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想到吴晓波花了很多精力写出这本通晓古今的城市之书。推荐大家看看!尤其是多次游览过杭州的人!
对杭州的喜爱之情全被吴老师诗意严谨的文字恰如其分的写入本书之中,之前对这个城市只知皮毛,现在有了一个全新的了解,若干景点铺起来一张知识网使每一处景色都有其难以忘怀的经典故事和不同寻常的历史意义。正是它的热情温柔不拒绝疗愈了我,那么多抒发对杭州感情的诗中挑出一首我最钟意的来吧! 《忆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有生之年,我想在几个地方分别住一段时间,每个地方住几个月。昆明,贵阳,柳州,长沙,武汉,杭州,洛阳,泰安,西安,兰州……
“美景之美,在其忧伤”。 ——说说我对杭州的记忆 这几天杭州应该是站在了新闻热搜的首页,不是因为美景,而是因为突然失控的疫情…… (好难呀,西湖再美,病毒也不会手下留情,希望病毒在新年来临之前快快离开吧!!!) 我是从12月2日突然陷入对杭城的思念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一个离开杭州去武汉定居的男孩子转发的视频配有的一段文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18年6月,开始杭漂生活,21年6月离开时,恰好三年。每次骑车在东湖边都会想起西湖,走在汉口江滩公园,每每有钱江边城市阳台的错觉。 离开杭州,才会忘记高房价,加班和狭窄的出租屋,专注欣赏西湖的美,产生怀念,这就是距离产生美吧!” 他的一段话一下子戳中我内心。也就是我想表达又表达不好的意思…… 我还记得20年5月我从上海去杭州的时候是多么坚决,坚决到我以为接下来的生活都是在这个我心心念念很久了的城市度过,但是21年3月离开杭州时的坚决又让我“啪啪”打脸……我很喜欢杭州但是我又不得不离开他。 我最爱在西湖边吹风了。 爱到工作日的早晨五点多早起坐一两个小时的公交去西湖边吹风吃早饭……然后再打车回去上班…… 湖光山色,明月晚风。 西湖的荷花,西湖边嘻笑相谈的三两人群,西湖边从各个地方来游玩的旅人。 “(杭州)让南来北往的游子诗意的栖居在山水之间……” 我觉得这句话会是很好的杭州宣传语,也会让很多没去过杭州的人无比向往。但是对于杭漂的人来说,相信这句话需要忘记“高物价,高房价,加班,狭窄昂贵的出租屋”才行。还有就是最好抱着寄居的想法,而不是定居,那样心碎的会慢一点,不那么疼一点。 其实我在杭州工作一年的记忆,是孤独大于快乐。我所有愉快的记忆都是在西湖边吹晚风的情景,我自己,或者和友人。剩下的记忆全部都是忙碌的出差,无尽的孤单,困窘的生活,融不进的同事圈,最后的最后,我忍受不了地离开了。离开又有一年时间,我在看到杭州的航拍视频时,我突然好想回到那个城市呀!那里有我喜欢的湖水,荷花,和明月晚风,更有念念不忘的人!我恨不得现在立刻马上订一张火车票去西湖边走一走。(很明显,工作和疫情让我清醒下来~) 我觉得我上辈子一定是个杭州人。因为当时长大了就离开家长出去漂泊,所以佛祖惩罚我,让我今生是个安徽人,要想留在杭州需要花费时间精力金钱,那能怎么办呢?我觉得西湖边的晚风一直在呼唤我的名字—— 快回来吧,孩子。 嗯,总有一天我会回去,然后长久的留下。 因为那里有我爱着的一切,是美景,是那个让我牵肠挂肚心心念念的人儿呀! 最后用丰子恺老先生的话来总结我一篇碎碎念吧—— “我走遍中国,觉得杭州住家最好”。 2021/12/12
从人、事、景中描绘着杭州这座温和的城市在历史长河里的变与不变。
🌸🌸🌸“如果你足够有智慧,把数字与细节结合在一起,就可能发现所有的当下情绪:快乐、忧伤、焦虑、愤怒和无动于衷。”——吴晓波
作为北方人,我以前对杭州这座美丽的城市知之不多,对作者吴晓波先生也了解甚少。G20峰会后,我有幸到杭州旅游,游览参观了大运河、西湖名胜、雷峰塔、岳王庙、龙井村、灵隐寺以及富有现代气息的钱江新城,给我和家人留下了十分美好的印象,也深深理解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话的深刻意义。吴晓波先生《人间杭州…》这本书,通过作者的所见所闻,描绘了诸多历史名人如钱镠、苏东坡、岳飞、李清照、戴望舒、戚继光等与杭州的历史渊源和故事,也展现了杭州的商业氛围,对了解杭州的历史、文化、景观、胜迹和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杭州经济的腾飞等有特别大的帮助,可以说是填补了我了解杭州的知识盲点,并以此推荐给书友。
这个推荐是给杭州的。 一句话:去就是了,单单一个西湖就够吸引我了,温婉,安静,只是这 “我”与一座城市的记忆 ,东拼西凑打扰到的灵魂太多了,硬往里挤,科普的有点过头了。
“怀旧本身成了怀旧的对象“,因为对象或毁或拆,或变身或沦落,或与周围变化格格不入,或对象承托不起沉淀醇厚越来越浓的乡愁。
晴雨俱好,宠辱不惊,风景与人生,皆当如此,人文具山水城市相间而熠熠生辉…
都说杭州的西湖最美,为什么?它是有一种带点朦胧的感性,很容易被带入那个多情的情境中。 如果要问我全世界有比杭州更加绝美的城市吗,我的答案是没有,西湖又让杭州成为独一无二的存在。 有人形容南京是大家闺秀,杭州是小家碧玉,杭州的气息是属于小清新风格,景色以秀美柔和著称,杭州的文化底蕴深厚,出了很多文人墨客,才子佳人,自古就是文人骚客的聚集地,是个学养深厚的历史文化名城,我个人也特别爱杭州,因为我的外公外婆都是杭州人。
如果说,杭州是人间天堂,那么这个天堂便是这样既淡泊致远,又带着几分人间烟火气的样子。那么,这样一座承载着理想中的天堂生活图景的城市,也无法让人拒绝吧。 如果要择一城而终老,也许这一城,便是杭州。
什么是杭州【那里有一汪爱情水】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当唐朝的白乐天这样怀念江南烟雨时,杭州还不过是个因为京杭大运河的贯通,鱼米之乡的后起之秀。那时还没有雷峰塔六和塔,西湖不过是片水汪子,没有苏堤杨公堤,没有长桥断桥,更别提西湖十景,那时只有飞来峰下的灵隐寺,野山上开满了桂花,凤凰山下的钱塘江河道还飘忽不定,所以怀旧的白乐天只能,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在中国,六百多座城市,有可以叫大的,有可以叫雄的,有可以叫魔的,有可以叫秀的,但只有杭州可以叫美,美到骨子里,美到天堂级的那种,所以,人间天堂在苏杭。 杭州的美,最躲不过的是西湖。历史名人在黄鹤楼迎来送往,诗赋满天飞,遂成天下第一楼;历史名人在西湖重视环境建设,湖光山色美,遂成天下第一湖。 唐朝的白乐天在杭州修筑西湖堤防,疏浚六井,闲来游湖写下,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为纪念白居易,白沙堤成了白堤;北宋的苏东坡在杭州疏通河道堰闸分潮,挖淤造堤,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长堤成了苏堤;明朝的杨孟瑛在杭州驱逐湖霸豪强,还湖与民,清淤筑堤,十二桥头日半曛,酒垆花岸其氤氲,始是杨公堤;清朝的阮元巡抚杭州时,疏浚西湖,积淤成岛,草木葱葱起丹鹤,碧波粼粼潜鱼龙,始成湖心三岛之一阮公墩。 不但历史名人爱在西湖搞建设,而且才子佳人美妖艳姬爱在西湖边谈情说爱。梁山伯祝英台在万松书院,卿卿我我;白娘子许仙在断桥花伞下,一见钟情;苏小小和公子情郎在西泠桥畔,风花雪月。 如果你爱她,送她一大捧玫瑰,博芳心;如果你爱她,给她买钻戒,恒永久;如果你爱她,带她来西湖,爱情湖。西湖是爱情之湖,杭州是爱情之都。 可是,玫瑰放不了几天就枯萎,钻戒用火一烧就气化成二氧化碳,这些发生在西湖的爱情故事也都没有几个好下场。梁山伯祝英台双双化蝶去,白娘子与许仙人妖两别,至今还压在雷峰塔下,情郎薄情苏小小,红颜早早香消玉殒。 就像那句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一样,甜蜜的爱情大都雷同,凄婉的爱情各有各的凄美。 不但西湖的爱情多凄美,前面提到的那些名人也多悲怆。白居易在朝中做中书舍人做的不开心被排挤,郁郁不得志,才外放到杭州修西湖;苏东坡喜欢边修西湖,边在山石亭台筑碑题字,他想不到的是,多少年后他上了元祐党人黑名单,杭州人遍寻他的题字,销毁的一干二净。杨孟瑛修杨公堤,得罪了豪强显贵,被人下套诬告,落得个贬官落罪的下场。 包括在杭州建都的那些王朝,春秋战国时的吴越,五代十国时的吴越,偏安江南的南宋,盛世的表面下都潜伏着风雨飘摇的不安,隐藏着山河破碎的征兆,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同时,总有西湖歌舞几时休,直把杭州作汴州的隐忧。 感知天堂的美,触碰杭州的艳,就要去试图懂得:江南烟雨下的悲怅,诗情画意中的凄美,风花雪月里的阴柔,太平盛世下的忧思!
“生于苏杭,葬于北邙”是古代中国人毕生的信念。然而这其实是屁话,多数人既无法选择出生之地,也决定不了自己的葬身之所。 能做到的,只有把握生死之间的那段距离。有些人的这段距离叫做生存,另一些人的这段距离叫做生活。 而杭州,是适合生活的,这就够了。
阅读吴晓波先生的这本书,了解到杭州历史遗迹、文化传承、景观内涵等优良品质,填补了很多知识盲点。盼望着邂逅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