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第8版)

社会心理学(第8版)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社会心理学(第8版)
    H
    推荐

    当你身处绝境时,你是想求生还是作罢,一切都取决于你的选择。作者选择了拥抱可能,并试着创造更多的可能性,尽管这个过程需要漫长的时间和内心的煎熬,但是她做到了,她带着过去面对的痛苦遭遇迎接之后的每一次挑战,并找到了人生的目标。

  • 社会心理学(第8版)
    红红🍇
    推荐

    如果我们不允许自己为我们的损失、创伤和失望而悲伤,我们注定要不断地重新体验这些损失、创伤和失望。改变是指注意到某些东西已经不再起作用,而选择跳出熟悉的禁锢模式。冒险并不意味着盲目地陷入危险之中,而是意味着拥抱我们的恐惧,这样我们才不会被恐惧所束缚。做正确的事情和做安全的事情很少是一致的。作者在本书讲诉了经历奥斯维辛的生存故事,她在痛苦中的自我恢复故事,以及帮助心理病人逃离内心禁锢重获自由的故事。

  • 社会心理学(第8版)
    Cc
    推荐

    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幸存者,心理学家伊迪斯-伊娃-埃格尔写的书。 看的的时候总是让我想起维克多的《活出生命的意义》,同样的幸存者,不同的是维克多本身就是一名心理学家,而该书作者在16岁被送入集中营经历种种磨难之后继续读书成为心理学家。帮助了无数受难和经历痛苦的人们。 - 今年开始接触战争类的影视和书,看的时候虽然做好了心理准备,但是看的时候还是会觉得太痛苦和无助感。 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就这样被杀害,洗漱的时候我还在想作者母亲被送入毒气浴室后被燃烧的时候是多么的难过,人们赤裸的肌肤贴着肌肤,撕心裂肺的呼救,又一个个的倒下,化做烟囱里的浓浓烟雾。 他们甚至连坟墓都没有,数以千万的尸体的灵魂就这样深埋在集中营的土地上。 我很钦佩,作者在多年以后敢回到奥斯维辛集中营去直面深渊,我也很钦佩那些原谅了纳粹的人,我想我永远做不到也不会去原谅。 - 维克多·弗兰克尔写道,人类对意义的追求是他生命的主要动力……这个意义是独特和具体的,因为它只能由他单独实现;只有这样,他才实现了重要的一步,将自己的意愿转化成意义。当我们放弃对自己负责时,我们就放弃了创造和发现意义的能力。换句话说,我们放弃了生活。 - 最大的监狱在你们的心中,而且钥匙也在你们的口袋里:愿意去对自己的生命负责;愿意去冒险;愿意让自己不受评判的影响;愿意宣判自己无罪,接受自己,爱真正的自己——作为一个人,不完美,但是完整。

  • 社会心理学(第8版)
    Eternal summer
    推荐

    觉得女主很勇敢坚强。无论在困境还是逆境中,她都清楚的知道自己是谁,自己应该是什么样子。永远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且敢放弃很多去努力争取自己想要的。 Nothing is impossible for a willing heart. 想得到自己想要的,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真的必须足够努力,足够坚强,足够勇敢。有坚定的信念,毫不退缩的勇气。

  • 社会心理学(第8版)
    不见骨相
    推荐

    作者是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幸存者,逃生之后成为了一名心理医生,本书是她八十多岁时写的一生的回忆。前半部分讲作者在集中营的苦难经历,她的坚强非常鼓舞人,而且她的经历传奇,数次死里逃生,可读性极强;后来她成为心理医生,在解决病人的心理问题同时帮助自己慢慢走出心理阴影,对我们认识自己的心理状态很有意义 · “当你不能从一扇门进去时,就从窗户进去。”母亲常常这样说。没有生存或痊愈的大门,但到处都是窗户。虽然你不能轻易地够着插销,窗格也太小了,没有适合身体通过的空间,但你不能站在原地,你必须要想办法。 · 想要自由就是要活在当下。 · “到我毕业的时候,我都五十岁了。”他朝我笑了笑。“不管怎样,你都会五十岁的。”他说。 · 我们如此渴望了解真相,想对错误负责,对生活诚实。我们想要原因和解释。我们希望生活有意义。但是要问为什么就是停留在过去,与我们的内疚和遗憾为伍。我们无法控制别人和过去。

  • 社会心理学(第8版)
    大予我爱
    推荐

    看书的过程中,有一些点特别的触动我。 但看完后,仔细想想,好像又没有特别明显的感受。 作者的一生充满了苦难,这是历史原因造成的,那个时代的都是苦难重重吧。因为我们处于和平时代,所以我对于战争的一些描写感触不深,觉得好遥远,体会不了那种苦难。 但我很佩服她的冷静和信念,冷静救了她的姐姐和丈夫,信念让她从集中营活了下来。 没有人能否拿走你心里的东西,心里的东西是什么?思想。集中营囚禁得了身体,但囚禁不了思想。 还有关于受害者者概念,我们可能会遭受迫害,但我们不能改变什么,我们能做的是怎么应对,而不是把自己囚禁在迫害当中。

  • 社会心理学(第8版)
    何晓庆
    推荐

    这是一本讲述作者自己从压抑到释放的书,作者的ptsd治愈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也非立竿见影。她也经历过自我惩罚以及迁怒丈夫,但也经历过独自面对,最终命运和她自己拯救了自己。伊迪丝·伊娃·埃格尔教授告诉我们:不要成为情绪的奴隶,更不要成为过去的奴仆,理性看待过去、认同已经发生的事无法改变这一事实,从过去的事件中学习,为未来创造更多可能和希望。生命的意义是去感受、去接纳、去享受整个过程!没有人能夺走你心里的东西!

  • 社会心理学(第8版)
    ming hong
    推荐

    《拥抱可能》读书笔记 2020.7.11 因为好友的推荐,一个多月前开始读这本书。 这是一本用心写成的书。因为,在读的过程中,总是有些话能够触动你。如: “当你需要证明一些东西的时候,你就会被它约束,不再自由了。” “愤怒并没有价值,这是一种感觉。这并不意味着你很坏,这意味着你还活着。” “你要把你通常给别人的东西,你要把所有的爱、保护和鼓励都放回自己的内心。” “愤怒,无论多强烈,从来都不是最重要的情绪。它只是最外层,一种更深的感觉的薄外衣。用愤怒的面具掩饰的真正感觉通常是恐惧。而且你不能同时感受到爱和恐惧。” “受害者最好的定义是:你把注意力放在自身以外的其他人身上,把自己的现状归咎于别人,或者由其他人决定你的目标、命运或者价值。” “即使在像地狱一般的监狱里,我可以选择我的行为、言论和态度。” “就像被虐待或者父母离异的孩子一样,我们总是会找到一个理由去责怪自己。这样的自责在伤害我们自己的同时也在伤害他人。” “学会生存和茁壮成长,学会原谅自己,帮助别人做同样的事情。当我做这件事的时候,我就不再是任何事情的人质或囚犯。我是自由的。” “只要我们让另一个人为我们自己的幸福负责,那我们仍然是受害者。” “逃离过去或者与现在的痛苦抗争都束缚了我们。自由是接受现在,原谅自己,是敞开心胸去发现现有的奇迹。” 这是一个传奇的女子。在16岁时进了纳粹集中营并活了下来,22岁时带着襁褓中的婴儿把丈夫从监狱救出来,同时毅然决定自己一个人带着幼小的女儿前往美国(后来丈夫放弃了已经迁往以色列的财产跟随她到了美国)。42岁时决定和丈夫离婚。离婚后也是42岁时以优异成绩获得了心理学学士学位。44岁和丈夫复婚。51岁时在儿子大学毕业时她获得了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之后她作为心理治疗师开始了她的心理诊疗职业生涯,给许多各种心理疾病的病人诊断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同时她也开始了自己漫长的探索心灵的旅程,在救赎别人的同时救赎自己。终于鼓起勇气冒着精神崩溃的风险回到了奥斯维辛集中营,克服了恐惧,获得心灵真正的自由。并在90岁时出了人生第一本书。 这是一个一生都忠于自己的内心不断跟自己心灵对话的女子。她一直记得芭蕾舞老师的话:“你生命中所有的狂喜都来自你的内心。”集中营的经历,她的外表年轻的母亲因为年少的她无意识地回答了纳粹的问题:“她是你母亲还是姐姐?”而走进了死亡队伍,使得她就一直怪罪自己。如何接纳自己是她一生的课题。她在一生中通过不同的机缘:朋友的对话,孩子的相处,接触的病人的案例,去和自己的内心对话,挣脱了内心深处那个试图取悦别人、赢得认可的小女孩,而最终成就了一个完整和真正的自我。 她在42岁时决定和丈夫离婚,虽然丈夫很爱她照顾她,但她却觉得窒息:“如果我想在我的生活中进步,就必须是我完全依靠自己,我太厌倦了自我贬低。”她的丈夫贝拉是给魅力十足的人,在社交场合总是成为瞩目的中心,但这却让她觉得丧失了自己。“如果我想感受到更多的光芒,也许我需要少和他在一起。”在两年的单身生活中,她不断审视自己,她让自己去感受一波又一波的嫉妒、痛苦、孤独、愤慨和自怜等各种情绪,在平静下来之后,她“仍然觉得被我选择离婚的丈夫抛弃了,尽管这不合逻辑。”她感受到暴怒和激动不可能是持久的东西,它们会变动,于是就安心多了。她意识到:“当我独自一人的时候,我开始练习不管有多痛苦,也不把自己的感觉推开。这是离婚带来的礼物:我必须正视内心的东西。如果我真的想改善生活,那就不是贝拉或者我们的关系需要改变,需要改变的是我自己。” 朋友的一句话:“你有没有想过,解决过往的事情对你来说或许有益处呢?”在她心里种下了种子。她对自己有了更充分的认识。因为她看出:“我在婚姻中感到的空虚并不预示着我们的关系出了问题,是我自身携带的空虚,即使是现在,也没有一个人或者一项成就能够填补这种空虚。没有人对我失去的自由负责任,能帮助我的只有我自己。”终于在离婚两年后他们复婚了,她知道:“不是我们婚姻的实质改变了,而是我们有着实质性的改变。” 美中不足的是,这本书的翻译实在蹩脚,大大地破坏了我的阅读兴趣,几次想放弃想着是不是要去买本英文原版来读,终于被内容吸引还是读完了。 比如以下几段我都受不了做了评论: 原文:”也许每一个生命,都是对我们没有但希望有的和对我们拥有但宁可没有的事物的一项学习。” 评论:总觉得这翻译很拗口。是不是可以意译成:也许人的一生都是在追求和放弃中学习着寻找平衡。 原文:”我不会以他本来的样子来看待他,而是以我相信他能做到的样子来看待他。我会像我已经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似的和他说话。” 评论: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女子能这么镇定,真是不凡。 只是这蹩脚的翻译..... 原文:”帮助别人是可以的,需要帮助也是可以的,但是当你的帮助,对允许别人不再帮助自己而产生依赖的时候,你反而害了你想帮助的人。” 评论:这翻译实在让人崩溃。这句话的意思很好,却被翻译成这样颠三倒四。可翻译为:帮助别人是好的。但如果你的帮助让受助者产生依赖不能自助,这样的帮助就有害无益。 总的来说,这是一本好书。从中你看到了一个追求心灵自由的美丽灵魂。你学习到:只要心中永不放弃,然后不断地真诚地去感受、去体会、去接纳、去原谅,不论你在什么年龄,你最终都可以达到心灵自由。正如作者母亲说的一生中萦绕在作者耳边的话:“记住,没有人能从你心中拿走你想要的东西,我们不能选择让黑暗消失,但我们可以选择点燃光明。”

  • 社会心理学(第8版)
    推荐

    昨天写感想的时候,突然想不起要说什么,匆匆几句话退出阅读了。刚才有了灵感,赶紧记录一下。 书中第三部分、第四部分特别感人,我引用两段话: 把自己禁锢在过去的痛苦中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从好的方面来说,报复是无意义的。它无法改变曾加诸在我们身上的事,无法抹去那些错误给我们带来的痛苦,也无法让死者复活。从坏的方面来说,报复使人在仇恨的泥沼中无法自拔。它会让仇恨一直循环往复,没有终点。当我们寻求复仇时,即使是非暴力的复仇,也会使我们在原地转圈,无法前进。 现在,在我回到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前夕,我提醒自己,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阿道夫·希特勒和一个科里·腾·布姆。我们有能力去恨,也有能力去爱。我们达到哪一个目标——我们内心的希特勒,还是内心的腾·布姆,取决于我们自己。 真的有被治愈到。我的出生在新疆,父母故乡在四川,工作后回到四川依然没有那种亲切的感觉,与父辈的亲戚没有什么联结,总觉得缺少点什么,或许是归属感,或者来自血缘关系的关爱,总会觉得他们亏欠我,对这个地方没有什么好感,甚至怀恨在心。 但我遇到了很多很好的人,当她听说了我的经历后,问了我一句话:带着恨意生活难道不累吗? 以前没有意识到,原来我对那些亲戚那么仇恨,甚至充满敌意,我开始回顾过去的经历,确实发现很多没有来由的气愤,不知道那些不公平、所谓亏欠来自何方。 我就这样一点点被这些温柔的人点亮,发现原来我可以打碎黑暗,因为太阳一直都在呀,我随时可以选择走出来,站在阳光下,希望我们都能享受阳光呀。

  • 社会心理学(第8版)
    Tara
    推荐

    今天什么也没干,就静静地看了这本书,不想出门,连爬山也没去~ 默默地哭了很多次,因为智慧,因为善良,因为勇敢~ 如果你放弃了对自己负责,那么你就放弃了生活。 没有人可以拿走你放在心底的东西。 如果你不能从门口进去,那就从窗户进去。 要重视亲情,亲情在,爱在,你才能勇敢起来,你才能前行~ 如果你放弃了对自己负责,你就放弃了生活! 如果你放弃了对自己负责,你就放弃了生活! 如果你放弃了对自己负责,你就放弃了生活!

  • 社会心理学(第8版)
    lanqing
    推荐

    五星是给作者的勇气,虽然我更喜欢维克多的意义疗法。只是,能从这样经历中走过的人,都值得钦佩。

  • 社会心理学(第8版)
    🐻God Bless Jora
    推荐

    ⭐️⭐️⭐️⭐️ 比尔·盖茨推荐的书。 这本书和《活出生命的意义》一样,作者均是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幸存者,且后来都从事了心理学相关的职业,帮助更多的人从过去的创伤中走出来。 这本书也有三条线索:作者在集中营的生存故事,解放后作者的自我恢复故事,以及她带领其他病人重获内心自由的故事。 作者在奥斯维辛,一直带着“如果我今天能活下来,明天我就可以自由了”的信念,瘦骨嶙峋、气若游丝还是撑过了一次又一次,在死人堆中活下来。和《活出生命的意义》中描述一样,本书作者在幸存之后,当时地狱般的经历也留下很多心理创伤,致使她几十年不敢面对。几十年后,她终于重返奥斯维辛,直面伤痛,宽恕了自己,使自己的内心获得自由。 这本书最想要传达的观点是,当遭受痛苦、灾难、虐待等后,要从“受害者”心态转到“幸存者”心态。杨绛之前有一句话,“没有人可以伤害你,除非你自己允许”,就很符合本书主题。“受害”,是外在的,由我们难以或根本无法控制的人、机构或环境造成的。但“受害者”,是内在的,没有人能让你成为受害者,只有你自己。成为受害者不是因为我们身上发生了什么事,而是当我们选择坚持我们是受害者。我们显露出一个受害者的想法,并成为僵化的、责备的、悲观的、陷入过去中的、不宽恕的、惩罚性的、没有健康的限制或界限的人。当我们选择限制自己生活在受害者的心态中时,我们就成了自己的狱卒。宽恕并不是原谅被伤害的行为,而是原谅了受伤害的那部分自己。 最大的监狱在自己的心中,而且钥匙也在自己的口袋里:愿意去对自己的生命负责;愿意去冒险;愿意让自己不受评判的影响;愿意宣判自己无罪,接受自己,爱真正的自己——作为一个人,不完美,但是完整。

  • 社会心理学(第8版)
    Nancy
    推荐

    《拥抱可能》这本书的热门法线;当我们把真相和故事隐藏起来时,秘密就会变成我们自己的创伤,我们自己的监狱。偏离了逐渐减弱痛苦的目的,我们筑起了无法逃避的砖墙和钢筋栅栏,不顾一切地否认自己有接受自己的机会。无论我们是否接受自己,当我们不允许自己为我们的损失、创伤和失望而悲伤,我们注定要不断地重新体验这些损失、创伤和失望。希望我们多读读,因为在我们幼小的心灵,有着各种各样的阴影,然而,这种痛苦的回忆在漫长的岁月痕迹留下了最真的童真。

  • 社会心理学(第8版)
    黄磊
    推荐

    本书虽名为《拥抱可能》,其实也是伊迪丝的回忆录,描述了她从奥斯维辛集中营活下去,从战争创伤中走出来,把自己的感悟形成临床心理治疗方法,又回馈给世界的成长历程。 翻阅本书,语言朴实无华,字里行间透露出的皆是真情实感,作者经历的一切仿若跃然眼前,她的磨难让我身临其境,她的悲伤让我感同身受,她的释然让我欢喜雀跃。 如果说要定义本书,那么:对于自我禁锢的人而言,它的作用无异于圣经;对于自怨自艾的人而言,它的存在仿若灯塔;对于感性的人而言,它就是情感的源泉;对于我而言,它只是邻家老奶奶的碎碎念,充斥着正能量与经验,温馨而不过于灼热。 作者伊迪丝·伊娃·埃格尔,出生于一个普通的犹太家庭。在两个姐姐(小提琴神童的克拉拉,爱弹钢琴又美丽的玛格达)的阴影下,内斜的伊迪丝给自己打上自卑的标签,也是情理之中,芭蕾舞中找到了自我。 如果没有纳粹德国,如果没有种族歧视,如果没有希特勒,如果没有门格勒,或许伊迪丝指不定会在奥运会一展身手,或许伊迪丝的父母还是没那么融洽,或许伊迪丝会嫁个犹太男人平凡生活,或许伊迪丝也会因为鸡皮蒜毛而喋喋不休…… 然而,世界上没有那么“如果”,奥斯维辛集中营改变了一切,毁灭了无数犹太人的家庭,自然也包括伊迪丝。却也因此造就了弗兰克尔(《活出生命的意义》作者,意义疗法开创者)和伊迪丝(临床心理学博士),这或许也就是“上帝给你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也会打开一扇窗”的最好阐述。 爱,无处不在。哪怕伊迪丝的父母有着种种问题,感情仍然存在着裂隙,在大难临头之际,却双双为了家庭而放弃了生路。哪怕朝不保夕,埃里克的“不会忘记你的眼,不会忘记你的手”赋予了伊迪丝对于明日的希望;哪怕伊迪丝饥肠辘辘,却能将跳舞赢得的面包分给同伴,能够为了玛格达而舍身偷胡萝卜;哪怕幸存者已然步履阑珊,仍能十指相扣相互扶持。 爱,可以创造出奇迹。伊迪丝与玛格达两姐妹的相濡以沫,让她俩拥有了坚持活下去的信念;伊迪丝对于贝拉和女儿的爱,让她拥有了直面监狱长的勇气;贝拉对于伊迪丝的爱,让他拥有了放弃所有财富的勇气;伊迪丝对于自己的爱,让她拥有了重返奥斯维辛遗址的勇气,也因此解放了自己。 一切的心理问题,大抵都来自于创伤,或是童年的不幸,或是暴力的影响,或是畸形的爱,如同附骨之疽随影相伴。归根结底,却都是源自于自我的禁锢。因为害怕面对,所以就索性就在内心堆砌成一座厚厚的城墙来防御,殊不知同时也就封闭了走出去的道路。所以,解决心理问题的办法,还在于打破内心的桎梏。 我不知道伊迪丝是否了解冥想,她推崇的方法(识别,接纳,觉察,保持)与正念的RAIN原则不谋而合,唯一的差异性在于最后一点,即保持VS不执。解决恐惧的最好办法,就是以旁观者的角度去观察恐惧,去观察自己的情绪与感知。过程中就会发现,当正视恐惧之时,理性评估结果之时,恐惧自己就会冰消雪融。 如果走出自己的心理阴影是关键的第一步,那么感悟当下、选择当下则是关键的下一步。我们可以从自己的过去汲取经验,接受教训,从而创造期望的未来。 不长记性大概是人类最大的劣根性,奥斯维辛、南京大屠杀才过去不到一个世纪,俄乌冲突却又突如其来……只能悲叹,只能祈祷:愿战争不再,暴力不再,种族隔阂不再,世界更加美好。

  • 社会心理学(第8版)
    推荐

    读津巴多口述史的过程之中,津巴多推荐了拥抱可能此书。于是把此书加入了书架,开始阅读。读此书之前,我从来没有度过关于集中营的幸存者讲述在集中营里发生的故事,因为我害怕当时发生的一切太惨绝人寰,自己没有足够的承受能力。记得八年前从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出来以后,气氛那么地压抑沉寂。大屠杀发生的一切如此残忍,生命无法承受之重。 读了此书,让我惊讶的是作者没有描写过多的集中营里人是如何被杀害的,而是着重描写了自己在绝境下的内心感受。每一次濒临死亡,是作者的希望和她姐姐玛格特的帮助让她坚持了下来。而战争结束后,她在集中营里经历的伤痛,却需要用一生来与自己和解。 作为犹太人,战后不得不离开自己的家乡,到其他国家从零开始。作者到了美国后,作为集中营的幸存者和犹太人的双重身份,如何在美国找到身份认同。她开始讲着不流利的英语,在女儿邀请朋友来家里后,朋友问女儿,你妈妈是美国人吗,为什么她说话会有口音。她感到了让女儿的羞耻,这是她发誓不愿意让女儿经历的。读到这个场景太让我心痛了。离开自己的祖国生活在国外,获得身份认同多么困难啊。作者通过继续求学,成为心理医生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钦佩她的勇气再次回到集中营。在那里完成了对母亲的忏悔。当时在分成两个队列时,是她叫出了母亲,最终母亲所在的老弱病残队列被送进了毒气室,这是她一直以来刻骨铭心的伤痛。与过去的自己和解,那么艰难的一个命题。 这是一本很令人感动的书。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