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勒索:那些在伴侣、亲子、职场间,最让人窒息的相处

情绪勒索:那些在伴侣、亲子、职场间,最让人窒息的相处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情绪勒索:那些在伴侣、亲子、职场间,最让人窒息的相处
    Amitabha
    推荐

    OK,打卡成功,说到的事情一定要做到,管理时间就是管理自己的自律! 本书完结!刚开始看确实有点无聊,慢慢看慢慢看觉得这本书真好看,仿佛看到了另一个自己一样, 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点!不错不错[抱拳] 摘抄:个体心理学的方法自始至终都离不开自卑问题。自卑既是人类奋斗和成功的基础,也是我们所有心理困扰的由来。当一个人找不到一个适当的、具体的优越目标时,就会产生自卑情结,导致一种逃避现实的冲动。这种逃避的冲动表现为优越情结,而这只不过是一个无用的、徒劳的目标,提供了一种虚假的成功的满足感。

  • 情绪勒索:那些在伴侣、亲子、职场间,最让人窒息的相处
    小云tongxue
    推荐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动物为了适应环境,可以长出坚硬的角、锋利的爪子和牙齿等,可是人不行。人只有发展心灵,加强对社会的认知和思考能力,并付诸行动,才能消弭如影随形的不安全感。社会是我们压力的来源,也是我们生存的唯一环境,心灵的所有能力都是在适应社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 情绪勒索:那些在伴侣、亲子、职场间,最让人窒息的相处
    📚Annie📖
    推荐

    这些天听、读、翻、看,对比了作者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四本书: 1、听完(这本):《走出孤独》(译者:不详),天地出版社,2019年10月出版,17.2万字,7429人阅读,微读推荐值75.4%; 2、翻完:《自卑与超越》(译者:徐姗),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16年6月出版,16.3万字,25.6万人阅读,微读推荐值75.3%; 3、跳读:《生命对你意味着什么》(译者:不详),南海出版社,2015年1月出版,15.6万字,1.3万人阅读,微读推荐值68.2%; 4、翻阅:《超越自卑》(译者:墨晔),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7年7月出版,13.6万字,5659人阅读,微读推荐值75.4%。 从内容看,相信这四本都译自作者所写的同一本书。 前三本书正文开始前各有一篇不同的“译者序”。 本书的最后有一篇“结语”。 《自卑与超越》那本里面有许多弗洛姆的插话和有关作者的插图照片。最后有两篇附录:一是“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年谱”;二是“超越自卑心理导图”。 《生命对你意味着什么》据说是作者原著的书名:What Life Should Mean To You。这本正文后也有附录: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年谱。 《超越自卑》只有正文。 本书摘录: 译者序: 作为一个关系心理学的研究者,一名从业20年的心理咨询师,我能够理解阿德勒的思想:人类的大多数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而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关键在于理解人性。 人人生而自卑,所以我们要学会接纳自己,尊重他人;人人都希望得到信赖,所以我们要学会信赖他人;人人都希望自己的存在是有价值的,所以我们要学会在共同体中做贡献。 在良好的人际关系中,我们会不断地得到滋养,不断地成长,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 《走出孤独》这本书字数不多,但很好地概括了阿德勒后期的很多心理学思想。 本着尊重作者、尊重原著的精神,本书最大限度保留了阿德勒的原始观点以供读者欣赏研究。 由于阿徳勒写作背景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美国,距今久远,国情、文化、价值观和我们也有所不同,个别观点在今天看来难免有失偏颇。望读者诸君鉴察。 希望本书能帮助更多的读者走出孤独,在丰富多彩的世界里,绽放自己,愿你们被世界温柔以待,也愿你们待世界以温柔。 结语:走出孤独,成就自我 个体心理学的方法自始至终都离不开自卑问题。自卑既是人类奋斗和成功的基础,也是我们所有心理困扰的由来。 社会适应是自卑问题的另一面。正是因为个体的自卑和弱小,人类才以社会的形式生活在一起。因此,社会感和社会合作是对个体的拯救。

  • 情绪勒索:那些在伴侣、亲子、职场间,最让人窒息的相处
    心有所属之与主相恋
    推荐

    2021年6月14日 星期一 祝福端午安康 气温18℃ 《走出孤独》 最近我倒是挺关注“孤独”这个话题的 昨天晚上十点半了我回到寝室的时候 寝室里面的灯是灭的因为没有一个人 我当时就分享了一句话说到我的心情 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 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 但我选择一个人狂欢 我室友她们都出门玩 只有自己一个人时候 我也不会感觉孤独的 因为我有内心的丰盈 我还有一桌子的书呢 而我觉得走出孤独 其实就是走出自我 我们可以不活在社群里 我们依然拥抱不孤独的生命 虽然没有人会是一座孤岛 但我们依然可以让孤岛繁花盛开 第一讲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先有社会生活,才有个人生活。在人类文明史上,社会生活是一切生活形态的基础,没有人能完全脱离社会而独立生存。这不难理解,因为在动物世界中,普遍存在这一条基本法则:任何个体柔弱、无力自保的物种,都会选择群居生活,以群体的力量来加强自身力量。 群居——人唯一的生活方式 很早以前,达尔文就发现,越是个体柔弱的动物,越会选择群居生活。毫无疑问,人类也是这样柔弱的物种,因为我们没有强大到足以独立生活的身体。纵观整个自然界,人类如此渺小脆弱,以至于为了在地球上继续生活,只能通过制造工具来弥补身体上的不足。试想一下,在没有武器或装备的情况下,把一个人独自扔到原始森林里,他会遭遇怎样恐怖的经历。此时,他的生存能力肯定比不上其他动物,因为他没有其他动物的速度和力量,没有敏锐的听觉和视觉,也没有肉食动物的牙齿。在大自然中想要保全性命,这些素质是不可或缺的。所以,人类想要在自然界中生存下去,就必须制造工具。只有制造出强大而完备的工具,人类才能健康发展。 人类对生存环境的要求其实非常高。没有人能在离群索居的情况下,获得这种优越的生存环境。在人类社会中,劳动分工使每一个独立的个体都变成了群体的一部分,社会生活已经成为一种必然。劳动分工(文明)使人类能够更快更好地制造出各种进攻、防守的工具,以满足人类的需求。只有学会劳动分工,人类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人类的个体本就十分脆弱,成长期又如此漫长。想想吧,孕育婴儿、将其健康地抚养长大,要耗费成人多少精力。任何一个孩子的出生和成长,都离不开劳动分工。比成人更加柔弱的婴儿,在各种疾病和危险面前,几乎没有反抗之力,只要想到这一点,我们就该知道,照料、保护和社会生活对人类有多重要。总之,社会是人类持续存在的最佳保障! 既然在社会中生活,我们就要受到社会规则的限制,这是理所当然的。就像我们生活在自然环境中,就要受到自然环境,比如气候规律的限制一样。我们无法逃避这种规律,只能想办法去适应。为了抵御寒冷,我们建造房屋;为了填饱肚子,我们耕种渔猎。社会规则通常会以制度、风俗等形式展现出来,在潜移默化中,对人们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模式加以影响和约束。比如,宗教信徒会不约而同地将神圣用语转变成公共俗语,这是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在人类的生活中,最初一层的影响来自宇宙自然,接着便是公共生活的规则以及世代相传的风俗习惯。总之,人与人之间的所有关系都是由社会需求决定的,换句话说就是,先有社会生活,才有个人生活。在人类文明的历史上,社会生活是一切生活形态的基础,没有人能完全脱离社会而独立生存。这不难理解,因为在动物世界中,普遍存在这样一条基本法则:任何个体柔弱、无力自保的物种,都会选择群居生活,以群体的力量来加强自身力量。人类先天就具有社会感——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特性,而通过社会合作来抵御残酷的外部环境,则是群居动物的本能。 社会感是人的生存本能 你是谁?这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问题。即使别人不问,自己也要问。我们在界定一个人的时候,不是向内考察,去了解他的内心,而是向外,通过观察他所处的环境,来了解他的人格、地位。个人只有在社会的背景下,才能称其为个人,才有人格、地位可言。所谓人格,是人为了适应环境而发展起来的独特的身心状态,是人处理人生问题的习惯方式。所谓地位,是个人在宇宙中的位置,是他对自身所处的环境和人生问题(比如职业、社交和亲密关系等)的态度,是他在职业、社交和亲密关系等方面的一种体现。 外部环境——人自出生就要受其影响——给人留下的所有印象,将以一种不可阻挡,也无法逆转的方式作用于人的人生态度。孩子从一出生起,就开始受外部环境的影响。每个人都想要适应环境,对环境作出适当的反应,这是人类的生存本能。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统觉表逐渐形成。统觉表,简单来说就是个人的兴趣倾向。当原型(能够体现个体生活目标的早期人格)形成时,个体就会朝着某一方向发展,人的行为也变得可以预测。从那时起,个体的感知就有可能落入他们为自己建立的模式。儿童将根据个人统觉表来感知自己的处境,也就是说,他们将带着他们自己的目标和兴趣倾向来看待世界。 因此,我们可以确定,生命最早期的印象,影响着一个人一生的人生态度。婴儿长到几个月大的时候,我们就不可能把两个婴儿的行为相混淆了,因为他们已经表现出明确的模式。随着他们的发展,这个模式会更加清晰,而不会发生变化。在孩子之后的成长中,社会关系对其心理活动的影响也会不断加深。 在早期寻找关爱的过程中,孩子第一次展现了与生俱来的社会感,他开始寻求接近成年人的机会。儿童的爱总是指向别人,而不是像弗洛伊德所说的那样,指向自己的身体。据那个人说,这些性驱力的强度和表现形式各不相同。在两岁以上的孩子中,这些差异可能体现在他们的言语之中。但我们认为,在这个时期,社会感早已牢牢植根于每个孩子的心灵,只有在最严重的精神疾病的压力下,社会感才会离他而去。 社会感将伴随人的一生,有时它会被改变、掩盖或压制,有时会得到增强和扩大,直到它不仅影响他自己的家庭,而且影响他的家族、他的民族,最后影响全人类。社会感可能还会超越这些界限,扩展到动物、植物、无生命体,最终甚至扩展到整个宇宙。总之,人先天就有社会感,这是我们研究得出的基本结论。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获得了理解人类行为的重要辅助手段。 第二讲 人生意义是由个人决定的吗 有一点我们必须铭记:个人的意义、价值,必须符合全人类的共同目标。所有的失败者都有一个特点,就是不愿意也无法融入社会。他们把人生的意义局限在自己身上,对他们来说,成功和幸福完全是自己的事,因而不与他人合作解决工作、生活中的问题。事实上,要想让自己的人生有意义,必须为别人的人生做贡献。可惜很多人不明白这一点。 与人类相关的意义才是真实的 每个人的人生都处在意义的范畴之内。在我们的人生中,相比于体验一件事,找出这件事的意义似乎更加重要。再简单的事,我们都要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加以权衡和评判。比如木头,必须是和人类有关的木头;比如石头,必须是和人类有关的石头。一个人如果想要摆脱意义,只生活在极为单纯的环境里,他的人生必然充满苦难。因为那意味着他将失去与外界沟通的桥梁。人们在感受现实的过程中,通常会以所谓意义(意义具有极强的个人性)作为评判的依据。所以他感受到的,只是自己给予现实的意义或者自己对现实的领悟。意义的范畴本就有很多错误,所以人们感受到的意义,从某种程度上说,也不会十分完善和正确。 如果有人问你:“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你要怎么回答?这个问题其实困扰着很多人。有人觉得追寻意义本身就是一件毫无意义的事情,所以从不以此来为难自己。有些人则会说一些冠冕堂皇的、连自己都骗不过去的话来敷衍了事——很多人都是这样做的。然而我们必须承认,这个问题从人类诞生开始就已经存在了。当今世界,无论男女老少,每个人都经常会被“我们为什么活着?活着的意义又是什么?”这样的问题所困扰。在遭遇挫折的时候,我们常常会这样问自己。事实上,一帆风顺的人通常很少考虑这种问题。换句话说,越是生活顺遂的人,越不会问这样的问题。 人们通常会用自己的行为来“解释”人生的意义。真正能体现一个人的人生意义的,不是言辞,而是行为。一个人对人生意义的理解,体现在他的每一个动作、表情、态度和习惯里。他对世界的态度决定了他的每一个动作,不管这个动作多么细微。他本人对此似乎也深信不疑。他告诉自己,世界存在的形态就是这样,我就是这样。所以,我们每个人其实都在用自己的言行,解释着人生的意义。 每个人的生活方式都不相同,人生意义的表现形式自然也多种多样。仔细看来,每个人的人生意义都有错误,只是错误的程度不同而已,所谓绝对正确的人生意义并不存在。我们还要看到,一切得到人们认可的人生意义,都不会是绝对错误的。在绝对正确和绝对错误这两个极端之间,人生意义有极大的灵活性。但是,在这种灵活性里,各种人生意义并不是不分高下的。有些人的人生意义有很多错误,有些人的则错误较少;有些人的人生意义很糟糕,有些人的则很美妙。我们还能够发现,较好的意义具有共性,而较差的意义却缺乏那些东西。 这样,我们就找到了科学测量衡量真实人生意义的通用标准,它可以使我们更好地应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情况。请记住,这里所说的“真实”,指的是人类的真实,对人生目标和计划的真实。除此之外,别无真理。即使还有其他真理存在,它也与我们无关,我们无法知道它,它也必然是没有意义的。 职业、社交和亲密关系,是人生在世所必须面对的三个重要问题。个人在这三个问题上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态度,会产生正确和错误两种截然相反的人生意义。 所有的失败者,不管是罪犯、酗酒者、精神病患者,还是自杀寻死者,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不愿意也无法融入社会生活。这是他们走向失败的重要原因。他们不以合作的方式来解决职业、友谊和爱情的问题,把人生意义过度局限在自己身上。他们的视线很少离开自己,认为自己的成功和别人毫无关系,也没有人能从他们的成功中获得一丝半点的好处。对他们来说,成功完全是他们自己的事。可是,这种完全建立在个人成就感之上的人生意义是虚幻的。比如,一个人因为拿到了能置人于死地的毒药,就觉得自己拥有了至高无上的权力,这种想法其实非常幼稚。因为他自身的价值并未得到提升,在他人看来,他仍然和以前一样不值一提。想要产生真正的意义,必须跟别人建立关系。个人眼里的意义,只是虚无缥缈的幻想。想让我们的全部行为和部分目标有意义,只有一个办法,就是让它们对别人产生意义。只有为别人的人生做贡献,才能真正让自己重要起来,可惜很多人都不明白这一点。 有个关于宗教领袖的故事。说是有一天,一个宗教领袖把信徒召集到一起,对他们说,星期三就是世界末日。信徒们吓得脸色惨白,回家后卖掉了全部家产,尽情享受最后的时光。到了星期三,他们满心惶恐地等待着末日的降临。不想,那天风平浪静,什么事情都没发生。信徒们气冲冲地找到领袖,怒吼质问:“我们被你害惨了,卖光了家产,还自以为好心地告诉身边的每个人,说世界末日就要来了,结果末日在哪儿呢?当初我们信誓旦旦地跟他们说,告诉我们这件事的人地位超然,这个消息一定是真的,现在我们却成了大家的笑柄。你不是说星期三是世界末日?现在是怎么回事,星期三已经过去了啊!”领袖镇定自若地说:“可是,我的星期三不是你们的星期三,而是我自己的星期三!” 毫无疑问,这位领袖为了逃避信徒的指责,故意把公共意义替换成个人意义。他的做法虽然荒谬,却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个人的特殊意义经受不住任何现实生活的考验。 人生的意义,在于为他人做贡献 什么是真正的人生意义?它必须是公共意义,是别人能够分享的意义,也是能够被别人认可的意义。能够解决自己人生问题的好方法,必然也能够帮助别人解决类似的问题,因为我们可以从中看出如何成功应对共同的问题。即使是天才,也是因为他的生命被别人认定为对他们很重要,才会被称为天才。因此,个人的人生意义体现在他为群体做出的贡献上。这里说的是个人的人生意义,与他所从事的职业无关。有些人可以游刃有余地解决人生的问题,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人生的意义在于对他人感兴趣以及与人合作。他们所做的每一件事似乎都被其同类的喜好所指引,遇到困难时总能在不和别人的利益发生冲突的情况下加以克服。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这种观点挺新颖。他们也许不相信,人生的意义难道真的应该是对他人做贡献、对他人感兴趣和团结协作? 他们或许会问:“那么,我们又该为自己做些什么呢?如果我们老是为他人着想,老是为他人做贡献,我们自己岂不是很痛苦?如果一个人想要提升自我,至少他应该为自己着想一下吧?我们难道不应该学习怎样保护自己的利益,或加强我们自己的个性?” 这种观点,我认为是大错特错的,它只是提出了一个虚假的问题。如果一个人真的希望自己的人生意义是对他人有所贡献,而且他的人生目标也志在于此,他自然会把自己塑造成最有贡献的理想状态。他会为此目标而调整自己,他会以自己的社会感来训练自己,他也会从练习中获得各种技巧。认清目标后,学习就会随之而进行。慢慢地,他就会开始充实自己,以解决人生三大问题,并扩展自己的能力。 举个例子,不管是在恋爱的时候,还是在婚姻生活中,只要深爱对方,我们就会努力让对方的生活更加美好舒适。为此,我们会竭尽所能地提升自己。如果没有这种目标,而只想凭空提升自我,那就只是装腔作势,徒增烦恼而已。 还有一个证据可以证明人生的意义是为他人做贡献。先来看看祖先为我们做出了哪些贡献,留下了哪些遗产,比如土地、建筑、科学、艺术等,这些都是祖先对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所做的贡献。 和他们相比,有一些人毫无合作与奉献的意识,以至于人生中唯一的目标就是逃避生活。他们死后,没有在世间留下任何痕迹。他们不但死后不留痕迹,他们活着的时候,人生也是空虚贫乏的。听到地球的低语了吗?它在说:“你们不配活下去,滚吧,毫无用处的废物,人类不需要你们,你们的目标,你们的奋斗,你们所保持的价值观都没有未来可言。快点去死吧!”所以,对于那些不以合作为人生意义的人,我们也要说一句:“快滚吧,你们这些毫无用处的废物。没有人需要你们。”当然,文明并非十全十美,我们应该向着使更多人获得更多幸福的方向努力改进。 懂得奉献和合作的人,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他们知道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也愿意为此付出努力;他们努力地培养自己的爱心和社会感。这种济世救人的情怀,在宗教教义中都有所体现。世界上所有伟大的运动,都有一个共同的初衷,就是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个体心理学采用科学方法,也获得了同样的结论。相比于政治或宗教等其他运动,个体心理学更进一步,因为科学大大增加了人类对其同类的兴趣。我们从各种角度探讨这一问题,但目标始终是增加我们的社会感。 对于人生的意义,我们可以有不同的看法,但正确的意义和错误的意义带来的结果却有天渊之别。正确的意义能让人类的事业更上一层楼,错误的意义却像魔鬼一样可怕。所以,我们必须了解意义是如何产生的,并探明其中的差异,如此才能在意义发生重大偏离时,迅速加以修正。上述问题其实都属于心理学范畴,而心理学和生物学、生理学的一个重大差异,就是它可以通过了解意义以及意义对人的影响,提升人的幸福指数。 认识世界的三大要素 永恒的目标决定了我们的一举一动,也影响着那些特定心理能力的选择、强度和活动,这些心理能力为我们认识世界提供了形式和意义。这就解释了这样一个事实:我们每个人只经历了整个世界的一个特定的片段,或者一个特定的事件。我们每个人都只看重与自己目标相符的东西。如果缺乏对一个人暗中追求的目标的明确理解,那就不可能理解一个人的任何行为;在我们知道他的整个活动如何受到这个目标的影响之前,我们也无法评估他的行为。在人认识世界的过程中,知觉、记忆和想象这三种心理能力的作用不可估量。 首先是知觉。 感觉器官将来自外部世界的印象和刺激传递给大脑,并在其中留下一些痕迹,这些痕迹构成了想象和记忆的世界。需要注意的是,在任何情况下,知觉和照片都有着本质的区别,因为前者必然带着独属于感受者的个人特性。眼睛看到的,不等于我们感受到的。没有人会对同一片景物产生完全相同的感受。人们从环境中感受到的只是与自己早已形成的行为模式相符的事物。视觉敏锐的孩子,其感知能力必定带有明显的视觉特征。在为自己描画这个多彩的世界时,大多数人可能是以视觉思维的方式进行的,但也有一部分人,主要依靠听觉。知觉和现实世界总会有些出入,每个人都会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来调节自身和外界的关系。这样看来,人和人之所以不同,是因为每个人的感知内容和感知方式不一样。知觉不只是单纯的生理现象,更是一种心理机能。对这种能力的深入了解,可以让我们全面而深入地了解他人的内心世界。 其次是记忆。 心灵除了感知事物,还要对事物进行加工。人的自由行动既是心理活动的目标,也是心理活动的依据,两者有密切的联系。为了更好地生存,人必须从外部环境中收集各种信息,而心灵作为一种适应性调节器官,则要整理这些信息和刺激,并安排各种机能的发展。因为这些机能对人的自我保护和生存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知道,面对人生中的问题,每个人的反应都不一样。而这些反应会在我们心里留下印记。在人与环境相适应的过程中,记忆对心灵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没有记忆,人就无法对灾祸产生警惕,由此推断:每一段记忆都有其必然性,藏着某种无意识的目的(不是为了激励我们继续这么做,就是为了警告我们不要再犯类似的错误)。没有哪段记忆是微不足道或者一文不值的。所以,只有切实了解隐藏在记忆背后的目标和目的,才能真正明白这段记忆的价值。 知道人们为什么记住这些事而忘记那些事,也很重要。能让我们记住的事,多半对某些特定的心理倾向非常重要,能促使某种重要的潜在行为发生。反过来,那些对计划的完成毫无益处的事,则会被我们忘记。由此可知,记忆也有目标性,一切记忆都受到指引整体人格的目标所支配。有利于实现目标的长期记忆,比如童年时代的那些混乱和主观的记忆,就算是错误的、虚构的,也会成为一种具有指导意义的态度、情调甚至哲学思想。 最后是想象。 如果说世间还有什么东西能够最为清楚地展现一个人的独特之处,那一定是他的幻想和想象。这里说的想象,指的是在知觉的对象不在场的情况下,对知觉的再现。换句话说,想象是被再现的知觉。这是心灵有创造力的又一个证据。想象不只是知觉的重复(知觉本身就是心灵创造力的产物),而且是建立在知觉基础上的一种全新的、独特的产物,就像知觉是在物理感觉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一样。 总之,人要有认知能力才能认识这个世界,而知觉、记忆、想象的能力,便是认知能力的基本要素。认知能力和认知方式的差异,决定了每个人的世界观都不一样。每个人都只关心和自己的目标相对应的事物。要真正了解一个人的行为,必须先了解他在心里为自己树立的目标。我们必须明白,他的每个活动都受这个目标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深入地评价他的行为。 难以承受之重 虚荣心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变成人一辈子都难以卸下的重担。过度虚荣会阻碍健全人格的形成,把人引上彻底失败的绝路。很多人都坚信野心是一种宝贵的性格特征,而忽视了它虚荣的本质,不知道野心带给他们的是焦虑和失眠。把关注点放在野心的好处和利益上的人,永远都无法明白这一点。 从以下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野心(或者说虚荣)的危害。有个25岁的年轻男人,在期末考试来临之际,忽然对自己的专业失去了兴趣。他心情很差,无心复习,对自己的价值失去了信心。他一直无法摆脱这种情绪,最后只能放弃考试。他的大部分童年回忆都是父母对他的斥责,他说父母的误解阻碍了他的成长。他觉得每个人都没有价值(包括他自己),也和他没什么关系,如此一来,他便找到了脱离社会的借口。 在虚荣心的驱使下,他找出各种借口来逃避那些能够验证其能力的考试。期末考试马上就要开始了,可他忽然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没有比这更糟糕的事了。一想到考试,他就心慌意乱,最后终于没能参加考试。这对他很重要,因为没有考试,人们就不会知道他的真实能力,他的自我价值感就不会受到威胁。对他来说,这才是头等大事。他像得到了一把保护伞,一切伤害都被屏蔽在外面。他终于安下心来,并且这样安慰自己:如果不是疾病和不公的命运阻碍了我的发展,我一定会功成名就的。我们从这种逃避考试的态度中,看到了虚荣的身影。他不相信自己的能力,害怕失败会有损自己的名誉,所以丧失了面对考验的勇气。

  • 情绪勒索:那些在伴侣、亲子、职场间,最让人窒息的相处
    唐丹丹
    推荐

    搜索百度阿德勒,介绍里都没有这本书的影子,有点可惜。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心理学家,他所描述的案例一点都不过时,在这本书里常常看到自己的影子,帮助我了解自己为什么会是自己,他人又为何是现在的模样。 被作者的敏锐的洞见和观察打动。这本书重在剖析因,在具体行动上的改变是有所欠缺的。知也无涯,继续读书。

  • 情绪勒索:那些在伴侣、亲子、职场间,最让人窒息的相处
    禅如风
    推荐

    有两种心理学家:一种是哲学家式的心理学家;还有一种是教育家式的心理学家。阿德勒应该属于后者。个体心理学家阿德勒告诫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卑感,但要超越自卑感,就不能拥有自卑情结,这是似乎宣布人是有"原罪”的,到这个世界上就是不断的克服自己的原罪——自卑情节,从而完成超越,实现和谐。 阿德勒给我们说:在超越自卑感的时候,我们要学会合作,有时会合作才能克服自卑感,超越自卑感,消除自卑情结,这似乎就有教育的味道了。是读阿德勒的书,似乎不用动脑子,只要用心的听就行了,因为他是在教育你如何做人,如何超越自卑,如何做一个励志的人。因为阿德勒本人就是一个很励志的人,看来一个心理学家的成长过程,对其心理学术也是有影响的。 我更喜欢哲学式的心理学家,比如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但也不排斥教育式的心理学家,比如说阿德勒。在我看来这本书可以翻一番,值得一读。

  • 情绪勒索:那些在伴侣、亲子、职场间,最让人窒息的相处
    回响
    推荐

    这书不只在讲孤独,更像在孤独中自我剖析。对于自我实现,价值感和生命的意义的自我挖掘和探讨。当我们真正明白人生的意义可能就不会执着于小我的悲喜,转而去关注和在意更为重要的大我,即我生存的价值感。 感悟:不要给自己做不到的事情找借口。拒绝“要不是……我一定能……”,“道理我都懂,但我懒得去”balabla之类。 孤独不是生命的本意,价值感才是。[啤酒]

  • 情绪勒索:那些在伴侣、亲子、职场间,最让人窒息的相处
    Nico
    推荐

    这本书和前面看过的<理解人性>,内容是一模一样的,只是书名不同。

  • 情绪勒索:那些在伴侣、亲子、职场间,最让人窒息的相处
    Angel_Kitty
    推荐

    人类的大多数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而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关键在于理解人性。人人生而自卑,所以我们要学会接纳自己,尊重他人;人人都希望得到信赖,所以我们要学会信赖他人;人人都希望自己的存在是有价值的,所以我们要学会在共同体中做贡献。在良好的人际关系中,我们会不断地得到滋养,不断地成长,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

  • 情绪勒索:那些在伴侣、亲子、职场间,最让人窒息的相处
    木兰Smile
    推荐

    根据作者的观点,社会适应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似乎是一切问题的根源。 正是因为个体的自卑和弱小,人类才以社会的形式生活在一起。因此,社会感和社会合作是对个体的拯救。 这也是作者强调走出孤独就意味着远离犯罪! 特别是作者多次指出一个家庭的长子由于前几年里家里只有他一个人,父母对其宠爱有加,后来有弟妹了他/她被冷落的现象在生活中也比比皆是,这给做父母的敲了警钟! 很大程度同意作者的观点,但作者也许由于时代的局限,在文章中有点非黑即白的绝对观念,在这点上我不完全同意。

  • 情绪勒索:那些在伴侣、亲子、职场间,最让人窒息的相处
    李春
    推荐

    人的一生都在追求优越感、社会感、安全感、价值感。童年时的经历会伴随影响着我们一生。无论是家庭、工作、社交我们都离不开与人合作。为什么说懂得顾及他人感受的人情商比较高,因为人人都渴望被接纳,被重视被尊重。自卑不可怕,孤独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封闭了自己。

  • 情绪勒索:那些在伴侣、亲子、职场间,最让人窒息的相处
    Nancy
    推荐

    《走出孤独》读后它阐述了;“一个人要走出孤独,需要别人的力量,更需要自己的力量,这就是你得敝开窗扉,接受风的吹拂、雨的滋润、阳光的照耀。”我们每个人都有过孤独的感受,也都或多或少有着自卑、封闭的一面。但只要我们能够正视自卑、接纳自己,并努力敞开心扉,勇敢走出舒适区,尝试去做一些对社会和他人有益的事,就一定能够走出孤独,成为更好的自己。那时候,我们的心将变得更加温暖,我们的生活也会住进更多的阳光。希望读者启发有体会每个人。

  • 情绪勒索:那些在伴侣、亲子、职场间,最让人窒息的相处
    推荐

    阿德勒《走出孤独》这本新书中,从孤独与自卑的联系,自自卑的心理根源谈起,抽丝剥茧的,把人格形成的过程一一展现在眼前,教会我们如何平衡自己与这个世界的关系,如何建立足够的信任感、安全感和存在感,走出孤独。 生活在大千世界之中,每个内心深处或多或少都会有孤独感。人类身上都有一条主线,会竭尽所能地从自卑走向优越、从失败走向成功,这也是人类生命的主旋律。只有不断地和社会多联结,更多的参与到社会生活与活动中,具有社会感,才能最终摆脱孤独。 什么是孤独?与孤独紧密相连的自卑是什么?如何找出孤独背后的原因,摆脱孤独。在我看来,孤独是受外界因素和内在因素的双重影响的。走出孤独的方法有哪些?现实生活中,怎样做才是走出孤独最有效的方法。 01什么是孤独?与孤独紧密相连的自卑是什么?为什么孤独让我们害怕,了解了孤独和自卑,才能更好地理解积极与消极作用。 孤独:就是不得不一个人应付的人生。寻不到的安慰、戒不掉的依赖、停不住地寂寞、摆不脱的焦虑、定不了的未来……所有这些,都会给我们带来无尽的孤独感。 阿德勒认为,人的孤独感源自深层的自卑。那么,什么是自卑?阿德勒在书中给出的定义是,“当个人面对一个他无法应付的问题时,绝对无法解决这个问题,此时出现的情绪便是自卑。”他认为,由于身体缺陷、骄纵、忽略所引起的自卑,有可能摧毁一个人,使人或自甘堕落,或发生精神异常。但另一方面,自卑也有可能使人发愤图强,力求振作,以补偿自己的弱点。 自卑是我们心灵的一个黑洞,需要向外界索取很多东西,比如爱、存在感和安全感。一旦索取不到或不足以应对,就会引起过度的自我保护,从而封闭内心,切断与他人的联结,滋生出寂寞、空虚的感觉。 自卑有其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积极作用可以引导人们,努力拼搏,创造更好的人生。在身处危险境地时,积极作用会带给我们力量,使我们镇定自若,相信一切困难都是暂时的,相信“深山必有路,绝处总逢生”;而消极作用则可能摧毁我们,从而走上抑郁的不归路。也就是说,任何一件小事,都会使我们联想起小时候悲观的人生,使我们越陷越深、无法自拔。 02 孤独的产生既然和自卑紧密相连,理解自卑产生的原因,可以把自卑引导向积极作用,从而使人们具有更多的社会性。 以下将从以下四个方面阐述自卑产生的根源: ①解读生命的意义。人生想要产生真正的意义,就必须跟别人建立关系,而群居生活是建立关系的核心基础。 作者阿德勒说过“没有一项生命的意义能够适用于所有人,生命的意义是每个人赋予自己的人生的。”在人类文明史上,没有人能够完全脱离社会而独立生存。人类在群居生活中,发展出了人格。在人格发展过程中,人类开始寻找生命的意义。人类生活在“意义”之中,每个人为自己构建的“生活意义”各不相同。但是,思考生活的意义,却不能忽略三个基本事实: ☛人类生活在资源贫瘠、物少人多、竞争激烈的地球上; ☛个人很脆弱,受到种种条件限制,在多数情况下无法单独地完成自己的目标。假如一个人孤零零地活着,并且想只凭借自己的力量来应付一切问题,他只能面对失败和灭亡; ☛人类有两种性别,个体和人类集体生命的存续都必须依赖于这一事实。由于这一事实的存在,人类社会才产生了爱情和婚姻这两种联系。 由此可以归纳出,人类在生活中遇到的大部分问题都可归为三个类别:职业、社会合作、亲密关系。而这三种类别都脱离不了社会性,而在群居生活中,特别需要树立为他人作贡献的思想。也就是说,人生的意义,只有在他为社会群体所做的贡献基础上才能体现出来。 ②三类儿童容易出现问题,这会促使他们产生错误的人生意义,从而陷入自卑境地。这些问题的出现其实也是有解决方法的,这会在文章的第三部分详加叙述。 ☛器官缺陷的儿童:由于外界的压力和身体上的痛苦,他们活在自己的不幸中,只考虑自己的感受,却意识不到,奉献才是人生的意义,而他们的生活只有与外界联结起来,才不会在自卑中越陷越深。 ☛受宠的儿童:这类儿童认为自己天生就与众不同,他们只想索取,不想付出,如果别人没有把注意力放在他身上,他就会认为世界亏待了他。 ☛视怱视的儿童:这类儿童不知爱与合作是什么,他们不相信别人,也不相信自己,常常对别人的善意产生怀疑。 这三种情况的发生均是由于身边没有成人给予正确的引导,我们不知道这些孩子会面临的真正困难是什么 ,如果能给予恰当得帮助,会使他们选择正确的人生意义,从而走出自卑带来的消极影响。 ③ 家庭的影响至关重要,因为孩子的成长环境是由家庭中的父母决定的,家庭才是心灵和外界接触的第一站。 孩子的生活方式,在四五岁时就已经建立起来,所以一定要在这个时间点,培养起孩子的社会感和适应社会的能力,简而言之,一个孩子身上所有发生的事情都可以从所处的环境中找到诱因。如果母亲过于勤快,孩子可能会懒惰;父亲太过严厉,孩子会不敢讲真话;孩子越吹牛说他有什么,恰恰证明他缺乏的就是这个;家长会斥责孩子笨、丑、不懂事,这些都会给孩子带上沉重的枷锁,使孩子失去勇气和自信…… 家庭的影响囊括很多内容,包括:家庭中孩子的数量及大小排序、重男轻女的思想、孩子为什么调皮捣蛋、母亲的关键作用(在第三部分内容中会祥加描述)、父亲对孩子的重要影响以及家庭中的成员互动,家庭是否温馨…… 家庭影响不可小觑。孩子生长在这样的环境当中,孩子性格的养成、孩子的自信等都来自与家庭。孩子一生奋斗目标的建立,最初也是在家庭中建立起来的。父母给予的积极引导更是不可忽视,家庭是一个小社会,孩子在家庭中能与家庭成员和谐相处,到了社会的大家庭才能如鱼得水,自在畅游。 ④自卑感和优越感是互补关系,每个人都在追求优越感,而正是因为对现状的不满意,才有了对成功和优越感的追求。 自卑感和优越感会同时出现在一个人身上。在追求优越感的过程中,如果我们过于虚荣、自大,不惜一切代价想要得到别人的认可,就会逐渐走入自卑的境地。 我们带着天生的优越感来到这个世界,看谁都没有自己强。有一个寓言故事是这样的:一位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上京赶考,路上遇到形形色色的秀才。看到身材矮小的,就嘲笑道:“看我身高八尺,这等身材怎么跟我比?”看到说话结巴的,心里暗讽:看我口齿伶俐,这哪里是我对手?看到相貌不佳的,又沾沾自喜:像我气宇轩昂,癞蛤蟆怎能和我同日而语?路过一个村庄,一年龄相仿的年轻人正在磨刀砍柴做饭,他更是满脸不屑:“万般皆下品,唯有考取功名才是人上人。”就这样,一路对比,仿佛只有自己是最优秀的,别人都是失败者。 这个寓言讽刺了那些有着无比优越感的人。优越感没有错,错就错在优越感也是需要具体化的。人生所走出的每一步都含着对优越感的追求,我们想成功,不想失败;我们想解决人生路上遇到的困难;我们不想经过长时间的努力,想着一蹴而就;我们达不到目的时,把责任推在别人的身上…… 我们需要清楚的认识到,合作才是衡量成功和价值的标准,社会分工才可以使目标具体化。简而言之,有人从数学知识中获得优越感;有人从艺术创作中获得优越感;有人从渊博的知识中获得优越感等等,通过这些优越感的体现,才能唤起社会感及人类的安全感。只有优越感中饱含有足够的社会感时,优越感就转化成了优势。 03走出孤独的几种方法中,尤为应该引起重视的是母亲的力量及行为模式,母亲这个角色奠定了人一生的发展,并成为他情绪、沟通模式、人格发展的基础。 走出孤独的方法就在于他人的关系里。能在与别人的关系中获得成长的人,才能真正超越自卑,走出孤独。阿德勒通篇强调“合作”,以达到一种利人利己的普世价值。合作体现的就是社会性。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通过积极心态的驱使改造环境、改善自己,从而获得安全感、建立优越感,这是人类生存和进步的主线。然而在某些情况下,我们为了摆脱自卑选择了错误的方式和目标,问题就随之而来。当人们在职业、社会合作、亲密关系这三个方面频频遭遇问题,人就会表现出一种自卑的人格气质。 在孩子自卑原因中,阿德勒更多地强调了母亲在养育孩子的关键作用,而家庭教育影响孩子的一生,我们需要给孩子完整充分的爱,经常指责辱骂孩子、大喊大叫、把不良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导致孩子的自尊水平降低,产生自卑,对有些事特别敏感、缺乏安全感等等,都说明了好的教育的重要性。 作为母亲尤其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首先,母亲要爱护孩子,让孩子与外界建立一种初步的、积极的联系。要善待那些由自卑而表现出的各种不良行为,如捣乱、消极、挑剔的,尤其是孩子或年青人,也许他们都有着痛苦的童年,也许他们内心都受过极大的伤害,不要轻意指责他们,更不要轻意放弃他们。要理解他们,亲近他们,走近他们的内心去关爱他们。 其次,母亲要将孩子的兴趣逐步转移到父亲身上,引入另外一个合作的角色。家庭生活中,父母扮演的角色同样重要,如果母亲 没有及时引导孩子六一父亲,对父亲产生兴趣,孩子社会感的发展就会受阻,从而影响孩子健康成长。 最后,母亲需要引导孩子进一步扩大社会接触,对他人产生兴趣,让孩子多和其他孩子、亲人甚至是陌生人接触。简单地说,就是母亲在和孩子建立起亲密关系,赢得孩子信任后,才能将这种信任和亲密扩展到社活动的方方面面。 由自卑情绪产生的四种原因,全社会都应该更关注儿童时期的心理健康,而不是吃什么、穿什么,考多少分。无论是家长、老师、社会组织都有此责任。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要建立与社会的联结,把个人的价值与社会的价值充分联结在一起,这不仅是为了社会,也是为了提升自己的价值感和存在感。三是对自己的自卑情结要有客观的认识,不回避,不纠结,使其成为自我提升的动力。 我们或许能力不够强大,不足以撼动整个社会,但我们能通过学习,不断的完善自己,影响下一代,这也就是是把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联系在一起了。 由自卑情绪产生的四种原因,全社会都应该更关注儿童时期的心理健康,而不是只吃什么、穿什么,考多少分。无论是家长、老师、社会组织都有此责任。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要建立与社会的联结,把个人的价值与社会的价值充分联结在一起,这不仅是为了社会,也是为了提升自己的价值感和存在感。三是对自己的自卑情结要有客观的认识,不回避,不纠结,使其成为自我提升的动力。 我们或许能力不够强大,不足以撼动整个社会,但我们能通过学习,不断的完善自己,影响下一代,这也就是是把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联系在一起了。

  • 情绪勒索:那些在伴侣、亲子、职场间,最让人窒息的相处
    虹叶花香
    推荐

    非常喜欢阿德勒的“被讨厌的勇气”,但对这本走出孤独却不看好。人的意义就是为别人做贡献,敢情奴隶成了最具有生活意义的人呐,为啥会废除奴隶制,让我也把这本书给废了吧!

  • 情绪勒索:那些在伴侣、亲子、职场间,最让人窒息的相处
    莲笙居士
    推荐

    孤独,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一种难以消磨的情绪。有些人会为其所困,痛苦不堪。有些人与之相伴,乐在其中。         当孤独感成为一种常态,危机工作生活的时候,就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并设法走出孤独,走向坦荡广阔。         本书主要是作者运用孤独十五讲,用通俗的语音,从社会性出发,通过童年经历,性格情绪的分析告诉我们什么是孤独,人为什么会孤独,怎样走出孤独。与世界心灵相通,具备存在感,安全感。         书中从实际案例写开去,写了自卑感和依赖感是孤独感的最终来源。社会感的缺失,生命意义的探寻,是寻求价值感,走出孤独的重要途径。                 通过阅读本书,深刻的理解了人性的劣根,希望其中的很多思想将来帮助我们实现从索取型人格向奉献型人格的转化。        本书是值得潜心阅读,并去努力践行的一本书。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