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尔德曼发展心理学(原书第4版)

费尔德曼发展心理学(原书第4版)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费尔德曼发展心理学(原书第4版)
    cELiNe
    推荐

    2021年4月,在读完阿伦森自传《绝非偶然》后读的这本《社会性动物》。因为当时工作忙碌没有立刻写读后感,非常糟糕,这才过去八个月竟然忘记大部分内容,只记得前记的一段评价“这是一本研究社会心理学的权威之作,被奉为美国社会心理学的《圣经》”。 记得书中提到的很多心理学实验在《绝非偶然》都有提到,推荐两本书放在一起展开阅读。 读完一本书马上写读后感真的是个好习惯,或长或短,都是对阅读感受和逻辑线条进行一次完整梳理,以后要坚持。 书是一本好书,有时间会再读一遍。

  • 费尔德曼发展心理学(原书第4版)
    冯珂
    推荐

    书中四个有趣的观点: 第一,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 第二,我们的思维比自己想象的更保守; 第三,许多时候态度不是行为的原因,而是对于行为的事后解释; 第四,如果想要拉近和一个人的关系,最好的办法可能不是对他好,而是让他帮你的忙。

  • 费尔德曼发展心理学(原书第4版)
    季称利(纯阳子)
    推荐

    纯阳书评(公众号:纯阳书评/微信:chimbusco44)经典成功学破灭以后,我们还要再问一个问题:“既然经典成功学全是浮云,那么世上到底有没有真正的成功学”,答案是一个字---有!且真正的、可操作的成功学其实是社会心理学。那么经典成功学败在哪里?答案是败在充斤全似是而非的直觉之谈,看起来很美,但是观点和论断既没有根据,也没有验证,缺乏支撑,逻辑不够,所以经典成功学要么是错的,要么没法操作。而相较于经典成功学的不足,社会心理学真正在讲人性,在通过科学的方式去分析人们的心理需求和社会行为,这种需求和行为的分析都是基于科学实验,所以社会心理学的结论都有了根据,有了可操作性。       本书就是一本很好的社会心理学入门书籍,之所以说是入门书,是因为这本书不是大部头,内容相对于知识体系完整的社会心理学书籍简洁短小很多,只是内容精要,所以是入门。之所以说是一本好书,是因为有三个特点,听我一一道来。 第一、主题遴选适当,抓住了核心内容 作为一本入门书,主题选择精当,删减合适,作者没有乱撒胡椒面,没有在内容上搞平均主义,面面俱到,而是精心挑选了人的认知、偏见、攻击性、爱等核心主题,所以将有限的篇幅放在了核心主题的阐述上,使得核心主题的内容充实而饱满,作为一个独立主题讲述全面而透彻,完整而清晰。 第二、素材选择合理,平衡了经典与最新实验 作者在每个主题的阐述上,都安排了大量的实验,在实验选择上合理的平衡了经典实验和最新实验,一方面使用了该主题的经典实验,保证了学术上的完整性,另一方面又积极引入了同一主题下有创意的新实验,为理论的验证增添了新鲜感和创造性。同时正是由于作者同时引用了两种实验,所以也客观上增加了本书的可读性。 第三、特别注重实验的逻辑性,以保证理论的可靠性 作者特别注重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的科学性,强调一定要用符合逻辑的方法去验证心理学有关理论,尤其是在设计心理学实验时,一定要厘清心理学相关研究要素的相关性和因果性。事实上很多心理学实验经常将研究要素之间的相关性误当作因果性,结果得出了错误的结论,比如有些心理学家通过请家教的孩子往往考试成绩更好,就下结论认为家教对于孩子学习成绩有显然的正面推动作用,而实际上这个结论是有风险的,因为请家教这个动作可能就是一个遴选,将热爱学习的孩子选了出来,所以孩子考试成绩好的真正原因可能是孩子热爱学习,而请家教只是与孩子考试成绩好存在相关关系,不存在因果关系。所以作者在做心理学实验解读的时候,特别关注诸如此类逻辑关系的分析和确认,确保得出的心理学理论是逻辑严密的,是可靠的,从这个角度来的话,这本书尽管写的内容比较简单,但是态度很严谨。 最后想起了查理.芒格的一句话,原话没记住但是,大意是一定要学的科学是两门,数学和心理学。而要学社会心理学的话就从这本开始吧!

  • 费尔德曼发展心理学(原书第4版)
    推荐

    “从本质上讲,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那些生来离群索居的个体,要么不值得我们关注,要么不是人类。社会从本质上看是先于个体而存在的。那些不能过公共生活,或者可以自给自足不需要过公共生活,因而不参与社会的,要么是兽类,要么是上帝。”————弗洛伊德 非常值得的一本书,花了13小时看完了(本以为才看到一半),后文中有大概两三百页是一些英文简介和人称等等不太让人看得懂的东西,四十几万字估计三十万左右才是内容吧,剩下的我是直接跳过(无法阅读英文)。 首先呢,心理学是我们增加对自身和社会的认知最好的途径之一,学习心理学的过程更像是认识自己的过程,特别是发现有一些行为潜移默化的做了但是我们内心却没有发觉的时候。学习心理学就可以让我们清晰的明白我们的行为和态度。 心理学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这个学科的知识不受时代的进化而遭淘汰,相反,时代怎么进化这个学科的变化都不会很大,就像是“从始至终,变化的始终是科技,而人性是毫无变化的”,深有感触。 里面讲到的内容涵盖多个方面,同时各个方面我感觉都是蛮重要的,所以简单谈一谈内心的想法。 书中心理学的定义为:“他人真实的、想象的或暗示的存在,对我们的思想、情感、信仰和行为的影响,以及我们如何影响他人的科学研究。” 从众:我们不可避免之间,就需要以别人的意见来作为我们自身的指导,特别是在群体里,别人所发表的意见在我们内心之中总会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 而在我们遇到一些问题时,我们也会主动去看别人的意见和行为,来给我们即将要做出的意见行为作为指导。典型的案例就是大街上一个人因为赶时间跑了几步,其他人看到也跟随跑了几步,就因为这么几个人跑了几步带动了一个群体跑了起来,随后造成了恐慌,那么当这么一个群体朝着你跑来时你怕不怕?是不是也跟着“从众”? 这个案例在我内心之中一直占有很大的空间,时常在想我可不可以作为一个特立独行的人不受这些“从众”的影响?答案是不太可能,因为“从众”有时候确实是我们最好的选择,如果说增加一点特立独行,我想就是增加多一些自身的知识,来打破这个规律。毕竟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这是书中表达的其中一个观点之一,书里干货十足,如果对具体内容感兴趣建议还是看着一本书,非常值得。

  • 费尔德曼发展心理学(原书第4版)
    郭大侠
    推荐

    最近在看一本有趣的书,社会心理学基础方面的。有讲到一个词“社会比较”,恰好看到一个书友说到卸载抖音这一件事,我是大有同感,而且小有兴奋。因为我公然抵制抖音有段时间了,一直在圈内呼吁大家远离抖音。但没有什么人鸟我。所以,你说他乡遇故知开心不开心? 然后,谈到社会比较和卸载抖音之间的关联,我想先举几个例子(真实的实验事例)。 一:你可以准备三桶水。一桶常温,一桶冰水,一桶热水。如果你先把手放进冰水或热水,拿出来后再放进常温水里面,常温水还是常温的吗?但常温水的客观本质却并没有变化,变化的是我们自己的感受。 二:先给一批实验对象观看大量神仙颜值的刊物,然后再拿一个中等颜值的真人让实验对象外貌评分。这批看过帅哥美女照片的实验对象会给出远低于其它人给出的分数。 三:长期沉迷于色情影片的人,大多数都对自己现实生活中的性生活不太满意。那么问题来了,是因为他现实中不满才去沉迷虚幻影片呢,还是因为他沉迷虚幻影片才对现实不满? 四:实验对象如果先观看一个关于世界末日的影片,或者战争瘟疫之类的纪录片,再来写一篇关于生活之类的文字。那他们的文字一般会充满了感恩和珍惜之类的正能量情绪。但如果先给实验对象看其它国家优越gdp带来的无忧生活,高质量的公众福利,再写写他们自己的生活。你觉得前者和后者会不会有点不一样? 还有很多实验故事我不多说,也就是想举几个例子用来表达自己的思路,引发大家一起思考。抖音它会不会影响你我对现实的不满? 你说不会,我是理性的,有脑子的。但心理学已经在百多年前就证实人的大脑是不理性的。会受太多你不想承认的因素所影响。比如说,看帅哥美女照片的那些实验对象在实验前就言之凿凿地表示绝不会受影响,很多人事专员也在面试员工之前也会表示自己绝不会受到求职者的外表所影响。潜意识是很可怕的,比你的自主意识可怕多了。为什么叫潜意识呢,就是因为你都没有注意到它,就自然而然下意识地听从它的指挥去判断与行动。 你说,我们的生活是不是其它就是一桶平淡无奇的常温水?虽然有些索然寡味,但胜在平各舒适。如果你时不时要把手伸出去感受一下刺激,常温水也会变得没那么舒服。常温水它有错吗? 抖音它推给你看的东西,为什么会让你爱不释手,一刷就停不下来?因为它只推荐你最喜欢的东西,最想听到的理论,以及最意淫的生活与美人。但是你喜欢的东西看多了现实中却求之不得,生活于你是温柔还是折磨?最想听到的理论其实本身就是偏激的,于是钻牛角尖的道路走到黑,眼界与思想越走越狭隘。最yy的人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扣你心弦,让你如醉如痴,再看身边人是不是货比货得扔? 那抖音给你的是什么?是因为生活没能给予的一种白日梦式的补偿?但是梦醒后,放下手机后,你是更充实了呢?还是更空虚了? 没事打发下时间。为什么一定是打开抖音呢?你难道连自己潜意识爱着抖音却不敢承认?像我这样,勇敢地承认好了。我也喜欢,因为我知道它会提供我喜欢的内容。那种人性本能里面最底层喜欢的那些内容。把我裹挟羊往爱欲,物欲,玩乐,自我陶醉等方向不停地沉沦。就这么简单。 最后,我还是呼吁大家卸载它。 少一点幻想,少见一点你够不着的世面,少喝点你脑海里本来就有的毒鸡汤。 我知道这种长篇大论没有几个人会看,我很明白这一点。因为我也没奢望很多人会跟我一样,对一些莫名其妙的话题感兴趣。但是,如果能有一两个朋友刚好与我接上头了呢?也许,我写的都是给他看的。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