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三修:修心 修性 修行

人生三修:修心 修性 修行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人生三修:修心 修性 修行
    An Alchemist
    推荐

    断断续续差不多一年时间终于把这本书看完了,每次下定决心要读的时候,都要深吸一口气,而每次看不下去的时候都要感叹一句:罗素伯爵,真有你的! 同样都是哲学著作,《哲学问题》一书相对于其他作品来说,可读性不是很高,我个人觉得是因为虽然本书名字叫“哲学问题”但其实罗素用大量笔墨讨论的主要焦点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界限:哲学的领域,一般被称为认识论。至于伦理学、美学、政治哲学、宗教哲学和很多其他重要领域,该书也仅仅是一带而过。从本书的几个章节名就可以看出:“物质论”,“认识论”,“共相论”,“真理论”,“哲学价值论”,都是在讨论人对世界和事物的认识,包括什么是物质、物质的真实性、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信念的真理与虚妄等等。 而我们在阅读哲学作品时如果想抱着读成功学、鸡汤文学、方法论作品的态度,希望哲学能解决主要的形而上学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现实世界的最终本质、对与错、美以及其他方面。那只会无功而返,因为罗素说哲学不会给出简单的答案。哲学家们提出了很多问题,但是通常他们自己回答不了这些问题。哲学所提出来的答案并不是可以用实验来证明其真确性的。因为有确定答案和可以被实验证明的哲学都已经从哲学领域分离了出去,物理学、天文学、数学以及新兴发展起来的心理学、社会学、逻辑学、伦理学、经济学、哲学、政治学、美学、教育学等等。曾经,这都是哲学的思考范畴。但在历史的长河中,无数的先贤在各自的领域创造出了璀璨的知识硕果,并把它独立地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论证。最后只剩下形而上学和认识论等问题,被孤零零地留在了哲学的范畴中,因为它们是一个永恒难解的迷题。 学习哲学比起经济学、物理学、医学等实用性科学来说,确实于我们的价值不是很大。如果研究哲学对别人也有价值的话,那也必然只是通过对于学习哲学的人的生活所起的影响而间接地在发生作用。 但我们为什么要研究哲学?因为我们除了追求身体的健康、科技的发展、文明的延续外,我们还要去满足心灵的充实。只有在心灵的食粮之中才能够找到哲学的价值;也只有不漠视心灵食粮的人,才相信研究哲学并不是白白浪费时间。哲学使我们觉察到它们的重要性,研究解决它们的门径,并保持对于宇宙的思考兴趣,使之蓬勃不衰,没有哲学色彩的人一生总免不了受束缚于种种偏见,由常识、由他那个时代或民族的成见、由未经深思熟虑而滋长的自信等等所形成的偏见。对于这样的人,世界是固定的、有穷的、一目了然的;普通的客体引不起他的疑问,可能发生的未知事物他会傲慢地加以否定哲学的价值(也许是它的主要价值)就在于哲学所考虑的对象是重大的,而这种思考又能使人摆脱个人那些狭隘的打算。尤其在于通过哲学冥想中的宇宙之大,心灵便会变得伟大起来,因而就能够和那成其为至善的宇宙结合在一起。 追根究底,还是那句话——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和追求智慧,此外,无他。

  • 人生三修:修心 修性 修行
    Edmond Dantès
    推荐

    实在的空间是公共的,而表面所看见的空间则是属于知觉者个人的。在不同的人的个人空间里,同一客体仿佛具有不同的形状;这样,实在的空间(客体在其中具有它的实在形状)也就必然和个人的空间不同。因此,科学上的空间虽然和我们所看见的、所感觉到的空间相互有联系,但是并不相同;而且,它们的联系方式还需要加以考察。 我们暂且同意物体虽不能完全和我们的感觉材料相似,但是却可以看成是形成我们的感觉的原因。这些物体都占有科学上的空间,我们可以称之为“物理的”空间。必须注意的是,倘使我们的感觉是由于物体所造成的,那么就必然会有一个物理空间,里边容纳有这些客体、我们的感官、神经和脑子。当我们和一个客体接触的时候,我们就从它获得一种触觉;也就是说,这时我们身体的某部分在物理空间中所占据的位置和客体所占据的空间十分接近。在物理空间中,如果介于客体和我们的眼睛之间没有非透明体,我们(粗浅地说)就会看见一个客体。同样,只有在我们充分接近客体的时候,或者当客体接触到舌头的时候,或者当客体在物理的空间中跟我们的身体处于一个适当位置的时候,我们才能听见它,嗅到它或者尝到它。除非我们把一个已知客体和我们自身都看作是在一个物理空间之内,不然我们便无从陈述在不同的情况下,从这个客体我们可以得到哪些不同的感觉;因为主要是客体和我们身体的相互位置,决定了我们可以从客体得到哪些感觉的。

  • 人生三修:修心 修性 修行
    ⁵²ᐤ᭄藑꧔ꦿ້໌ᮨ₁ᵌ₁⁴࿚
    推荐

    几天前读完第一遍,但实在搞不明白罗素在讲什么,于是重读一遍后将就着写点吧。 这本书开门见山地讲“现象与实在”的关系问题。罗素从分析一张桌子入手,探讨究竟有没有桌子这个实体。因为我们对桌子的了解,都是从对它的颜色、形状、材质、硬度等“感觉材料”的直观认识中来的。但每个人在不同时间、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掌握的“感觉材料”并不总是相同,这种多变性、不稳定性决定了我们任何一个人其实都未曾认识一个永恒不变的“实在的桌子”。我们只不过是从各种殊像的“有关桌子的感觉材料”里抽象出了一个“共相桌子”。在探讨“现象与实在”问题的基础上,罗素进一步分析“经验与先验”、“归纳与演绎”、“殊相与共相”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他举了一个很可爱的栗子,质疑经验的可靠性:我们对“太阳明天会升起”的自信,就像小鸡每天都能等到主人规律地饲养一样存有风险。因为,极大的可能是,被规律饲养的小鸡会在某一天被主人折断脖子。当然,他对经验不持绝对的怀疑态度。大概是说,从殊相归纳出来的知识,是可以被演绎成共相的,是已经为科学所证实的。(这一部分我没有搞懂,,,不好再多写了) 读完这本书,我决定要重读《西方哲学史》了。在这本书里,罗素认为哲学是关于批判的知识,这种批判应该建立在一定的共识之上,反对对知识的绝对怀疑。而在《西方哲学史》里,他对哲学的定位非常浪漫。他对比了哲学和科学以及神学,讲哲学比神学更科学,哲学比科学更激发人的想象力,这种想象力推动人类探究宇宙。

  • 人生三修:修心 修性 修行
    先生
    推荐

    哲学之应当学习并不在于它能对于所提出的问题提供任何确定的答案,因为通常不可能知道有什么确定的答案是真确的,而是在于这些问题本身;原因是,这些问题可以扩充我们对于一切可能事物的概念,丰富我们心灵方面的想象力,并且减低教条式的自信,这些都可能禁锢心灵的思考作用。此外,尤其在于通过哲学冥想中的宇宙之大,心灵便会变得伟大起来,因而就能够和那成其为至善的宇宙结合在一起。

  • 人生三修:修心 修性 修行
    一蓑烟雨
    推荐

    我们发现,一切知识都必须根据我们的本能信仰而建立起来,如果这些本能被否定,便一无所有了。但是我们的本能信仰中,有些信仰比起别的要更有力得多;同时其中许多信仰由于习惯和联想又和其他信仰纠缠在一起,这些其他信仰其实并不是本能的,只不过被人误认为是本能信仰的一部分罢了。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