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最伟大的头脑系列(13册装)

对话最伟大的头脑系列(13册装)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对话最伟大的头脑系列(13册装)
    鱼玄机
    推荐

    2021年第七十六本书《妻妾成群》        苏童以冷静近乎白描的手笔为读者绘出了一个极度可悲的女性生存世界。她们是一群卑微而又可怜的人物,她们的命运如风中之烛、水中之萍,时时都有被吞噬、被淹没的危险。封建礼教、男权主义的压迫,是造成女性悲剧命运的极其重要的和不可推卸的因素。但是,女性自身的问题也同样不能被忽略。某些时候,对女性的伤害已经不仅仅是社会问题、传统问题,而是人本身、女性自身的问题。在《妻妾成群》中,苏童抓住了一个很深刻的主题:女性在认同男性文化后彼此伤害对方的现实,于是女人的结局越是凄惨,越是悲凉,越是强烈地撞击着读者心灵。这些女人们,不管是妻妾、是妓女还是情妇,他们都带有强烈的人身依附意识,正是这种“与生俱来”的依附意识使女性处于无可选择的境地。而被依附主体——男性一时的好恶往往使女性面临失去依附的危机。       比起妻妾成群,大红灯笼高高挂更让人耳熟能详,不过我还没看过,这部备受称赞的作品我觉得还是蛮好的,但打分想打4星或者4.5星,不知道是自己没能领略了她的美还是密集的阅读让口味越来越刁钻,总觉得哪里差了一点感觉。有书友问我为什么要在意读书的数量?我也自己问自己,确实存在一种内卷,感觉读的慢就是懈怠,实则快慢和书籍内容有关,《尤利西斯》《追忆似水年华》这种大块头就是需要沉淀下来慢慢去思索,另外还是贪心,总想着看完这一本去开启下一本,毛毛躁躁的很不好,读书还是要踏实。         你好 我是鱼玄机      “我曾爱之弥深       即使一无所获       仍感不虚此行”

  • 对话最伟大的头脑系列(13册装)
    简衎kàn
    推荐

    苏童的创作目标,就是无限利用“人”和人性的分量,无限夸张人和人性力量,打开人生与心灵世界的皱折,轻轻拂去皱折上的灰尘,看清人性自身的面目,来营造一个小说世界。

  • 对话最伟大的头脑系列(13册装)
    英华评估咨询谷兆钰13616301085
    推荐

    苏童的小说简短而赋予深意,妻妾成群的剧本改编的更有韵味,那个始终闻其声不见其人的老爷,那个支灯笼那老头[呲牙]

  • 对话最伟大的头脑系列(13册装)
    💫红彤彤の彤🧊
    推荐

    很早就知道苏童的名字,知道张艺谋的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是翻拍自他的原著小说。仅此而已。读这本书之前,我还特地重温了一下多年前看过的这部片子。 《妻妾成群》给了电影一个扎实的人物关系和场景,但影视化改编却让颂莲的命运与这个家族里的几个女人联结更紧密,且很多能运用视觉、听觉的手段,反而让人觉得更超越原著。 说回来这本关于苏童作品的书,其实一共就收录他的两部中篇——《妻妾成群》创作于80年代末;《三盏灯》创作于90年中期。故事架构和人物命运类来看,自然是《妻妾成群》更胜一筹。没想到,发表这篇最重要代表作的小说,当年苏童只有26岁。笔力之老道,难以让人相信这样一个关于旧时代封建大家族的女性故事是出自一位不到而立之年的青年男作家之手。 尤其喜欢开篇总序,洋洋洒洒把中国文学小说的发展做了很清晰的梳理呈现。后三分之一是关于苏童的创作理念的补充,是小说之外,让更多读者了解苏童本人的。有他的自述,有比较深入的对话访谈,也有文坛好友对他和他的作品的盘点评价。能让人一下子读“透”了苏童,这位当代先锋派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名字似乎总是与那一代很多作家放在一起,余华、格非、马原……1980年代中期,才是这批人最辉煌的创作巅峰时期,而今,他们中的很多人已经不再活跃于公众视野中了,这个年月并不流行文坛偶像了。

  • 对话最伟大的头脑系列(13册装)
    入光
    推荐

    控制与被控制  我一直认为本书对爱描写的很少,颂莲从决定嫁出去的时候就扔掉爱了吧?更多的是想对自由的尝试却恐惧的这种矛盾感的呈现。尤其是最后发现“井”的“秘密”,自己的精神体系也就随之崩溃。 还好 现在这个社会 你可以永远做自己

  • 对话最伟大的头脑系列(13册装)
    亥卯未
    推荐

    第一次感觉电影比小说好看,不得不说张艺谋改编的《大红灯笼》更加比小说精彩,可能也是因为电影中的视听语言表达,像封闭式对称构图和色彩设计等更能体现旧时代下封建思想,陈府的女人只是时代女性的缩影,陈府象征着封建社会,女性在这样的时代下无法逃脱悲惨的命运。

  • 对话最伟大的头脑系列(13册装)
    云舒
    推荐

    她爱生活,她爱一切,可是生活的门面面地关住了她。她只能选择堕落。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 浮生倥偬,有缘萍聚,当浮一大白,下辈子再也不来这非人的人间。

  • 对话最伟大的头脑系列(13册装)
    濯枝雨。
    推荐

    《三盏灯》读完很感动。苏童写的依旧很细腻,很真实,环境描写全都恰到好处,随便揪出一处都是高中阅读题的典范。关于扁金傻不傻不如说是我不敢去深想,很难过,越是战争,越是细小的人,越让我感到无力,和悲哀。还是仔细说说《妻妾成群》吧。 是今年看完的第一本。看完很久才来点评。是因为只有情感难受,并没有共鸣。所以想来想去只能写细处的感受。不知道怎么说。悲剧。基调,很平淡自然,让我感觉就是应该这么发展下去,也很凄婉,忧伤。 以“四太太颂莲被抬到陈家大院是十九岁”白描长句开头,以“颂莲说她不跳井”结尾。都让我印象深刻。苏童本人也说这是一个关于“痛苦和恐惧”的故事。 颂莲读过书,却还是难逃给有钱老头做小老婆的命运。她肯定不甘。她一直怀有傲气,从对待其他人可以看出来,不知道是不是企图以自己的个性像陈佐千争宠。如果真的是这样,真的感到很难过。又或者她对飞浦有期待,但是渣男飞浦的懦弱让我很无语。也是打破了颂莲最后的念想。紫藤下的枯井早有召唤,似乎很早苏童就开始暗示,但我还是万万没想到,最后跳井的不是颂莲而是三太太梅珊。而这个结果似乎更合理。颂莲亲眼看到偷情被抓的梅珊被推到井中,然后疯掉。 即使是我很不喜欢的大太太毓如和二太太卓云,甚至雁儿,仔细想来他们都不过是陈家大院里可怜的女人们。也许在那个时代,女人的命运都如此令人叹惋。看完之后没有什么结束一本书畅快的感受,却像是不知道什么,堵住了心里唯一的出口,久久不能疏通。 结局还是很值得深思,但是我现在除了表达情感,也实在是无法说出什么想法。 最让我惋惜的应该是三太太梅珊了。 虽然不知道她为什么进陈家,也许是被迫买来,毕竟有钱人都很无理。也许也是开始对陈佐千有幻想,但最终她都是最向往自由,也活的最真实的。只有梅珊对自己想做的事情付诸行动。她唱戏的时候很令我动容,这个女人易碎,单薄但又坚强。颂莲和梅珊也有点惺惺相惜的感觉,看她俩相处,是我唯一在陈家觉得有点生气的事情了。但她们俩的结局无疑都很惨淡,但仔细想来,这似乎又是能推理出的,最真实最自然的结局。 最后给她俩写词。【好久不写了。】我对她俩还是有很特殊的情感的,不只是惋惜吧。但是好像没有写出我想的感觉。 颂莲 闻曲寻佳人,对诉无言,都埋皮骨冷。春宵几日,梦终有时。秋泪沾襟,簌簌藤下雨。 梅珊 明眸淡笑藏,悲歌弯廊腰。恣意时短,料勾心难缠。千斤水袖,窈窕身量,清喉来生现。 end

  • 对话最伟大的头脑系列(13册装)
    梅落南山
    推荐

    点灯,灭灯,封灯。 深宅女人的"希望"系在一盏又一盏高高挂起的大红灯笼之上。 这部电影我拖了两年才看完。 很久以前便拜读过苏童先生大作,想等着看完电影再另写书评,没想到这一拖就是两年。 女大学生和大户人家的四姨太,怎么看都是毫无关联的两类群体。 但在苏童笔下,或者说是在那个年代里,就这么无甚违和感地被巧妙串联了起来。 细腻的笔触,巧夺天工的女性刻画和心理描写,让读者如置身于阴暗深沉的深宅大院之中。 如果说死人井是深宅讳莫如深的秘密,那一簇一簇在春秋开得深沉的紫藤花或许就是最后一点生机的点缀。 那紫藤是颂莲,是梅珊,是卓云,是大太太,也是后面进门的颂莲们。 但不管是谁,深宅的女人,开得再绚烂夺目,笑得再张狂得意,也逃不过时间催老凋零枯寂的命运。 深宅的紫藤离不了下人们的精心照料,深宅的女人们离不了男主人的雨露恩宠。深宅,规则如此。 我们的男主人公,陈佐千,内里闹得再荒唐,起了床穿戴好衣帽,他就是一个像模像样有头有脸的人。 在这群形形色色的女人中,他未具太多特色,但每一处恰到好处的性格体现,都是浓墨重彩令人印象深刻的。 就好像,好像一直在提醒着读者,陈佐千们是这个时代洪流里最最普遍的人物,却也是最最不能忽视的人物。 他像一根粗壮的绳子,那些妻妾们被串在上面,无可奈何,只能彼此口服心不服虚情假意地唤着姐姐妹妹。 当活色生香变成阴暗晦涩,当鲜花凋寂为枯叶,女人们就熬成了心思千回百转的老巫婆。 小说的阴冷清寒,在电影中体现得更为彻底。 一开始让颂莲们不甚适应的捶脚到最后成了一日不可缺,缺之浑身难受的享受。就像温水煮青蛙,到最后再也跳不出那个致人死地的舒适圈。 高高挂起的大红灯笼不仅没能在黑夜里点出温暖,反倒更显几分诡谲。 电影中秦腔的运用夸大了戏剧感,还带出了这诺大的深宅中更凄清的景象氛围,令人心情随之高低起伏,阴郁难解。 "人跟鬼就差一口气,人就是鬼,鬼就是人。" 日复一日的明争暗斗,挣脱不出的时代洪流,当抽象的文字变成了具体的景象,当纸上的人物儿鲜活地呈现在银幕之中,那种无法摆脱的悲戚感也更为透明更为强烈更加让人难以忘却。 一切都结束了。 他们想让梅珊们死,梅珊们便死了。他们想让颂莲们疯,颂莲们便疯了。 我不知道死亡对梅珊来说是否是最好的归宿,但我想疯掉对颂莲来说,确实是最好的归宿了。 【2019.3.3】

  • 对话最伟大的头脑系列(13册装)
    🐦 🐦 🐤 🐤 🐧 🐧
    推荐

    喜欢的文学特点在这本书中基本都有体现,不知道怎么形容的文风在作者自述里也找到了精准的概述:“白描式的古典文学”。第一篇是华丽的颓靡的,人物形象或许不够饱满,但每个人都足够脸谱化,戏剧却也真实地推动故事走向一个难以挽回的结局;第二篇是绝望的空洞的,剧情简单但有种很奇妙的吸引力,小碗的手垂出船的一瞬间读者好像魂穿扁金定在满地血泊里。每个角色都是悲剧性的,这种悲剧来自于恐惧、封建、战争、不可控和无力感,果然艺术产生在悲剧中。

  • 对话最伟大的头脑系列(13册装)
    魏建军
    推荐

    全书由两个中篇,加一些乱七八糟的评论构成,说她乱七八糟是因为实在理不清文学作品评论的那些高深的术语,韩寒说过这个圈那个圈最后结局是个花圈,曾让文学界大佬们差点奔溃,事实上把文学搞得这么这么复杂是一种自杀。小说就是讲故事,这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已经存在于人类社会几万年了,到了今天就莫名其妙的找到了许多说辞,什么形式内容,美感,伤痕,先锋……简直是莫名其妙。 任何作品脱离了大众高高在上离灭亡也就不远了。所以对于这些装逼的呻吟,我一概无视。 说到小说不得不说老谋子的大师级的作品,那逼仄幽深的小巷,诡异的灯笼,凄惨委婉的歌声。整篇小说就是电影场景的解说,充满了痛苦的凄美。颂莲和其他几位太太就像几根藤缠绕在干瘪的陈左千身上,争抢着阳光和养分。当陈左千逐渐枯竭后,几个人的命运只能是陪葬。只不过方法不同而已。表面看是时代的悲剧,其实是人性的悲剧。当资源短缺时互相厮杀成为了唯一的出路。最终的结果只能是被那口幽深的枯井所召唤。

  • 对话最伟大的头脑系列(13册装)
    Nirvana
    推荐

    看了好多遍苏童的妻妾成群,第一次看是十几年前,今天有看,经历多了,更觉得他对女性嫩心的体察竟然那么深! 语言的功力更是出神入化! 在我不长的阅读史中,能把女性描画的如此细腻到微米的作家也就普鲁斯特、曹雪芹、苏童。苏童说过他特别佩服托儿斯泰,尤其喜欢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这两个描写女性生活的伟大作品!

  • 对话最伟大的头脑系列(13册装)
    木兰
    推荐

    今晚恰好阅读了一篇关于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的对比和思考,再回过头来读苏童的书,我毫不犹豫地站队传统文学。 年轻时看这本书,读后感就是古代女人好可怜,男人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真的很坏。可长大后二刷这本书,却很想从头到尾临摹一遍,它的语言太美了,美得凄凉,氤氲着古时南方潮湿的悲伤和绝望,让人心颤。 苏童写起人物很有一套,不管是擅长写女人,本书中第二篇《三盏灯》中的那个傻子更是揪得人心疼。大战将至,村人纷纷离家逃难,而傻子为了自己的鸭子留了下来,遇见了固执地要在船上挂三盏灯的女孩。那三盏灯意味着温暖,意味着希望,是傻子缺失的东西,是他所渴望并想寻找的东西。所以结局他才会在茫茫天地间乱走,四处流浪,寻找那顺流而下、消失在河流深处的三盏灯。 苏童擅长写短中篇小说,篇幅虽短,意味深长。够你在合上书页后仍回味许久。这就是传统文学的味道,是现在快餐般的网络文化所缺失的,我所期待的味道。 引用书中苏童写的那段话: “我想没有生气的文坛首先是没有生气的作家造成的,没有权利的作家是你不去争取造成的。其它原因当然有,但那却构不成灾难,灾难来自我们自己枯萎的心态。” 看了将近二十年的书,我现在的心态越来越担忧。有时候我宁愿回头去刷某本我很喜欢的书,也很不愿意去看每天新上架的几千本网文。当然,也有很多我自己跟不上的原因在内,快穿Abo各种同人各种新设定不断涌出,形成了当今的网文文化。我并没有觉得这些不好,只不过觉得很多新文以利益为重,读者喜欢什么人设就写什么人设,失去了自己的那份独特,更甚的是,现在门槛越来越低,谁都不知道某文背后的作者是老人孩子,是男是女,在我的一个作者群里甚至还有十二岁的小作者…… 网文越来越浅,越来越没有营养,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太快了。 我本身也是某网文网站的写手之一,虽然有点存稿,但一旦上榜跟着榜单走,或者想日更保住读者,很容易就走上裸奔之路。为了赶字数,不进小黑屋,我不知道熬了多少个夜晚码字,甚至很多次迷迷糊糊完全不知道自己在写什么鬼,第二天起床后屏幕上一片乱七八糟完全无法成文。 总想着下次,下次一定要好好存稿再发文,一定要好好琢磨把质量提上去,但总是办不到。我清楚知道我并不是个例,所以,我很担忧,为网文未来担忧。 这就是为什么我永远只敢说自己是个写手,而非作家。 这两个字是我永远凝重认真的梦想。

  • 对话最伟大的头脑系列(13册装)
    君向何兮
    推荐

    《妻妾成群》——她不是假装清高,只是没资格放荡 文/君向何兮 01. 苏童,男,原名童忠贵,1963年1月出生,中国当代著名作家。 1980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中国作家协会江苏分会驻会专业作家、江苏省作协副主席。 代表作包括《园艺》、《红粉》、《妻妾成群》、《河岸》和《碧奴》等。 中篇小说《妻妾成群》入选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并且被张艺谋改编成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获提名第64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蜚声海内外。 2015年8月16日,其作品《黄雀记》获得第九届茅盾文学奖。 02. 《妻妾成群》是作家苏童创作的一部短片小说集,该书中一个男人娶了四个女人做太太,四个女人齐拴在一个男人的脖子上,互相争宠,像一棵濒临枯萎的藤蔓在稀薄的空气中相互绞杀而争得那一点点空气。 作为一部家庭伦理小说,《妻妾成群》 的时代背景是中国1920年代北洋军阀混战至第一次国共内战前夕之间的几年。 19岁的颂莲,在父亲去世后家道中落,被迫嫁给富有的陈家作四太太,如同家族中的第四个女主人。 刚嫁进这个富有的大宅院时,她受着王室般的待遇,接受舒适的锤脚,当她的丈夫兼大宅院的主人,夜晚留宿她的房间时,门前便会挂着红灯笼。 然而,颂莲很快的发现,并非所有的太太们都能接受到同样的奢华待遇。 事实上,主人每天决定要在哪一个太太的房间过夜,就会在哪个房间前点灯笼,享受脚底按摩,让这位太太决定餐点,让她得到仆人们的尊敬与服侍。 在现代角度,这也代表古代女性地位的不平等。 03. 毓如、卓云、梅珊、颂莲四个相恨长杀的女人,为了同一个男人,彼此眼中都容不得半点沙子,她们没有兔死狐悲,更多的是对方失利后的昂然自得。 或许女人真的是很奇怪,她能把别人里里外外琢磨个透,却总是琢磨不透她自己。 几个姨太太,说起话来,变得越来越虚情假意,两面三刀。 大太太毓如表面念佛,暗里却也参与着丈夫争夺战,一方面显示着自己的当家女主人权威,另一方面对丈夫的乱作为又无可奈何,只知道挑姨太太们的刺,她是中国千千万万封建女性的代表,懦弱无能却有着嫉妒心,渐渐年迈,控制不了自己的丈夫,就去控制自己的儿子,然后把儿子的婚姻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又去祸害另外一段姻缘,可悲。 文中的卓云有点像《红楼梦》中的王熙凤,只可惜,怕就怕,她机关算尽太聪明,却反倒误了卿卿性命,想必她的结局一定会自食其果。 在书中,很喜欢梅珊这个角色,敢爱敢恨,尤其是那句“做戏做得好能骗别人,做得不好只能骗骗自己。”道出了她为人处世的原则,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想恨就大胆的、歇斯底里的恨,不留给对方任何余地,最后就算是以被人投井而死为结局,也好过像颂莲那般苟活,看着第五个太太的到来。 至于颂莲,作为一个读过新式学堂的女孩子,却自愿跳入火坑,欲火自焚。她的婚姻观和过去几年很流行的一句话相同,宁可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在自行车上笑,那么最后的结局只能去承担,她不是假装清高,只是没资格去放荡而已。 百度里说《妻妾成群》借旧中国特有的封建家庭模式作小说的框架,是一部渗透传统因素的先锋派作品。小说主人公颂莲的意识里萦绕着命运、追求、死亡,由此建构了她成长过程中的一条道路。 可最终,她还是消失于人海,枯坐于石井边,疯疯癫癫自言自语,以此来结束她的一生。 中国古代爱情中有很多因爱而生,为爱而死的故事,可这本书中,没有爱情,只有勾心斗角与互相残杀。 看到最后,总觉得阵阵寒意袭来,我心中也开始下雪,下雪了,世界就剩下一半了,另外一半不见了,它被静静地抹去,也许这就是和书中相同的一场不彻底的死亡,与其疯疯癫癫的独自苟活,不如投入那口枯井,来得干净去得也干净。

  • 对话最伟大的头脑系列(13册装)
    24 7
    推荐

    苏童的人物从小到老,都是戏弄死亡的高手。 饱暖思淫欲,但《妻妾成群》里的男男女女到最后好像把思淫欲的力气也耗尽了,剩下的只有绝望与疯狂。 陈佐千一辈子耽于女色,临了却摆不平妻妾间的欲望,而颂莲在内的女人们已被逼成变态怪物。陈的儿子却是有心无力:“老天惩罚我,陈家世代男人都好女色,轮到我不行了……我怕女人。”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