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交往心理学

人际交往心理学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人际交往心理学
    锋华
    推荐

    读完前三章读不下去了,这本书说得好像没啥逻辑,又不是很深入。可能是我自己的原因。 一节丢出个大问题,又似是而非的解答。以科学和伪科学一节为例,波普尔批评弗洛伊德学派和马克思主义者通过解释来回避同他们的理论相矛盾的任何资料数据,而不是接受理论被推翻的事实。然后又提到天王星的轨道和牛顿理论预测不一致,通过观测发现了一颗行星。三者结合论述波普尔提出的科学标准是失败的。我就????

  • 人际交往心理学
    逸少
    推荐

    科学理论本质上是通过大数据进行一套理论构建,从而成为一种解释世界的观点集合,它是对世界的一种局部解释,所有理论都有其局限性,不一样理论适用于不同的场景,但世界并不存大统一的万能理论,In God We Trust,All Others Must Bring Data。。

  • 人际交往心理学
    凌子祺(LING ZIQI)
    推荐

    周帅讲,《科学哲学》这本书是他武大辩论队学员人手一本的必读书籍。所以,就算在每个字都认识但串起来就是不知道它在讲什么的情况下,我还是硬着头皮花三个小时刷完了。从这本书里学到了关于哲学的什么呢? 除了归纳演绎这类初高中就已经习得的概念,啥也没学到——可能这就是哲学吧(讽刺一下)。已经想好下次上周帅的课要提问的问题:“你是怎么让/辅导学生看懂《科学哲学》这本书的?”。 我还得到了什么结论呢?这个牛津通识系列的书,其实可以一本都不要碰——不要被“牛津”二字的光环欺骗了。 花三小时翻完这本书后,几乎看不懂的状态,让我越想越生气:什么牛津通识本,通识在哪里了?不要求一本书的语言生动有趣,但起码,最基本的是能够让那些从未接触过这门学科的人,很容易地弄懂那些常见的基础概念,看完后能对这门学科有个大致的了解——这门学科在研究什么、它的发展史是怎样的、它最核心的思想是什么、目前的瓶颈在哪里。以及后来去翻牛津通识系列的其他学科书籍,是一样的情况——晦涩难懂,既没法做到入门级的深入浅出,又没法做到教科书般的深刻(所以不是哲学的锅)。 我知道提到读书听课,很多人的既定感受是枯燥无聊,实际上只是没遇到那群最聪明最会讲的老师而已。 如果有幸接触到詹青云、庞颖、李涛、吴军、黄执中、周玄毅等在自己领域是佼佼者的大牛,可以发现他们教授的课程和写的文章,是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学习本身非但不是一件无聊且痛苦的反人类事情,而且是一次又一次更深入地去探索周遭世界、不断拓宽自我边界的游戏。 比如说,上周玄毅的思维课之前,我从来没想过自己会相信哲学是一门超有用的学科,并且开始读哲学类书籍,尝试用哲学的思考方式去思考现实问题;在看吴军《文明之光》之前,我觉得历史不过是高中课本里那一坨坨孤立的还要给它上价值的东西,从来没想过历史可以如此有趣,它就像一盘棋,棋子和棋子之间环环相扣(二战促进计算机的发明)——关乎国家制度、科技、文化等的演变。 很早就发现,一本书晦涩难懂、一堂课容易走神,是作者的问题、是老师的问题,不是我们作为学生的问题。是讲者没有遵循人性规律去把课程讲好把书写好,实际上他是在偷懒的——没有想过如何让不同水平的听众听懂。因为信息传达的目的是要听者接受而不是单纯地无效传达。 实际上,残酷地来讲,还是讲者能力不足。对知识和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刻,才没法讲得通透。所以,别去听那些爱绕弯子爱讲大词的老师讲课(但我们可以用绕弯子+大词来忽悠人/消费者哈哈哈) 说到信息传达,最近也有和朋友聊到“会讲话”这个常被国人鄙夷的特质。我觉得“会讲话”这件事情,和幽默一样,是非常高级、难能可贵的优点/特质。 “会讲话”这个行为只是表象。它背后包括如何思考,如何对一个问题细致解剖;然后对人要有充分了解,从而能够对不同的人用他们喜欢的方式/词汇输出,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而幽默,就更难了。用一段朴实且不俗气的语言,表达恰到好处的高级幽默,让每个人get到笑点。这需要对事情/事物本身的深度理解,对人的洞察和了解,才能产生段子表达幽默。比如说(周帅课上讲过),码农这个词语的产生是源于程序员和农民的类比——同样地又累又苦、是份体力(脑力)活儿、看天(项目)吃饭,赶进度。 好好练表达(给表达学院打个广告?)。

  • 人际交往心理学
    刘昕婷
    推荐

    前2/3非常精彩,特别是休谟、卡尔波普尔等。 科学哲学更新往往发生在科学革命的时候(时势造英雄) 一个科学范式的持续时间大概是一个世纪(所以要保持谦卑,但是遵从现有玩法下的机会,别YY太远)

  • 人际交往心理学
    陈留
    推荐

    一 、 何为科学 卡尔·波普尔认为科学理论的基本特征是它应具有可证伪性。 正例:弗洛伊德及马克思的历史理论 反例:冥王星的发现(对理论错误的修补) 二、科学推理 演绎与归纳:科学依赖归纳推理 休谟问题: 1、自然齐一性:我们未检验过的物体将在某些相关的方面与我们已经检验过的同类物体相似。 2、我们的归纳推论建立在自然的齐一性假设之上。但是我们无法证明自然齐一性是正确的,并且我们只有回避这一问题才能为它的正确性提供经验性证据。所以,我们的归纳推论依据的是一种关于世界的假设,对于该假设我们没有很好的根据。 最佳说明推理:对已知事实最佳的解释方式,最佳解释指的是最简单或者原因最少的解释。 概率与归纳:概率的逻辑性解释,是用已知的陈述判断另一个陈述的可能性。比如已知火星上几乎没有生命,比如火星90%区域都调研了没有发现生命,所以火星上有生命概率比较高是错的。归纳推理是,已知和火星条件类似的ABCD星没有生命,或者火星的条件ABCD不满足生命出现的需要,所以火星上也没有生命或出现生命可能性很低。 三、科学中的解释 亨普尔的覆盖率解释模型: 普适定律 特定事实 =〉 待解释的现象 覆盖律解释和预测在结构上是对称的。但正因此被因果解释所取代。 科学能解释一切吗?: 它解释其他事物,但自身无法得到解释。 还有一些特殊的事物,比如意识。 解释和还原:多重实现理论解释为什么心理学不能被还原为物理学或化学,而在原则上这一解释适用于任何高阶的科学。 四、实在论与反实在论 实在论:对实体的解释描述。 反实在论1:对实体的比喻性描述。 反实在论2:薛定谔的实体。 无奇迹说:对于理论的经验成功最佳解释就是这些理论是正确的——相关的实体的确存在,正如理论所说的那样以某种方式表现出来。 可观察/不可观察的区分 不充分论证说:一组特定的观察数据能被许多不同的理论加以解释,因而导向反实在论。 五、科学变迁与科学革命 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哲学:活跃于20世纪20、30年代初至60年代中期 1、坚持科学发现与证明的差异:1865年比利时科学家凯库勒发现苯分子具有六边形的结构 2、两个竞争的科学理论之间的争论能够用一种完全客观的方法——将理论和“中立的”观察性事实直接比较,这种方法任何一方都能接受——来解决。坚持科学的合理性客观性。 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 库恩对常规科学进行解释的核心概念是范式。一个范式就是对科学的总体观点——联结科学共同体并且允许常规科学发生的一系列共享的假设、信念和价值观。常规科学是对既存范式的发展和扩充,而不是检验,直到反常积累足够多,在各种对旧范式的替代方案中产生新的范式。科学革命的本质就是从旧的范式转向一种新的范式。范式转换并非建立在证据和理性,而是信念和同行压力的基础上。科学进步并不总是以线性的方式趋近真理。 不可通约性:暗示着科学变迁在某种意义上是无方向的,远非一种朝向真理的直线式进步:新近的范式并不比先前的更好,仅仅是不同罢了。除了由于缺乏共同语言而导致的不可通约性外,还存在着库恩所称的“标准的不可通约性”。 观察数据的理论负荷: 知觉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背景信念、科学家的实验报告和观察报告通常是用高度理论化的语言来表述的。 六、物理、生物、心理学中的哲学问题 莱布尼兹VS.牛顿:关于绝对空间与相对空间 生物学分类的问题:林奈系统:界门纲目科属种。分支分类派与表现分类派之争。 意识是模块化的吗?

  • 人际交往心理学
    健hou🐵 ⁴²·¹⁹⁵๑¹¹
    推荐

    通过对科学的批判(评价),让我们对科学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认可科学,也要清楚它本身的局限。 挺遗憾作者没提到康德哲学思想,康德为理性画出边界也应该适合科学。

  • 人际交往心理学
    朕的益达
    推荐

    很棒的一个读本,不仅介绍了科学的基本方法,也有对科学思考方式的反思,以及几个学科内部的方法争议的介绍。让人思考科学是什么以及科学有什么不足。

  • 人际交往心理学
    左光鹏
    推荐

    挺好的,搭配任意一本好一点的科学哲学导论方面的教材使用更佳。

  • 人际交往心理学
    陈俊甫
    推荐

    当哲学碰上科学,要费精力和时间慢慢的细爵,才可能有点收获的书感。说下感受:1、科学不全是真理,因为有哲学的出现,毕竟不是任何东西可以用试验证明,两者相辅相成啊,第一次让自己怀疑科学的真实性。2、如果一个人是伟大的科学家,好吧,他也应该是个哲学家,不很懂科学的人不敢出来吹嘘点哲学知识。3、何为质疑科学,例如看到牛顿知识点的时候,相对论始终是需要参考对象,牛顿理论很多都是需要在假设前提为依据下才能站住脚的,长见识了,原来都认为牛顿定理千真万确,不过现在认知为不一定了。4、人类的进步总在科学实践中进步,新一轮只是更新逐步淘汰前一轮,不知道现在的知识会在什么时候淘汰。5、最后一小点,看这本书要熟记里面对于词语的定义和解释,不然无法贯通前后的,就像开张的演绎推论和归纳推论一样,边看边想边记;不过像我自己看完了,老实话,也没有记住啥,就是持续烧脑,硬着头皮看完了,就完了。

  • 人际交往心理学
    尹家金
    推荐

    因为种种原因,在极其不舒服的状态下花了差不多五个小时读完了本书,可能是第一次读这种类型的书,很多概念和逻辑并没有很好的领域,未来也许会重读一遍,或者再读一本该领域的书

  • 人际交往心理学
    叶远虑
    推荐

    自认为是学科学的,却第一次思考科学哲学,也许这是开始,开始科学思想漫游。

  • 人际交往心理学
    Brain
    推荐

    第一次整体性的学习科哲,也是第一次接触牛津通识读本,时间成本不高,却获益匪浅。算得上是一本小书了解一个学科系列!希望读到更多这样优秀的书。

  • 人际交往心理学
    💡启智启慧启善@照看心相
    推荐

    科学Science 这个我们再熟悉不过的“科学发展”的“概念”,其价值 在于帮助人们有效地去: S ---Saving resources (natural resources +human resources) 节约自然资源+节约人力资源 C --- Caring lives (all animate lives & nonliving lives) 关怀有机生命+关怀无机生命 I --- Identifying relations (human & human, human & nature,Hyman&heart) 识别人与人的关联+识别人与自然的关联+识别人与自心的关联 E --- Empowering rights (fairness &equality) 赋予生命万物公正平等权 N --- Noticing connection (physiology, psychology & heart) 关心生理+心理+心灵的连系 C --- Calling on awareness (consciousness of love and caring) 唤醒良善的公共关爱意识 E --- Easing pressure (personal/societal/natural stress) 缓解缓和个人+社会+自然的内部外部压力

  • 人际交往心理学
    七岁
    推荐

    最近感兴趣的几个方面,归纳、演绎、因果、相关等等都有涉及,虽然不够深入但足够清晰和精炼。

  • 人际交往心理学
    ~~云飞~~
    推荐

    缺点上,部分科学理论/科学史(如托勒密学说)的引用或阐述出现了问题,前半本书的一些观/论点或引用的观/论点(如不可观察的物体)已被新近科学所推翻。优点,行文流畅、逻辑严密,大部分内容皆以第三者角度述说,极为客观。条理清晰的举出各个思想/科学哲学流派之间的关系及矛盾点,深入浅出,点到为止。可读性很强,非常适合门外汉/入门者,可能是最好的科学哲学入门书籍之一。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