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写了很多事例来描述,也分析了很多原因,还写了很多对策,但是读来总是觉得好像没有写到点子上,在我看来,情感勒索其实是内心的自私,把强盛的自我利用威胁、诉苦等等之类的手段,强加于对方的一种行为,是一种自私的破坏对方自我意识的行为。常常发生在较为亲密的关系中,因为亲密关系造成个人边界的模糊,而情感勒索就是就这种个人边界的侵犯。亲密关系中最重要的是相互尊重,是保持一种平等的关系,但是由于自我自私,这种平等的尊重就会被践踏,情感勒索就产生了。正常的关系应该是邀请而不强求,强求就是侵犯,就是控制,就是情感勒索!
本书介绍了情感勒索的过程、情感勒索者的分类和常用伎俩,并分析了被勒索者易于屈服的原因;指出了如何迅速识别可能危害到自我完整性的行为(情感勒索行为),并给出了详细、可操作的解决办法,向读者传授了科学、理性地终止情感勒索者的伤害的知识和技巧。受益匪浅。
生活中只有和我们有着亲密的关系人和有着利益关系的人才能对我们有感情勒索,或者被勒索。情感勒索的双方都对其负有责任,因为情感勒索的发生,是勒索者和受害者的心理弱点共同作用的结果。
学习克服心理脆弱,重塑自尊,过幸福快乐的生活。值得研读的一本书,收获颇多。
妥协一方往往更害怕失去,所以他的情感就不是自己的了,无形中被对方操控。勒索这个词还是满精准的,在失衡的,妥协的甚至不平等的感情模式里,有一方确实就扮演着感情勒索者。
“我一生冒过很多次险,只要我能保持极高的自我完整性,我便能忍耐别人不赞同的沉默甚至尖锐的批评。”
请警惕在一段关系中有意或无意触发你恐惧感、责任感、罪恶感的行为,尤其亲密关系。真正的爱应该是没有负担的,自在惬意地给予爱或接受爱,真正的爱是无条件的!
2021年1月26日20:22读完!21年读完的第15本书!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我自己就是个滥好人,把别人的认可当做了自己的价值。也曾为了别人的任何需要而放弃过自己的利益。这让我深深的苦恼,也曾让我自己厌恶自己的懦弱、没有勇气……我也感到别人对我没有立场没有原则的瞧不起!我也曾使我一度非常十分自卑! 不幸的是,自己被所谓的家人情感勒索,自己又情感勒索地失去了一个好朋友!终于有一天我终于受够了!再也不能忍耐自己那封建迷信愚蠢至极的父母对我的情感勒索!什么事都要替我安排,什么事都要我听它们的!我真的很没有自由!自己竟然也是同谋,我也隐约知道,但最后看到通过别人说出来最终就不能再自欺欺人了! 决定真的要放弃了!对我而言,这种情感勒索的家庭关系真的没有丝毫的价值和意义继续维持下去了! 看到书中的案例自己也曾深感愤怒和同感,作者也非常好地给我们提出了解决方案!让我在人生中最艰难的时刻可以度过难关!可以说这拯救了我!也是我还没有放弃自己,同时也有我自己的责任在里面!我想活出我真正的自我,而不是别人眼中的谁。 书中的很多观点都可以说是非常有道理有逻辑的至理名言!提出的方法也非常有逻辑性有操作性!感谢作者,让我看到了在这个世界荒凉和冷酷的一面还有人在试图温暖着像我这种受伤又无助的人!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今天又遭到网络暴力了!竟然还有人可笑地对我的网名发表一番只能粗俗地显示其自身极其丑陋的言论!真的是很是自取其辱!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想让人讨厌自己的人! 最后,要对自己好一点,毕竟,伤害你人从来都没有那么好心!
情感勒索是一种有力的控制,这种控制更能深切地击中受害者内心的要害。说到情感勒索和PUA的区别,我理解PUA是精神控制,情感勒索是行为控制。PUA受害者没有反抗意愿,而情感勒索受害者失去了反抗能力。前者是扼杀,后者是勒索。勒索到一定程度也会造成扼杀后果。 情感勒索在生活中非常普遍,往往是熟悉的人甚至朋友亲人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情感勒索。我们自己也随时有可能成为勒索者或受害者。也许偶尔,也许阶段性,书中的案例都比较严重。存在情感勒索并不代表这段关系已经失败无可救药,而是需要更真诚地面对和改变这种令人痛苦的行为模式,使关系更稳固和谐。勒索者通过施暴、自虐、悲情和引诱四种方式来威胁或者施加有形无形的压力,从而达到控制别人行为的目的,只为满足自己的欲望和需求。但使用情感勒索手段的亲友,很少是存心恶意的,他们是想通过这些寻求安全感和掌控感。无论他们看上去多么自信,内心其实非常焦虑,这些举动是由于他们自己的原因,和受害者没有什么关系。勒索者的问题来自过去,而非现在。 什么样的人容易被情感勒索呢?情感勒索不是独角戏,而是两人互动的结果,是经过受害者允许才形成的关系模式。或许受害者根本没意识到对方的要求是不合理的,然后不假思索照单全收。或者已经发现了问题却无法反抗,勒索者激发了他的固定反应,让他采取自动或本能的行为。一般来说情感勒索受害者有这些特点: 过度需要他人认可、过分害怕他人生气、不计代价维持和平、容易为他人负过多责任、频繁质疑自我。情感勒索最大的破坏是会夺走一个人的自我完整性。自尊被打击,失去自我原则,影响自我认知,压抑窘迫,自我怀疑,严重的会损害心理和生理健康,毁掉一段关系。书中给出了详细具体、实操性很强的应对和改变方法,从习惯性接受更换为一种全新的回应和表达方式,可以灵活选择运用。改善和转变不是一蹴而就,会有一个艰难的过程,需要受害者的勇气和决心。因为有具体步骤,具体到如果对方说XXX你可以回应XXX,给作者五星。
有缘邂逅《情感勒索》良师益友,感恩遇见! 一段健康的关系,应该建立在互相关爱、替彼此着想、希望对方更好真挚坦诚的基础上,否则对双方都是无形的伤害。它教会我们识别并纠正充满破坏性的相处模式,更重要的是,它会让我们知道如何维系我们重视的亲密关系能够持久良好的延续下去。 爱自己才是终身浪漫的开始!每个人都应该最爱自己,然后才可能爱别人。 不能被自己爱的人用各种情感手段勒索,同样自己也不能用各种情感手段去勒索爱自己的人。通透,豁达,自省,反思,淡定,从容,随心,随缘… 如果爱,放爱一条生路! 如果爱,就让爱自由呼吸!
愤怒,哭泣,逃避……不但不能解决问题,还会制造出更多的问题!
本书的前部分,介绍了情感勒索如何运作和为什么有些人竟毫无招架之力?阐述了交易双方的需求和结果,勒索者如何使用迷雾和其他工具,动机如何。书的后半部分,提供了帮助受害者摆脱情感勒索的方法和策略。书中引用了大量的案例和具体话术,还原情感勒索是怎么回事,生动详细,更便于理解。 当有人用控制手段持续支配我们,使我们必须对其有求必应,不得不牺牲自己的需求及人格时,情况就变成了情感勒索。 情感勒索者常见的四种类型: 1.施暴者:要求并告诉我们忤逆他们的后果(①直接说②不吭声但后果直接发泄到我们身上) 2.自虐者:将威胁内向化,如果我们不让步,他们就会怎样(自残,伤害自己,伤心难过活不起) 3.悲情者:使别人有罪恶感达到目的。 4.引诱者:如果我们让步,就会有什么样的好处。 情感勒索的路线:要求→施压→屈服 情感勒索常用的手法: 1. 二分法:情感勒索的世界中,总有着非黑即白的认知思维。情感勒索者善于推卸责任,把一切归咎于你,欲加之罪,“都是你的错。” 2. 病态化:情感勒索者的欲求得不到平衡,就开始质疑你的能力,“我的欲望得不到满足,是因为你无能、你有病。” 3. 联合阵线:单打独斗无法奏效时,情感勒索者会叫外援。他们知道你尊敬谁、关心谁,就将他们拉拢过去,孤立你。 4. 消极比较:情感勒索者会拿一个完美的标准来与你比较,“你看看人家”为什么别人可以,而你不行呢? 为什么这个世界上会存在情感勒索这样的关系?情感勒索者和被勒索者又有什么样的特质呢? 【情感勒索者】 特质:①他们讨厌输,不在乎过程,只要结果。②他们无法容忍挫折,将别人的拒绝小题大做。 成因:①可能童年时有失去重要的亲人的经历,或者长期处于忧虑、缺乏安全感的环境。 ②被精细呵护和过度保护,让他没有机会培养自己抵抗挫折的能力。 【被勒索者】 特质:①过度需要被人认可②害怕别人生气③总想维持和平④过度为别人担责⑤质疑自我 成因:可能跟成长环境有关,严苛的家教,造成自我接纳不足,不自信、过度依赖外界评价;搞不清楚责任边界;有“阿特拉斯综合征”(深信自己必须独自解决所有问题,并把自己的需求放在最后) 在双方情感沟通的你来我往中,情感勒索是建立在一连串测试的基础上的,受害者因为压力或者不适感屈服,这样的妥协就是在正强化对方的行为。不直接反对的态度就等于告诉对方“你做的对,继续做吧。” 【你情我愿】绝对是情感勒索中的重要元素。 一段不平衡的情感关系,可能一时无碍,但长此以往双方都会被反噬,双方亲密的关系会破裂并损害你的自我认知。 摆脱情感勒索的枷锁 改变令人恐惧,但别怂。想改变,没有以后,现在就是最好的时机。 准备:给自己的约定(书中有模板)+一句声明:我受得了+自我认知。 在扭转与暴躁型的情感勒索者相处时,要注意保护自己的安全,不要落单。 回应情感勒索者需求前的策略:SOS 停下来(stop)别急着答应他的请求,争取时间思考,让对方知道你的认真。 冷静观察(observe)以旁观者的角度,审视对方要求的合理性和权衡利弊 制定策略(strategize)做决定, 没有危害的请求可以答应;部分无危害的请求,有条件的答应。不能答应的部分,要做好后续的计划应对。 书中还介绍了一系列策略和话术: 非防御性沟通:利用一些易于接受的话术,明确表达需求、坚持立场,而不是陷入情绪化的争论中。 化敌为友:可以向对方请求帮助,让他参与到你的决策中,人性的特点使然,一旦他们参与其中,很乐于帮你实现目标。 条件交换:改变是双方的,你不能只期望别人改变,找到双方的共赢点。 不被恐惧支配,就要认清自我,肯定自我。 不被责任感支配,就要清楚责任边界。 不被罪恶感支配,就要尊重自我,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并作出弥补,而不是认为自己罪大恶极。 让我们应该辨明情感勒索,维护完整自我,重建良好关系。 终结那些以爱为名的操控游戏,让爱自由呼吸。
💕整个读下来的感觉是:苏珊·福沃德的书都很残酷,因为把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个人心理问题剖析得淋漓尽致。 💕最大的感受来自于其他读者的评论,知道了很多残酷的虐待我没经历过不代表所有人都过得美好,没发生在我的家庭里不代表所有的家庭都幸福美满。我很幸运,家境不富裕,家庭也不完整,但是我的家人给了我力所能及的爱,我也觉得自己是个比较简单的人。 💕我也一直都很自卑。当我走在繁华的街道上,当我与身份地位比较高、学识很渊博的人一起交谈时,我会有意识地放低自己的声音,渐渐地,声音小就成了我的常态,但我本不该这样。或许在别人看来没什么,但是自己的经历、感受只有自己最清楚。我这样的人格或许也会很容易受到勒索吧,但我却幸运地避免了绝大部分。通过阅读,我也就更加明确了自己未来为人的底气: 💕首先,针对自己,我要学会好好爱自己,然后值得去拥有所有我该有的爱!无论何时何地何事都始终保持自己的人格完整性。在我理应付出的责任和义务上,要毫不犹豫地作出贡献。在超出我本职范围内的工作或人际交往中,需要我额外付出时,选择付出是我对你的情分,不愿意牺牲自己的某些权利也是我的自由。同时呢,也要时刻提醒自己警惕别人的情感勒索,果断离开错误的人或事。父母辛苦地生育、培养我们,是为了让我们来人间享受世间美好的,不是为受苦而来。 💕其次,在对待别人这件事上,我们也应该时刻反思自己。时刻反观己身是否有情感勒索的行为,是否因为自己的无知或是恶意伤害到了别人。我们不做被情感勒索的人,也坚决不做情感勒索者。还有,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有很多不幸的人曾经受到过严重的伤害,导致他们想法或行为偏于常人。遇到这种人,如果做不到循循善诱地帮助别人(这其实是一件极具挑战性且很危险的事,一般人还是不要圣母!不然可能会为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打乱平静的生活。),也请不要无知地暴力职责别人,给人家带来二次伤害,逼上绝路。一份善意的理解和适当距离的尊重并不会让我们彼此失去什么,却能换来一份和平。
一部分情感勒索者生活得很好,他们善于操控别人,确保生活按自己的意愿发现。另一部分的情感勒索者本身已然不幸,却将痛苦转嫁别人,把一人的痛苦变成多人的痛苦,悲剧一场,没有赢家,没有幸存者,事情无可挽回走向溃败。
当我们向压力或不适的感受屈服后,我们对对方的行为进行了正强化,是在对他们的不良行为进行奖励。令人难以接受的事实是,每次你让某人侵害你的尊严和完整自我,都是在帮助他们伤害你自己。 我们总觉得情感勒索旋风般猛烈地从四面八方向我们袭来,摧毁我们的生活,于是我们常会自问:“为什么有的人翻脸像翻书一样?”“事情怎么一下子就被扭曲成那样?”有时,情感勒索会突然闯进你的生活,但很多时候,它都是在你的默许下缓慢发展壮大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