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境与执念的辨析:基于记忆迷宫与彭罗斯阶梯原理 1、记忆迷宫:大脑像一幅宫殿地图,有无数房间,每个房间都相当于记忆储存地,但没有哪个房间能永远固有某种记忆。原因在于,法国波多尔大学卢诺·邦滕皮研究发现记忆特征:1)暂时性:海马区的记忆是暂时的,该区域并不构成记忆的最终储存地;2)分散性:记忆并非存储在大脑的单个区域之中,而是分布在它的各个地方;3)流动性:由于记忆数量庞大,又不固定在某个房间,所以记忆可能是流动的,例如,人们常说自己的梦总是有好几个片段并且还发生在不同的地点的原因。 2、彭罗斯阶梯:几何学悖论,理论上可描述为:一个由四条阶梯相连,在这个阶梯上永远也找不到最高的一点或最低的一点,所以人只能在同一个平面上打转。数学上证明它是存在的,但在人类目前生活的三维空间中并不能实现,只能放入更高维空间中才能构建,二维图示的只是幻觉,类似的还有莫比乌斯环和克莱因瓶。 3、梦境与执念:梦境的产生与记忆有关。梦境里也总会出现你熟悉的人或物,那是根据记忆构建的,好比出现了彭罗斯阶梯,仿佛《盗梦空间》里出现“梦中梦”。记忆宫殿里面,每个房间都是相通的,当你在记忆宫殿里行走时,就已处于自己的梦境中,所见所闻都是真实存在事实,这是极其接近现实的梦境,如果太过于投入,就很容易迷失在偌大的宫殿里,仿佛《蝴蝶效应》中男主大脑储存了四十年的记忆,凭借着这些深刻记忆,他在梦境与现实中来回穿梭,这时候或许对于他来说已经不存在什么梦境与现实了。
读过两遍(纸质书),《梦的解析》对文学创作(意识流小说尤其是)、文艺理论,哲学,生物学,医学,精神病学及精神卫生,法医学等等都有极大的启示作用,是众多理论的基础,是伟大的奠基作[玫瑰][咖啡]
先 还是说说读这本书的感受吧。 一大盘诱人的极富营养的美食摆在我面前,饥渴的我想把它快速吃进胃里,但我胃的消化功能有些差,牙齿也不好,我只能的一口一口吃,即使这样,吃到一半的时候,我还是休息了一会,喝了一小杯咖啡,希望借此提高吃的兴奋感。东逛逛西逛逛一会,转头又望着盘里还剩下的一半美食,胃口还在,打定了继续吃下去,慢慢的一口一口的囫囵吞吃,有些难受。但一想到它是一盘高蛋白能增加我的营养,补充我的体能,心想是药也要吃下去。吃到最后的时候,有一种轻松感,牙好胃口也好了。并且还再想必要的时候还会重来一遍。既是出于对心理学的热爱,更重要的自我疗愈的需要。 再来说梦吧。不知从哪天开始,我的枕套里藏有五颜六色的梦,只要发丝轻落枕套,梦就接二连三悄无声息的拽着发梢滑向脑海,在夜里轮流上岗。我的梦多喜欢着黑色灰色服饰,爱玩迷失。年轻时候的梦做的很辛苦,醒后也辛苦,多的时候一夜换岗5——6次。现在,年纪大了,梦也累了,一般只有2——3个交替,醒了也没有疲劳感。这些年我的梦真是辛苦了!弗洛伊德说,梦是愿望的实现。我不得不感谢我的梦,那些被压抑在我潜意识地宫里的冲动和愿望经过改装,加工,变形,浓缩,转移等一道道程序历经千辛万苦最后以梦的形式让我不敢表达的愿望达成。 虽然有时候很烦梦这个不速之客,但又庆幸自己有梦。心理学家说,世上只有两种人没有梦,一种,是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种是修行的高人。听他们这么一说,我不再祈盼自己没有梦,我做不了修行的高人,但我绝不希望自己是个精神分裂症患者。 梦既然妖化着来了,我们就得认识它的用意。弗洛伊德的照妖镜告诉我们的方法有三点:1近期发生的事 2梦多是相反的 3与童年记忆有关,并且都与性攀上了关系,为了遮羞也不怪它们不能坦坦荡荡在意识登台。佛罗伊德的年代是性压抑的时代,现在的析梦大师不会再泛性论。这也是社会的进步。 再说读这本书,真的很多都没读懂,有些句子段落虽然反复看,但还是不能完全理解,因此有说错的地方还希望帮我指出。我认为原因有二,一是心理学基础差,理解能力不够,二是没有静下心来读。暂且告个别,有一天我会再来。 就以此当作今天的日记了。
“梦”于我来说是个比较浪漫的字眼。比如,我最喜欢的田园梦。这或许也是很多浪漫的人,都很喜欢的一个田园梦。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院子,夕阳西下后,摆一张桌子,摆上一张长条椅,自己制作一些小甜品,沏一壶茶,点一盏香薰,在精神疲惫之时,聆听大自然的声音。吸收自己种植蔬菜花草的气息,这样的生活简直不要太惬意。 但是读弗洛伊德这本《梦的解析》,就让我一下子回到了现实。这个梦不但不浪漫,甚至没有一点美感所言,让我有点难以消化。因为中途停止了一个月时间的阅读,让我有一种像喝醉酒人断片的感觉。但还好,这本书给我的营养足够我反复咀嚼。 我的睡眠质量一直都很好,但偶尔会做很多的梦,但有时一段时间之内就一个梦都不会做。最让我觉得神奇的事情是,有时候出现的画面,会让我觉得很熟悉,我会跟自己说:“这个画面曾经出现在我的梦里”。也偶尔做过一些提示性比较准确的梦,当朋友跟我说一件事的时候,我会说:“你这件事我猜到了”,其实这件事,我曾经梦到过,只不过不是太清晰,那个梦到现在我都依稀记得。 弗洛伊德认为,梦中所见的人物和情境是梦的显象内容,暗藏其中的意义就是梦的隐义。梦的显象只是一些伪装,唯有通过精神分析才能揭示其真情,展露其隐义。 无论是浪漫的“梦”,还是这本难解的“梦”,我都还是会做下去。人生本没有对错,却有很多的不可思议,有很多的身不由己,有很多的言不由衷!如果你只是路过,那我就在终点等你。
小小盘点一下弗洛伊德与他的精神分析 一、基础理论 甲、三种意识 弗洛伊德把人的意识分为潜意识,前意识,显意识三个部分。 打个比方,海洋上巨大的冰山好比显意识,这个意识是可以完全进入完整观测的。海水下方可以模糊观察的冰山部分好比前意识,这个部分只能观察到一部分。深水区深埋在水下地下的冰山好比潜意识,这个意识是庞大和无法观察的。 应用上,这个意识理论告诉我们,人的显意识表达的每一句话,每一种观念,背后都具有更加庞大和深刻的根源。这个根源一部分是可以预测推测的,那就是前意识区域。更大的部分是无法预测推测的,就是深刻的潜意识水下冰山。 三种意识具有内在的矛盾性,比方说在《射雕英雄传》中:郭芙的显意识讨厌杨过,恨不得杀之而后快。她的前意识则希望接触杨过,其实只是想杨过改变对她的态度。她的潜意识就让我们大开眼界了,她其实是非常深刻的爱着杨过,所以表现得那么仇恨杨过的原因,完全在于杨过不懂她的爱他的心理。 就是说,三种意识有时候是统一的,但更多时候是彼此矛盾甚至冲突的。这就是说,那句不仅仅要看一个人说了什么,更要看他做了什么是完全成立的。因为思、知、行三者,正如三种意识一样,虽然一体的存在于一个人身上,但它们的表现完全有可能是不一致的。海面的冰山,水下的冰山,海底的冰山,完全有可能形象根本不一致,内在成分也可能还有更多的不同。 乙、三个我 弗洛伊德把“我”的存在分解为三个:本我,自我,超我。 本我是原始的我,他对应着人的生存本能,是完全感性的我。自我是社会的我,对应着人的道德本能,是理性的我。超我是灵魂的我,对应着人的真理本能,是灵性的我。 常常主导我们思维的主要是自我,社会之我。极端情况下自我会失灵,本我发生作用,人变得极度自私。在一些顿悟的瞬间,人的思想升华的时刻,则往往是超我在显现。 比如说有个人坐船发生事故,他的自我首先开始发挥作用,努力寻找生机,他找到一个救生圈,可以救自己。这时候来了一个可爱的孩子,就一个救生圈,救自己还是救孩子?他的超我出现,和自我开始发生战争。超我赢了,救孩子,自我赢了,救自己。我们假设这个人的超我比较强大,决定牺牲自己救孩子。于是孩子浮着救生圈游走了,这个人落水挣扎,听天由命。落水以后,他的自我和本我完全失去作用,人像死了。这个时候他的本我出现,能以不可思议的方式使他不至于被呛死,保留一线气息,被冲到岸边,苏醒得救。 丙、力比多 这是弗洛伊德为说明其性欲理论而创造一个基本概念,它就是一种性能量。 简单说,力比多比较高的人,性欲就比较强大;反之,则性欲比较弱。力比多常常处于被压抑的状态,普通人因为过于压抑的力比多,就产生了各种精神疾病。有一些创造力特别强的人,因为压抑的力比多反而激发强大的创造欲望,这就是那些杰出的艺术家,人类文明中出现的各类杰出精英。 在弗洛伊德的理论里,不仅每个人都受力比多的影响,甚至在很小时候就开始积累力比多能量。这是从婴儿时期就开始集聚,影响人一生的潜在能量。 二、应用理论 乙、释梦学 释梦理论完全建立在前面三种基本理论基础上,是对于三种理论的具体应用。 梦的出现是一个人的力比多释放与三种意识和三个我的纠缠冲突的结果。理解自己的梦境,就能理解自己的意识和各个我的活动情况,从而有效的调整自我的存在状态。这就是释梦的最具现实意义的价值所在。在弗洛伊德的释梦理论里,是一个人亲密接触自己的潜意识和灵魂意义上的超我的最佳机会。 甲、性学 和释梦理论一样,这是弗洛伊德前三种基本理论的应用学说,也是他的精神分析理论争议最大的部分。 弗洛伊德把人的性阶段分为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和生殖期,这是从生下来吸奶开始就进入性欲期的理论。我们实在很难想象一个尚未发育出性功能的婴儿会有性欲望,但是一个婴儿又的确很有可能从婴儿时期开始已经在积累自己的力比多能量。 弗洛伊德性学最大的弊端在于把人的所有意识和人格行为都归结于性欲望,归结于都是力比多效应的压抑和释放结果。但是由于这种理论缺乏有效的精准观测方式,因此反对其实也是不容易的。 三、结论 弗洛伊德的三种基础理论都是相当经得起批驳论证的学说。三种意识,三种人格之我更是极大的促进了全世界的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绘画艺术,文学,诗歌的发展。 力比多理论稍微艰涩了一点,在应用层面的影响不如三种意识和三个人格之我的那么大。 弗洛伊德的自我理论应用学上,释梦学要比性学更成功一些,性学理论饱受了无数的质疑和批评,至今犹未停息。 总得来看,弗洛伊德的三种基础理论建构得是比较成功的;两大应用学上则争议较大。尤其性学应用理论,有一些地方由于过度阐释,已经脱离了现实表现,有画蛇添足之嫌。 2019-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