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的艺术

沟通的艺术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沟通的艺术
    LL
    推荐

    你未看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 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 沟通的艺术
    争强.Zhang
    推荐

    非常经典。 此一本书替代了中国2000年其他所有德育心学类的书

  • 沟通的艺术
    推荐

    在农历虎年春节期间看完了《传习录》,跟几年前相比,对“知行合一”又有了不一样的理解。什么是知行合一?刚开始的理解是要注重实践,说到做到;现在看完这本书后认为“知行合一”就是致良知。这里的“知”是“良知”,这里的“行”就是在良知的指引下产生的行为。“所恶于上”是“知”,“毋使以下”是“行”,这一过程就是致良知的过程。“已所不欲”是“知”,“勿施于人”是“行”等等。 王阳明倡导的是在良知的指引下自发的开展行为,人人都有一样的“良知”,但有圣凡之分,就是因为“良知”被私心杂念遮蔽的程度不一样。一位老人摔倒了,想都不想地去扶起来,这是良知的作用;如果犹豫了,想着会不会被讹,这就不是纯良知的作用了,想扶又纠结于行动,这就是掺杂了私欲的良知的作用了。怎样让自己的良知越来越精纯?事上练,正心诚意、格物致知。就是每起一个念头,都要审视下是不是受到了私信杂念的影响,有的话就要格掉。功夫练到一定程度,都不该有审视的念头,一切行为都是纯粹地从内心出发(良知指引)。日常生活中,人们行为的出发点很重要,经常有些行为明明发自私心,却打着从良知发出的幌子。 中医中描述的一个人气脉畅通、精足神明的状态,太极拳练到高阶神明的状态、王阳明描述的心如光明月的状态,感觉都是一回事。另外我觉得王阳明的思想跟道家(非道教)思想也是一脉相承的,比如婴儿时期最良知的状态、天人一体思想等。

  • 沟通的艺术
    蛟龙潜渊
    推荐

    修心。修心即致良知。一切都在心中,只要心在省便是致良知。要做到不欺良知,相信良知,自觉良知。良知在人,永远不会消失。不肯致良知的人,只是良知被物欲所蒙蔽,并不是他没有良知。格物是向外的功夫,格就是正,就是纠正那些不正确的,使归于正道。在私欲萌芽之际将其扼杀,防患未然以期修得真心。我们平时所说的“书读百遍,其意自见”,指的也是用心读,如果你不用心读,就是读一千遍也没有用。所以不管是学习还是修行,都要先从修心开始。心在了,才有意识,有意识才能主动去解决这个问题。心不在焉,不仅仅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更是在浪费时间。没有融会贯通的知识,即使是对的知识,对你来讲也没任何用。

  • 沟通的艺术
    李凤君
    推荐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心犹镜也。圣人心如明镜。常人心如昏镜。近世格物之说,如以镜照物,照上用功。不知镜尚昏在,何能照?先生之格物,如磨镜而使之明。磨上用功。明了后亦未尝废照。”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心灵是一切的主宰。修心,即修德、修身。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