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花了快五十小时才看完,粗略统计了一下,许先生大约详说八十余本中长篇小说,也涉及一些短篇,谈论到的作品则更多,这里面大约看过三十余本,熟悉的作品回味无穷,不懂的作品帮助理解,不知道的尝试接触,许先生按时间脉络给大家呈现了一部中国二十世纪小说史,很多作品,我们需要放在时代的背景下才能体会到作品的深刻,和特有的魅力,是对小说史的回顾,也是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回顾。受益匪浅[咖啡]
该讲的讲了,该略的略过。多数以前读过,翻出来颇觉新鲜。岁月浮光掠影,忽然觉得时光流逝,逝者如斯夫 !
还是很认真地读完了,百年中国小说这个主题足够大,许子东很清晰(或者说很讨巧)地把握住了官员、知识分子、农民这三条主线,对典型形象的归纳和分析或许是这套书的最大看点。相比较来说,文学史上对上半部中涉及作品的研究已经很成熟(上半部因为zz原因删去了一些篇目),与之相比下半部中的内容更加新颖,总体来说这套书阅读难度不大,每部作品都有大致的情节人物介绍和文本细节,也引用了很多夏志清、钱理群、陈平原等人的观点,就我个人已经读过的那些作品来说,暂时没有发现太多的疏误,等把一些原著补完之后再来评价。补一句,书中还引用过豆瓣的评论。
我以一个门外汉的身份读完此书,对20世纪中国小说的发展有了个初步的认识。许子东运用时间和历史背景,梳理出一个中国小说演变的过程。 从理论上讲,文学是人学。晚清小说依据“人伦”道义批判“怪现状”,“五四”注重“人生”——人的定义,首先要生存、生活、生命。延安以后讲“人民”,强调阶级。当代文学再次回归“人生”。 普通读书人,总是东读一本,西读一本,没有想过做一个系统的读书计划,更何况书海无边,可选择的书很多。但如果真想了解文学、走入文学的世界,似乎除了“多读书”的笨办法,没有捷径可走。书里百部作品,有的读过,有的看过改编的电视剧,有印象但不深刻,所以通过一个系统的理论分析,对理解作品和作家都会有所帮助。
按照作者自己的说法,本书想做三件事,或者说试图回答三个问题:第一,上世纪百年比较有名的中国小说,究竟在讲些什么故事?第二,为什么是这些(而不是其他故事)在不同历史时期特别为国人所接受?第三,这些故事之间有什么政治和艺术上的联系?至于在这些故事里面(或后面),可以看到哪些历史的发展变化轨迹,读者可以在通读本书并延伸阅读入选小说和相关书籍后,见仁见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