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当下,顺其自然,这不仅是强迫症患者应该修炼的,同时也是所有人都需要修炼的一种健康的精神状态!
这么好的书怎么没多少人看呢?可能强迫症的人不多?就是自己是有些强迫症的,就是某些方面特别敏感,强迫自己真的很难受,我看到不整齐的东西不舒服,要么不收拾,收拾东西必须得整齐干净,不然不踏实,出门或者离开的时候就会反复确认,反复检查好,不然就不踏实,纠结。 碰了公共的东西就会觉得不干净,必须洗手
五星好评,之前看过施老师的强迫症的森田疗法,但是只有理论没有指导方法。只有李老师的这部作品才真正给了指导方法
作者提出的亦止发,真的是很有用,其是森田疗法的进一步升级。应该广泛宣传,这样能帮助到更多人。
非常不错的一本书,书的篇幅很短,我觉得对于一个严重患者而言的话篇幅短本身也是一种帮助吧。而且没有国内那种通篇就靠讲案例撑起来的毛病,干货都放在了前13章,后面案例是集中在一起的,可以选择性观看,都是些严重患者的经历,看了可以让自己增加一些信心。
两个方法 亦止法和观息法 要学会接受负面的想法和情绪 认为这是正常的 可以存在的 活在当下 不要把思维拉伸到过去或者未来 仅仅是当下亦是如此 放下我执
作者属于实惠型的,讲述内容贴近实际,我已学到不少,己初见成效,谢谢尊敬的李宏夫老师[强][强][强][玫瑰][玫瑰][玫瑰]
下面写写我的强迫症经历的故事: 从小到大,我性格属于内向的人,是个“宅男”,不喜欢跟不熟悉的人相处,有的时候跟刚认识的人,我心里真的想找一个缝钻进去。唯一一个优点就是笑。每个人见我,我就喜欢以笑缓解尴尬。 长大的环境,五口之家,挺幸福的,爸爸妈妈都是农民工,我们虽然没有很多钱,但我们家里开销基本可以。奶奶今年90岁了。 家里是港湾,但出去之后都在下雨。三个“秘密”使我现在成了一个矛盾结合体。——童年和初中的三件事。 高中,第一天报名的时候,遇到了一个人,先在想想,如果我不主动,可能不会发生很多很多。反正,从高一缠到了高三,只到有一天,我发现其的一举一动,都能影响我的心情。每天都想见面。其的任何一句话都能引起我的不满,令我不开心,然后就不分白天还是黑夜,我心里就想这个人说过的每一句话或做的每一件事。从次强迫症开启,要么想到我睡觉为止,要么想到我脑子里不想为止。到高三,我心里在想:“不能再这么下去了,要高考呀”我采取了断绝关系的方法,尽量减少接触,我每天吃饭都着走,俗话说得好“眼不见心不烦”。但过了一段时间 ,我发现我离不开其,总想和其在校园偶遇。就想电影里说的一样“我的生命不能没有你了”什么高考,顺其自然。不管三七二十一,我哪怕每天见到你,我就心满意足了。你是我青春的太阳雨,我不后悔遇见你,也许风雨之后是彩虹。
这本书里有李宏夫老师给的实用方法,能有效解决我们的根本性强迫问题。如果能被更多人知道那就再好不过了。希望那些还在强迫的痛苦之中的朋友能早点看到这本书。李宏夫老师善良和蔼,研究的方法对于抑郁症患者和强迫症患者就是救命稻草,希望所有的朋友都能受到这套方法的洗礼。生活都会越来越好,越来越顺其自然了
3星半,里面的两种方法和近年盛行于西方的正念冥想其实是同一回事,我觉得还是值得尝试的,但长达半年至一年的坚持练习对心理功能不良的人来说估计很困难,这个时候,陪伴同行的小伙伴和咨询师就尤为重要,如果没有他们,在没见效之前,练习多半已经夭折……
强迫和焦虑真的只能自救,唯有自己彻底慢下来,彻底放下执念,才能摆脱痛苦。谢谢李老师的分享,希望我也能早日走出强迫焦虑的阴影
自己也有很长一段时间控制不了的胡思乱想,脑子里两个自己不停地斗争,整个人的状态也非常不好,对任何事情提不起兴趣,列入日程的事会反复确认,健忘、嗜睡,厌烦与人交流,甚至与朋友家人也很少联系,多半时间处于自我封闭状态,为此我自己很苦恼。后来通过自己查资料知道自己可能是得了强迫症伴随抑郁症。试着找相关的方法自我治疗,运用这本书提到的亦止法和观息法自我调控,症状有所减轻。推荐有同样困扰的书友阅读此书,一起早日战胜强迫症!
接受这个世界是不完美的,接受自己是不完美的,平静才是最好的心态。
没有太多有价值的东西。主要点就是亦止法(森田疗法差不多),平息法(冥想差不多)。其它都是案例,废话太多。
李宏夫先生这本书教会我们如何通过“观息法”和“亦是如此”来做到活在当下和允许接纳,个人认为,这套方法不仅仅适用于强迫症患者的治疗,同样适用于焦虑、抑郁状态的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