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心理学

个体心理学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个体心理学
    郭孟云Marin
    推荐

    受益匪浅,值得深度,育儿育己,不仅仅是育儿很多对待大孩子也适用,再回想自己的成长经历,值得细细品味!推荐给其他朋友,一起学习!

  • 个体心理学
    Future me
    推荐

    我读这本书的原因是,我想去源头寻找一下形成我现在这种性格和为人处世的原因,学习一下该怎么养育我内心的那个小孩。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孩,有的人的小孩很强大,有的人的小孩很脆弱,脆弱小孩的形成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小时候父母没有关心过我们内心的小孩,一部分原因是被周围各种不可控环境的影响,幸亏我们还可以重新对内心的小孩进行养育,让我们内心的小孩继续成长… 要给内心的小孩足够的安全感,让自己无条件的爱这个小孩。 要先理解这个小孩的情绪,再和它讲道理。 如果小孩做错了事情,让小孩明白犯错不是世界末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改正就好了,教给小孩从错误中学习,不要对小孩进行人身攻击。 要有足够的耐心等待小孩成长,取得进步时,多多夸奖内心的小孩,肯定它的努力和一些具体的行为。 …………… 摸摸我的小孩,跟着我真是让你受苦了,我以后会做个好"父母"的

  • 个体心理学
    南薰Fanny🏅
    推荐

    父母请先修炼内功再谈育儿——读《整体养育》 2021年读完的第一本书。 这是陈忻老师出版的第二本书。这本书是从她40万字的课程稿里摘取出的精华。如果你上过她的课,对这本书的内容可能会觉得非常熟悉。如果你还没有上过她的课,那通过这本书,你可以了解她的课程框架和基本理念。 花了近5个小时阅读完这本书,给大家谈谈我的感受。 儿童发展心理学入门读物 作为一个教育心理学的硕士生,这本书可以看作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入门读物。如果你读不下来砖头一样厚的专业著作。这本书可以领你入门。比如儿童情绪发展的过程,注意力的发展,社交能力的发展等等,让你在一本书里读到儿童多维度的发展过程。让你明白孩子的外在表现,动作,都有其内在的原因。 了解儿童具体在哪一个阶段,能让我们调整对孩子的心理预期,更有针对性的帮助孩子。 另外,这本书里引用了大量同行的教育理论。比如提出了僵固型思维模式与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卡罗尔德韦克,比如积极心理学的创始人马丁 塞利格曼等等,如果读者有心,完全可以从这本书辐射出去,有针对性的做拓展阅读。 比如佩里的《登天之梯》,卡罗尔的《终身成长》,塞利格曼的《教出乐观的孩子》,劳拉 马卡姆的《父母平和,孩子快乐》等等。 陈忻老师这本书侧重的是“整体”,整体全面也意味着深度的不足,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概括性的了解,还是得花时间去做扩展阅读,深度阅读。 儿童的发展是多维度且动态的 这本书也提醒了我, 孩子的发展是三个维度(生理,认知,社会性与情感)的共同发展。我们养育孩子,是要促进孩子三个维度的共同发展。而不是看到一个问题就只盯着这一个问题去解决,就好像“拼命的去修剪一个枝桠,而看不到整棵树”。 这也有助于缓解父母的焦虑,孩子的发展是「多维度」且「动态」的,孩子的发展更应该以“年”为单位来看待。父母总是强调, 说了一次两次,就是不听 了解了孩子的发展规律,我们育儿就会更有耐心,明白急躁,焦虑对育儿并育儿并没有帮助,也没有意义。一年后我们再来看孩子,自然会发现,原来不经意间,孩子就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深度学习的重要性 另外,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万能的公式能解决所有的育儿难题,我们不能只看到招式,看不到背后的内功心法。金庸武侠世界的高手,都怀有无上的内功心法,那些只注重招式好看的往往都只是花拳绣腿。所以这对父母无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互联网时代,我们都习惯于碎片式学习方法,在网络上快速获取知识,但往往不会花时间去深究其背后的原理,也并不理解前后知识点的关联。非线性的学习方式会导致深度学习的匮乏。 我们常说“一看就会,一做就废”不是没有道理的。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 一篇文章,一个视频没有办法把一个知识点讲透彻。就比如儿童发展心理学,一本砖头厚的专著可能只是讲了一个小的不能再小的知识点。但你能说读完这一本我就把这个问题研究透彻了?当然不是,你还得去读这个作者其他的著作,他的老师的著作,他的学生的著作,他的反驳者的著作。所以你说,几千字的一篇文,几分钟的一个视频,怎么可能让我们扎实的掌握知识? 专注的线性学习能力在这个时代反而成为了一个稀缺的品质。想教育好孩子,我们做父母的首先就要做出表率。我们是孩子的模板,如果我们自己都做不到,又要如何去要求自己的孩子? 养育孩子的第一步是修炼好自己的内功,第二步就是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做到这两点的基础上,你看到孩子的问题就不会那么慌乱,反而会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的运用适合孩子的方法去帮助他。

  • 个体心理学
    刘睿
    推荐

    养育孩子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有人说,事情可以按照复杂的程度分为三种类型:简单的(看上去复杂,其实很简单),复杂的,超级复杂的。养育孩子就是超级复杂的事情。[1] 比如组装汽车或者手机,有特别多的零件,看上去很复杂,但它是简单的事情,因为零件的数量和安装位置都是固定的,出了问题是可以检测到的,然后进行返工;造火箭就是一个复杂的事情,它是多个学科汇集到一起彼此协同,保证要实现的目标万无一失——汽车可以抛锚,火箭不能;比复杂的事情更复杂的超级复杂的事情就是带小孩(教育孩子)。 一 养育孩子之所以超级复杂,是因为它是一个复杂系统。 第一,孩子的成长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孩子生活在真实的世界中,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影响。 从小到大,孩子会受到家庭中不同养育者的影响,学校老师、同学、朋友、社群的影响,书籍、媒体等的影响,以及宏观层面的经济发展状况、文化价值观和各种相关政策的影响。 还有很多我们预见不到的影响因素。比如突发事件,家长、老师、同学,甚至陌生人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动作,孩子在街边偶尔的见闻,都有可能对孩子造成深远的影响。 第二,各种影响因素对孩子的影响是错综复杂、相互影响的。 各种因素对孩子的影响不是线性的从因到果,而是交织在一起的网状结构。即,各因素之间也存在相互影响。 比如,家庭认同什么样的文化和价值观,很可能据此选择大环境、学校、社区;而父母和祖辈又很可能拥有不同的价值观和养育方式。 更重要的是,由于每个孩子的先天个性和气质不同,对相同影响的反应很可能是不同的;而孩子天生的气质和表现,甚至特长,反过来也会影响与之互动的人的行为。 比如,天生性格温顺的孩子,更可能受到温柔、耐心的照料,从而愈发温顺和脾气好;而天生脾气急躁的孩子,更可能得到不耐烦的照料,从而愈发急躁和脾气差。 对同卵双胞胎的研究发现,基因好像会主动寻找与之相匹配的环境,从而得到更大的发挥。比如,拥有身材高大基因的双胞胎,虽然在不同的环境中长大,但他们的身高优势给养育者或者环境发出信号,从而很可能被反馈以更多的篮球训练环境,从而强化他们身高优势的发挥。使得最终,两个双胞胎都具有差不多的篮球技能。 可以说,基因通过环境发挥作用,环境会放大基因的优势或劣势。 各种相互交织的因素,又与每个人不同的先天特质交互作用,使得每个因素的作用方向、作用大小,对每个孩子来说都有着独特性。 第三,各因素对孩子的影响存在滞后效应。 从养育者的行为到孩子的行为,很多时候影响并不是立竿见影的,而可能有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滞后。而在这几年甚至几十年间,更是有数不清的其他因素相互掺杂,使人看不清真正的原因。 而我们常常喜欢在结果附近找原因,从而很有可能会归因错误。 很多时候,我们忽略了时间延迟,只关心养育行为当下的效果,而看不到这些举措将来很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书中举了很多这样的例子。 比如,孩子想要勺子。孩子说一遍,奶奶没反应;孩子说第二遍,奶奶试图说服孩子不换;而孩子直接把勺子扔了,奶奶就肯定捡了去换。奶奶一开始的延迟回应和试图说服,本想是在当下节省一点麻烦,没想到却造成了更大的麻烦——孩子学会了“有效”的沟通方式,就是直接把勺子扔掉。 比如,有些家长为了孩子听话、自己方便,在不危险的情况下骗孩子说有危险。当下孩子可能听从了不去做,一旦孩子偷偷做了却发现没有危险,就会丧失对家长的信任。等到真正有危险时,也不再会相信父母的话。“狼来了”的家长版,很多时候都在上演。 比如,有些家长为了孩子听话,就告诉孩子“这么做不是好孩子”。孩子由于在意家长的评价,避免负面评价,从而不去做出一些行为。而这么做,实际上是告诉孩子,你的行为决定了你的价值。久而久之,会伤害孩子自我概念和自我价值的发展,影响孩子的自我评价;而这些又是孩子发展自尊的基础,自尊又会影响孩子的社会性发展。 二 《整体养育》这本书,以发展心理学理论为依据,结合自己的养育经验和大量案例,教给养育者洞察这个复杂系统内部运行机制的能力。这种能力使我们能够透过问题的表象,看到问题的本质原因;使我们知道如何提供更适合自己孩子的环境和养育方式——更好地建立和维护好这个复杂系统。 第一,关注系统的要素和结构。 对于一个系统来说,重要的不仅包括构成系统的各个要素,还包括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在养育系统当中,我们不仅要看到孩子,还要看到自己,以及自己和孩子之间的关系。 作为父母,有时候,我们过于看重孩子的需求和行为,而忽视了自己的需求。然而,这样关注失衡的系统,长期来说是不稳定的。 一个妈妈如果自己的需要一直得不到满足,弄得自己很不高兴,就很难照顾好孩子的情绪。希望妈妈能够得到家人或者周围亲朋好友的支持,夫妻双方更要互相支持,这样才能更好地养育孩子。 我们是父母,但也是普通人。我们有自己的感受,也有自己的限度。所以,父母们要正视自己的感受,尊重自己的限度。对孩子,我们可以努力做得更耐心一点,更好一点,但这不是无限度的。 p.s. 这里我不禁想到了我们的社会和价值观对待女性的态度和看法。在当代社会,无论在家庭中还是职场中,性别都是一个重要的标签,标记了女性“应当”承担的角色和地位。以至于很多时候,我们女性自己也认为就“应该”如此。虽然性别歧视、性别平权在当今看来已经是常见的话题,但我觉得很多人,包括我自己,意识仍未完全觉醒。 在养育当中,亲子关系的重要性已经被广泛强调和重视。亲子关系是父母施加影响力的基础。孩子乐于听从父母,是基于对父母的信任,相信遵从父母的建议可以真正的帮助到自己,而非只是满足了父母自己的需求,或解决父母自己的焦虑。 这种亲子关系和信任建立在点点滴滴的生活小事中,基于父母对孩子的观察、关心、接纳、维护。陈老师在书中讲述了自己作为妈妈的几个例子,令我印象深刻: 在孩子不会管理自己作业的时候,妈妈帮助他们想出具体的办法,并且经常提醒他们完成;在孩子不敢自己睡觉的时候,妈妈提供陪伴;在孩子情绪低落的时候,妈妈能够体谅和安慰孩子,并且帮助孩子想办法;在孩子被其他人责备的时候,妈妈关注他们的感受,主动维护他们。 最后一点尤其让我感慨。当涉及其他人,尤其是其他大人的时候,我们很可能习惯于维护大人或者自己的面子,而忽略了关注和照顾孩子的感受和情绪。而在陈老师这里,孩子任何时候都是被尊重、被平等对待的。孩子能够信任妈妈也就不足为奇了。 对于亲子关系,点滴和细节很重要。或许一两件小事不足以建立起孩子对家长的信任,却可能足以毁坏这份信任。“We all know that a friendship that may take years to develop can be ruined by a single action.”[2] 亲子关系也是如此。 有人说,医生与患者是共渡者的关系——医生把患者一个个背过河 [3]。渡河的过程和结果都是未知的,但是医生和患者的目标是一致的,就是共同渡过河去;医生关注患者,为患者提供适合他的、他喜欢的方案;患者信任医生,把专业的事情交给医生来做决定。我认为这个比方对亲子关系也适用。 第二,关注系统的目标。 大概没有人会反对,养育的终极目标是让孩子更好地成长为独立的个体,在离开家长之后能够独立的存活、发展、做出好的决策。 这个目标是指向长期、面向全局的。 然而,在具体的养育行动当中,我们很容易就忘记了这个目标,而陷入到短期和局部当中。 正如本书的标题《整体养育》,陈老师在书中多次提醒我们,养孩子是一个整体,不可能把孩子的各个部分割裂开来。不要用尽全力修建一根枝丫。 第三,关注系统中的因果链条。 对于养育来说,我们关注最多的就是养育者行为的“因”,指向孩子行为的“果”的这条因果链。 然而很多时候,我们容易只看到问题的表象,而忽视问题的本质,即真正的原因,从而做出一些揠苗助长的举措。 比如,看到孩子不喜欢和其他小朋友玩,而又想发展他的社交能力,就硬把他塞到孩子堆里。然而孩子发展社交能力的基础尚不稳固,在多人社交中容易受挫,反而加剧了他害怕社交。 比如,想要孩子分享,却不知道孩子尚未形成成熟的所有权的概念,也不明白为什么要分享,就强行把“分享”变成“分派”,结果伤害了孩子的社会性发展。 真正的因果链,并不是我们直接可见的表面现象,而是现象背后的“隐变量”。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理论,为我们提供了“看见看不见”的能力。 第四,关注回路:建立良性的增强回路,避免不良的增强回路。 因果链形成闭环,就是回路。所谓良性的增强回路,就是“良性循环”,从良性的起点开始,步步增强,越来越好;反之就是“恶性循环”,从不良的起点开始,越来越差。 书中举了多个良性循环和恶性循环的例子。 恶性循环: ■ 孩子在该年龄段的正常表现 → 父母看到“问题” → 焦虑;讲道理、唠叨、指责 → 孩子焦虑、不自信、易怒; ■ 父母不重视孩子的情绪,总是看不到孩子的情绪 → 孩子用激烈的方式来表达,以引起关注 → 父母认为孩子无法管理自己的情绪; ■ 孩子发脾气 → 父母不耐烦的回应 → 孩子更加经常的发脾气。 良性循环: ■ 帮助孩子建立成长型心智模型 → 孩子有了学习动机,更愿意主动学习 → 成绩和技能进步→ 促使他选择成长型心智模型; ■ 父母在给予脚手架的帮助的基础上信任孩子,逐步放手 → 孩子感受到信任,更愿意管理自己的事情 → 做到之后产生更大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 自我能力的肯定迁移到自我价值的肯定,增强自信和自尊。 看清因果回路,找到正确的起点,才能够建立良性循环,避免恶性循环。 第五,用足够的耐心面对滞后效应。 孩子的成长和发展需要时间。 对于大方向正确的举措,我们要用足够的耐心来面对滞后效应。 有时候,孩子的变化需要以“年”来衡量。父母要沉得住气,坚持这么教孩子,直至他们养成这种思维方式。 而对于错误的举措,我们要从一开始就避免,以免等到滞后效应发挥作用之时,问题已经根深蒂固,难以改正。 第六,给孩子足够的机会,让他发展出自己的健康系统。 一个健康的系统,应当具有适应性,即遭遇冲击时自我修复的能力;以及自组织性,即为了适应变化的自我突变的能力。 适应性即书中所说的“复原力”。家长能够做的有:建立温暖的亲子关系,帮助孩子发展出看待问题的积极态度,以及成长型心智模式。 而为了适应变化,我们教给孩子的,应当是一些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底层能力,而不是基于当前时代和价值观局限的能力。 书中讲了一个在中国上海做的,关于内向和外向性格的研究。随着价值观的变化,内向性格和外向性格的孩子,他们的适应力发生了转变。在推崇内向的时代,内向性格与孩子的适应力呈正相关,说明他们的适应性良好;而当价值观逐渐变为推崇外向,内向性格与适应力的相关系数逐渐减小,直到变为负数,说明内向性格孩子的适应性不好。 这说明,即便是宏观层面的价值观,也是在不断变迁的,并且变化并不是非常缓慢的。就更不用说技术的日新月异、技能的迭代更替。 旧的时代是竞争不过新的时代的。如果两个年轻人在未来的社会上竞争,一个是新时代的脑筋,一个是旧时代的,后一种不免会被淘汰。教育中最可怕的事情就是用上一辈的思想,教育当下的人,去迎接20年后的未来。——吴军[4] 想要适应未来的变化,提前犯错,甚至主动犯错,是一个好的方式。 人不可能一辈子不栽跟头,如果要跌跟头,早一点比晚一点好。就算父母多么正确,不可能呵护孩子一辈子,孩子终究要长大。如果20岁跌跟头,有的是机会再站起来,到了四十岁再跌跟头,站起来就没有那么容易了。——吴军[4] 书中也多次提到,如何用正确的态度面对犯错误:接受我们都会犯错误的事实,接受当前的错误,想办法如何能够更好地避免今后犯相同的错误,主动创造容错的环境,而绝非指责犯错误、追求唯一正确。当前的唯一正确,很可能正是抹杀了未来无限可能性的元凶。 说到犯错误,我便想到基因的复制。在生物漫长的演化史中,基因被复制了无数次。而正是那么偶尔几次的基因突变,造就了当前的人类。基因有着自己的纠错机制,同时也会主动地犯错,由此创造出了多样的生命。 高普尼克说,“混乱是童年的主旋律”,我想也是此意吧。 三 这本书,陈老师告诉我们,养育孩子要用眼、用脑、用心。 用眼去观察孩子——观察孩子当前的状态、神情、对互动的反应,观察孩子的需求和情绪,观察孩子的性格、兴趣,观察孩子当前的能力水平,建立对孩子当前状况的全面了解。 用眼观去察自己——平时对孩子的言行、语气、神态,对孩子行为是如何反馈的。 用脑去思考——带着全景图和知识思考:我这么做,是否符合孩子长远发展的目标?我有没有抓大放小,做出利大于弊的选择?我有没有弄清育儿原则的来龙去脉?孩子行为的背后需要哪些能力基础?我有没有考虑孩子的情绪和感受?我可以做些什么来帮助孩子? 用心去感受孩子——用同理心,站在孩子的角度,看他看到的问题,体会他体会到的感受;用宽容和不焦虑的心,真诚地接纳孩子,真诚地倾听孩子,真诚地与孩子沟通;用耐心,给他们发展自己时间,给他们犯错误的机会;将心比心,与孩子站在同一战线,一起面对问题和困难——从心理解孩子。 对我来说,读养育类的书,一方面是知道应该怎么做,了解养育系统当中的因果链条,避开无知和短视带来的陷阱;另一方面是,时刻提醒自己,反思自己的行为,回到大路上来。 第一部分或许可以帮你重新审视自己的观念和言谈举止,掌握育儿的心法,回到理解儿童发展的大路上来,因为这是育儿的基础。只有我们手里握着儿童发展的全景图,才能看清楚来路和去路,进而反思自己的养育方式,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 对我来说,读一本书,或者能带来认知升级,或者能带来行动上的一点点改变,二者只要能有其一,就够了。 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可以说是懵懵懂懂,在很多方面并不自知。如今有了孩子,得以学习如何养育,也是重新学习如何成长。并且,带着这份觉知,审视自己的过去和现在,指导自己的未来。同时,也将这份觉知传递给孩子,让他们从小就能更好地觉察自己、了解自己、接纳自己、调整自己。 [1] 吴伯凡《认知方法论》:《认知复杂性1 | 我们面对的世界有多复杂?》 [2] Thinking, Fast and Slow [3] 薄世宁·医学通识50讲《05 | 医患之间不是甲方乙方,而是联盟》 [4] 吴军·硅谷来信《第29封信 | 让你的父母成熟起来》 附 《整体养育》概要 孩子成长所需的基础和底层能力 自信心、复原力、注意力、自我调整能力、情绪调整能力以及社会交往能力,都必须建立在安全感、亲子关系、沟通、信任、情感链接等基础之上。安全感、自尊、自主、理解和接纳自己,这些都将成为孩子将来为人处世的强大内核。 ·良好的亲子关系和安全感:是孩子学习和探索新事物、适应新环境、社会性发展、形成自我概念和自我价值、建立自尊、发展注意力等的基础;是孩子信任父母、听取父母建议的基础;与孩子日后发展独立性相辅相成;会对儿童时期和青少年期产生持续的影响。 ·对父母的信任:孩子独立、自由探索、学习和社会性发展的基础;孩子肯定自我价值、发展自尊的基础;有助于孩子自我调整能力、同理心的发展。 ·自我认知:良好的自我概念和自我认知,能促进孩子自尊和自信的建立,是孩子人生路上的起点,也是毕生发展的基石。 ·自我价值:孩子肯定自我价值,亲子关系更好,同伴关系更健康。 ·自尊:影响孩子未来的行为和适应性。 ·真实自我:发展健康人格、内心安宁和幸福、爱自己和爱别人的基础。 ·复原力:有效地适应新环境,走出不利局面的能力。 ·乐观的态度:能帮助孩子面对失败、从错误中学习和进步。 ·成长型心智模式:帮助孩子更好地面对挫折和失败,正确地看待学习和练习,勇于接受挑战。 ·抑制能力:孩子发展注意力、自我调整能力的基础;有助于孩子认知发展水平、情绪控制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认知自我调整能力:能够自主设置学习目标,并运用适当的策略集中注意力实现目标;然后根据目标的完成情况回顾整个过程,反思自己的策略;尤其是在目标没有完成时,能够及时调整策略的能力;是青少年时期影响学业成功的强有力因子。 ·自主权:能激发学生的动机,从而使他们不畏挑战,全神贯注;是孩子发展自我调整能力的基础。 ·自我调整能力:根据情况灵活调节自己的行为。 ·同理心:有助于孩子自我调整能力的发展,是发展社交能力的重要基石。 ·情绪能力:能够认识和表达自己的感受,调节自己的情绪,识别并恰当地回应别人的情绪,理解内心的感受不一定要表现出来,理解情绪会影响自己和他人的关系等能力的总和。 ·社会交往能力:未来社会生活所需的必备能力。 父母如何做 ·调整视角,抓大放小,平衡养育:用发展的、整体的眼光看待儿童的发展,看到儿童未来的无限可能性;放下执念,减轻焦虑;不要盯住孩子的“问题”,而是反思自己的行为,以自己的改变带动孩子的改变。 · 使用温和、敏感的养育方式,提供稳定、可靠、及时的照料。经常关心孩子的感受,抚慰他,成为孩子力量的来源;当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温和地帮助他们,做他们的防火墙;主动调整亲子关系。这些是孩子信任父母、发展安全感、主动探索未知世界、建立良好自我概念的基础,有助于孩子发展情绪能力、抗挫折能力、社交能力。 · 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让孩子信任自己:创建稳定、温暖的家庭环境;给孩子无条件的爱;用同理心接纳孩子、体会他的感受,与孩子产生情感链接;态度上重视和尊重孩子;做真实的父母,不伪装;诚恳地对待孩子,做错了及时道歉;孩子遇到困难时,用具体的方法温和地帮助孩子;在孩子被错怪时,主动维护孩子。 ·珍惜孩子的信任,为孩子传递正确的安全信息:不要为了自己的方便,随便吓唬孩子;不要过多地限制孩子;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去提醒。同时,给孩子以信任,激发孩子的责任感、自豪感。 ·给孩子无条件的爱,真正地接纳孩子,不要把爱和孩子的行为联系起来。这有助于孩子肯定自我价值,是孩子找到真实自我的基础。 · 观察孩子的现有能力,贴近最近发展区,循序渐进地引导孩子;为孩子提供具体的帮助并逐步放手,做好孩子的脚手架。 · 帮助孩子走出舒适区、进入挑战区: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成败观,教他们正确看待犯错误、积极地对待问题;帮助他们拆解目标,获得成就感;在他们取得进步后,具体地称赞他们的做法、行为、品质。 ·用同理心理解并接纳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孩子的情感和需要,体会孩子的感受,代入孩子的处境,将心比心。少评判、说教、指责。 ·照顾情绪优先于解决问题。接纳孩子的情绪,允许孩子表达负面情绪。尽可能理解孩子行为和情绪的背后的心理需求。通过语言、身体语言、语气,表达对孩子的理解和安慰。 ·做真实而非完美的父母。诚恳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意识到自己的需求,尊重自己的限度;与孩子多聊天,讲自己的经历和故事,并分享积极正面的感受。 · 提供最适合自己孩子的养育方式和环境,因势利导,发展他们的自适应能力。对于孩子表现出的不适,理解他而非批评他,找到适合他的具体解决方案并提前预演,教给他自己处理问题、适应环境的能力。 ·做有效的父母:在独立和帮助之间找到平衡点,适度放手;交流和沟通明确底线和规则;使用温和、支持的养育方式。 ·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自我概念:用丰富的语言和词汇描述孩子的经历,帮助孩子发展出更连贯的、有组织的、有细节的自传式记忆,帮助孩子理解自己;向孩子传递诸如“你是个大孩子了,能够自己做很多事情了”等理念,促进孩子的自我了解。 ·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自我价值、自我评价、自我认知:评价孩子要对事不对人,不要把行为和价值联系起来;当孩子做错事的时候,把孩子的行为和价值分开,指出行为的后果,并提出弥补的建议;不要用自己的意志和理想去碾压孩子的自我认知;经常和孩子讨论看问题的不同视角,让孩子知道评价人的价值的标准并不唯一。 ·帮助孩子形成高自尊:分析导致低自尊的原因,帮助孩子建立整体、客观的自我评价;肯定孩子的能力,看到并经常擦亮孩子的闪光点;给孩子具体的帮助

  • 个体心理学
    敏敏
    推荐

    2021年读完的第35本书 希望自己不仅仅是把孩子养大,而是通过整体养育,让女儿成为具有内心安定和幸福的能力的女孩子,有完整的自我认同能力。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