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到“这种可有可无的角色,倒给了杭州一个意外的安全性。”弃了
一座城市一个性格。杭州,鱼米之乡曾经的都城,可谓闻名遐迩,让人心向往之!多数到过西湖的游客,都不由感叹风景不过尔尔,类似风景到处都有。但一旦景观与历史文化结合,仿佛有了根和骨,倏然高大上了,让人回味无穷。作者做的就是这件事。
杭州,这座城市,以旅游的方式去了两次,还曾经路过一次。说实话,每一次都是裹在景区的人山人海中,机械的跟随导游东走西串,炎热的困扰淹没了讲解的故事。所以除了西湖、西溪湿地、龙井问茶有点印象,对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都不甚了解。看完这本书,了解了这座城的出现,变迁,成长,发展,腾飞,有数不清的名人说不完的故事。杭州,真应该去感受一下这座因偏安而美丽的城。想一想我都不敢说去过杭州了,更不敢说几次了。
非常推荐的一本好书!感谢作者全面又深入的阐述杭州的历史,文化,人物……使一座美丽的城市有了属于自己的气质,灵魂!使我有再去杭州的愿景!
如果我们是带着心灵的眼睛去看我们的乡土的时候,片片都是好风景 。 —— 三毛 期待某位作家可以写一本书📖——《人间菏泽》[社会社会]
阅读一座城市的历史,会让人获得另一种时间感,你可以从任何一个段落回忆过往或眺望未来。它似断似续,既复杂又单纯,既不可逆又充满了想象力!
名为「记忆」,给我的感觉更像是科普,大概商业的成功会消磨掉人文气息的吧。
2021-88: 书中有一句话,正好总结了为何我毫不犹豫翻开了这本书: 阅读一座城市的历史,会让人获得另一种时间感,你可以从任何一个段落回忆过往或眺望未来。它似断似续,既复杂又单纯,既不可逆又充满了想象力,它让一个个脆弱的肉体突然发出光来,从而超越了这颗星球上的所有生物。如果你恰巧是一个正生活在这里的人,城市的历史将让你产生身不由己的连接,它好像是一根管子,接入你的身体和意识,然后就会有无数陌生的灵魂走近你,与你对话,向你讲述快乐或忧伤的往事。
吴晓波说,阅读一座城市的历史,会让人获得另一种时间感,你可以从任何一个段落回忆过往或眺望未来。它似断似续,既复杂又单纯,既不可逆又充满了想象力,它让一个个脆弱的肉体突然发出光来,从而超越了这颗星球上的所有生物。 杭州,记录了我童年生活的某一时段;杭州,更是我祖辈、父辈曾经生活的地方……所以,对杭州,有着一份浓厚的感情……魂牵梦萦的是法院路的僻静,劳动路附近儿童公园的欢乐,离城站非常近的葵巷的晨雾以及洪春桥的潺潺溪流与小径通幽……
本书按时间顺序写杭州的人文地理,每一个城市都有特定的文化,也就是城市魂。像CSC,CDC都是人们对自己所在的城市的热爱的表达。也是人们对这座城市的认同感,荣誉感,幸福感的体现!我爱我的城市,我爱大东北!
看到《人间杭州》纯属偶然,然后一下子我就被吸引了,短小精悍,行文优美.这注定了杭州不是一座神圣或悲壮的城市,它平凡、略带忧郁而不颓废。
写一座城太难,写一座名城更难。这是一本极其优秀的城市传记,“天堂”里住着鲜活的人,而“人”的人间又成就了一座举世无双的天堂。
杭州的美,久负盛名,自古就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美誉。吴晓波作为一名财经作家,其着眼点也有所侧重。但这本书最触动我的,是978年,宋太祖赵匡胤灭南唐李煜,兵锋直指吴越时,钱镠的孙子钱弘俶“纳土归宋”的举动。钱弘俶的不予抵抗,完全可以被冠以“丧权辱国”、“气节缺失”之类的罪名,是所在地的耻辱;但从另一个角度看,“纳土归宋”使杭州和苏州避免了一场血雨腥风的战祸,又何尝不是老百姓的福气?有些人和事,不能简单地以好坏加以判断。
杭州--一座充满诗情画意的温柔城市。 “在这座以安逸和风景秀美著称的中国城市里,无数人度过了或长或短的人生,那些悲欣交集的记忆随同他们的灵魂慢慢消失,如同从来没有存在过一样。这一次,他们中的一些人很不情愿地被我唤醒,然后定格在我赋予他们的意义里。日后有一天,我也将遭遇跟他们一样的命运。”
杭州四年,如今回想起来最大的遗憾是沉迷在求是园里低效自习,到校外玩得太少,书中提到的绝大多数地方都未曾去过,只能寄希望以后补上。留得他年寻旧梦,随百鸟,归钱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