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情商说话(实战篇)

高情商说话(实战篇)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高情商说话(实战篇)
    梦游的西瓜
    推荐

    一、从生产走向消费 随着人类社会从农业生产到工业大生产再到后工业信息生产阶段的转变,人的抽象需要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进化的阶段(匮乏消费→温饱消费→小康消费→大众消费→风格消费),以机器大生产方式开启了供给之路,增加了消费品的可选择性,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消费社会的特征,逐步从生产者社会转变为消费者社会。 在资本主义诞生之初,以禁欲、节俭和苦干为特征的新教伦理被认为是资本主义精神发源的重要缘由。宗教改革之后所持有的“个人的道德活动所采取的最高形式,应是对其履行世俗事务的义务进行评价”的观点,为世俗活动开展的道德辩护。加尔文认为信徒必须增添上帝荣耀的“有效的信仰”,而“只有上帝的选民才真正拥有这种有效的信仰”,因此,只有在世俗的禁欲活动中的善行,增添了上帝的荣耀,才有可能证实你的信仰是有效的,表明你可能是上帝的选民。这一宗教逻辑使得“有组织地从事一项职业的世俗活动,受到了越来越高的道德重视,越来越多的教会许可”。因此,不同于僧侣式的禁欲主义,即陷入得越深,离日常生活就越远,加尔文宗的禁欲精神是与内心孤独的个人在世俗生活中获得成功以增进上帝的荣耀相联系的,禁欲主义就只能渗入日常生活之中,禁欲主义的伦理成了日常生活的伦理,确保处于“恩宠状态”,是加尔文宗信徒的毕生事业。然而,今天的资本主义以机器大工业为基础,已不需要禁欲的精神来支撑了,“事实上,资本主义制度已经不再求助于任何宗教力量,尽管我们现在仍然还能感觉到宗教影响经济生活的企图,但是,它比国家干预经济还要来得不正当”。 在现代资本社会之前,消费和生产之间的平衡点以及核心是一种交换机制。人类在消费的过程中能够相对感知这个物品的完整生产过程。同时,当人类自己销售你的生产物时,也能被消费者所感知到。伴随着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向消费社会的转型,商品的极大丰富反而使得消费者的偏好对生产的导向作用更加显著,生产商之间的激烈竞争使得消费选择的重要性空前高涨。当全球资本化击穿了具有能见度的本体交换模式,并用全球化的大规模工业生产消费品时,个人难以察觉到消费品背后的生产过程和生产属性的。也正因此,交换的天平两端被打破了,消费成为了唯一的、让我们获得价值依归的事物。我们从“生产决定了我们的身份”,走向了“消费决定了我们的身份”。而这种人们对物的消费、占有与抢夺,实际蕴藏的是更深层的“符号”意涵。 同时,在现代消费社会里,消费体验,从前资本时代的不断加速欲望更替的频率、提升欲望水平,向后资本时代通过贴合用户的行为习惯转化。当消费主义赋予不断升级和快速更替的欲望以文化合法性,不但消解了传统消费伦理所赋予的欲望满足的否定性意义,而且从正面角色建构欲望满足的肯定性意义。这一现象意味着,消费替代宗教成为新的意义供给机制,它把人生的终极意义从来世放回到现世,现世的消费欲望的满足被合法化、合理化,并成为人生幸福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来源,并赋予物质欲望的满足以肯定的意义,甚至是终极意义。 二、消费何以重塑“牢笼” 消费是人为了满足自身需要的一种活动,消费源于需要,人的需要的形式和内容决定了消费的形式和内容。马克思指出,非异化的状态下人的需要的丰富性的意义,决定了新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对象的意义,人的需要不断丰富的过程,不仅实现着人对自我本质的确证,而且使得人的本质得到持续的充实。换言之,商品经济的发展使个人获得了一定形式的独立性、自主性。个人摆脱了束缚已久的人的依赖关系。商品交换中人与人的关系,本质上是一种自由的契约关系,以个人意志和行为一定程度上的自由为前提。在马克思看来,人应“以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一个总体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与此同时,在消费的自由之中,个人的自我意识也发展起来,并以政治、法律和思想的形式确定下来。然而,个人的独立性,是建立在人对物的依赖性基础上的,表现为人与人社会关系的物化,人受物的统治和支配,物的升值和人的贬值等等。在商品经济形态中,人的特征是“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在以货币作为交换基石基础的商品社会之中,现代世界一方面给了个体以自由,但同时,也使个体的生活越来越物化,越来越失去自身的个性色彩。而这两个方面,都根源于货币经济、货币逻辑对于现代社会生活的主宰。 进一步而言,资本主义商品结构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与联系获得物的性质,并从而获得一种“幽灵般的对象性”,这种对象性以其严格的、仿佛十全十美和合理的自律性掩盖着它的基本本质,即人与人之间联系的所有痕迹。由于“人际关系具有一种物的特征,这样它就获得了一种虚幻的客观性”,卢卡奇认为物化比商品化更为精妙。人们对物化作用的体验不能像商品化那样具体而直接。人们能够意识到自己被当做商品去对待,但是,当人像商品一样发生作用和行动时,确实很难感觉到物化的普遍化。物化已经削弱前资本主义存在形式特有的社会、文化、宗教等基础,因此也剥夺了作为群体中的个体能力,使其不能觉察和表达出物化生活与其先前生活的不同之处。而货币作为编织现代文化、现代社会之网的蜘蛛,代表了现代社会和文化的最独特的特点,也成为了普遍存在的异化和物化的基石。货币的流动渗透于现代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角落的货币本身没有性格,惟其没有性格,由于货币不会固定在一种特定的存在方式之上,它才作为纯粹的交换媒介而能与所有东西交换。“货币使一切形形色色的东西得到平衡,通过价格多少的差别来表示事物之间的一切质的区别……货币挖空了事物的核心,挖空了事物的特性、特有的价值和特点,毫无挽回的余地”。货币化约了、夷平了事物与事物之间、包括人与人之间的所有本质区别。因此,当货币作为纯粹的交换媒介推动了交换关系的全面化、普遍化时,一方面使社会的各种要素连接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获得了一种“自主自足性”,从而使“物的文化……成为一种凌驾于个体文化之上的优势力量”。物化、以及将物置于人类社会的神殿之上成为货币作为工具与资本合谋的结果。 而从消费作为一种“客观的占有”的角度来说,马克思认为仅仅是占有、使用本身就是一种异化的表现。在他看来,“对象性的人和人的作品的感性的占有,不应当仅仅被理解为直接的、片面的享受,不应当仅仅被理解为占有、拥有”,因为仅仅作为占有的消费使得我们在面对一个对象的时候,“当它对我们来说作为资本而存在,或者它被我们直接占有,被我们的吃、喝、穿、住等等的时候,简言之,在它被我们使用的时候,才是我们的”。由此导致的结果就是“一切肉体的和精神的感觉都被这一切感觉的单纯异化即拥有的感觉所代替”。物的存在,就像萨特所说的那样,“只就我在它与我之间建立的创造关系给予我对它的特殊所有权而言才与我有关”(萨特,2011:698)。在这一过程中,人占有物的快感不仅充实了自身消费欲望,而且放大和凸显了这种满足的快感。于是一切肉体和精神的感觉都被这一切感觉的单纯异化即拥有的感觉所代替。而究其根本,马克思认为是私有制使我们变得如此愚蠢而片面,消费异化,如同劳动异化一样,其异化的根源在于私有制。在私有制条件下的社会关系中,人的需要对人的确证和充实意义就走向了它们的对立面,“每个人都指望使别人产生某种新的需要,以便迫使他作出新的牺牲,以便使他处于一种新的依赖地位并且诱使他追求一种新的享受,从而陷入一种新的经济破产。每一个人都力图创造出一种支配他人的、异己的本质力量,以便从这里面获得他自己的利己需要的满足。因此,随着对象的数量的增长,奴役人的异己存在物王国也在扩展,而每一种新产品都是产生相互欺骗和相互掠夺的新的潜在力量”。 同生产异化类似,消费异化也体现在人用于自我实现,自我肯定的对象反面成为一种异己的力量来操控和奴役人自身,但消费异化的特点在于,这种操控和奴役并不是直接性的,也不仅仅依靠外在力量,而是通过设计、制造和支配人的需要并使之成为欲望来实现的。消费异化不仅是他人和外物作为异己力量对人的操控,更是人对自身的奴役。当欲望取代了人的本质需要,人对欲望对象的屈从便不再受到自身意志的控制,人变成异化的自己。浅显的看,财富和金钱是由人来占有和支配的,似乎不存在人的物化问题。但实际上,人和对象之间的主客体关系已经被颠倒了,人在社会关系上的地位和价值,不是取决于自我的特殊性和能力,而是取决于他最终究竟能占有多少财富和金钱。金钱支配着人的活动目的,物成为评价人的尺度,人格的特性不是由人来体现,而是由货币来决定。 无论是资本与异化的逻辑,还是阶层与模仿的范式,究其根本消费都使得个体在追逐某一种样态的自由、自我的道路上陷入了对于自我的消弭。大多数人都在货币经济带来的自由与困境中焦灼惶惑,内在的人格也处于不断的碎裂之中。货币给予我们消费的自由,而消费却再次把我们拖入更深的牢笼,在只要拥有更多的货币我就可以购买更多的物品,与消费本身被更多、更好背后的品味、身份、建构所捆绑,我们在消费带来的主体性和自我身份建构,与消费背后的强大的宏观的资本力量的摆布之间来回摇摆,难以确切的知道自我所处的位置,并不止的焦虑。与齐美尔相似的是,韦伯对现代世界、现代文化的发展前景深表忧虑。这最充分地体现在下面这段被人广为引用的、语调沉重的话中:“没人知道将来会是谁在这铁笼里生活;没人知道在这惊人的大发展的终点会不会又有全新的先知出现;没人知道会不会有一个老观念和旧理想的伟大再生;如果不会,那么会不会在某种骤发的妄自尊大情绪的掩饰下产生一种机械的麻木僵化呢,也没有人知道。因为完全可以,而且是不无道理地,这样来评说这个文化的发展的最后阶段:“专家没有灵魂,纵欲者没有心肝;这个废物幻想着它自己已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文明程度”。 三、消费:祛魅之后的新宗教 在消费社会之中,一旦货币被确定为商品交换过程的载体,就意味着它能购买到任何东西,这就导致金钱成了绝对的、核心的价值,人们对任何事物的评价都以值多少钱为标准。资本主义时期的一切行为最终都被归结为金钱可以计算的,久而久之,人完全拜倒在货币面前,金钱成了受人顶礼膜拜的神。人的一切交往都建立在对金钱的拥有基础之上,然后不断地用金钱来消费物,并且沉浸在由这一过程所带来的即时快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颠倒地表现为物与物之间的关系成为交往异化的具体表现形式。 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以及世界市场的形成使消费从生产的笼罩下独立出来,成为一个纯粹的部分,一些人虽然不是工业资本家,但他们自己并不生产,就专以消费他人产品为业。而在物质产品相对丰裕的情况下,粗陋的消费形式总是有限的,“所以有一部分产品必须以较为精致的形式,作为奢侈品供他们取用” 。真正的丰裕一定不只是对生活必需品的充分享用,而同时也能够享有奢侈品这类广泛引起人们兴趣之物。这时,节约就不再等同于禁欲主义,“贮藏货币的活动是英雄主义的癖好,是禁欲主义的狂热”。发展人们的消费能力成为进一步促进生产的有效手段,“消费的能力是消费的条件,因而是消费的首要手段,而这种能力是一种个人才能的发展,一种生产力的发展”。而奢侈消费作为马克思意义上狭义生产关系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资本逻辑中越来越发挥重要作用,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扩大再生产的润滑剂。通过象征等各方面的区隔,奢侈消费将早期直接的、具有尖锐政治因素的分配不平等问题转移到个人品味和个性差异上的不平等。 由此而来,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已经从商品生产转嫁到对差异、意义的生产上,“因此当代垄断性生产绝不仅是物质财富的生产,而一直也是关系和差异的生产”。谁来生产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意义、差别、个性的体现。我们就追求这样一种意义,而意义又是由整个工业生产体系在定义的,资本主义在今天就每个角度而言都已经把意义、象征性价值发挥到极致了。它让人们相信一个神话:好像我们已经处在一个物质极大丰富的“丰裕社会”中,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已经得到满足,从而转向更高级的奢侈品享受,奢侈品再也不是资本家阶级的享受特权,普通的工薪阶层都可以拥有一部苹果手机,或者是一辆奥迪汽车。正如卢卡奇所言:“在人类历史的这个阶段,任何问题最终都要返回到商品的问题,任何答案都会在商品结构之谜的答案中发现”。“这个阶段”指的是完整意义的商品经济社会,即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社会。在这个社会中,商品形式占统治地位,并且渗透到人们一切日常生活方式中,对整个社会的内外生活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成为该社会新陈代谢的支配形式。对于这样一个社会,离开对商品之谜的探索,显然不可能对任何社会问题作出深刻的理解和回答。在这种社会语境之下,我们应当把商品看作是资本主义社会各个方面的主要结构问题。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商品关系的结构才能构筑,从而产生出资产阶级社会的所有客观形式以及与它们相适应的所有主观形态”。从纯经济学的眼光看,商品仅代表着人类历史一定阶段所生产的一种特殊物品,即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通过市场进行交换和运行的产品。所以,经济学所研究的商品,实质上是一种物的形式掩盖下的特殊经济关系。从哲学的视野看,商品不仅仅是一种物质产品,而且具有人类文化的价值;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商品,集中反映了资本主义文明同文化的深刻矛盾。 商品作为资本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其渗透到人的生理和心理本性的各个层面,塑造了人的“物性化的心灵”。商品经济驱动人们去更多地创造和占有财富,但由于它把人以外的对象只是从“物的有用性”关系上看待,因而使人的活动和享受限制在一种狭隘的范围之内,形成人与物关系上的一种狭隘占有心理,人的全部肉体和精神的感受贫困化了,化为一种单纯的“拥有”的感觉。这是拜物教的一种形式。拜物教还表现为人对金钱的崇拜,即拜金主义。货币、金钱是商品交换中的一般等价物,一切商品的价值都可由金钱来体现。各种劳动的价值只有通过交换转化为货币,才算是得到了社会的承认。对每个人来说,货币是衡量劳动价值的尺度,是占有社会财富的标志,也是满足自身需要的手段。因此,在商品经济社会中,追求金钱即货币欲不能不成为一种普遍的趋势和巨大驱动力。“一般形式的享受欲以及吝啬,是货币欲的两种特殊形式”。 随着资本主义物化的不断深入,劳动者本身丧失了自己的意识,劳动者的主体意识受到机械化的压抑而从整个人格中分离出去,变成一种物品,归结为一架自动运转着的抽象机器的属性。“商品形态的神秘性,不过是这样构成:人们把他们自己的劳动的社会性质,当作劳动生产物自己的对象性质,当作这种物的社会的自然属性来反映;从而,生产者对总劳动的社会关系,是当作存在于生产者外界的诸对象物的社会关系来反映。就因有这种转换,所以劳动生产物成了商品,成了感觉的超感觉物或社会的物。……那只是人自己的一定的社会关系。但在人看来,这种关系,采取了物化一种关系的幻想的形态”。此时的资本主义已经不是马克思时候的资本主义了,科学技术在资本主义经济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物化的主要方面“已经不仅仅是过去的死劳动,而是一种以合理的科学规律面目出现的科学理性本身”。面对新的情况,青年卢卡奇综合了韦伯的工具合理性观点,从生产力方面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揭示和批判。他认为,在现代资本主义的经济过程中,人的主体性方面被量化为“可计算性”,人们对于他自己所机械面对着的客体采取了被动的态度,这种客体就是被固定的规律和被确定的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不受人的干涉所影响的客观过程,即完全被封闭的系统。这种在自动化生产中推进生产力发展的工具性的合理化过程正是以一个更深的对劳动的奴役和主体性的丧失为前提的过程,一个资产阶级正在以科学理性强化资本主义的“物化”过程。在这种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面对的似乎是一个公正合理的社会,一切都是从合理性出发的,但实际上,这种来自于客观的、公正的科学技术合理化对人类主体的奴役,比原来那种物的力量的支配要更可怕,更不容易消除。随着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制度的发展,原先的那种显性的奴役发生了新的转变,发生了从人造物对人的奴役到人类主体自身本性———理性———的自我奴役的某种隐性的转移,变成了一种处于无形中的、不易察觉的奴役。 韦伯把“诸神纷争”看成是现代社会不可规避的基本现状。“现代社会又回到了价值的多神论,只是这些神已不是希腊神话的众神,也不再被拟人地叫作朱必特、阿波罗、阿佛罗黛特等,而是被叫作自由主义、保守主义、无政府主义、社会主义、女权主义、性解放等等”。而在消费社会之中,诸神之间的冲突被转化为消费的母题消费融入不同的社会议题之中,而这种消费主义在本质上是资本主义的一个强大变种、是资本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一种全新的、扭曲的宗教,通过拜物的形式应许一切的幸福和美好,以维持和压制资本主义内生的矛盾和危机。

  • 高情商说话(实战篇)
    x-a
    推荐

    断断续续读了半个多月吧。还是稍微有些小小的艰涩,但是还是很感兴趣的,只是我看这个书太容易被打断了,这一段时间的读书意志不是那么的连贯。还是立马买了纸质书,希望可以有更多细致的阅读。读的时候就觉得里边儿,分析让人醍醐灌顶的地方很多,所以说画的特别特别多,恨不得把每句话都画下来。这样有点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画了太多就找不到主题思想和中心句。 嗯,这种书应该是我一直想要找的书吧。就是如何分析体验看待我们所面临的物质世界。我们所使用的所有人工物品,我们所有面临的所有人工制造的物理环境物理空间都不是那样的纯粹,他必然有其意义,也有其背后的推动力。 鲍德里亚还是在自己的理论构建中,建立对物品的一种符号分析,这个我是在看到后记的时候才觉察到。作者有自己的理论视角和表述框架。那这也就证明了,作者肯定有自己的立场和局限性。但是我开始看的时候,就把所有的话,几乎是一种真理的样子,可能是没有看过类似的分析吧,觉得很多分析都是以前我没有想到过的,就觉得很对。理论体系和框架,后记里面已经说的很清楚了,确实后记是一个很大的理解上的提升。这也打破了我长期的一个非常低级的误区。我过于注重表象和经验了,其实理论所做的应该是发现背后深层的逻辑和规律,而不仅仅是体验表象。而且在这个消费社会和符号社会之中,我们对表像的体验很不可靠。所以在以后的研究和思考之中,还是真的要更多注重学理性的东西,而不能停留于花里胡哨的现象之中,或者狭隘的局部之中,要往深处挖要更注重现象和理论的问题场域,注重学理的脉络,注重话语立场,注重学术目标,注重深刻性,注重更为宏大的社会关怀。 但这也就引发了一个问题,我们如何区分正当的物质需要和物质体验,和非理性的,扭曲的,虚假的物质需要和物质体验。感觉缺少任何一个,我们都不能很好的对待我们的生活。过于相信一切,肯定一切就很容易就被欺骗,陷入深渊。但如果一味的否定一切,那就失去了整个人生。 鲍德里亚的回答我记得好像是用本义和引申义吧。有些是正当的需求,需求满足了,欲望就会消失了,不会过度的消费,也不会生产出超越这个物品本身超越自然需求本身的意义。但有些就是被引诱的一些欲望,引诱的一些消费和购买,那这样的话就会很容易疲惫,而且很难跳出来,会陷入一个,欲望被勾起——消费——得不到失望——还继续消费,的一个恶性循环之中。 所以说我们有时候对我们日常生活愿望的一种规定,很可能就是一种被引导的过度的消费,说我们每天一定要吃什么,一定要水果,一定要吃牛奶,可能这个还是出于一种营养的要求,但是有些就不是,比如一些特别仪式感的东西,或者我们必须要买车,必须要买房,必须要养花养宠物,这样的一种生活的理想规定计划,有些可能就并不是特别自然,当然并不排除有些人真的喜欢这些是它的自然需求,但每个人都不一样,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这些,愿意喜欢和这些东西相处,每个人都有自己生活的舒适空间吧。 所以落到最后还是要更多的听从自己肯定自己当然也不能因为肯定也要有否定,他者的否定。但他者不是作为一种主人般的存在,是苛刻的命令你,需要让你无条件服从的,是你不得不去迎合的,是你特别想要去获得他的承认,获得他的关注的。他者只是作为一种外在的一种提醒参考警告。

  • 高情商说话(实战篇)
    郑同学
    推荐

    这是一本谈物品的书,也是一本谈人的书。物和人,主体和客体,它们的关系,便是本书最基本的质问起点。 由物谈人,先决的条件在于把物当作人的镜子。 在青年马克思的人类学中,客体和主体相互界定。人的本性在于他以生产物品来改造世界。 反过来,制造物则是人之本性的外在显现。 在这个直接而没有中介的关系中,主体便是客体之源;客体乃是主体的镜子。 “我们的生产便像是反映我们的存有的镜子。”主体的存有样态“反映”于客体的存有样态,这便是鲍德里亚在《物体系》一书中的基本提问起点。 同时,就此观点,此书可以摆在历史人类学的书架上,它所论述的是一个现代社会物体系的民族志,而它的内含基础,则是马克思的人类学。 在资本主义经济中,物品注定会被转化为商品。这种作为商品的存在样态,乃是人的工作的抽象化,而人格的印记会在其中消失。 物品不再是人具体且实在的工作的表达;它只是作为拥有交换价值的商品形式来存在,也就是说它被转化为金钱,转化为抽象价值。 物品存在样态的转变,反映了人的存有的异化状态。 然而,也必须注意到,马克思对物人关系的分析,立刻转向了人与人关系的分析。主体间的关系,也受到了物人异化关系的影响。 在商品经济交换中,个人所扮演的角色,被化约为贩卖者和购买者。 个人之间关系表面上更“自由”,实际上却是“冷漠”。购买者和贩卖者的自由意志,由他们和(成为商品形式的)物品间的关系来转译。究其根柢,通过分工之助,商品资本主义中的社会关联的特点便是“个人间相互而普遍的依赖,然而个人之间却是保持冷漠”。 这里我们注意到,“自由化”和异化间的关联,亦是鲍德里亚的持续主题。同时,主客体间关系的抽象化,将在主体间关系的层次上,造成影响,这个主题还可作为一条主导线索,去理解鲍德里亚思想中符号和象征之间的对立。 马克思的物化概念,则是用来更明确地说明商品资本主义中的人际关系。社会关系以一个“陌生的”“独立”于个人的体系所调节。 社会关系的内容成为物品关系的转译:“在交换价值中,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被转变为物品间的社会关系;个人的丰富性,被转变为物质的丰富性。” 当然这里所谓的物品,便是它们的商品形式。

  • 高情商说话(实战篇)
    旅人
    推荐

    “《物体系》一书所要提出的一组基本问题便是:“人对物的真实生活体验问题,及物如何回应功能性需求以外的其他需求的问题,和[物的]功能相牵绊又相抵触的究竟是何种心智结构,回答我们对物的日常生活经验究竟是建立在何种文化的、亚文化的或超文化的系统上(système culturel, infra-ou transculturel)。”也在于“人类究竟通过何种程序和物产生关联,以及由此而来的人的行为及人际关系系统”” ——译后记 下次读的时候带着这些问题读。[呲牙]

  • 高情商说话(实战篇)
    C'est dans le temps
    推荐

    鲍德里亚从马克思对主客体互相作用的认知出发,在莫斯——巴塔耶文化人类学原始交换的逻辑基础上,继承列斐伏尔对理想象征复归的怀旧,借用索绪尔语言学系统观念,对居依.德波“景观社会”观念作出符号学改写,并以批判性透视的目光,深入拉康精神分析视角,揭示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以虚假符码替代本真交换的消费拟像。这种消费社会理论在理念上触及海德格尔存在之真的思索,亦在事实上构成对蒙蔽性生产体制彻底的否定与反叛,然而面对现代价值消解的普遍担忧与物恋意识形态的无可察觉之间的冲突,爆炸式批判在预想上的走向却是下沉与略显悲观的,似乎正如马尔库塞所言,单向度的人想象力受限,而批判力随之跌落。要达成物归其质、人复其神的剥离不只依借理论,更与心理接受层面对欲望所求及实质所用间分辨力泯灭的斗争紧密相关,这需要极强的理智,但强调绝不退缩的诚恳。

  • 高情商说话(实战篇)
    宇宙花
    推荐

    为了钝化购买者的计算意识,必须给事物罩上一层面纱——意象的、理性的、意义的面纱,要精心泡制出一种中介物质。《流行体系——符号学与服饰符码》(罗兰巴特) 其实长期以来,物一直是哲学和文化理论视野里非常重要的对象,因为哲学经常谈论人,离不开物去谈论人,物在被我们发现或生产的同时,为人们带来一种狂欢和释放,也使我们陷入了物的漩涡,常常的情况是人们需要从对物的认识,消费中确定自身的形象,所以弹来弹去,谈论物其实还是在谈论人,谈论人的什么呢? 现代哲学谈论物,我觉得主要有两个方向,一个是从西方左翼的各种学派看,通过物谈论人主要是从物的异化,技术理性异化,消费异化,生存异化等异化理论去谈论物,这是最普遍的讨论方向,鲍德里亚的《物体系》其实还是延续了马克思的异化轴向,但他不从物的经济生产方向走,而是从物品的分类,层级,划分中谈论这种层级背后的阶层划分,由此提出自己的象征符号,于是,物品变成了一种消费能力的符号和社会地位的象征。出于自由选择的购买因为消耗了未来预期的收入和生命而使人变得不自由。于是,人们生产物品。消费物品,最终却被物品所奴役,被物品背后的资本所奴役。《物体系》是鲍德里亚《消费社会》的奠基性作品,这种消费象征符号学在消费社会得到进一步集中阐释,如果有兴趣在这个方向上继续深入阅读,推荐拉什和厄里的《符号经济与空间经济》,延续鲍德里亚消费符号学方式从物的体系讨论扩展到了旅游,时装,服务,出版等消费现象,是英美社会政治教材书。还有典型如罗兰巴特流行神话学批判等等。 第二个方向是思辨实在论,即将物脱离出了人,主张物有自己的独特领域,物可以从人的视野中,从与人的关系中解脱出来。物有自己的领域,命运和本体,一种以物为导向的本体论正在形成。这种观点其实多数是艺术家的创作需要,装置艺术常常呈现物的美学性,犹如海德格尔在《追问技艺》里说的,物是“自然的涌现”,“物让统一的四方,即大地与天空,诸神与终有一死者栖留,让它们栖留于在它们从自身而来统一的四重整体的纯一性中”,其实海德格尔是对于物的思考和消费异化大大不同,海德格尔说对于物的分析,其实是通过一种“召回”或“返回”的方式,将我们重新带回古希腊人的世界。这个世界里的物不是被现代技术制作而出的,不是技术置造物或者摆置对象。物之为物,也是一种“产出”,是一种“自然涌现”。 其实我觉得对于物和人关系的解放救赎路线,鲍德里亚在整个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里答案是非常薄弱的,我觉得尚且可以走海德格尔路线,重新崇尚自然,让人们尚可在物的漩涡里,物的各种人际关系镜像,人的形象混乱里暂时摆脱出来。 光看鲍德里亚这本《物体系》远远不够的,进一步了解物和人之间关系的主奴关系,还是推荐消费社会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