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赖共生:亲密关系中的依赖型人格

依赖共生:亲密关系中的依赖型人格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依赖共生:亲密关系中的依赖型人格
    心有所属之与主相恋
    推荐

    2021年8月14日 星期六 祝福早安 天气晴朗 气温22℃ 《过犹不及》 昨天与朋友们聊天,偶然提及了这本书,所以就在微信读书里面搜索了一下,果然找到了。而这本书是关于“界线”的真理,而在别人眼里,我就是一个界线感十分强的人,尤其男女之间的界线,我希望上帝会带领我的人生活得更合乎真理,更合乎他的心意。 界线十律 试着想象一下,假如你是个外星人,你的星球上各方面的运作方式与地球上的都不一样。假设你的星球并没有地心引力,也不需要“钱”当物品交易的媒介。你的精力、动力都是由渗透作用(osmosis)而来,你不需要吃,也不需要喝。然后,在没有任何预警之下,你发现你被送到地球上来了。 当你从旅程中醒过来,走下你搭乘来此的宇宙飞船,随即跌倒在地。“唉哟!”你呻吟一声,搞不清楚自己是怎么跌倒的。等你站稳了,心神稍微安定一些后,你决定到附近看看,却发现因为新奇的地心引力的影响,你无法飞行了。你只好开始走路。 走一会儿后,很奇怪地,你发现你竟然会饿、会渴,你心想:到底怎么了?在你的星球上,你的身体一向会自动补足精力的。幸好,你遇到一个地球人,他帮你找出问题所在,说你只是需要吃点食物就好,他甚至推荐你到“杰克餐厅”用餐。 你遵循他告诉你的方向走进餐厅,设法点了些含有你需要的营养的地球食物。吃下去后,你立刻觉得好多了。可是,给你东西吃的人向你索取“七块钱”,你不晓得他在说什么。你们大吵一顿后,一些穿着制服的人进来把你带走,又把你关进一个有铁栅的小房间。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你一头雾水,完全想不通。 你根本没有任何恶意,却被关进那个叫作“监狱”的地方,你再也不能自由来去。你不服气,你又没妨碍到任何人,只不过在做自己的事,而现在,你竟因为走路的关系,两腿酸软,觉得疲累,又因为刚刚一下子吃得太多,连胃也痛了。这个地球,真是一个“好地方”啊! 这个故事听起来太牵强附会了吗?在功能不良的家庭长大的孩子,或在没有遵守正确的方式去发展界线的家庭,都会碰到与这个外星人相似的经验。他们发现自己进入成年人的世界,那里心灵的原则掌管着他们的人际关系与身心健康,而这些原则是以前没有人教过他们的。于是,他们受伤了,他们饥渴了,而且可能被关到监牢里去,却不知有些原则可以帮助他们——不是与之作对——来与这现实的生活和平相处。原来,是他们的无知监禁了自己。 世界存有律法与原则。心灵的问题其实和地心引力一样真实。假如你不懂得那些规则,将会自讨苦吃,绝不会因为以前没有学过这些生活或人际关系的原则,它们就不会影响我们。我们必须了解规划我们生命中的一些原则,而且遵照它们生活。好好学习以下的界线十律,可以帮助你开始用不同的方式去经历你的生命。 律法1:因果律(The Law of Sowing and Reaping) 因果关系是生活中最基本的律法,《圣经》称此为撒种与收割的律:“人种的是什么,收的也是什么。顺着情欲撒种的,必从情欲收败坏。顺着圣灵撒种的,必从圣灵收永生。” 这告诉我们:种什么,就收割什么。不是要处罚我们,而是教导我们一些事实真理。假如你抽烟,你就很可能有老烟枪常干咳的毛病,甚至可能得肺癌。假如你乱花钱而透支,你很可能会有债权人常打电话来讨债,也很可能没有钱买食物而饥饿。反过来说,如果你总是饮食节制,运动规律,就比较不会生病。如果你能明智小心地平衡开支,量入为出,你自然会有钱付各种费用,也有钱买日常用品与食物。 可是,有时候,有些人却没收割他们所种植的,因为有人从旁介入,替他们收割成果。假如你每次花太多钱,你母亲都会寄钱给你,帮你解决透支缺钱的问题,或帮你支付信用卡的债务,你就不会尝到乱花钱的恶果,因为母亲保护你免于承受自然恶果,即,四周讨债声起,以及饥肠辘辘。 就像上面的例子那母亲所做的,因果关系有时会受到干扰,而都是那些自己没有界线的人来干扰的。就像一个玻璃杯从桌上掉下来,我们用手接住而干扰地心引力的作用一样,人也会出手干涉因果律,试图要解救不负责的人。拯救一个人免于他自己种下的恶果,不过是让他继续做不负责任的行为罢了。因果律并没有因此撤销,仍在进行中,只是种植恶因的人没有承受那个恶果;是别人在为他承担。 今日,我们称呼那不断在拯救别人或替人家收拾烂摊子的人为共依人(codependent)。事实上,共依人——也就是没有界线的人——为那个不负责任的人“背书”,使自己背负起那些“账单”——肉体上的、情感上的、灵性上的。那个挥霍无度的人却不需要为自己的恶果负责,他那不负责任的行为只会持续失控下去。他将继续被人爱着,被人宠溺着,被人温和对待着。 建立界线可以帮助共依人在他们所爱的人身上不再干扰因果律,而强迫那些撒种的人自己去收割他们的果。 对不负责的人质问他们的问题并没有什么作用。一位来找我心理辅导的病人常常跟我说:“可是,我真的向杰克当面谈到那个问题了。我已跟他讲过很多次我对他那些行为的想法,也要求他必须改变。”这位病人只不过向杰克唠叨罢了,杰克不会觉得自己必须改变,因为他那些不负责任的行为并没有让他受过苦。当面质问那些不负责任的人不会让他们痛苦,只有恶果才有那种作用。 假如杰克是个聪明的人,要他正视他的问题,他或许会改变,问题是那些陷入自我毁灭状态的人都不太聪明,往往必须自食恶果以后才会改变行为。 共依者去找那些不负责的人质问,只会自取其辱或自找苦吃。其实,他们所需做的,就是不要干扰因果律就行了。 律法2:责任律(The Law of Responsibility) 很多时候,人们一听到别人在谈论界线与为自己的生活负责,他们就会说:“那样太以自我为中心了,我们应该彼此相爱与牺牲自己。”或者,他们就真的变得很自私、很自我中心。或者,当他们帮助别人一把,就自觉“愧疚”了。 责任的界线一旦混淆不清,问题就产生了。我们彼此相爱(love one another),不是要我们成为对方(be one another)。我不能替你感觉,我不能替你思考,我不能替你表现,我不能替你承受界线所带给你的失望。换句话说,我不能替你成长;只有你自己才可以。反之亦然,你也不能替我成长。我们要为自己的成长负责:你必须为你自己负责,我必须为我自己负责。 我们要推己及人,以自己想要被人对待的方式去对待别人。假如我们陷入低潮、无助、绝望,我们当然希望别人能够提供一些援助。这是对别人有责任感且很重要的一面。 另一个我们要对别人负责的观念是:我们不只要能够给予,也要能够对别人毁灭性与不负责的行为设立界线。光把别人从他犯错的恶果中拯救出来是没有助益的,因为你这一次救他,下一次还是必须再救;你的拯救只是加强他的恶性循环罢了。这和管教小孩的原则是一样的;不对他人设下界线是有害的,会使他们走向毁灭之地。 你必须对那些需要你的人伸出援手,必须能给予,但也必须对有罪的人设下限制。界线可以帮助你达成这些使命。 律法3:能力律(The Law of Power) 随着教会“十二个步骤”(Twelve Steps)运动的发展,那些正在治疗或康复中的人都有相同的困惑。我对我的行为真的没有控制能力吗?若真没有,我怎么能够对我的行为负责呢?什么是我有能力去做的呢? “十二个步骤”的自我反省:人必须承认自己在道德是非上的失败。染有酒瘾的人必须承认他们对酒精没有抵抗能力;他们内心没有节制或自我控制的果实。他们对酒瘾的爱莫能助,就像保罗说的:“因为我所做的,我自己不明白;我所愿意的,我并不做;我所恨恶的,我倒去做。……我所愿意的善,我反不做;我所不愿意的恶,我倒去做。……和我心中的律交战,把我掳去,叫我附从那肢体中犯罪的律。”这就是无能为力。我们都处于那种景况,如果我们否认这种说法,便是自欺,真理便不在我们里面了。 虽然你内心或你本身没有能力去克服这些重复出现的问题,但你确实有能力做一些事,以后会为你带来胜利的果实: 1.你有能力同意你那些问题的真实性。这叫作“认罪”(confession)。认罪的意思就是“同意”(agree with),至少你有能力同意或承认“那就是我”(that is me)。你或许没有能力改变,但你有能力坦诚问题与认错。 2.你有能力顺服,坦诚自己的无能。你永远都有能力请求援助与屈服。你有能力将自己谦卑下来。你或许没办法医治自己,却有能力向医生求救!如果你做了你有能力做的事——认错、坚信、祈求帮助,一定会帮助你成就你能力不及之事——帮助你改变。 3.你有能力请求别人,请他们帮助你看出什么是在你界线内的。 4.你有能力弃绝那些你在内心发现的败坏。这叫作悔改。不是说这样你就会完美无缺了;只是,你能看见你有罪的那部分,而希望有改变。 5.你有能力谦卑自己,求别人帮助你处理你在发展中所受到的伤害,或你在孩提时期不曾得到满足的需要。你许多的问题都源自内心的空虚,你必须求别人来帮你满足那些需求。 6.你有能力去寻求那些被你伤害的人而设法与他们和解。如果你想对你自己与你所犯的错误负责,你就必须先对那些曾经被你伤害的人负起责任才行。 反过来说,你的界线也可以帮助你对你无能为力的事情下定义:那些在我们界线范围以外的事情。让我们来看看“静谧的祈祷文”(serenity prayer)这首诗是怎么说的。(这大概是我所读过的最好的一首界线祈祷文了。) 你给我静谧的心,去接受我不能改变的;给我勇气,去改变我有能力改变的;也给我智慧,去分辨两者之不同。 换句话说,我们需要看清楚与划清界线!你可以尽力去改变自己,但你没有能力改变外物:你不能改变天气、过去、经济,更不能改变其他人。很多人因为想要改变别人而尝到的苦头比自己患病时尝到的苦头还要多。何况,那原本就是不可能的。 你所做得到的是影响别人,只是,其中另有玄机。你既然不能改变别人,你就必须改变自己,使别人那些有毁灭性的形态不再对你发生作用。改变你对付他们的方式;当他们的旧把戏再也无法影响到你,他们就可能因此而改变。 另一个可能发生的事,就是当你能够放下别人时,你的身心将变得更健康,而他们或许会注意并羡慕你的改变,并希望自己也能得到你所拥有的呢! 还有一件事,你必须很有智慧地了解自己是什么,又不是什么。好好求颗智慧的心,知晓什么是你有能力改变的,而什么是你没有能力改变的。 律法4:尊重律(The Law of Respect) 人们在描述自己界线问题的时候,有一个名词会一再地出现:他们。“可是,如果我向他们说不,他们不会接受的。”“假如我向他们设下界线,他们会生气的。”“假如我对他们说出我内心真正的感觉,他们一整个星期都不会跟我讲话的。” 我们害怕别人不会尊重我们的界线。我们把重心全摆在别人身上而看不清自己。有时问题是我们论断了别人的界线,我们会这样想或这样说: “他怎么可以拒绝来接我呢?根本就是顺路嘛!他如果真的想要‘一个人’清静,可以找其他时间嘛!” “她不来参加我们的午餐实在很自私,毕竟其他的人也都为此做了很大的牺牲。” “‘不要’?你这是什么意思!我不过暂时跟你借一下钱罢了。” “我曾那样帮助你,难道你不能回报我一点吗?” 我们常常会论断别人划分界线的决定,以为我们最懂得他们“应该如何给予”。言中之意正是:“他们应该遵照我想要的方式来给我!” 当我们怎样论断别人的界线,也必怎样被人论断。假如我们谴责别人的界线,我们也将同样地被人谴责。这就造成一种恐惧的恶性循环,使我们在必须对人设立界线时,却不敢。结果,我们只好顺服,然后感到不满或怨怼,于是,我们所给的“爱”,就变得既酸又臭了。 这就是尊重律发挥功用的时候了,“所以,无论何事,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因为这就是律法与先知的道理”。敬人者,人恒敬之。我们必须尊重别人的界线,喜爱别人的界线,才可能要求别人也尊重我们的界线。我们要别人怎样对待我们的界线,我们就应该先怎样对待别人的界线。 假如我们喜爱或尊重向我们说不的人,他们自然也会喜爱与尊重我们的不。自由会生出自由,什么因就结什么果。假如我们走在圣灵中,就可以给别人自己选择的自由。假如我们一定要去论断别人,所依据的必须是“那全备使人自由的律法”。 我们真正在意的不应该是“他们做的,也是我会这样做的,或我要他们做的吗”,而是“他们确实是自由地做了选择吗”。当我们能够坦诚地接受别人的自由,在他们向我们设下界线时,我们就不会生气、愧疚,或撤回我们的爱。如果我们能够接受别人的自由,我们对自己的自由也会更为坦然。 律法5:动机律(The Law of Motivation) 斯坦感到很困惑。不管他读到的或是自教会学来的,都说施比受有福;他发现,事实却往往不是如此。他常常觉得别人对他的所作所为都不感激、不在意。他也希望别人能够更体谅他付出的时间与精力,可是,每次人家对他有所要求,他,无法拒绝别人。他以为这样很有爱心,而自己也想要做个有爱心的人。 最后,他的疲倦并发成沮丧后,他来找我。 我问他怎么了,斯坦回答:“我爱得太多了。” “你怎么可能‘爱得太多了’呢?”我问,“我从来没听说过这种事。” “哦!很简单,”他回答说,“我对别人做得太多了,超过我所应该的,这让我很沮丧。” “我不知道你到底做了些什么,”我说,“不过,我可以确定那绝对不是爱。说真爱使人觉得尝到了恩典,让人感到喜乐。真爱应该只会带给人幸福,不可能使人沮丧的。所以,如果你的爱使你沮丧,那应该不是真爱。” “你怎么可以这样说呢?我这样为人做牛做马,我给,我一直给,拼命地给,你怎么可以说我没有爱呢?” “我是依照你的行为所结出来的果实下结论的。如果那真是爱,你应该感到喜乐,而不是沮丧。你到底为别人做了些什么事情?” 当我们花些时间深谈后,斯坦发觉原来他的许多“作为”与牺牲并不是出自爱心,而是出于恐惧。斯坦小的时候就发现,如果他不遵照母亲所吩咐的去做,母亲就会收回对他的感情。于是,斯坦学到的是:勉强地给,给得心不甘情不愿。他给予的动机不是出自爱,而是害怕失去爱。 斯坦也害怕别人的怒气。当他还是个小男孩时,他的父亲常常对他大吼大叫,他变得对那些会导致愤怒的敌对状况感到畏惧。那种恐惧感使得他无法向人家说不。一些自我中心很强的人常常在别人向他说不时,特别容易动怒。 斯坦怕失去爱以及怕别人对他生气,所以老是向人家说好。这些错误的动机与一些其他的原因使我们无法好好去设立界线: 1.害怕失去爱或害怕遭受遗弃。那些向人家说好而事后又很不甘心的人,是害怕失去别人的爱,这是他们牺牲受苦的主要动机。他们的给予是为了想得到别人的爱,因此,如果他们得不到爱,就觉得自己被对方遗弃了。 2.害怕别人的愤怒。有些人因为旧的创伤与不良的界线,无法忍受别人对他们生气。 3.害怕寂寞。有些人降服于别人是为了“赢得”对方的爱,可以使他们免于孤独。 4.害怕失去内心那“好的一面”。我们天生就是要爱人的,因此,不去爱的话,我们就会深感痛苦。许多人都不能向别人说:“我爱你,可是,我无法替你做那个。”这种话对他们根本没意义,他们以为爱就是要永远对人家说好。 5.愧疚感。很多人的给予,都出于愧疚的心理。他们以为多做好事就可以减除内心的愧疚感,也可以自豪。当他们对人家说不,心中就很难受,于是,不断地想要行好,好让自己安心。 6.回馈。许多人得到的东西都还附加着会让他们愧疚的信息。比如他们的父母会说:“我从来没有像你这么富裕过。”“你实在应该为你现在所能拥有的东西感到惭愧。”这些人常有一种负担——必须为自己所得到的一切一一回报。 7.寻求赞许。许多人觉得自己还是个喜欢被父母赞许的小孩子。因此,一有人向他们要些什么,他们就一定要给,以为这位象征性的父母就会很高兴。 8.过于认同别人的损伤。很多时候,人们因为还未处理自己所遭遇的一切失望与损伤,于是,当他们必须对人家说不的时候,总是加倍地“感受”到对方的伤心。因为无法忍受自己会那样伤害别人,他们只好乖乖地顺从了。 我的意思是:我们都有选择的自由,这种自由会产生感恩,让爱充满内心并想要去爱别人。能慷慨地给予别人可得到很大的报偿。施绝对是比受更有福,可是,假如你的给予不能在内心结出喜乐的果实,你就必须重新检视这条动机律了。 动机律说的是:自由第一,服侍第二。假如你的服侍是想除去恐惧,那么你注定要失败。你应该拿掉内心的恐惧,设立对你身心有益的界线,保护你本应该拥有的自由。 律法6:评估律(The Law of Evaluation) “可是,如果我跟他说我想那样做,他不会受伤吗?”杰森问。 当杰森告诉我,他想把他生意伙伴表现不好的工作接手过来,我鼓励他找对方坦诚地谈一谈。 “他的自尊确实可能受伤,”我回答他,“到底你的问题是什么呢?” “我不想伤到(hurt)他啊!”杰森说,一副我早该知道的表情。 “我当然知道你不想要伤到他,”我说,“但这和你必须下的决定又有什么关联呢?” “我不想没有顾虑到他的感受就做决定,那太残酷了。” “我同意那是残酷了些,可是,你到底要等到什么时候才对他说清楚呢?” “你刚刚不是说,我告诉他会伤到他的心,那是很残酷的,不是吗?”杰森一脸困惑不解。 “不,我可没有这么说哦!”我回答,“我说的是,如果你没顾虑到他的感受就告诉他,是残酷的,这和你不去做你本该做的事,根本是两码事。” “我看不出其中到底有何不同,我还不是一样会伤到他。” “可是,你不会害(harm)他,这就是最大的不同。事实上,那种伤痛反而会帮助他。” “我真被你搞糊涂了,伤他又怎么可能帮他呢?” “你看过牙医吧?”我问。 “当然!” “牙医在你牙齿上钻洞补蛀牙,他伤到你了吗?你会痛吗?” “会啊!” “可是,他害了你吗?” “没有啊!他让我觉得好多了!”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