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心理学

拖延心理学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拖延心理学
    亲切的春雨
    推荐

    1. 果然全世界的情感暴力输出都是相通的。读完本书,不仅感觉生命能量几乎耗尽,心态也有点崩不住,我想静静。(•́へ•́╬) 2.  本书真心有点啰嗦,逻辑也有点乱,一章能写完的东西硬是写成一本书!!还无数次提到弗洛姆和卡伦霍妮,有种两位读书摘抄心得的错觉。。(」゜ロ゜)」 3. 之所以能花那么长时间读这様一本书,是因为在书中几乎完全对号入座,完全找到共鸣,并且深陷其中,无法自拔(-"-怒)

  • 拖延心理学
    💓芮娜📝
    推荐

    看过一些日本人写的书,大多都是翻来覆去阐述一个观点,反复论证说明。在当下流行精简的大环境中,这类啰嗦的文章很难讨喜。一部分人可能更喜欢简明扼要的说清楚某一观点,余下的时间好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 但,我想说,这本书的主题为情感暴力,这是我们从未涉及的领域,这个词更是从未听说过。对于一个陌生领域,接受新鲜事物,了解全新领域的最快捷的办法就是将它全方位的讲透,让新人理解和懂得,最后学得解决之道。可能你会觉得浪费了时间,在等你用到它的时候,你会发现由于你当初的“浪费”,深入学习了这一领域所带来的好处,是多么值得。这是潜藏的价值,也是所谓的放长线钓大鱼。 那么,究竟什么是情感暴力呢? 其实它潜藏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看书的时候我们可能会首先想到身边某个人具备这样或那样的特征,只要你尝试客观的站在第三者的立场上就会发现,自己好像也有相似的特征。我们常常以道德高标准来要求别人,以爱之名“关心”亲近的人。却不知这些所谓的“好心”也会办“坏事”,给对方心理造成严重的挫伤。这就是情感暴力。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总是说忠言逆耳,对方即使有排斥反应,最终也会因为“他是为我好才这样的,那我只有接受,不然就是我不知好歹了,以后他也不会再帮助我了。”这样的心理一旦形成习惯,就会对以后造成难以想象的影响。 人与人的关系,有时单纯,有时复杂。人一旦长期被外力否定,做违背自己内心的事情,接受自己不认同的观点,就会产生矛盾的心理。这种矛盾会造成情感暴力的循环。也就是你既是情感暴力的受害者,同时也会成为施暴者。因为我们总是用自己习惯的相处模式来进行社交,这是恶性循环。遇到健康的人,就会想要逃离你,这又会加深你的受害。从此,你对外人、对自己都不表露本心,就会把人际关系搞得很复杂,从而引起麻烦。更糟糕的是,你还在迷惑自己为什么会是这样一个处境。 我认为,情感暴力患者是有自信的人,可能身体上很独立,精神上却产生了强大的依赖。这类人多发早年不被家人重视、被同伴疏远,被迫离家等因素造成。他们自以为很强大很独立,对身边的人产生诸多不满,希望对方向自己学习,离不开自己。情感暴力的受害者则是一群不自信的人,他们内心脆弱,从小就很难获得认同感,总是做违背自己意愿的事情来获取别人的认同,久而久之他们也不清楚自己真实的意愿是什么了,只能按部就班的度日,在矛盾的痛苦中成长。 无论施暴者和受害者都会因为内心的不安而恐惧,做出一系列事情来填补自己内心的满足感。 所以,比什么都更为重要的是,消除自己心中的恐惧感。这才是解决情感暴力的最佳方法。只要有自信和勇气,人就可以发挥自己的力量。伸出头来,才能消除恐惧。 第一步,你首先要相信自己的内心反射。让你感到不舒服的一定是你不认同的,既然不认同就不要勉强接受,要勇敢站出来反驳它。 第二步,要看清楚你的内心需求。你知道你不想要什么了还不够,还要知道你想要什么,越具体越好。 第三步,要勇敢面对自己的阴暗面,并想办法修正它。每个人心里都有天使和魔鬼,在你追求自我成长路上,会遇到很多困难,最大的障碍往往是离你最近的,也是你最不易察觉的,就是你自己本身。你不能纵容自己的阴暗面,要找到问题的根本,然后消灭它! 第四步,勇气你已具备,接下来就要建立自信。让你自信不是盲目自信,要知道你思考出来的东西不是全对,找出错的消灭它是上一步,这步就是发扬光大对的思想,去行动,去传播,影响周围的人,让更多人受益。 第五步,你想让人们都好,这没错。但你不能要求别人认同你,并一定按照你的想法去做。你能控制的要求的只有你自己,别人你只能影响但不能强求。当别人从你身上看到了做某件事情的好处时,自然会效仿你。 切忌不要把自己和他人进行捆绑,这样受伤害的是两个人。 这本书对情感暴力讲解得很细,方方面面都会涉及到,都是我们最常见的事例,遇到情感暴力,别惹事,也别怕事,要相信解决方法总比问题多。 End.

  • 拖延心理学
    🍀毕月
    推荐

    情感暴力 本书所说的情感暴力是指拥有迎合型人格障碍的情感暴力,亦即隐藏自己的敌意和攻击性,用爱的语言去束缚、虐待、折磨对方,包括善意的操控、情感威胁、虐爱、神经性的爱情渴望等。 🌟不解决自己心中的问题是无法教育好孩子的。在教育孩子之前请先正视自己的问题,然后解决它。 一、情感暴力的加害者。 第一,他们误把自己的执着当作爱。 第二,他们误以为自己如果没有展示力量,就没办法保护自己,身边的人就不会重视自己。 第三,自己必须要变成别人口中理想的人。 二、施虐者会怎么做? * “把对方的其他关系都斩断,让其孤立,逐渐养成对自己完全的依赖状态。 * 总是利用对方的自责、负罪感而施加情感暴力。攻击型人格的人会直接攻击对手,但是情感暴力加害者一般会用负面情绪去操控对方。 * 不会夸奖别人,总是在寻找自己的控制力,总是希望控制对方。有情感暴力倾向的父母不会夸奖孩子。 * 都不会想要放开他所虐待的人。他会把对被虐待者的执着当作是一种强烈的爱。 三、具体症状: * 用强调爱的方式来束缚对方的时候,人际关系就会变得极为复杂 * 长期接受情感暴力的人会一直处于焦虑之中,没有办法保持良好的心态。 * 如果总是用眼泪去操控男人,便被称为代用感情,而且这里还隐藏了想要改变对方的企图。她们用这种不愉快的感情让对方觉得愧疚。用不愉快的感情束缚他人施加隐性威胁的人,其实是对自身没有什么自信的人。 * 母亲会特意强调自己身为母亲的付出,以此来束缚自己的孩子。有一些供养型的女性,会用强调自己的爱和付出的方式束缚对方。 * 在孩童时期受过欺负,没有构建出自己的心理界限。世上没有比来自父母的伤害更可怕的伤害了。 * 会用道德绑架别人的人其实是在追求权力。一面说着充满爱的话语,一面掌控对方。“爱”只是为了支配对方而找的借口,是为了让对方成为自己的奴隶而做的伪装。 * 遭受家长情感暴力的孩子,长大成人后就算拼死努力,也很难变得幸福,也没办法和人真正亲近起来。这样的人会“失去爱人的能力、失去享受生活的能力”。并且,由此变成一位施虐者。 * 在父母的理解上,自己是在为孩子的幸福而自我牺牲。但是潜意识里,却在不断束缚着子女。 * 用“我这么爱你”这样的话束缚孩子。母亲自己却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支配欲。通过孩子,通过夸张美德,来达到自我中心的目的。正因为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所以孩子没有办法反抗。 * 看起来是连自我都牺牲了的献身精神,实际上是在支配对方。 * 过度干涉,其实是在操控别人。 * 总是责骂孩子的父母更容易有精神压力,也更容易心生憎恨。无意识中被心中的憎恨操控,然后会变得不安。 * 因为总是被训斥,所以心中有恐惧感,进而无法判断自己喜欢的东西,无法找到自己生活的目的,同样也不清楚自己讨厌的东西。渐渐的,就会变成对人生绝望的人。 * 自我厌恶的父母绝对不会表扬孩子。 * “你不相信我吗?”说这种话的人,常常是正在背叛对方。重申一遍,说这种话的人大都是在轻视对方。 * 习惯用情感威胁的人,一旦处于优势地位,态度就会马上转变。 * 会进行情感威胁的人一定不会留下对自己不利的证据,而是会以爱之名榨取对方。 * 对有的人,应该告诉他们“并不一定要和家人和睦相处,并不一定要和邻居和睦相处”。 * 有两种人容易上当受骗,一种是孤独的人,一种是严格遵守规则的人 * 心怀不安的人普遍表现为喜欢批评别人。 * 被人认同是人最基本的需求,永远不会消失。渴望被认可的人就会抓住任何一件小事希望得到认同,同时害怕任何微小的失败。 * 受到情感暴力伤害的人会失去自我。被人认可会变得尤为重要。被情感暴力深深伤害过的人对于任何一件小事都变得不会倾诉。 * 一边卖惨,一边攻击对方。这就是难以判断的防御性攻击,想要从对方身上“索取”,却将目的隐藏起来。 情感暴力受害者如何改变? * 首先,你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内心世界。 * 其次,一旦意识到自己是情感暴力的受害者,无论对方是父母、兄弟姐妹、恋人、妻子或朋友,都先逃走再说,在空间和心理上都与对方保持距离。 最后 们从小就被告知“和睦相处、与人为善”是一种美德,被教育这种美德和场合、时间、人际关系等没有关系。 换句话说,不管在任何状况中,美德就是美德。然而,却没有人告诉我们,这种美德也是要分程度、分阶段、分场合的。 无论是什么样的规定,在这之前都要判断对方是好人还是坏人。在这判断之上,才应该是道德的体现。 当加害者说“和睦相处”,受害者说“不要”的时候,大家会认为拒绝的人是坏人。因为“和睦相处”是好事啊。 好好相处是指,会说“我想这么做”,也会问“你想怎么做”的关系。

  • 拖延心理学
    方芳
    推荐

    这本书是书友推荐给我看的,心灵受伤的人可以去看看,可以从更深层次了解一下我们为什么容易受伤。 人和人是不一样的,有些人的性情就是比较开朗乐观,有些人的性情就比较温顺,内向敏感。内向敏感的人是很容易受到伤害的,并不是因为脆弱,而是因为性格比较隐忍,敏感 小心翼翼,生怕自己做错了什么,让别人不高兴。这种性格的人一旦受了委屈之后,是无法排出内心的那些压力,长此以往很容易得抑郁。她不知道应该去跟谁说,也不知道这件事情到底如何处理才会处理的特别圆满。其实根本没有特别圆满的事情,只是看怎么处理才更加合理。 其实我们也没有注意我们平时说的一些话,就含有一些语言暴力,情感暴力在里面。比如:说一个内向敏感的孩子,你考这么差,是不是太笨啦?这个内向敏感的孩子就会觉得可能我真的是太笨了,造成这种认知之后,可能以后也不会有太大的进步,因为他自己把自己局限住了。 情感暴力就是,比如,说一个内向敏感的孩子。妈妈这么辛苦还不是为了你呀。这个内心敏感的孩子,他会想很多事情,他会觉得自己做什么事情会不会让妈妈受累了,会不会让妈妈不开心了等,然后他就很容易没有了自我,不会考虑自我的感受。情感暴力属于绑架心灵的枷锁。 对于性格开朗的人来说,他很容易排解掉这些压力,但是对于内向敏感的孩子来说,确实是很难排解出去,而且会不断地积累,所以对内心敏感的孩子要更多的关心更多的爱。 其实每个人都会遇到很多事情,有的人就可以很好的处理,而有的人就处理不了,内心所承受的压力会导致抑郁。抑郁会导致自杀,有人会说你死都不怕,还怕什么。其实他们根本不了解抑郁那些人的心里感受。抑郁之后人的内心世界全部都是黑暗的,根本感觉不到亲人给她的关心和爱,她就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当中,不停地去怨恨自己,以为一切都是自己的错 ,不是她不想去改变,而是她根本不知道怎么去改变这一切,只能在无尽的黑暗痛苦中沉陷,好像世界上所发生的一切事情跟她都没有任何的关系,他永远在自己的世界里走不出来。 每个人抑郁都是有原因的,推荐一本书《心的重建》,露易丝·海和大卫·凯思乐认为让我们痛苦的并非事件本身,而是我们面对痛苦的思想和回应方式。 要想走出抑郁第一步去感受到爱。第二步提升自己的认知,然后有属于自己的梦想。我的梦想是做个温暖知性优雅的人,每天一小步,不管是否可以实现,总之我再努力成为自己喜欢的样子,而且我现在很有活力。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乐观美好的面对生活,舞出属于自己的精彩,愿我们不负此生加油

  • 拖延心理学
    静忻
    推荐

    情感暴力是指拥有迎合型人格障碍的情感暴力,亦即隐藏自己的敌意和攻击性,用爱的语言去束缚,虐待、折磨对方,包括善意的控制,情感威胁、虐爱、神经性的爱情渴望等。 没看此书前,我觉得情感暴力离我很遥远,因为自我感知自己的生活环境还是不错的。殊不知,我们穷尽一生都在寻找爱与幸福,却依然不断地受到亲人之间的无形伤害。 很多时候,我们明明心怀善意,却给对方带来了坏的结果。比如我也曾对孩子说过“…我都是为你好”,我也曾用无声的行动对家人表示过“只要你觉得幸福,我都可以接受”。 的确,我们时常会对自己亲近的人说出伤人心的话而不自知。原来在不知不觉中我们也常常在充当着情感暴力的加害者或是受害者。有时一些无心出口的语言就像一把无形的刀,仿佛不痛不痒却杀伤力巨大,生活中我们也曾自觉或不自觉地手握过这把刀。这就是所谓“情感暴力中加害者和受害者都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做或正在遭遇的事情”。 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无辜的,然而实际上有人实施着情感暴力,就有人在承受着情感暴力。 不得不承认,比真实的武器更伤人的就是这些看不见的情感暴力。而每一种暴力关系,本质上都是控制与反控制双方的博弈。要从这种博弈中找到爱和幸福,就要从关注自身心理和情感状态开始,转变引发内疚,沮丧、焦虑等负面情绪的思维方式,学会用温和的方式化解冲突。 本书就是对这种看不见暴力的深度揭示。作者利用他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咨询经验,结合具体的实例,为我们讲述了情感暴力的特殊和隐藏在这些行为背后的心理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办法,帮助我们摆脱看不见的暴力束缚,更好的爱和被爱。 最后,将本书中的一句话送给书友们,“这一生太长,而爱是一生的修炼,愿你我都能修成正果”。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