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交往心理学

人际交往心理学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人际交往心理学
    汪health
    推荐

    科学哲学可以说是对科学进行反思和批判的哲学新兴学科,比如什么是科学?科学如何进步?科学的认知是否有限度?等等。 “科学”或“科学主义”在当今时代获得了空前的威望,科学家被看成是与过去的宗教领袖一样,而科学真就那么无所不能了吗?科学就是知识探索的唯一有效形式?只有科学是通往知识的独一无二的优先通道?这本书其实通过一个大致的梳理,目的是为了摆正科学的位置,而不是攻击、反科学。 对科学的盲目崇拜,以及对人文学科的一味贬低,只会让我们丢失人“本质”的精神追求的部分,比如哲学所探讨的包括知识、意识、道德、理性、人类幸福等本质问题,这些貌似没有一个看起来好像能够用科学的方法解决(身在自然科学研究圈子里发现,周围太多唯科学论的人啦,这类书尤其可以让这部分人看一看)。

  • 人际交往心理学
    洗衣机
    推荐

    作为导论足够了,不足可能是对学派和观点的说明不多所以比较难检索,但是看起来简明又把握核心论争(并且简练地呈现了这些论争的内容),读起来是很愉快的。

  • 人际交往心理学
    mightyoooo
    推荐

    紧急恶补基础,三小时囫囵看完了。前两天误打误撞点进了一篇贝叶斯学派的论文,这本有关概率的虽然涉及得不多,不过各学派之间的争论点和历史梳理很清晰,对我理解那篇论文帮助很大。

  • 人际交往心理学
    余远生
    推荐

    人类对世界的认知方式不仅有经验还有理性,正如书中实在论和反实在论争论的问题一样,其实就是理性和经验之争,涉及到具体的学科,就有科学和哲学之别。但是,所有的这一切并不是严格黑白分明,严格对立的,很多时候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 人际交往心理学
    盛奕珏
    推荐

    中规中矩,放个笔记吧 一般科学哲学 第一章 何为科学 科学哲学的主要任务是去分析各门科学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去质疑科学家认为理所当然的假设。 第二章 科学推理 1)演绎与归纳 2)休谟问题:自然齐一性、斯特劳森试图解决休谟问题 3)“最佳说明的推理”(IBE)的争论:最佳说明的推理是否比归纳更好?→最佳说明的推理也建立在归纳的基础之上→好的解释的标志:简单性或简洁性 4)概率与归纳:概率的主观意义上的解释(不能解决休谟问题)→概率的逻辑学解释(有可能解决休谟问题) 第三章 科学中的解释 1)亨普尔的覆盖律解释模型:具体的模型→会导致不相关性问题(因果关系的谬误)→由覆盖律解释模型转向因果解释 2)科学能解释一切吗:至少在目前的科学技术上,意识还不能解释(个人观点:技术有限,将来可以解释) 3)解释与还原:科学认为所有学科都能还原为物理学(因为所有科学研究的实体最终是物理层面的)→心理学无法被还原为物理学(意识问题)→“多种实现”理论 第四章 实在论与反实在论 1)科学实在论——反实在论(工具论) 反实在论的动机来源:我们无法获得关于实在的不可观察部分的知识——这种知识超出了认了跌知识领域:比如关于原子、夸克、电子的知识 反实在论分为极端的反实在论与温和的反实在论(不可知论) 2)“无奇迹”说(支持科学实在论)→一种最佳解释理论→反实在论的反驳:经验的推导也不一定是可靠的,所以作为最佳解释理论,“无奇迹”说是不可靠的→改进后的“无奇迹”说仍然被推翻 3)可观察/不可观察的区分 4)不充分论证说(没看) 第五章 科学变迁和科学革命 1)实证主义科学的两个主题:①区分科学的发现和科学的证明→所以逻辑实证主义轻视科学史,对科学哲学持有非历史的态度 ②区分理论和观察性事实 2)科学革命的结构: 库恩的范式(科学集团内部的统一信念;具有不可通约性)由两部分组成(科学集团内部同意的一系列的理论假设、由这些假设解决的特定科学问题)→科学革命的阶段:常规科学、科学危机时期、科学革革命时期、新的常规科学出现→但是科学革命是范式间的更替,不一定科学会进步 库恩的哲学论证:①不可通约性→不可通约性受到哲学家的质疑→②数据的“理论负荷”→哲学家产生了分歧 传统观点:科学史是朝向真理的线性进步→库恩:持有真理的相对主义科学观,但是其主张也存在诸多问题 3)库恩和科学的合理性:与逻辑实证主义不同,其目的是为了树立科学的历史图景→提出观点:科学领域的理论选择没有算法即标准(反对逻辑实证主义的特定的合理性概念) 4)库恩的遗产:“强纲领”(使人发现科学发生的社会情境)——一种文化相对主义(真理总是相对于特定的文化而言) 分殊科学哲学 第六章 物理学、生物学和心理学中的哲学问题 1)莱布尼茨与牛顿关于绝对空间:牛顿(绝对空间与绝对运动)、莱布尼茨(不可区分事物的同一性→两个宇宙)→不可区分事物的同一性与绝对时空理论相冲突→牛顿的惰性运动与莱布尼茨的内在运动因之间的冲突 2)生物学分类的问题:林奈系统→生物学分类为什么是层级式的→矛盾:分支分类学(单系)vs表现型分类学(相似性)vs进化分类学(种系发生) 3)心理学——意识是模块化的吗?:认知理解人类如何执行认知任务→“万能解题器”理论vs“意识的模块性”理论→证明意识的模块性:乔姆斯基的“语言习得机制”、神经科学的“缺陷研究”、福多尔《意识的模块性》、米勒利耶尔错觉(视觉错觉) 第七章 科学和科学批评者 1.科学主义:对科学的盲目崇拜、自然科学崇拜 2.科学和宗教: 3.科学是否是价值无涉的

  • 人际交往心理学
    Hezi
    推荐

    很好读的入门级的书,浅显易懂。建议有能力的去读一遍英文原版,又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 人际交往心理学
    大熊
    推荐

    科学哲学作为对科学进行反思和批判的哲学学科,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去弄明白实验、观察和理论建构等方法是如何帮助科学家揭开那么多自然之谜的。 将科学和伪科学区分开的标准不易找到,卡尔.波普尔的可证伪性也远不完善。演绎推理是一种比归纳推理更可靠的推理方式。进行演绎推理时,我们可以保证从真前提出发就会得出一个真结论。然而,归纳推理很有可能使我们从真前提推出一个假结论。尽管存在这种缺点,我们却似乎一直都在依赖归纳推理,甚至很少对它进行思考。而且归纳还存在休谟归纳问题,即自然的一致性,或许IBE最佳说明的推理能略微缓解这个问题。

  • 人际交往心理学
    Hope - PB
    推荐

    #书评# 2157 牛津通识读本:科学哲学 这本不是我想象中的科普书,就是“看完以后知道了很多东西”那种,但很有启发。 科学哲学是研究科学的研究方法的学科,研究那些科学之所以成为科学东西。 书从现代科学的起源开始,讲了科学推理、科学中的解释、科学实在论和反实在论、科学革命、科学批评等等。 严格说来,每一章都没有结论,只是告诉你有的人这样说,有的人那样说。 这样的阅读对我来说是很愉快的(虽然也很困),他给我提供了一些从前不会去想或者注意的事,告诉我还有这样的角度去看问题,因此觉得很快乐(虽然必须承认,有部分没看懂)。 科学真的是越来越好吗?还是只是在不同的路上前进?科学是一切的答案吗?我们观察不到的部分是我们能得到的知识吗? 很有趣的一本书~

  • 人际交往心理学
    余奎
    推荐

    科学,我直觉上认为就是对真理的探索,通过科学能够获得真理,科学也已经给了我们很多正确的理论即真理。 但读完此书,我就凌乱了,科学实际上做的不是这些事也未必能获得真理。 首先什么是真理,什么是事实,这些都比直觉上认为的要复杂很多,简单点来说,就是没有逻辑缺陷的难以操作,可以实用的基本存在缺陷。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是这样,真理的事实论与真理的融贯论是这样下,经验性事实与概念性事实也是这样…… 其次,科学实际在做的是在解释和预言事实和数据,但宗教、占星术也是在做这些事,当然我们知道科学有一些特殊的探究方法:归纳、实验验证、观察、理论建构、最佳解释推论等等,但这些特征清单并没有为“科学方法”提供一个精确的定义,这样一个定义是否能够被提出,也并不清楚。所以,科学为什么会优于宗教或其他的解释和预言世界的途径,到底是我们的信仰问题还是客观问题,很难区分清楚。 科学的功能与其他途径相似,科学的方法也似乎只能基于信仰而不是可观察和检测的客观事实,这表明靠科学没有什么优势之处。但世界的现实却告诉我们,科学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飞机、医药、桥梁等等都是科学带来的结果,但宗教和占卜术却没有带来这些,这说明了什么呢?科学是发现真理的更优的途径或唯一的途径?当然,我们现在对科学的态度,与教徒对宗教的态度已经毫无区别,我们认为科学必定能解释一切,而且是正确的解释,我们相信科学,而不相信科学就是愚蠢和不理智的。 也许,只有科学去研究了相应的问题,而宗教和其他途径没有去研究那些问题,所以科学在改变世界,而宗教和其他途径没无能为力。科学是一个现实有用的方式来探索世界和改造世界,但远不是我们直觉里认为的探索真理获得真理的方式。 也许这个世界基于人类的认知方式是没有真理的,或许这是由认知方式决定的。认知方式的功能就是有用,保证存活和基因复制,真理、事实的理性定义,只不过是一种副产品,并不存在。 也许理性就是一种幻想,一旦我们去追求纯粹理性,就会发现无法实现。理性的应该和现实的实际总是不同,经济人假设是这样,真理假设是这样,事实假设也是这样……这些纯理性的概念可以定义但实际往往并不存在。 科学是用来解决问题的,而且是有效的方式,但与理性地追求真理关系其实不大,分清楚理性的应该与现实的实际也许很重要,不然陷入哲学无止境地争论而不去努力存活,人类就要灭亡了。

  • 人际交往心理学
    路国粹
    推荐

    我们被教育学习了很多科学 却依然无法科学的解释一些非自然科学的食物 比如社会 哲学 情感等 感觉是缺乏了科学的发展史 科学为什么能称为科学 科学的定义规范是什么是非常值得本科教育学习的。还有一个显示工作的收获 凡事工作 多思考几个为什么 它与现有事物的区别等 渐渐地工作也是一个学科。

  • 人际交往心理学
    兰若🍀
    推荐

    这本书本来当作消遣,没想到出乎意料的好 重新审视了科学的价值,以科学哲学的方式,厘清了许多之前困惑的问题 不过阅读前还是需要有一些基础知识,例如神创论的由来等等,如果不了解中西方文化背景差异,很难从中获得收益,只会以为是抬杠罢了[擦汗][擦汗][擦汗]里面一些人的评论非常明显地反映了这个问题

  • 人际交往心理学
    Halcyon
    推荐

    我这自诩为超级怀疑主义者的人,以前竟从未怀疑过科学的有效性。比如用科学难以合理解释的各类社会学科,我一向以为全部是在胡说八道。然而如本书所言,也许问题本身出在科学本体的局限性上呢。毕竟人类对太多形而上问题的探索比对科学的探索早得多。真是“横看成林侧成峰”。一切科学皆是“有一定但不具备全部”解释力的假设模型。

  • 人际交往心理学
    sty
    推荐

    摘自序言:这本《科学哲学》,我们看到它涉及的论题相当广泛:什么是科学,科学推理,科学中的说明,实在论和反实在论,科学变化和科学革命,物理学、生物学和心理学中的哲学问题,科学和科学非难者。

  • 人际交往心理学
    HongtaoLiii
    推荐

    好枯燥啊脑子不够看不大懂,但这一定是本好书,启示最大的是“科学理论的基本特征是具有可证伪性”。远离那些没有方式可以证伪的、不管怎么着听着都对的圆滑话术,至少不应该过于相信。

  • 人际交往心理学
    waeh
    推荐

    了解科学哲学的入门书,行文有很多逻辑错误,好多例证也经不起推敲,整体行文不够严密,仍可以作为了解之用。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