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長社
    推荐

    这本书里陈嘉映的任务是重新梳理哲学的任务,大量的篇幅在描述科学,目的在于讲清楚哲学并不承担科学的任务。哲学还是面对常识,面对已知道理重新思考已知,去发现常识里的并未明了的部分。还是认识论的问题。哲学是人类创造意义的一个工具,创造意义,也是追求智慧本身。

  • 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γνῶθι σεαυτόν
    推荐

    整本书其实就是讲述了哲学为什么会没落。读到最后两章确实心生悲凉。但是,这个世界依然不能没有哲学,因为在这个越来越被科学决定论者霸占的年代,哲学是人类能够医治“现代科学病”的唯一希望。

  • 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Wanda
    推荐

    【2022年第二十二本】何为哲学?哲学何用?在科学统治一切的时代,每一个研究哲学的学问家都应该从希腊哲学-科学的起源开始,追述自身被定义、取代从而再次被定义的问题。哲学将曾经的历史人物交给以实证检验为核心的科学,或被动或无奈地接管了科学尚未能回答的问题:如何提供一种理解世界和认识世界的方式。

  • 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梁万利
    推荐

    1.一本严重过誉的书,连同“陈嘉映”这人都过誉了。浅浅且不完整地谈了下哲学和科学的发展史和区别,随时随地引述名人名言掉书袋,语言啰嗦无味,就能称作是“中国最接近哲学家称呼的人”的代表作?真乃华夏之悲哀。 2.中国现在无哲学家,只有哲学或哲学史研究者,连能把哲学读通的人估计都寥寥无几。乖乖去读译著好了,少读中国人的哲学作品,也不要轻易和别人讨论严肃哲学——因为你懂个皮毛,别人也懂个皮毛,鸡同鸭讲眼碌碌。

  • 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苏子
    推荐

    陈老师的语言风格和这本书中讨论的问题都很合我胃口~[耶] 这本书是对神话以来的人类求知历程的一次整体反省,陈老师关心的是,在实证科学以它的方式提供了世界的整体图景之后,哲学的命运,或者,思想的命运,将何去何从? 沿着陈老师的论述一起思考真的特别受益!尤其是第一章一路追溯到初民的感应认知,超级精彩!下篇的论述和思辨也都挺棒!陈老师真的好有思想! 不过呢,我意见也比较多🤪—— 1.陈老师在导论中明确说明他对科学史没有做过第一手研究,书中所述的科学史内容都是从专家的著作中改述的,他所讲述的科学史也是侧重下篇要讨论的问题来叙述的。个人看来这些科学史的叙述整体没有大问题,但在一些关键论证部分陈老师有几处明显的科学功力不足(第五章)以至于难免使人对论证存疑。 2.既然谈到思想的命运,其实我也挺想在这本书中听听陈老师详细讲讲科学革命以来的哲学史的👀 3.个人认为本书中的一些(关键)概念,比如“理解”、“自然”,陈老师并没有充分阐释,我还是挺迷惑的[捂脸] 感谢陈老师让我对哲学-科学、哲学、科学——其关系、其历程、其未来有了更深的认识![耶]

  • 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王攀
    推荐

    陈嘉映教授推荐我接下来读《何为良好生活》,我提了嘴不是应该先读《哲学 科学 常识》吗,陈教授回我:或许你的顺序更好。

  • 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飞羽
    推荐

    最好的关于哲学和科学的理论书。 2018年知道这本好书的时候,已经下架了,只看了前面一部分,一直期待它重新上架。上个星期上架了,赶紧购买,这两天才有时间看。 近代科学主要是从哲学的一个分支即自然哲学分离出来的。科学是客观真理,是正确的知识;而常识则是主观不实之知。 把哲学与科学的渊源抽丝剥茧、娓娓道来,果然不愧其著名哲学家的名号。

  • 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Elson辉哥
    推荐

    学富五车不等于会讲故事 哲学、科学与常识,很大的话题。被这本书的高评分吸引,花了半小时翻阅了一下,觉得实在读不下去。看到有书友说这是阐述科学与哲学关系最好的一本书,really? 你喜欢读论文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你可能会喜欢这本书。我知道我不喜欢读论文,因为很无趣。作者对某个话题有话要说,这是创作的第一步,然而接下来就该思考,书是写给谁的?写给业内人士的?写给大众的?还是写给自己的?如果不是写给自己的,就不是把自己所有的想法都写下来就好,更不是炫技晒学识。 我对于好书的要求是,道理很深,但是读起来有趣,而且有让人印象深刻的观点。哲学与科学,我都不是专业人士,但我看过把这两者结合的很好的书,这一本,好像不是写给我看的。 好吧,是我要求太高了。

  • 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Sunny
    推荐

    哲学·科学·常识 陈嘉映 也许书读得多了,跟读会很快;这本看似比较抽象的书,也行云流水般的读下来了;对于辩论辨识很有帮助。不需要有其他哲学科学书籍助力,很容易读下来。会对整个哲学史科学史常识有一个清晰明了的认识。 59个笔记 ◆ 导论 >> 科学认知对我们的道德诉求和艺术理想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但我们无法因此拒绝科学。科学提供了从大爆炸开始一直到我们周围世界的一幅严整画面,这样一个画面是神话、常识、传统哲学完全无法提供的,与各种伪科学理论也完全不同。科学不仅提供对世界的系统的理性的解释,而且它通过对事件的预言以及技术性生产证明其真理性。乃至科学技术的破坏力量,很多也是我们通过科学才知道的,臭氧层出现空洞即其中一例。 >> 伽达默尔半开玩笑说,书龄小于两千年的他不读。理科学生读最新的论文,只有那些本来也兼哲学家的科学家才去读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牛顿的英文版《原理》现在每年还出售约700部,这本书的买主不是学力学或学数学的学生,而是文科学生。怀特海说,全部哲学史只是柏拉图的脚注。好好做注也罢了,哲学家却似乎永远在争论不休。这被人们视作哲学不是好东西的一个证据。我暂时不管好坏,只是想说明,哲学工作和科学工作的确很不一样,如果你用科学的模式来理解哲学、要求哲学,你恐怕从一开始便是在要求一个不可能存在的东西。 >> 并非咱们哲学系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传人,整所大学才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传人 ◆ 上篇 >> 感情是原始的认知,或曰源始的认知,它并不遵从物理因果机制。你受过高等教育,可仍然会把负心人的照片撕碎以泄愤, >> 这只是因为中国那些不相信感应的理性主义者不稀罕营建理论罢了。 >> 有一些现象似乎天然对应,广泛出现在世界各地的初民思考和神话之中,流星雨和灾祸、西方和死亡、梦中神人与受孕、鲜花与爱情、秋冬与刑杀。用列维—斯特劳斯的话来表述,“尽管在感官性质与物质属性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在二者之间却至少经常存在着一种事实上的联系”。日出与生命的出生、兴旺,日落与衰亡,星辰和命运,大地和母亲、生殖,这些联系是那么自然,所有文化都从这样的联系来理解世界。我们简直无法不从这样的联系开始来理解世界。我们不大可能发现哪里的初民相信鲜花和死亡感应,或相信染上皮癣和怀孕感应。 总的说来,感应思维依赖于现象的种种感性联系。尤其是,相互感应的事物有某种相像之处。 >> 这些理论形态不同于神话的主要之点在于:推理越来越多地取代了想象。宏大叙事必然包含不曾经验到甚至无法经验的环节,神话用想象补足这些环节,理论则通过推理来补足。 >> 托勒密是希腊天文学的集大成者,而他同时也是当时星相学的集大成者。他的星相学后来连同他的天文学一道对中世纪的阿拉伯学术和拉丁世界学术产生了重大影响。 >> 从进化的观点看,今天的人进化了,变聪明了,以前的人理所当然比较愚蠢。但是反过来想,人是猴子变来的,那么,初民虽然不如我们聪明,却应当比猴子和黑猩猩聪明。黑猩猩不会那么愚蠢,靠求签拜菩萨来求子嗣,黑猩猩变成初民之后,怎么反倒从现实主义者变成了去求签拜菩萨的迷信人呢?他们即使不是越演化越聪明,总也不该越变越傻。 >> 巫术应用最广的地方,就是疾病。即使今天的理性人,一旦自己或亲人得了不治之症,就很容易相信各种没有科学根据的古怪疗法。 不管理性多有能耐,人类生活中总有一片广大的领域,在那里理性没有用武之地。灾变、残酷的死亡、不公的世道。 >>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开篇说:人天生求理解。从人诞生的那天起,人就是一种求理解的生物。哪怕我的理解是错的,我也要理解。哪怕是一种粗浅的、错误的或者我们叫它迷信的东西,总比没有理解要好。哪怕这种理解没有实用价值 >> 感应认知不曾从人心中根除。实际上,作为认知原型,它不可能从人心中永远根除。如前所述,今人相信星相学、到庙里烧香求签之类,都只是感应认知残留的皮毛。感应认知以各种更加隐秘的也更加重要的方式参与我们现代人的思考和理解 >> 理性态度的第一个特征是反思,在他者的背景下看待自己。这甚至会让贤人智者体认到,别的种族像我们一样,他们的生活方式有它自己的合理性。 >> 这个部落里男人娶两个妻子,而另外一个部落里只娶一个妻子或者娶四个妻子,他们都会觉得对方古怪可笑。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人们理所当然要维护自己部落的利益,这是生存斗争的一部分。在所谓精神或生活理想的层面也是如此。你所在的文化天然就是至高无上的文化,它是对的,是好的,别的文化是错的、可笑的、恶劣的。 >> 到了理知时代,情况发生了变化。人们可能发现自己的东西不是那么好,而其他文化的一些特点和做法有时会被认为是更好的。读希罗多德的《历史》,这一点我们不可能不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希罗多德公认是西方的第一位历史学家,西方的信史从他开始。 >> 有些故事很荒诞,希罗多德通常会加上这样的注解,他说:波斯人是这样对我说的,是否是真的我不知道,我只是把它记录下来。另一种常见的注解是这样的:听说在克什米尔那一带,祖先死了之后不是被埋起来,而是被吃掉,这在我们看来是匪夷所思的可怕陋习,但是平心静气想想,也许他们有他们自己的道理,我相信他们这样做并不是出于邪恶,因此也不会像我们这样感到愤怒或者恶心。 >> 而理性的反思精神中则包含着宽容的观念。各种观念并列杂陈,没有一种天然的统一性,我们因此才需要一种超越于特殊观念之上的态度,从而能与不同的观念相处。理性宽容由此而起。理性一词所包含的客观性也应从这个角度来理解,它首先并不是指“客观实在”。 >> 无论是元素和力量结合在一起的始基,抑或是分离开来的元素和力量,都是隐藏在现象—事物背后的。互相发生感应的现象是在同一平面上的,与此不同,原理是隐藏在现象背后的,需要被揭示、被发现。 >> 把现实和现实背后的隐秘结构区分开来, 是理论态度的最基本的特征。 >> 现象的一一对应提示某种更多的东西,那就是各个领域的整体结构上的对应。 >> 推断和经验、观察交织在一起互相支持 ◆ 第三章 近代科学的兴起 >> 伽利略于1642去世,牛顿于同年诞生,罗素曾把这个事实推荐给相信灵魂转世的读者。这个巧合的确太富象征意义。伽利略和牛顿可说是一先一后“联手打造”了近代科学。 >> 柏拉图—毕达哥拉斯传统以几何关系来看待自然界,确信宇宙是按照数学秩序原理建构的;机械论哲学则确信自然是一架巨大的机器,并寻求解释现象后面隐藏的机制。……这两种倾向并非总是融洽吻合的……科学革命的充分完成要求消除这两个主导倾向之间的张力。 ◆ 下篇 >> 经验也可说包含着内和外,但两者差不多混在一起。经验既包含经过、经历,也包括体会、体验。一个人可能有很深的感情,很丰富的想象,但这些东西都从心里萌发,不是经验。另一方面,变化多端的外部遭际,杂乱无章的印象,浮光掠影的感觉碎片,都不是经验。经验天然就互相勾连,连成一个整体。没有心灵的东西,无论经过了多少变化,或者我们浑浑噩噩经过了好多事,都不是经验。两个人同样经过了一件事情,一个人成了有经验的人,另一个却仍然没什么经验。 >> 我们对自然的思辨是依赖于经验的,然而,经验却并不总足以对思辨的疑惑提供裁决。 >> 弗拉森甚至说“理论的真正重要性在于它是实验设计的一个要素”。 >> 从伽利略的斜面实验和摆实验开始,实验逐步把理论与事实清楚地区分开来。 >> 一般说来,自然哲学依赖于经验,依赖于经验事实,是我们的自然理解的形式化;而实证科学越来越依赖于通过仪器观察到的事实,依赖于可以通过实验生产出来的事实,是依照设计好的方案对世界进行探索。也因此,哲学更加代表“精神的自然倾向”,因为“精神的自然倾向是对实在的直觉和推理而不是实验” ◆ 第五章 科学概念 >> 概念和语词是一回事还是两回事? >> 我们尽可以划分概念和事实、经验,但不可忘记,我们的概念是在对事实的了解中形成的, >> 日常概念与科学概念 >> 我们关心的是随着科学理论发展而发生的概念转 变。 >> 科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我们的基本概念重新审视,加以重构 >> 科学概念与自然概念之间的对比 我们最常听到的,是自然语言中的词汇比较含混,易生歧义,而科学概念是严格的概念。 >> 自然概念是以人的日常生活为基准的,科学概念则以理论为基准。 >> 科学概念原则上并不取代自然概念,而是构造一个整体,形成一种新的语言,一种亚语言。 ◆ 第六章 数学化 >> 在理论认识中,原因是本质,结果是现象 >> 由于现象和实在的分离,世界被给予一种深度。理论旨在发现潜藏在事物内部的原理或形式, >> 斯科特所说的东方主要是指印度,但也包括中国:在同一章的最后他也说到,“在中国人手里,也像在印度人手里一样,数学这门学科并不是那么抽象的”。研究中国古代史的许倬云也说:“中国的数学发展就好像是为了做实际的四则杂题一样发展来的,并不是为了抽象的思考而发展的。 >> 阿基米德的杠杆原理、欧几里得的光学、托勒密的数理天文学等等是些真正的异数,今天回顾,他们的确是实证科学的先驱, >> 数学化不仅是近代科学诸特征中最突出的特征,数学化从本质上规定着近代科学。 >> “大自然这部书是用数学文字写成的” >> 数学是一种语言,所谓数学的普遍性无非是说:数学是一种通用的语言,而不像英语、汉语、斯瓦西里语那样是一个语族所使用的语言。只有通用语言才能提供普适理论。 ◆ 第七章 自然哲学与实证科学 >> 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是自然哲学的典范著作,与柏拉图的《蒂迈欧篇》等对话一道,构成了自然哲学的源头。 >> 既然我们并不理解现代量子力学,我们为什么要接受它呢?物理学家B.格林回答说:第一,量子力学在数学上是和谐的。第二,它做出的许多预言都得到了科学史上最精确最成功的证实。 >> 牛顿有一句名言:“我不杜撰假说”。 >> 近代哲学是从笛卡儿的怀疑一切开始的。在笛卡儿那里,世界的实在成为一件需要证明的事情。 ◆ 第八章 通过反思求取理解 >> 哲学—科学理论意在为世界提供整体解释。哲学—科学家秉持理性态度,反对超自然的世界解释。 >> 思辨理论所基的根本信念是,我们可以对各种道理的思辨为世界提供一个融贯的解释。 >> 我们并不能通过对经验和概念的缜密考察达到和我们的表达方式 无关的“客观本质”。 >> 那么,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错误地理解了哲学的任务——哲学的根本任务原是概念考察,他们却把它误解成了为世界提供整体解释? >> 哲学是母体,科学是先后出生的孩子。或者,哲学是太阳,科学是行星。奥斯汀把哲学比作“处在中心的太阳,原生旺盛、狂野纷乱”,过一阵子它会甩出自身的一部分,成为一门科学,就像一颗行星,“凉冷、相当规则,向着遥遥的最终完成状态演进” >> 公元前三世纪,欧几里得几何学;16—17世纪,伽利略、牛顿的物理学;1859年,达尔文的生物学;二十世纪初,心理学;最近五十年来,逻辑学催生了计算机科学。母亲和孩子,拉斐尔的圣家庭,倒是一幅美好的画面。但我们现在关心的是这个比喻的下文:儿女茁壮成长,母亲逐渐衰老。衰老到什么程度呢?哲学是否已经死亡? >> 哲学所需要的,不是检点还残留了哪些事情可做,而是从内部反思自身的历史,获得更清醒的自我认识,获取新鲜的生命形态。 >> 科学革命之后的哲学,逐渐丧失了哲学—科学的性质,从对世界的整体解释退回到概念考察的领域。今天的哲学早已不再是亚里士多德式的哲学,也不可能还是那样的哲学。那么,今天的哲学的任务是什么?我希望就这个问题提出比较系统的看法,眼下,我要做的只是沿着本书的论述脉络提一点儿导论式的看法。 在我看来,哲学是道理之学。哲学关心包含在经验和概念之中的道理,明述这些道理,并把它们勾连贯通。科学不是明述的自然理解,哲学却是。我们普通人会正确使用鱼、鸟、感觉、好坏这些概念,就此而言,我们已经知道包含在这些词里的道理,但我们不一定知道怎样明述这个道理,明述我们在使用中已经知道的东西。 >> 哲学是自我反思的理性,这包括对它自身任务的反思——它通过这一反思不断努力获得正当的自我理解。 >> 科学通过巨大的努力摆脱了形而上学的统治;哲学面临着相应的任务:哲学需要摆脱实证科学的思想方式。 >> 奥古斯丁问道:在上帝创造世界之前,上帝在干什么?他回答说,时间是随着创世一起创造出来的,因此,并没有上帝创造世界“之前”这回事。 >> 哲学通过反思求取理解。

  • 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郑同学
    推荐

    科学知识不是真正的知识,哲学知识也不是 书中告诉读者一种奇妙的,非纯粹理性又非神秘主义的认识方法。 也会告诉读者,科技生产力的进步不是万能的,最后的最后,关于世界最深刻的秘密,不在哲学思辨里,也不在科学实验里,而在我们一直以来加以批判,期望突破的常识之中。 怎么讲呢?哲学目前还是离大众太远了,尤其是现代哲学之于中国,因此在传播的过程中必然会发生走样的。 我并不觉得这本书可以对一个从未了解过哲学的中国人起到启蒙的作用,假如只有兴趣而并没有什么知识储备的话,读起来应该还是会觉得枯燥吧。其实哲学并不神秘,也没有那么大的能量可以去改变什么。 它更像是一场游戏,想要在游戏中找到快乐,首先必须是了解规则,然而这个规则对于我们的文化传统开始还是有些太生疏了。 但是我的感觉,当下的中国真的是很需要形而上学的。 中国的虚无主义危机一点也不比西方轻微,我们同样面对着一片“价值荒漠”,工具理性和科学主义一样冲击着日常生活,甚至还以一种与传统思想结合的特殊形态变本加厉。 并且这种观念大多时候还处于隐性的状态,我们社会的告诉发展使得它造成的阵痛还来不及引起人们的注意,而如果能够真的读完,读懂这本书,我相信会引发一些关于自身的思考。 特别读到第三章的时候,仿佛在读自己一样,有一种对自我与对世界切实的真实感是最好的了。 毕竟,哲学理论是为了让人们去了解世界,而不是预言世界。

  • 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山东大汗
    推荐

    人类不能,没有哲学。 好比暗夜,光明灯塔。 对于科学,作出解释。 言简意赅,通俗易懂。

  • 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 琳琳
    推荐

    因为偶然看到大学有一门科学哲学的专业,基于好奇心搜了本书来看。对于一个科普爱好者来说,看这本书无疑是挑战自己,从2021看到2022,中间已经插队看了n本书的我不甘心在整理书架时又重新打开,只能说还好我没放弃本书精华全在最后。 作者的哲学知识体系及涉及面都很厉害,书里大量提及哲学的各种论,体系,概念看的人头疼不已。看似一团乱,但又各自脉络清晰。公元前的哲学理念今日依然可以学习探讨,几百年前的科学早已被新的理论覆盖。一直都觉得哲学探讨的像是个闭环,不管怎么花式解释,好像都在饶。说不清楚到底是什么。 看完这本书,改变了一些对哲学的错误认知。最后一章是作者新版之后修改的。里面提及的概念和理解刷新了对哲学的认知。 终极理论解释,科学没找到,哲学也没找到。从某个层面上说,科学研究的部分是可以脱离人而客观存在的。而哲学涉及的却更多是人的心灵,精神,意识,伦理,认知这些。而这些又是不断变化的。   从研究的角度说,科学难在技术局限性上,总有力之所不能及,需要不断的挑战和超越。而哲学难在研究内容的不稳定及时效性上,稍不留神成果就分崩离析。    科学哲学也并没有谁高谁低,谁优谁劣,有用还是没用的区别。都是探索世界,只不过探索的方向和内容不同罢了。   虽然看的吃力,还是有收获的!感兴趣的看看吧。

  • 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燃烧
    推荐

    细雨绵绵的早晨,洗刷银川的微尘;丝丝冷意的秋叶,穿过大街小巷间。

  • 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乔豫西
    推荐

    哲学科学常识,皆为认识真理之路径,而非真理本体。理性也好感性也罢,如果无法认知其有限,只会陷入愚顽。正如帕斯卡所说,理性唯一的实证是理性的有限与不屈。这点,唯物质论者或无法理解。因为,没有信仰支撑的生命,只有虚空。

  • 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乐子
    推荐

    从一开始,《哲学·科学·常识》就令我期待一些解释:哲学为何与科学不同,它能得到什么? 这不是我瞎期待。导论中——事实上,整本书都——在讲两者的不同。但导论的归纳最为集中、简明、生动: 1.科学从原则上讲是一个集体的工作;与之对照,每个伟大的哲学家似乎都有一个独立的体系。2.哲学概念似乎人言人殊(如形而上学);我们只有一个物理学体系,是整个物理学在积累、在进步。3.书读得越古,反倒越像哲学专家;理科学生读最新的论文。 如今科学一词几乎与正确混用,这些特点让哲学不像一门求真的学问。陈嘉映直言:“如果你用科学的模式来理解哲学、要求哲学,你恐怕从一开始便是在要求一个不可能存在的东西。” 问题自然来了:为什么不可能呢?我又该要求什么? 而且,导论中还讲了非常丢哲学人的诈文事件。我当然期待本书为哲学做些辩护。 应该说本书回答了第一个问题,有些非常精彩,但第八章的一个注释惹恼我了: 此(今天的哲学的任务是什么?)即2011年由华夏出版社出版的《说理》一书。——再版补注 得,原想打五星,到这儿立马三星伺候——裤子都脱了你给我看这个! 算啦,说说五星的部分。 最表层自然是文笔。陈嘉映一个段子不讲,就叫人乐不可支。文中用了些雅词,不大常见,却也不难理解,给我美的享受。可谓亦庄亦谐。不过,行文间缺点同样明显,那就是英式中文,太繁琐了。幸而我读的上一本书严重得多,所以基本忽略了。 接着是些有趣的表述,或者说洞见,因为我很欣赏(由此观之,我也会被诈文忽悠)。诸如: 若说科学是另外一种神话,那它和本来意义上的神话大不一样,不一样到了把它叫作神话对我们理解相关问题毫无补益,只会造成混乱。 ⤷何时停止比喻。 理性态度多半是抵制理论的。……像这般把理性和理论结合在一起,并非普遍情况,而是属于希腊和西方的特例。 ⤷理性关注现世秩序,理论想象宇宙奥秘。 与波普尔所声称的相反,证伪并不能毁灭一个理论,只有一个新的、更成功的理论才能取代旧理论。 ⤷第二回见这种说法。 当然,必须有第五章·科学概念,让我知道中学习惯的先定义再计算并非自古有之,来由种种,读着特嗨。第六章·数学化更喜欢人,特别是“为什么是数学”这一小节中讲的“它(数学)由不具内涵的符号组成,这些由外在关系所连接的符号组成一个数学系统”,尤为引人遐思:回头看来,全书遍布它的影子。第七章零碎些,但也不错。 那么,为什么不能期待哲学像科学一样?这样问,是因为哲学原本也想解释世界。文学艺术就不会被这么问,对吧。 作者的回答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历史:像科学的部分分离出来,叫科学了。另一方面是哲学本身:依赖自然语言,反思它。前者看起来像废话,但它是个很长的故事。后者……其实问反了。作者真正写了好多章的,是科学跟数学咋把世界整明白的,科学如何改写了明白or理解的意义、一步步远离常识。哲学呢,反思常识(思辨)、明述常识(“自然理解”),虽然结论相反,到底不离不弃,结果自己倒霉了。相比之下,科学真·大猪蹄子。 (内容渐渐奇怪?)(就说自然语言太内涵了嘛~) 而数学符号没有内涵,它们相互定义,故能承其义。这很有些道家的感觉,什么杯子中空才有用之类的。不过老子显然没往这方面想,不然《道德经》就要写成《大道的数学原理》或者《道的知性改进论》了。Anyway,这是我最喜欢本书的地方。整个第六章都很好看。 其次感谢陈嘉映断了我的念想: 不存在所谓的形而上学原理。所谓形而上学原理,无非是常识所蕴含的基本道理,它们由于能够诉诸我们人人共有的理解而具有普遍性。 果然是不可能的书啊。拜拜了您嘞!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