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林斯顿计算机公开课

普林斯顿计算机公开课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普林斯顿计算机公开课
    六合水金🇨🇳
    推荐

    书名《世界最古老的传媒》就很说明问题。 ✍我想只有靠自己独立思考,独立思考后才能做出判断。当然,作为人类,我们不得不在其中(不自知)。读完这本书至少明白,人都挺八卦的,也总偏向小道消息,人心也都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人性如此。 ✍补充故事一则: 公元前3世纪,中国的一个寓言完美无缺地表现了这个过程。“人有亡斧者,意其邻之子,视其行步,窃斧也;颜色,窃斧也;言语,窃斧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斧也。俄而掘其谷而得其斧,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动作态度,无似窃斧者。” ✍补充名词解释: 奥卡姆(William Ockham),苏格兰哲学家,提出“奥卡姆剃刀”原则:必须选择最简单的。

  • 普林斯顿计算机公开课
    冻鱼sky
    推荐

    作者 让若埃尔卡普费雷 谣言是什么 非官方渠道发布 传播速度极快 可能真,可能为假 谣言的常见来源 看似专业的发言 私房话 扰乱人心的事实 错误而不自知的见证 幻想 浪迹四方的神话 误解 故意认为散布的谣言 无恶意发表的未经证实的信息 为什么传播谣言 谣言一般是个新闻 为了求证真相 作为说服他人的论据 为了减少焦虑 觉得有趣 谣言是最简单的社交话题 为什么相信谣言 谣言号称的来源让我们觉得可靠 谣言看起来无关利害 谣言存在成真的可能性,无法一下子断定为假 谣言通常伴有看起来经得起考验的证据 谣言戏剧化地解释真相,令人印象深刻 谣言重复被多人提及,产生相互印证的效果 如何降低谣言的伤害 改变谣言的形象 攻击传谣行为本身 虚构幕后敌人 指出人们信谣的原因 找到可靠的辟谣信息 打造一个长期辟谣阵地

  • 普林斯顿计算机公开课
    艺轩
    推荐

    传播无关利害的信息实际上是对ta人的伤害 三人成虎 谣言止于智者,讲的并不是有智慧的人才能辨识谣言。 辨识一则消息的真假,有点小聪明也就够了。 智者停止谣言,是看到即便对自己无关痛痒的消息,对他人或许却是利刃,从而放弃了表达自己的观点,放弃了些微聊胜于无的娱乐,选择沉默和终止,成全陌生人的一点平静。

  • 普林斯顿计算机公开课
    star 好好学习!
    推荐

    还蛮有趣的,听到了很多没听过的谣言,不然我肯定看不下去。哈哈。

  • 普林斯顿计算机公开课
    昌利国
    推荐

    读了又放下,放下又拿起。 书中描述的很多谣言似曾相识,也有一些目前死灰复燃,有种谣言不断循环出现的即视感。 不过书中只描述了现象,却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谣言从“出现”到“传播”再到“接受者继续传播”,如果从传播学的控制理论来说,这里面涉及到“信息源”、“传播媒介”以及“接受者”等几个变量。 如果从《引爆点》的角度来看,需要有“个别人物、附着力以及环境影响”。一个谣言要能传播也是一样的,先得有个“信源”,可能是个传说、幻想、神话映射、新闻等等的触发。因为谣言满足了人们某方面的诉求,可能是因为“希望”、“焦虑”、“恐惧”、“好奇”等,产生了一定附着力,而且谣言一定是非常简单的,能满足人们不愿意深度思考的特点。再加上环境的渲染,一个谣言就会加速传播。 特别是在目前互联网,信息传播链条秒达,很多人已经不愿意思考,追求“简单、不动脑”,都是是谣言滋生的温床。 对于政治、营销、金融,如何借用“谣言”或如何“避免谣言”都是一个必须研究的话题。陈胜吴广利用鱼肚纸条起义、刘邦斩白蛇传说、古人喜欢占星问卦,编儿歌来表达政治意图,都是在“利用谣言”。金融市场的动荡也往往跟一些谣言密切相关,特别是美联储的动态,更是牵一发动全身。 如何辟谣?也是很多公关高手天天研究的话题。有时候权威人士/媒体的发声,又让很多人觉得“谣言就是遥遥领先的预言”,人们总是愿意相信自己所相信的。就去新冠疫情,很多人总觉得是有“阴谋”。当我们习惯“阴谋论”或者“鬼神论”,其实是缺少一种探究的精神,总是渴望过得简单点。 所以,有时候谣言不能不理,也不能过分关注。得换种方式,重新吸引群体的注意力。 说到底,谣言也是一场“注意力”的争夺战,为什么能传播,为什么会消灭,都是因为群体注意力。注意力已经是个稀缺品,很多人的注意力、情绪一天可以被信息不断地调动和诱惑,人早就失去了判断力。我们看到现在新闻常常会出现反转,谁又真正去关注过背后的原因呢?信息信息的价值就在于传播,而且是迅速的传播。做深入研究,就丧失了时效性。 所以,对个人而言,“不信谣,不传谣”是越来越稀缺的美德。我们可以不去传播,却无法不去关注。当你关注时候,其实就是在传播。比如,现在信息流都是类似瀑布,一泻而下,如果没有在短时间抓住人的眼球,也就失去了价值。这就是为什么“标题”比“内容”重要,我们每个人在唾弃标题党,却又只会点开“感兴趣的标题”。 因为我们注意力越来越稀缺,导致信息必须通过不同渠道、以不同的表现形式要吸引着我们的眼球。一方面,我们抵制着谣言。一方面,我们又“助推”着谣言。

  • 普林斯顿计算机公开课
    Ban
    推荐

    具体化和科学精神让知识褪去神秘为人所用。知识和信息都是中性的,却能寄生在人类意志上保持恒久的活力。很难说究竟是谁驾驭了谁。 一本可严肃可调皮的研究资料,兼顾了吃瓜群众和干货控的阅读需求,荐。

  • 普林斯顿计算机公开课
    熊XueYing
    推荐

    ▫️▫️从最近的🍉,我想到了在谣言散播最凶的疫情期间,我因为想要搞清楚“为什么越离谱的信息越有人相信”这个问题,而找到的一本书———《谣言-世界最古老的传媒》 ◽️◽️什么是谣言? 作者定义的谣言是个中性词,并非是虚假信息,而是未被证实的信息,其特点是非官方、传播快、内容猎奇。在传播谣言的过程中,信息越模糊,人们越是要将得到的信息碎片“脑补”齐全。而且当人们希望了解某事而得不到官方答复时,谣言便会甚嚣尘上。这是信息的黑市。 ◽️◽️那为什么人们乐意去传播谣言? 因为它既令人愉快,又于人有益。令人愉快,是因为它在哪怕只有一丁点的谣言出现时,就使我们纵身跃入一个想象的世界,一个充满着阴谋、诈骗、假消息和经济或政治大战的世界。所以谣言是一种娱乐工具,具有维持聊天的功能,消除忧愁和空虚的功能。 谣言既表达我们的意见,同时也安慰我们,我们在记忆中寻找这个谣言可给人安慰的因素和细节。(比如有人成功肯定是有阴谋,我的失败不是懒惰,而是善良) ◽️◽️谣言如何传播? 作者把最典型的谣言分为几大类,撒旦归来,秘密下毒,旨在夺回或收回政权的密谋,人为造成的匮乏,对外国人的空库,绑架儿童,亲王们的疾病,他们的爱情和他们所卷入的金钱和桃色事件。 而谣言的传播过程中每个人都承担了不同的角色:1.挑唆者2.代言人3.舆论引导者4.普及者5.推进机6.机会主义者7.调情者8.消极的中转站9.抵抗谣言者 内容和角色形成了一系列的传播闭环。 ◽️◽️谣言如何避免? 答案很可惜,无法避免,当公众对一切都无法相信的时候,他们就会相信一切。 而信息的性质决定了,人们去辟谣是,从来都无法消除信息,而是增加了另外一个信息。辟谣信息的用词严谨,缺少时效性,内容枯燥不能引起人兴趣,辟谣信息的格式不利于传播,人们面对与自己相信的事情相悖的信息会采取逃避态度,辟谣信息有可能会给加深受众对谣言的印象,且辟谣者本身就缺乏信誉。 总而言之,这是一本非常好提高自己应对谣言能力的书,希望大家吃瓜的同时也去翻翻这篇鉴瓜的书。

  • 普林斯顿计算机公开课
    雪夜书虫(李老师)
    推荐

    有点意思,通读全书,感觉稍悲观:谣言自古至今一直伴随着人类、不离不弃,辟谣的成本大而且成功的概率不大。 对于个人而言,具备常识、独立思考、多方求证,谨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大概就是较好的应对策略了。

  • 普林斯顿计算机公开课
    系甲藤蘿
    推荐

    『谣言提醒了我们一个明显的事实:我们并不是因为我们的知识是真实的、有根据的或被证实的便相信它们。比较起来,情况正相反:因为我们相信它们,它们才是真实的。谣言再一次证明,如果有必要的话,任何可靠性都是社会性的:我们隶属的那个社会群体认为是真实的东西才是真实的。社会是建筑在信仰而不是证据的基础上的。』所以,『“一个未经证实的消息”是什么意思?』

  • 普林斯顿计算机公开课
    阿卷
    推荐

    可以和《真相》这本书一起看,从正反两个角度思考检验信息真实性的方法,培养理性思维。作者一开始对于“谣言”的定义与我们惯常的从内容真实性考虑的思路不同,他认为谣言不是一种客观判断,而是一个多维度的主观价值叠加的过程和结果,是变动的。全书案例很丰富(甚至丰富到冗余),但是有的地方翻译的实在是不能恭维。

  • 普林斯顿计算机公开课
    不知道叫啥名字
    推荐

    谣言止于智者,可是这个智又有几人可以做到,书中有玫瑰式谣言,一不小心进入陷阱,那自己也被绑在了战车上。

  • 普林斯顿计算机公开课
    安迪
    推荐

    [法] 让-诺埃尔·卡普费雷 (Jean-Noёl Kapferer) 获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商学院博士学位,现为法国巴黎高等商学院营销学教授,品牌管理领域的著名专家。 正 文 一、 什么是谣言 1. 谣言的根本属性 在讨论关于谣言的一切之前,我们首先来看一则典型的谣言: 案例① 宝洁公司与魔鬼结盟的谣言 1981年以来,宝洁公司每个月都要接到成千上万个电话,来咨询宝洁公司是否与魔鬼有联系。根据谣传,该公司的商标上隐匿着许多撒旦的符号。 如上图所示,宝洁旧版的商标上画着一个男子侧相,其形如弯月,被指与月亮教派有关。 再仔细看,则该男子凝视着的繁星恰好构成魔鬼撒旦之数:666。他的胡须也被指出存在倒写的666数字。 于是有人据此谣传,说宝洁公司为了生意兴隆,与魔鬼缔约,将其利润的10%交付给信奉撒旦的教派。 这是一则经典的谣言,它的诞生、传播、反复辟谣失败、最终寂灭都具有非常典型的特征。让我们把它当作一个贯穿全文的案例,来辅助我们了解谣言这回事。 先从谣言的本质讲起。 谣言首先是一则消息,从根本上来讲,它具有这样三个特征: (1) 通过非官方渠道发布 这点不难理解,谣言之为谣言,在于其内容的非官方属性。由官方渠道发布的,则为官方正式宣布的确定信息。 非官方渠道指的是:除谣言涉及的对象本身的官方信息发布渠道以外的其他所有渠道。 (2) 传播速度极快 使谣言成立的另一个特质,就是它的传播速度极快,在短时间内就覆盖相关群体。 因为谣言往往牵涉一件新近发生的事情,人们可能需要面对谣言作出快速反应。因此谣言的迅疾传播是合乎逻辑地来自于信息的时效性。 信息本身的价值,很多时候会随着时间流逝而贬值,传播谣言,就是趁信息尚有价值之时,获取这种价值。 (3) 可能为真,也可能为假 我们通常有这样的误解:认为谣言都是假的。但判断“真”和“假”,很多时候却是件非常主观的事情。 事实上,传谣者在传播谣言时,往往觉得自己传播的是一条重要的真消息,他们并不觉得自己在传谣。何况有些甚嚣尘上的谣言,最终被证明是真的。 因此,谣言并不仅仅指那些最终被证明为假的消息,谣言令人尴尬的地方在于,它往往是真的。 2. 谣言的常见来源 从结构上来讲,一则谣言通常会有一个源头,然后这个源头消息经由传谣者的传播,最终成为一条谣言。 以下这些都是常见的谣言来源: (1) 看似专业的发言 正如关于宝洁旧商标的那个谣言,据探寻,这类谣言来源于美国南部原教旨主义派的牧师,这则谣言的来源,正建筑在他们对那些所谓撒旦符号的破译之上。 另一个著名的案例是关于甲壳虫乐队的: 案例② 保罗·麦卡特尼被害了? 1969年,底特律电台一位流行音乐专家拉斯·吉布主持的节目中,接入了一位听众来电。这位名叫汤姆的青年叙述了几个异乎寻常的巧合。 他表示甲壳虫乐队的《革命第九号》歌曲倒过来放,可以听到“第九、第九、第九”的连祷文变成了“刺激我吧,死人……”;以及在《草莓田野》中,除去背景噪音,仔细听歌词末尾,可以听到约翰·列侬在喃喃低语:“我埋葬了保罗!” 他认为这可以解释为什么保罗·麦卡特尼很久没露面了。 节目播出两天后,密执安州立大学的校刊发表了一篇长长的专栏,就这个话题“揭示”更多依据—— 在《佩珀中士》的唱片内页上,保罗·麦卡特尼手臂上带着一枚徽章,上面有OPD字样,专栏作者将之意解读为“正式宣布死亡”(officially pronounce dead),而同一封套的背面是该乐队其他成员,独缺保罗; 在另一张专辑《修道院大街》(又译《阿比大街》)封面上,保罗·麦卡特尼赤足走过马路,被指出赤足是死者的象征,而其他成员则打扮得像葬礼上的牧师、宾客与开挖坟墓的工人。 在大街上停着的那辆汽车车牌上,写着《28IF》,就是说“假如”保罗还活着,这就是他当时的年龄。 一时间,谣言四起,从甲壳虫乐队的歌迷到其他人都在紧张地关注着这件事,直到保罗·麦卡特尼出现在美国《生活》周刊辟谣,还有很多声音说,这不是他本人,只是个长得和他非常相似的替身罢了。 这两个案例都非常直观地呈现了看起来是“专业”分析的信息源头,这种乍一看似乎有理有据的消息非常容易就能不胫而走。 (2) 私房话 即消息的来源为某些人无意中听见的他人交谈。心理学家的实验证明,当人们无意中听到别人谈话中的消息时,倾向于直接将内容当作他人观点的真实反映,进而将内容识别为真实的。 事实上,通过假装在不经意的交谈中故意泄露某些消息,已经逐渐成为很多公关公司快速制造谣言的方法了。 (3) 扰乱人心的事实 当我们目睹到一些事件的片段,但获得的信息不全时,就会开始忍不住脑补事件的全貌。很多时候,这种无意识的脑补可能离事实差了十万八千里。 例如在法国蓝色海岸曾经流传过这样的谣言:森林消防飞机不幸从海中吸起了一些游泳者,这些倒霉的人被直接投进了熊熊烈火之中。 而这条谣言的来源,据考察与一条“人们在森林火区发现一具穿着泳衣的尸体”的新闻有关。 这具穿着泳衣的尸体出现在离海洋如此远的地方的确令人吃惊,于是就有人脑补出上面这条谣言的情境,但他们没有考虑还存在其他更现实的可能性。 (4) 错误而不自知的见证 当一个人或多人说自己亲眼见证了某事时,我们通常会倾向于相信这些直接见证。 而事实上,即便亲身经历了某些事件,证人说出的证言也未必都是准确符合发生的事实的。 很多情况下,他们是根据事件的“可能性程度”来组织自己的证言,而非真正的事实。 但这些证人在提供证词时,根本意识不到自己给出的见证是错误的,他们怀着与提供正确的证词时同样的信心和真诚。 (5) 幻想 如果说上述四种来源多少都根据了一些事实来变化,那么还有一种谣言的来源则全靠想象。著名的奥尔良谣言就是这样来的。 案例③ 谣传当地服装店贩卖白人妇女的奥尔良谣言 很多年前,一个反贩卖白人妇女的女活动家组织了一次巡回法国市镇的活动。 她每到一个城市,都会警告人们注意看不见的罪恶,她敦促父母和姑娘们提高警惕。 在她抵达或离开拉瓦尔不久,一个在当地存在贩卖白人妇女事件的谣言就传遍了全城。 几年后,在奥尔良也开始流行同样的谣言,一家犹太人经营的服装店被指责绑架进店试衣服的白人妇女并贩卖她们。 再过了几年,相同的谣言又在拉罗什殃及了一家女式服装成衣店。 (6) 浪迹四方的神话 这些谣言常被人们称为“典型故事”或“都市传奇”,它们的出现从表面上来看和任何确切的事实均毫无关联。却常常像寓言一样提醒我们一些诸如“让孩子少接触货架”等等的安全知识。 案例④ 一咬即死蛇的谣言 1982年7月,米卢兹市所有的母亲都情绪不安,因为她们听说:在科拉超级市场,一个孩子被一条从香蕉中窜出来的蛇咬了一口,送到医院时,孩子已经死了。 谣言传出后,这家超市很快变得门可罗雀。而当这个谣言在当地平息后,它变成了一个准传奇故事,慢慢地从一个城市流传到另一个城市,并依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产生了适应当地环境的多个变体。 (7) 误解 也是较为常见的一种谣言的来源。由于对一些信息的错误解读,可能造成谣言大面积传播。 例如当负责自然灾害的国务秘书、著名的火山学专家哈鲁恩·塔齐埃夫经常在电视上露面时,法国萨瓦省即将被一场六米(或十米)的大雪淹没的谣言传遍了大半个国家。 另一个直接的案例是,村镇里一位男性“失踪”了,根据他妹妹的说法,他只不过是去了伦敦而已,谣言却称他成了囚犯。因为有人将在“伦敦”错听成在“监狱”里。(注:两者在法语中的发音接近) (8) 故意人为散布的谣言 谣言的威力如此之大,有人想主动借助谣言的力量达成一些目的也不难想象。著名的维勒瑞夫医院致癌毒素产品清单就是这样一则谣言: 案例⑤ 维勒瑞夫医院致癌毒素清单 1976年2月,一份用打字机打出来的,仅有一页纸的传单开始疯狂流传。它的内容是一串食物添加剂名单。 这份名单将添加剂分为三类:有致癌毒素的、可疑的和无害的。按照这份传单的说法,一大部分时下流行的产品和品牌纯粹就是杀手。 事实上,仔细阅读这份传单,专家们很快就可以发现它的可疑特征。大部分法国禁止使用、因而也不可能出现在食品中的添加剂,在传单中被描述成无害的。 而传单上标注的“维勒瑞夫医院”也多次辟谣否认这张清单是他们开出的。 (9) 无恶意发表的未经证实的信息 通常情况下,人们很少自觉地去证实消息来源。有时候,拿到一个并未进行任何验证的消息就直接发表了出去,却形成了难以磨灭的谣言。 例如一个“反对种族主义排犹主义争取和平运动”的签署运动,将庞帕利尔果汁进口自南非,呼吁大家抵制“沾满了鲜血的水果和饮料”的信息印在传单上。 然而庞帕利尔公司好几年以来都是从以色列和摩洛哥进口原料的,该公司董事长与“反对种族主义排犹主义争取和平运动”秘书长进行了几次会晤,指出这个组织没有核实过他们的消息来源,就不假思索地发表这一消息。 二、 我们为什么传播谣言 1. 谣言一般是个新闻 谣言一般是个新闻,它和故事或趣闻的区别在于它首先是个有现实意义的消息。 它或多或少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一些影响或指示。 谣言中,一眼就让人注意到的那些,多是扰乱事物秩序,并且引起反应的信息。比如警告将有危险发生,败坏道德的行为,社会秩序的扰乱,自然环境的嬗变,等等。 传播谣言就意味着让更多的人知晓这个信息,同时自己成为参与讨论的一份子,因为如果对这个真假未知的新闻茫然无知的话,就会存在危险。 2. 为了求证真相 鉴于大众媒介的公众信誉,人们从报纸、从官方电台听到消息时,通常默认该消息已经获得证实。 而对一条口头传播的消息来讲,即便他认为这消息具有可信度,并且传播了它,但他也不能像一个读报纸的读者那样肯定自己读到的消息就是真的。 因此他可能采取和大家讨论、询问别人等方式,来求证这条消息的真相,在此过程中,谣言就这么传开了。 3. 作为说服他人的论据 当我们需要说服别人的时候,往往需要论据,而有些传播已久的谣言,就是这样的论据。 比如餐桌上母亲常常搬出“菠菜含铁量高,多吃会聪明”的谣言来说服孩子多吃菠菜。 4. 为了减少焦虑 很多谣言会引起人们心里的焦虑和恐慌,谈论这些事情本身,就是朝着减少焦虑迈出了一步。 一起讨论这样的谣言时,有些人会指出此事不可能发生,或者谣言假如被保证是真的,那么通过谈论它,焦虑被分散了。 并且仅仅是谈论的行为,就会让我们觉得在对这谣言提到的事件进行了干预,等于在朝控制和消灭它的方向前进。 5. 觉得有趣 许多谣言被大肆传播,并不是因为传谣者对其坚信不疑,而是由于谣言的内容比较有趣,描述的是令人好奇和惊讶的事情。 人们传播它,是为了享用它带来的快乐,即便这种快乐有时也并非完全无害——对他人或对自己。 6. 谣言是最简单的社交话题 谣言的流传还有另一个理由:当人们和亲戚、朋友、邻居聚在一起时,大家总要聊点什么。 由于人们对谈论自己的事情犹豫不决或缺乏兴趣,所以大家往往就谈论涉及他人的谣言。 它带起的往往不是信息交流,而是情感方面的共鸣、个人意见的表达,它在这里就像是加强人们关系之间的跳板。 三、 我们为什么相信谣言 1. 谣言号称的来源让我们觉得可靠 当信息号称来源于某些消息灵通人士,例如关于几位法国总统病入膏肓的谣言,就是被传来源于为他们动手术的主刀医师、目睹了一切的护士、为他们诊治的住院大夫、送他们进医院的急救站司机、以及将扫描机运进爱丽舍宫的搬运工。 或者消息的直接来源是我们信任的信息中转站,包括但不限于经常带来准确消息的朋友、我们认为靠谱的社区小报等等。 2. 谣言看起来无关利害 当一个谣言存在十分明显的利益倾向,比如贬低某个品牌同时又对另一品牌歌功颂德,人们很轻易就会觉得这不是一个靠谱的消息。 而当一个谣言看起来无关利害,只是中性地揭露一些事情、告知一些未曾为人所知的消息,那么传播谣言的行为看起来只是在利他主义的考虑下才做的,人们就更没负担了。 3. 谣言存在成真的可能性,无法一下子断定为假 凭借一般常识,我们并不能一下子将某些谣言断定为假。 例如有一则谣言称,一些生态保护小组将用飞机放生一些蝰蛇,以增加那些地区的爬行动物,同时也可以为猛禽提供食物,或用来消灭老鼠和田鼠。 大多数人面对这则谣言,很难在不查找资料和咨询他人的情况下就发现它存在的问题。 人们多数对蝰蛇只有一些模糊的概念,他们想象不到蝰蛇和其他动物一样,从高处被扔下来,在撞到地面时,也是会摔死的。 他们想象这些蛇大概会重新活络起来,不管怎么样,它们的身体看起来难道不是柔软而富有弹性的吗? 所以这就是谣言往往被当真的又一个原因,面对一个消息时,至少必须有一个细节与我们最起码的批判观念产生明显冲突,我们才会去仔仔细细地审查我们所听到的内容。 4. 谣言通常伴有看起来经得起考验的证据 谣言流传到我们身边时,很少是只有一个结论的,它往往伴随着一系列证据,使之具有不可辩驳的可信性。 比如案例②中提到的保罗·麦卡特尼被传死亡的谣言,关于歌曲中的诡异声音、专辑封面的细节解释都让听者感觉真实。 另一种情况是,当我们潜意识中选择了相信某种言论,我们会把周围看到的一切迹象都解释为符合这种观点的证据。有个生动的案例出自《吕氏春秋》: 案例⑥ 亡斧者的故事 人有亡斧者,意其邻之子,视其行步,窃斧也;颜色,窃斧也;言语,窃斧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斧也。俄而掘其谷而得其斧,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动作态度,无似窃斧者。 简单翻译一下就是有个人的斧子丢了,怀疑是邻居孩子偷的。自打有了这想法之后,他看到这孩子走路、神态、说话……无论做什么都像是偷了斧子的贼。 不久后,他又找回了自己的斧子,再看到邻居的孩子,就不觉得他像偷斧子的贼了。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当我们认定一个想法,就会把一切都向那个想法合理化。 因此,在传播谣言的时候也一样,每个环节的传播者常常也不自觉地会为谣言补充一些可靠的证据,有些是他们收集来的,有些是他们观察到的,还有些可能干脆就是当场编的,这就是我们所谓“添油加醋”的过程。 5. 谣言戏剧化地解释真相,令人印象深刻 比起平淡无奇的事实真相,谣言往往采用戏剧化的、令人印象深刻的方式来解释一件事情。 一般来说,谣言越是异想天开,越是钻牛角尖,就越是讨人喜欢。而如果其他人提出一个更为简单、合理的解释,人们反而兴趣了无。 6. 谣言重复被多人提及,产生相互印证的效果 谣言在流传过程中,变得越来越具有说服力。 刚开始传播谣言时,可能只是出于好玩,后来却越传越真。 事实上就是这样,当我们在好几个人那里听到同样的信息之后,产生了相互印证的效果。让相信的人更相信,将信将疑的人开始被攻陷。 7. 谣言内容是一个我们期待的信息 谣言有时候印证了我们心里的想法:在听到谣言之前,我们“认为”某人不可靠,而听到谣言之后,我们“知道”了他不可靠。 而且,曾经的猜测或期待变成了可能,人人都会更加固执己见,把这则谣言传播出去,甚至主动添加证据的欲望也会上升。 四、 谣言流传中的角色分工 在谣言的流传过程中,通常会存在一些角色,他们要么对谣言的传播推波助澜,要么就起到抑制的作用。 1. 挑唆者 挑唆者往往是提出有倾向性的疑问,挑起与谣言相关的问题。 2. 代言人 回答挑唆者的疑问,并给出一个具有说服力的解释——即谣言的雏形。 3. 舆论引导者 他们一般是具备KOL(Key Opinion Leader,关键意见领袖)特质的传谣者,往往一呼百应,决定最初的舆论导向。 4. 普及者 相信谣言,并试图说服其他人也相信谣言的人。 5. 推进机 这一类人,他们不一定相信谣言,但却可以通过谣言的继续传播获利,于是积极地推动传谣。 6. 机会主义者 他们代表了一种程度稍轻的推进形式,他们为实现其他目的而对谣言推波助澜。 比如在奥尔良谣言中,母亲们和教师们会利用谣言寻求和孩子或学生之间的共同话题,并企图输出一些自己的价值与经验给对方。 7. 调情者 他们不相信谣言,但觉得传谣很好玩,就津津有味地四处传谣,并从中获得乐趣。 8. 消极的中转站 这类人通常声称自己并未被谣言说服。他们不反对也不沉默,因对谣言心存疑虑而四处探听,从而消极助长了谣言的传递。 9. 抵抗谣言者 他们对谣言进行反击,是反谣言的急先锋。 五、 谣言的自然衰竭与卷土重来 1. 谣言何时会衰竭 任何谣言都会有衰竭的一天,一般出现以下情况时,就代表一个谣言走到了该沉寂的时刻。 (1) 当人们短暂的兴趣转移时 可以这么说,谣言就像一块巨大的集体口香糖,咀嚼之余,它不可抗拒地会失去味道,因而人们会不自觉地召唤另一条谣言来取而代之。 这条谣言同样令人喜爱,在短时间内占据着人们的嘴巴,并且也同样短命。 像这样慢慢沉寂下来的谣言,只是说明公众在这段时间内逐渐丧失了对它的兴趣,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相信谣言了。谣言只是“过去了”而已,如果未来有机会,它也可能再次卷土重来。 (2) 谣言越传越离谱时 谣言总是夸大其辞的。但它仍然会被限定在一个具有可信性的框架中,当谣言的细节被传播者加入了越来越离谱的夸张内容时,有时候谣言反而不攻自破了。 例如上面提过的奥尔良谣言,因为它纯粹是个无稽之谈,所以报纸或其他大众传媒不会报导存在这样的案件,有人打电话去警察局询问得到的也是“查无此案”的回复,由此某些传谣者试图将所有人拖下水,声称报刊、当局、警方、主教和政党等等,所有人都参与了阴谋。 这反而使谣言变得不可信,因为这样大规模的操作,仅仅为了一间小小的私人服装店,这不符合人们的常识。 (3) 支撑谣言存在的背景改变时 谣言会是某种背景的见证,如果这种背景发生变化,谣言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 例如在美国大城市里流传的有关种族方面的谣言,在著名的黑人和平主义者马丁·路德·金遇害之后便销声匿迹了。在悲哀与同情的新氛围下,仇恨已经不合时宜了。 与之相对的另一种谣言,是一些国家越是临近大选的时候,气氛越是紧张,谣言就越是充满敌意。而当开票结束后,谣言的敌对情绪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背景一变,谣言就烟消云散。 2. 什么样的谣言会卷土重来 在经验中我们不难发现,有些谣言会不断经历诞生、传播、寂灭、复出的过程,有时候有稍许改变,有时候则全然死而复生。 那么具备什么样特点的谣言会卷土重来呢? (1) 信息不全,扑朔迷离的谣言 有些谣言对公众来讲,始终无法获知更多关于它的信息,由于信息不全,它始终显得扑朔迷离,令人保持好奇。 公众可能一时淡忘它,但只要有关它的任何一点新消息,甚至仅仅是老调重弹,依然会有大批的传谣者又对其议论纷纷。 或者,当这些谜一样的谣言再次出现时,他们面对的已经是一批新的公众,他们是第一次发现这个谣言,还以为自己发现了一条最新的可靠消息。 (2) 长期未得到有力辟谣的谣言 长期未得到有力辟谣的谣言会在公众心里留下扭曲的真相,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对该谣言的本来面目可能早已淡忘,而仅仅记得一些自己认为合理或自己通过细枝末节拼凑起来的“真相”。 一旦有人再次提及它们,未曾彻底扑灭的火苗又被再次点燃,并且还叠加了可能错误重重的记忆。

  • 普林斯顿计算机公开课
    山山ᯤ⁶ᴳ
    推荐

    比如《早上起床拍打这个部位能抗癌》,比如《震惊,再这么做你的孩子就危险了》,再比如《被骂30天的花终于死了》。更让你感到无奈的可能是,很多谣言你是在家人或者朋友那里看到的,而且他们可能还会很热心地专门发私信给你,督促你一定要按照文章里说的去做。 这本《谣言》,就是要帮助你搞清楚,这些各种各样的谣言为什么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这么大的影响。本书作者是法国巴黎高等商学院教授让-诺埃尔·卡普费雷。作为传播学领域的经典之作,本书从1987年出版至今30多年,再版不断,被翻译成多国语言。为了写作这本书,作者收集到了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各种流行谣言,进行了数千次的电话调查。 你可能会说,谣言不就是虚假消息吗?不是的。谣言不等于假消息,这是本书的关键论点之一。作者特别强调,真假这个概念非常主观。很多时候,人们并不是因为事情是真的才相信,而是因为他们相信,这个事情才是真实的。这一点我会在后面给你详细分析。在作者看来,信息有两个主要来源,一个是大众传媒,一个是小道消息。在作者的定义中,谣言就是小道消息。了解谣言,也就了解了信息传播的规律。什么规律?主要有三点,第一,信息是会随着传播的过程自动生长的;第二,信息是有固定的群体和受众的;第三,信息很难改变别人的固有认知。作者认为,谣言能够传播,是因为它有价值。谣言就是新闻,它遵循信息的传播机制,只不过谣言不是通过我们现在很熟悉的广播、电视、报纸等主流媒体传播的,谣言来自于官方渠道之外。但它的传播方式,其实和新闻的传播方式是一样的,并且这种传播比我们今天所使用的所有媒体都更加古老,所以这本书还有一个副标题,叫作“世界上最古老的传媒”。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