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家的笔调——充满思想的苦涩。 由于身为社会群体的一员,但要以高于整个人类的视角看待世界,并运用理性工具分析,尤其复杂深刻。 我太喜欢了。
“目前正在创建一个大众文明,好像甜菜是大批大批的种植一样。从今以后,人每天享受的就只有那么一样东西。” “每一个社会都在既存人类诸种的可能性范围之内做了它自己的某种选择,而那些各种不同的选择之间无从加以比较,所有那些选择全都真实有效”。 “那些智慧,如果明白摆摊开来,还不是和那个圣者佛陀在树下沉思所得结论吻合?每一项志在了解的举动都毁掉那被了解对象本身,而对另一项性质不同的物件有利。而这第二种物件又要我们再努力去了解他,将之毁掉,对另外一种物件有利,这种过程反反复复永不止息,一直到我们碰到最后的存在,在那个时候意义的存在与毫无疑义之间的区别完全淌失;那也就是我们出发之点。人类最早发现并提出这些真理已经有2500年了。在这2500年之间,我们没有发现任何新东西,我们所发现的,就像我们一个一个地试尽一切可能逃出此两难式的方法那样,只不过是累积下更多更多的证明,证实了那个我们希望能回避掉的结论。”
一本在人类史上对于部落生活与文化具有客观详实记录意义的好书。
一本打算老了拿来回忆田野的书。 “探险只是人类学者工作过程中无可避免的障碍之一,只会使人类学者平白失去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的有效工作时间;有时因为找不到报导人而浪费好几个小时;有时是因为饥饿、疲倦或生病而白费时光;另外还有在原始森林深处生活所无可避免的,像服兵役那样非进行不可的一千零一种烦人而又不得不做的杂事,把光阴平白消耗掉,毫无结果……单是和我们所要研究的对象接触,就必须花掉这么多时间和精力。这并没有使我们的专业增添任何价值,反而应该被看成一种障碍。” 田野毫无用处,至少它对一个人智识的成长毫无益处,做一次田野的精力能读好几十本书了。但人类学家就是这样不切实际,仿佛感受到了内心的召唤(vocation)。
撇开傲慢与偏见,游弋于文化的海洋,用刷了无数次手机的时间描述一次海上日出。这就是我想做的事
最初吸引我的是书名,印象中热带总是和热情奔放联系在一起。整本书除了作者在巴西中部的探险,对波洛洛、南比克瓦拉等族群的观察研究,还有对人类学、对三大宗教、对法国社会的思考和反省。
买了纸书回来读,偶然发现微信也上架了,真是便利。 总之,读完之后会感叹曾经人类学学者的研究之艰辛,长途跋涉多个月,在湿热泥泞的热带丛林与完全陌生的族群进行交流,同食他从未体验的东西如昆虫,一不留神还会生病,甚至死亡。这种艰苦是今天的我们几乎难以体会到的。 列维在分析卡都卫欧的直曲线勾勒的对立平衡脸画的部分惊艳到了我,真不愧事结构主义大师。
4.5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在面对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系统时,一方面哀悼,一方面小心呵护,他内心复杂又充满悲观。我们所谓的“现代化”,在营造着秩序和协调的同时,也在排泄着有毒的副产品。旧的文化正逐渐被新的文化淹没,旧的城市也以被一幢幢高楼占据,他却带着矛盾行走在新旧两个世界之间,茕茕孑立,踽踽独行。
穿过亚马孙雨林、前往巴西高地森林,去寻找保存最完整的原始社会,列维-斯特劳斯主要回忆了这一段探险经历,最后夹杂了他在印度大陆和缅甸等地的观察。全书夹叙夹议,文笔流畅,风格自由,虽然有些部分还很模糊,但是其中精彩的探险内容和深刻的社会思考确实冲击到我了。 无论是南美大陆还是印度、缅甸,在地理上都是热带。奇怪的是,这一片广大区域的人们在性格中都带有一种软弱却又矛盾多变的特质,处于一种可悲又可怜的境地。作者爬山涉水,所看到的只不过是殖民体系压制下的半文明半野蛮的状态,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矛盾交融置当地于一种牛马般的痛苦状态。或许热带的这种懒散、弱小、病态的样子是作者冠以“忧郁”的直接原因。
毫无疑问这是一部在疏离感上与失落的卫星类似,但在思想深度上无出其右的游记。要在怎样一个夜晚翻开这本是一个让人心泛涟漪的问题。
这是可以反复阅读让l人开悟的书…这个世界开始时侯,人类并不存在,这个世界结束的时候,人类也不会存在……(活在当下)…人从出生开始就有二件事要做一是吃饱二是生儿育女…人类的进化、发展都是为了做好这二件事,繁衍生息不只是人类的本能也是人类的使命。
跟随作者深入热带原始族群,了解了很多有关热带的人类学和社会学知识,真是开拓视野。虽然都是看似动物性的满足,但每一种社会形态都不是绝对的优或劣,只有最适合它发展和生存的选择。“忧郁”,也是对人类、对社会的深刻反思。作者还原的热带丛林深处最基本形态的人类社会,所见所思,寓意深远。 “……人们设法了解的人类制度、道德和习俗,只不过是一闪即逝的光辉花朵,对整个世界而言,这些光辉花朵不具任何意义,如果有意义的话,也只不过是整个世界生灭的过程中允许人类扮演人类所扮演的那份角色罢了。”
读完这本书,心中真是五味杂陈。一方面为人类犯下的对人类自己、对我们所处的大自然的种种罪行痛心异常;一方面为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的高度感到欣慰。人类除了种族之间的相互残杀、弱肉强食,致使一些本性敦厚善良的种族消失;还有同国家,同种族之间的相互残杀。直到今天,这种残杀仍然存在!中东战争累年不断,恐怖袭击时有发生,俄罗斯与乌克兰危机,中国与周边诸国危机……如果人类真正达到文明发展的一定高度,最起码是该消除战争,消除封建制度!人类任重道远,地球将不堪重负。但愿世界和平。
书很好,奉读经典,其价值自然无须赘述。 从二月份翻开这本书,直到三月才断断续续读完,阅读的过程中一边跟着作者书中的足迹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一边在Google地图上探寻旅程的足迹,感觉非常奇妙。包括书中介绍位于亚马逊河流域和巴西高地森林的原始部族,他们沿袭下来的某些社会形态和生活习俗,追根溯源,都有着人类社会最原始的影子,给了更多人开拓视界的探索根本的引子。 但是这本书的翻译实在令人头大,读的过程中常感到难以消化。
这本书的一大特点是把大部分插画放在了最前边,这样开始的时候你带着浏览的心情掠过那些陌生的落伍者,没有重点,没有波澜。当你读到后面的时候会发现,这些你看过一眼的人拥有的是一整个世界,跟你的我的没什么两样,他们再不是一副图,一张照片,而是一个个活过的生命。 去掉那些形容词、心理描写,从实践上来看本书相当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