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身体

认识身体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认识身体
    线性齐次萝卜饺
    推荐

    偶然看见他人在看这本书,便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不料自己竟一口气看完了。 邱妙津1969年出生,年代比我爸妈都久远很多,在此书中透露的才气与成熟令我有些震惊,也给了我另一个视角去看这个世界。 虽然在此书的某些时间里会对死亡的概念变得更“轻盈”,但给我带来的反思,以及后面提及的,给女同志带来的排除万难与大家相聚千里的精神信仰,“虽然她可能没有看这部作品的一句话”,但她还是来了,感触颇深。

  • 认识身体
    一口脆🍑
    推荐

    可能是先读过蒙马特遗书的缘故,这本书我总把邱妙津代入到拉子的形象中去,总是会觉得书中的故事是发生在邱妙津身上的,多多少少有她自己的影子吧。我并不是很喜欢这本书,不是不喜欢全书的悲观基调,而是不喜欢书中的梦生——给自己劣迹斑斑的行为冠以堂而皇之的理由的一个很恶心的双性男人,小凡——有未婚夫还要和拉子在一起的恶心直女。一般来说,看书不应该将世俗道德代入其中,但是这两个群体,我实在太厌恶,所以,真的,接受无能。

  • 认识身体
    雨纷纷
    推荐

    作为异性恋群体的一员说实话很难感同身受,但邱妙津独特的叙事和表达,为以分析文本的方式来体会作者本人感情提供了可能。感觉邱妙津的文字是直觉和逻辑的结合,完全陌生和直觉化的语言,却使得分析是可行的,只要你有一颗愿意去倾听理解她的心。

  • 认识身体
    Illuminaire
    推荐

    《鳄鱼手记》 真正的天才都早夭。留下来的只是迟钝的愚人。 我不喜欢在看书之前就了解太多作家的“生平和地位”,后来作传的笔或多或少把仰望和敬佩埋在字里行间,字落在纸上的前提就是喜欢。 所以《鳄鱼手记》带给我的直观感受就是恶心且难以理解。我确实很难理解其中的情节和人物,共鸣的声音非常微弱,以至于遣词造句给我的感觉带点穿凿做作。 或许是我的观点太强了。阅读过程没多少“倾听”的感觉,也不像读其他的书那样老老实实、中规中矩地看画。反而每往下滑一点都想再滑快一些,看那些精妙中露出雕琢气息的句子就想逃跑,一边跑还一边想“有没有可能是她本来就这样写,没经过刻意加工?”难以呼吸。且拧巴。一边认可微妙情感的流淌骚动,一边又忍不住觉得多余。 说实话我讨厌所有反复无常的家伙。相处久了会让人得神经衰弱。女主角恰好就是这样。她和水伶的拉扯看得我只想逃跑。太软弱太依赖太自私都不行。就像我一直觉得《春光乍泄》里的黎耀辉就应该早点他妈的离开何宝荣,把“重新开始”挂在嘴边的家伙,相互折磨的时间最终一定会被埋进伤痕累累的腐殖质里,下辈子变成肥料才能对谁都好。 恶心大多来源于此。作为我自己很难想象会分一部分给其他的什么人,对方如果不接受或接受了不珍惜,相应的痛楚就会成倍地转移到我的身上。共情也分对象,对于这种自作自受我向来很少有怜悯,虽然有些不近人情,但是同理心水平确实降低到一个可怕的程度。 《鳄鱼手记》的语言是有强势的风格的。充满了八九十年代实验小说的韵味。常用短句,有力。新奇的比喻和描写,使用沉重的词又故作轻松的姿态。哲理的讨论,是天才看待世界的眼光:泥沼似的,没有目的也没有未来,爱或许是有别于腐烂本质的、亮着光的事物,可是爱只能让她的一切变得愈发糟糕。 换作之前的我大概会被这种话迷住。但是现在,远距离的欣赏是最舒服体面的做法。希望不是嫉妒让我觉得恶心,毕竟这本离我对小说的认可取向还是有很大偏差。 感谢编者把文评和推荐语放到最后。能毫无顾及地接触到书籍本来的面目也是幸福的事情。看完后面几篇推荐,一方面觉得是时代背景的问题,一方面我自己也有种“闯入感”,像是打搅了过去台湾的一段尘封的辉煌启蒙奔放的时光。是不是没有这么细腻的心思就不能算是同性恋,是不是感情就一定要经过很多很多次拉扯才能作数……这些问题我一边看一边想,脑海里发生的与其说是“对抗”不如说是“被推开”。看完几篇后记,这种“局外人”的旁观感愈发明显。 有一些人在热火朝天地聊天。我在一旁看着。没有必要问她们能不能加入谈话。忘我的态度已经说明了所有。 好悲伤啊。头一次有这种被故事踢出来的感觉。 ……

  • 认识身体
    vergezellen
    推荐

    集幽默、感伤、戏谑为一体的手记型作品。你可以选择不同的人称视角去参与这本手记的阅读。第三人称的时候你窥见的是为身份认同而挣扎、被歧视却又勇敢赴爱赴死的鳄鱼。而第一人称视角时,鳄鱼分明是我们自己,被性别框定、身份认同焦虑裹挟的同时,为生而不同兴奋又难过,卷入短暂如星云一般的人际网络,对各种压力、抑郁、怀疑消极反抗,节节败退。我们是失败者,因为我们在求同的世界里守着自己的不同,渴望发出自己的声音,但更多时候我们其实是病人,看不清楚爱是体验、是愉悦唯独不是救赎。情深者不寿,我执者残缺。

  • 认识身体
    kgvovc
    推荐

    爱不在任何结局,能爱而去爱或不能爱而不去爱这种过程,才是终极的意义。当命运塞给我任一颗黑珠子或白珠子时,我怎么也逃避不了,唯有老老实实一颗一颗地穿越。生命的深度就在穿越的串积之中

  • 认识身体
    怎么可能学的懂数学啊!
    推荐

    如果相爱很难,那就祝愿你我勇敢,如果勇敢很难,那便祝愿你我爱自己。诡艳的文字、血肉模糊的情感,拉子与水伶好似同个身体的肉块硬生生被撕裂开,血滴滴答答淌了一地,她们都在注视。我无法做到评论一个被社会所压抑的个体应该如何去做、如何去爱,只希望看完此书的你我能勇敢,在艳阳天相爱,冰天雪地里高歌,寂寞春日里相拥。

  • 认识身体
    春月盐
    推荐

    2022年3月,符号是二十,两个阿拉伯数字紧挨,被一个不够圆的墨圈框在一起。一切好像是重新开始,好像邱妙津流着泪,站在木棉道下对着另一汪流泪的海洋说:重——新——开——始——。但果真如此吗?我不晓得。春季有着难捱的、燥动的燠热,被少见的冷雨浇熄,我往楼下看的时候,会看见树叶瘫倒,失去清脆。事实如此。我坐在一片寒意的茫然中,被毁灭欲的大雾缠绕,生志轻弱如羽絮。我读完了《鳄鱼手记》。 我并不将这本书看作——圣经。比起女同志社群中的身份认同之书,我更偏向于《鳄鱼手记》是邱妙津心中一颗私密的结果。是边缘人、是失意者、是misfit,就像一枚掉进泥泞地的眼珠,四周混沌涌动的是痛苦,是反叛时脊椎的生疼,是欲爱和欲爱的回避,是互相刺伤和自我戕害,是生和死之间游移不定的边界线,是我站在此处,和无数的人相遇、相爱、相杀、相分别,聚散无常朝生暮死,太阳出来了,露水就此蒸发。 朋友说《鳄鱼手记》相较《蒙马特遗书》要生涩很多,我却着迷于这般的生涩。十八岁到二十二岁,早慧的女青年摸索着生命的轮廓,会被泪水灼烫、被爱欲烧伤,在爱中看到死,又在爱中哺育生的意志。多么奇怪的、辗转的、不安的灵魂啊,展现出生命苦难里层层叠叠的幽微——这是她的,也是我的人生,是她的十八到二十二岁,想必也是我的二十到二十五。能不能活到那时尚不可确定,“四年前你邀我一起去死,如今还愿意吗?”,暂且这样说吧。我在此处,与我剖腹相见。喜欢这个词。残忍、生动,太爱回避的边缘人,靠近亲密关系如同自投罗网。但你是对的,“爱就是对那个人说你永远不死”。无论是互相怀抱着下坠,还是在半空中放手,都没关系。我血淋淋的内里,只剩孤傲的爱还在泵动。 虽并不将《鳄鱼手记》当作旗帜,但无可否认的是,鳄鱼的意象的确成为了某种象征。人类透过万华镜寻找它、注视它、揣摩它,为保护还是剿灭言辞激昂地电视辩论,刊登研究报告、制作科普节目,而鳄鱼只是想回家的时候能好好运动,下班后能买到新鲜的泡芙。台湾的九十年代,人们是如何捕捉鳄鱼,鳄鱼们又是如何站出来呼唤阳光的;在三十年后的共和国,太多的谬解和反抗依然在上演。我是鳄鱼!就请让我当一只鳄鱼吧!

  • 认识身体
    Saison
    推荐

    其实并非因为年轻,而是因为她有这样的力量。能全然地去爱是需要剖心挖肺的,内核赤裸,所以易碎,外界以及情感上的伤害击穿了那层模糊的薄膜,过于赤诚的人无法容忍一丝一毫的不纯粹。而尚且活着的我们为了保全自身,太容易作出妥协了。

  • 认识身体
    日月虫工
    推荐

    痛苦还是矫情,只是一念之差。 这一念真是千人千面。因为现在对同性恋早就见怪不怪,所以对书中的挣扎又少了几分代入感,再加上其他原因,所以我常常觉得磨叽,有点在读以前非主流伤感文学的既视感。但我喜欢这本书的写作方法,一边写人,一边写鳄鱼,最后交叉,其实都是在讲一件事,如果以后我要写小说也想试试这种叙述方式。

  • 认识身体
    小家电回收
    推荐

    在同性之爱渐趋景观化的当下,愈显真诚。鳄鱼的部分总想到马路的犀牛,很轻的独白,似笑未笑,带点恍惚的真诚。心里起高墙,界外大厦倾,都是憔悴的疯子。支离破碎的爱,爱上你后陷泥沼,看着你整个人碎掉,然后似乎变登对。挣扎自救又闭眼向悬崖纵跳。美的一部分是爱,痛的一部分也是爱。爱确乎是要命的东西。

  • 认识身体
    咕咕么
    推荐

    看《鳄鱼手记》时,更像是窥探。孤独撕扯的文字,读来让人痛苦。 摘录:  * 十二月的寒气雾湿车内紧闭的窗墙,台北傍晚早已被漆黑吞食的六点,车缓速在和平东路上移行,盆地形的城里上缘,天边交界的底层,熨着纤维状的橙红,环成光耀的色层,被神异性的自然视景所震撼的幸福,流离在窗间,流向车后车流里。  * 车外辉煌的街景、夜晚扭动的人影,华丽而静抑地流过我们两旁的窗玻璃。我们满足,相视微笑,底下盲动着生之黑色脉矿,苦涩不知。  * 太早就知道自己是只天生丽质的孔雀,难自弃,再如何懒惰都要常常梳刷羽毛。因为拥有绚丽的羽毛,经常忍不住要去照众人这面镜子,难以自拔沉迷于孔雀的交际舞,就是这么回事,这是基本坏癖之一。  * 她站定在我面前,拂动额前的波浪长发,我心中霎时像被刺上她新韵味的刺青,一片炙烧的辣痛。她女性美的魅力无限膨胀,击出重拳将我击到擂台下。从此不再平等,我在擂台下,眼看着另一个她眼里的我在擂台上被她加冕。怎么也爬不上去。  * 新生南路上慷慨的路灯,铺张黄金的辉煌。沿着校区外的红砖道慢走,扶着长排铁栏杆的校墙,左手边是高阔的耀亮的街道,右手边是无际漆黑森森的校区,华丽的苍寂感,油然淋漓。  * 时间浸在眼泪里。全世界都爱我,没有用,自己恨自己。人类把刺刀插进婴儿的胸脯,父亲生下女儿又把她拖进厕所强暴,没有双脚的侏儒趴在天桥上供人照相然后活下去,精神病院里天生没办法控制意识的人受着幻觉、自杀欲望的折磨。世界怎么能这么残忍,一个人还那么小,却必须体会到莫名其妙的感觉:“你早已被世界抛弃”,强迫把“你活着就是罪恶”的判刑塞给他。然后世界以原来的面目运转宛如没任何事发生,规定他以幸福人的微笑出现:免除被刺刀插进胸脯、被强暴,也不用趴在天桥上和关在精神病院,没有任何人知道你的灾难,世界早已狡猾地逃脱掉它肇祸的责任。只有你自己知道你被某种东西钉死,你将永远活在某种感觉里,任何人任何办法都没有用,在那里面只有你自己,那种东西把你和其他人类都隔开,无期的监禁。并且,人类说我是最幸福的,我脖子上挂满最高级的幸福名牌,如果我不对着镜头做满足式的表情,他们会伤心。  * 绝少棱角的柔软,像水无声无息地渗进光洁的白沙堆里。  * 真可怕,可能从前的生活积了一些细菌,太微小要用放大镜才看得到,所以一直积在地毯底下,长期下来,量也相当惊人。大学这种生活形态,平常没有人会来逼你做任何事,除非你逼自己,所以如果压在地毯底下有什么账要算的,这种松弛的状态,是最适合从吸尘器里结块弹出来的时机,一下之间,对于‘瘫痪’半点防御力都没有。整个人都被拖进吸尘器里搅,很想伸手抓住什么把你拉上来。  * 听一个大哥级的人如此哭号,泪水宛如海底破了洞般冲奔,平生第一次也难以忘怀。他的悲痛似乎是无愧天地那种,是尽了壮汉体内所能忍受的一分一毫能耐,之后仍不能汲干的悲痛之海本身,借着他的泪腺和声带自然现形,于是声音里尽是理直气壮。不是当场受到他体内悲痛之海震撼的人,绝对切不中那刻间独特的感动,我的眼泪不听使唤静静地流出来,梦生的一只眼眶也涨满泪水。我内心反而出奇地平静,梦生冷冷地擦挤眼眶,我们俩都不是悲伤或同情,眼泪本身似乎也有独立的生命,接收到类似海豚召唤同伴的密话,要流归发源地般的盲目性,三个人被奇异地捆在同种共振里,那是不可言喻生命深沉点的体验。  * 她的眼神、声音、片段话语,像吸血虫般盘附在我身上的形象,吸吮我肝脾之血的力量,虽然被我用透明塑胶袋装来,我把自己跟它们隔开,但当死亡的白色泡沫从窗隙门缝渗进来,盈满地时,我惊讶地发现,只有她才是从我心里长出的东西。  * 从小家人包围在我身旁,再如何爱我也救不了我,性质不合,我根本丝毫都不让他们靠近我的心,用假的较接近他们想象的我丢给他们。他们抱着我的偶身跳和谐的舞步,那是在人类平均想象半径的准确圆心,经计算投影的假我虚相(我是什么很难聚焦,但什么不是我却一触即知);而生之壁正被痛苦剥落的我,在无限远处涣散开,远离百分之九十的人类跻身其间,正常心灵的圆圈。  * 记忆的齿轮缓缓地错动——小时候一家人共同生活在一起的情景;一个个小孩子接连着离开家,轮到我瘦小的身体背着行李来到台北求学;高中时代暗恋的对象和几个一起历经成长共同哭泣的精神伙伴,也被接续的成长乱流各自搅开,不是强迫性地形同陌路,便是再见面已辨认不出过去彼此相连的情感,只余噤若寒蝉的悲伤;大学时代宛如置身稀薄溶液,人与人的颗粒更不易相遇,几个友善的人试图接近我,都因地壳变动的精神状况,错待他人而失之交臂;唯一的绿洲,水伶,也如虹般泯没,像地球人登陆月球的里程碑,从此飘浮在外层空间无尽的无重力之中……一张张人脸挤进我脑中,每张脸都储存一部分我的情感、爱、苦涩或者悲伤,对我而言最重要的东西,但一次又一次的“分离”,似乎是无可避免的分离,把我和所爱的人切开,时空的变动,魔术般把对我而言重要的东西变没有,最后据守的记忆堡垒也终将不敌。  * 我生命里有许多重要的意象,它们都以我不曾料想过的重量凝结在那里,在我生命回廊中的某个特殊转角。但是我从没跟这些意象里的重要人们告别或道谢过,我就是憋紧嘴赌气地任他们滑出我的回廊。  *  绝望、痛苦、腐败、孤寂的阴影缠着我,随时可能在明日世界把我拖走吞噬掉。我暂时清醒且精神地活着,像在末世纪里,享有华丽而奔放的生命感。奔涌的热情完全导向小凡,宛如飞蛾扑火,我放任自己水坝里的爱欲之潮尽情地狂奔,狠狠地去爱小凡,不顾一切的姿态,到了毫无廉耻的地步。卑贱。  *  活在世间对待爱情的态度,与其说是圆成一个理想永恒的爱情想象,毋宁说是去面对一个又一个荒诞残缺爱情意义的责任。  *  不要再相互靠近,毁灭不会终止的。在你的未来,我想告诉你:打破任何我让你产生的想象,努力去爱一个人,但不要过分爱一个人,适度地爱,也不能完全不爱,那种爱足够让你知道在现实里怎样做对他才是好的,那种爱足够让你有动力竭尽所能善待对方。  *  我去看海,哭着告诉自己:“我不可能永远拥有一件美的东西,甚至记忆也不能,即使我再爱它。就是因为美有它的自然生命。如果我想永远拥有它,就会扼杀了它的美。”我决定将你从我心里放开,分离的仪式对美是必然的,美不能被永恒保存,只有放弃美转为善时,才会流进永恒里。爱得愈深,悲悯愈深,知道对方跟你一样在受苦,毕竟生存里有绝大部分是丑陋和冷酷的疆域,唯有善能融化这片疆域。所以人与人之间所存在的永恒因子是一种属善的基本关系。  *  年轻的时候,迷恋某些叛逆、颠覆、不遵守世俗羁绊的创作者,耽溺迷恋流浪、忧愁、短促早夭的生命形式。他们创作着,用文字写诗,用色彩画画,用声音作曲,用身体舞蹈,然而,我看到的,更毋宁是他们的血或泪,是他们全部生命的呕心沥血。

  • 认识身体
    行远思近
    推荐

    迅速翻阅,读了第一章,弃之。不是作者写的不好,也没有报持偏见,纯粹感觉不是自己的菜。年轻时估计也欣赏不了,现在能体会情感,却不想深究其中。

  • 认识身体
    几支糖浆
    推荐

    这本书讲了同性恋者在爱情里的挣扎绝望和痛苦,书是透过“鳄鱼”这一形象清晰传达的同志处境的艰难与苦谬,同性恋者,也就是文中的鳄鱼,被人类视为异类而不得不穿上人装,装作正常人的样子混在人群中生活,他们小心翼翼,害怕自己被别人发现,又希望能找到同类。 我没有很高的文学素养所以文中的很多句子对我来说其实是悲痛得有些无法理解,有点像青春伤痛文学,不管爱不爱都是痛。但是我还是看到了可能是作者想表达的作为同性恋者心底的挣扎和痛苦,在那个年代饱受歧视且无法被认同,精神上一定很压抑吧,在二十多年后的今天,这个时代对同性恋者稍微宽容了些,虽然不是所有人都接受这一群体但也逐渐有人敢于站出来发声,或许这也是作者希望看到的吧。

  • 认识身体
    lu
    推荐

    看了评论和推送信息,暂时还是不打算看的,至少在我思想容易被影响的时刻不能看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