出来的副产品都是惊天动地的。 最难得的是,你可以从这本小册子看到中国为数不多知识分子那种担当。比如,近代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的一本书《国富论》,是研究一个国家怎么富裕的,不是研究私人如何富裕的。我们很多经济学家只帮助企业和自己致富,这是辱没了经济学家这个称号。 “我们遭逢的是一段特殊的历史时期。假冒伪劣,风行社会;本分敬业,已成稀缺。走过这段低谷,或许会有学术繁荣的到来。微观而言,我们只能维护自己的小环境,拼力使它不被社会“尽数”吞噬,吞噬掉大部分似乎在所难免。宏观而言,我们这一代人没有立于学术高峰的才能与幸运,传递香火是卑微似我者高尚的天职。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传递基因的香火谈不上高尚。但是,在当前社会浊流里能如此坚持延续严谨广博的学术风骨,真真令人肃然起敬。

  • 从0到1:HTML+CSS快速上手
    六月摘秋桃
    推荐

    大学生都写过论文,但是很少有人能写出让自己很满意的论文,更别说让导师也很满意的论文了。或许有厉害的人,什么EI、北大核心、南大核心啥的都不在话下,但目前的我还远不及这种水准,就连期末的几篇论文都能把我搞得要死要活,让我深深以为自己就不是个做科研的料子。         幸亏那几天写论文的时候找了这书来看,要不还真的就对写论文完全灰心了。书名是叫《论文与治学》,高大上的感觉,可文章笔触很接地气,毕竟是由郑也夫教授的论文课整理得来。所以当你看完此书,四舍五入一下,你就是在北大上过郑教授的课的人了,嘿嘿。         郑教授谈论文与治学,不单单是教你如何写好论文,更重要的是培养你用治学的态度去探索世界描述世界,所以这书值得所有人看看。郑教授认为,人文社科的学生必须学会读书、思考和写作,而理工科的学生还要在此基础上学会做实验。我们的论文和治学应当从兴趣出发,从现实问题出发,而不是从为了写而写出发,虽然后者相比于前者没什么幸福感,但它更容易完成,所以很多人走上了后面这条路。         任课老师让期末写一篇课程论文,得用上计量模型。计量模型本来只是个研究工具,可是数据难找,就算找到数据了,带入模型中也难以满足模型的各种检验。于是,我们很多人的写论文的步骤变成了,先做模型的实证分析,分析出来了再去补其他内容。于是整个论文就像是一堆烂布缝起来的破衣服,等你缝补完了拿起来一看,垃圾!而且为了降重,原本通顺精练的语言都给改得啰里吧嗦,更让人看不下去了。这样的一个垃圾制造过程如何让人喜欢得起来?幸亏看了这书,让我知道真正的学术研究该是什么样的,自己应当向什么方向努力,而不是停在原地哀叹自己无能。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至于求索的时限,我想,应该是终生吧。

  • 从0到1:HTML+CSS快速上手
    耿英瑞
    推荐

    要是写经济地理学课程论文前能翻看这本书,我那论文肯定不会写成那个样子[惊恐][惊恐]。我能在大学毕业前看到这本书,当真是一件大幸事。 写了这么多篇论文却没有一篇能写好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我打一开始就没有想要写出一篇好论文的欲望,这要是最后能写好才是奇了怪呢!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论文写作对象很重要,至少不会让自己写论文时很应付。另一个,自己写论文时很头疼的问题就是,我很喜欢“装”,总是在写论文前,翻找一些研究生或者教授的论文,总结他们的研究方法和思路,摘出一些高大上的语段,强行安进自己的论文以装点门面,结果人不人,狗不狗,惨不忍睹。跟我高中写议论文差不多,写前抓耳挠腮,写时痛苦万千,写后不堪入目,以而痛定思痛,决定下回好好“应付”。。。 对于我这种大龄论文小白,能够用平实、趋乎严谨的语言描述清晰一个感兴趣的事物就已经很不错了,要是能够结合自己学过的原理,用上自己学过的数据分析软件那简直,哎说不出啥了。刚接触几年学术研究,专业书都没翻几本,就想一口吃个胖子简直痴人说梦。 看了郑也夫先生对读书的论述颇为赞同,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很要紧的一件事就是要广领域阅读,一方面是打开视野不局限于自己所学专业,另一方面就是为了锻炼自己的逻辑思考能力。读完一本书,如果认为该书很好,不能轻易放过,个人认为有必要认真写一篇读书笔记,整体概述、个中句段分析评论,总结表达个人观点和想法,同时还要对自己写出的东西认真修改,提高文字能力。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