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封信

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封信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封信
    🐶似无星云🌺
    推荐

    要讲清死亡太不容易。 有的死亡不给我们机会选择,唯有面对;有的死亡给了我们选择的机会,做决定的将是“生命价值观”。所以我们能做的可能不多,也可能很多……

  • 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封信
    流木追风
    推荐

    我太喜欢这个课程了,给了我很多新的视角与思考,我想说,这门课程能够有书籍版,真的是太好了。

  • 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封信
    Melanie
    推荐

    面对死亡我认识到,人这一生的意义不在于成为别人眼中的什么人、也不在于拥有钱权名利,而在于每天早上醒来发自内心地喜欢做什么。有些人一辈子功利地追逐他人眼中完美的自己,被外物所牢牢控制,等到了功成名就的时候又想起当年的初心,却不知道该如何真心喜欢上一件事情。每个人在死亡的终点都是平等的,这一生应当更为自己而活、坚持做自己想做的事。

  • 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封信
    朴鲤
    推荐

    在保罗·柯艾略继《牧羊少年奇幻之旅》后写出的又一本探索生命的真谛的《维罗妮卡决定去死》中,柯艾略描写了一个因为厌倦平凡生活而选择了走向死亡的年轻女人。         关于死亡的文学作品一直是层出不穷的,如另外一本很著名的《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死亡奉行一种暴力美学、破坏之美。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有一段很经典的话:“最可怕的恶是死,但死却与我们毫无关系,因为我们活着的时候死亡还不存在;当死亡来临时,我们又已经不存在了。”         伊壁鸠鲁不承认死亡,他认同德谟克利特的“灵魂原子”的说法,人死后,灵魂离开肉体而去,四处飞散,因此人死后是没有生命的。         卡根教授关于死亡的哲学课中,对于人死后是否有灵魂是持否定观点的。死亡就是生命的彻底终结。即使牵扯到宗教,人们拜佛求神,但是人死后没有灵魂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人们能够去相信死亡后仍然有灵魂的存在完全是因为人们对死亡有一种本能的恐惧。恐惧本身不是针对死亡,我们真正害怕的是死亡产生的一系列后果,失去一切拥有的美好的东西,错失了活着的时候能享受的一切东西。但是仔细想一想,即使我们获得了永生,也只能应了那一句“无敌是多么寂寞”。        就像文章开头提到的《维罗妮卡决定去死》中,维罗妮卡刚刚24岁,却就已经厌倦了生活。生活虽然可以用很多个colorful堆砌起来,但是对一小部分人来说,生活本身就是蒙尘的。英年早逝的天才女诗人西尔维娅·普拉斯在自己的自传体小说《钟形罩》中描绘了一个女人空气稀薄的钟形罩中的世界。        “对于困在钟形罩里的那个人,那个大脑空白、停止生长的人,这世界本身就是一场噩梦。”就像卡根教授所说的那样,对待死亡的最正确的态度就是小心谨慎地活着,追求吃喝玩乐之外更大的目标就是有所创造。但是在一些黑暗的角落里,当活着的痛苦大过于死亡的时候,主动去终结生命也是一个合理不过的选择。         这种感觉在读完《钟形罩》、学习过卡根教授的课程后更为强烈。也可以联系到契诃夫笔下的套中人,可以想象到,似乎所有人的一生都是在钟形罩里等待氧气耗尽的那一天。如果足够痛苦也足够幸运,也许可以在那一天降临之前死去。         如果活着本身变成一种折磨,自杀的合理性和道德性又不为世人所承认的话,那么能做的最多只能是在荒诞的笼子里活蹦乱跳,保持着不知真假的快乐。

  • 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封信
    散人
    推荐

    大学公开课讲授死亡!不知中国大学是否有? 在民间,一向秉承孔子的“未知生,焉知死?”的理念,很是忌讳谈论死这个话题。可是谁能逃脱死亡?没有!哪怕是活了八百岁的彭祖,哪怕是想再活五百年的帝王,结局都是一样! 我觉得谈论死亡实质是在论证活着,没有活着何来死亡?而论证活着,不参照人类的脑科学、生物化学等等内容,总有些“一条腿走路”的感觉。

  • 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封信
    风月猫猫
    推荐

    首先,作者是个无比啰嗦的人,甚至有注水拖字数或者拖课程时间的嫌疑。 其次,很严肃的用如此篇幅讨论一个既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的命题,略有哗众取宠之嫌。 第三,可以看得出来,作者所有的讨论都很严肃认真并发自肺腑,至少说明学术氛围足够宽松自由,没有论文和绩点的压力,值得羡慕。 除了书中论述过的各种哲学命题和理论值得学习之外,治学的方法和态度也值得尊敬。

  • 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封信
    商熵
    推荐

    这是一本普及读物,没有学过哲学的人读起来也没问题,学过哲学的人读起来会比较难受—卡根先生为了可读性而不停的啰嗦唠叨,到了第十四章登峰造极,但总体来说还是能学到东西的,信息量也足够。这是一本由语言转换成文字不大好的范例,啰嗦重复太多,引导性有点差。 读这本书的时候,一定要读完再评论。因为作者的逻辑很强大,是采用抽丝剥茧的方式来叙述的。因此你可能觉得论述不对的地方作者也会说清楚原因,所以不要过早下判断。就这点来说我觉得此书非常好。 这本书是肯定不能只读一遍的。

  • 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封信
    Yang Fan
    推荐

    无论是东方哲学的生死轮回,或者相信卡根无限缜密的表述,人的死亡和一部机器的毁坏终结并无区别,思考它,面对它会让你在每个不同的人生阶段获得智慧。

  • 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封信
    在时光里
    推荐

    “我们想到死亡时,不应当将其视为艰深奥秘,难以面对,可怕至极。恰恰相反,我认为对死亡的恐惧是一种不恰当的回应,而远不是一种合理的回应。我们会为死得太早而悲伤,但如果我们能够意识到我们至少曾经活过,这何其幸运,或许就能抵消这种悲伤情绪。”

  • 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封信
    柯务酷
    推荐

    过去两周每天晚上都会听上一段Shelly的论证,在道理越辨越明的讲授中,获得一种由内而外的平静。一天的生活原来除了忙于工作,原来还可以回归于生命之存在本身。翻译自然是减分啦,还是更喜欢公开课的录播本身

  • 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封信
    笑荣
    推荐

    面对死亡而活 在推荐阅读书目里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是很有兴趣的,“死亡”两个字吸引着我,因为曾经亲眼见证过死亡,所以想看看作者笔下对死亡的描写是什么样的,是否有超越死亡的情况存在。 我所了解的死亡是一个生命渐渐走向衰败的过程,是生机勃勃的身体变得瘦弱萎缩失去光泽弹性的过程,是从有独立思考能力到意识混沌的过程,是渐渐对周围的人和事失去感知的过程,是脉搏逐渐消失、呼吸变得困难的过程。痛苦把时间拉长,但当看着生命之花即将凋落,又觉得时间太短暂。潜意识里我想从书中看到对死亡不一样的解释,希望书中会有证据告诉我说人是有灵魂的,即便肉体死亡,灵魂也会陪伴在亲人身边,希望能从书中得到慰藉。 然而,这并不是一本玄幻小说,而是一部哲学著作,注定不会有感性的存在。作者从开篇就打消了读者的念头:“书中将引导大家从理性的角度探讨灵魂的存在、死亡的本质以及死后存活的可能性;个人的同一性;死亡为什么会很让人畏惧,我们应如何面对死亡。从形而上学到价值观,让大家对死亡有深刻认识,从而对生命价值有深刻了解。” 哲学书看起来真的很费脑子,尤其是我这种不爱动脑的人,常常会被作者看似无意义的论证牵入思维的混沌状态中,所以这本书我断断续续看了两周,花了15个半小时才看完,同样字数的小说可能三分之一的时间就能搞定,这就是读专业书与非专业书、喜欢与不喜欢的区别吧。 书中主要分以下几部分来进行探讨。 一;人的本质,即人为怎样的一种实体,灵魂是否存在。 这里的讨论的死亡是人的死亡,那么人的本质是什么? 关于人的本质有两种观点,一种是大部分人认同的二元论,一种是物理主义者认同的的肉体论。二元论认为人是由肉体和灵魂组成的,肉体是物质的,灵魂是非物质的,肉体死亡之后,灵魂还可以存在。物理主义者认为人只有肉体,肉体死亡本人即死亡。肉体论的观点并不否认人的心灵或者说灵魂的存在,但是他们认为心灵(灵魂)是依附于肉体的存在的,是肉体的一种功能,是表示肉体能思考、恋爱、制订计划的功能,肉体消失灵魂也将不复存在。 二元论和肉体论其实都认同有灵魂存在,本质的区别在于二元论认为两都是独立的,肉体论认为两者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那么是选择二元论还是肉体论,关键是要论证灵魂的存在及消亡。灵魂是非物质性的,无法通过“眼耳鼻舌意、受想行识”来感觉到,作者通过“灵魂存在的论证”“笛卡尔的论证”“柏拉图:关于灵魂的不朽”来论证灵魂的存在与否。 最佳解释推论是指合理地设定存在某种我们看不见的东西,以便去解释我们都认同其存在的其他事情。但经过了各种条件下的推论后,作者给出的结论是没有灵魂存在的理由。 笛卡尔从基于哲学的反思中论证灵魂的存在。他认为人的心灵和肉体不是同一个物体,他们在逻辑上必然已是两个不同的东西。心灵即是灵魂。但是哲学家对这一论证存在争议,作者举出晨星/昏星的论证来反驳笛卡尔的观点,用许多概念来支持自己的论证,保证能得出灵魂不存在的结论。像我最不喜欢的议论文一样,提出观点反复举例论证,无论自己的观点合理与否,都要证明他是对的。不得不承认我没有哲学的辩证思维,这一章我没有看全。 柏拉图相信灵魂的存在,并相信灵魂是不朽的。这体现在他与导师苏格拉底的对话中,对话收录在《斐多篇》中。他通过苏格拉底之中道出了自己的主张与观点。柏拉图相信脱离了肉体,灵魂依然可以存在,人要不断地练习灵魂与肉体的分享,不能受制于肉体的欲望的禁制。心灵可以领会永恒的理念,但要做到这点它必须摆脱肉体的影响。灵魂是无形的单纯的,是不可被毁灭的。 二;个人的同一性。 同一性讨论了如何证明现在的你和昨天的你、若干年前的你、明天的你、若干年后的你是同一个你呢?跨越了时间、空间的物理对象是不是同一事物?改变多少的组成部分能不改变一件事物的同一性?同一性的关键是什么?人的同一性是取决于肉体还是取决于思想?这里有三种观点:灵魂论认为个人的的同一性的关键在于拥有同一副灵魂。肉体论认为同一具肉体即同一个人。人格论认为不要求人格总是拥有同一套信念、记忆和欲望等,只要有足够的重合部分,只要改变是渐进的就可以。灵魂论的缺陷是怎么能证明有同一副灵魂,灵魂是由大脑决定的还是由身体决定的?肉体论所说的同一具肉体的标准,换了大脑或者大部分身体器官的肉体还是同一具肉体吗?进行了截肢手术的那个人还是同一个人吗?肉体改变多大程度不会影响到同一性?人格论解释了不同成长阶段的人为同一个人,个人的成长有一个连续渐进的过程,人格论其实也可以归结到灵魂论中。人格是否可以被移植,如果一个人死后他的人格完完整整地被移植到另一具肉体中,那这个人是不是可以说没有死亡? 作者给出的都是开放式的讨论,各种观点都会出现在这里,大家可以选择任意自己信服的观点,但作者只相信:死亡是最终的结局。 三;死亡的本质。 这一部分讨论了死亡的本质是什么。死亡有坏处,它的坏处是什么,永生有好处,好处是什么? 剥夺解释理论认为死亡是有坏处的,它剥夺了生命中那些美好的事物。如果死亡是有坏处的,那它的坏处发生在哪个时间点,它会如何影响我们。我们活着,死亡尚未来临;死亡来临时,我们已经不存在了。既然死亡来临时我已经不存在了,那它对我也就没有影响了,死亡就对我没有坏处了。听上去很有道理,但是人是社会性的,一个人的死亡不仅是对个体而言,而是对与这个个体相关的所有人而言,死亡对个体来说是终结,它的坏处不会影响到已死的个体,但是会影响到与个体相关的人,会引起他们生活的变化、心情的变化。 卢克莱修认为“死亡对我们有坏处”的观点是错误的,只有与事物同时存在时它才会对你有坏处,死亡之后我不存在,出生之前我也不存在,我没有必要为出生之前难过也没有必要为死亡之后难过。 在看这一部分时我时时刻刻都在提醒自己要以哲学的观点来看待事情,你相信某个观点,就必须要证明这个观点。感性的思考在这里是行不通的。 死亡对我们是有坏处的,那么永生是不是就一定是好的?你想要什么样的永生?如果有无限的生命时长,如果生活会越来越好,如果身体还是健康无恙,那永生是值得期待的。但如果是反过来的状态呢,你还会希望永生吗? 四;如何面对死亡而活,自杀的合理性与道德性。 这一部分是从形而上学转到了实际生活,用理论来指导实践。 死亡是具有普遍性的,是有必然性的,是不确定时间发生的,生命的价值在哪里? 中性容器理论认为你有多幸福,你的人生就多有价值;有价容器理论认为作为一个人而活着,本身就是有价值的;保守价值容器理论认为尽管活着有正面的价值,但它是可以被超越的,不只是要活着,而是要有意义地活着;理想价值容器理论认为活着本身有无与伦比的价值,不管生命内容有多糟糕,整体总和永远是正数。 在了解了死亡的本质,懂得了生命的价值,我们要如何面对死亡而活。面对死亡不应该是只有心怀恐惧,而是要在了解真相之后小心谨慎地活着。要小心地选择目标,执行目标的过程中谨慎行动,生命的长度和生活的质量都要考虑在内,通过有计划有目标的行动,让生命的内容更加丰富。伍迪·艾伦说“我不想通过我的作品变得不朽,我想要通过不死来活着”。 在书中作者也讨论了东方思想与西方思想的不同之处,我觉得总结得很到位。东方思想认为人生即是苦难,要学会放下,只有这样面对死亡时才会从容。西方思想认为世界是美好的,生命是美好的,要在拥有的时候充分利用它。 在讨论分析完了死亡的本质与生命的价值之后,作者又谈到了自杀。在进行了理性的分析之后,作者认为自杀是有其合理性的,我同意这个观点,所以对于深受病痛折磨的人选择安乐死,选择自己结束生命有尊严地离开,我也是赞同的。 看过《人体简史》之后再看这本书,更能让自己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我们生而为人,是进化了30亿年的结果,从你生就的那一刻起生命的奇迹就在你身体开始不断上演,奇迹的终点是死亡。从理性角度来说面对死亡我们应该坦然处之,死亡是必然;但我们毕竟不是死板的理论而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行为的感性实体,我们生活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我们与周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的生命中不仅包括我自己,也包括许多与我相关的人或事。知道我们最终的结局是死亡,并意味着要时刻想着死亡,而是在这个前提下尽可能地好地规划自己的人生,让生命更丰富充实。不必要求自己做出丰功伟绩,我们只是组成这个世界的芸芸众生,改变世界的事情就交给人类先锋去完成吧。 平凡真实地过好当下生活。

  • 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封信
    无所谓wsw
    推荐

    mark,很好的书。也是一个公开课。通俗易懂平易近人地讲道理。思路清晰,逻辑缜密。老师是真正的想把问题讲明白。真正把自己的理解告诉读者。一切都基于你的常识,不需要门槛。

  • 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封信
    Such
    推荐

    首先感谢卡根,给了我力量,底气,信心。缓解了我的痛苦,加深了我对死亡,对人格,安乐死等等方面的认知。如果没有听课,估计还纠结于各种二元论呢吧,尤其在中国这么玄而又玄的国家,通灵这种事从来不会缺席。现在我还被警告呢,但是半信半疑吧,就像你说的,我做了适当妥协,至少物理主义与二元论打平手。可能我本来就理智?还是生性凉薄?不知道,人本来就是矛盾的。不想了,大半夜的。 上过课,书不看了估计和课堂内容一样。翻到原先做的笔记,有几个疑惑的地方。 第一个疑惑,卡根教授用y型(时空虫) 反驳了人格理论 他认为可能只有死于法国的人才是拿破仑 但是我的疑惑:可能人格理论是正确的 但是 不可能出现同时有两个人附着拿破仑人格的例子 所以教授用错误的举例 矛盾的结论 反驳掉了 正确的前提 第二个疑惑 这些论证 都是用人的常识去判断是否正确 是否可以反驳掉 是人的自我常识与认知 但如果人的常识具有局限性 正确答案超过了人的认知或者常识怎么办? 哲学在人的常识中思考 是不是一种人对于思考未知事物的无力感?比如说柏拉图曾经认为 灵魂的未知属性指“看不见摸不着……”但是现代出现了“电波”一样 我们用来举例论证的素材是不是也具有局限性? 还有一个疑问:用事物类比人自身真的正确吗?也许这种类比的前提就是 我们已经认定了物理主义 认为人类只是高级的“机器人”所以它的行为逻辑或者构造 都可以用一般的事物类比(虽然这种类比看似能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哲学家的看法)但如果 看似相似的类比真的能够拿来“类比”吗? 如果不可以的话 又怎么思考我们呢? 抛开外界 如何思考人自身 这样的话 前提就说明 人这种生物不同于我们生活中所见的那些东西 比如说“音乐乐器”“火车汽车”“看见旧照片想起老朋友”一样,而这样的空想,是不是虽然纯粹但是没有办法有任何进展? 继续 关于修正人格理论:有且仅有一个人拥有我的人格 那么那个人就是我 不存在人格分支的情况 身份同一性的建立 不需要依赖其他外部条件 也就是不需要依赖“无分支原则” 我的疑问:既然不需要 也就是认定人身份的同一性 只是这个人的内部的事 而与外界无关 那为什么一开始举同时分裂人格的那个例子呢? 卡根教授说的有违直觉。直觉是思考哲学的判断依据吗? 关于死亡对我们是否有伤害,一个观点是如果能确定死亡的时间,才能确定伤害了我 反驳:存在我们无法确定时间的死亡 反驳:不存在本身就是对我们的伤害,并不是只有存在这个前提才能对我们做出伤害 疑问:哲学思考与话术概念的界限。哲学家通过文字来表达,文字承载的是至关重要的作用。举个例子,文字类似于翻译家。真理与人类,这两者相当于外国人与我们,而文字,就是翻译者,所以,非常考验文字。而我们的语言体系,不管是逻辑还是怎么样,真的能够传达出正确的答案吗?就像能说出来就不是道一样,这种东西是只可意会的吗?那没了逻辑思辨,我怎么知道你不是唬人呢?所以这是很矛盾的吧。 我当然明白哲学家很伟大,也深深的敬佩。特别是听了这节课之后,我不禁感到了苏格拉底的智慧,我还觉得他聪明,看来慧根和年代无关,可惜我们现代人,总是轻视古代,总觉得我们的经验建立在古人之上,剑桥学派,扯远了。顺便再扯一下,大学多出点古典课吧,整那些科学的东西,年代表?文学分析?留给钓名沽誉的人吧,再不回归思想本身那就是买椟还珠了。 重新扯回正道,哲学家既然要用大家都明白的事物来解释形而上的东西,这本身就是一种不靠谱的方式。那些真理,不一定能用语言体系,或者物理体系表达。所以,物理主义和二元论真是各说各话,因为体系都不一样,物理主义还好,最起码用话语来拉拢人,二元论还要惨一点儿吧,全凭信徒的决心。但是我是真的好奇,二元论的那些事,是真的事呢,还是心理作祟啊,二元论可以用物理主义解释吗?反之,科学家会不会也会在心里为二元论留一个空间呢?这个空间是科学界的缓冲空间吗?比如说物理体系完全被摧毁,被降维打压的那种时候,有没有怀疑过,哪怕是一时?还有啊,二元论从来不缺故事,我身边人也讲过很多,但是我没见过,既然不缺证据,为什么不当众表演下?也开个学术交流大会什么的?谈灵魂,全是活人在交流,在形而上,根本没有触碰到实质啊。不说了...现在是半夜两点,再扯下去要吓死了。 还有,最后说一下我的私心,我希望这个世界没有灵魂。如果有的话,我会很愧疚,我对不起的生命太多了,这是其一。有灵魂,对于生者来讲是一件很藕断丝连的,麻烦又令人欣慰的情况。至于讲的人们都要在天堂团聚,这个我觉得理想色彩太浓厚了,一听就是活人意淫出来的想法。灵魂都是纯洁的?我想说,失去了黑色与灰色人格的人,也就是以上所说的灵魂,怎么还算人?怎么还算那个当年活着的人?人格都不完整了唉。人本来就是阳光与阴影的交织物,如果灵魂是提取了最光明最纯洁的那部分,那灵魂还是我们的本体吗?再此为了给我这番言论论证,我也不得不采用苏格拉底的话术了。堆好的积木城堡被打翻了,重新建了个新的形状,这新的作品,还是原先那个积木城堡吗?既然二元论讲人是由肉体和灵魂(或者说意识)构成的,那人的坏心思肯定也包含在内了呀,那也是人的一部分,还是说,人坏的那部分,都是肉体所带的基因使然?那这样的话说灵魂纯洁就说得通了。但是人格中的好与坏真的能够被揪的这么清清楚楚一干二净吗?这样看来,灵魂与肉体依旧难舍难分啊。 我需要被说服,但是并不代表我是个十足的物理主义者。终极话题,想想就够了,我就负责看哲学家们的讨论成果然后思考吧。

  • 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封信
    豆豆
    推荐

    看这本书是因为7月初有一个二十多年的好朋友因为车祸去世了!听到消息的一瞬间感到死亡居然距离我们如此之近,可我却对他一无所知!听多了生命的脆弱!听多了人生的无常,可还是想认真、理性的思考关于死亡的定义!看这本书的过程中一直在考验自己的思辨能力!最终总结出来了自己对死亡的定义:首先他是相对于生命而存在的,也就是没有活着就不存在死亡!其次死亡其实包含在生命里,他是生命的一部分!最后:死亡让生命有意义!正如卡夫卡所说“生命之所以有意义是因为它会停止”!作为每个终将面临死亡的个体,死亡是让你从这一刻去思考人生活的意义!好好的珍惜当下的一切,未来面临死亡时可以更淡定更从容!

  • 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封信
    徐良局|围而无城
    推荐

    谢利卡根是个洒脱率性的教授,牛仔裤+帆布鞋盘坐在讲台授课。但这并不能为他给他的死亡观加一点点的分。 这本书不配作为哲学著作,因为作者的思考全都是从科学而非哲学上的层面的,作者恐怕不懂哲学,即使引用了那么多哲学内容。论证方式全都是科学的推理论证,而非哲学的思辨。 死亡不是坏事是因为我不存在,所以不能享受美好?天呐,我不存在才是最大的坏事。 自杀在痛苦大于快乐就是道德的?自杀是在人生意义层面的,降维到快乐痛苦,我没话说。练习作者多去看看加缪。 别的就不多说了。信谢利卡根的的人就信去吧。[微笑]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