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编译器

自制编译器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自制编译器
    evon
    推荐

    研究者和记者其实有些类似,只是文章角度和深度有所不同。 提到性工作者,大家要不是有各种偏见,就是充满好奇,但愿意走入她们生活的人却不在少数。 当记者后,曾被派去观察他人卖春药,以及观察站街女如何招客,但很少能亲近了解她们。 不少研究者在文中提及,如何与性工作者强调自己与记者的不同,以便取得信任。不得不说在这方面记者总是比较吃亏的,性工作者难免会觉得记者最终的目的都会举报当局。不过如何让受访者开口、访问过程中如何让受访者聊得舒服愿意全盘托出、如何保持关系、如何不辜负受访者的期待等等,都是记者和研究者会面对的难题。然而,这些技巧往往无法从教科书中学得,反而可以从前辈们的经历中学得一二,少走一些冤枉路。 我的主任曾说过“把每一次的访问当成最后一次”,不是说不用跟受访者保持联系,而是每一次的访问都非常关键,因为受访者不是每一次都愿意/有空花时间陪聊。 非常喜欢听前辈们大聊往事经历,所以这本书刚好符合我的喜好,不提研究结果,反而大谈研究背后的种种,有各种白眼、被拒、被骂,也有后悔、不甘和反省。

  • 自制编译器
    U3同学
    推荐

    潘门弟子弟子在他们所涉及的领域进行田野调查的合集。调查者和被调查者这两个主题都很有趣,更有趣的是其实透过每个人在研究中的角度切换和方法切换其实都可以观察到作者本身。在田野过程中的心法口诀非常有意思。另外读这本书也可以更深刻的理解社会学和人类学到底在观测什么解释什么。

  • 自制编译器
    唐梦玲
    推荐

    “我在现场”,既是作为研究者在现场,也是作为被研究者在现场。需要不断在两种角色中进行转换,需要对一些熟视无睹的概念进行重新建构(如“脏”),需要对自己对世界进行新的认知。 “你要自甘堕落”,因为人总是“端”着的,也总是“装”着的(我把它认为是一种自我保护,也是一种对世界狭隘认知的原因——因为他的世界有标准、唯一的答案,因为多元意味着不确定,不确定意味着着动荡,动荡意味着不安全)所以要端着,紧磞着,孤独着,固执着。 身份到底意味着什么,调研要看到什么东西,如何解读这些身份、职业、情景,如何把自己当做别人,把别人当做自己,把自己当做自己,把别人当做别人? 田野调查,去的是另一个情景和世界,还是发掘另一个空间和自己?丰富多彩的人生,需要我们展开怀抱接纳,但这个举动是“接纳”还在在“拒绝”? ——从香格里拉会家的火车🚉上

  • 自制编译器
    From 向往
    推荐

    本书讲述了每位研究者进入田野的心路历程。过程复杂也充满着反思,每一位被访者是真实又生动,令读者不仅感受到社会学研究的不易,同时也给予了初入田野的研究者经验和指引,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社会学。

  • 自制编译器
    欧阳朝云
    推荐

    社会学研究者的研究心得,调查访谈特定人群了解他们的真实人生,这些对于以研究客观事物的我来说真的是完全不一样啊。

  • 自制编译器
    梁振锋
    推荐

    《我在现场》是潘绥铭教授及其弟子们关于田野调查及研究心得的文集,由他的弟子黄盈盈牵头完成。潘教授从事的是社会科学研究,作为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我,读完《我在现场》后觉得社会科学研究与自然科学研究有许多共同之处。 科学研究需要热情。科学研究的核心是创新,是探索未知,存在不确定性,当然可能“道路崎岖”。经常听到研究生们抱怨科研工作太辛苦,我认为主要原因是无兴趣、不热爱。作者张娜写到“无论教科书中介绍了多少种做研究的方法、技巧和策略,我的亲身经历告诉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会带领你义无反顾地投入到你的理想中,吃苦受累却自得其乐,并且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因此,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是事半功倍的培养方法,当然包括自我培养。另外,也可以用是否养成科研习惯和兴趣来衡量培养质量,如是否听取了足够的学术报告,是否关注学科前沿等。 在大学里,本科生的学习与活动往往是以班级为单位,而研究生是以课题组(或导师)为单位。本科生属于“工厂生产”,是批量、标准化生产,而研究生则是“手工作坊生产”,是艺术品,不仅量少、“价值高“,而且“产品”往往独具特色。作者王文卿说到“作为手工作坊/家庭里的一个学徒,我的生活世界和学术视野都被打上了鲜明的集体印记。”导师对研究生的影响非常大,不同导师带出的研究生在科研理念、原则和方法上存在诸多差异。《我在现场》虽然包含了多名作者的方法和心得,但均具有“潘氏印记”。所以,在研究生报考、录取过程中提倡双向选择,但遗憾的是很多本科生的眼里只有能考上否,对导师的情况漠不关心。这也是师生矛盾的根源之一。 《我在现场》讨论了社会科学的研究目标,实际上与自然科学具有共性,均是寻求事物存在的逻辑及相互关系。科研过程遇到阻力的处理方式也类似。作者赵军写到“在极端情况下,研究者甚至会放弃初始目标,转而研究更有价值或更具达成条件的其他目标。”在科学研究中,深入课题后,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困难或收获,但坚持下去一定会柳暗花明。 最近几年,在工学领域我们越来越重视工程伦理的培养和研究,如人工智能领域的伦理问题。社会科学和生物医学对伦理问题的关注更早。在《我在现场》中,潘教授提到了个人伦理与职业伦理的冲突问题,但他指出“我只能遵守中国人的两条古训:在精神上坚持“将心比心”;在行动上实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认为这一原则也适用于工程伦理。 对于从事科学研究的读者,《我在现场》值得一读。

  • 自制编译器
    Wayne_
    推荐

    心怀角落,体悟大局。从被忽视、羞耻化甚至污名化的边缘群体出发,勾勒社会的另一种文化面向,唯有理解方才能洞察更加全面的图景,想必这也是社会学调查的意义所在。

  • 自制编译器
    小河水清
    推荐

    不是文科出身,对于本书着眼的社会学调查方法论未深入体会。 主要是从各位研究者的口述经历中了解社会,在纸面上认识性。

  • 自制编译器
    就眯了一会
    推荐

    《我在现场》一书很值得一看,之前看过《她身之欲》。《她身之欲》的学术味更浓,《我在现场》显得比较通俗,是一些研究者的感想与随笔,也论证和强调了一系列的研究思路、方法、伦理。之前的一些误解也得到了很好的消解,可以说有一定科普的作用吧。希望能够独到类似的社会学研究随笔,在了解各种各样的故事和主人公的同时,也能够学到一些研究的思路、方法。

  • 自制编译器
    推荐

    “我看人,人看我,我看人看我,我看我看人。” 这是我在这本书里最大的收获。 “我看人”:是否客观理性,是否尊重被研究者的主体地位。 “人看我”:被研究者如何融入调查,如何做到真实的反馈。 “我看人看我”:被拒绝,被否定,甚至遭到危险,反思自己是否遵守研究伦理。 “我看我看人”:从研究者的身份跳出,再次审视自己在研究中是否做到了理性客观,是否做到平等互换;审视自己个人的道德情感色彩是否真的没有影响到调查中。

  • 自制编译器
    一宸
    推荐

    调查的真实报告和经验总结、潘黄二位老师的伦理论述值得借鉴。少数几篇作者居高临下的态度一言难尽💧

  • 自制编译器
    脑白质营养良好🥷
    推荐

    大概了解了社会学田野调查方法。总体感觉有的男性执笔人尽管强调了平等尊重不歧视这些调查原则,但我其实不能从他们的文字里感受到真正的对女性的尊重,或许是他们文字水平有限吧。

  • 自制编译器
    Honeymoon24
    推荐

    前面几篇写的特别好,有必要看一下!很佩服这些搞科研的人,能用科学的方法去向我们展现出特殊群体的真实生活

  • 自制编译器
    :)
    推荐

    推荐指数 ☆☆☆☆ 这是一本社会学田野调查笔记,从去年看《浙江村》开始,我就对社会学和人类学的田野调查非常感兴趣,但是不管是《浙江村》还是现在看的《全球猎身》,都已经是“研究成果”和“结论”,对于研究者本人在田野现场的见闻和感悟(类似于帕克的调查日记那样的)我还没有看过,所以这本书从内容上就非常吸引我。 另外一点是它的研究对象,简介里是这么写的:“他们采用‘主体建构’的研究视角和‘参与观察’的研究方法,深入‘小姐’‘同志’‘截瘫者’等社会边缘群体,讲述与之互动的种种经历,呈现出边缘群体的生存状况和真实情感”。在我们的文化当中,对于“小姐”“同性恋”有太深的刻板印象和污名化认识,还有“截瘫者”“残疾人”,我们很少会见到他们的身影,听到他们的声音。当这些人成为主流群体中的“少数”,社会文化中的“异端”,就会被排斥和淹没。所以研究者深入这些群体,发掘他们的故事,寻找他们和“主流文化”对抗的方式,就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研究取向,更是人文学科的社会责任吧。 这本书的研究对象和去年年底我看的《欲望与尊严》这本书还比较类似,它们一个是研究“小姐”,一个是研究“二奶”(这么一看感觉自己好奇怪——所以说主流文化对我们的规训真的太牢固了,当我觉得自己“奇怪”的时候,本身就是对这些群体的不认同和羞耻···),都是饱受歧视和误解、为主流价值观所贬斥、甚至“非法”的群体,而且在媒体营造的拟态环境中,我们会觉得她们是弱势的一方,作为人的基本权益甚至生命安全都很难得到保障。但实际上,“小姐”和她们的“客户”、“二奶”和“情人”处于一种动态博弈的关系,身处其中的女性,其实自然有一套保护自己的方式(甚至她们才是强势的一方)。 关于“红灯区”,我最早的认识应该是很小的时候吧,坐在爸爸妈妈的车后座上经过一些街道,有些店面上写着“发廊”的字样,紫色或粉色的灯光昏暗且暧昧,小时候不懂那么多,只觉得灯光好看,但是奇怪——虽然也说不上哪里奇怪。现在好像很少看到这样的小店了,或许是“扫黄打非”行动效果显著,但是那些“开门迎客”的“小姐”是真的从良还是从地上转到地下,我们不得而知。 另外是学术层面的,因为是一本田野调查笔记,所以可以看到很多田野调查的方法,比如如何深入一个新的群体,如何找到“中间人”,最重要的,还是研究心态上的启发——研究者要“自甘堕落”(“如果你试图以救世主的心态,以高高在上的姿态来看待你的研究对象,你干脆还是别做了”)。 总而言之,这本书非常值得一读,不管是对于专业还是非专业的读者,它都向我们打开了一扇认识“边缘群体”的窗户,从中我们可以窥见平日里被“隐身”的群体的模糊面貌,也可以反思自身看待世界的局限性。人人生而平等,在文化上也是啊。 P.S. 尽管看了一些关于这些群体的研究和纪实,对她们的生存和苦衷略有了解,但是写这篇读书笔记的时候我依然觉得比较艰难,虽然我一再告诫自己,不能用一种高高在上的优越感去俯视研究对象,但是仍然无法完全避免内心的“膈应感”,因此更加深深地觉得,研究者的“客观”“中立”和“真诚”有多么难得,跳出文化和环境的规训,以一种平等的视角去看待形形色色的人群,大概是我要终生学习的事。

  • 自制编译器
    猫了个咪
    推荐

    存在即有其合理性,一切皆为生活。 以不同的视角去看待不同的群体,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与包容吧。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