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的重建

心的重建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心的重建
    YH.Liu
    推荐

    人看书很多时候产生共鸣,是发现里面有自己的影子。 这本书适合反复看仔细去理解里面的每一段话,很多时候我们错误的把兴奋当做是一种快乐或者幸福,实际上这只是短暂的一种生理机能反应,要想保持长久的幸福。只能不断的提高对外界各项事物的兴趣,才能接纳,发现和感受美好的事物。国学中的部分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实际上到现在实际上到现在还是印刻在我们的心中,比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种利他主义。有比如谦受益,满招损这种提倡的谦虚精神。孔子提倡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也。但是这个社会保留的大多数的人是有着原始社会本能的私欲的。无时无刻的克己复礼,既是对自己欲望的控制,也要忍受这种无时无刻的来自这种私欲的伤害。我们应该学会的不是压制自己的欲望,而是将满足欲望带来的兴奋框在生活当中,成为对生活接纳的一部分。

  • 心的重建
    刘付芳 Lindy
    推荐

    开卷有益,从另外的角度理解如何让自己可以在幸福的路上行走,虽然生活不易

  • 心的重建
    推荐

    幸福何其难啊,好困了,先睡了,感受此刻,珍惜不管好坏的现在,释放自己,去喜欢,去体会,去融入平凡的人生快乐。

  • 心的重建
    康德同学
    推荐

    这是我第二本完整读完的哲学书,罗素的原著。 罗素:一个引发第三次数学危机的哲学家,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数学家… 更令人惊叹的是:罗素没有上过学,全靠自学… 阅读体验:真是开卷有益,仿佛回到20世纪听罗素把各种有见地的见解娓娓道来… 本书评价:总体来说非常好,要是排版不那么密集就更完美了[憨笑]

  • 心的重建
    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
    推荐

    但这种方法不会触及潜意识或无意识层面的东西,并且当问题严重时,除非解决方法可以到达意识层面之下,否则该方法将不起任何作用。心理学家们针对无意识对意识的作用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有关意识对无意识的作用问题却研究得很少。然而,在心理卫生这个话题上,后者却是极为重要的,并且,如果想让理性的信念作用于无意识领域,就必须了解这方面问题,这点尤其适用于忧虑问题。一个人很容易自己告诫自己,即使发生了种种不幸,也没什么可怕的。但只要这仅仅是一种意识上的信念,就不会作用于夜间,不让你做噩梦。我个人认为,如果尽心尽力了,是可以将有意识的想法注入无意识中去的。大部分无意识都是由曾经非常情绪化的、现在被藏了起来的有意识的想法组成的。有意识地隐藏是可能的,通过这种方式就可以利用无意识做很多有用的事。例如,我发现,如果我必须就一些相当艰涩的题目写些东西,最好的方法就是用几个小时或一天的时间绞尽脑汁地想,能想多深就想多深,最后将工作丢下,告诉自己说,工作在秘密进行。几个月后,我会有意识地回到那个题目上,那时我发现我的工作已经完成了。在发现这个技巧之前,我会因为工作毫无进展而连续数月焦虑不安,这种担心没有帮我解决任何问题,还浪费了几个月的时间。而现在我就可以用这段时间做别的事了。焦虑的过程也很相似,当受到不幸的威胁时,应当严肃、认真地想清楚最坏的情况可能是什么。正视可能发生的不幸,用一个充分的理由让自己认为不管怎样也不会发生这种最可怕的事。总会有这样的理由,因为个人身上发生的事最坏也没有宇宙般无限的重要性。经过一段时间对是否会出现最坏情况的持续观察,并且真正地说服了自己“根本没有多糟的事”之后,你会发现你的忧虑已经被减到了最少。可能需要让这个过程重复几次,最终,如果你能在最坏的可能性面前不做任何逃避,你会发现你的忧虑全都没了,取而代之的是愉快的心情。普通道德观中的这种禁欲成分几乎变成了一种无意识的东西,但它却在以各种方式发挥着作用,使我们的道德准则变得不理性。这里的问题和我们在前几章碰到的问题一样,即如何强迫无意识注意到支配我们有意识的思维理性的信念。人性中的各个层面——意识的——潜意识的和无意识的,可以和谐相处,而不是无休止地争斗。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通过明智的教育造就这种和谐,而对于不明智的教育来说就要困难得多了。心理分析学家也在进行这方面的尝试,我倒认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患者自己就可以做这项工作,只有在极个别情况下才需要专家的帮助。不要说,“我可没工夫做这种心理劳动,我忙得不可开交,不得不让我的无意识自己看着办了”。没什么比人格分裂更能减少快乐和效率的了。花在让人格中的不同部分和谐起来的时间是有益的时间。我不建议应该单找一个时间,比如一天一个小时,进行自我反省。在我看来这绝不是最好的方法,因为这会让人更加自我,而这本身就是需要治疗的疾病,因为和谐的人格是向外发展的。我的建议是,应该按照自己理性的信念做,任何时候都不能让反方向的、不理性的信念毫无限制地闪现出来或控制自己,不管这段时间多么短暂。这是一个在他就要变得幼稚时能否扪心自问的问题。而如果做得十分充分,这个自我反省的时间可能会非常短,因而应该可以忽略不计。很多人都不喜欢理性。在这种情况下,我一直在说的这些事似乎都是不相关和不重要的。有一种观点认为,如果任由理性自由地发展,它一定会扼杀较为深层的理性。在我看来,这种观点是由关于理性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完全错误的概念造成的。激发情感并不是理性该干的事,尽管理性的一部分作用就是找出可以阻止会危害福祉的情感的方法。找到可以将憎恨和嫉妒减到最少的方法无疑是理性的心理学的部分功能。但是,以为在最大限度地减少这些情感的同时,会弱化理性并不排斥的那些情感的力量,那就是错误的了。理性是不希望减少任何炙热的情爱的,如父母的慈爱、朋友间的友爱、善意的仁爱以及对科学和艺术的挚爱。有理性的人在感到了全部或部分的这些感情时,会为自己能感受到它们而感到高兴,并会不加以任何节制。因为这些情感都是美好生活的一部分,而美好的生活正好可以让自己和他人幸福地生活。这些情感没有任何非理性成分。可很多不理性的人只能感受到最微不足道的情感。用不着担心自己变理性后生活将会枯燥无味,相反,理性的人比永远受制于内心冲突的人更能自由地审视世界,更能自由地借助自己的力量来实现外部目标,因为理性存在于内心的和谐之中。最无聊的莫过于自我封闭了,最令人愉快的莫过于将自己的注意力和精力转向外部世界了。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缺乏协调就会造成自我分裂,不能靠客观兴趣和爱的力量将自己和社会连在一起,就会造成两者之间的不一致。快乐的人是没有这些分裂或不一致所带来的痛苦的,他的人格既不会为了对抗自己而分裂,也不会为了对抗世界而分裂。这样的人觉得自己是宇宙的公民,自由地享受着宇宙给予的景象和欢乐。他不会一想到死就忧心忡忡,因为他觉得自己并不会真的和后来人分开。在这种与生命之流自然的深层次的结合中,一定能找到最大的快乐。

  • 心的重建
    大法师琴之心
    推荐

    生活不是一场短暂而疲惫的“百米冲刺”,冲向着一方石碑、一抔黄土。快乐存在于平静的时间长河里,存在于对身边人与物的热爱欣赏中,存在于“山巅的日出”和“月色下的海洋”,存在于“自由的宇宙之风”里和“人类文明的浩浩大军”中。

  • 心的重建
    Right
    推荐

    读这本书的感觉就是,在十九世纪的书中找到了知己,现阶段我对自己的期待确实就是如书中所期望的这样: 尽量给自己圆满的自爱,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头脑有秩序地思考,活在当下,勇敢爱和勇敢面对生活的困难,不要过度关注自我,做好人生最重要的事情同时,要有广阔的兴趣爱好,不要被小事和偶然事件左右我们生活的意义和心态,Just chill out,管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把它放在有意义的事情上。 做人嘛,很难的,不妨“敞开心扉,让来自宇宙的各个方向的风自由地吹入你的心灵,去认识真实的自己、人生和世界”,“在短暂的人生里,尽量地了解自己和这个奇异的星球以及一切应当知道的事情,尽量地体验和欣赏,接受人生给予的恩惠。”

  • 心的重建
    谦禾坤
    推荐

    以前读过伯特兰罗素的《罗素论人生》,里面绝大多数文章和这本《幸福之路》是一样的。罗素一生知识渊博,寿命也非常长。对于如何快乐生活的想法和观点非常美妙和正确。阅读罗素的书是一种高级的精神享受,让人身心愉悦,轻松自然。闲暇之余,罗素的书值得阅读,值得慢慢品味。

  • 心的重建
    万万
    推荐

    这个版本不是很好,但是是一本值得一读再读的书,尤其是闲情逸致那一章让人读完不禁热泪盈眶。当一个人有了更广阔的视野,认识到广袤无垠的宇宙中渺小个人所能达到的伟大,意识到已知的宇宙所具有的一切价值都凝聚在个人的心中,知道心灵反映出整个世界的人可能和世界一样伟大,那他就可能摆脱任凭命运操纵的恐惧感,就可能体验到某种深沉的快乐。

  • 心的重建
    小玥玥
    推荐

    幸福,是置身其中而自我感知的感觉,是我们穷极一生都在追求的目标。幸福本身不是外在定义的,也不是简单的用社会已经形成的划分标准和指标来衡量。幸福之路千千万,成功和物质的丰盈仅仅只是其中一条路,精神的富足亦或是同时兼具二者也这只是通往幸福得手段和路径。所以说幸福是自我感知的,是后天习得的。影响幸福的因素大体上分为两种,一种是外在因素,一种是内在因素。外在因素不可抗拒,接受 习惯 面对这些现实才是解决忧愁等不良情绪的前提。世事皆自然,这个世界该怎么样就怎么样,一味的自怨自艾只会让自己陷入无尽的深渊之中,接受不可改变的,亦或是明智之举,毕竟世界不会因为个人的幸与不幸而改变。内在因素是可以自我掌控的,观念的改变很有必要,如若一味的埋怨原生家庭 抱怨社会的不公,自我的认知和理解就会发生偏差,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使我们做事情带着情绪只会让事情越来越糟。因此,内在的自我调控和转变异常重要。获得幸福其实非常的简单,第一,不好总是怀有悲观主义的思想来面对世界,快乐至上的是指导我们生活最好的原则,活着 本来就是一件极其幸运的事情,活着,就要发现生活的趣味。第二,以恬静的心态和平静的情绪对待生活着的世界,宠辱不惊,淡然接受,认真的解决每一件发生的事情。生活于个人而言本身就是没有方向的,我们无法掌控未来的节奏,过去的不必追悔,未来的不必担忧,坦率的活在当下就是最好的应对生活之策。第三,不要过度的竞争,合理有度的放弃无法实现的预期,减轻背负过多的欲望和努力。也许努力是我们活着的一种人生态度,但是不切实际的努力会将我们推入迷宫,久久不得要门而出,低欲望会让我们活的更加快乐。最后一点,转移我们的注意力,投入到一件值得我们真正喜爱的事情上 培养一个小的爱好,沉浸其中,同时也要打破既定的生活规律,拓宽生活的维度和广度,适时的跳出去,也许我们会发现生活的精彩之处。但是请不要忘记工作也是一件很好的追求幸福的不二之选,只是不要叫自己因为工作而疲惫即可,适度的工作会让我们获得一定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 心的重建
    语茶
    推荐

    这本书最吸引我的是作者英国大哲学家罗素的名字,其次还有书名。书中触动我的地方有很多,最主要的是:人要想幸福就要把注意力从自己身上移开,放到身边的事物上,放到身边事物的注意力越多越快l乐。还有:第一,要记住,你的动机并不总像你想的那样无私;第二,不要过高估计你的价值;第三,不要指望别人也像你一样那么看重你;第四,不要幻想着大多数人总是在想着怎么害你。

  • 心的重建
    吴雪娟
    推荐

    值得二刷,有一定的人生阅历才能有些许共鸣,我敢说我貌似看懂了或许有十分之一吗?

  • 心的重建
    sunflower双喜
    推荐

    刚刚看过黄菡版的,又来看刘博士版的,打算再买原版的来看。真的是一本让人爱不释手的好书。

  • 心的重建
    林了个立皮儿
    推荐

    值得一看,断断续续看完了这本书,现在我脑海里的关键词就只有“兴趣”,拥有广泛的兴趣,对外部的环境事物都想去探索并乐此不疲,不过分关注个人的小小世界,我觉得这真能幸福起来,至少我开始慢慢感觉到这种快乐。 (这个译本看起来有点吃力,小小地难为了愚笨的我,我决定还要去看一遍黄涵老师的版本)

  • 心的重建
    Sonya
    推荐

    "幸福之路"看书名不禁产生这样的疑问,在人生的这一旅程中“幸福”这种充满随机、主观的真的有迹可循吗?了解通往这条路的准则或者规律真的能使人过上幸福的一生吗?出于这种好奇读了此书,和多数充满哲理的书籍存在相似,这类书籍读着读着便陷入一种阅读瓶颈,就是没有顿悟感或者惊讶于新观点或者开拓新的思路的感觉。读过这本我知道了,这种瓶颈是自我和本我不协调所致,或者可以这样想生活中大多数关于自我产生消极负面情绪多数由于两个我之间的矛盾,源于自我与本我的步调不一。原来阅读也存在,本我也就是阅读中的潜意识被我忽视了,如果我不是仅仅出于好奇而阅读,而是问一下,我觉得的幸福是什么样的?反之不幸福又是什么样的?什么样我会觉得幸福,又是什么原因让我会感到不幸福?了解了本我,就可以带着问题阅读了,阅读的过程中就是和作者的一次对话,能沟通顺畅也就是能够理解啦!大师就是大师,能够将宏大的命题讲的如此简单,能够将读者自然而然带入沉浸式阅读,和读者形成内在连接,亦师亦友。值得再读的一本书,也是阅读过程的一个转折点。在以后的阅读中我将关注本我,不再总是自我按照喜好阅读的习惯。 推荐阅读!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