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m实用技巧

Vim实用技巧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Vim实用技巧
    慧福
    推荐

    比纪时考更清楚。 首先这本书不适合按照章节来看。第一章读过要立马跳到历术甲子篇的编制那一章,再跳到分析岁星纪年的那几个问题。 这样对中国古代历法有个大体的认识。 具体的数字运算并不难,不超过小学数学知识。但是里面的概念和法(历法的规则),第一次接触,一下子转不过脑子。 我剧透下,本书的主体结论。中国历法在上古时代采用观象授时,其中经历采用璇玑玉衡,北极星,参星,为标准星,到昏中星,通过它们确定冬至点。观测月相确定朔策,也就是一个朔望月有几天。 但这时候还没有历法。都是观测天象随测随用。 五星金木水火土,古人观测的时候用木星十二年一周期纪年。这个木星纪年引申出了十二星次。因为木星运行一周天不是十二年整,大约八十年就超次一次。注定木星纪年法不可能运行太久。 但是十二星次的名称却保留了下来,星纪、玄枵,后面用来纪月。 在木星纪年的时候,星历家假想出一种没有缺陷的与木星运行方向相反的星体,叫太岁。太岁,又叫岁阴,有岁阴名,而木星也就是岁星,叫岁阳,有岁阳名。太岁后面脱离木星纪年,独立纪时过渡到干支纪年。 这里各种岁名,干支地支又有古称,极容易混淆。 后面历代星历家出于各种原因,打了很多烟雾弹。以至于混淆更多。 但中国古代历法从战国时代起就开始采用四分历。 本书的主体也就是四分历的推算方法。 至于其它辨析之类,只能说,历代超级大脑在定日历这件事情上下了很多死力气,以至于让人看不懂。 推算练习有空再做了。耗时耗力。

  • Vim实用技巧
    南茜💕
    推荐

    极其推荐购入的一册。初阅的话,算数是个难事,但此事是熟能生巧之事,张老早已如“祖冲之”之算能推算出了历法表供查阅,这大概就是后人的“巨人之肩膀”。 时代的进步,尤其在数,数又可作规律和演练预判,这个也就是地球人的未来了吧,那么快。 感谢殷历(延夏),感谢战国初四分制,感谢孜孜不倦的古今老学者们愿“朝闻道 夕死可矣”的奉献专注之美德,让我们而今可以仅看一款名为“万年历”的App可知道当日岁建几何,月相如何,在验证古籍古物先秦文明上来回不断明确佐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六经皆史,三代乃根 ” ,夏商周实证的千年上古世纪,大统思想上有了不可置疑的确定,历法是也。 偶记几点: 1.观象授时时期,古人规定冬至北斗柄起于子月,终于亥月,这是实际天象,不可更改。每年以何月为正月,则会导致月份与季节之间调配不同,这就是“建正”(用历)问题。“夏正建寅,殷正建丑,周正建子”,“西周用历建丑为主,失闰才建子建寅。春秋经传历日证明,前期建丑为主,后期建子为主。”,是以,阅读古籍之时,注意古籍时代和实际农历月份区分,往往有着1-2个月的之差。 2.依据《夏小正》“八月辰(房宿)伏”“九月内(入或纳)火”“正月初昏参中”“三月参则伏”等连续的星象记载,确定中、流、伏、内是二十八宿每月西移一宫(30°)的定量表述。张汝舟在《〈(夏)小正〉校释》里详加阐释。《诗经·七月》中“七月流火”是实际天象,是七月心宿(大火)在偏西30°的位置,则六月大火正中,这是殷历建丑的标志。 3.武王步入周,BC1106。 周穆王西行BC1006。 其公历年份都是可以被正确推演的。 4.《历术甲子篇》《次度》是中国古代天文历法的两大宝书,尘封两千余年,张老苦心钻研。 5. 清儒有言:“不通声韵训诂,不懂天文历法,不能读古书。 6.西周年代采用张汝舟先生可靠的336年说,商朝纪年采用628年说,夏朝纪年采用471年说,都做到于史有据。李学勤先生为此书题词:“观天象而推历数,遵古法以建新说。”以此表示肯定。 7. BC2000古埃及已制定365太阳历。这是另外的话题了。 8. 得空再阅,以及加阅“楚辞讲座”-汤炳正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