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引:与人成功交流的科学

吸引:与人成功交流的科学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吸引:与人成功交流的科学
    推荐

    如果生命里大部分时间都是痛苦的,那活着到底有什么意义呢,叔本华到死都认为生命没意义,虽然悲观,但是那就是生命的真相,人类最终是自己消亡的,人类的理性已经越来越强大起来,总有一天可以战胜本能的意志领导自己,那时候生育会逐渐停止。从先进的西方国家已经可以看到这种趋势。 用尼采的哲学观去生活吧,有痛苦才会有快乐,没有痛苦也就没有快乐,痛苦和快乐是是互相成就的,哪怕是你不承认叔本华,哪怕骗自己,骗到手的快乐也属于你。 在我的思想里,我承认叔本华的悲观,因为悲观竟然释放了自己,既然痛苦不可避免,那就开始享受生活,工作没那么重要,真正重要的事是离开这个世界之前不要有遗憾,去完成所有你想做的事,去获得友谊,去看书拥有自己的思想去看别人看不到的世界。

  • 吸引:与人成功交流的科学
    如果云知道
    推荐

    “对不公正抱怨的本身就暗含着一种信念:坚持认为这个世界基本上是公正的。”     —— 阿兰·德波顿《哲学的慰藉》      阿兰·德波顿(Alain de Botton),英国作家,1969年生于瑞士苏黎世,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历史系专业。德波顿最早学的是法语,写作以英语为主,同时通晓法、德、西班牙语。丰富的语言学知识可以让他同时汲取多种文明的精髓,这也让他的大众类爱情小说,拥有了不同他人的厚度和广度。迄今为止,所写书类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长篇爱情小说,这类较为通俗易懂;另一种则是大众人文学书籍,具有一定的学术内涵。     代表作:《拥抱逝水年华》、《哲学的慰藉》、《旅行的艺术》、《身份的焦虑》等。

  • 吸引:与人成功交流的科学
    熟悉的陌生人
    推荐

    其实之前也看过蛮多哲学方面的书,不过从没真正研究过这几位哲学家的哲学思想,阿兰德波顿简明扼要的对几位哲学家的思想进行归类、分析、总结,也算是对哲学小白的科普,作者用通俗易懂的文笔向我们阐述了苏格拉底、伊壁鸠鲁、蒙田、叔本华、尼采的精神生活世界,怎么从他们的哲学思想中得到慰藉,也让我们懂得了其实哲学并没有那么高深,教会我们如何去选择、如何不要悲观的看待世界、如何冷静的思考,如何理性的处事、如何努力追求心之所向,总之读完这本书还是受益匪浅的,书记延伸阅读的书非常多,希望能领略到更深的哲学精髓!

  • 吸引:与人成功交流的科学
    夏天
    推荐

    这是继《旅游的艺术》之后看的第二本阿兰的书,读了很久,真心喜欢阿兰的简洁优雅的笔风,以及对生活思辨的态度,深刻却不枯燥。 阿兰由生活中对与世不合,缺少钱财,受挫折,缺陷,伤心,困难等一系列的遭遇,用苏格拉底,伊壁鸠鲁,塞内加,蒙田,叔本华和尼采等西方哲人的思想给予慰藉。 哲学不只是象牙塔里面的死海古卷,阿兰正好为我们沟通了哲学和现实生活的桥梁,让我们用哲学思考生活。

  • 吸引:与人成功交流的科学
    风入松,
    推荐

    哲学一词希腊文的原义:“爱智慧”,而且用这种智慧来慰藉人生的种种悲苦。这也是本书的切入点

  • 吸引:与人成功交流的科学
    上善若水
    推荐

    欧洲的教育制度虽然也受现代专业化的影响,但在人文领域内的通才教育传统和氛围还是比高度功利化、市场化的美国教育制度多一些文化底蕴。

  • 吸引:与人成功交流的科学
    路上读书
    推荐

    什么是哲学?晦涩难懂的语言?高不可攀的“天书”?《哲学的慰藉》一书的作者阿兰•德波顿先生相信,哲学家的伟大之处不在于其高深莫测,而在于能与常人对话。为此,哲学不应只是少数人躲在象牙塔中做出来的学问,而是要具有实实在在的力量,能够帮助人们走出心灵的困境。 在这本书中,阿兰•德波顿先生用轻松风趣的笔调引领我们走进哲学的大门,他选择了苏格拉底、伊壁鸠鲁、塞内加、蒙田、叔本华和尼采这六位哲学家,通过深入浅出地解读他们的思想、探寻他们的智慧,希望能从这些哲学家的个人体验和观点学说当中找到一些“慰藉之法”,用来舒缓我们现实生活中的苦闷,以期获得心灵的自由。

  • 吸引:与人成功交流的科学
    月照山河
    推荐

    这是一本阿兰·德波顿的随笔集。之前似乎很少读随笔一类的书籍文章,刚开始读会有些不习惯,但熟悉之后会发现其实挺有意思。正如下面"译序"中所说,这是一本非学术著作,但作者态度是严肃的。 这是一本以介绍几位哲学家及其思想的非学术性书,既像写自己读书心得的随笔,又像普及知识的“科普”作品。人物的挑选、切入的角度和思想的诠释都凭作者的个人兴趣和理解。对某位哲学家的言论是否引用得当,诠释是否到位,专家们可以提出各种批评和质疑。但是如果不以学术性著作来要求(本来就不是),我觉得本书决不是“戏说”,表达方式虽然活泼俏皮,作者的态度却是相当严肃的。可以相信,他对所涉及的哲学著作是认真读过,经过自己思考的。 作者自序中也对随笔做出了自己的解释和定义,本书读起来确实如同朋友间的交谈。 后来,我终于发现了自觉正好适合自己的定位:随笔作家。据我个人的理解,所谓随笔作家,就是既能抓住人类生存的各种重大主题,又能以如话家常的亲切方式对这些主题进行讨论的作家。如果一位随笔作家来写一本有关爱的书,他也许会对爱的历史和心理稍作探究,不过他最终必须得用一种个人化的调子来写,使读者读起来就像跟朋友娓娓谈心。这种朋友般的阅读感受对我而言非常重要:我希望我的书读起来就像跟朋友谈心,不想拿大学问的帽子来充门面、唬人。 本书的书名为什么要叫做"哲学的慰藉"呢?译序中给出了很好的解答。 哲学最大的功能就是以智慧来慰藉人生的痛苦。这痛苦有主观自找的,例如名缰利锁,欲壑难填;有外界强加的,例如天灾人祸,种种不公平的遭遇。但是在哲学家那里都可以找到解脱之道:苏格拉底以通过理性思辨掌握真理的自信直面压倒优势的世俗偏见,虽百死而不悔。塞内加参透人事无常,对命运作最坏的设想,因而对任何飞来横祸都能处变不惊。伊壁鸠鲁认为人生以追求快乐为目的,但是他对快乐有自己的理解:摈弃世俗的奢华,远离发号施令的上级,布衣简食,良朋为伴,林下泉边,悠哉游哉!蒙田(姑从德波顿,把他也列入哲学家)自己大半生在藏书楼中度过,却贬低书本知识,因厌恶上流社会的矫揉造作,而走向了另一极端——让饮食男女的原始本能登大雅之堂;他痛恨当时学界言必称希腊的引经据典之风,提倡用百姓自己的话代替“亚里士多德如是说”,这样,因能力、知识不足而自卑者可以从中得到慰藉。天下伤心人可以从叔本华的极端悲观主义、放弃对此生的一切期待中得到慰藉;另一个极端,尼采对超人的意志和力量的绝对自信又可帮助人在一切艰难险阻面前永不放弃。 书中的六位哲学家身世、经历、主张各不相同,但他们都对人生有这自己的思考和探求。我觉得我们不一定非得认同他们的想法,也不一定非得如同书中的分类一样在每一位身上找到慰藉。但是通过阅读他们的人生故事,我们能更加理解他们思想的由来。思想根植于人生经历,哲学也来自于人生历练的提取。 人生中有种种不如意处,其中有一些是可改变的,有一些是不可改变的。对于那些不可改变的缺陷,哲学提供了一种视角,帮助我们坦然面对和接受,在此意义上,可以说哲学是一种慰藉。但是,哲学不只是慰藉,更是智慧。二者的区别也许在于,慰藉类似于心理治疗,重在调整我们的心态,智慧调整的却是我们看世界和人生的总体眼光。 哲学本意就是"爱智慧"。正如上文推荐序所说,智慧调整的是看世界和人生的总体眼光。哲学能助我们看到"人生的全景"。 坏事为什么未必那么坏呢?请不要在这里拽坏事变好事之类的通俗辩证法,塞内加的理由见于一句精辟之言:“何必为部分生活而哭泣?君不见全部人生都催人泪下。”叔本华有一个类似说法:倘若一个人着眼于整体而非一己的命运,他的行为就会更像是一个智者而非一个受难者了。哲人之为哲人,就在于看到了整个人生的全景和限度,因而能够站在整体的高度与一切个别灾难拉开距离,达成和解。 这本书的推荐序和译序都很值得一读,我尤其喜欢译序中这一段: 他认为哲学家的伟大不在于高深莫测,而在于能与常人对话。他以自己驾驭文字的才华把通常是枯燥晦涩的哲学思想写得生动活泼而通俗易懂,目的就是要把哲学从高头讲章拉下来,进入平常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另一方面,他又通过哲学家之口告诉人们思想的重要,人生道路上遇到种种问题,不假思索凭本能作出反应,与通过思考,理性地对待,结果是大不相同的。他认为在世俗的世界里只有哲学能解人生痛苦之谜。但是哲学著作又多艰深难懂,令普通人望而生畏。而在他看来,哲学如龙虾,外面有一层硬壳,还有应该剔除的污垢,但是里面的肉却是美味而营养丰富的。《哲学的慰藉》的作用就如给龙虾剥壳的钳子和掏肉的长钩。 "哲学如龙虾",多精彩的比喻!遇到能有人愿意给你剥虾壳,是很幸运的一件事。作者和译者都是这样的人,为我们把哲学艰深的外壳剥下,作为读者,心怀感恩。

  • 吸引:与人成功交流的科学
    PU007
    推荐

    哲学的慰藉 一、论孤独,你敢和苏格拉底比吗 1.我信奉神明,并非异端,我从事哲学的动机只是出于改善雅典人生活的朴素愿望 2.现存的不一定合理 3.苏格拉底很不合群,始终保持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快乐学:知足常乐过一生 总是开心不起来,伊壁鸠鲁这儿有一份人生快乐清单 1.快乐是一种善的来源 2.三类需求 既不自然,又不必要的:名望、权利 自然,但不必要:买房子,雇保姆 自然并且必要 a.快乐的基础:面包、蔬菜、房子 b.朋友:不以世俗标准衡量你的真朋友 c.自由:与金钱往往起冲突 d.思想:获取生命的真理 三、灾难学:不悲不怨过一生 人生多风雨,我们当学塞内加,大祸临头,泰然处之 1.直面灾难,客服主观愿望和客观现实之间的冲突 2.灾难的副产品:愤怒、悲伤、焦虑 3.与命运的赏赐保持很宽的距离,随时做好大祸临头的准备 四:蒙田大师告诉你,人一生要自由自在做真我 1.真我:直白的肉体,吃喝拉撒睡,人无完人,人性的全部复杂性 2.两条道路 找朋友:找到能够接纳你真面目的真朋友 读你喜欢读的书,做你喜欢做的事 五、悲观主义:逃避痛苦过一生 叔本华说,别傻了,醒醒吧,众生皆苦,无人不同 1.人的存在是一种错误,魔鬼创造生命 2.宿命观:我命由天不由我 3.生命意志:人类与生俱来的生存与繁殖本能,生存欲➕繁殖欲 六、狂人尼采一声吼,直面人生,做生活的强者 1.上帝死了,我就是太阳 2.苦与乐是相生的 3.永远坚持内心的追求

  • 吸引:与人成功交流的科学
    吴刚
    推荐

    译者说,这是一本才子书。依然深深记得少年时代阅读金评西厢时候的赞叹,美好而充满妙趣。所以,深知“才子书”这三个字绝非能够轻易给予的评价。于是,满怀期待。 读书是我长久以来的爱好,这几年为了加深理解,强迫自己读过每本书后,都要写些心得。这样读-写-读-写,反反复复,确有受益,但近期突然觉得好累,工作、生活重压至如此,依然耗费巨大精力坚持阅读,是否真的有必要呢? 作者特地写给中国读者的寄语开篇便回答了我这个问题。“抱定了更好地理解自己以及自己所处环境的目的去读书,是至关重要的。最好的书能清楚地阐明你长久以来一直心有所感,却从来没办法明白表达出来的那些东西”。更好地理解世界,发现自己的感受并非独有,于是了然达观,于是不再感觉孤单,这是读书能够带给我们非常重要的收获。 作者在书中对几位他心目当中的哲学家进行了介绍。作者用他的智慧搭起哲人与读者的桥梁,把那些智者的思想装载到了一个新的世界当中,以美妙的语言为衬,点染增色的熠熠生辉。 斯多葛派哲学家塞内加说:“我从来没有信任过命运女神。我把她赐予我的一切——金钱,官位,权势——都搁置在一个地方,可以让她随时拿回去而不干扰我。我同它们之间保持很宽的距离,这样,她只是把它们取走,而不是从我身上强行剥走。”他认为,人对有准备的挫折承受力最强。做好最坏的准备,没有发生是意外之喜,如果发生便是意料之中,总无害处。他还有一句振聋发聩的精辟之言:“何必为部分生活而哭泣?君不见全部人生都催人泪下”!!!! 如果一切都在考虑之内,都在预料之中,凡是不能改变的,最好忍受下来,那就能做到塞内加所说的“但求室内安然无扰,任凭室外疯狂世界。” 苏格拉底之死是著名的悲剧,但少人人知“指控苏格拉底的人最后被雅典人私刑处死。普卢塔克告诉我们,雅典人对那些指控者恨之入骨,拒绝与他们共浴,在社交场合排挤他们,最后他们在绝望中自缢身亡。第欧根尼·拉尔修的叙述称,苏格拉底死后不久,雅典城就判处米利图斯死刑,流放了阿尼图斯和莱昂,并斥巨资为苏格拉底树立了一尊青铜像,是大雕塑家利西波斯制作的。” 古罗马人将伊壁鸠鲁的理论曲解成了享乐主义,作者却告诉我们伊壁鸠鲁着重分析的,是为什么我们会喜欢享乐。他说:“既然昂贵的东西不能带给我们特大的欢乐,为什么对我们还有那么强大的吸引力呢?其原因同那个偏头痛患者在头的一侧钻洞一样,对于我们不理解的需要,昂贵的东西看起来好像是适当的解决办法。我们所需要的精神的东西在物质世界中被仿造。我们需要的是重整自己的思想,却为新的货架所引诱。我们买一件开司米毛衣代替朋友的忠告。这种思想混乱也不能全怪我们自己。我们周围那些伊壁鸠鲁称之为“无聊的意见”进一步削弱了我们的理解力,这些意见不反映我们自然需要的轻重缓急,一味强调奢华和财富,却很少提到朋友、自由和思想。无聊的意见占上风决非偶然,它符合商业界的利益——歪曲我们所需的轻重缓急以宣扬一种崇尚物质的观念,而贬低那些不能买卖的事物。他们把多余的物品与我们已经遗忘的需求巧妙地联系起来,从而把我们拴住。我们可能买了一辆吉普车,而在伊壁鸠鲁看来,我们追求的是自由。我们可能买了一瓶开胃酒,而在伊壁鸠鲁看来,我们寻找的是朋友。我们可能买了一件精美的浴衣,而在伊壁鸠鲁看来,能使我们得到安宁的是思想。”所以,作者说:“快乐可能得之不易,不过障碍不在金钱方面。” 谈到尼采,作者说“尼采虽然按礼数给朋友寄去良好的祝愿,但是他心里明白他们更需要的是什么:对于我所关心的人,我祝愿他们受苦受难、孤寂凄凉、疾病缠身、受尽虐待、备尝屈辱——我希望他们不得幸免于以下的体验:深刻的自轻自贱、缺乏自信的折磨、一败涂地的悲惨境地。这足以说明为什么他的作品成为(人类)有史以来获得的最伟大的馈赠。” 作者接着说到“苦与乐如此紧密相连,谁想得到多少这一面,就必须尝到多少另一面……你可以任择其一:是尽量少要快乐,简而言之就是无痛苦呢……还是尽量多要不快,以此为代价,得到迄今很少人享受到的丰富的内在的乐趣?如果你决定选择前者,宁愿减轻人类痛苦的程度,那么你也必须降低人类享乐的能力。” “使我们感到窘迫的不应是困难本身,而是我们无能让困难结出美丽的果实。”天啊,这句话又让我想起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那句:我只害怕一件事,我怕我配不上自己所受的痛苦。 “生活在安逸中的人啊,你们真不知人类幸福为何物,因为幸福与不幸是两姊妹,甚至是孪生姊妹,要么一起长大,要么一起永远保持矮小。” 原谅我的感受引用了如此多的原文,因为他们实在是太精彩,我实在是无能重新去进行归纳和表述。正如开头所言,作者写出了我无能明白表达的东西。 读书可以获得智慧,而智慧可以让我们减少苦难与焦虑。这些年在重压之下,虽然狼狈,但依然跌跌撞撞的扛了过来,要感谢阅读。祝愿,我们都能够得到哲学的慰籍。 推荐阅读此书。

  • 吸引:与人成功交流的科学
    STAR
    推荐

    哲学对于我来说之所以可怕,大约有三个原因,一是长久以来哲学给我的直观印象是艰涩、远离现实、痛苦,属于不可远观又不敢亵玩焉之物。二是我虽然性格执拗,但还是一直认为与思想有关的东西都很危险。三是我一向排斥读关于提升、精进、如何成为一个#%&*¥人这种成功励志类的书,厌恶程度仅次于热门推荐中那些G罩杯封面,把哲学归为此类是一个相当低级的错误。 这本书改变了我对于哲学和哲学家的看法,作者语言简单朴素,作为一本哲学通俗读物确实不错,即使对思想的影响很有限,也让我颇有收获。 其实每位哲学家的思想都包含了太多的方方面面,哲学毕竟是对整个人生的宏观思考,把某位哲学家的思想归类到有哪种慰藉作用,确实有些武统的(扣半星)。周国平的序写得很好,严肃公允,希望读这本书的朋友不要忘了好好看一下。嗯。。再吐槽一下,译者的文学功底真的不是很好,我虽然不会写东西,但是眼光很挑剔,相信你不用读太多也看得出来(扣半星)。 下面自己对全书做一下总结(当然有摘抄): 对与世不合的慰藉--苏格拉底 宁愿失欢于众,获罪于邦,而绝不折腰。哲学给苏格拉底以坚定的信仰,使他面对千夫所指能够保持合乎理性的而不是歇斯底里的自信。如何面对社会中的失衡的“常识”,如何通过独立思考达到良好的伦理思想是一种复杂的活动。 苏格拉底教会我们拷问常识的思辨方法,并告诉我们一个论断是否正确不取决于是不是大多数人的主张,真正的尊严不是来自多数人的意志,而是来自正当的说理--不能证伪的论断才是真理。所以我们的思想和生活方式的错误决不能简单地以遭到反对来证明。 对缺少钱财的慰藉--伊壁鸠鲁 我们应该走出这样一个误区:“对于我们不理解的需要,昂贵的东西看起来好像是适当的解决办法”。凭直觉得到的快乐并不准确,构成快乐的要素难以捉摸却并不昂贵:友谊(真正的朋友不以世俗的标准来衡量我们,他们看重的是我们的本质。一小群真正的朋友可以给予我们的关爱与尊敬是财富不见得能提供的)、自由(如果以简朴能换取独立,何乐而不为)、思想(如果能合乎理性地思考生命有限的问题,就会意识到人一死,物我两忘,复归于无)。 所以如果我们只有钱而没有朋友、自由以及经过剖析的生活,就绝不可能真正快乐。而如果我们有了这些,只缺财富,就绝不会不快乐。快乐可能得之不易,不过障碍不在金钱方面。 对受挫折的慰藉--塞内加 挫折来源于我们的主观愿望与严酷的现实之间的冲突。而我们面对挫折的各种自然反应:暴怒、消沉、焦虑、怨恨实质上都在加剧挫折带来的毒害。哲学教会我们顺应全方位的现实,避免因情绪激动而遭受挫折带来的全部毒害,在我们的愿望碰到现实的顽固之壁时,以最软的方式着陆。 书中详细列举了诸多情绪(愤怒、震惊、不公正感、焦虑)产生的原因,塞内加并非让我们面对所有挫折都要逆来顺受,而是教会我们区分何处能够凭自己的意愿重塑现状,何处是不可改变的现实,必须泰然接受。 “何必为部分生活而哭泣?君不见全部人生都催人泪下。” 对缺陷的慰藉--蒙田 按照另类物种的标准来规定人的做责任是很不明智的--农场最低等的牲畜也能胜过古代顶尖智者的超然物外的修养。真正的明智必须与我们的基本自我相适应,不过分高估智力和高度文化修养在生活中的作用,并理解我们肉身凡胎有时会有急迫的、极不光彩的欲求。 任何一个特定的地域关于正常的观念,都只能容纳我们天性的一部分而不公平地把其余部分都归入野蛮和怪异的范畴。每一个人都可能体现人的全部特性,但是看来没有一个单个的国家能容忍这种人性的全部复杂性。 在教育上,蒙田认识到目前的教育的目的不是让学生变得更好、更智慧,而是更有学问。学生们只是为填满记忆而用功,却给理解力和是非观留下一片空白。蒙田的哲学告诫我们应该善良而平凡地生活,努力寻求智慧而从未远离愚蠢。在智力的缺陷一篇中,作者诠释了蒙田对于获取智慧--读书--的态度,我非常赞同。 对伤心的慰藉--叔本华 叔本华是历史上最大的悲观主义哲学家。面对爱情,这个哲学家们一直忽略的话题,叔本华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将我们追求爱情的原因归结为“生命意志”,生命意志把我们推向那些能以其缺陷平衡我之缺陷的人,从而使下一代能恢复生理和心理的平衡。追求个人幸福和追求健康子女是两种截然相反的规划。世上大多数生命竟然都在进行着无意义的生存,幸好我们拥有艺术和哲学,这些创造性的作品让我们获得片刻的顿悟,洞察我们的苦难,从而免于苦难带来的震惊、孤立之感。 诗人从生活中撷取特定的个体,准确地描述其个性,然而由此却启示了普遍的人性。那些伟大的小说作品中的故事,一次次在世间重复上演。叔本华感叹:“艺术的真谛就是以一概千千万。”那么我们意识到自己的境遇不过是千千万之一,就足以感到慰藉。就是说,艺术与哲学以其不同的方式把痛苦转化为知识。 困难中的慰藉--尼采 叔本华的悲观、审慎深刻影响了尼采,他最初智者应该致力于避免痛苦而不是追求快乐—“悄然退居一室,与灾祸隔绝”。10年后,尼采的思想趋于成熟,他深感叔本华的劝导懦弱而不真实,认为谋求自我完成的人都应该欢迎各式各样的困难。我们不能逃避痛苦,而是承认它。 尼采崇拜的几位英雄都是入世之人,投身于政治、经济、爱情,尼采认为这些都是自我完成所必需的要素,而不经历十分愁苦是达不到这些要素的。最大的痛苦带来珍贵的经验和素材,指导我们完成伟大的艺术作品。驾驭苦难,培育困难,对极度的艰难困苦作出明智的对应,才能实现自我完成。 over.

  • 吸引:与人成功交流的科学
    陈先森
    推荐

    周国平说,阿兰德波顿不是哲学家,但《哲学的慰藉》不失为“才子书”。阿兰德波顿说,在他看来,读书能有助于更好的去生活。在读者如我看来,德波顿的看法,堪称是哲学对于生活最大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能够融于生活作用于生活,因此而使得人能够更好的去理解生活更好的去生活的哲学,是活生生的哲学。哲学不死的意义在于哲学存在于生活的点滴之中,而非仅仅只是存在于象牙塔顶中的密室之内。 读本书,感受作者所谓“哲学的慰藉”其实不在于慰藉本身,而在于通过慰藉达到人与现实世界的和解。和解是一个伟大的话题,达成不易。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和解的理解是达到和谐的状态。概而言之,儒家主要追求人与社会的和谐,道家主要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佛家主要追求人与自我的和谐。和解在更大的范围内意味着和平,即种族与种族,国家与国家,文化与文化的和解。和解的结果即和平。这是哲学之“慰藉”在宏观与微观层面的作用和意义所在。 德波顿选取了数个比较在生活层面易于融入其思想精神的哲学家,探讨他们的哲学在“慰藉”自身的同时如何慰藉这个世界。话题涉及的慰藉对象其实主要是自我,即一种哲学对于哲学家本身的作用,其次才是哲学家以外的世界。这当然是一种相当保险而又容易为人所接受的态度,因为“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开篇即是哲学的终极命题,以苏格拉底为先锋。关于苏格拉底,其自身哲学的核心是人类的“无知论”,但作者探讨的是无知论之外的苏格拉底的生命态度,即如何看待和对待死亡。所谓哲学的终极命题之一,即是死亡。作者通过描述苏格拉底的哲学,寻求苏格拉底的哲学“慰藉”所在,找到苏格拉底所以从容死亡的理由和原因。苏格拉底的死是自身哲学与死亡达成和解以后的结果。某种意义上,不是审判团判处了苏格拉底的死刑,而是苏格拉底自身拥抱了死亡。 在书中,同样与死亡本身达成和解的哲学家还有塞内加(也被译为塞涅卡)。当然,所有的哲学家都是与死亡达成了和解的人。所谓看透生死,是哲学家需要解决的哲学入室命题。哲学的登堂入室,登堂是一个哲学家找到面对生活时的姿态,入室是一个哲学家找到结束生活时的姿态。是他认识到生活以后的“生活”,生命以后的“生命”。 蒙田被作者列入哲学家的殿堂,这里有一个小问题,即蒙田实际上并没有自己作为哲学家的思想系统。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蒙田通过哲学的“慰藉”找到了与生活的和解途径,因此蒙田值得一书。蒙田在其作品中从容自如,津津有味的品谈自己的性无能,放屁以及其他令人羞于启齿的生理毛病。对于许多人而言,这是令人难堪的生活疾病,然而蒙田恬然自如。他谈论这些事情时仿佛谈论的不是关乎自己的种种,而是花园中的一只鸣雀,屋中的一只狸猫。他说,瞧,那只鸟放了个屁,又放了一个屁。人们看得津津有味。 审美的基础,是对于丑陋所持有的超越本能的审“美”精神。这是一个人与自我和生活达成的最高和解,和解的方式有赖于首先寻求到某种足以释放压力的途径,这种途径即作者所谓之哲学的“慰藉”。 叔本华和尼采是可能哲学作为“慰藉”的另类失败,当然这只是庸俗层面的看法。更深刻的去看,叔本华和尼采是与生命达成了更加深刻的和解。他们的哲学“慰藉”方式不是以直面真与美的林园为路径,进入和解的森林,而是反过来,从真与美的根部发掘生命的痛苦根源,整个森林的痛苦根源。他们挖掘得如此之深,以至于到了骇人听闻的地步。 比如说,塞内加或者蒙田,如果他们有幸阅读叔本华和尼采的哲学,会有瞠目结舌之感。叔本华的哲学最终走向了宗教形式的和解,哲学本身的“慰藉”已经不足以消解叔本华的孤独。当然,宗教精神的和解是最有效的和解方式。因为宗教本身就是一种了不起的“慰藉”。叔本华的走向宗教是建立在以哲学为基础之上“慰藉”,是哲学与宗教的结合物。未妨说,叔本华的思想,是哲学与宗教的“慰藉”之子。 尼采的“超人”哲学,在层次上则比叔本华要更进一步。所以尼采的和解也是书中诸哲学家中所能达到的最高层次的哲学与生命的和解,然而这种高本身是一道天梯,也只有尼采意义上的“超人”有能力攀缘而上。 我们不能把尼采最后的悲惨结局视为哲学“慰藉”的失败,或者视为尼采对于自我以及这个的和解失败。尼采的疾病是生理层面的,这种疾病对于尼采的哲学思想有其影响之处,但生理的疾病不是思想的疾病,生理的死亡不是思想的死亡。 总得来看,一如周国平所言,这是一本相当值得一读的“才子书”。从德波顿的言论里,我们读到一个真诚而丰富的灵魂。他说:“抱定为了更好地理解自己以及自己所处环境的目的去读书,是至关重要的。” 这是真正的才子的思想,才子的见解,才子的言论。 2018-9-30于三亚

  • 吸引:与人成功交流的科学
    向光生长
    推荐

    这段时间看书时不时感觉眼睛干涩发涨。每次眼睛这种不舒服的感觉出现时我的心里都会同时冒出几个声音。 眼睛(身体的我):央求你要么带我去远方要么让我关门窗,别一有时间就盯着个破手机。 另一个声音(大脑的我):你怎么这样啊,愈来愈矫情了坚持一会吧,还有一会这本书就看完了。 眼睛有点不情愿的答应了:好吧! 10分钟后,眼睛穿着一件薄薄的红纱裙,又跟大脑的我求情:让我休息一会,我想出去溜达溜达,散散心。 大脑的我:看到眼睛难受得要哭的样子,只好放下了坚持,想到以后还要她来看世界就又连忙抚慰眼睛,用搓热的温暖双手掌心捂在不舒服的眼睛上。 重复几次这样的护眼动作后,眼睛因为被爱护又变得清亮舒展。 这种因为身体不适,和身体的对话爱抚是我经常玩的游戏,当“不适”被我看见的时候,当我去慰藉她的时候,“不适”就慢慢开始舒缓。 眼睛的这点干涩不适仅仅是身体的小小痛苦,略略安慰就获得了满足。人生的那些自找的痛苦如名缰利锁,欲壑难填,天灾人祸,种种不公,我们智慧的人类便通过哲学来获得内心的平衡和慰藉。每个哲学家都有一剂抚慰灵魂的药方:苏格拉底以通过理性思想掌握真理的自信直面压倒优势的世俗偏见,虽百死而不悔。塞内加参透人事无常,对命运作最坏的设想,因而对任何飞来横祸都能处变不惊。伊壁鸠鲁认为人生以追求快乐为目的,但是他对快乐有自己的理解:摈弃世俗的奢华,远离发号施令的上级,布衣简食,良朋为伴,林下泉边,悠哉游哉!蒙田(姑从德波顿,把他也列入哲学家)自己大半生在藏书楼中度过,却贬低书本知识,因厌恶上流社会的矫揉造作,而走向了另一极端——让饮食男女的原始本能登大雅之堂;他痛恨当时学界言必称希腊的引经据典之风,提倡用百姓自己的话代替“亚里士多德如是说”,这样,因能力、知识不足而自卑者可以从中得到慰藉。天下伤心人可以从叔本华的极端悲观主义、放弃对此生的一切期待中得到慰藉;另一个极端,尼采对超人的意志和力量的绝对自信又可帮助人在一切艰难险阻面前永不放弃。 尼采说,世上根本就不存在事实,只存在诠释。哲学家们的职责就是负责慰藉心灵的诠释达成与自我的和解,当自我和解了自然而然外面的世界就和解了。 哲人之为哲人,就在于他们了解人性,能够用包容又深刻的眼光站在整体的高度和一个大的时空中看到整个人生的全景和限度。在这样的眼光下,一切问题都是自己的问题,一切问题都不是问题,一切隐私都是普通的人性现象,一切个人经历都可转化为心灵的财富。 人生的种种悲苦在哲学的慰藉下又何尝不是“天降大任于斯人”? 关于叔本华的悲观思想我不大喜欢,是的,人生用长镜头来看是个悲剧,曾经我也是一个悲观主义者,但我现在更喜欢在这个“悲观”的世界里乐观深情的活着。

  • 吸引:与人成功交流的科学
    赵祥亦
    推荐

    哲学家看待问题,思凡见之物,都能与常人思考的与众不同,从中获得哲理,道理,及一些可取之处,融入其内。 同为哲学家的,在同样的事物,有着不同的感受,分析出不同,甚相反的看法,则也屡见不鲜,原本生活当中有很多可以思考的问题,从中悟得道理,但毕竟非专注于此,未深入其中而错过。 无论是哲学家,或者是文学家,他们对一个事物,都会思考其内在,仿佛是平常人看书一样,得到知识,灵感,道理,与之不同的是我们是从他们写的书籍中得到理论,道理,而他们是在现实中,将经历,所见,甚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思考出的道理,写出书籍,将悟的言论,通过书传递给看的人。 理论而言,常人也可以在一个物体上思考,悟出道理,我们即刻在书中思考出知识,用于现实,而他们则在现实得到理论,写在书上。

  • 吸引:与人成功交流的科学
    yundanfq
    推荐

    本书通过“对与世不合的慰藉”、“对缺少钱财的慰藉”、“对受挫折的慰藉”、“对缺陷的慰藉”、“对伤心的慰藉”和“困难中的慰藉”6章,分别对应介绍了苏格拉底、伊壁鸠鲁、塞内加、蒙田、叔本华、尼采6位哲学家的哲学思想。内容清晰明了,语言通俗易懂。 周国平在本书序言中写到:“哲学不只是慰藉,更是智慧。二者的区别也许在于,慰藉类似于心理治疗,重在调整我们的心态,智慧调整的却是我们看世界和人生的总体眼光。……在此意义上,则可以说哲学是一种最深刻的慰藉。” 本书作为一本介绍其他哲学家的哲学著作,确实起到了为读者指引方向的作用,不同的人面对自己不同的人生问题,可以从中寻找与自己更契合的哲学家,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和研读,以此找到更深的慰藉。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